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郵輪旅遊產品的銷售途徑有哪些
承包給一個旅行社,或者多個旅行社切倉。
或者自己開渠道做
Ⅱ 分析郵輪旅遊市場特徵及發展趨勢。
中國郵輪行業發展放緩
2019年中國郵輪市場處於波動性變化形勢,2019年全國沿海郵輪共接待國際郵輪811艘次,郵輪出入境旅客合計4164599人次。其中母港郵輪735艘次,母港旅客3986028人次;訪問港郵輪76艘次,訪問旅客178571人次。
各大郵輪港中,上海、天津、廣州郵輪港旅客接待量仍位於前三,上海、廈門、天津郵輪港郵輪接待量仍位於前三。2018和2019年全國郵輪靠泊艘次數與出入境人次數首次下跌,但可以看到出入境人次降幅遠低於靠泊艘次數降幅,這是因各郵輪公司運力優化而來,意味著中國郵輪市場已經告別簡單增長而進入理性發展階段。
全國重點港口城市整體發展前景
1、上海港口整體發展趨勢
上海正從上、中、下游整體推進郵輪產業建設。在產業鏈上游,上海積極推動郵輪設計建造,與中船、芬坎蒂尼、招商局等深化戰略合作,推動中船與嘉年華、芬坎蒂尼簽訂總價近50億
美元
的「2+4」艘大型郵輪製造合同,國產大型郵輪製造正式啟動。在產業鏈中游,上海推動郵輪總部基地建設,吸引占據全球82%市場份額的前四大郵輪公司--嘉年華集團、皇家加勒比集團、諾唯真集團、地中海郵輪先後在上海開啟亞洲首航。在產業鏈下游,上海不斷完善郵輪港購物休閑配套,近兩年口岸出境免稅店營業額年均1.2億元。
隨著上海市加大對郵輪旅遊產業的資金、人力投入,未來上海市發展前景廣闊,且將持續是中國郵輪旅遊行業的第一大市場。
2、廈門市郵輪旅遊行業發展趨勢
目前,廈門國際郵輪母港正在升級「2.0版本」。未來幾年,廈門將投入上百億元建設全新的郵輪母港。其中,母港岸線長度超過1400米,可同時停靠3-4艘中大型郵輪,並可滿足22萬噸的世界大型豪華郵輪的靠泊;規劃建築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實現"船、港、旅"三位一體發展。
伴隨著麗星「雙子星」號正式開賣,廈門打造出全國首個以「郵輪+」為主導的海鐵聯運、海空聯運發展模式。2018年6月出台《關於促進廈門自貿試驗區郵輪船供服務業發展的暫行辦法》,進一步強化廈門郵輪產業郵輪物資供應鏈,吸引國際郵輪來廈常態化,推動國際郵輪在廈門就地采購或者中轉直供,助力廈門郵輪產業加速發展。
3、天津市郵輪旅遊業總體發展趨勢
天津國際郵輪母港是中國北方重要的國際郵輪母港,擁有豐富的腹地旅遊資源和較廣的客源市場。2017年12月28日起,天津國際郵輪母港正式對奧地利、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韓國等53個國家持有國際旅行證件和144小時內確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國(地區)聯程客票的外國人,實施過境免辦簽證政策。政策的帶動下,未來以郵輪為出行方式來到天津旅遊的遊客量將會大幅提升。
4、深圳市郵輪旅遊行業整體發展趨勢
深圳具有發展郵輪產業的雄厚基礎,發展郵輪經濟是深圳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機遇、推進港口轉型升級的具體舉措,也是落實水路交通與旅遊融合發展的具體實踐,將對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人員往來、旅遊業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深圳發展郵輪旅遊產業前景良好。
新冠疫情對郵輪旅遊行業的影響
2020年春節期間,本是郵輪旅遊市場火爆之時,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作猛烈。世界衛生組織將此次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隨著「世界夢」號郵輪和「鑽石公主」號郵輪分別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疫情對郵輪業的影響已擴展到了全球,預計全球2021年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之後,郵輪旅遊行業才有望復甦。
在中國郵輪產業發展轉向「提質增效」和郵輪全產業鏈實質性啟動的關鍵時期,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中國郵輪旅遊產業甚至是整個亞太地區的郵輪旅遊產業蒙上了厚重的陰影。為控制疫情蔓延,政府宣布延長企業復工時間,郵輪航次何時重啟仍是未知,疫情考驗著郵輪企業面對突發應急事件的應對能力和政府調控、部署、引導能力。郵輪行業各方應如何渡過此次難關,如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如何重新「揚帆啟航」,在行業復甦後快速實現中國郵輪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的同頻同步,這場全行業的戰「疫」同樣也是當前階段中國郵輪旅遊產業面臨的艱辛歷練。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郵輪旅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Ⅲ 如何看待科技因素對郵輪旅遊市場營銷的影響
會成為郵輪旅遊的重要宣傳亮點啊 還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 有噱頭
Ⅳ 郵輪旅遊產品的銷售途徑有哪些簡述旅行社銷售渠道的特點
看要設旅行社規模我您說內社主要部門吧
1、接部
2、組團部
3、票務部
4、導游部
5、服務跟蹤、勤部
Ⅳ 關於上海郵輪旅遊的論文題目
寫一下自己因為郵輪旅遊觸發的感想,不過這個題目真的不好寫,最好配合景物,不然就直接寫全景,如果文筆好會得高分,但是全景文或大部分是景色的肯定會得不了滿分,寫景的話就叫 海天一色 吧
Ⅵ 郵輪旅遊產品的促銷方式有哪些
1、廣告宣傳。報紙、雜志、電視和互聯網都是適合郵輪廣告宣傳的媒體回。還可以開辟郵輪旅遊答的專欄,電視媒體的宣傳可以通過一些旅遊欄目在電視銀幕上帶領潛在旅遊者進行一次郵輪之旅。選擇宣傳媒體時要注意媒體的讀者群體是否和郵輪旅遊的目標群體相一致。
Ⅶ 我國郵輪旅遊產業現狀和發展
目前中國大陸多數城市郵輪港口建設以及未來市場發展定位均以始發港為主,由於國內客源市場的重合,港口城市之間競爭大於合作。中國目前的郵輪入境遊客絕大部分由訪問港郵輪帶來。2019年大陸主要郵輪碼頭累計接待郵輪804艘次,其中訪問港郵輪76艘次,僅佔9%,帶來的訪問港郵輪遊客出入境人次數為17.86萬人次。
中國主要城市郵輪旅遊行業整體呈下降趨勢
2008-2019年,中國郵輪接待總量和遊客總量均逐年上升,2017年分別為512艘和297.78萬人次,隨後的2018和2019年,接待量均有所下滑。2019年中國郵輪接待總量為804艘次,遊客接待總量415.4萬人次。同比2018年均下降。
全國重點港口城市整體發展前景
1、上海港口整體發展趨勢
上海正從上、中、下游整體推進郵輪產業建設。在產業鏈上游,上海積極推動郵輪設計建造,與中船、芬坎蒂尼、招商局等深化戰略合作,推動中船與嘉年華、芬坎蒂尼簽訂總價近50億 美元 的「2+4」艘大型郵輪製造合同,國產大型郵輪製造正式啟動。在產業鏈中游,上海推動郵輪總部基地建設,吸引占據全球82%市場份額的前四大郵輪公司--嘉年華集團、皇家加勒比集團、諾唯真集團、地中海郵輪先後在上海開啟亞洲首航。在產業鏈下游,上海不斷完善郵輪港購物休閑配套,近兩年口岸出境免稅店營業額年均1.2億元。
隨著上海市加大對郵輪旅遊產業的資金、人力投入,未來上海市發展前景廣闊,且將持續是中國郵輪旅遊行業的第一大市場。
2、廈門市郵輪旅遊行業發展趨勢
目前,廈門國際郵輪母港正在升級「2.0版本」。未來幾年,廈門將投入上百億元建設全新的郵輪母港。其中,母港岸線長度超過1400米,可同時停靠3-4艘中大型郵輪,並可滿足22萬噸的世界大型豪華郵輪的靠泊;規劃建築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實現"船、港、旅"三位一體發展。
伴隨著麗星「雙子星」號正式開賣,廈門打造出全國首個以「郵輪+」為主導的海鐵聯運、海空聯運發展模式。2018年6月出台《關於促進廈門自貿試驗區郵輪船供服務業發展的暫行辦法》,進一步強化廈門郵輪產業郵輪物資供應鏈,吸引國際郵輪來廈常態化,推動國際郵輪在廈門就地采購或者中轉直供,助力廈門郵輪產業加速發展。
3、天津市郵輪旅遊業總體發展趨勢
天津國際郵輪母港是中國北方重要的國際郵輪母港,擁有豐富的腹地旅遊資源和較廣的客源市場。2017年12月28日起,天津國際郵輪母港正式對奧地利、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韓國等53個國家持有國際旅行證件和144小時內確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國(地區)聯程客票的外國人,實施過境免辦簽證政策。政策的帶動下,未來以郵輪為出行方式來到天津旅遊的遊客量將會大幅提升。
4、深圳市郵輪旅遊行業整體發展趨勢
深圳具有發展郵輪產業的雄厚基礎,發展郵輪經濟是深圳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機遇、推進港口轉型升級的具體舉措,也是落實水路交通與旅遊融合發展的具體實踐,將對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人員往來、旅遊業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深圳發展郵輪旅遊產業前景良好。
新冠疫情對郵輪旅遊行業的影響
2020年春節期間,本是郵輪旅遊市場火爆之時,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作猛烈。世界衛生組織將此次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隨著「世界夢」號郵輪和「鑽石公主」號郵輪分別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疫情對郵輪業的影響已擴展到了全球,預計全球2021年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之後,郵輪旅遊行業才有望復甦。
在中國郵輪產業發展轉向「提質增效」和郵輪全產業鏈實質性啟動的關鍵時期,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中國郵輪旅遊產業甚至是整個亞太地區的郵輪旅遊產業蒙上了厚重的陰影。為控制疫情蔓延,政府宣布延長企業復工時間,郵輪航次何時重啟仍是未知,疫情考驗著郵輪企業面對突發應急事件的應對能力和政府調控、部署、引導能力。郵輪行業各方應如何渡過此次難關,如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如何重新「揚帆啟航」,在行業復甦後快速實現中國郵輪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的同頻同步,這場全行業的戰「疫」同樣也是當前階段中國郵輪旅遊產業面臨的艱辛歷煉。
——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郵輪旅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