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稅收的宣傳語
納稅光榮,偷稅可恥!
履行納稅義務,共建和諧社會!
富了不忘納稅版,做個守法公民!權
稅收是國之血脈,納稅乃公民義務!
誠信經營是立業之本,守法納稅是成就之策!
若是怕稅局煩你,就依法納稅吧!
該交的稅交了,麻煩的事沒了!
應交沒繳,煩惱沒少!
與其費心少交稅,不如想想怎賺錢!
稅法勤學習,涉稅風險低!
『貳』 稅收宣傳形式有哪些
稅收宣傳形式主要有:
1、通過電視台、電台、報紙等媒體進行宣傳;
2、通過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家庭等進行宣傳;
3、通過稅收開放日宣傳,向廣大市民宣傳稅務繳納;
4、通過召開座談會進行宣傳通過稅收培訓進行宣傳。
『叄』 稅收宣傳內容
法律分析:1、通過稅收開放日宣傳,向廣大市民宣傳稅務繳納;2、通過電視台、電台、報紙等媒體進行宣傳;3、通過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家庭等進行宣傳;4、通過召開座談會進行宣傳通過稅收培訓進行宣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七條 稅務機關應當廣泛宣傳稅收法律、行政法規,普及納稅知識,無償地為納稅人提供納稅咨詢服務。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肆』 稅收宣傳標語
(一)、稅收宣傳 標語 口號
1.佔用耕地,應依法繳納耕地佔用稅
2.依法治稅,服務民生
3.為國聚財,改善民生
4.情系民生,關注稅收
5.依法誠信納稅,共建小康社會
6. 稅收促進發展,發展改善民生
7.社會主義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8.依法誠信納稅,共享祖國繁榮
9.依法誠信納稅,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10.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11.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12.依法納稅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
13.依法誠信納稅,是最好的信用證明
14.稅收連著你我他,富民強國靠大家
15.規范稅收執法,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16.主動索要發票,維護自身權益
17.發票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憑證
18.依法誠信納稅光榮,偷逃騙稅違法
(二)、稅收宣傳 標語口號 稅收民生同心匯聚 共享和諧
同心匯聚服務民生依法治稅保障和諧
發揮稅收職能支持「四大建設」
服務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稅收
地稅連著你我他富民強省靠大家
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稅收促進發展發展改善民生
優化納稅服務規范稅收執法
履行法律義務依法誠信納稅
手拉手依法誠信納稅心連心共建和諧浙江 主動索取發票維護自身權益
嚴厲打擊制售x發票犯罪行為
(三)、稅收 宣傳標語 口號
1、稅收·發展·民生
2、為國聚財,為民收稅
3、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造福於民
4、服務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稅收
5、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6、優化納稅服務,規范稅收執法
7、履行法律義務,依法誠信納稅
8、嚴厲打擊制售x發票的犯罪行為
『伍』 稅收宣傳方式包括
法律分析:利用新聞媒體、報刊雜志、文學作品「炒作」,既加大稅法宣傳力度,又拓展宣傳渠道,使「稅」和「法」深入民心。宣傳內容不要只局限於稅收任務數字,應突出稅務機關與之配套出台的貼近納稅人的相關政策和後期影響,如,下崗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新的消費稅政策給人民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陸』 稅法宣傳是從哪年開始的
應該說,從稅法實施、征稅行為開始就會伴隨著稅法宣傳的開展,稅回法宣傳是稅務機關答一個長期的職責與工作。
全國統一的稅收宣傳月活動是從1992年開始的。
歷年宣傳月主題
2010 稅收· 發展·民生
·2009 稅收· 發展·民生
·2008 稅收· 發展·民生
·2007 依法誠信納稅 共建和諧社會
·2006 依法誠信納稅 共建小康社會
·2005 依法誠信納稅 共建小康社會
·2004 依法誠信納稅 共建小康社會
·2003 依法誠信納稅 共建小康社會
·2002 誠信納稅 利國利民
·2001 稅收與公民
·2000 稅收與未來
·1999 依法治稅 強國富民
·1998 稅收管理與依法治國
·1997 稅收與文明
·1996 稅收征管與市場經濟
·1995 稅收與法制
·1994 稅收與改革
·1993 稅收與改革
·1992 稅收與發展
『柒』 稅收宣傳月橫幅標語(3)
81) 權力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崗位是為人民服務的平台。
82) 兩袖清風 ,心底安然何有敲門之驚;一身正氣,胸懷坦盪自無指脊之慮。
83) 一分錢不少,稅收不拒涓涓細流;百萬元不多,為國聚財任重道遠。
84) 如果不換位思考,那麼就思考換位。
85) 為自己的工作加油,為別人的成功喝彩。
86) 涓涓細流歸大海 點點稅收強國家。
87) 用權好比雙刃劍,為人民則福,圖私利則禍。
88) 每一條稅法都寫滿了國稅人的責任。
89) 服務沒有句號,奉獻沒有止境。
90) 把納稅人的呼聲作為第一選擇,把納稅人的需求作為第一行動,把納稅人的滿意作為第一標准。
91) 不要讓“不”輕易出口。
92) 奉獻精神是最好的`防腐劑。
93) 工作中蘊藏著真趣味
94) 四懂五會六掌握做到融會貫通,管理評估懂檢查才無漏征漏管。
95)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無我”,領導的最高境界是“無權”。
96) 公正執法是對納稅人最好的服務 。
97) 快樂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
98) 每個人的素質提高一小步,整個國稅隊伍的素質將提高一大步。
99) 再好的種子,不播種下去,也結不出豐碩的果實。
100) 做到的不推,做不到的不吹。
101) 努力做了,得和失都很精彩。
102) 前進的道路有你我同行,會更加精彩;豐收的碩果有大家共嘗,會更有滋味。
103) 他人進步,我為之激勵;他人晉升,我為之勉勵;他人榮譽,我為之鼓勵。
104) 選擇奉獻,才能詮釋深藍。
105) 說一千,道一萬,兩橫一豎是關鍵,一是“干”事,二是“干”凈。
106) 權,為稅所用生威,為私所用生災;情,為稅所系生望,為私所系生禍。
107) 貪一分不值一分,廉一寸品高一寸。
108) 一點一滴寫人生,一言一行樹形象。
109) 和諧國稅,從“心”開始 。
110) 國稅是船,文化是帆,創新是槳。
111) 征為國納為國征納一心,取於民用於民取用一致。
112) 藍色情懷,國稅真愛。
113) 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人生。
114) 正氣是人的形象,骨氣是人的脊樑,朝氣是人的希望。
115) 撲下身子一干,勝過說千道萬。
116) 於為國聚財中成就自我,於創新奉獻中實現價值。
117) 制度千萬條,責任串中間。
118) 稅收春雨潤華夏,神州人民盡澤被。
119) 納稅事宜有疑問,請找稅源管理人。
120) 公道才能成大事,正派足以得民心。
121) 明明白白繳稅,清清白白做人。
『捌』 稅收宣傳月是幾月
4月份。從1992年開始,稅務系統每年定於4月份集中開展稅收宣傳,稱為「稅收宣傳月」,由國家稅務總局制定指導思想、宣傳主題,各地國稅局、地稅局結合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稅收宣傳活動。
4月份。從1992年開始,稅務系統每年定於4月份集中開展稅收宣傳,稱為「稅收宣傳月」,由國家稅務總局制定指導思想、宣傳主題,各地國稅局、地稅局結合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稅收宣傳活動。
稅收是國家(政府)公共財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來源。稅收的本質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准和程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製取得財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分配關系。它體現了一定社會制度下國家與納稅人在徵收、納稅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種特定分配關系。馬克思指出:
1.、賦稅是政府機關的經濟基礎,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
2、「國家存在的經濟體現就是捐稅」。恩格斯指出:「為了維持這種公共權力,就需要公民繳納費用-捐稅。」19世紀美國法官霍爾姆斯說:「稅收是我們為文明社會付出的代價。」這些都說明了稅收對於國家經濟生活和社會文明的重要作用。
『玖』 稅收宣傳手抄報的內容
稅收宣傳標語:
1.生命因工作而美麗,工作因辛勤而快樂。
2. 服務如水至周,執法似鋼至剛。
3. 一站到位服務,一票流程管理。
4. 征為國納為國征納一心,取於民用於民取用一致。
5.誠信納稅把您過渡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6.工作是一種樂趣時,生活是一種享受;工作是一種義務時,生活是一種苦役。
7.選擇了稅收,就選擇了責任。
8. 同在藍天下,同穿藍制服,驕傲國稅人。
9. 基本技能要掌握,專業技能要求精。
10. 辦稅小窗口,滿意大學問。
11. 生活上要知足,學習上要知不足,工作上要不知足。
12. 國家是大廈,稅收是基石。
13. 人人都是辦稅環境,處處代表國稅形象。
14. 會工作的'人是快樂的。
15.公道在心,正派在行。
16.愛才足以聚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律己足以服人。
17. 創新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奉獻是人生最美的旋律。
18. 偷逃騙稅,僥幸的結果總是不幸。
19.腐敗會滿足你一時的榮耀,卻篆刻著你一世的恥辱。
20. 權力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崗位是為人民服務的平台。
21. 兩袖清風 ,心底安然何有敲門之驚;一身正氣,胸懷坦盪自無指脊之慮。
22. 一分錢不少,稅收不拒涓涓細流;百萬元不多,為國聚財任重道遠。
23. 如果不換位思考,那麼就思考換位。
24. 為自己的工作加油,為別人的成功喝彩。
25. 涓涓細流歸大海 點點稅收強國家。
26. 用權好比雙刃劍,為人民則福,圖私利則禍。
27. 每一條稅法都寫滿了國稅人的責任。
28. 服務沒有句號,奉獻沒有止境。
29. 把納稅人的呼聲作為第一選擇,把納稅人的需求作為第一行動,把納稅人的滿意作為第一標准。
30.不要讓“不”輕易出口。
31. 奉獻精神是最好的防腐劑。
32. 工作中蘊藏著真趣味
33. 四懂五會六掌握做到融會貫通,管理評估懂檢查才無漏征漏管。
34.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無我”,領導的最高境界是“無權”。
35. 公正執法是對納稅人最好的服務 。
36. 快樂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
37. 每個人的素質提高一小步,整個國稅隊伍的素質將提高一大步。
38. 再好的種子,不播種下去,也結不出豐碩的果實。
『拾』 稅收宣傳的強化稅收宣傳的必要性
(一)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為稅收宣傳提供了體制需求。在過去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缺乏自身獨立的經濟利益,稅收的多少有無,不會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在這種情況下,經營者根本無需對稅法有多少了解。在改革開放之初,稅收收入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也十分有限,政府以稅收形式取得的收入主要是藉助於流轉稅來實現的,主要對單位徵收,個人與稅收之間無根本的利益聯系,納稅人在這種自身經濟利益與稅收無太多利益聯系的情況下,自然對稅收知識無多少需求。市場經濟運行20多年來,我國新生了大量擁有自主權的經濟主體,同時稅收在國家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斷增強,納稅日益成為納稅人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稅收與每個納稅人經濟利益息息相關,在這種情況下,納稅人的稅法知識需求慾望就逐漸增強。
(二)納稅人維權意識的提高是開展稅收宣傳工作的重要原因。納稅人權利是納稅人在依法履行納稅義務過程中產生和形成的與義務對稱的權利。由於稅收與納稅人的經濟利益緊密聯系,納稅人在履行納稅義務的同時,對納稅所具有的權利也格外看重。如:受告之權、申訴權、請求保密權、延期稅收申報權、減免稅申請權、延期繳納稅款權、申請行政復議權、訴訟權等等,納稅人維權意識的增強,有助於納稅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有助於增強對法定稅收義務的認同感,減少稅收流失。同時,完善和強化納稅人權利也有助於改革和完善稅務行政行為模式,督促稅務機關依法行政、依法徵收。
(三)加強稅收宣傳是依法治稅的必然要求。新《征管法》規定,稅務機關應當廣泛宣傳稅收法律法規,普及納稅意識,無償地為納稅人提供納稅咨詢服務。但是,在當前的稅收征管中,依然存在著違規出台稅收優惠政策、越權減免稅的問題;存在著從局部利益出發,混淆收入庫級次、收過頭稅的問題;存在著違法製造、販賣假發票和利用假發票偷逃稅問題;存在著拉稅引稅問題等等。雖然其中原因多多,但這也與稅收宣傳不到位、不深不透導致納稅人對稅法的統一性和嚴肅性缺乏清醒的認識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只有加強稅收宣傳,才能使廣大的納稅人對稅收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使納稅人自覺抵制和反對稅收違法違規行為,使犯罪分子減少違法犯罪的空間。
(四)稅收宣傳工作是優化為納稅人服務的客觀要求。目前,為納稅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稅務機關的共識和潮流。我國《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對稅務機關優化稅收服務意識、保護其合法權益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作為為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的一個重要途徑、開展適應納稅人需要的豐富多彩的稅收宣傳活動是稅務機關為納稅人服務的重要形式和載體,受到納稅人的普遍歡迎。稅收宣傳的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深入化已經提到議事日程。
(五)稅務信息化建設為稅務機關提供了條件。過去,在粗放型稅收征管模式下,征管工作需要稅務人員上門催繳稅款,手工開票,納稅方式單一,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稅務機關無暇顧及全面深入的稅收宣傳工作。而現代稅收征管手段已經逐步集中體現為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化技術、電子化、信息化、專業化、網路化、多元化的征管手段,逐步形成了「功能齊全、協調高效、信息共享、監控嚴密、安全穩定」的稅務管理信息系統,「信息化和專業化」為主要特徵的現代稅收征管體系的建立,不但加強了內部監督、防止了執法的隨意性和腐敗舞弊行為的發生、強化了外部監控、堵塞了漏洞,還把稅務人員從一線繁重的征管工作中解放出來,使稅務機關更有時間、人力來組織稅收宣傳。
(六)加強稅收宣傳是WTO的客觀要求。透明度原則是WTO的重要原則,根據這一原則,WTO成員國必須公布現行的貿易政策法規、稅法等。而目前我國的稅收由於立法級次低、名目繁多等缺點,有損於稅法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涉及征納雙方的稅收法律法規,一般都是下發到各級稅務機關,而不能直接發到納稅人手中,影響了稅法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因此,為了適應WTO的客觀要求,我國也有必要在提高稅收立法級次的同時,加強稅收宣傳,來彌補目前稅收立法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