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孟府孟廟景區活動營銷

孟府孟廟景區活動營銷

發布時間:2021-06-09 06:11:48

① 濟寧市擁有5A級景區1處,4A4處,3A級景區6處,2A級景區6處分別都是那些

景區名稱景區級別景區地址曲阜明故城(三孔)景區5A濟寧曲阜 梁山風景區4A梁山縣城區東南方向曲阜六藝城4A曲阜市春秋路東首嶧山景區4A鄒城市東南10公里鄒城孟府孟廟景區4A鄒城區南部微山湖景區4A濟寧市微山縣汶山寶相寺景區4A濟寧汶山縣城西北濟寧順河東大寺旅遊景區3A濟寧市小閘上河西街4號安山寺3A泗水縣泗張鎮(聖源度假村內)泉林泉群風景區3A濟寧市泗水縣泉林鎮兗礦集團興隆庄煤礦工業旅遊接待中心3A兗州市兗礦集團興隆庄鎮煤礦興盛園

② 4月初二孟府孟廟有話動嗎

最近因為各個省市學生都要開學了,應該各個嗯,廠家活動也也應該逐漸有活動了。

③ 怎樣寫暑假去孟府孟廟旅遊有趣的作文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惠州。
哇!街上的東西數不清,有見過的、沒見過的事物。早上,惠州就像是剛起床的小孩,眯眯的眼睛緩緩地睜開眼。從日出開始的那一刻,慢慢的走到中午,陽光給惠州穿上一件金色的外衣。一會兒,就到了晚上,惠州就變成另外一個城市。無論你在哪裡,都可以看到美麗的燈光夜景。如果你坐船游東江,就像置身於神仙的仙境一般。
你說,這么美麗的風景,除了惠州還有哪裡找的到呢?

④ 鄒城孟廟、孟府旅遊區好玩么

國家82家4A級旅遊景區
1.天津寶成博物苑2.天津楊柳青博物館(石家大院)

河北(2家):

1.廊坊茗湯溫泉度假村2.張家口沽源塞外庄園內蒙古(2家):

1.包頭市北方兵器城2.鄂爾多斯市成吉思汗陵旅遊區遼寧(8家):

1.遼寧省博物館2.沈陽冰川動物樂園3.沈陽科學宮4.大連市自然博物館5.旅順白玉山景區6.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7.鐵嶺清河省級旅遊度假區8.清原紅河峽谷漂流黑龍江(2家):

1.齊齊哈爾市明月島景區2.寧安市火山口國家森林公園江蘇(8家):

1.蘇州市寒山寺2.蘇州市西園戒幢律寺3.宜興市龍背山森林公園4.宜興市團碄風景區5.宜興市竹海風景區6.江陰市江蘇學政文化旅遊區7.江陰市濱江要塞旅遊區8.溧陽市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區浙江(1家):

1.寧波梁祝文化公園安徽(3家):

1.安徽-績溪縣龍川景區2.涇縣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3.六安市萬佛湖風景區山東(6家):

1.濟南市章丘百脈泉景區2.青島銀海國際遊艇俱樂部旅遊區3.淄博中國陶瓷館4.濟寧市鄒城孟廟、孟府旅遊區5.聊城東昌湖旅遊區6.臨沂市山東沂水縣地下大峽谷旅遊區河南(7家):

1.漯河南街村2.新鄭黃帝故里3.新鄉八里溝4.盧氏縣豫西大峽谷風景區5.湯陰縣岳飛廟景區6.商丘古文化旅遊區7.永城市芒碭山文物旅遊區湖北(4家):

1.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2.三峽石牌要塞旅遊區3.宜昌市三游洞風景區4.宜昌九畹溪風景區湖南(4家):

1.湘潭市彭德懷紀念館2.湘潭市韶山滴水洞景區3.郴州市汝成溫泉福泉山莊4.郴州天堂溫泉廣東(5家):

1.珠海農科奇觀2.韶關市曹溪溫泉假日度假村3.恩平市錦江溫泉旅遊度假區4.佛山市三水森林公園5.清遠市連州地下河廣西(10家):

1.南寧嘉和城景區2.南寧九曲灣溫泉景區3.北海海洋之窗4.欽州三娘灣旅遊區5.欽州劉馮故居景區6.賀州姑婆山旅遊區7.靖西通靈大峽谷景區8.桂林古東瀑布景區9.桂林靖江王城景區10.興安靈渠景區海南(3家):

1.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2.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3.三亞蜈支洲島度假中心四川(2家):

1.綿陽市西羌九黃山猿王洞景區2.梓潼縣七曲山風景區雲南(4家):

1.昆明市西山森林公園2.昆明市大觀公園3.騰沖和順景區4.迪慶州梅里雪山景區陝西(4家):

1.西安大唐芙蓉園2.西安曲江海洋館3.西安大雁塔文化休閑景區4.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甘肅(2家):

1.敦煌陽關文物景區2.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新疆(1家):

1.烏魯木齊市水磨溝風景區新疆兵團(2家):

⑤ 開著長安CS55 PLUS前往孟府孟廟,感受一下大家風范

我國是文學大國,世人皆知「孔孟之道」,說的就是其治國理念和為人處世之道,這次我和朋友懷著崇敬之心,駕車來到了孟府,以前都是在語文課本上接觸到孟老先生,這次來到孟子的故居,心裡既激動又興奮。

下面這塊石碑不太認識,可能是那個時候的文字。我們離開的時候天色已經晚了,夕陽余暉照射下的孟府孟廟別有一番韻味,因為對孟子的敬仰,所以沒有拍過多的照片,更多的都是在親身體會他給我們留下的思想和文化。

⑥ 孟廟及孟府的介紹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周朝諸侯國鄒國(今山東省鄒城)人。孟廟,是歷代祭祀戰國時思想家孟子之所。孟府,是孟子嫡系後裔居住的宅邸。

⑦ 孟廟的主要景點

欞星門
孟廟之正南門,亦系孟廟第一座木架結構門坊。為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重修孟廟時所建。坊額上楷書「欞星門」三個光彩奪目的貼金大字,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山東巡撫丁寶楨手書。《後漢書》載:「欞星,天田星也。欲祭天先祭欞星。」古人認為「欞星」是天上的文星,「主得士之慶」,天子祭天必先祭欞星。孟廟第一道大門以「欞星」命名,即意味著孟子是天上的文星下凡,亦含有尊聖如天之意。欞星門4柱3洞,雕梁畫棟,色彩絢麗,重檐斗拱,凌空欲飛,高大威嚴。在封建社會,欞星門只有每年農歷二、八月舉行祭祀孟子大典之日,或者皇帝和欽差大臣前來拜謁孟廟之時才打開,平時閉門不啟,以示嚴肅莊重。門內,東西兩邊各建有一座互相對稱的歇山轉角、斗拱承托的木坊,東名「繼往聖」,西名「開來學」,以此表彰孟子對儒家學說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功績。
亞聖廟石坊
進欞星門,為孟廟第一進院落。往北,北牆正中是座精雕細刻的 石坊,即「亞聖坊」,也是孟廟第二道門坊。這座石門坊為四柱三門,柱為八棱,頂端裝飾古瓶、朵雲,類似華表。坊額正中刻楷書「亞聖廟」三字;東側門楣坊心線刻雲龍;西側門楣坊心線刻長有雙翼展翅飛翔於流雲之中的翼龍。石坊東側豎有明萬曆九年(1581年)所立《鄒國亞聖公廟》石碑一幢。據碑文可知,這座門坊原為明代的孟廟大門,其建置年代,應在明萬曆九年之前。
儀門(泰山氣象門)
穿過亞聖廟石坊,便進入孟廟第二進院落。院內古柏蒼蒼,翳天蔽日,雖歷經滄桑,依然枝幹挺拔。院中有一條磚鋪甬道,直通「儀門」。這是一座歇山式斗拱承托三啟門洞的高大門樓。門額上懸一豎匾,上書「泰山氣象門」5個大字。故儀門又稱泰山氣象門。「泰山氣象」4字取義於程子之說:「曰仲尼元氣,顏子春生,孟子並秋殺盡蓋亦時然而已。仲尼天地也,顏子和風慶雲也,孟子泰山 之氣象也。」此門之名即由此而來。
承聖門
越過儀門,便是孟廟的第三進院落。此院東西各建有一門,是平常出入孟廟的通道。東門原名為「鍾靈門」,西門原名為「毓秀門」,清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時,分別改稱為「知言門」和「養氣門」,二者取義於《孟子》七篇中「淫辭知其辟」和「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知言門和養氣門內南側,分別建有「祭器庫」和「省牲所」。據明天啟三年(1623年)《重修孟夫子廟碑》記述:「天啟三年二月建祭器庫、省牲房各三楹。」這兩處建築是專門存放祭祀孟子所用祭器和祭品的地方。
此院北壁三門並列,中為「承聖門」,東為「啟賢門」,西為「致敬門」。「承
聖」二字,取孟子上繼堯舜禹湯文武周孔統緒之含義。而「啟 賢」則含有贊頌孟子父母有「啟毓聖賢」之貢獻的意思。
亞聖木坊
養氣門(即西門)外,孟廟垣牆之西,在南北通衢的大街上,建有一座橫跨大街的木坊。該坊始建於明天順二年(1458年),4柱3洞,丹薨碧瓦,飛檐翹角,彩畫鮮明。檐下半拱11踩5翹,正中一間懸山式坊頂高出兩側歇山式坊頂,主次分明。4個歇山式坊角向外伸出,高高翹起。木坊正中門楣橫書「亞聖」2字,故名「亞聖木坊」。早在東漢時,京兆長陵人趙岐在《孟子題辭》中,稱孟子為「命世亞聖之大才」;東漢王充在《論衡》一書中,亦稱頌孟子為「亞聖之才」。「亞聖」作為官方稱謂,起源於元代。元文宗至順元年(1330年),加贈孟子為「鄒國亞聖公」,孟子始被封建王朝尊封為「亞聖」。
康熙御碑亭
承至門左側,建有一座高大的碑亭,重檐翹角,斗拱承托,綠色琉璃瓦覆頂,貼金彩繪,富麗堂皇。亭內放置清康熙《御制孟子廟碑》一幢,故稱此亭為康熙御碑亭。碑額浮雕泰山祥雲、二龍戲珠等圖案,雕刻技藝精湛,形象逼真。碑座為一巨大石雕,獅頭、龜背、鷹爪、蛇尾——似龜非龜的怪獸。其實它並非烏龜。據徐應秋《玉芝堂·龍生九子》中說,此獸叫「霸下」,又叫「贔屓」,傳說是龍的第6個兒子,喜文好負重,力大無窮。這塊石碑是孟廟中現存最大的一塊石碑。碑文字體工整秀麗,為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四月,清聖祖玄燁御筆親書。每年農歷正月十六日,是 孟廟一年一度的廟會,這天,當地群眾絡繹不絕來孟廟趕會,百姓稱之為「走百病」。人們不僅爭相往碑座下的縫隙里投擲硬幣,而且都要用手摸摸這座石雕怪獸的腦袋和屁股。說是「十六摸摸烏龜頭,全年高興不發愁;十六摸摸烏龜腚,全年消災不生病。」以至這碑座贔屓的頭和屁股被人們摸得越來越光滑了。碑亭東側,豎有《孟母斷機處》、《子思子作中庸處》、《孟母三遷祠》和乾隆皇帝的《述聖子思子贊》、《述聖子思石刻像》等石碑數幢。這些石碑原來立在古城南門外左側的「孟母斷機堂」和「子思書院」處,因這兩處古建築建國前毀於戰火,遂移至孟廟內保存。
進入承聖門,便是孟廟的第四進院落即中心院落,孟廟的主體建築「亞聖殿」就坐落在院中高台(即露台)之上,亞聖殿前建有「東廡」和「西廡」各七楹。院內甬道東邊建有「乾隆御碑亭」一座,為單檐斗拱、黃色琉璃瓦覆頂的方形建築,亭內立有乾隆皇帝手書《亞聖孟子贊碑》。
天震井
亞聖殿前的露台之下,甬道東側,有古井一口。據井旁碑刻記載:「康熙十一年(1672年),廟前演戲,忽日中聲震如雷,聞者環顧失色,見階前陷有甓甃圓痕,熟視乃井也」,「十二年為修廟之用,額之曰天震井,砌之以甓,環之以石,並書其跡從志異雲。六十四代孫孟尚錦識。」井畔石欄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所建。清代詩人葛臨緒曾有《題天震井》詩一首:
古井瀾翻近廟堂,天驚石破水泉香。
汲來修綆原無底,洙泗淵源一脈長。
亞聖殿
亞聖殿是孟廟主體建築。殿為七楹,高17米,進深20.48米, 橫寬27.7米,是一座綠色琉璃瓦覆頂、重檐歇山式宮殿型建築。大殿始建於宋宣和三年(1121年),清康熙七年(1668年)因地震而倒塌。現存之大殿系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重建,後又經過十數次重修,始成為一座金碧輝煌、畫棟雕梁、重檐飛翹、歇山轉角、丹薨碧瓦的宏偉建築。大殿四周,列有擎檐的巨型石柱26根,每柱都呈八角形。柱下以石鼓為礎,彭下又以石刻覆蓮作承托。據考證,石刻覆蓮是宋代建造此殿時所刻制,而巨型石柱則為明代維修此殿時所制。殿前廊檐下的8根石柱,都飾以淺浮雕,殿門兩側4柱正南面鐫刻翼龍在雲中翱翔,栩栩如生,世所罕見。其餘各面刻有寶相牡丹或纏枝西番蓮花。殿檐下的梁坊斗拱皆飾以雲龍和彩繪貼金工藝,可謂精美絕倫!大殿正面重檐之間,高懸一匾,上書「亞聖殿」楷書貼金大字,四周環繞以精雕的5條金龍。殿之正面朱槅並列,正中門額上懸掛「道闡尼山」橫匾一塊。殿內承以8根巨型朱漆木柱,迎門兩柱正面凸鐫一副巨型抱柱對聯:
尊王言必稱堯舜,憂世心同切禹顏。
門匾和對聯均為乾隆皇帝手書。大殿正中,在雕龍貼金的神龕內,供奉著袞冕九旒九章的孟子塑像。孟子塑像在「文革」期間被毀,1986年重塑恢復如舊。東側神龕內,供奉著孟子弟子利國侯樂正子的塑像。樂正子,復姓樂正,名克,戰國時魯人,宋政和五年(1115年)三月十四日被封為利國侯。朝廷封侯詔旨稱樂正子「學古之道好善,優於天下,追以侯爵,其配食焉。斯文之光,萬古不泯。」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鄒縣令胡繼先編纂的《鄒志》中,記述樂正子,「孟子曾以『善人』、『信人』稱之。嘗仕魯,薦孟子不果。魯欲使之為政,孟子聞之喜而不寐焉」。進入殿內,使人頓有肅穆之感,而生景仰之情。抬頭仰視團龍彩繪的承塵藻井,矞皇輝奐。在藻井之下,橫懸清雍正皇帝手書「守先待後」金匾一塊。
宏偉壯觀的亞聖殿,除用於紀念孟子之外,還是一處集古代建 築、雕刻、鑄造、繪畫於一體的藝術博物館。它既有創建時的石刻覆蓮柱礎,也有明代大修時增添的減地淺線雕刻石柱,又有清康熙年間重建的木架結構,可謂古代建築之典範。它與曲阜孔廟的「大成殿」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東西兩廡
「兩廡」位於亞聖殿前東西兩側,為左右對稱式建築,始建於宋宣和三年(1121年)。今存兩廡為清代建築,建國後多次維修,1987年曾大修西廡落架。兩廡各7楹,高7.8米,縱深8.35米,橫寬25.28米。兩廡是供奉孟子弟子和歷代對於孟子學說有研究有貢獻的學者的場所。孟子弟子從祀,始於宋政和五年(1115)年。據元元貞元年(1295年)司居敬《重修騶國公廟碑銘》記載:「元貞元年,居敬既修建縣學,為營兩廡新階,配公孫丑而下十有九人,冕服視爵秩從祀焉。」兩廡室內各建神龕三座,內安放木製神主牌位,並無塑像。東廡三龕共從祀11人,其順序為:
南龕:先儒高子。
「高子,齊人也。嘗學於孟子,鄉道而未明,去而學於他術。」宋時封爵為泗水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稱先儒高氏;先賢公都子。疑為楚人。孟子稱他有學業,並「有好辨之問,有性善之問,又與孟季子有義內之辨。」宋時封爵為平陰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稱先賢公都子;先儒盆成括。復姓盆成,名括。孟子稱其「小有才,未聞大道,仕齊見殺」。宋時封爵為萊陽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稱先儒盆成氏。
中龕:先儒屋廬連。
復姓屋廬,名連。「嘗著書言彭聃之法。後學於孟子,與任人辨禮與食、色之輕重,及論季子儲子之交際。」宋時封爵為奉符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稱先儒屋廬氏;先儒浩生不害。齊人,「兼治儒墨之道者,嘗學於孟子,而不能純徹性命之理」。宋時封爵為東阿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稱先儒浩生氏;先賢公孫丑。齊人,「有政事之才」和「不動心」之問,嘗慕管仲以期孟子。宋時封爵為壽光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稱先賢公孫子;先儒陳臻。齊人 ,《孟子》中載有他與孟子關於「辭受、去就、收予之禮」等問題。宋時封爵為蓬萊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稱先儒陳氏;先儒錢唐。字惟明,浙江象山人。明初任刑部尚書。明太祖朱元璋因《孟子》中有「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之句,勃然大怒,議罷孟子配享,詔有諫者以大不敬論,且命金吾射之。錢唐抬棺上朝,抗疏入諫說:「臣為孟軻死,死有餘榮」。朱元璋嘆其誠,未加其罪,且罷廢配享之議。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附祀於東廡。
北龕:先儒韓愈。
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上尊儒排佛,極端推崇孟子,謂孟子「功不在禹下」。因其推尊之功,宋時於正殿之西立祀,其封爵為昌黎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稱先儒韓氏;先儒子叔疑。孟子弟子,宋時封爵為承陽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稱先儒子叔氏;先儒孫?#93;。宋博州博平(今山東聊城西北)人,累官龍圖閣待制。「五季之亂,儒學掃地。孫有光於孟氏」,先祀於「報德祠。祠圮主存,旋升於廡」。
西廡三龕,從祀9人。
南龕:先儒季孫氏。
孟子弟子。宋時封爵為豐城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稱先儒季孫氏;先儒桃應。孟子弟子,「有皋陶為士、瞽瞍殺人之問」。宋時封爵為膠水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稱先儒桃氏;先儒孔道輔,字原魯,孔子四十五代孫。宋景佑年間,知兗州府,訪得孟子墓於四基山之陽,「傍冢為廟」,為祭祀孟子之始。並訪得孟子後裔,薦於朝廷授予官職。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部文頒示稱先儒,位在唐韓愈之下」。
中龕:先儒孟仲子。
一說「孟子之從昆弟也,有要孟子造朝之事」。一說為孟子之子 而受業者。宋時封爵為新泰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稱先儒孟氏;先賢萬章。齊人,孟子高足弟子。孟子去齊,「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中第五篇即萬章篇。宋時封爵為博興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稱先賢萬子。現鄒城西南3公里處,有萬章之墓;先儒充虞。孟子弟子。曾有「木美之問」和「不豫色之問」,並以孟子以前所言「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來慰藉孟子。宋時封爵為昌樂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稱先儒充氏。
北龕:先儒彭更。
孟子弟子。曾問於孟子曰:「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不以泰乎?」孟子曰:「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子以為泰乎?」宋時封爵為雷澤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稱先儒彭氏;先儒徐辟。孟子弟子。宋時封爵為仙源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稱先儒徐氏;先儒咸邱蒙。復姓咸邱,名蒙。齊人,孟子弟子。「齊之隱士。嘗問舜之臣父臣堯於孟子」。宋時封爵為須城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稱先儒咸邱氏。
現存於孟廟啟聖殿檐下的《孟氏宗傳祖圖碑》上,刻有孟子「門人」20人的圖像,分左右兩行排列。此碑刻於金大安三年(1211年),立於明洪武六年(1373年)。上有宋時封爵為成都伯的揚雄,而無錢唐之名。兩廡從祀則無揚雄。揚雄之罷祀,始自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朝廷從行人司副楊砥之議,罷揚雄孔廟從祀,亦因此罷揚雄孟廟之從祀,而將錢唐升祀東廡。
寢殿
寢殿緊靠亞聖殿之後,並有高築甬道同亞聖殿後檐台相連結。此殿始建於元元貞元年(1295年),原名為「邾國公祠堂」,是供奉孟子父母的殿堂。明弘治十年(1497年),增修孟廟時改為「寢殿」,成為祭祀孟子夫人田氏的專祠。殿內供奉「亞聖夫人田氏之位」的木製牌位 。現辟為展覽孟子生平事跡的地方。寢殿為五楹歇山式建築,高10.67米,縱深12.58米,橫寬21.23米。殿前露台之下甬道右側豎有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同時鐫刻八思巴文和漢文互相對照的褒崇孟子父母的《皇帝聖旨碑》。露台和甬道之上有三棵古檜樹,為北宋宣和年間所植,距今已九百年,依然青翠蓊鬱,茁壯茂盛。
啟聖殿
原名為「邾國公殿」。為供奉孟子父親啟聖邾國公的殿堂,故名。位於孟廟第四進院落東路,啟賢門內,亞聖殿左側。殿為五楹,四周出廈,單檐歇山式建築。殿高9.97米,東西橫寬12.40米,南北縱深10.60米。孟子父親名激,字公宜。殿正中神龕內安置冠服七旒七章的孟子父親塑像,像前木牌位上楷書「啟聖邾國公之位」。殿內龕、像「文革」中被毀,1986年恢復塑像。
孟母殿
位於啟聖殿之後,有高築甬道相通,是供奉孟子母親的殿堂。該殿原名為「宣獻夫人殿」,後改為孟母殿。殿高7.80米,東西橫寬10.98米,南北縱深9.53米。殿內無塑像,正中神龕內安放一木主牌位,其上楷書「鄒國端范宣獻夫人之位」。東壁有一神龕,內放孟子立體石刻像一尊。據舊縣志載,此為宋景佑年間孔道輔修理孟母墓時所得,定名為「孟子自刻為母殉葬石像」。殿內西側豎有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致祭碑。後人稱譽孟母「三遷之教,炳彪天壤。子之聖即母之聖」。《韓詩外傳》載:「對孟子之語實天下為人姑者之模範,矧獨母教而已哉。」孟母早在唐代即辟有專祠歲祭,宋代被封為「邾國宣獻夫人」,清乾隆三年(1738年),加封為「鄒國端范宣獻夫人」。
致嚴堂
位於亞聖殿西側孟廟第四進院落的西路。穿越致敬門,為一方形過道小院,正北有一門名為「齋戒門」,門內是一座雅靜秀麗的小庭院。院內外四周牆壁上鑲嵌著50多塊碑刻,多為歷代名人文士前來孟廟晉謁游覽留下的詩詞題詠。齋戒門內東西兩側,一雌一雄兩株古老巨大的銀杏樹參天而立,綠蔭蔽滿整個庭院。西側,有一株古老的紫藤蘿旋轉曲折,宛如游龍,纏繞著銀杏樹干,一直伸到樹頂,為孟廟奇景之一。每到初夏時節,一串串葡萄似的紫藤花盛開,散發出陣陣誘人的清香。
院北建堂三楹,即「致嚴堂」。取意於「祭則致其嚴」,即嚴肅、誠敬之意。該堂始建於元至順三年(1332年)。堂中懸有清宣統三年(1911年)孟子第七十三代孫孟慶棠手書「致嚴堂」三字橫匾一塊。此堂原名「齋宿所」,是孟子嫡系後裔祭祀前沐浴、更衣、齋戒之所。
祧主祠
位於亞聖殿之西側,致嚴堂之後。亞聖殿西側有一小門,取名 「義路」,可通往祧主祠院。祧主祠是孟氏家廟,確切地說是孟氏遠祖之廟。建於清道光十年(1830年)。祠為三楹,高7.45米,東西橫寬10.06米,南北縱深8米。祠內安放孟氏大宗戶五代以上至二世祖的木製神主牌位。古時卿大夫立廟,祀太高祖以下五世,再上,則祧而遷其主。孟氏大宗,以孟子為不祧之祖。孟府大堂東側建有「五代祠」,祀大宗主鬯之五世,降則遷其太高祖以上之主於此,遠依始祖,昭穆秩然。祠門上正中懸掛一豎匾,上書「孟氏大宗祧主祠」七字。
焚帛池
位於祧主祠之後的一個獨立小院內,孟廟寢殿之西側。院之東南向東開一小門,與亞聖殿院相通。院的正中,建有一座方形垣牆,門向正南,其內正中偏北建有一須彌座的磚台,台上放置一石雕長方形池子,正面刻有楷書「焚帛池」三字。孟氏後裔每次祭祀祖先後,即在此處焚燒祭文。
孟廟古樹
孟廟古樹是孟廟一大奇觀。廟內共有各種樹木多達430多株,多為古老的松檜和側柏,又有銀杏、古槐、紫藤等點綴其間。這些樹木,冬夏長青,形狀特殊別致,如虯如龍,如獸如鳳,千奇百怪,姿態各異。其中有宋宣和年間建廟時所栽植的檜樹,已有近900年的歷史了,雖然歷經風雨雷電和兵火戰亂的侵襲摧殘,現在依然是枝幹挺拔,蒼郁茂盛。觀賞這些姿態奇異氣勢雄偉的古老松檜,置身於這個肅穆森森的環境中,欣賞著這些古樹凌霜不凋的秀色,堅貞獨立的氣概,很容易聯想到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千古名言,讓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而翱翔棲息於古木中的各類飛鳥,亦是孟廟一景。古木森蔚的孟廟內,各種鳥類群集於此。尤以灰鶴居多,數以千計。每逢夏季,游覽於孟廟之內,觀古樹雲鶴,聽松濤轟鳴,聞朴面清香,真讓人心曠神怡。尤其古柏抱槐、藤系銀杏、檜寓枸杞、洞槐望月,被譽為孟廟「古樹四奇」。
古柏抱槐
知言門外,植有45株柏檜,沿東廟牆之外南北一字排列,拔地參天,姿態萬千,頗為壯觀。其最南端的一株即是世所罕見的「柏抱槐」。樹干周徑4.6米,高13.8米,樹冠直徑12.3米。在3人才能摟抱過來的古老的側柏樹干之中,從根部起,在樹干中心突生出一株巨槐(中國家槐),兩樹身干合為一體,上面雖枝葉交錯,但柏槐叛然,青蔥茂密。據國內植物專家考證,這株古柏抱槐栽植於元代,至今已有700餘年,是國內罕有的雙樹寄生的奇特景觀。有人把「柏抱槐」形容為「夫妻樹」,觀其連理纏綿,相依為命,相互擁抱,永不分離的形態,確有深情厚愛的象徵意義。
藤系銀杏
在孟廟齋戒門內,致嚴堂前東西兩側,左雌右雄兩株古老巨大的銀杏樹參天而立,綠蔭蔽滿整個庭院。據考證,兩樹植於元代,至今已有700餘年。右側銀杏樹下,有1株枝幹粗壯、直徑約40厘米的百年古紫藤蘿,旋轉曲折地纏繞著銀杏樹干,一直伸展到樹頂,宛如虯龍百折,逶迤起伏,騰空而起。每年春天,藤花盛開,如紫玉串串,別有情趣。初冬時節,則銀杏累累,扇形樹葉呈米黃色,裝扮得庭院古樸幽雅,亦為孟廟奇景之一。
檜寓枸杞
在孟廟寢殿前露台和甬道之上,有3株古檜。據《三遷志》記載,為北宋宣和年間所植,距今已有近900年的歷史,是孟廟內最為古老的樹木之一,現依然青翠蓊鬱,茁壯茂盛。奇妙的是其中一株古檜,不僅樹頂枝幹造型為「鹿回頭」(林默涵語),頗為奇特,而且在樹干之上的鳥洞中寄生出數株枸杞,枝繁葉茂。夏秋之際,碧綠的枸杞葉簇擁著紅紅的果實,迎風搖曳,妙趣橫生,煞是喜人。
洞槐望月
在孟廟寢殿西側焚帛池院的西垣牆上,斜倚著一株古槐,經測量,原樹干直徑在6米以上。現樹乾枯朽,在古槐樹皮上又生長出新的樹干,高大茂盛。中空的樹干形成直徑約1米的圓洞,入夜,明月從洞中透出,被稱之為「洞槐望月」,頗富古雅奇趣,亦是孟廟一景。據考證,此槐樹最早栽植於唐代,當比孟廟歷史還長。
孟廟古樹奇觀,歷來為人們所稱贊。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在其《題孟廟古檜一首》詩中贊美道: 「愛此孟祠樹,森然見典刑。沃根洙水潤,含氣嶧山靈。閱世磨秦籀,參天結魯青。方知樗散壽,只入列仙經。」這些千姿百態的古樹名木,不僅為宏偉壯觀的孟廟增添了絢麗森然的色彩,而且使古老的孟廟更增加了歷史的凝重感。

⑧ 孟府孟廟中學生研究性學習報告表怎麼填

孟府孟廟中學研究生的這個報告表,按照自己的一個真實情況填寫就可以。

閱讀全文

與孟府孟廟景區活動營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派諾電子商務 瀏覽:562
電子商務公司工種有哪些 瀏覽:359
電子商務商業模式的內涵 瀏覽:413
什麼是網路營銷類型 瀏覽:556
計算機課培訓方案 瀏覽:444
北京聚商合一電子商務 瀏覽:917
家長教育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03
廣州芬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08
校園安全培訓計劃方案怎麼寫 瀏覽:833
網路營銷手段的分析重要性 瀏覽:587
做網路營銷好還是電銷好 瀏覽:746
黨支部建設培訓方案 瀏覽:166
網路營銷推廣買什麼書 瀏覽:820
村換屆培訓方案 瀏覽:352
時間管理培訓方案 瀏覽:695
創意營銷方案例子 瀏覽:178
項目策劃方案ppt模板 瀏覽:239
校園電子商務系統 瀏覽:576
淮安跨境電子商務試驗區 瀏覽:778
連雲港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