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綜藝營銷策略

綜藝營銷策略

發布時間:2020-12-10 02:44:09

Ⅰ 2019汽車跨界營銷盤點:熱門綜藝仍舊是車企的「夏天」

文/十一

隨著綜藝節目的井噴上線,電視台、視頻平台看到了廣告植入的新機遇,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願意把廣告投放的寶押在綜藝節目上,其中,文化類節目和真人秀節目更是尤為常見。

不難理解,近年來綜藝節目市場競爭激烈,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保障客戶利益,綜藝節目也在不斷調整完善自身植入創意形式。越來越多的品牌在節目中獲取到了全方位的不同植入組合曝光,提升了品牌植入價值。

與之相呼應的是自2018年以來,我國汽車市場整體上呈現持續萎靡狀態,汽車品牌的綜藝植入卻能夠逆勢增長。那麼到底什麼樣的綜藝節目最得汽車品牌的青睞,綜藝節目又是用什麼樣的魅力俘獲了各大汽車品牌的「芳心」?

上汽通用別克×《樂隊的夏天》

最近幾年,優質的音樂綜藝節目層出不窮,從《歌手》、《中國好聲音》,到《蒙面唱將猜猜》,再到《明日之子》、《創造營》系列等,讓觀眾大呼過癮,而今年夏天的現象級樂綜,非《樂隊的夏天》莫屬。重復收視度長期處於高位,豆瓣評分8.7,再加上極具看點的商業植入,讓首席特約贊助——上汽通用別克,通過娛樂基因的加持,在消費者心目中提升了品牌的好感度,同時撬動了新車上市的更多整合營銷勢能。

通過分析了解,別克作為在今年夏天大火音樂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的頭部冠名品牌,在節目中合作了兩款車型,不得不說,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植入方式很冒險。

此次比亞迪贊助《經典詠流傳》以及舉辦「BYD全民嗨唱經典」K歌大賽就是一個創新的營銷案例。它充分調動網友們的積極性,並且擁有深入的互動參與度,成功把比亞迪的年輕形象植入到消費者的印象里,讓比亞迪的品牌形象更符合年輕群體的要求。同時與傳統文化的結合,也把比亞迪的品牌調性提升到新的高度。

寫在最後

在信息碎片化的自媒體多屏時代,很多常規的互聯網營銷手段顯得力不從心,品牌的聲量在泛濫的信息流當中很難傳達給消費者,要進一步與其建立深度的情感鏈接,吸引消費者成為品牌的忠實粉絲更是難上加難。

而娛樂場景因為天然有助於和消費者進行深度互動溝通,可以有效抵達受眾的營銷觸點,迅速建立贊助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背後的社交傳播機制還能形成市場規模效應。如果做的好,效果絕對是其他傳統方法望其項背的。這也是以品牌贊助或冠名植入為代表的娛樂營銷,越來越成為品牌廣告主營銷戰略中重要的因素。

所以說,真正意義上的跨界營銷並不只是請幾個明星、搞幾場活動、擺擺姿態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真正立足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從上至下、從內至外進行經營思維的變革。固守傳統的營銷傳播方式,註定無法和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形成有效溝通;只有年輕化的營銷姿態,沒有相應產品的支持,也註定只會曇花一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如何造勢營銷,提高品牌知名度

對於狼而言,只要能捕到獵物,什麼方式都可用。企業的營銷策劃也是如此。只要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就可以以任何方式為企業開拓市場助力。而事件營銷就是其中較為有效的一種營銷方式。它可以提高企業的品牌知名度,讓企業的產品傳入千家萬戶。

2001年11月初,華帝在中山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華帝股份制改造成功和華帝股份公司正式成立」,適逢高層進行了重大的人事調整,新聞不斷的華帝同樣吸引了全國近30家權威媒體報道,幾乎所有的有影響力的經濟、社會性媒體都進行了深入的采訪報道。華帝正面新聞不斷,有力地提升了企業形象,全面傳達了需要傳達的企業信息。

2002年8月,華帝在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斥資3億元進軍整體廚衛,再次吸引了媒體眼球,一個月之中,全國約80家媒體包括電視台刊發了這條消息。三年來,華帝行銷事件不斷,各種舉措令人眼花繚亂,每一次動作都引起了行業和新聞界的關注。2002年8月,華帝公司成立專門的公共關系部負責對外公關和新聞發布活動等。

一直以來,我們都將事件行銷作為品牌傳播戰略來對待,並將其發揮得淋漓盡致,用最少的投入,取得了最好的品牌宣傳效果。通過事件行銷的運作,最為明顯的成效是華帝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了雙重提高。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查,2001年華帝品牌總體知名度達到60%以上,品牌忠誠度達80%以上,華帝灶具的品牌提及率、品牌知名度、市場擁有率均居第一。

華帝的業績也是有目共睹,據不完全統計,從1999年銷售額不到4億元到2002年銷售額上升至7億元,每年大約遞增1億元。這種理性而持續穩步的增長,得益於科學而系統的品牌營銷戰略。

許多人認為事件行銷就是新聞炒作,既然是新聞炒作,就必然有許多虛假的成分。有許多企業為了新聞炒作而炒作,製造虛假新聞,蒙蔽消費者,也許有的企業知名度提高了,但卻招致市場一片罵聲,其最終結果都是得不償失。

但華帝從事的新聞事件,都是客觀存在的一種企業行為,只是為了品牌的需要,不斷的加以提煉和傳播而已。完全是順應企業發展需要而產生的,並不是為了新聞炒作而產生的。「萬華聯盟」也是促進產業升級換代的一種行業行為,只是它把市場行為與品牌傳播很好地結合起來了。而「百萬創業援助活動」和「研製九運火炬」則是不折不扣的公益行為。那麼為什麼把這些新聞變成行銷事件並運作得如此成功呢?是因為華帝一開始就有清晰的營銷策略和成熟的操作技巧,不放過任何一次提高企業知名度的機會。

Ⅲ 用《市場營銷學》中的4P理論分析一檔熱播節目《中國好聲音》成功的原因。急急急!!需要1000字啊。!

傑羅姆·麥卡錫(.Jerome McCarthy)於1960年在其《基礎營銷》(Basic Marketing)一書中第一次將企業的營銷要素歸結四個基本策略的組合,即著名的「4P』s」理論:產品(Pro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由於這四個詞的英文字頭都是P,再加上策略(Strategy),所以簡稱為「4P』s」。
1967年,菲利普·科特勒在其暢銷書《營銷管理:分析、規劃與控制》確認了以4Ps為核心的營銷組合方法,即:
產品(Proct):注重開發的功能,要求產品有獨特的賣點,把產品的功能訴求放在第一位。「以精英的實力創造大眾文化」《中國好聲音》在創新理念和運作機制上非常先進、專業以及市場化,採用了平民化的視角,關注普通人的夢想,每個選手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好產品,節目的內容、形式、人物、設備,均有出彩之處。內容上,追求音樂夢想、執著拼搏的精神和用心歌唱的理念給更多追逐夢想的年輕人注入了「正能量」;形式上,「椅子很忙」的漂亮轉身和「擂台飆歌」的刺激都很好地吸引了大眾的眼球;人物上,從四大導師到實力驚人的學員們,再到專業的伴奏樂隊,頂級陣容聯袂是觀眾最樂於看到的;設備上,現場四把導師座椅直接從英國空運過來,總價高達320萬元,而現場頂級的音控設備、錄音設備、環繞全場的巨型LED屏等等也都造價不菲,這些硬體設備也是高品質節目的基礎。

價格 (Price):根據不同的市場定位,制定不同的價格策略,產品的定價依據是企業的品牌戰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中國好聲音》吸引家多寶、蘇寧易購的眼球(在電商行業中,眼球經濟占據著入口),設立音樂基金、簽約好聲音選手,也是搶眼球的不同手法。引進節目,結合實際保留精髓.「第一次錄像後我們感覺這檔節目就會成功,片子出來的效果打動了我們所有人,大家都非常激動。」雖然引進國外先進節目樣本,《中國好聲音》並不是首開先河,但卻做得最原汁原味。不僅是那隻拿著麥克風的手的標志性LOGO,還有那把造價昂貴的椅子,就連椅子轉過來的後期聲效,都沒有走樣,堅持了原版節目的精髓——尋找真正的好聲音。

渠道 (Place):企業並不直接面對消費者,而是注重經銷商的培育和銷售網路的建立,企業與消費者的聯系是通過分銷商來進行的。《中國好聲音》按照制播分離、分成參股的資源整合模式,具備了利益一體化的產業鏈特性。這種運作模式值得借鑒,比如大膽地通過借船出海,專業化分工,通過嘗試制播分離,與市場化運作結合,打造全媒體、全營銷、全資源整合的產業鏈條,靈活運用參股、分紅、風險利益共擔手段。另外,在營銷方面,綜藝節目可以藉助社會力量,利用微博等社交媒體,讓話題、熱點、感動、懸念、期待不斷,攪動線上線下,激發企業、媒體、觀眾、網民所有的慾望。

促銷(Promotion):企業注重銷售行為的改變來刺激消費者,以短期的行為(如讓利,買一送一,營銷現場氣氛等等)促成消費的增長,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費者或導致提前消費來促進銷售的增長。從前台到後台,從製作到傳播,形成了製作方、播出方、導師、學員們甚至主持人都共同受益的局面。製作方自然賺的盆滿缽滿,浙江衛視的收視率也一舉登頂。導師們僅僅依靠\"好聲音\"的超高收視率帶來的曝光就收獲頗豐,學員們大都有了不錯的出路,16強選手報價都是10萬以上,這還僅是勞務費,學員中最高身價已超過30萬。在『好聲音』中,當選手出現負面消息時,欄目組就會通過另一檔輔助節目『真我酷聲音』來正面回應和反饋,讓話題發酵,在質疑中確保節目和選手的正面人氣。」「『好聲音』與以往選秀不同,不做海選和排名,以及過早的媒體投票,更多靠專業老師的適配選擇。明星變身導師,而四位評委的搭配,搖滾、通俗、大腕、草根。楊坤的經歷;庾澄慶的港台背景;劉歡和那英的男女大牌搭配,都非常符合對音樂選擇的豐富和多元性。也能吸引更多不同年齡、喜好、特點的觀眾收視。」導師被選拉近距離專業又溫馨與以往的選秀節目的不同,在於導師要被選。「好聲音」的導師,堪稱如今國內所有選秀節目最大牌的組合,但是他們並沒有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據節目組一位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介紹,四位大牌導師不但非常專業地培養學員,就算有些已經離開了舞台的學員,他們也十分關切。「兩場導師考核下來,我們非常吃驚,因為學員們和最初比起來已跳躍式地成長。」在台前,大家看到學員們的精彩表現,但導師們卻是幕後的主角。

Ⅳ 《中餐廳3》林大廚成背鍋俠,這是黃曉明團隊的營銷策略

《中餐廳3》作為現在話題度極高的綜藝,如果說為什麼說人們關注的多,主要的原因還是來源於罵聲一片,從最初的店長黃曉明,因為自己的霸道無雙,差點解僱林大廚登上熱搜之後,卻發現這個所謂的強勢炒作瞞天過海,騙過了很多人。

進如果要引到王俊凱或者楊紫身上,一定會被他們的粉絲罵個底朝天。而秦海璐在初期也承受了更多的炮火,想想唯一能夠炮灰,甚至在這一段時間之內扛起所謂娛樂罵名的重擔,也就是那個看似人畜無害,但實際上黑點無數的大廚。那個有些直率,但是又不會為人處事,確實在自己的廚藝上達到過巔峰,但對於中餐廳選自己擔當主廚不知道是對還是錯,當然在這其中我們也期望著林大廚,在之後能有上佳的表現,畢竟綜藝節目的剪輯尤為重要,但是甩起鍋來每個人都跑不了,相信,這不是大家想多了吧。

Ⅳ 網路綜藝廣告植入是屬於什麼營銷

答:網路綜藝廣告植入是屬於屬於植入或贊助性質的營銷策略的營銷方式

Ⅵ 求中韓真人秀節目營銷策略外文文獻翻譯或者綜藝節目營銷策略外文文獻翻譯

自己去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外文資料庫下載啊
或者到知網,維普等中文資料庫下載
很多的,校園網內免費獲取
校園網外可以利用google學術搜索,有部分能免費下載

Ⅶ 最近這兩年,韓國樂天在經營策略上,發生了什麼變化

樂天是是世界500強的跨國公司,也韓國非常著名的五大集團之一,在全球20多個國家發展零售、食品、旅遊、石化地產及金融等領域事業。

Ⅷ 萬茜陷入營銷風波,「不追求紅」言論是不是營銷策略

萬茜因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而備受爭議,也因此陷入了營銷風波,在易立競的訪談中,萬茜表示不追求紅,其實“不追求紅”並非萬茜的營銷策略,而是她實實在在的想法,主要通過兩方面體現。

這一次參加浪姐萬茜被不斷議論也可以理解,畢竟萬茜第一次參加綜藝,第一次面對這樣的鏡頭,表現的過於真情實感反而會被吐槽,不管外界對於萬茜的聲音怎樣,她始終都在做自己,她不追求紅。

Ⅸ 2020年網路綜藝有怎樣的發展營銷策略

內容越發精細化,多樣新生節目內容層出不窮

娛樂綜藝節目指的是一種運用多種宣傳營銷手段同時廣泛融合多個領域的藝術形式所呈現的節目模式。從1990年的《綜藝大觀》開始,中國的娛樂綜藝節目已經走過了近30年的歷史。縱觀中國娛樂綜藝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演出式綜藝到後來的游戲式、選秀式綜藝,再到當下多形態多內容集體迸發,國內綜藝經歷了一個由點狀到網狀的過程,節目題材越來越豐富,節目娛樂性也越來越強。

近年來,隨著移動網路時代的來臨和視頻平台的不斷發展,網路綜藝無論在內容創作和製作投入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相比電視綜藝的品質高、團隊成熟、廣告主多等特點,網路綜藝的互動性更強,內容豐富、廣告形式也多樣化。隨著資本的投入、人才的涌進,網路綜藝的製作和內容也逐漸向電視綜藝趨同。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綜藝節目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Ⅹ 用綜藝節目推廣的方式是屬於什麼營銷策略

屬於植入或贊助性質的營銷策略

閱讀全文

與綜藝營銷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發展電子商務優勢 瀏覽:742
全員安全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437
大型公益系列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88
市場營銷與策劃的論文題目 瀏覽:418
轉行做微信營銷簡歷怎麼寫 瀏覽:575
傢具微信營銷案例分析 瀏覽:402
化肥搞活動的促銷方法 瀏覽:310
市場營銷模擬實驗報告手機 瀏覽:188
魔芋產品的促銷方案 瀏覽:853
醫院新進醫務人員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97
藝術學院萬聖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23
泉州市極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4
電子商務實務41業習題答案 瀏覽:396
市場營銷階段測試試卷1答案 瀏覽:119
業務培訓活動實施方案 瀏覽:330
教師義務能力培訓方案 瀏覽:912
東方電子商務園招聘 瀏覽:840
電影院節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93
慈善晚會策劃方案簡要 瀏覽:351
商品促銷活動主題是什麼 瀏覽: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