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從古到今 鹽 的販賣 都是國家在掌控呢 個人為什麼沒有權利去經營呢
因為在古代 鹽是十分重要的.清朝以前是冷兵器時代,最重要的是鐵,而鹽和鐵是處於同等地位的.鹽與鐵始終是古代中國政府實施專賣的。 中國封建社會政府為打擊富商大賈,增加財政收入而實行的對鹽和鐵的壟斷經營政策。起始於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提出的「官山海」政策,即對鹽和鐵一起實行專賣。秦商鞅變法,控制山澤之利,也實行鹽鐵專賣。當時的山海之產主要是鹽、鐵,官府壟斷經營,寓稅於價,使人民避免不了征稅,又感覺不到征稅。漢初開放民營,使經營鹽鐵的商人富比王侯,漢武帝迫於財政壓力和對商人「不住公家之急」的反感,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籠鹽鐵」,將鹽鐵的經營收歸官府,實行專賣。在產鹽和產鐵的地方,分設鹽官和鐵官進行管理。鹽專賣採取在官府的監督下由鹽民生產,官府定價收購,並由官府運輸和銷售。鐵專賣採取官府統管鐵礦採掘、鋼鐵冶煉、鐵器鑄造和銷售等一切環節。東漢時取消鹽鐵專賣,實行征稅制。三國、兩晉注重專買,南北朝時征稅制復起。隋至唐前期,取消鹽的專稅,和其他商品一樣收市稅。唐安史之亂後,財政困難,鹽專賣又開始實行。此後歷朝歷代,都加強了鹽專賣,對鐵則實行征稅制,不再與鹽同例看待。鹽鐵專賣使封建國家獲得了可觀的收益,特別是鹽,一直是歷代封建政府牢牢掌握的最重要的專賣商品,其收入是歷代政府的重要財源。 食鹽專賣,第一是事關國家的稅收,必須專賣;第二是事關人民的健康,必須專賣。 食鹽這種東西絕對應該統一管理,秩序一點也亂不得。否則私鹽泛濫的話,對人們的健康損害是相當大的。人們都知道,食鹽是要加碘的,如果長期食用無碘的鹽會引起智力低下和甲狀腺腫大等症,會影響整個民族的人口質量。所以馬虎不得。
採納哦
2. 鹽業企業的市場營銷怎麼完成,如何很好的開拓市場
品牌,服務,價格,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價格,中國鹽業雜志上有很多的
3. 鹽味越來越淡了,但又不能不買,本人極其質疑營銷方式,如至今坑爹的事未免太離譜了吧,這種極其無語的漲
當然不能接受,誰願意花錢還買自己不受用的東西
4. 鹽為什麼要國家壟斷經營
鹽是生活必須品,從經濟上講,是包賺不賠的買賣,如果被壟斷了,那就會是暴利;從政治上講,鹽也是一種戰略物資,就像一個人被你掐住了脖子,他能不屈服於你嗎?
5. 食鹽 怎麼分銷
食鹽價格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食鹽價格行為,維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鹽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和《食鹽專營辦法》
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生的食鹽價格行為均應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食鹽是指直接食用和製作食品所用的鹽。
第四條 食鹽價格實行政府定價,按照食鹽生產、經銷環節分別制定食鹽的出廠價格、批發價格(含產區批發價格和銷區批發價格,下同)
和零售價格。
第五條 食鹽價格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負責制定或調整食鹽的出廠價格、批發價格;省、自治區、直轄市價格主
管部門制定或調整食鹽零售價格和小包裝費用標准。
第六條 制定或調整食鹽價格應以生產經營食鹽的社會平均成本費用為基礎,並考慮生產經營條件差別、食鹽品種等級差別、消費者特別是
邊遠地區居民承受能力、毗鄰地區價格銜接等因素。
第七條 出廠價格是指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銷售大包裝食鹽的含稅價格,由食鹽生產環節發生的成本費用(包括製造成本和期間費用)、利潤
、稅金等構成。
第八條 產區批發價格是指按照國家食鹽分配調撥計劃從食鹽產區向食鹽銷區調撥食鹽的含稅價格,由出廠價格和產區食鹽調撥過程發生的
調撥費用、稅金等構成。
調撥費用包括短途運費、裝卸費用、站台碼頭費用和管理費等。
第九條 銷區批發價格是指食鹽批發企業或受其委託的轉代批單位向零售單位或食品加工單位銷售食鹽的含稅價格,由出廠價格或產區批發
價格和批發環節發生的成本費用(包括經營費用和期間費用)、稅金、利潤等構成。
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的碘鹽基金列入批發環節成本費用。
第十條 食鹽生產、批發環節的成本費用利潤率,根據社會平均利潤率水平、鹽行業發展的需要和居民承受能力等情況,由國務院價格主管
部門另行確定。
第十一條 小包裝食鹽的出廠價格、批發價格,分別在同類大包裝食鹽出廠價格、批發價格基礎上加上小包裝費用確定。
小包裝費用標准由小包裝袋、防偽標識、外包裝物的購進成本和分裝成本費用、稅金、利潤等構成。
小包裝成本費用利潤率應控制在15%以內,損耗率不得超過3%。
第十二條 食鹽零售價格是指食鹽在零售市場上的最終銷售價格,按照批發價格加批零差價的方式確定。批零差率應控制在20%以內。
第十三條 制定或調整食鹽零售價格應充分考慮邊遠地區居民的承受能力,同品種食鹽原則上實行全省(自治區、直轄市)統一零售價格。
第十四條 制定或調整大包裝食鹽出廠價格、批發價格,食鹽經營者應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價格主管部門提出書面建議,經省、自
治區、直轄市價格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審批。審核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食鹽生產、經銷企業近三年的生產經營成本費用和經營狀況;
(二)制定或調整價格的具體方案及其主要理由;
(三)食鹽生產、經銷企業和其他方面的意見;
(四)與毗鄰及有產銷關聯地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價格主管部門的協調意見;
(五)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當生產經銷食鹽的成本費用發生較大變化、價格矛盾突出和社會各界反應強烈時,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可直接調整大包裝食鹽出廠價格、
批發價格。
第十五條 食鹽經營者要求制定或調整大包裝食鹽出廠價格、批發價格的書面建議的內容、形式和制定或調整食鹽零售價格、小包裝費用標
準的程序、具體要求,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價格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另行規定。
第十六條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在接到制定或調整食鹽價格的審核報告或書面申請後30個工作日內,做出是否制定或調整價格的決定。
第十七條 制定或調整食鹽價格應進行成本調查,聽取消費者和食鹽經營者等有關方面的意見。食鹽經營者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財
務報表、帳簿及相關資料。
第十八條 食鹽定點生產、批發企業應在每年4月底以前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價格主管部門報送上一年度生產經營成本費用和其他相關資
料。
第十九條 經營者不得有以下行為:
(一)實際執行價格高於或低於政府定價的;
(二)擅自提前或者推遲執行政府定價的;
(三)擅自製定食鹽價格的;
(四)違反本辦法的其他行為。
第二十條 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的規定,價格主管部門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等進行處罰。
第二十一條 各級價格主管部門或其有關部門違反本辦法的規定,超越定價許可權或范圍制定、調整食鹽價格,不執行、提前或推遲執行政府
定價的,責令改正,並給予通報批評;對直接責任人和其他負責人員,提請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二條 多品種食鹽和腸衣鹽的出廠價格、批發價格,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委託省、自治區、直轄市價格主管部門依據本辦法制定或調
整。
漁業和畜牧用鹽適用本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價格主管部門制定或調整價格。
第二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價格主管部門制定或調整食鹽零售價格、小包裝費用標准和多品種食鹽、腸衣鹽、漁業用鹽、畜牧用鹽的
價格,應在公布實施前15個工作日前報送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
第二十四條 出口食鹽的價格由經營者自主制定。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由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2003年7月1日起執行。
6. 面對鹽業體制改革,鹽業市場該如何管理,鹽產品的運銷方式。
增加自我競爭力,建立自我品牌。採取營銷方式來解決即將被打破壟斷的局面。
7. 自貢的鹽銷售渠道
中國所有的鹽的銷售渠道都是由當代鹽業公司負責該區域的銷售和采購,零售商到鹽業公司進貨。
8. 為什麼食鹽是由國家經營的啊
中國封建社會政府為打擊富商大賈,增加財政收入而實行的對鹽和鐵的壟斷經營政策。起始於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提出的「官山海」政策,即對鹽和鐵一起實行專賣。秦商鞅變法,控制山澤之利,也實行鹽鐵專賣。當時的山海之產主要是鹽、鐵,官府壟斷經營,寓稅於價,使人民避免不了征稅,又感覺不到征稅。漢初開放民營,使經營鹽鐵的商人富比王侯,漢武帝迫於財政壓力和對商人「不住公家之急」的反感,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籠鹽鐵」,將鹽鐵的經營收歸官府,實行專賣。在產鹽和產鐵的地方,分設鹽官和鐵官進行管理。鹽專賣採取在官府的監督下由鹽民生產,官府定價收購,並由官府運輸和銷售。鐵專賣採取官府統管鐵礦採掘、鋼鐵冶煉、鐵器鑄造和銷售等一切環節。東漢時取消鹽鐵專賣,實行征稅制。三國、兩晉注重專買,南北朝時征稅制復起。隋至唐前期,取消鹽的專稅,和其他商品一樣收市稅。唐安史之亂後,財政困難,鹽專賣又開始實行。此後歷朝歷代,都加強了鹽專賣,對鐵則實行征稅制,不再與鹽同例看待。鹽鐵專賣使封建國家獲得了可觀的收益,特別是鹽,一直是歷代封建政府牢牢掌握的最重要的專賣商品,其收入是歷代政府的重要財源。 食鹽專賣,第一是事關國家的稅收,必須專賣;第二是事關人民的健康,必須專賣。 食鹽這種東西絕對應該統一管理,秩序一點也亂不得。否則私鹽泛濫的話,對人們的健康損害是相當大的。人們都知道,食鹽是要加碘的,如果長期食用無碘的鹽會引起智力低下和甲狀腺腫大等症,會影響整個民族的人口質量。所以馬虎不得。
9. 什麼叫鹽模式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說明鹽是人們的必需品。宋朝大文學家蘇軾詩句,有「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吃飯時菜里如果不放點鹽,即使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蠟。鹽不僅是重要的調味品,也是維持人體正常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它調節人體內水份均衡的分布,維持細胞內外的滲透壓,參與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能增進食慾;同時,還保證胃蛋白酶作用所必需的酸鹼度,維持機體內酸鹼度的平衡,和體液的正常循環。人不吃鹽不行,吃鹽過少也會造成體內的含鈉量過低,發生食慾不振,四肢無力,暈眩等現象;嚴重時還會出現厭食、惡心、嘔吐、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肌肉痙攣、視力模糊、反射減弱等症狀。古時候,荷蘭、瑞典等國對於觸犯刑律的人,就規定在一個時期內不準吃鹽,以作為懲罰。
但是,多吃鹽也對人體有害無益。科學家們研究的結果表明:鹽能使人體「水化」,就是說鹽對水有某種吸附力,人體內鹽分多了,要求水分也相應地增加,從而使過多的水分滯留在體內,因此引起高血壓。有人調查過日本東京北部地區居民的飲食習慣,他們平均每天吃鹽25克,患高血壓的人佔全體居民的30~40%;在世界的另一些地區,每天吃鹽只5~15克,患高血壓的只有8~10%;生活在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每天吃鹽量低於5克,幾乎沒有患高血壓的。因此,專家們建議,成年人每天的吃鹽量,最好不要超過12克。
----------------------------------------
化學術語
酸與鹼中和的產物,由金屬離子(包括銨根離子)與非金屬離子構成。
鹽並不是多多益善!
據法國國家衛生醫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法國每年至少有7.5萬人因食鹽過量而患心血管疾病,其中2.5萬人因病情嚴重而死亡,這一數字是法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4倍。
●鈉是元兇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鈉和鉀是人體電解質主要成分。而鈉和鉀,就像兩個勢均力敵而又互相制衡的戰友。鈉在細胞外,鉀在細胞內,兩者共同捍衛著身體細胞內外滲透壓、水分和酸鹼值的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鈉含量增多,則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嗜鹽讓骨質疏鬆:多吃鹽不只會咸死人,如果嗜食口味重的食物,鹽中的那個「惡魔」會耗盡人們骨骼中的鈣,最後人們會因為骨質疏鬆而失去健康,甚至喪失生命。
鹽中的那個惡魔就是鈉,它約占鹽主要成分的40%,是導致人體骨質流失的殺手;營養學專家說,鈉通常會使婦女的骨質每年流失約百分之一,患有高血壓的婦女骨質流失的速度比血壓正常的婦女快許多。
另外根據美國骨質疏鬆基金會的統計,美國約有800萬名婦女患有骨質疏鬆症,每年因骨質疏鬆導致髖骨折裂等病症死亡的人數高達7.2萬人。
嚴格來說,鈉本身並非一無是處,人體的神經信息傳遞和肌肉收縮都需要這種礦物質。若得不到適量的補充,就會發生若干功能性問題。
但壞就壞在過多的鈉反而有害無益;一般而言人體的腎每天會將使用過的鈉隨著尿液排到體外,可是每排泄1000毫克的鈉,大約也會同時耗損26毫克鈣。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影響,可是人體需要排掉的鈉越多,鈣的消耗也就越大,最終必會影響到骨骼健全所必需的鈣質。
咸出來的感冒:很多國內外專家研究認為,不良的飲食習慣與感冒關系密切。過多地進食高鹽餐飲,可導致唾液分泌減少,使口腔黏膜水腫、充血、病毒增多,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最終導致感冒。過多地進食高糖餐飲,可消耗體內水分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引起口乾舌燥,使免疫力低下,進而誘發感冒。過多地進食高脂肪飲食,如奶油、肉類、肉湯等可降低機體的免疫細胞抗病毒能力,易引起感冒。為預防感冒,應遠離高鹽、高糖、高脂肪的「三高」飲食。
口味重易患胃病:胃黏膜會分泌一層黏液來保護自己,但黏液怕鹽,如果吃得太咸,日積月累,胃黏膜的保護層就沒有了。酸甜苦辣長驅直入,嬌嫩的胃怎麼能受得了呢?長久會引起胃潰瘍、胃炎,甚至胃癌。
鹽多皺紋多:法國有句俗語,叫做「美女生在山上,不生在海邊。」據法國美容師解釋,因為住在海邊的女性平時攝入的鹽量較多,所以皮膚很容易長出皺紋,自然影響美觀。而山區的女性較少吃鹽,皮膚往往光滑細膩。
鹽吃多了為什麼容易長皺紋呢?法國國家醫學院網站上的專家解釋說,食鹽以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形式存在於人體血液和體液中,它們在保持人體滲透壓、酸鹼平衡和水分平衡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吃鹽過多,體內鈉離子增加,就會導致面部細胞失水,從而造成皮膚老化,時間長了就會使皺紋增多。
醫學專家提醒大家,吃鹽多不僅會造成高血壓,還會直接影響人的容貌。要想皮膚好,比較科學的方法是多喝水,幫助皮膚排毒。
●鈉從哪裡來
據高級營養師武娜介紹,人們在做菜時所加的鹽,只佔一天攝取總鈉量的五分之一。另外五分之一是來自天然食物,尤其是內臟及貝殼類。蔬菜、谷類和水果的含鈉量普遍較低。其餘是來自加工食品例如罐裝食物、方便麵,以及香腸、火腿等腌製品。此外,各種調味品如味精、醬油、烏醋及各種名稱的濃縮調味品里都含鹽分。
武娜講,由於鈉可以從天然食物中獲取,一般人不太會有缺乏的狀況。只有當運動或勞動量大、流汗多時,才會缺鈉。鈉缺乏時會出現疲勞、虛弱,甚至神智不清的現象。反而攝取過多的鈉是現代人值得去擔憂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人每日吃6克(約2400毫克鈉)鹽。
●抵擋鹹的誘惑
為了健康,你要從生活的點滴著手,擋住鹽的誘惑。
1.習慣重口味的人因為長期對味蕾的刺激關系,一下子降低鹽分可能會造成味覺上的不適應。為避免因此影響食慾,可在料理時,改用蔥、姜、蒜、九層塔之類的香料來提味,消除短時間的不適應感,久了自然就可養成少用鹽的習慣。
2.炒菜時可改用低鈉鹽。低鈉鹽主要是將鹽分內的鈉離子減半而以鉀離子來代替,口味上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增加了鉀卻可以有降血壓、保護血管壁的功能,減少中風和心臟病的危險。唯獨腎臟功能不佳、患有尿毒症,以及使用保鉀利尿劑的病人,絕對不可以吃低鈉鹽。因為低鈉鹽中的鉀含量較高,會積存於患者體內,無法順利排出,很容易造成高血鉀症以及心律不整、心衰竭的危險。
3.多吃水果:大部分的水果都是高鉀低鈉的食品,如:香蕉、葡萄、葡萄乾、橘子、蘋果、楊桃、番石榴、棗子等這些含有豐富鉀離子的食物,以達到控制血壓的保健效果。
4.購買調味料(醬)如味精、番茄醬、蒜鹽、沙茶醬、蚝油、味增、芥茉醬、豆瓣醬、甜面醬、豆豉、蝦油時必須先看清楚罐外的標示注意鈉的含量,或是避開高鹽分的東西,如醬菜、腌肉、咸魚、臘肉和罐頭食物等。
5.少吃腌製品、少吃方便麵:一個99克普通杯麵含有7.8克鹽,一包辣醬面就有6克多(標示含鈉量為2500毫克)的鹽,一天的鹽分很容易就超過了。
6.自己動手做較健康,餐館的飲食常使用較高的食鹽、味精等調味,應盡量避免在外用餐。
7.採用易保持食物原味的烹調方法:如煎、烤、蒸、燉等,吃出食物的真味。
8.利用蔬菜本身的強烈風味:例如青椒、番茄、洋蔥、香菇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比如番茄炒雞蛋。
9.油香味引起食慾:使用蔥、姜、蒜等經油爆香後所產生的油香味,來增加食物的可口性,譬如蔥油雞。
——————————————————————————————————————————————
【性能】味咸,性平。歸胃、腎經。能調味和中,益腎潤燥。
【應用】
1.大汗或吐、瀉後體內缺鹽,少食惡心,體倦乏力、頭暈。可以本品配白糖,以沸水化服。
2.用於腎陰虛或腎陽虛。倡議本品化水,送服補腎葯(如六味地黃丸、腎氣丸等)。
3.用於陰虛火旺,大便燥結。可於空腹時服淡鹽開水。
【用法】做調味品,化水服。
【注意】喘咳、水腫、消渴者,鹽為大忌(《本草綱目》)對高血壓病人也應控制鹽的攝入。
科學吃鹽
俗話說「南甜北咸」,北方人吃鹽過多已是不容忽視的事情,鹽攝入量過多,容易引發高血壓等常見疾病。那麼該如何科學吃鹽呢?
鹽是人類飲食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調味品,其中含有的主要成分鈉離子是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的必需元素。但醫學已經證實,每日攝鹽6—7克以上,會導致高血壓的發生。
我們在買食用鹽的時候,應選購正規商家生產的食用細鹽,因為細鹽是採用先進的制鹽工藝,經過溶解、鹵水澄清、蒸發、乾燥等過程精製而成,降低了不利於人體健康的鎂、鎢、硫酸根離子等化學物質的含量,而且減少了泥沙等雜質,具有氯化鈉含量高,潔白、乾燥、衛生、久放不易溶化等特點。
目前,市場上有許多保健鹽,如低鈉、高鉀、富硒、加碘,保健鹽是比較好的一種食用鹽。
因為鉀具有維持體內水分平衡,維持體內滲透壓和酸鹼平衡的作用,可起到預防腦卒中發作的效果。硒能對金屬鎘、汞和砷的毒性有明顯的抵抗作用,在心血管疾病中可防止血壓升高和血栓形成,對心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缺鉀可以引起甲狀腺機能降低與腫大,基礎代謝率及活力下降,發生地方性甲狀腺腫病,碘過多也可引起甲狀腺腫大,出現中毒反應的症狀。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成人每日鈉鹽攝入量應不超過6克,但鹽的攝入量常由味覺、風味和飲食習慣決定。我國的攝鹽量已超過正常生理需要的10—25倍,正常人每日攝入35—40克食鹽就要引起急性中毒,出現水腫。在日常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清淡飲食,不吃或少吃鹽腌食品,改變烹調方法,減少食鹽調味食物的攝入,將攝鹽量控制在每日6克以下。有條件的,可選用低鈉、高鉀、富硒、加碘保健鹽。長期堅持下去,可有利健康。
巧用鹽:1.鹽水冷凍魚不變干
2.用鹽洗菜保潔
3.鹽可使蔬菜黃葉返率
4.涼拌西紅柿宜放鹽
鹽的化學性質
1、酸+金屬氧化物→鹽+水
例:2Fe2O3+6HCl====2FeCl3+3H2O
2、酸+鹽→新酸+新鹽
例:CaCO3+2HCl====CaCl2+H2O+CO2↑
3、酸+活動性較強的金屬→鹽+氫氣
例:Fe+2HCl====FeCl2+H2
二、鹼的化學性質:
1、鹼+非金屬氧化物→鹽+水
例:Ca(OH)2+CO2====CaCO3↓+H2O
2、鹼+鹽→新鹼+新鹽
例:Ca(OH)2+Na2CO3====2NaOH+CaCO3↓
三、酸和鹼的反應(中和反應):酸+鹼→鹽+水
例:NaOH+HCl====NaCl+H2O
四、鹽的化學性質:
1、鹽+活動性較強的金屬→新鹽+原鹽中的金屬
例:Fe+CuSO4====Cu+FeSO4
2、鹽+鹽→兩種新鹽
例:NaCl + AgNO3 == NaNO3 + Ag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