1. 哈爾濱冰雪節能贏利嗎
地理優勢國內能看到這種大片雪花又有高降雪量的地方差不多分布在東北三省,內蒙古大部和新疆北部。其中旅遊資源較雄厚的有黑龍江和遼寧,而冬季的冰雪旅遊方面,黑龍江就因其地理位置更北,冬季更長,哈爾濱的交通也較新疆內蒙等地便利許多而更勝一籌。哈爾濱主打冰雪旅遊讓許多沒有見過雪的人們(南方人,江浙廣東為主)有了體驗機會歷史悠久在哈爾濱設立冰雪節之前,民間就已有關於冰雪的習俗和娛樂活動,如冰燈始於上世紀60年代,滑冰課是中小學冬季課程之一,還有冬泳等民眾自發展組織的業余愛好哈爾濱的冰燈始於60年代初期,是在民間傳統簡陋藝術形式上發展起來的。
2. 哈爾濱冰雪節的成功有哪些因素
地理優勢國內能看到這種大片雪花又有高降雪量的地方差不多分布在東北三省,內蒙古大部和新疆北部。其中旅遊資源較雄厚的有黑龍江和遼寧,而冬季的冰雪旅遊方面,黑龍江就因其地理位置更北,冬季更長,哈爾濱的交通也較新疆內蒙等地便利許多而更勝一籌。哈爾濱主打冰雪旅遊讓許多沒有見過雪的人們(南方人,江浙廣東為主)有了體驗機會歷史悠久在哈爾濱設立冰雪節之前,民間就已有關於冰雪的習俗和娛樂活動,如冰燈始於上世紀60年代,滑冰課是中小學冬季課程之一,還有冬泳等民眾自發展組織的業余愛好哈爾濱的冰燈始於60年代初期,是在民間傳統簡陋藝術形式上發展起來的。它以園林藝術為依託,以建築和雕塑藝術為表現手法,用電燈光為光源,製作成各種冰的景物。1985年1月5日舉辦第一屆哈爾濱冰雪節,到2014年已經舉辦了30屆。1999年始創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也舉辦了15屆(1999年12月至2000年2月為第一屆),多年經營積累了口碑和經驗水平一流經過多年發展,哈爾濱已經培養出一批國際級的冰雕和雪雕大師,負責每年冰雪節期間冰雪大世界以及市區主幹道、公園和廣場等景點的冰雕雪雕設計。哈爾濱每年也舉辦面向中學生、大學生的冰雕和雪雕比賽政府支持1983年市委宣傳部建議設立冰雪節,之後市委決定從1985年開始,每年1月5日為哈爾濱冰雪節,成為哈爾濱市的法定假日。其實在99年以前哈爾濱也有的冰雪大世界,不過當時市政府還不是主辦,屬於非官方的民間活動,最開始只有馬迭爾賓館主辦冰雪大世界,地點在兆麟公園。到了後來馬迭爾賓館與市政府共同主辦,冰雪大世界的地點就由兆麟公園改到江心江心(第一屆)、斯大林公園+江心沙灘(第二屆),再到現在的太陽島松北大道西側。現在兆麟公園每年也會有冰燈游園會,冰雪迪士尼2009(世界首個冰雪迪士尼樂園)。對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宣傳也是成功因素之一,每年冰雪節開幕時中央電視台都會到哈爾濱做一系列節目和紀錄片,近幾年NHK、CNN、Discovery也都會來冰雪節開幕式。Discovery在系列紀錄片《LostInChina》中單用一集介紹哈爾濱《IceCity-Harbin》
3. 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冰雪文化
早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就有人利用松花江天然冰為俄國僑民中的基督教徒雕刻過十回字架或耶穌答像。供祭祈使用。冰城人以天然冰為原料,以木工用的大鏟、扁鏟、尖刀、圓刀等為工具,進行藝術創作,則是從1964年的第二屆冰燈游園會開始的。當時,人們決定用松花江天然冰雕琢藝術品。經過一番室內試驗,四米高工農兵冰雕應運而生。
4. 我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是世界四大冰雪節之一。有一個展長的冰雕作品的形狀是正方體,棱長30dm。如果一
冰雪節就是冰雪大世界, 冰雪大世界是個遊玩景點 在哈爾濱。第十七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擬定於12月25日試開園 1月5日正式開園,3月上旬是天氣情況閉園運營70天
5. 哈爾濱冰雪運動的前景和發展論文(要求思路開闊)
冰雪運動發展趨勢及建議
(一)增加科研投人,提升提高冰雪運動科研
水平
冰雪運動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力量的支撐,一方面需要對運動本身以及運動員素質等方面進行科研,另一方面高科技的裝備的研究也是必要的。
在溫哥華冬奧會中,不少國家將先進的科技力量融人到本國運動員裝備中。速滑並非英國的強項,但此次英國短道速滑隊在冰鞋設計上動足了腦筋。設計師把通常用來設計噴氣式飛機和潛
艇的尖端電腦軟體用在設計冰鞋上,以尋找冰鞋鋁質托架的最佳彎曲度。加拿大隊的速滑項目運
動服就在大腿部分使用了一種特殊的橡膠材料,這種橡膠要比普通纖維彈性強數十倍,並能在最大程度上減少運動員的體力消耗。
由此可以看出,當今的冰雪運動競技已不僅僅是體能與技巧的競爭,科技力量的競爭也是不
容忽視的。因此,增加相關科研的投人,全面提升我國冰雪運動科研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二)建立科學的冰雪運動人才培養體系
人才的培養是社會前進的動力。冰雪運動本身是一項很特殊的運動,這項運動對自然條件、地理條件、技術條件和物質裝配條件等諸多方面的要求都比較高,對高水平的競技運動員和教練員的自身條件要求也相當高。這要求我們必須按科學規律辦事,在培養人才的問題上不能急於求成,不能蠻干,必須切實保障運動員、教練員的身體健康。體育管理部門應給發展冰雪運動的地區以政策上的傾斜和相關的優惠條件。例如,體育彩票公積金的使用比例調整,加大冰雪運動場館建設等硬體設施的投資力度,吸納社會資金,依託社會力量,改善訓練的整體環境,保障冰雪運動項目工作人員的相關權益。把培養運動員的眼光放寬,不能只局限於北方的運動員,應該從全國范圍內選拔優秀的冰雪運動人才。獲得我國男子雪上項目第一枚金牌的韓曉鵬雖是江蘇人,但同樣可以從事冰雪運動並獲得優異的成績。要提高冰雪運動教練員的各方面素質,培養合格的冰雪運動體育指導員,將冰雪運動競技體育水平的提高與群眾體育運動的普及緊密聯合起來,使兩者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改革冬季運動項目訓練體制,增加開放度,充分調動社會辦體育的積極性,加快競技人才的培養速度。在市場發展的基礎上,爭取建設一批主幹型基地,並為其創造必要的條件,鼓勵他們建立基地自身的訓練體系。以項目中心(滑聯、雪聯)名義舉辦相應的比賽,引人競爭機制,基地可以以此擴大其知名度,國家則可藉此培養和選拔優秀運動人才。
學校體育是培養後備人才的基地,冰雪運動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和學校體育教育緊密聯系起
來。學校領導應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問題,多組織冰雪運動比賽,開發與冰雪運動相關的體育教育課程,創造冰雪運動後備人才培養和開展群眾性冰雪運動的良好氛圍,為冰雪運動的可持續發展
提供支持。
(三)加速冰雪運動產業化進程,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加快冰雪運動的產業化進程是大勢所趨,冰雪運動作為大眾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錢買健康和「多運動少生病」的觀念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共識。運動健兒在賽場上為國爭光,也極大地吸引了廣大群眾對冰雪運動的熱愛,我國冰雪運動產業的發展正值契機。與冰雪運動相關配套的產業很多,如冰雪運動用品業,包括服裝、器械、裝備和健身娛樂業;場地出租、門票收人、冰雪旅遊、廣告、轉播等,可以說冰雪運動的合理開展,會帶動一大批相關產業的發展。哈爾濱的冰雪節在國際上享有聲望,大型冰雪運動賽事在我國開展,會拉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哈爾濱這座城市以冰雪文化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已經取得顯著的效果。品牌的塑造要以質量和信譽為保證,不能只圖短期利益而破壞長遠效應,保護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才能取得最大效
應,這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各地區應依據自己的特點和條件,抓住機遇,積極塑造冰雪運動相關產業的品牌形象,提高以體育產業為新興經濟增長點的認識,促進我國經濟的持續和快速發展。
6. 誰知道黑龍江省冰雪旅遊活動開展的機遇和風險回答多一點吖~~謝謝
專家:後大冬時代 哈爾濱冰雪旅遊挑戰與機遇共存
近日,「深入發掘哈爾濱冰雪優勢研討會」在哈爾濱市社科院舉行,專家、學者、旅遊企業代表等與會代表圍繞哈爾濱後大冬時代冰雪旅遊的發展暢所欲言。座談中,與會人士一致認為,後大冬時代哈爾濱冰雪旅遊挑戰與機遇共存,借勢造勢,挖掘潛力,可使冰雪體育旅遊市場活躍起來。
專家觀點:冰雪旅遊產業群雄崛起「突圍」要打造持久競爭優勢
哈市供銷社高級經濟師王清海認為,中國冰雪旅遊產業初起時,僅個別地方和少數地方有冰雪旅遊產業,那是令人羨慕的秀色,但這成為歷史。現在冰雪旅遊已從東北發展到華北、西北、西南,甚至華中等地。原來東北基本是哈爾濱的天地,現在已是群雄崛起,是「戰國時代」發展的趨勢。
例如,距哈爾濱僅數百里的沈陽已打起東北冰雪第一站的旗號,有意避開哈爾濱冰雕優勢,努力提高雪技,暗塑雪老大的形象。並通過打造和關東文化、滿族文化相結合的冰雪活動,形成了沈陽國際冰雪節,打出了爭「雪老大」和樹「東北第一站」兩張牌。吉林省的長春,以爭取冰雪賽事為契機,引進瑞典瓦薩國際越野滑雪賽等賽事活動,用明星和賽事效應,辦起了長春冰雪旅遊節暨靜月潭瓦薩國際越野滑雪節,培育了賽事拉動旅遊的長春模式。
冰雪旅遊事業還從具有資源優勢的東北走向了西南乃至全國各地。據統計全國有30多個地方在冬季舉辦冰雪節,規模大者也日見增多。在這種形勢下,培育哈爾濱的冰雪產業競爭中的整體新優勢,形成發展中的整體新格局,打開前進中的整體新局面,顯然是對哈爾濱冰雪旅遊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哈爾濱和諧人和自然關系,發展經濟,推動社會進步,必須研究交出的新答卷。
專家觀點:後大冬時代哈爾濱冰雪旅遊產業蓄勢待發
市社科院旅遊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晶認為,哈爾濱開展體育旅遊的條件良好,具備冬夏兩季都可開發體育旅遊的資源,冬季冰雪體育資源更為突出,具有一定的優勢。同時群眾體育基礎好。
為此,她建議,應該抓住大冬會契機,把冰雪體育旅遊市場活躍起來。在培育體育旅遊客源市場方面,政府主導、多元參與,體育部門和旅遊部門加強合作,協調統一。還要力推「體育旅遊」概念產品,打造大冬會特色旅遊專線,形成哈爾濱冰雪體育旅遊品牌。
在宣傳促銷策略方面,要圍繞體育旅遊客源市場做文章。要對體育旅遊的客源市場進行深入調查和細分,還要分析動態體育旅遊市場,了解旅遊主體的參與和消費動機,為制定宣傳促銷的目標市場和宣傳主題定位,創立系列的、長期的體育旅遊品牌。要採取立體促銷手段和多樣化策略,同時要制定宣傳口號和主題。此外,還應注意在開發生產體育旅遊用品和紀念品,延長產業鏈條,著力在滑雪裝備品開發上下功夫。
王晶認為,後大冬時代不僅給體育產業帶來良機,而且更給旅遊產業創造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它也必將為具有旅遊產業和體育產業相互結合相互滲透特點的體育旅遊產業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是否能捕捉住難得的發展機遇,關鍵取決於我們的意識、謀略和意志。
專家觀點:他山之石來自東瀛的啟示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笪志剛曾七赴日本北海道,三次參觀札幌雪節的體驗和感觸看,他認為日本在冰雪活動的組織和創意、全民參與的規模,體驗型冰雪活動與旅遊的有機結合、草根宣傳與雪文化創新等方面頗具特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笪志剛認為,日本發展冰雪旅遊產業給人這樣的啟示:首先是依靠大眾組織和創意。札幌雪節的創意和舉措並不是組委會閉門造車,由少數人行政決定,而是參考了由30名市民組成的市民委員會的建議,通過市民聽證會最大限度尊重民意,體現民情。依靠大眾辦雪節還體現在從電視、廣播到報紙、網路等傳統和現代新興媒體,總是全民討論,全民提案,全民問卷,好像沒有大眾的參與就無法舉辦的架勢。依靠大眾組織和創意,眾人拾柴火焰高,日本的經驗告訴我們,冰雪節應搞成大張旗鼓的「群眾運動」。
其次,雪節較為注重群眾參與和市民體驗。組委會將節日的宗旨也是定性為:人人都可以參與的雪節,亦即從大人到小孩都可以找到自己參與的空間和形式,組委會通過雪節為群眾提供一個可以喧囂和沸騰的場所。
第三是旅遊及旅遊商品波及經濟效果明顯。冰雪搭台,經貿唱戲,冰雪為媒,打造文化軟實力。很多人對日本製作精巧的旅遊商品愛不釋手,情有獨鍾。的確,札幌雪節的旅遊紀念品和商品開發可謂匠心獨具,其特點可能在於:雪節的卡通形象設計活潑可愛,商品種類相對集中,很多具有實用和收藏價值,製作精細,銷售有時限,出了札幌你就買不到,使得遊客產生不買會後悔之感。
大冬會對促進黑龍江省冰雪體育經濟的作用
[摘要] 24屆大冬會為黑龍江省冰雪體育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冰雪體育經濟已成為體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論述了大冬會對黑龍江省冰雪體育消費的影響和意義。我們要以大冬會為契機,充分利用大冬會效應,推動黑龍江省冰雪體育消費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 大冬會 冰雪體育 經濟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體育消費的增加,體育產業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社會需求和發展空間。冰雪運動在歐洲和北美等地的風靡和火熱,已然影響到中國。尤其是2007年亞冬會,以及2009年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以下簡稱大冬會)在我國召開,使冰雪運動蓬勃地發展起來。它們的召開對於提升我國冬季體育運動水平、促進黑龍江省冰雪體育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現階段我國冰雪體育經濟的發展情況及存在問題
「體育經濟」,即體育產業與體育事業的結合,體育產業化是體育經濟政策的核心。我國冰雪運動在1996年前基本上是靠政府撥款來支持的,一直不能稱之為產業經濟。在1996年後我國開始舉辦綜合性冰雪體育賽會後逐步形成我國的冰雪體育經濟。但是冰雪體育經濟發展仍有不足,具體表現如下:
1.冰雪體育發展不均衡。黑龍江省冰雪體育經濟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黑龍江省各地的冰雪場地迅速擴張,但是發展不均衡。亞布力、二龍山等檔次較高的滑雪場軟、硬體均很完善,但是檔次較低的場地也較多,設備不足、老舊且環境條件較差。
2.缺乏文化含量,亟待加強品牌概念。黑龍江省的冰雪運動開展占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但是由於利益驅動,一些冰雪場地一味追求經濟利益,對於文化內涵,包括服務、休閑、餐飲、生態、歷史、冰雪、宗教、民俗、商業等文化不加以注重。例如某知名雪場不注重餐飲文化,在雪場周邊沒有較好的餐廳,普通飲食卻比其他地方貴3倍~5倍,這種做法雖短期內會產生一定經濟利益,但是長此以往政府花大力氣宣傳的冰雪產業品牌將不復存在。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加強管理,嚴格處理損害冰雪運動產業的行為,塑造品牌、樹立良好形象。
3.管理需更加規范,產業布局現仍較分散。現階段黑龍江省的冰雪運動產業仍存在重復開發,資源閑置的問題。只有徹底貫徹省政府集約管理策略,將省內各區域的冰雪體育作為整體,實現「一區四線」的產業布局,對不符合要求的冰雪場地改造或合並,使冰雪運動的管理更加科學化、規范化。
二、大冬會對黑龍江省冰雪體育經濟的影響
1.增加影響力,展示黑龍江省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黑龍江省有著得天獨厚的冰雪運動資源優勢,山區冬季雪量大、雪期長、雪質好,大冬會無疑是向世界展示黑龍江省優厚條件的絕好的機會。它將拓展和吸引來自國內外的冰雪體育運動愛好者。黑龍江省冰雪運動產業的發展面臨著激烈的國內外競爭,要在競爭中取勝,必須抓住大冬會這難得的機遇,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樹立良好的形象,將潛在的冰雪體育愛好者培養成黑龍江省的主要客源。
2.促使冰雪運動場地及設施完善。大冬會的舉辦使黑龍江省在冰雪運動場地及設施上日益完善,已逐步與國際接軌,形成靠資源優勢打響品牌的黑龍江省冰雪運動產業的發展道路。
3.推動我國冰雪運動的開展,為冰雪運動培養後備人才及愛好者。隨著大眾冰雪運動的普及,黑龍江省自然條件優越,所以開展較早,部分中小學、大學有專門的冰場,另有少數體育學院及政府、個人建設了滑雪場,培養出大批冰雪項目的人才,為普及黑龍江省冰雪運動奠定了物質和人才的基礎。大冬會的召開擴大了冰雪運動影響,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冰雪運動,同時也為國家輸送了更多優秀後備人才,為冰雪產業的快速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4.提高我國冰雪運動競技水平。雖然我國冰雪運動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自楊揚在19屆冬奧會摘得首金後,20屆冬奧會上韓曉鵬又奪得雪上項目的首金。這些成績的取得使國家進一步認識到開展冰雪體育的重要意義,加大了對冰雪競技運動各個項目人才的選撥及培養,加快了我國冰雪競技運動的開展,使我國冰雪競技的水平在逐步提高。
5.增強了冰雪文化底蘊。大冬會可以弘揚黑龍江省獨具特色的冰雪文化。通過對冰雪文化的深入宣傳,使更多的人關注冰雪文化,提升其內涵,使其成為促進黑龍江省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推動社會文明和進步的橋梁。使冰雪文化形成規模,建成品牌。
6.拓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隨著冰雪運動產業的發展及大冬會的召開,吸引國內外的資金的投入,帶動旅遊產業規模化壯大,餐飲和購物等相關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三、對黑龍江省冰雪體育經濟的幾點建議
1.迅速形成完整的冰雪運動經濟體系,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建設及惡性競爭。把黑龍江省的冰雪運動經濟體系做大、做強。
2.加強冰雪文化的建設,對於已有的文化,進行深入分析、合理規劃,形成規模,使之成為文化品牌。
3.進一步普及冰雪運動,引導大眾體育需求,擴大需求,培養對冰雪項目的愛好和興趣,提高對冰雪體育旅遊的需求,開發體育旅遊的本地市場。
4.對於冰雪場地周邊的配套設施進一步進行改造,例如服務、休閑、餐飲、民俗等配套文化及環境的改善。
四、結論
大冬會給黑龍江省的冰雪體育經濟的積極影響非常明顯,我們一定要把握住大冬會這一良好契機,以冰雪體育經濟帶動其他產業同步發展,為振興黑龍江省經濟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蔣凱施抗美王羽:舉辦亞冬會對長春市體育經濟的影響[J].冰雪運動,2007(2):76~78
[2]張曉飛:我國北方冰雪體育旅遊產業發展淺探[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7,23(1):28~33
[3]蔣 強王 平:舉辦大冬會對黑龍江省冰雪運動後備人才培養的影響[J].冰雪運動,2008,30(1):48~50
[4]王國濱:對我校開設滑雪課程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冰雪運動,2005(3):32~34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景區介紹
冰雪大世界位於松花江公路大橋江北下橋處左側,太陽島風景區景觀大道對面,是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龍頭品牌,於1999年底在美麗的松花江畔誕生,每年舉行,匯天下冰雪藝術之精華、融世界冰雪游樂於一園,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參與性、娛樂性於一體,場面恢宏壯闊,造型大氣磅礴,景緻優美絕倫,被譽為恢宏壯闊的「冰雪史詩畫卷」。
冰雪大世界自舉辦以來,幾經遷址,終於在2001年第三屆時定址松花江北岸的太陽島西區。哈市太陽島西區包括冰雪大世界在內共佔地282萬平方米。目前正在建設以冰雪大世界四季樂園為龍頭的旅遊度假區,將以生態自然風光建設為主線,開發建設國際標準的高爾夫球場、水上樂園、體育娛樂設施及歐陸風情景觀。
東部景區:以冰雪活動和兒童游樂活動為主。由大型人工滑雪場、大型冰滑梯、兒童樂園、聖誕廣場、迷宮和大型充氣建築等景點和項目組成。
本區特點:可滿足廣大青少年進行冰雪運動的要求:設有一大批兒童喜聞樂見的娛樂項目;大型透明充氣建築內,為遊人提供休息、更衣、購物、餐飲和滑雪器具出租等服務。
中部景區:全園主景區,以觀賞和舉辦大型活動為主。由珠穆朗瑪峰、閆庚華山、時代廣場、世紀鍾、巨型冰柱廊、彩色冰屏、疊水噴泉等景區和景點組成。
本區特點:思想性、觀賞性較強。造型宏偉的珠穆朗瑪峰和閆庚華山,取材於黑龍江勇士閆庚華攀登珠峰的事跡,意在激發人們不畏艱險、勇敢拼搏、為國爭光的情操。萬米廣場,可舉行開園慶典、文藝演出、水上迪斯高、大型化妝舞會等活動。 西部景區:綜合活動區域。由未來世界、遠古時代、東北民俗風情園、鄂倫春風情園、歐陸風情園、冰雪極限運動、冒險樂園、攀冰山、雪地卡丁車,雪地摩托車等十幾個組團式景點和新奇刺激的活動項目組成。
本區特點:可觀賞各具特色的中外冰雪建築藝 術精華,可參與富有動感和活力的冰雪運動和游樂活動,可品嘗北方少數民族和正宗俄式特色餐飲,可於歷史與未來中感知深邃的中外文化內涵。
7. 第25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什麼時間開幕其主題是什麼
1月5日,主題:冰雪搭台,經濟唱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