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到底互聯網品牌營銷,該追求速度還是質量
在互聯網品牌營銷戰火彌漫的今天,關於品牌營銷的質量與速度誰更重要的討論開始甚囂塵上。品牌營銷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發展的命脈,這背後是巨大的經濟實力,精準的營銷策略,品牌格局發展實力和水平的綜合展現。在共享模式開啟,共享單車成彩虹式速發展的現狀下,如何才能將品牌打造更具代表性,已成為這場戰役中成王敗寇的唯一命題。
目前行業兩強2017年的產能已達到了3000萬輛。2017年是共享單車爆發元年,這一年內共享單車的介入,改變了自行車產業鏈、銷售模式和市場格局,但是兩家的品牌營銷戰也打得如火如荼,這方唱罷另一方立即登場,究竟誰才是既懂得互聯網品牌營銷發展速度,又能夠把控住品牌營銷質量的共享單車?
增加品牌建設速度 明星效應是否更有效?
在6月2日播出的《奔跑吧》中赫然發現了小黃車的身影,ofo為該節目的每一位成員都分別定製了一輛小黃車,供大家輕松騎行。此次植入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除了大部分的聲音表示小黃車「城會玩」,也有個別聲音質疑廣告的生硬度,但小編認為此次ofo的植入非常具有前瞻性。
鹿大長腿騎小黃車再次搶鏡
眾所周知ofo簽下了鹿晗作為品牌代言人,這種斥重金的做法,是很多傳統企業的一貫玩法,但是傳統企業簽了代言人通常讓他們站站台、拍拍各種TVC就結束了,完全沒有與品牌的強關聯度。小編想說,真不是請一個人氣高的代言人就萬事大吉了!而ofo非常聰明,選擇此次《奔跑吧》的植入,不僅提升了品牌曝光度,更再次強調了與代言人鹿晗的強關聯。
而ofo小黃車品牌建設速度,也如這次合作一般,一直在不停奔跑。半年時間,確定自己鮮明的品牌定位、核心的品牌內涵,抓緊每一次機會不斷輸出品牌特性。以鹿晗和小黃車的代言為例,簡直是快速的多方聯動:從官網在網路上設立搜索推廣位,到鹿晗唱片贊助,再到《奔跑吧》產品定製化植入,以及後續大聲量擴散,和趁熱打鐵的《奔跑吧》明星車型線下路演,每一步品牌營銷都像在極速奔跑中,佔領了一個又一個傳播制高點,這哪是一個僅僅進行了半年品牌建設的共享單車企業?完全是一副營銷界的老司機面目。
打得一手好營銷 品牌營銷的質量與速度齊飛
ofo其實不僅品牌速度發展的十分驚人,品牌營銷的質量也抓的非常到位。曾經有篇刷爆朋友圈的稿件說摩拜重公關、ofo重廣告,其實ofo的「廣告」應該更准確的叫做營銷,線下為年輕人定製海報投放、線上發布關於品牌解讀的視頻、各類KOL站隊、明星資源的利用,其實恰恰說明ofo小黃車在營銷方面非常與時俱進。也很明確品牌營銷的質量也要同步跟上
ofo為年輕人打造的系列視覺海報
ofo一直主打年輕人的市場,用明星帶動關注度,這種方式其實很難復制,明星的契合度,活動的獨特性,以及傳播與消費者的共鳴性,都需要有非常高超的營銷技巧。而ofo卻深諳此道,他率先邀請了蔣勁夫、奚夢瑤、林更新、周冬雨、趙雷等眾多流量擔當鮮肉、小花明星,進行了公益騎行活動的海報宣傳,精準覆蓋了年輕群體,抓住了粉絲經濟的關鍵。
ofo在草莓音樂節「撒歡」
同時,ofo的品牌營銷策略就是不斷通過高頻率、花樣性的營銷增強客戶記憶點,並且在傳播時保持品牌統一性和專一性,讓用戶對品牌內涵記憶深刻。像多品牌co-branding一直在不斷翻新花樣的進行,比如和Enjoy app、麥當勞等美食類企業進行的聯合跨界宣傳,讓城市美食與ofo增強關聯度;參與草莓音樂節、聯合薛之謙巡迴演唱會,在音樂領域擴大自己的傳播半徑,精準覆蓋具有小清新氣質的藝術范人群;挑選知名IP《孤芳不自賞》、《歡樂好聲音》等影視類作品進行合作,在娛樂營銷方向全面發力,這樣多輪次、多維度、轟炸式的營銷手段,促使品牌形象更加立體,增強了品牌營銷的質量和用戶的忠誠度。
快速但不盲目,ofo在營銷方面並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是非常有自己獨立的見解。我們縱觀很多創業型公司,都會用創始人作為營銷噱頭,以拉動品牌聲量,但是ofo完全是一種成功企業風范,就靠產品實力和公司實力說話。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品牌營銷的質量和速度兩手同時抓,這一切離不開資本的支持,人群精準洞察,更源於小黃車對自己品牌定位的准確性、堅定性和專一性。
品牌營銷質速之爭的背後 大格局視野和用戶至上思維
這些品牌建設上的優勢,也帶動了ofo近期的市場表現,根據多家數據機構2017Q1季度共享單車數據報告顯示,小黃車增長份額都是市場第一。國內第三方權威數據機構Trustdata顯示,ofo新增用戶451.1萬,排名第一。
而極光數據顯示《2017年4月App風雲榜》上,共享單車市場形成黃橙兩大「主力選手」,市場滲透率方面,ofo以4.04%的市場滲透率穩居行業第一。但小編還發現,ofo不僅僅是數據和市場滲透率上領先,在用戶滿意度上也位列第一。中國產業信息網為目前比較主流的共享單車做了實際調研,ofo以9.3的高分領銜用戶滿意度冠軍寶座。
2017Q1中國共享單車用戶滿意度排行
當我們分析這些成績背後原因,都離不開ofo前瞻的戰略發展眼光。近期,ofo又有大動作,對外正式公布了X計劃,發射一顆民用衛星升空,以為未來車輛的定位系統做准備,這樣大手筆,可不是任何公司都有勇氣做的。ofo雖然品牌建立和品牌美譽度已經站在了一定高度上,但依然保持著空杯心態和用戶溝通的順暢性,比如品牌升級,放棄了眾多廠商都想要爭搶的共享單車稱號,毅然選擇了用戶對ofo的愛稱——「小黃車」來作為品牌新名字,這種用戶至上的態度讓ofo想不紅都難。
實話說ofo小黃車進入城市比較晚,但是無論是市場表現還是品牌美譽度,都在半年時間內快速提升,ofo不愧是品牌建設與營銷的老司機。
㈡ ofo共享單車的營銷方式有哪些
用戶們都知道ofo單車app並沒有給大家提供具體的位置,這個主要是ofo的單車並沒有配備gps系統。 專1:往主幹屬道方向找,主幹道是大家停車的主要地方。 2:往車樁方向找,在很多地方都有政府的自行車車樁。這也是ofo停車概率很大的地方。 3:往小區、工業區、軟體園、校園方向找。ofo單車是以校園起家的,對於各種園區ofo投入的單車數量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