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市場營銷中的主要競爭策略有哪些
1、選擇適銷對路的產品策略是實現有效出口營銷的關鍵之一,我國中小企業應結合自身的條件與特點,避開與強大競爭對手的直接抗衡,根據目標市場的需要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調整企業產品項目的寬度、長度、深度。
2、出口產品還需要注意產品的差異化策略,利用其小、快、靈的特點,生產滿足顧客特定需求的產品。
如溫州人做徽章的精細工藝,起初做小校徽,逐步擴展到國外的大生意,連美國的警徽都在溫州定做。
(1)nba的全球市場營銷策略計劃擴展閱讀:
競爭策略一般戰略
波特認為,「當影響產業競爭的作用力以及它們產生的深層次原因確定之後,企業的當務之急就是辨明自己相對於產業環境所具備的強項和弱項」。據此,他提出了可應用於任何性質及規模的企業,其涵蓋面甚廣的一般競爭戰略。
較低成本
較低成本戰略(Lower Cost):面對龐大的市場、消費者眾多,企業可考慮採用成本領先(cost leadership)戰略去建立競爭優勢。
此種戰略的要訣是通過規模經濟以減低平均支出,同時借大量生產(mass proction)取得專業化的工作效率,使整體成本下降,產品價格得以定位於較同業低,競爭優勢由此產生。
差異化戰略
差異化戰略(Differentiation):利用匠心獨具的構思,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施工程序,新奇奧妙的原料配方,別具一格的服務形式,企業可以設計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產品,即使產品本身並無稀奇之處,通過廣告及包裝也能樹立產品的獨特品牌形象,達到差異化的效果。
差異化戰略可實施於廣闊范圍市場或狹窄范圍市場。在狹窄范圍市場的情形下,差異化戰略付諸實行的對象是一小群有特別需要或嗜好的消費者,所以有稱為聚焦式的差異化戰略。
應當指出,雖然採用一般戰略可以幫助企業建立競爭優勢,但此種優勢能否有驚無險地長期維持下去,都不是絕對可以如願以償的。
原因是唯妙唯肖的模仿能夠打破差異化的優勢,而低成本的優勢也會因技術轉變而煙消雲散。因此,要獲得持續性的競爭優勢,企業應密切注視競爭對手的一舉一動和產業中的各種變化,結合實際情況,有的放矢。
日本式
大前研—是著名的日本管理學者和資源企業管理顧問,在日本享有「戰略先生」(Mr.strategy)的雅號。他鑽研日本的企業競爭戰略多年,對其運作過程及精義所在了如指掌。他認為日本企業之所以在世界各地商業競爭中取得空前的成功,實有賴於日本企業家的獨特戰略思考模式。
說得簡單一點,日本企業家非常重視與競爭對手比較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competitive position),因此,日本企業的經營方針無一不以增強本身的競爭地位為依據。從這個大方向演繹出一套完整的競爭戰略。
一、強化企業的經營職能性差異(Intensity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集中稀有的寶貴資源重點出擊,使之用於某一關鍵性的經營職能,是此項戰略的核心指導思想,一家企業,即使其人力、物力與競爭對手相差無幾,也可獲得競爭優勢。
辦法就是事先確定什麼是提高市場佔有率及盈利能力的成功要素,然後明智地將資源重新調度分配,藉以改進在該成功要素方面的表現。一般來說,在不同的產業領域中,成功要素分別維系於競爭者如何發揮最具決定性的經營職能。
二、利用對手的弱點(Exploit competitor』s weakness)
如果在同一產業領域中,所有競爭者都懂得分析成功要素,努力施行強化經營職能性差異的競爭戰略,那麼結果將會是沒有任何競爭者可以取得相對優勢,因為同等的活動會互相抵消,使各競爭者無法凸顯其獨特優勝之處。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盡量看準對手的弱點,乘弱而入,才有建立競爭優勢的機會,要清楚掌握對手的弱點,企業務必將自己的產品與競爭對手的產品作一詳盡的比較,這樣做可以提供線索,為企業定價和成本構成方面奠定競爭優勢的基礎。
Ⅱ NBA市場營銷戰略
「NBA將進入一個快速擴張期,它目前的關鍵詞是『增長』。」來華宣布新成立的NBA中國CEO人選的海蒂·尤伯羅斯如是說。作為NBA全球業務營運總裁,尤伯羅斯如此描述NBA中國將來的運營方向:「把NBA中國從全球業務中獨立出來,成立一個新的實體,而後引進戰略投資者,發展方向將是單獨上市。」 NBA中國的模式和在其他國家發展模式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將引進外部戰略投資者。在NBA聯盟看來,中國市場是美國本土外最重要的市場。在尤伯羅斯眼裡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體育館,更為重要的是,這里有3億籃球迷。這將是我們生存於此的基石。」
NBA聯盟花了4個月時間對大中華區CEO人選進行遴選,包括NBA聯盟總裁大衛·斯特恩也參加了這個選擇的過程。最後確認微軟前大中華區CEO陳永正在10月中旬開始正式出任NBA大中華區CEO。陳永正的這個工作變動一時成為業內轟動新聞,給了人們豐富的想像空間。NBA中國將來如何運作?將如何實現「快速擴張」?就此記者專訪了NBA全球業務營運總裁尤伯羅斯。為什麼選擇陳永正在尋找NBA中國CEO人選的過程中,NBA聯盟並不是只在娛樂界搜索,還接觸了很多不同產業的精英,如電視、新媒體、移動技術、體育市場營銷和廣告界等。在「海選」的4個月期間,陳永正的履歷和業績使他從眾多候選人當中脫穎而出。
陳永正在中國市場的15年成功工作經驗成為最大優勢,「今後勢必繼續保持這個優勢——因為他不只一次帶領一個初創的企業做大:第一次是在摩托羅拉,第二次是在微軟」。「他是一位能夠讓任何決策都基於未來戰略考慮的優秀合作者,這和NBA的團隊的精神非常相近。他在中國和美國市場都有非常資深的經驗,將成為NBA在中國市場推廣的一個非常好的橋梁。」這是海蒂·尤伯羅斯對之所以最終選擇陳永正原因的解釋。幾個月以前,坊間就已經不斷有對陳永正將前往下一個東家——NBA中國的零星傳說。而對於陳永正來說,除自身非常欣賞NBA聯盟,以及NBA在中國多元化的發展模式之外,還有就是NBA中國將從NBA全球業務中獨立出來,同時引進機構投資者成立戰略實體這種運作方式。獨立的NBA實體中NBA聯盟有90%的股份,機構投資者持有10%的股份(中方機構投資者持股5%,海外持股5%),未來,獨立出來的NBA中國還將單獨上市——公司高管會持有一定比例的期權。
Ⅲ nba採取了哪些營銷策略,使其風靡全球
1.NBA明星在海外的活動,比如今年夏天霍華德,巴蒂爾,麥蒂的中國之行。
2.代言名牌運動產品,NBA的大牌基本上都有代言。
3.在海外驚醒季前賽,如今年掘金和開拓者在台灣的季前賽。
4.名人效應。NBA在每一段時期內基本上總是有一個最後歡迎的球員的,比如喬丹,艾弗森,加內特,科比。
5.加上籃球愛好者本來就多,而NBA比賽又極其精彩,所以。。。。
Ⅳ NBA商業模式的推廣策略
斯特恩是怎樣締造了今日氣勢恢宏的籃球商業帝國? 背景:1989年,大衛·斯特恩首次來中國與央視洽談轉播NBA比賽。那一年,央視沒有人知道斯特恩的來意和重要性,接待人按照接待外賓的制度,經過逐級申報審批見到斯特恩時,斯特恩已經在春寒中瑟瑟地等了一個多小時。隨後,斯特恩耐心地解釋NBA是什麼,轉播可以不收費等等……直到央視同意轉播。多年後的另一個春天,當斯特恩再次來到北京,他說:「現在每次來北京,我都會不自然地縮一下脖子,因為十幾年前的那個春天實在太冷了。」
1998年以前,NBA基本上是免費贈送節目內容和信號(每周都會寄一盤集錦到北京),僅在節目當中夾播廣告;而且,NBA官方還會自掏腰包請央視的轉播小組現場直播明星賽和總決賽。這種看似賠本的買賣,為NBA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打下了深厚的球迷基礎。
最近,NBA宣布跟EA Sports公司合作,2006年和2007年的10月,NBA將會有6支球隊的季前賽訓練營設在歐洲。2005年夏天,NBA的籃球無疆界活動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和南美洲四大洲。2005年秋天,NBA的球迷互動活動Jam Van(大篷車)首次來到中國,這也是這項活動第一次在美國本土以外舉行。目前,NBA正在籌劃把NBA比賽再次帶到中國,他們將目標瞄準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以外的中等城市。
在努力讓更多的球迷親身的體驗NBA的同時,NBA也在不斷的擴大他們的全球電視轉播網路,讓世界更多地方的球迷能夠從電視上欣賞到NBA的精彩賽事。據NBA官方網站最新報道,2005-06賽季NBA比賽通過43種語言,164個不同的電視台,傳播到215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涉及的觀眾達到31億人次。NBA官方網站的訪問量50%以上來自美國本土以外的用戶,這也讓NBA官方網站成為了美國本土網站中,海外訪問量最大的網站。NBA也是美國各大體育聯盟中惟一提供除英語以外的其他語言官方網站的聯盟。此外,NBA在全世界有11個分公司:歐洲分公司(日內瓦)、拉丁美洲分公司(美國邁阿密)、澳大利亞分公司(墨爾本)、亞洲分公司(香港)等。此外,在日本和倫敦設有辦事處。
2005-06賽季,全聯盟一共擁有來自36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82位國際球員。這是NBA有史以來國際球員數量最多的一個賽季。 背景:最初的NBA只是一個自娛自樂的業余聯賽,沒有任何商業元素。直到1953-54賽季,電視台第一次轉播NBA的13場比賽,付給NBA3.9萬美元。在這之後近20年裡,雖然NBC和ABC兩家電視台一直在轉播NBA的比賽,但兩家都沒有付給NBA一分錢。一直到1973-74賽季,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台(CBS)與NBA簽訂合同,付給NBA三年2700萬美元的轉播費。這之後,CBS與NBA共續約4次,到1986-87賽季,轉播費用已經漲到4年1.74億美元,是13年前的5倍。
NBA現在擁有兩份價值非常可觀的電視轉播合同:NBA跟TNT公司簽訂的有線電視合同,從2002-03賽季至2007-08賽季6年22億美元;NBA跟ABC、ESPN簽訂的網路電視合同,從2002-03賽季至2007-08賽季6年 24億美元。三家共計6年46億美元。
NBA的廣告收入遠不止這些。現在聯盟的運動鞋、運動服裝合作者有阿迪達斯、耐克、銳步,飲料有可口可樂,食品有麥當勞,網路有AOL(美國在線),娛樂有迪斯尼、時代華納,就連兒童玩具也有樂高公司贊助。2005-06賽季,NBA的全球市場合作夥伴已經達到了17個。截止2005年,NBA在中國的市場合作夥伴也已經多達6個。
NBA國際合作夥伴:
adidas
可口可樂
EA SPORTS
nike
Reebok
斯伯丁
NBA美國合作夥伴:
美國在線AMERICA ONLINE
ANHEUSER-BUSCH
戴爾DELL
FEDEX
GATORADE
HANNSPREE
麥當勞McDONALD『S
NESTLE
諾基亞NOKIA
NOVARTIS (LAMISIL)
RADIOSHACK
SIRIUS
SOUTHWEST AIRLINES
T-MOBILE
TOYOTA
NBA海外合作夥伴(在特定國家):
安利AMWAY (China)
ANHEUSER-BUSCH (China)
中國移動CHINA MOBILE (China)
COLGATE-PALMOLIVE (Canada)
GATORADE (Mexico, Philippines)
李寧(China)
麥當勞McDONALD『S (China)
諾基亞NOKIA (China)
紅牛 (China)
TELCEL (Mexico)
WRIGLEY『S (Canada)
聯想Lenovo (China)
匹克Peak (China) 背景:NBA幾代經營者都深諳球星對於市場的重要價值。斯特恩上台時正值湖人和凱爾特人爭霸天下,兩支球隊各有一名巨星——「魔術師」約翰遜和「大鳥」伯德。斯特恩將這一黑一白兩大傳奇巨星作為聯盟的形象推向市場,無數球迷因為喜歡球星從而喜歡上NBA。
90年代「魔術師」和「大鳥」兩人相繼退役,正巧喬丹橫空出世彌補了空缺,於是斯特恩以喬丹作為主打球星在全世界推廣NBA。這一策略再次收到奇效,喬丹迷人的笑容、經典的吐舌頭動作和神話般的技術征服了全世界的球迷,甚至包括其他國家的籃球球員,使得NBA成為真正國際化的聯賽。喬丹退役後,斯特恩又開始尋找新的代言人,奧尼爾、科比、艾弗森、加內特、麥克格雷迪、姚明等人,都是NBA新的人選。
像姚明、奧尼爾和詹姆斯等NBA超級巨星對一支球隊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從2002-03賽季姚明加盟火箭隊至今,火箭隊的價值一路飆升,從2.55億美元直線上升到了2005年度的4.22 億美元。奧尼爾和詹姆斯的加盟,也都給各自所在的球隊帶來了類似的增長。從2003年入選NBA以來,「小皇帝」幫助騎士隊的價值從2.58億美元,上漲到了3.56億美元。奧尼爾的加盟,也讓熱火隊的價值從2.36億美元,攀升到了3.62億美元。
超級巨星的影響不僅體現在主場球迷的上座率上,他們還會帶動球隊其他相關產品的銷售。維德的不斷成熟也讓他的球衣成為目前NBA最暢銷的,這樣一來從中受益最大的自然是擁有熱火隊所有相關產品授權的球隊本身。 背景:在斯特恩出任NBA總裁的這20年間,他不僅將NBA幾乎所有的規章條例、運作理念、經營手段、市場推廣、國際化進程進行徹底翻新,還建立了 NBA有線電視、NBA網站、NBA城、NBA商店、NBA流動大巴等娛樂項目,這些推廣方式已經幾乎成為籃球聯賽固定的運作模式。20年,NBA的總資產翻了5番。
比賽是NBA的主打產品,但是每年1230場常規賽、幾十場季後賽只是NBA產品的冰山一角。全明星賽、選秀大會、海外比賽、籃球嘉年華、籃球無疆界、NBA訓練營、籃球大篷車這些都是由比賽直接延伸出來的產品。此外,NBA還製作並且發行了一系列精彩的影視產品,包括比賽錄像帶、光碟、音樂、其他多媒體產品等等。
NBA還成功地將品牌拓展至其他領域,內容包括:坐落於美國紐約市第五大道的「NBA專門店」,店內展售全球最齊全、最頂級且適合各年齡階層的NBA與WNBA授權商品;在奧蘭多的NBA餐廳「NBA City」,提供時下的美式美食及播放獨有的多媒體節目,老幼皆可在這里享受刺激的籃球運動,並參與數之不盡的互動籃球游戲。
NBA 的國際受權商為全球6大洲超過100個國家的球迷提供NBA授權產品(包括運動服裝、運動用品、球星卡、文具、出版物、錄像帶、家居用品、電子游戲、玩具游戲、紀念品與電話卡)。授權產品全球總銷售額的25%來自美國本土以外,僅在中國就有20000家NBA授權產品專賣店。不久前,NBA跟著名的法國超市家樂福在中國合作,在5個城市的家樂福超市設立24個專門銷售相關產品的「NBA專櫃」。
Ⅳ 因特爾市場營銷策略
英特爾在營銷策略上總能一鳴驚人。最著名的就是「Intel inside」計劃,幾乎被編入所有MBA教科書中。自1991年啟動以來,任何一位電腦生產商,只要在其廣告上加入英特爾公司認可的「Intel inside」圖像或者標識,英特爾就會為其支付40%的廣告費用(這一比例在國內是30%)。如今在電腦業利潤趨薄的情況下,英特爾的廣告返款已佔到一些電腦公司利潤的1/4,成為英特爾客戶利潤增長的主要源泉。在全球,平均每5分鍾,5音調的Intel inside品牌廣告曲就會響起一次。該計劃改變了 面對最終用戶的技術推廣方式,鑄就了將近390億美元的品牌價值。
2006年1月4日,英特爾正式發布了全新品牌標識和宣傳標語:「Intel. Leap ahead(超越未來)」 ,37歲的「下沉的e」被取代,一時間被人看作是一個瘋狂的舉動。然而,改變何止這些,辭舊迎新之際,再看英特爾,簡直可以用「變化多端」來形容:讓「外人」(從三星電子挖來了埃里克-金(Eric Kim))負責公司的營銷、迅馳廣告變臉、「奔騰」淡出、英特爾CEO歐德尼今年正式就任英特爾掌門人、發布數字家庭解決方案「Viiv」(「歡躍」)、20億美元打造新標志……
英特爾創始人羅伯特-諾伊斯有一句經典話語:「不要被歷史所束縛,走出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一向穩重內斂的英特爾一直有顆「超越」之心,商戰36計英特爾始終在自己掌握遙控器。
Ⅵ 耐克公司的全球市場營銷戰略是什麼
耐克公司是產品研發和品牌推廣兩手抓,比如搶佔NBA服裝贊助商
Ⅶ 求產品海外市場營銷戰略計劃,急
1. 時間:
2. 任務:
1) 完成中層以上人員招聘,高端培訓及市場人員的招聘、甄選、培訓。
2) 定位書:價格定位、市場定位、產品定位、顧客定位、渠道定位等;
3) 概念書: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產品的基本概念、行業定位、技術、原料來源以及產品概念的專業理論基礎;
4) 理念書:企業理念、員工理念、企業文化、企業戰略、產品規劃等;
5) 產品書:產品的規格、產品的包裝、產品的色彩、系列產品的梳理等;
6) 傳播策略書:兩種模式的整合策略、借力策略、網路傳播策略、事件行銷策略、活動組織策略等;
7) 渠道策略書:包括招商高端培訓、招商流程培訓、招商政策、招商步驟、市場布局、招商任務等。
8) 市場進程表:年度規劃、月度計劃、、培訓計劃、市場整合計劃、擴張計劃等。
第二階段
1. 時間:
2. 任務:
1) 招商工具流:企業畫冊(含CI)、招商手冊、產品手冊(藍皮書)、市場運作手冊、兩種模式運作指導手冊、綜合光碟(專題片);
2) 深度培訓、市場模擬演練、各種手冊運用演練及培訓;
3) 同時進行現有合作客戶的資源整合、深度指導、相互滲透、兩種模式的促進手段等、並對先期招商工作的延續性予以細化及對招商成活率予以提高;
4) 綜合培訓(籌備商學院),以提高整體執行力及戰鬥力。
第三階段
1. 時間:
2. 任務:
1) 市場啟動前的各項准備工作(在整體規劃里詳附)
2) 在亞洲市場范圍內招商,重點啟動市場作為樣板,開啟「招商布會」新模式。
3)
4) 策劃區域市場操作手冊,供渠道代理商使用。
5) 啟動「**商學院(高端培訓機構)」,培訓代理商及代理商的終端合作夥伴,大批復制兩種模式運作高手,完成銷量的倍增。
6) 籌備、策劃、組織「系列新品招商會」。
Ⅷ 國際市場營銷戰略規劃的主要步驟是什麼
國際市場營銷戰略規劃的主要步驟是
.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營銷戰略
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是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各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得企業把目光從國內轉移到國外,進而在整個全球范圍內尋找發展機會。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具體因素:一是貿易迅猛發展。這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源泉。國際貿易的發展使各國、各地區之間的經濟交往日益緊密,它帶動了資本與生產的國際化,推動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二是金融一體化。國際金融是在國際貿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國際金融的發展又會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國際金融一體化的迅猛發展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三是高速發展的現代化技術。信息技術革命將世界帶人了信息化時代,它在更深層次上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互聯網的發展使全球經濟的聯系更為快捷、廣泛。四是跨國公司的發展。據資料顯示,跨國公司以及國外分支機構的迅猛增長,極大地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所謂國際營銷戰略,是指企業對於國際化進程較為長期的總體打算及其實施的原則意見。國際營銷戰略要回答的問題是企業關於國際營銷的目標和實現目標要採取的策略和原則,如有關國際化的進程、市場擴展與定位、國際競爭等戰略。它對於一個企業在市場上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也是擬定短期或年度國際營銷策略的根據之一。
2.國際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2.1社會文化環境。文化是一個復合的整體,包括人類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習慣的總和。它不僅體現出我們自己的行為,也體現出我們對他人行為的要求,包括文化的個性、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成分(物質文化、社會機構、宗教、審美學、語言)3個方面。文化滲透於營銷活動的各個方面,國際營銷者的活動又構成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市場營銷成果的好壞深受文化的裁判。
2.2經濟環境。一是經濟發展階段。它包括傳統社會、起飛前夕、起飛階段、趨向成熟和高度消費時期。因為一個國家所處的經濟階段不同,居民收人高低不同,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不同,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國際市場營銷。以消費品市場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在市場營銷方面強調產品款式、性能及特色,大量進行廣告及銷售推廣活動,品質競爭高於價格競爭;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則偏重於產品的功能及實用性,其推廣主要靠口頭傳播和介紹,價格因素比產品品質更重要。二是市場規模。企業在進人某國市場時,首先關心的是該國的市場規模,即可接受的商品及服務總量,或者市場擁有的購買力總量。一般來說,大多數產品及服務的市場規模都與人口和收人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認為是由人口和收人決定的。三是消費結構。開展國際市場營銷,必須了解影響消費者儲蓄的多種因素,以便分析、判斷消費者需求、支出和消費水平的變化,包括收入水平、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因素、市場商品供給狀況和消費偏好、儲蓄動機差異等。
2.3政治法律環境。有時政治環境能夠對營銷活動產生直接影響,法律和規章則起到鼓勵或限制企業營銷活動的作用。企業首先是一個經濟組織而非政治組織,但企業進行市場營銷時,經常要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國際營銷法律主要由國內法律、國際經濟法律、東道國法律等構成。從事國際營銷的企業要與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打交道,採取適當方式公平合理地解決爭端,這也是國際營銷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
2.4技術環境。在知識經濟時代,工業和農業增長並不是由於資本的投入和勞動力增長所引起的,更主要的是由於生產率的提高、勞動者知識水平和素質的提高,以及新的科學技術應用和推廣所引起的。
3.我國企業面對國際市場的機遇和挑戰
3.1機遇。首先,進入國際市場已經成為我國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國際市場規模巨大,發展迅速,這給我國企業以現實的吸引力。隨著國際政治形勢趨於緩和,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關系不斷改善,經濟聯系更緊密,這為我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良好條件。其次,我國政府積極創造條件,鼓勵企業進人國際市場。
3.2挑戰。明確界定產權、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是我國企業國際化的前提;科技水平落後、人才匱乏是我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又一大障礙;世界貿易保護主義的泛濫和區域一體化發展,使我國處於不利地位,其他發展中國家、獨聯體及東歐國家的經濟發展將給我國企業以巨大壓力。
3.3任務。一是調研國際市場。只有掌握了國際市場的脈搏,才能找出我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切人點。企業的國際調研需要大量詳細且涉及范圍面廣的信息,如目標市場的文化、經濟、教育水平、目標消費人群接受新事物新品牌的能力等。二是分析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和劣勢。制定企業的營銷目標,做出相應的國際營銷戰略規劃,找出與原計劃的差異,制定相應的規章,組織監督部門,給予相應的權力,以保證預定的國際營銷目標順利進行。三是分析目標市場消費者。了解當地的消費觀念,從目標市場的消費習慣、消費群體的特徵等影響因素分析,從而細分市場,找到適合企業進入的市場,並分析這一細分市場的潛力及培養空間。四是分析目標市場國的經濟政治法律等政策。分析當地的經濟狀況,以分析企業在當地銷售產品的可能性,著力疏通與當地政府、社會團體及新聞媒體的關系。防止企業因為外力因素而終止現行的企業計劃。五是分析競爭對手、供應商及分銷渠道。熟悉當地的環境,分析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及動力,培養良好的競爭環境,這有利於企業降低成本。六是建立以企業為中心的企業文化氛圍。培養當地市場,讓更多消費者了解企業、信任企業,並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進一步拓展更為廣闊的目標市場,進人其他國家市場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