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宣傳禁毒資料

宣傳禁毒資料

發布時間:2022-07-21 21:32:01

㈠ 世界禁毒日宣傳資料

6.26國際禁毒日宣傳資料1
少年兒童階段是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對生活充滿熱情和憧憬,渴望擁有五彩斑斕的生活和精彩人生。在這個關鍵時期,如果吸了第一根煙,嘗試了第一口毒品,涉足了青少年不宜進入的場所......一旦染上毒癮,你的人生悲劇就會從此開始。
要避免悲劇的發生,就必須構築拒絕毒品的心理防線。
牢記「四知道」
一要知道什麼是毒品;
二要知道吸毒極易成癮,難以戒除;
三要知道毒品的危害;
四要知道毒品違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毒品種類
杜冷丁 K粉 美沙酮 大麻鴉片冰毒搖頭丸嗎啡(morphine)海洛因可卡因咖啡因安納咖苯環已哌啶(PCP)麥司卡林
嗎啡是鴉片中的主要生物鹼。
在醫學上,嗎啡為麻醉性鎮痛葯,葯用其鹽酸鹽、硫酸鹽、醋酸鹽和酒石酸鹽。具有鎮痛及催眠作用,其鎮痛作用是自然存在的化合物中無可區敵的,因而一直被視為解除劇痛最有效的傳統的止痛葯。一般可有於腎絞痛和膽結石、轉移癌所致的劇痛及其他鎮痛葯無效的疼痛。變有鎮靜作用,可保機體因外傷性休克、內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某些消耗性疾病(如傷寒的某些型)所引起的衰竭。嗎啡最通常的給葯方法是注射,以便迅速生效,但口服亦有效。用葯後可見欣快感及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和腸胃系統的副作用。嗎啡還有催吐作用,
是一種全身抑制葯。其最大缺點是易成癮。
吸食嗎啡,可產生人體上的一系列副作用,在神經中樞方面,副作用表現為嗜睡和性格的改變,引起某種程度的愜意和欣快感覺;在大腦皮層方面,可造成人的注意力、思維和記憶性能的衰退,長期大劑量地使用嗎啡,會引起精神失常的症狀,出現澹亡和幻覺;在呼吸系統方面,因嗎啡能抑制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改變呼吸的自動控制,因而大劑量吸食會導致呼吸停止而死亡。嗎啡的極易成癮性,使得長期吸食者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會對嗎啡產生嚴重的依賴性,造成嚴重的毒物癖,從而迫使嗎啡癮者不斷地增大劑量以期收到相同的吸食效果。
杜冷丁學名哌替啶,又稱作嘜啶、地美露。其鹽酸鹽為白色、無嗅、結晶狀的粉末,能溶於水,一般製成針劑的形式。作為人工合成的麻醉葯物,杜冷丁普遍地使用於臨床,它對人體的作用和機理與嗎啡相似,但鎮痛、麻醉作用較小,僅相當於嗎啡的1/10--1/8,作用時間維持2—4小時左右。毒副作用也相應較小,惡心、嘔吐、便秘等症狀均較輕微,對呼吸系統的抑製作用較弱,一般不會出現呼吸困難及過量使用等問題。
鴉片為醫學上的麻醉性鎮痛葯,是從一種草本植物――罌粟中提煉出來的。
罌粟,是一種一年生的栽培植物,一般種植在海拔高300至1700米的地方,其植株約高1.5米,每年二月播種,四、五月分開花,花呈白、紅、紫等顏色,每朵花有四個花辯,其葉子大而光滑,呈帶有銀色光澤的綠色,當其果實成熟時,花辯自然脫落。罌粟本身不是毒品,但它是鴉片製品的原料,從罌粟中可得到象鴉片、嗎啡、海洛因、可待因等等毒品。搖頭丸是90年代初流行於歐美,是一種致幻性苯丙胺類毒品、是一類人工合成的興奮劑,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很強的興奮作用,服用後表現為活動過度、情感沖動、性慾亢進、嗜舞、偏執、妄想、自我約束力下降以及有幻覺和暴力傾向,具有很大的社會危害性,被認為是未來世紀最具危險的毒品。

6.26國際禁毒日宣傳資料2
吸毒對人體的危害
(1):身體依賴性
由於反復用葯所造成的一種強烈的依賴性。
身體依賴性:毒品作用於人體,使人體體能產生適應性改變,形成在葯物作用下的
新的平衡狀態。一旦停掉葯物,生理功能就會發生紊亂,出現一系列嚴重反應,稱為戒
斷反應,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葯者為了避免戒斷反應,就必須定時用葯,並且不斷加
大劑量,使吸毒者終日離不開毒品。
(2):精神(心理)依賴性
毒品進入人體後作用於人的神經系統,使吸毒者出現一種渴求用葯的強烈慾望,驅
使吸毒者不顧一切地尋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現精神依賴後,即使經過脫毒治療,在急
性期戒斷反應基本控制後,要完全康復原有生理機能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更嚴重的是,對毒品的依賴性難以消除。這是許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復吸毒
的原因,也是世界醫、葯學界尚待解決的課題。
(3):毒品危害人體的機理
我國目前流行最廣、危害最嚴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屬於阿片燈葯物。在正常
人的腦內和體內一些器官,存在著內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體。在正常情況下,內源性阿
片肽作用於阿片受體,調節著人的情緒和行為。人在吸食海洛因後,抑制了內源性阿片
肽的生成,逐漸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狀態,一旦停用就會出現不安、焦慮、忽冷
忽熱、起雞皮疙瘩、流淚、流涕、出汗、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這種戒斷反應的
痛苦,反過來又促使吸毒者為避免這種痛苦而千方百計地維持吸毒狀態。冰毒和搖頭丸
在葯理作用上屬中樞興奮葯,毀壞人的神經中樞。
吸毒對身心的危害
(1)吸毒對身體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葯劑量過大或用葯時間過長引起的對身體的一種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機體的功能失調和組織病理變化。中毒主要特徵有:嗜睡、感覺遲鈍、運動失調、幻覺、妄想、定向障礙等。
(2)戒斷反應:是長期吸毒造成的一種嚴重和具有潛在致命危險的身心損害,通常在突然終止用葯或減少用葯劑量後發生。許多吸毒者在沒有經濟來源購毒、吸毒的情況下,或死於嚴重的身體戒斷反應引起的各種並發症,或由於痛苦難忍而自殺身亡。戒斷反應也是吸毒者戒斷難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礙與變態: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礙是幻覺和思維障礙。他們的行為特點圍繞毒品轉,甚至為吸毒而喪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靜脈注射毒品給濫用者帶來感染性合並症,最常見的有化膿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擔憂的艾滋病問題。此外,還損害神經系統、免疫系統,易感染各種疾病。吸毒對社會的危害
(1)對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現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毀滅的同時,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經濟破產、親屬離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難境地。
(2)對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破壞:吸毒首先導致身體疾病,影響生產,其次是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損失和浪費,同時毒品活動還造成環境惡化,縮小了人類的生存空間。
(3)毒品活動擾亂社會治安:毒品活動加劇誘發了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擾亂了社會治安,給社會安定帶來巨大威脅。無論用什麼方式吸毒,對人體的肌體都會造成極大的損害。

㈡ 有關禁毒的資料

毒品是全球性的災難,也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目前,世界范圍內日益嚴重的毒品潮,不僅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敗壞社會風氣,而且.直接導致和誘發各種犯罪,威脅著全球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遏制、減少直至最終消除毒品犯罪,成為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打擊毒品犯罪成為各國司法機關所共同面臨的一項嚴峻任務。而我們在戒毒工作中發現,很多吸毒者都是因為對毒品缺乏了解而被誘騙吸毒,有的為了「治病」而濫用毒品,結果成癮而不能自拔!為了教育廣大青少年,以達到識毒、戒毒、禁毒的目的,我們戒毒中心制定了這個《禁毒宣教》手冊,旨在加強對禁毒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禁毒意識,也希望能對控制吸毒這一惡習的蔓延起到一定的作用。

㈢ 關於禁毒的資料

一、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現在:

1、嚴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問題誘發其他違法犯罪,破壞正常的社會和經濟秩序;

3、毒品問題滲透和腐蝕政權機構,加強腐敗現象;

4、毒品問題給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二、染上毒癮的人一般存在的跡象:

1、在家中或單位偷竊錢財、物品,或突然頻頻地向父母或朋友索要或借錢;

2、長時間躲在自己房間內,或遠離家人、他人,不願見人;

3、外出行動表現神秘鬼祟;

4、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

5、遮掩收縮的瞳孔,在不適當的場合佩戴太陽鏡;

6、面色灰暗、眼睛無神、食慾不振、身體消瘦;

7、為掩蓋手臂上的注射針孔,夏季穿著長袖襯衣;

8、情緒不穩定、異常的發怒、發脾氣、坐立不安、

9、經常無故出入偏僻的地方與吸毒者交往。

(3)宣傳禁毒資料擴展閱讀:

禁毒工作:

「禁毒工作實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禁種、禁制、禁販、禁吸並舉的方針。實行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

「國務院設立國家禁毒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全國的禁毒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設立禁毒委員會,組織、協調、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禁毒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禁毒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禁毒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國家鼓勵對禁毒工作的社會捐贈,並依法給予稅收優惠。」

「國家鼓勵開展禁毒科學技術研究,推廣先進的緝毒技術、裝備和戒毒方法。」

「國家鼓勵公民舉報毒品違法犯罪行為。」

㈣ 禁毒的文章、資料(短一點)

一、什麼是毒品根據《刑法》第357條的規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理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從醫學的角度看,毒品具有葯品的屬性,可以用來冶病、維護健康、緩解病痛,但是前提條件是合理的生產、管理和正確的使用。從法律的規定上看,我國的法律未將能使人形成癮癖的酒精、煙草及某些揮發性溶劑認定為毒品。毒品主要是被非法使用的鴉片、大麻、可卡因、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同時,杜冷丁、美沙酮、鹽酸二氫托啡、三唑侖等其他一切列入國家管制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一旦被非法使用便是毒品。二、毒品有哪些特徵毒品具有4個基本特徵:依賴性、耐受性、非法性和危害性。毒品的四個特徵是相互聯系的。依賴性和耐受性是毒品區別於其他毒物的自然特徵;對吸食者本人、家庭及社會產生的巨大危害性則是毒品的後果特徵;為消除毒品的危害性,法律必然要規范和限制毒品的生產、流通、銷售和使用,對違法犯罪活動加以懲處,因此,非法性是毒品的法律特徵。三、吸毒對人的身心危害主要有哪些1、吸毒對身體的毒性作用。指用葯劑量過大或用葯時間過長引起的對身體的一種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機體的功能失調和組織病理變化。中毒主要特徵有:嗜睡、感覺遲鈍、運動失調、幻覺、妄想、定向障礙等。2、戒斷反應。它是長期吸毒造成的一種嚴重和具有潛在致命危險的身心損害,通常在突然終止用葯或減少用葯劑量後發生。戒斷反應引起的稽延性症狀主要有:全身疼痛、頑固性失眠、焦慮和內心渴求等。許多吸毒者在沒有經濟來源購毒、吸毒的情況下,或死於嚴重的身體戒斷反應引起的各種並發症,或由於痛苦難忍而自殺身亡。戒斷反應也是吸毒者戒斷難的重要原因。3、精神障礙與變態。吸毒所致的最突出的精神障礙是幻覺和思維障礙。他們的行為特點完全圍繞毒品轉,甚至為吸毒而喪失了正常的倫理觀念、道德觀念甚至人性。4、感染各種疾病。靜脈注射毒品給濫用者帶來感染性合並症,最常見的有化膿性感染和乙型肝炎及令人擔憂的艾滋病。此外,還損害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等。四、如何預防吸毒1、吸毒的個人預防沾染毒品的誘因很多,預防吸毒的措施也很多,但歸根結底,預防吸毒的關鍵還在於自己。只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律自愛,珍惜生命,遠離毒品,才能夠切實保護自己,不被毒品所害。個人預防吸毒主要是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構築起抵禦毒品侵襲的銅牆鐵壁。首先要加強對文化、科學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學習,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水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摒棄那些腐朽生活方式,努力培養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遠大的理想。其次,要不斷培養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質,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調節平衡能力和抗拒毒品誘惑的能力。要培養自己多方面健康向上的興趣愛好,參加文明、高雅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第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摒棄吸煙、酗酒等惡習。特別是青少年,遠離毒品,首先要遠離煙酒。2、吸毒的學校預防學校是毒品預防教育的重要場所,是控制青少年中新吸毒人員滋生的最有效防線之一。學校的吸毒預防教育,旨在培養學生抵抗毒品的能力。學校要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育人、育才、育德並重。要在教學課程中把「禁毒教育」作為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要把中小學生毒品預防專題教育落到實處,常抓不懈,警鍾長鳴,使學生時時處處自覺地加以防範。學校校長是學校禁毒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將禁毒教育的責任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和班主任,要高度注意對「差生」和特殊學生的重點教育。學校要進一步建立良好的校風、校紀,使學生在優良傳統、優良秩序、優美環境、優質教育中健康成長。此外,學校必須嚴格控制社會閑散人員出入,更要嚴防有吸毒劣跡的人入校,對學生必須執行嚴格的請假、銷假制度。3、吸毒的家庭預防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度是任何社會團體都無法比擬的。只要家庭成員具有整體意識,對家人懷有濃濃的親情,就能及時發現和洞察其成員的吸毒苗頭,並給予堅決制止。家長一定要把反毒、防毒教育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增強子女抵制毒品的意識與能力,提高警惕,防止子女誤入吸毒的歧途。這樣,吸毒的家庭預防使可成為抵禦毒品的一道有效的防線。4、吸毒的社會預防建立和健全各種社會預防和控制機制,切實提高全社會預防、控制、打擊毒品違法犯罪的能力,是防毒、反毒的重要措施。社會預防的措施主要有:一是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扎扎實實際地組織開展強有力的全民禁毒宣傳教育,建立社會預防的心理機制。二是建立對高危人群的重點環境的專門預防機制。所謂高危人群指的是容易染上毒癮的一些特殊人群;重點環境是指那些容易滋生吸毒、販毒現象的地段和場所,如夜總會、歌舞廳等場所。三是建立完善對吸毒人員的幫教挽救機制。四是建立完善高效、嚴厲打擊毒品違法犯罪的特殊打防機制。五是建全禁毒綜合治理的統籌協作機制。

㈤ 禁毒宣傳內容

1、積極行動起來,同毒品違法犯罪作堅決的斗爭。

2、罌粟再美,美不過生命之花;誘惑回再大,大答不過幸福之家。

3、曾記否,鴉片戰爭受磨難;未敢忘,毒品危害猛於虎。

4、依法禁毒,創造和諧社會;遠離毒品,享受陽光生活。

5、實施綜合治理禁毒戰略,維護綏德社會穩定人民安寧。

㈥ 禁毒宣傳資料

可以從抄毒品的危害性、具體資料等各方面開始介紹:

根據《刑法》第357條的規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它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為「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十二個字。毒品的分類方法有很多,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不同的分類:

(1)根據國際公約的有關規定,可將毒品分為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

(2)根據毒品來源和生產方法不同,可分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3)根據毒品對人體的作用,可分為麻醉劑、抑制劑、興奮劑、鎮靜劑和致幻劑。

(4)根據毒品對人的危害程度,分為軟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麻醉葯品是指由國際禁毒公約和我國法律法規所規定管制的,連續使用易產生身體和精神依賴性,能形成癮癖的葯品。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麻醉葯品管理辦法》和衛生部公布的《麻醉葯品品種目錄》,屬於我國麻醉葯品管制范圍的包括:阿片類、可卡因類、可待因類、大麻類和合成麻醉葯類及衛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癮癖的葯品、葯用原植物及其制劑等,共7類118種。

㈦ 關於禁毒宣傳的內容有哪些

如下:

1、莫沾毒品,莫交毒友。

2、防毒反毒,人人有責。

3、掃除毒害,利國利民。

4、毒品是人類社會的公害。

5、吸毒是犯罪的禍根。

6、毒品一日不絕,禁毒一刻不止。

7、加強禁毒宣傳,嚴禁種植毒品原植物。

8、販賣毒品,無論數量多少一律追究刑事責任。

9、吸毒成癮人員一律強制戒毒,復吸的一律勞動教養。

10、全民動員,積極開展創建「無毒社區」活動。

㈧ 禁毒知識宣傳的內容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全世界約有10萬人死於吸毒,另有約1000萬人因吸毒而喪失正常的智力和工作能力——珍惜您的生命,請遠離毒品。

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牢固的法制、紀律觀念和群眾觀念;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素養,熱愛公安工作,具有獻身精神。具備扎實的法學理論基礎和較高的法律素養,具有較高的執法水平。

(8)宣傳禁毒資料擴展閱讀:

培養目標:

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全面落實 「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工作的決定》(中發[2003]13號)和第二十次國家公安會議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以認為本的理念。

圍繞禁毒工作和禁毒隊伍建設的實際需要堅持「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禁毒工作的實際需要,努力探索我國禁毒工作及其客觀規律,切實貫徹「大公安、厚基礎、精專業、重實戰」的原則,培養適合我國國情的,精通禁毒業務的高素質、復合公安應用人才。

㈨ 關於禁毒的知識

毒品的危害性來:

1、嚴重危自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問題誘發其他違法犯罪,破壞正常的社會和經濟秩序;

3、毒品問題滲透和腐蝕政權機構,加強腐敗現象;

4、毒品問題給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吸毒者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既是違法者,也是受害者。從醫學的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因此,吸毒者具有雙重身份。要正確地對待吸毒者,既不要把吸毒者當作犯罪分子歧視他們,又要區別於一般病人,嚴格管理,依法科學戒毒。

(9)宣傳禁毒資料擴展閱讀:

禁毒工作:

禁毒工作實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禁種、禁制、禁販、禁吸並舉的方針。實行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

國務院設立國家禁毒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全國的禁毒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設立禁毒委員會,組織、協調、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禁毒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禁毒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禁毒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國家鼓勵對禁毒工作的社會捐贈,並依法給予稅收優惠。

㈩ 有關於禁毒的資料

禁毒是運用行政法令和群眾監督的力量,促使吸食或注射鴉片和代用麻醉劑者戒絕癮癖,限制和取締種植、收貯、製造、轉運、販賣毒品和毒具行為的一項社會風俗改造工作。

運用行政法令和群眾監督的力量,促使吸食或注射鴉片和代用麻醉劑者戒絕癮癖,限制和取締種植、收貯、製造、轉運、販賣毒品和毒具行為的一項社會風俗改造工作。又稱禁煙禁毒。
吸毒為世界許多國家嚴重存在的一個社會問題。吸毒造成了超越國界的社會犯罪增加和個人人格淪喪等嚴重後果,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重視。1909年2月、1912年1月、1924年11月和1925年 2月分別召開了上海國際禁煙會議、海牙國際禁煙會議和第一、第二次日內瓦國際禁煙會議,簽訂了《海牙禁煙公約》和《日內瓦禁煙公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70~80年代以來,戒毒和反毒品走私鬥爭在國際范圍內全面展開。
中國歷史上深受鴉片煙毒之害。清雍正五年(1727),英印殖民政府、東印度公司和鴉片走私商陸續向中國傾銷鴉片。道光十九年(1839),輸入中國的鴉片達 4萬箱。中國每年因吸毒耗費的白銀外流約 500萬兩。鴉片煙毒使中國的社會經濟、國防、人民健康和家庭生活深受破壞和摧殘。道光十八年,清政府再次下令禁煙,並派湖廣總督林則徐到廣東查辦。次年 3月到達廣州的林則徐嚴厲禁煙,掀起了著名的收繳鴉片、虎門銷煙的禁煙運動,但卻遭到帝國主義的反對和干涉。鴉片戰爭以後禁令從未實施。中華民國時期,國民政府曾經宣布禁煙禁毒,也沒有禁絕。一些官吏保護販毒活動,供給飛機、輪船和武裝,為販毒犯走私運毒提供方便,以致煙毒泛濫成災。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曾於1950年2月和1952年5月兩次發布了《嚴禁鴉片煙毒的通令》,在全國范圍內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群眾性的禁煙禁毒運動。這一運動在普遍進行宣傳教育,發動和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基礎上,採取禁絕種植、禁絕販運和製造、禁絕吸食同時並舉的方針,實行強制禁絕與自覺禁絕相結合的政策。主要政策有:①禁絕種植。動員群眾自覺不種植鴉片,對改種農作物有困難的,給以貸款、免費供應糧種和發放救濟糧款等項照顧。對不聽規勸的種植者,鏟除其煙苗,處罰、制裁違抗禁令和組織種煙的首惡分子。②禁絕販運、製造。在交通要道普遍設立檢查站,堵截販運,發動群眾檢舉販運和製造煙毒的犯罪分子,查封一切煙館和據點。號召販運和製造毒品分子到政府機關登記,交出毒品、毒具,對悔過自新並檢舉立功者,從輕或免予處置;罪行嚴重、拒不悔改者,給以嚴厲懲處。③禁絕吸食。在進行調查登記,摸清煙民情況後,採用3種方式施戒:一是在家自戒,煙民登記後,訂出戒煙計劃,自己執行,由家屬和街道工作人員監督、檢查。二是成立群眾互助性的小型戒煙小組,把煙民集中施戒,加強對煙民的監督管理,提高其效果。三是政府成立戒煙所,主要吸收一些貧困的、煙癮大的或自戒不奏效的煙民。進戒煙所後給他們服用戒煙葯,組織他們學習和參加輕微勞動,進行監督教育,鞏固成效,防止反復。到1953年底,全國普遍禁絕了種植鴉片、制毒、販毒和吸食鴉片煙毒的現象,400萬吸毒者陸續戒絕,禁煙禁毒運動勝利結束。中國的禁煙禁毒,挽救和改造了大批吸毒者,改變了不良的社會風氣,促進了社會改造工作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宣傳禁毒資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旅遊大米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808
運輸公司夏季安全培訓方案 瀏覽:574
服飾促銷活動總結 瀏覽:289
少兒藝術萬聖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3
市場營銷的考題 瀏覽:471
幼兒園中班元旦策劃方案 瀏覽:578
鄉鎮扶貧產業培訓方案 瀏覽:818
山西愛夢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68
網路銷售跟網路營銷 瀏覽:265
市場營銷環境及其特徵 瀏覽:462
大學六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5
破冰大會策劃方案 瀏覽:268
小學教師網路培訓研修方案 瀏覽:963
聯通上市推廣方案 瀏覽:442
紅包裂變推廣方案 瀏覽:967
城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67
年度安全培訓計劃方案表 瀏覽:23
南昌大學市場營銷專業 瀏覽:71
天津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的市場定位 瀏覽:363
線下營銷與網路營銷的關系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