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保健品虛假宣傳適用於食品葯安全法148條嗎
保健品在《食品安全法》中屬於預包裝食品(含保健食品),是不允許進行宣傳的,如果違反了這條規定,國家食品葯品安全法第148條是適用於保健品虛假宣傳的。
《國家食品葯品安全法》第148條明文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② 安全用葯知識宣傳內容有哪些
安全用葯知識宣傳內容有:
1、足不出戶,用葯安全到家。
2、從源頭抓質量,確保葯品安全。
3、保障葯品安全,共建和諧社會。
4、葯品質量安全,責任重於泰山。
5、奔小康先健康,安全用葯保健康。
6、以人為本,確保公眾飲食用葯安全。
7、嚴格葯品市場准入,規范葯品經營行為。
8、關注葯品安全、維護公民葯品消費權益。
9、關注葯品質量安全,關注人民生命健康。
10、強化葯品質量意識,確保臨床用葯安全。
③ 葯食同源的葯材,開店可以宣傳其治療作用嗎
有食品許可證的,可以經營名單公布的葯食兩用的品種,如山楂山葯等,亦可宣傳療效。
④ 關於五穀雜糧的宣傳標語有哪些
1、獨特口感,忠於原味,綠色健康。
2、多吃五穀雜糧,生活倍添活力。
3、健康之道,以食代葯。
4、多吃雜糧,多些健康。
5、關注雜糧,關愛健康,健康從五色雜糧開始。
6、山珍海味膩,五穀雜糧香。
7、傳承天然五穀,舌尖上養世間人。
8、谷生緣五穀養生,貴在清新養人,貴在健康生活。
⑤ 在銷售食字型大小產品過程中宣傳有治療功效,是否應當視為以非葯品冒充葯品而以銷售假葯論處
按保健食品誇大療效來做吧。
⑥ 食品祛濕是否屬於虛假宣傳
食品確實應該是不屬於虛假宣傳,因為薏米的東西確實是能去除濕氣的
⑦ 寫個關於食品安全的宣傳標語
1、構築食品安全「防火牆」,撐起群眾健康「保護傘」。
2、建設食品安全信用體系,打造健康產業誠信品牌。
3、食品葯品安全行,健康保健人生路。
4、人人重視食品葯品質量,人人關心食品葯品安全。
5、食品安全為大家,齊抓共管靠大家。
6、自覺抵制不合理用葯,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7、保障食品安全,共建和諧家園。
8、建食品安全體系,保千家萬戶健康。
9、健康大廈始於一磚一石,食品安全凝聚一點一滴。
10、依法加強監督管理,確保飲食用葯安全
11、群策群力共築飲食用葯安全,同心同德共享金銀川健康和諧生活
12、整頓規范食品葯械市場秩序,保障公眾飲食用葯安全。
13、大力踐行科學監管工作理念,全面提升飲食用葯安全水平
14、誠信守法經營,保障食品安全。
15、嚴格食品市場准入,規范食品經營行為。
16、勤查狠抓嚴把關,食品安全重於山。
17、食品安全,百姓安康。
18、依法生產經營,確保食品質量。
19、加大葯品監管力度,凈化農村葯品市場。
20、人民群眾利益無小事,飲食用葯安全是大事
(7)食葯宣傳宣傳擴展閱讀:
綠色食品標志還提醒人們要保護環境和防止污染,通過改善人與環境的關系,創造自然界新的和諧。
它注冊在以食品為主的共九大類食品上,並擴展到肥料等綠色食品相關類產品上。綠色食品標志作為一種產品質量證明商標,其商標專用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保護。
標志使用是食品通過專門機構認證,許可企業依法使用。
⑧ 如何搞好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
這需要看你在什麼單位做這項工作,下邊我給你一個範例,這是某鄉鎮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實施細則,希望可以幫到你:
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宣傳工作,營造公眾關心、支持、參與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全方位、廣角度、高質量地進行食品安全宣傳,根據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有關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特製定《龍伏鎮2013年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樹立「以人為本」工作理念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常識,努力提高全鎮人民的食品安全意識,讓廣大消費者懂得一定的食品安全常識和辨別「三無」食品、「過期」食品常識,從而達到共同關注食品安全,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目的。同時,增強食品經營者的第一責任人意識和守法意識,提高我鎮監管人員的科學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為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保障和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二、宣傳主要任務
2013年我鎮食品安全宣傳主題是:「人人關注食品安全,提升辯假識假能力」以配合區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點排查和群眾食品打假舉報為重點工作,全面提升群眾的風險意識。主要任務是:
通過多形式,多角度和多途徑,按照準備、實施和總結考核這三個步驟,全面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從而達到我鎮食品安全生產經營企業誠實守信,依法經營管理,提升食品生產經營安全意識,規范生產經營行為,使群眾食品安全有所保障。
(一)宣傳教育准備。一是我鎮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有關文件精神的學習;二是我鎮完成包括培訓資料、課件、印製宣傳資料等的前期准備工作。我鎮將針對承擔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責,按照執法人員、食品經營者和社會群眾三個不同層面,發放科普手冊、掛圖等宣傳材料。
(二)宣傳教育實施。通過組織開展社會科普、新聞宣傳、教育培訓等活動,將宣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1、社會科普
(1)廣泛進行食品安全宣傳。配合相關部門充分利用電子廣告顯示屏、宣傳海報等刊播(印)食品安全公益廣告或食品安全提示語。
(2)積極開展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活動。以「3.15」活動為契機,在更新維權理念上,要把維權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突破口,努力化解消費者最關心、最切身、最突出、最緊迫的消費矛盾;在採用拉橫幅、散發宣傳材料,舉辦的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咨詢現場會活動,受理並認真解答消費者咨詢,拓寬宣傳領域,深化宣傳層次,在擴展維權網路上,要延伸維權觸角。
(3)開展「食品安全進各村」活動。由鎮食品安全辦公室牽頭,食葯、質監等部門配合。充分發揮各村村委會的作用,積極推進各村建立食品安全宣傳櫥窗和展板,普及食品安全常識,提示農業生產中常見的食品安全隱患;通過開展咨詢服務、送書下鄉等活動,向廣大農民傳授科普技術和食品安全常識。組織有關部門開展群眾性食品安全村健康大講堂宣傳教育活動,促進食品安全村建設,使各村群眾食品安全基本知識的知曉率達90%以上。
(4)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活動。配合區、鎮教育部門、食葯等部門,引導學生樹立自我保護和維護食品安全的意識。
(5)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結合6月1日《食品安全法》實施四周年之際,我鎮將集中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宣傳活動和「四進」活動(進基層、進村子、進農戶、進學校),將宣傳教育活動推向高潮。
(6)配合舉辦食品企業誠信論壇。我鎮將配合區經濟和商務糧食局,組織食品企業召開主題為「食品安全、誠信為本」的食品企業誠信論壇,促進企業誠信守法,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7)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宣傳。利用「12.4」法制宣傳日,我鎮將在全鎮廣泛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宣傳口號、知識講座、知識咨詢、宣傳欄、宣傳材料、科普展覽等多種形式,開展食品安全科普宣傳活動。結合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糧油、肉、菜、蛋、奶、酒、飲料、方便食品、保健食品等,創新宣傳教育模式,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使群眾食品消費安全感不斷增強,提高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
(8)廣泛宣傳上級關於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專項整治措施和成效。
2、新聞宣傳
(1)開辟宣傳報道專欄工作,及時向區食安委報送重要信息材料。
(2)主動宣傳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工作,及時公開相關信息,加大對食品安全相關知識的宣傳。
(3)及時處置食品安全輿情,建立食品安全輿情監測制度,指定專人實施監測,及時發現社會輿論關注的熱點問題,特別是對冠以致癌、致命、毒葯等名稱的食品安全信息,要及時上報並請專家解疑釋惑,消除公眾疑慮,正確引導輿論。
(4)積極宣傳正面典型,對監管執法先進集體或個人,以及誠信守法經營的優秀企業等正面典型,要協調主流權威媒體積極宣傳報道,發揮典型榜樣作用,弘揚依法監管正氣,展現我鎮食品行業誠信守法經營的正面形象。
3、教育培訓 按照市食安委規定的各級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各類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主要從業人員每人每年接受不少於40小時的食品安全集中培訓要求,認真搞好教育培訓。
(一)強化對食品生產監管人員的教育培訓強化對食品生產監管人員的教育培訓強化對食品生產監管人員的教育培訓強化對食品生產監管人員的教育培訓;按照「分級分類培訓」的原則,以提高依法行政和科學監管能力為重點,通過製作發放專業培訓教材、課件,舉辦集中培訓班等方式,每季度對各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人員進行崗位培訓。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標准、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樹立科學監管理念,提高科學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針對各級食品安全相關領導幹部舉辦專題培訓,增強各級領導幹部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意識和業務水平。
(二)強化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教育培訓強化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教育培訓強化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教育培訓強化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教育培訓;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培訓制度,堅持「先培訓後上崗」,定期培訓食品行業人員。每季度要對所有食品從業人員、尤其是企業負責人和質量安全管理員以及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從業人員,開展食品安全知識、法律知識以及行業道德倫理的宣傳教育,有針對性的開展食品安全標准、管理和專業知識宣傳和培訓,增強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法制意識、誠信意識和從業素質。對生產加工從業人員、尤其是企業負責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員,重點培訓食品原料采購使用、食品添加劑使用、良好生產規模、生產環節質量控制等專業知識;對食品運輸流通從業人員,重點培訓各類食品儲存、運輸的衛生安全知識以及禁止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添加劑的規定等。
三、各村和中小學教育培訓
(一)各村具體培訓計劃及要求:(1)每月進行一次集中培訓;(2)各村一把手為主要負責人;(3)對培訓內容存入檔案;(4)各部門組織年培訓不少於12次、40小時以上;(5)在明顯處設立食品安全投訴舉報電話;(6)轄區內居民對食品安全核心知識的知曉率達到50%以上,行為形成率達45%以上,對本轄區內食品安全工作的滿意度達90%以上。
(二)各中小學具體培訓計劃及要求:(1)每月進行一次集中培訓;(2)各中小學一把手為主要負責人;(3)對培訓內容存入檔案;(4)各中小學組織年培訓不少於12次、40小時以上;(5)在明顯處設立食品安全投訴舉報電話; (6)各中小學要將食品安全宣傳知識進課堂;(7)轄區內各中小學相關課程中滲透食品安全教育內容;(8)各中小學食品安全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60%以上,行為形成率達55%以上。
⑨ 食品包裝上誇大宣傳,食葯部門可以查處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的食品,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⑩ 如何運用五大發展理念指導食品葯品監管工作
食以安為先,2016年是全面貫徹實施新《食品安全法》的第一年,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統領食葯監管工作,倒逼食葯領域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食葯產業發展「質」的躍升;安以能為要,要以落實「四有兩責」、「兩基」為抓手,切實加強食葯監管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基層食葯監管體系;食葯安全責重如山,要求強化各級黨政、監管部門和企業主體三方的責任,強化食葯日常監管,夯實基層基礎建設,不斷提升監管、服務質效。
一是要在食品葯品監管工作中做到創新發展。要推進理念創新,運用法治理念、風險管理理念和社會共治理念,著力推進依法監管、精準監管和共治監管,健全完善專業監管與社會監管、行政監管與技術監管相結合,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食品葯品監管網路,確保食品葯品來源可查、過程可控、責任可追。要推進機制創新。要加強與農業、畜牧、水產等有關部門的協調協作,加快形成權責明確、聯系緊密、運行順暢、監督有力的齊抓共管長效機制,在食用農產品准出准入、食品葯品廣告宣傳、不良反應監測、行刑銜接等方面凝聚合力。
二是要在食品葯品監管工作中做到協調發展。要協調監管與服務的關系。在保證食品葯品安全的前提下強化服務意識,積極為企業減負、松綁、增力,幫助食品醫葯產業轉型升級;要協調事前、事中、事後監管的關系。要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要求,事前要放寬准入門檻,事中要強化檢查,事後要依法追責;要協調本部門與政府的關系。樹立有為必有位的思想,努力爭取地方政府對食品葯品安全工作的重視支持。
三是要在食品葯品監管工作中做到綠色發展。要抓住中央實施「供給側改革」的機遇,為綠色企業創造發展空間。做到嚴厲打擊違法添加添加劑、超范圍添加添加劑等不法行為,引導企業堅持高科技發展、清潔發展,讓綠色低碳成為主潮流,通過多種舉措鼓勵企業發展壯大。同時,要發揮食安辦的協調作用,協調環保、農業、畜牧、林業、漁業等部門,加大源頭管制,管好農業投入品,為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和中葯材的種植把好源頭關。
四是要在食品葯品監管工作中做到開放發展。要把握開放發展理念,讓開放成為監管的鮮明導向。堅持市場開放,牢牢把握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要點,在行業准入、市場許可、產品注冊方面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堅持監管開放。以開放心態學習借鑒兄弟單位的監管經驗,加強對外交流合作;以開放的心態建立區域合作機制,取得監管聯動效應;以開放的心態與群眾、媒體、行業協會等社會各方力量互動,形成社會共治機制。
五是要在食品葯品監管工作中做到共享發展。要把握共享發展理念,讓共享成為監管的根本皈依。在監管執法上要維護群眾權益。對保健品、葯品、醫療器械虛假宣傳廣告,農村「五毛食品」、食品小作坊違法使用添加劑等問題要重拳打擊,形成震懾。在幹事創業上尊重群眾地位,強化公僕意識,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嚴肅問責追責,形成凝心聚氣、風清氣正、謀事幹事、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以監管工作的新成效,確保飲食用葯安全,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