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急~!關於青島啤酒的案例問題!
青啤精神溯源
對青啤的好酒文化溯本求源,我們首先會想到所在地的地域文化--齊魯文化。由於山東是孔子的故鄉,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最為深遠,重視義理,講求誠信,為人實在。山東人實在,反映在企業經營上,那就是對產品質量的高度負責,一絲不苟,決不摻假。
青啤公司總裁金志國先生回憶說,當時入廠的時候,師傅教我們把發酵池刷幾遍,那就是要刷幾遍,沒有人會偷懶。再比如,青啤至今採取的都是100天的自然發酵法,以保持產品的清香與口味;而不會像有些小企業,為了加快運轉、提高產量,而縮短發酵期,然後進行人為的加工。這就如同樹上的蘋果,等自然熟透,摘下來非常好吃;若為了早些上市,提前摘下來,再進行人工催熟,肯定就不會再是原來的口味。
青啤最早是由德國人建立的,因此它採用了德國先進的啤酒釀造技術,且秉承了日耳曼民族為人處事的嚴謹、認真。在世界上,德國人素以其嚴謹、認真而著稱;不僅是釀酒技術,而且精密儀器加工等,一直以德國為上乘。
將德國文化中的嚴謹、認真與青島本地傳統中實在、講求信用結合起來,就構成了青啤"追求卓越"的精神。而正是這種精神,成為青啤百年品牌的推動力量。
有一個例子,1954年,當時抗美援朝戰爭剛剛結束,西方多國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從國內看,計劃經濟居主導地位。然而,就在這樣一個封閉的環境中,青啤卻能走出國門,批量出口,並廣受國外消費者的歡迎,不能不說是質量意識與品牌文化起了關鍵作用。當時,由於各國的關稅比較高,很難實現贏利,主要以換匯為目的。
誠然,質量文化是青啤百年基業的重要基因;但這又只不過是所有長壽型企業的成功基點。環顧全球各大知名品牌,IBM、GE、福特、索尼、寶潔、波音……又有哪一個不是高質量?質量是所有長久品牌不容諱言的第一要義,而非青啤所特有。那一個啤酒品牌歷經百年、愈久彌香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激情無處不在
金志國認為,百年青啤最核心的是企業文化。這種文化同別的企業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因為青啤是一家生產啤酒的企業,從建廠之初就生產啤酒,並一直用「青島」作為品牌,一百年來沒有發生什麼變化,無論是在德國人管理時期,還是在國民黨統治時期,一直到解放後。從計劃經濟時代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直使用這個品牌。歷經不同的歷史時期,青啤存活了下來,並且不斷走向繁榮。
其中的原因是這個產品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其他產品很難去替代它,反而是其他的一些產品被替代掉了。從歷史發展看,啤酒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極大地沖擊著白酒、紅酒的傳統地位。在眾多的酒類產品中,同質性很強,許多產品和品牌都不似從前那麼火暴,但啤酒業卻越來越繁榮,這主要是因為啤酒自身所具有的文化。
白酒的核心文化特徵是深沉,讓人把很多潛能藉助酒力發揮出來,像古代很多詩人都是在飲酒後才寫出千古佳句。最具代表性的是「李白斗酒詩百篇」,也博得「詩仙」的雅號。紅酒所代表的文化是浪漫,在一定的環境中飲用體現的是高雅,是一種情調。電影、電視里很多情人約會的情景,我們總能看到盛滿紅酒的高腳杯在晃動。啤酒的文化特徵則是激情,喝啤酒十分隨意,可以不分什麼場合,把感情宣洩出來。與啤酒天然相伴的是體育文化,尤其是激烈的體育運動,兩者相融通的正是一種激情。
那青啤百年所代表的文化又是什麼呢?應當說同樣是激情,激情使青啤基業長青。通常來講,一家企業的發展壯大依靠的是核心競爭力,青啤經歷不同的歷史時期,其核心競爭力又是什麼呢?無論是德國人建廠的初期,還是日本人統治時期、國民黨統治時期,一直到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市場經濟,青啤所代表的激情都是不變的。
文化鑄就品牌成功
隨著科技進步,加之啤酒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啤酒企業之間的產品差異會越來越小,比如你可能生產干啤酒,我也能生產;你能生產黑啤酒,我也能生產;就連技術難度較大的小麥啤酒和純生啤酒,國內啤酒企業也都紛紛開始生產,仿效者更是不勝枚舉。所以,啤酒企業在產品上的競爭優勢已不明顯,鑄就一個成功品牌更主要是靠文化特色,也就是產品中包含的文化附加值。
因此,可以說支撐起青啤百年基業的,正是以激情為代表的文化基因。也只有不斷突出青啤的文化特色,才能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無論高興時,還是失意時,只要是表達一種激情,馬上就能想到青啤。
當然,我們也看到,這種以激情為特色的啤酒文化並非青啤獨有,消費者在喝其它牌子的啤酒時同樣能夠表達激情。要吸引顧客,形成一個比較穩定的消費群體,還必須在激情的基礎上構築更有特色的文化,也就是說把"啤酒文化"真正轉化為"青啤文化"。
應當說,面向目標消費者、帶有青島地域特色或注入其它文化元素的激情,才是青啤在下一個百年裡需要著力打造的。
另外值得提到的一點是,多少年來青啤品牌的文化價值主要是靠被動的口碑相傳,產品質量好自然吸引了回頭客,產品所表達的文化理念也自然形成並得以傳播;而比較少地通過廣告宣傳等市場營銷手段主動進行品牌推廣。今後要引導消費,顯然必須改變這種狀況,通過文化牌提升品牌的美譽度。
B. 拉加代爾體育公司做過哪些比較出色的案例啊
拉加代爾體育在最擅長的是足球領域,先列舉幾個足球方面的。
2020年2月,拉加代爾以內創新思容路促成電信通訊商1&1成為多特蒙德新球衣廣告贊助商,並開創了德甲俱樂部史上首次雙贊助商模式,市場可是一片叫好啊。
2019年11月,在拉加代爾體育幫助英格蘭足球總會取得了破紀錄的成績,並促成了英國電信集團首席贊助英格蘭國家隊之後,英格蘭足球總會延長拉加代爾雙方獨家銷售代理合作。
當然啦,除了足球,其他案例還是很多啊,比如拉加代爾旗下的全球性合作營銷機構Lagardère Plus就被全球領先的輪胎生產商之一賽輪集團指定為其全球市場創意激活合作夥伴,並全方位為賽輪集團圍繞瓦倫西亞足球俱樂部的出謀劃策。 再比如,在電競領域,拉加代爾是頂級電子競技俱樂部T1的全球獨家商務合作夥伴啊,還促成了NIKE與T1戰隊達成合作。
離我們比較近比較熟悉案例的是幫助OPPO成為非洲國家杯贊助商,並促成OPPO與國際足球巨星內馬爾的全球品牌代言合作、達成海信的世界盃贊助激活、為青島啤酒和亞足聯延續官方合作夥伴關系、通過LED廣告合作協助VIVO手機在英超聯賽曝光等等,案例真的是數不勝數。
C. 賣雪花啤酒廠家做廣告牌
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生產、經營啤酒、飲料的外商獨資企業。十年來,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從一個地方性啤酒品牌,發展成為現在的全國性知名品牌。在公司驚人的高速發展背後,優秀的整合營銷傳播策略功不可沒。
緊跟重大賽事進行品牌傳播
2003年,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選擇了星傳媒體(北京)作為媒體策略公司。通過對雪花啤酒目標消費群的調研分析,星傳媒體發現體育是啤酒消費者普遍的興趣點。而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作為中國最具權威的體育媒體平台,是消費者獲取體育相關信息的主要媒體來源。於是,華潤雪花啤酒順理成章地與CCTV-5體育頻道結成戰略合作夥伴。
2004年是中國的大賽年、奧運年,在中國舉行的亞洲杯足球賽以及在希臘雅典舉行的第27屆奧運會使體育類節目持續高溫。因此,在媒體傳播策略中,星傳媒體(北京)為雪花啤酒制定了「緊跟重大賽事進行品牌傳播」的媒介策略。藉助目標消費群對亞洲杯、奧運會的高關注度來提升雪花啤酒及「成長」概念的關聯性。在成功參與亞洲杯直播賽事的贊助後,雪花啤酒又對奧運會的開閉幕式直播、奧運相關新聞欄目進行廣告投放。與CCTV-5重大賽事相鏈接的一系列廣告投放,在受眾群體取得了滿意的收視效果,有效提高了雪花啤酒的品牌知名度,向眾多消費者深度傳達了雪花啤酒的品牌內涵。
創新傳播模式,拉近消費者與品牌間距離
針對目標消費群體愛好體育這一興趣點,雪花啤酒與星傳媒體著重選擇CCTV-5體育頻道為其主要的媒體傳播平台,並與CCTV-5進行了多元化的合作。除了進行普通的硬性廣告投放之外,還對近期國人極度關注的賽事,如世青賽、女排大獎賽進行了跟蹤性的廣告合作,並嘗試創建了與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賽事預告片進行合作的嶄新方式。
從雪花啤酒在CCTV-5近期廣告投放來看,不僅對目標受眾達到了有效的覆蓋,更可喜的是,通過與CCTV-5的深度合作,以及與熱點賽事的深度鏈接,在提高品牌認知度的同時,更拉近了消費者與雪花品牌間的距離。
D. 如何理解體育與市場營銷
市場營來銷作為一種計劃及執源行活動,其過程包括對一個產品、一項服務、或一種思想的開發製作、定價、促銷和流通等活動,其目的是經由交換及交易的過程達到滿足組織或個人的需求目標。
市場營銷是指在以顧客需求為中心的思想指導下,企業所進行的有關產品生產、流通和售後服務等與市場有關的一系列經營活動。
這行有很大的靈活性,自己以後的職場規劃首先視自己的興趣和性格而定吧~~這專業很具有挑戰性,且看自己是否具備市場的敏銳洞察力,平時自己是不是一個細致的人,因為商機很多時候就是無意間獲取的哦~~對於前途,現在已經挺熱了,對於現今市場經濟越來越如火如荼的跡象,只能說是前景越發光明,至少我是信心百倍哦
E. 青島啤酒集團總裁—金志國的相關資料哪裡有
訪談人物——金志國
2004-12-03
依山傍海、風景秀麗的青島並不缺乏知名企業。90年代後崛起的海爾、雙星、海信、澳克瑪等一批企業已經蜚聲海內外。不過和這座城市契合最密,淵源最深的,恐怕還要算青島啤酒。2003年,青島啤酒迎來了自己的百歲華誕,在這個時候,我采訪了它的總經理金志國先生。從來沒有離開過青啤的金志國至今還清楚地記得28年前自己剛進廠的那一天。
金志國:我是1975年11月15日來到青島啤酒廠。當時我們一起來的有201個人,正趕上文革之後,第一批就業。當時沒有高考,沒有機會。我們高中畢業以後,就來到了青島啤酒廠。當時到青島啤酒廠是非常難的。
楊瀾:你那個時候對自己的期望是什麼?希望有一天能夠在青啤做上什麼樣的工作就心滿意足了?
金志國:當時就想很好地工作,因為有這樣的一個工作機會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家是非常貧苦的一個家庭,通過工作能給家裡補貼一些生活的費用,那是非常簡單的一些想法。
楊瀾:您的前任彭作義先生是一位叱吒人雲的企業家,他因為心臟病突發去世,一下給這個企業造成了一個真空。但是我了解到,就在他去世的前3天,你們還在海邊有過一次長談。當時談的些什麼內容?
金志國:因為我們剛剛開完了2001年的上半年的工作會,在開會的期間,中央電視台做了一次采訪,我就陪同彭總進行采訪。彭總在那次采訪當中重點談了「整合」。
楊瀾:他也看到了快速擴張所帶來的一些問題。
金志國:快速擴張帶來了一些問題和風險,他已經在進行「整合」了。真正提出「整合」的,是2001年的1月份。彭總當時做全年工作報告、工作動員的時候,已經提到了系統整合。
國際市場一直都在青啤的視野內。但在北美和歐洲主要啤酒市場趨於飽和的情勢下,國內市場的態勢如何仍將最終決定企業的未來命運。
金志國:未來的10年內,中國整合的層次將進一步的提高,現在有400多家企業,可能未來也就剩下7到8家,不超過7到8家的大企業啤酒企業集團來瓜分中國的市場。
楊瀾:這是在未來多少年內會完成的事情?
金志國:我估計在10年左右就會完成。對於一些一兩萬噸,三四萬噸的小廠,他們只有按照市場的規律去淘汰。在新的一輪整合當中,一般是強強聯合了。這種強強聯合是國內大的啤酒集團之間的聯合,是國內大的啤酒集團和國外的大的啤酒集團聯合。那麼這種大規模的並購可能會產生。
楊瀾:在這個過程當中,有沒有對青啤形成潛在威脅的因素?
金志國:不是潛在威脅,已經顯性的威脅也有。青島也好,燕京也好,華潤也好在規模上,在綜合實力上還沒有明顯地拉開距離。這種優勢是一種交替性的,特別是我們現在國內的企業,比較關注規模作為優勢一個重要的因素,很可能今年我並購了幾家企業超過了你,明年,你可能並購了幾家又超過了我。在這個規模的一個優勢上,可能處於一個交替的過程中。
楊瀾:什麼樣的棋是不能走錯的,對於青啤來說,在未來這幾年的發展當中,在這種不相上下的非常激烈的競爭當中,你最怕走錯什麼棋?
金志國:我最怕走錯的是我們決策的失誤。盲目地去和別人比規模。今天別人接近我們了,我們趕快再去並購,在自身的整合達不到的形勢下,你叫別人在規模上暫時領先自己,交替的領跑不是錯,關鍵是最後沖線的是誰,最後贏得勝利的是誰。你必須作出這樣的一個決策。必須永遠當領跑者,而且要落別人越遠越好。
楊瀾:很多先人們都說過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你同意這樣的一種說法嗎?
金志國:我完全同意。這不是一種時髦話,我深深感到這種危機,因為我要帶領著青啤做大,做強。首先要變成一個強者,我如果不能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要被淘汰。尤其是現在這樣一種組織架構,一種治理結構。這些股東們,包括國外的AB公司這樣的股東,隨時都可以炒你魷魚。
時下金志國的日子並不輕松,老對手華潤、燕京正在各地精心布局,暗自角力;一度淡出的國際啤酒業巨頭也紛紛地卷土重來。於是,在百忙之中,金志國還要抽出時間完成EMBA的課程,因為他非常清楚地明白,作為一個團隊的領路人,他時刻都不能掉以輕心。
此外
1975年,金志國在青島啤酒一開始的工作就是「洗瓶工」,每個月工資23元。日子從機器洗啤酒瓶時快樂的「嘰里咕嚕」聲開始。
30年過去,當年的「洗瓶工」現在是青島啤酒的副董事長、總裁;已經從當年的「小金」升級到「老金」。
這個正宗山東青島人個頭不高,做啤酒,卻沒有啤酒肚。他坦言做青啤總裁,一邊是「總被放在熱鍋里煎」;一邊又要將這個百年青啤塑造為「生產快樂的企業」。
「意外」當上總裁
2001年7月,前任總裁彭作義的突發心臟病去世。當年,45歲的金志國僅是一個總裁助理,分管北方、西北和華北市場。「在此之前從來沒有做過當總裁的夢。」金志國坦言。從工人、車間主任、廠長助理到總裁助理,他前面排著十幾位資深副總裁。
出乎他的意料,青啤的董事會並沒有按資排輩尋找新任總裁。在高管層的填票過程中,有70%的高管填了金志國。緊接著是中層的測試,又是一輪填票,80%投了金志國。
金志國需要在青島啤酒高速擴張時接過「金手杖」。這也是他職業生涯中第二次大挑戰。
在此之前,1996年,在青島啤酒第一輪擴張的時候,一舉收購了揚州、西安。但是當時經過1年的努力,項目一直沒有成功。老金被派去「收拾殘局」。
這是一個很難完成的使命。金志國當年僅做過廠長助理,還從沒做過一把手。到了西安,發現這塊土地上不僅沒有市場、沒有品牌,甚至內部管理都十分混亂。
「我站在了三岔路口上,一度簡直無法下手。」金志國回憶說。他給自己立了軍令狀:項目成了,就往前走;項目不成,也回不去青啤了。
他甚至想過退出。但是,對於這個幾十年來在青啤工作,甚至把一生都交給了青啤的人,他對企業的感情甚至無法用其他任何東西代替。
這次,又是在高速擴張時,讓金志國擔起總裁的擔子。這一次的壓力比第一次被派到西安的壓力更大。但是他必須挺身而出。
金志國開始適應角色的轉換,小心翼翼地裁員,並通過實行年薪制來提高員工待遇。他還利用最少的時間開始走訪旗下幾十家下屬企業。
上任僅一年多,這家始建於1903年的企業開始在金志國的指揮下,重塑團隊、進入台灣市場,並將22.5%的股份出售給世界最大的啤酒製造商美國Anheuser-Busch公司。
從第一階段的低成本擴張,走向後來的整合與贏利。金志國,這個上任時還頗受爭議的總裁最終服了人心。
真誠釀造快樂
金志國說他做青島啤酒的總裁,面臨殘酷的同行競爭,他就是每天被放在熱鍋上煎。可他卻希望「煎並快樂著」。「如果自己都沒激情,又怎能讓別人有激情?」金志國認為對於「生產激情」的青啤來說,青啤人的激情更加必要。
金志國偏愛在酒吧或是茶館里和同事談工作。「這樣比較親近,而且容易產生互動。」金志國說。當別人喝酒的時候,金志國就在一旁吃爆米花。他喜歡這樣談心。他說這樣的氛圍之下,通常溝通很容易奏效。
「啤酒伴隨著爆米花,這種組合是非常爽的。」金志國憨厚地笑了。已近50歲的金志國希望不論在工作,或者家庭生活中都能給別人帶來快樂。
金志國的電腦里儲存著全國300多位中層以上幹部的生日。「每當他們過生日,我都一定要給他們驚喜。」他會按照日子親自寫一張賀卡送給這些中層幹部,而且還要附送一份精挑細選的禮物。「祝福之外,這張賀卡上還會寫上對你最近工作的肯定。你真的很難想像,身為一個公司的總裁,可以將全國各地每個中層最近所做的事情詳細地列舉出來。還要對你對公司的貢獻表示謝意。」青島啤酒集團一位中層幹部對本報記者形容說。她說每當收到總裁的賀卡,她都會非常開心。
有一次,青島啤酒日照分公司的總經理收到金志國的賀卡後,把賀卡貼在了公司里,希望讓分公司的員工都能看到總經理對企業的認可。
對家人,他還掌握了規律,就是對太太一定要哄、要捧、要寵。一提到家人,這個山東漢子就一臉甜蜜。「當太太在忙家務的時候,我自己一邊看電視,一邊吃爆米花。菜還沒好,我就不迭聲地說『真好吃』。雖然誇張了點,但是太太聽了很開心,讓太太很有成就感。」
要和啤酒談戀愛
「再遙遠的目標,也要從腳下開始。」這是金志國通過他在青啤30年的職業生涯得出的結論。
他坦言:就是做洗瓶工人的日子裡,他也很快樂。讓1梭子啤酒瓶各就各位的「神話」,正是他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的一個案例。現在,總裁的工作已經不再像洗瓶工人那麼純粹。金志國說:他每天站在青島五四廣場18層的綠色青啤大廈的辦公室里,可以直接看著大海。海岸線上隨處可見一艘艘的貨輪,他就激勵自己:「所有的貨輪都載著青島啤酒」。
金志國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要和啤酒談戀愛。
例如,他在一次青島啤酒節的時候發明了一款「啤酒杯」。640毫升裝一瓶,可以掛在胸前,一邊狂歡一邊喝酒,且不灑落。
「這就是啤酒Disco。」金志國認定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人是青島啤酒的主力消費群。他對青年人的研究已經到了一種執著的地步。
喜歡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的金志國,帶著一個103歲的企業,追逐時尚。
金志國正在全面啟動青啤的體育營銷。他要利用自己對年輕人的理解,最終征服消費者。
「青島啤酒不是補品,而是一種情感寶貝。」金志國說。他希望經過現在的量的積累,青島啤酒能夠藉助奧運實現質的跨越。
他對記者解釋說:雖然青島啤酒已經103年,但是進入市場經濟的時間並不長。如果將100年理解為一個時間段,那麼青島啤酒現在不過3歲。所以這個品牌每天面對的東西都是新的,帶著這樣的心態,需要和年輕人想的東西保持一致。新明
首腦簡歷
金志國,1956年出生於山東青島。1975年進入(原)青島啤酒廠工作,1996年被任命為青啤西安公司總經理,2000年8月受命組建(青啤)北方事業部,2001年4月出任(青啤)北方事業部總經理,2000年8月任青島啤酒集團總經理助理,2001年8月至今任青島啤酒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
金氏語錄
1、如果自己都沒激情,又怎能讓別人有激情?
2、如果將100年理解為一個時間段,那麼青島啤酒現在不過3歲。
3、青島啤酒不是補品,而是一種情感寶貝。
4、做企業首先要看大勢,順勢而明道。道就是客觀規律,我們調整方向、搞改革都是為了遵守客觀規律。
5、比如我們明白了要堅持科學發展觀,那就要做科學發展的事。
6、矛盾是對立統一的,如何找到統一的那一面,如何用最小的消耗,獲得最大的產出是我們現在所要做的。
青啤故事
□青島啤酒公司前身為國營青島啤酒廠,始建於1903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啤酒生產企業。其生產的青島啤酒為國際市場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國品牌之一,已行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
□1993年,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並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公司股票分別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成為國內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九五」以來,青島啤酒公司在「大名牌戰略」帶動下,實施了「名牌帶動」式的資產重組,率先在全國掀起了購並浪潮。
□目前,青島啤酒公司在國內17個省市擁有48家個啤酒生產廠和3個麥芽生產廠,構築了遍布全國的營銷網路,現年啤酒生產能力達500萬噸。
F. 啤酒品牌怎麼做借勢營銷
08年奧運期間,邁上品牌策劃借勢策劃出奧運特質新品「贏家啤酒」,並貫穿08年全年,串起版「奧運有我,權為中國乾杯」;終端推廣活動主題:燕京啤酒風火連贏挑戰賽;產品口號:喝得暢快,贏得痛快!迅速在浙江省燃起啤酒與體育的金色火焰,在麗水、金華、義烏、寧波、杭州、溫州等城市拉開了大篷車式,以啤酒為主題的群眾才藝大比評互動活動。瞬間,暢飲啤酒+奧運助興+才藝互動,整個浙江把體育和激情都交給了燕京。奧運前、中、後,通過整體策劃,使啤酒的消費文化與體育藝術相得益彰,燕京啤酒銷量勁漲,燕京品牌在浙江市場處於絕對霸主地位。同時,從視覺上優化了燕京香格里、本生、9度超爽、燕京純生等產品,對競爭、組合出擊;對消費、交心交底。甚至許多年以後,人們還為當年的那個自己的人生「印跡」而感慨。
G. 求關於燕京啤酒的營銷方案的論文 5000字左右
好多 寫不下,qq信箱發給你吧 燕京啤酒2008奧運營銷規劃(總部)策略案 傳播策略 一、主題: 「弘揚國家榮譽」 二、創意思路: 1.符合燕京企業特色:符合燕京品牌全國化進程,而且只有燕京啤酒擁有純正的中國血統自豪宣稱此主題。其他啤酒品牌都無法和燕京站在同一高度宣揚國家的榮譽、自豪和驕傲。這一傳播主題可以有效地使燕京啤酒從眾多啤酒企業中脫穎而出,同時這一主題還能在全國范圍內強化燕京啤酒大氣、尊貴的品牌形象。 2.切中消費者心理:對消費者而言,國家榮譽和民族自豪感植根於每個人的心中,因此這一主題可以與廣大消費者產生情感共鳴。 3.符合北京奧運的特色:對於中國體育和奧運迷們而言,國家榮譽從來在他們的體育情感中占據主導地位,根據Octagon提供的市場調查報告,團隊熱愛位居所有奧運激情的第一位。說明廣大的中國奧運迷們,對於奧運的熱愛源於其對中國奧運代表團的關注,源於其對中國國家榮譽的自豪和驕傲,為中國能夠承辦奧運這一世界最大型的綜合體育盛會而驕傲,為中國奧運健兒在奧運賽場上的優異表現而驕傲,為中國國力日盛而驕傲,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驕傲。 4.符合中國政策走向:奧運對國家來說不僅是一項體育盛會,而且是在世界面前對中國現代化新形象的整體展示。「中國」兩個字後面承載的是政府和各級體育部門的終極目標。 5.容易圍繞主題展開活動:弘揚國家榮譽並不僅是承諾,也不是只有奧運健兒才能為國爭光,每一個中國人都會積極參與其中,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為中國體育事業的繁榮和中國經濟的騰飛做出一份貢獻。所有的燕京啤酒的奧運營銷都可以圍繞弘揚國家榮譽展開。具體表現形式包括: 支持中國奧運健兒(特別是中國皮劃艇隊)在奧運賽場上勇奪金牌、銀牌,並對中國水上運動項目獲得金牌、銀牌、銅牌的運動員,分別進行獎勵和激勵。 燕京通過對於北京奧運會財務以及產品的支持向世界展示中國榮譽。 通過燕京的社區活動使大家齊心合力創造更加和諧的生活環境。 宣傳燕京為環保事業做出的貢獻。 通過燕京在奧運期間的接待活動,與經銷商、政府官員、消費者等重要賓客共同祝賀中國成功舉辦2008年奧運會。 三、燕京啤酒奧運口號: 1.企業形象傳播口號:「感動世界,超越夢想」 「感動世界,超越夢想」承載了燕京啤酒對國家、對奧運、對人民的責任與感悟,可以作為企業形象傳播口號。 2.消費者傳播口號:「為中國,乾杯」(Cheers to China!) 創意思路: 朗朗上口,短促有力。當2008年奧運會開幕後,人們舉杯暢飲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為中國乾杯」,這個口號說出消費者心理,非常生活化,針對消費者的情感訴求,有可能領導一個新的口號傳播潮流。 「為中國乾杯」體現出燕京啤酒大氣、高端的品牌形象,從而使燕京啤酒站在全國的高度向廣大消費者傳播燕京啤酒的品牌理念和價值。 呼應由Passion Drivers(激情原動力報告)得出的團隊熱愛的首要激情原動力因素。 切合「弘揚國家榮譽」的主題,宣揚、鼓舞消費者和每一個中國人為國家榮譽而自豪,「乾杯」。 分公司和子品牌如「惠泉」和「漓泉」都可以使用。 主創訪談 奧運會是對燕京的一次檢驗 本報記者 王慧 北京報道 《華夏時報》:燕京啤酒贊助北京奧運的出發點和目的是什麼? 燕京啤酒集團副總經理畢貴索:燕京啤酒經過20多年的飛速發展,已經成長為全國最大的啤酒企業集團之一。2005、2006連續兩年產銷量進入世界啤酒前十強。伴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壯大,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將燕京啤酒打造成為國際知名品牌已成為燕京的下一個目標。贊助北京2008年奧運會為燕京啤酒走上國際化市場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華夏時報》:贊助北京奧運,對燕京啤酒品牌建設將起到哪些作用? 畢貴索:奧運會和贊助企業的合作是一次品牌的強強聯手,贊助企業通過奧運營銷實現經濟效益和品牌價值的雙重提升。北京奧運會為燕京啤酒的品牌建設開辟了一個新的舞台,融入了新的文化內涵。 《華夏時報》:燕京啤酒贊助奧運的長遠目標是什麼? 畢貴索:對於燕京啤酒來說,贊助奧運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契機,我們不僅僅是要藉助奧運會來提升品牌形象、創造經濟效益,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這次經歷,對自身進行一次檢驗,探索一條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今後形成世界級的大型啤酒企業集團做好鋪墊。同時,能夠得到社會的肯定,得到消費者的支持也是我們最大的收獲。 背景鏈接 方案執行 ●2005年8月15日 國際知名體育市場營銷公司八方環球為燕京啤酒進行奧運品牌推廣策劃。 ●2005年11月18日 八方環球為燕京啤酒制定了「燕京啤酒2008奧運營銷規劃(總部)」。 ●2005年12月20日 燕京集團經過反復溝通探討,選定「弘揚國家榮譽」為燕京啤酒2008年奧運宣傳主題。並基於這個主題,在現有企業形象宣傳口號——「感動世界 超越夢想」上,延伸出燕京啤酒營銷宣傳口號——「燕京啤酒,為中國,乾杯!」 ●2007年8月—9月 燕京啤酒針對新的宣傳口號「燕京啤酒,為中國,乾杯!」拍攝了兩版廣告宣傳片。目前,第一版廣告片已在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等各大媒體播出。
H. 奧運營銷活動第一的圖書目錄
——讓城市運動起來的神奇活動
「CCTV·海爾奧運城市行」啟動前奏
一、聯合CCTV-5及地方電視台
二、預熱階段賣場宣傳
三、開辟活動網站
四、海選階段賣場配合
五、地方電台
六、平面媒體跟進
七、參與奧帆基地建設
完美落地過目難忘
精彩連連看
閃光亮點趣味無窮
完美策劃經典範本 讓人期待的活動落地儀式
精彩連連看
一、培養海爾品牌的「未來之星」
二、海爾NBA訓練營
完美活動的閃光點
完美案例經典範本
一、NBA海爾明日之星年度選拔賽活動細則
二、NBA海爾籃球學院訓練營海選規則 ——激情08現在出發
伊利與蒙牛的「贊助之爭」
「城市之間」——蒙牛的絕地反擊
一、蒙牛與央視結緣,新版「城市之間」誕生
二、整合各種資源,「城市之間」安全「著陸」
三、07年繼續加大活動力度,精心布局
精彩連連看
「蒙牛·城市之間」可圈可點
一、健身活動娛樂化
二、體育欄目平民化
三、立體化的宣傳方式
四、立竿見影的收視效果
「蒙牛·城市之間」值得借鑒的四點創新 ——華帝·奧運家庭進行時
「華帝·奧運家庭進行時」創意產生
「華帝·奧運家庭進行時」落地
「華帝·奧運家庭進行時」前期准備
一、前期宣傳
二、前期場地
三、游戲設置
「華帝·奧運家庭進行時」圖片集錦
「華帝·奧運家庭進行時」留下的一路不同凡響
亮點一:首創「奧運家庭」概念
亮點二:首度面向全國徵集民間體育游戲
亮點三:「人文關懷豐富「人文奧運」
「華帝·奧運家庭進行時」的反思 ——安利紐崔萊健康跑
尋找切合安利的民間活動
「落地」前的資源整合
安利紐崔來健康跑跑出活力健康未來
精彩連連看
跑出來的斑斕光彩
一、奧運冠軍親情代言
二、給健康跑加入公益元素
三、組建志願者,開啟「一元錢」工程
四、多姿多彩運動嘉年華
五、安利團隊健美操
活動之外的營銷組合拳
一、充分利用傳媒資源,多元化宣傳攻略,廣告集中覆蓋式轟炸
二、借安利紐崔萊健康跑東風,上升品牌藝術性
三、攜手特步,聯合營銷
安利體育營銷的理性思考 安利紐崔萊少年NBA創意由來
安利紐崔萊少年NBA啟動
因地制宜,活動升級
活動現場圖片
活動亮點點亮少年NBA
一、喬丹前隊友親臨指導,引爆火熱激情
二、親子互動,溫馨洋溢
三、打造少年「馬刺隊」
四、NBA最搞怪吉祥物,Sly與孩子們互動
五、立體式廣告轟炸,差異式宣傳策略
執著和創意——安利的本色 ——青島啤酒
「青島啤酒·我是冠軍」——娛樂與體育相結合
現場圖片集錦
活動亮點
一、娛樂和體育的結合
二、地方與中央相結合,形成三方共贏
三、以「奧運」為賣點的大型選秀活動
四、明星陣容強大的真人秀節目
五、風景秀麗的賽區設置
「傾國傾城」——奧運與城市文化相結合
編者語 三年奧運營銷品牌價值倍增
奧運旗幟下的平民盛宴
一、不是選秀的選秀
二、選拔理念:凸顯不斷探索、超越的奧林匹克精神
三、選拔對象:平民的參與
奧運聯想千縣行:非商業行為的營銷
一、教育助力,圓奧運夢想
二、尋找藍海。深耕五六級
三、借力央視奧運營銷提速
聯想奧運大事記
聯想火炬手選拔活動圖片集錦 ——「邦迪伴你學奧運,送奧運知識進校園」
強生,奧林匹克的TOP合作夥伴
傳遞奧運知識的TOP合作夥伴
一、「邦迪伴你學奧運」精彩落地
二、普及奧運知識,傳遞「愛心理念」
三、奧運教育快車萬里行出發了
四、充滿奧運精神的「邦迪校園醫務室」
五、錦上添花的奧運營銷手段
六、「邦迪伴你學奧運」的亮點與回報
「邦迪伴你學奧運」的成功秘訣
市場催生體育營銷最佳模式
邦迪伴你學奧運圖片集錦 登陸NBA啟動「巴蒂爾中國行」
2007巴蒂爾中國行
一、巴蒂爾球迷見面大招募
二、匹克運動鞋服設計大比拼
三、匹克電視創意大徵集
四、匹克明星臉大行動
匹克的籃球夢之路
一、球場外的角逐
二、重要的是速度
三、建立賽事品牌
籃球營銷外的奧運挖掘 ——記「中國移動伴你行·奧運家庭游北京」
活動全過程
第一階段報名海選
第二階段百強進十
第三階段奧運之旅 中國移動,從活動看戰略
一、奧運新產品
二、奧運新形象
三、奧運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