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營銷活動規范

營銷活動規范

發布時間:2020-12-09 02:04:58

A. 銷售人員績效考核方案知多少

績效管理是指為了達到組織的目標,通過持續開放的溝通,推動個人和團隊有利於目標達成的行為,形成組織所期望的利益和產出的過程。
績效管理的意義績效管理促進質量管理
績效管理提高員工工作的動機水平
績效管理促進組織內部信息流通和企業文化建設
績效管理促使人力資源管理成為一個完整的系統
績效考核是一個體系主要操步驟如下:(下面為了你的操作性,舉了例子)
一績效管理四階段及閉環體系
1.績效計劃與活動:
與員工一起確定績效目標,發展目標和行動計劃
時間:新績效期開始
2.績效實施與管理:
活動:觀察、記錄和總結績效;提供反饋;就問題與員工探討,提供指導建議。
時間:整個績效期間
3.績效反饋面談:活動:主管人員就評估的結果與員工討論.。
時間:績效期間結束時
4.績效評估(評價):活動:評估員工績效
時間:績效期結束時
二、績效考核主體培訓的內容及方式
考核道德
考核紀律
考核基礎理論知識
考核技能
四、績效指標的制定
績效考核項目
比如:
1.銷



績效標准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年凈利潤超過50萬
2.費

實際費用與預算之間的差異
實際費用與預算費用控制在10%以內
3.客



投訴率
客戶投訴率不得高於5%
五:績效考核指標的分類
一般按照按內容分的:
工作業績考核指標(完成工作的數量、質量以及為組織作出的貢獻)
工作能力考核指標(體能、學識、智能、專業技能)
工作態度考核指標(敬業、勤勞、忠誠、自製、進取、協作、熱情)
六、績效考評指標選擇的方法(c)
a.
工作分析法(hr主管職位說明書)
b.
個案研究法
c.
問卷調研法(hr員工關系調查問卷)
d.
專題訪問法(類同結構化面試)
e.
經驗總結法

B. 簡述規范市場的措施

第一條為規范糧食流通市場監督管理,維護糧食流通市場經營秩序,保護經營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糧食收購、銷售、儲存、運輸、加工、進出口等經營行為的,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監督管理糧食流通市場,應履行下列職責:
(一)依法辦理轄區內各類糧食經營主體的登記注冊;
(二)依法對轄區內糧食經營者的經營行為和糧食商品質量進行監督檢查,對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三)受理並處理消費者申訴和舉報;
(四)宣傳糧食市場監管法律法規,指導、督促轄區內糧食經營者建立並實行糧食經營管理自律制度。
(五)依法履行其它糧食市場監管職責。
第四條糧食交易市場開辦者和糧食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登記注冊,經核准領取營業執照後,在核準的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第五條從事糧食收購活動的經營者,應當向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取得糧食收購資格許可後,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設立登記;己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從事糧食收購活動的經營者,也應當取得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糧食收購資格許可,並依法到工商部門辦理經營范圍變更登記。
年收購量低於50000公斤或從事季節性收購的個體工商戶,無須申請糧食收購資格。
第六條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的,開辦糧食交易市場和從事糧食經營須申請其它行政許可的,還應當提交有關批准文件。
第七條糧食收購者在其登記的經營場外長期設點收購的,需持《營業執照》副本到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營業登記;
糧食收購者在其登記的經營場所外季節性收購的,需持《營業執照》副本到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備案手續;
第八條從事糧食銷售、儲存、運輸、加工、進出口等經營活動的,應當具備相應的經營條件,並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後,方可從事經營活動。
第九條糧食經營者應當依法從事經營活動,不得有下列經營行為:
(一)依法應取得《營業執照》而未取得的、超過核准經營范圍和期限從事糧食經營活動的、應辦理備案手續而未辦理的;
(二)應取得《糧食收購資格證》而未取得或以欺詐、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的;
(三)銷售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糧食冒充合格糧食的;
(四)銷售偽造、假冒他人廠名廠址、注冊商標和有關質量標識等糧食的;
(五)在經營活動中進行虛假宣傳、合同欺詐的;
(六)利用經濟優勢地位或不正當手段,迫使他人進行交易的;
(七)囤積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最高庫存量的糧食、並不執行當地政府有關糧食調控政策的;
(八)其他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
第十條從事食用糧食加工的經營者,應當具有保證糧食質量和衛生必備的加工條件,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使用發霉變質的原糧、副產品進行加工;
(二)違反規定使用添加劑;
(三)使用不符合質量、衛生標準的包裝材料;
(四)影響糧食質量、衛生的其他行為。
第十一條糧食交易市場開辦者負責本市場糧食的質量管理,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審查入場經營者的經營資格,對證照不齊的,不得為其提供經營場地;
(二)明確入場經營者對糧食質量管理責任,以書面形式要求入場經營者建立進貨查驗、進銷貨台帳、質量承諾、不合格商品召回等制度;
(三)建立消費者投訴處理制度,配合有關部門處理消費糾紛;
(四)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監督與管理,發現不合格糧食應及時制止並報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五)協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查處市場內的違法經營行為,不得隱瞞真實情況或者向當事人通風報信,不得以各種借口拒絕或者阻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執法行動。
第十二條糧食經營者為所銷售糧食質量的責任人,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建立進貨查驗制度,在進貨時應當查驗供貨商的經營資格和糧食商品質量;
(二)建立進、銷貨台賬,經營台賬保留期限不得少於3年;
(三)對所經營的糧食建立質量承諾制度;
(四)發現所銷售的糧食存在嚴重缺陷等質量問題,可能對人身健康、生命財產造成危害的,應當立即停止銷售,及時追回不合格的糧食。已經使用的,要明確告知消費者真實情況和應採取的補救措施。
第十三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通過下列制度與方式,對糧食市場實施監督與管理:
(一)建立糧食經營者「經濟戶口」,實行信用分類監管;
(二)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實施糧食市場巡查制,做好巡查記錄;
(三)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糧食質量監測,建立糧食經營者違法行為記錄制度和糧食質量信息公示制度;
(四)實行糧食質量監管預警制,根據市場巡查、糧食檢測、抽樣檢測、消費者申訴舉報及違法行為記錄等情況,向社會公布糧食質量動態信息,及時發布消費警示和預警;
(五)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健全12315消費投訴舉報網路,及時受理和調處消費糾紛。
第十四條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已經取得的違法嫌疑證據或者舉報,對涉嫌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對當事人涉嫌從事違反本辦法的生產、銷售活動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二)向當事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和其他有關人員調查與涉嫌從事違反本辦法的生產、銷售活動的有關情況;
(三)查閱、復制當事人有關的合同、發票、帳簿以及其他資料;
(四)對有根據認為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或者有其他嚴重質量問題的產品,以及直接用於生產、銷售該項產品的原輔材料、包裝物、生產工具,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第十五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現有法律法規和規章有明確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六條糧食經營者違法第九條第一項規定的,未辦理備案手續從事糧食收購的,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5000元以下罰款。
糧食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第九條第六項規定的,利用經濟優勢地位或不正當手段迫使他人進行交易的,責令改正,並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糧食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第九條第七項規定的,囤積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最高庫存量糧食、並不執行當地政府有關糧食調控政策的,責令改正,並處理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糧食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責令改正,並處理5000元以下罰款。
第十七條糧食交易市場開辦者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警告或10000元以下罰款。
第十八條本辦法所稱「糧食」是指:小麥、稻穀、玉米、雜糧及其成品糧。
糧食經營者,是指從事糧食收購、銷售、儲存、運輸、加工、進出口等經營活動的企業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體工商戶。

C. 如何運用雙重角色理論處理好服務營銷活動中的行為規范

網路一下啊

D. 銷售管理工作具體是做些什麼

銷售管理工作具體是做些什麼?
1、銷售現場管理
2、銷售控製表管理
3、大宗交易談判回
4、銷售計劃、策略答方針的制定與實施
5、銷售匯總工作(周銷售統計、月銷售及年度銷售統計)
6、銷售制度的擬定及執行
7、客戶登記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8、現場銷售,客戶問題的解決
9、與其他部門進行溝通,配合進行銷售實施
10、銷售團隊的培訓及銷售會議的組織
總的來說,作為一個管理者,必須合理分配下屬的責、權、利,還有合理使用獎懲制度!
祝你成功!

E. 和食品相關的所有法律法規有哪些

和食品相關的所有法律法規有以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2002-4-28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01年10月27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為了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促進技術進步,改進產品質量,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標准化工作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需要,制定本法。

由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

2、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00年07月08日發布,自1993年09月01日起施行的法律法規。

3、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乙類傳染病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准後可以按甲類傳染病採取預防措施。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這三種傳染病雖然只被納入乙類,但由於其傳染性強、危害大,如果先要報批、公布才能實施,難免貽誤時機,導致嚴重後果。

4、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是為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定的法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已經2005年8月10日國務院第101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主管全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

F. 淘寶客站內引流優惠券不符合推廣規范 現在商品顯示處罰中是怎麼回事 用阿里媽媽推廣的

如果是引流優惠卷不符合推廣規范而顯示處罰,那麼你現在可以找你用的阿里內媽媽咨詢一下容,因為出現這種問題他的責任很大的。因為你在找他推廣前為什麼沒告知你優惠卷不符合推廣規范?他們是專業做推廣的有義務告知你的。你現在先不用著急,先問一下阿里媽媽的客服,說不定都是虛驚一場呢!

G. 如何做好規范化服務活動或網點轉型方案

為進一步改善我行的網點格局現狀與員工服務營銷心態,努力實現「功能分區、服務分層、業務分流、客戶分層、產品分銷」的網點經營模式,促使服務工作向規范化、標准化發展,運營管理部將網點轉型與規范化服務作為工作重點來抓。
一、依託試點先行,轉變網點固有模式。將總行營業部、宜陽支行城郊分理處、經開支行三陽分理處作為我行第一批試點的三家網點,在專業培訓老師的指導下,全體員工以飽滿的熱情投入網點轉型工作。一是優化網點物理布局,加強網點功能分區。對網點進行功能定位,改變現有格局、優化客戶行進路線。按照6S標准對網點環境進行整治。實施功能分區,對網點功能區域進行合理布局。二是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文明規范化服務。著力實現「四個優化」,即優化以客戶為中心,有條不紊的服務流程;優化櫃員業務處理流程;優化自助設備終端、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銀行業務流程;優化零售業務營銷維護流程。三是高度重視網點精神和營銷文化的建立。轉變網點經營理念,將員工被動式營銷轉變為主動式營銷;對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採取相對應的個性化營銷方式;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激勵員工更好的營銷,提高客戶滿意度。
二、開展內訓師培訓,強化內訓隊伍建設。一是定期組織全行內訓師進行集中強化培訓,總結先行試點網點經驗,集中交流與探討;對全行網點進行分類,內訓師包片負責網點,對網點如何轉型提供意見與方法。二是對內訓師隊伍採取分組比賽機制,對內訓師負責的網點業績進行相應考核與評比,以敦促內訓師更積極的開展轉型工作。
三、加強網點轉型導入,確保轉型落到實處。根據我行客戶情況、服務區域情況以及業務服務特點,按功能將網點劃分為綜合旗艦店、特色服務店、社區便利店,強化網點轉型導入。要求內訓師在現有條件下對網點進行改造,包括新晨會流程、網點物理布局優化、客戶分層以及存量客戶梳理、櫃面標准化服務流程、崗位職責、產品營銷技巧、績效考核方案制定等。
四、加強窗口服務,促進文明規范創建。一是定期開展培訓與競賽,提高員工技能水平。為促進廣大員工提高業務技術和服務水平,該部堅持全行定期業務技能培訓與競賽,比賽項目主要有點鈔、漢字錄入、數字錄入等,通過比賽,涌現出了大批業務技能能手。二是切實開展規范化服務。從環境禮儀、內務管理、組織實施等方面完善管理辦法,要求員工配帶工號牌上崗,統一著裝,辦公物件擺放有序,業務處理准確及時。接待客戶一律使用文明用語。以積極、樂觀、誠懇、貼心的態度,為客戶提供各類業務咨詢、理財推介、形象塑造,對於違反服務條款的員工,嚴格按照相關條例予以處罰,確保了窗口文明不流於形式。

H. 直銷法律法規

第一條為規范來直銷行為,源加強對直銷活動的監管,防止欺詐,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直銷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

直銷產品的范圍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直銷業的發展狀況和消費者的需求確定、公布。

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直銷,是指直銷企業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以下簡稱消費者)推銷產品的經銷方式。

本條例所稱直銷企業,是指依照本條例規定經批准採取直銷方式銷售產品的企業。

本條例所稱直銷員,是指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將產品直接推銷給消費者的人員。

第四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以下簡稱企業),可以依照本條例規定申請成為以直銷方式銷售本企業生產的產品以及其母公司、控股公司生產產品的直銷企業。

直銷企業可以依法取得貿易權和分銷權。

第五條直銷企業及其直銷員從事直銷活動,不得有欺騙、誤導等宣傳和推銷行為。

第六條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其職責分工和本條例規定,負責對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閱讀全文

與營銷活動規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際市場營銷期末考試題 瀏覽:46
市場營銷的求職目標情況及簡況 瀏覽:253
如何解決電子商務交易安全問題 瀏覽:105
微觀市場營銷環境的競爭者 瀏覽:269
建湖電子商務 瀏覽:327
舞蹈品牌加盟策劃方案 瀏覽:689
培訓學校集體活動安全方案 瀏覽:654
微信網路營銷的禮貌用語 瀏覽:528
年會晚宴策劃方案ppt 瀏覽:411
當當網的網路營銷策略ppt 瀏覽:356
交付及培訓方案 瀏覽:442
銷售企業新人培訓方案 瀏覽:939
面膜促銷活動名稱 瀏覽:188
企業重視市場營銷的主要因素 瀏覽:774
大型活動策劃方案實施方案 瀏覽:38
寧波qq網路營銷 瀏覽:156
移動電子商務教案 瀏覽:515
講座市場營銷 瀏覽:266
培訓班4月份活動方案 瀏覽:305
市場營銷原理16版 瀏覽: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