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方特產如何結合當地文化旅遊進行營銷,有哪些營銷策略
看你資金
2. 旅遊營銷的宏觀環境
旅遊營銷的意義
旅遊營銷的宏觀環境包括社會經濟、社會文化環境、政治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科學技術環境、競爭環境、自然地理環境等。每個旅遊企業都處於這些宏觀環境因素的包圍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制約和影響。這些宏觀因素和發展趨勢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機會,同時也對旅遊企業的生存構成威脅。
1、社會經濟地位。社會經濟地位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科技、自然地理等要素綜合實力的表現,通常通過社會經濟指數的綜合分析得到現實反映,它是進行旅遊營銷活動最重要的綜合因素。社會經濟指數高的國家,一般來說,旅遊業就比較發達。現代旅遊業首先是在經濟發展國家興起,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旅遊客源國的接待國。與此相反,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底子薄,交通落後,基礎設施不完善,在國際旅遊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2、社會文化環境是指由社會地位和文化素養的長期熏陶而形成的生產方式、價值觀念和行為准則,是一個社會的教育水平、語言、宗教與民族特徵、風俗習慣、價值觀、人口、社會組織等的總和。教育水平不僅影響人們的旅遊水平,而且影響旅遊企業的市場調研與促銷方式。掌握當地語言,易於人們的感情溝通,對營銷活動十分有利。宗教與民族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行為准則與認識事物的方式,從而影響著人們的消費行為。風俗習慣對消費行為、營銷方式影響重大。此外,價值觀念和審美觀念人口、家庭規模、生活方式等以及社會團體的行為都對旅遊企業的營銷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社會文化滲透於所有的旅遊營銷活動中,而旅遊營銷活動又處處蘊含著社會文化。如營銷對象的思想文化,表現為消費者的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價值觀念、審美觀念等對生活方式、消費習慣、消費需求的影響;又如旅遊營銷主體的營銷術、營銷成果也是社會文化的具體體現,社會文化貫穿旅遊營銷活動的始終。旅遊消費者和營銷者的文化水平,往往決定旅遊營銷的成敗。有些國家。盡管人口經濟收入相近,但旅遊市場情況可能有很大差別。這種差別,很大程度反映在社會文化方面。因此,旅遊營銷必須適應社會文化因素,並隨社會文化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反映在具體的旅遊營銷活動中,特別是開展國際旅遊營銷活動中,旅遊企業不能以本國、本地文化為參照系,而要自覺地考慮異國、異地社會文化的特點,使旅遊營銷與社會文化因素之間互相適應。如旅遊廣告、旅遊產品目錄的製作,必須顧及語言文字、模特形象是否符合異國異地文化。一個漂亮女性形象的廣告,在許多國家都可以被接受,但在伊斯蘭教國家卻會遭到抵制,在某些中東國家甚至無法進行電影、電視廣告宣傳。
3、政治法律環境。政治法律環境是指政府、政黨、社會團體在國際關系和國家社會經濟生活方面的政策活動及與市旅遊企業的營營銷活動是社會經濟生活的組成部分,它必然受到政治與法律環境的強制與約束。旅遊企業總是在一定的政治法律環境下進行營銷活動的。構成政治法律環境的因素就要有:(1)國家的政治體制、政局變動。政治體制是政治制度的體現,不同政治制度的國家,其經濟、文化、外貿政策也不同。不國政黨之間政權的更迭,對經濟和貿易政策也會產生重大影響,從而對旅遊營銷也會產生影響。(2)經濟管理體制、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就中國目前情況而言,與旅遊企業密切相關的問題是精減政府機構,規范政府行為,實行政企職責分開等。(3)政府的法令、條例、法規,特別是有關經濟、旅遊立法。經濟立法的目的在於建立維護經濟秩序,保護競爭,保護消費者的利益,防止環境污染。從1979年以來,中國陸續制定和頒布了不少法令,和旅遊企業營銷直接有關的有:《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合同法》、《環境保護法》、《專利法》、《商標法》、廣告管理條理、旅行社管理條例、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暫行規定、導遊人員管理條例等等。(4)政府的有關經濟政策。法令、法規是相對穩定的,那麼方針政策則有較大的可變性。它隨著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而變化。政府的政策必然會對旅遊企業的營銷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中國正著眼於建立新的經濟運行機制。因此,旅遊企業對國家的有關政策(如人口政策、產業政策、財政、貨幣政策等)對營銷活動的影響應予以密切關注。
4、經濟環境。經濟環境是指旅遊企業營銷活動所面臨的經濟條件,是開展市場營銷活動的基礎。旅遊企業從事市場營銷活動的前提是市場的存在,而旅遊市場是由旅遊消費者、購買力、購買意願、購買權利四個要素組成,旅遊市場的四要素實質上都是直接受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因此,經濟環境對旅遊營銷活動有更為直接的影響力。
旅遊營銷人員研究經濟環境重點分析如下內容:(1)經濟發展狀況;(2)居民收入狀況;(3)消費狀況;(4)居民儲蓄。
5、科學技術環境。影響人類前途最大的力量是科學技術。當前世界科技發展迅猛,呈現出新的趨勢和特點。可能會對市場營銷產生影響的科學技術發展趨勢、特點有:(1)信息化和智能化將普遍進入生產、管理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2)生命科學將獲得新的突破;(3)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節約資源(能源、原材料、水、土等)的技術,已成為人們的共識;(4)各門科學技術將全面而深入地發展,互相滲透,綜合交叉。
6、自然地理環境。世界各國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如地形、氣候、自然資源、環境狀況等都對旅遊營銷產生影響。
7、競爭環境。主要內容有:(1)面臨的主要競爭者和類型 包括同類旅遊項目或產品的競爭者、相互可以替代旅遊項目或產品之間的競爭者和爭奪客源的競爭者。(2)競爭者的市場營銷狀況;(3)競爭者的內部狀況。
3. 旅遊景區營銷中旅遊景區文化提升的要素包括哪些
歷史文化
景觀文化
人文文化
快樂文化
物質文化
非物質文化
4. 你是如何理解「雲游」文化旅遊行業的這種營銷模式並簡述
雲游這種文化旅遊行業的新興的一營銷模式,非常適合當下的年輕人快節奏的生活,有時候,並沒有很多時間去實地到達一個地方雲游就符合了這個特點。
5. 旅遊文化營銷的特點
(1)時代性
(2)個性化
(3)具有核心價值觀
6. 文化旅遊產品的市場營銷,名詞解釋
旅遊業經營者運用旅遊資源通過文化理念的設計創造來提升旅遊產品及服務的附加值,在滿足和創造旅遊消費者對真善美的文化需求中,實現市場交換的一種營銷方式。
7. 旅遊文化論文怎麼寫
個人覺得從文化的延續、保護與傳承下手比較好
旅遊景點的開發總的來說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當然對現在的人來說 或許經濟性更重要 但這是一個發展方向
8. 什麼是旅遊文化營銷「十個一」工程(重慶旅遊方面的)
2008年冬季重慶市全國導游資格考試將於11月下旬舉行,為幫助考生順利應試,現將有關事宜提示如下:
一、 必備證件
本人准考證、身份證是參加筆試和口試的必備證件,請考生考前確認是否備齊,並隨身攜帶,確保證件安全。
二、筆試
1.科目、時間及地點詳見准考證。請提前30分鍾到考場候考。
2.時事政治內容: 2007年以來,重慶旅遊發展近況,主要包括:發展戰略、重要舉措、主要節慶活動及旅遊文化營銷「十個一」工程;2008年1月—10月國內外大事等。
三、口試
(一)題目
普通話類、外語類共4個講解題目,採取考生現場抽簽方式確定景點講解題目。
1.長江三峽
2.大足石刻
3.山水都市
4.烏江畫廊+武陵風光
(二)方式
採取室內模擬導游講解考試的方式進行。
(三)要求
考生根據現場抽簽題目,按照考試時間(5分鍾/人)及相關要求自行組織具體內容。要求:重點突出、條理清楚、語言表達准確、觀點正確。外語導游考生要求用所報考語種應試。
1.模擬景點講解:要求考生講解內容正確、全面、生動,詳略得當,有條理性和針對性,富有親和力。
2.語言能力:要求考生有較強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語言表達正確、准確、流暢、生動,條理清楚,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3.導游規范:要求考生熟悉導游服務規范及工作程序,並能較好地運用。
4.應變能力:要求考生有較強地處理突發事件和特殊問題的能力。
5.禮節禮儀:要求考生具備基本的禮節、禮儀常識,且現場表現自然,富有活力,著裝得體、整潔,言行舉止大方,符合禮節、禮儀規范。
(四)考試時間
2008年11月29-30日。上午9:00—12:00 ,下午1:30—5:00。請提前30分鍾到考場候考,具體安排詳見准考證。
四、考場地點及乘車路線
(一)考場地點
重慶市旅遊學校
地址:大渡口區西南新城春暉路70號。
(二)乘車線路
1.沙坪壩乘公交239路、472路、806路;
2.石橋鋪、陳家坪乘公交836路;
3.朝天門乘公交224路;
4.江北乘公交818路;
5.南坪乘公交252路到重慶市陶瓷市場旁下車即到;
6.解放碑乘輕軌到終點站。
9. 作為一種旅遊文化產業、節慶旅遊應該通過什麼樣的銷售渠道進行銷售
直接營銷渠道和間接營銷渠道
1.直接營銷渠道
直接營銷渠道就是所謂的零級渠道,是指旅遊產品生產者或供給者直接向旅遊者出售其產品。這是最古老的銷售方式
直接營銷渠道的優點是:(1)直接交易。
(2)便於控制價格。(3)及時掌握市場信息。(4)加快資金的周轉。(5)減少傭金開支。(6)有利於提高旅遊產品的質量,改善企業的形象。
1.直接營銷渠道
直接銷售渠道的缺點
(1)供給者承擔了產品銷售的全部工作及有關費用。
(2)當銷售面廣,顧客分散時,供給者難以把產品全部出售給顧客。
(3)在銷量小或銷量不穩定時,供給企業的銷售成本增加,經營風險較大
2.間接營銷渠道
旅遊產品的間接營銷渠道是指產品生產者通過中間商經銷、代理或幫助銷售,向旅遊者銷售旅遊產品和服務的流通途徑。
對旅遊產品生產者而言,能直接銷售給最終消費者,單位利潤相對較高,而且對渠道能進行直接而有效的管理與控制,當然是不錯的選擇。那為何生產者還願意把部分甚至絕大部分銷售工作委託給中間機構呢?
中間機構的存在的必要性
1)許多生產者缺乏進行直接營銷的財力物力資源,需要藉助中間機構的力量
2)間接銷售的效果優於直銷的效果
3)可獲得無需支付管理費的銷售隊伍
4)簡化交易過程,便於產品轉移
5)中間機構具有強於生產企業的營銷能力
6)在銷量小或不穩定的情況下,風險分攤,供給者相對承擔的風險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