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鼓樓宣傳片

鼓樓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2-07-21 05:32:11

A. 中國最受歡迎的鍾鼓樓,北京的標志性建築,含有歲月氣息嗎

你去過北京的鍾鼓樓嗎?鍾鼓樓是北京最富有特色的歷史建築,鍾鼓樓是鍾樓和鼓樓的合稱,在地安門外大街,建築巍峨而富有氣勢,這些珍貴的歷史建築都是中華文化的精華。鍾鼓樓也是歷史遺跡,在當地也十分著名,保留保護的很不錯,雖然歷經風雨,但是依然古樸典雅,與周圍建築相得益彰,交通便利!最近因為一些原因,鍾樓和鼓樓不對外開放。

B. 我想知道天津鼓樓還是100多年前的那個鼓樓,聽說解放後又重建的

當然是新建的,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台鈴鐺閣(音稿),後來鼓樓拆炮台倒大火燒了鈴鐺閣

拆除
1900年,八國聯軍侵津,第二年天津城牆被迫拆除。由於遭兵燹之災,鼓樓日漸頹圮。1921年(民國十年),有拆建鼓樓之議,並於年內完成。重建的鼓樓,用舊城四門樓之名,由天津書法家華世奎重書,鐫於鼓樓四門,曰鎮東、安西、定南、拱北。1952年11月7日,因貫通道路,鼓樓拆除。
重建
改革開放,中華振興,津沽文脈,得以傳承。1994年天津開始了危陋房屋

天津鼓樓夜景
大片改造工程,作為危改重點的老城廂地區也因此使鼓樓有了重建的機會。鼓樓重建工程於2000年11月25日開工,2001年9月28日竣工。

C. 圖中照片是南京市鼓樓區哪裡

是不是忘記帶照片了啊,下次要記得帶上圖片,不然不能給到好建議或者是好答案

D. 鼓樓的歷史沿革

在我國,大凡古老的城市與寺院都建過鍾樓、鼓樓,這兩座樓是我國古代城市用於報時和顯示威嚴的建築物,也是我國古代城市文明的標志之一。鼓樓其實就是城隅上置放巨鼓的樓房,用以報時或警戒盜賊。而佛寺的鼓樓與鍾樓相對,建於正殿的左右,用以懸鼓報時,或於典禮時敲擊。
開封鼓樓被譽為中國最早的鼓樓,始建於明代洪武十二年(1379年)。鼓樓的台基高三丈,磚砌瓮門,通東西大道。台上建樓兩層,各三間,距地面高約七丈。上層周圍有游廊欄桿,登樓遠望,全城在目。樓上南間架有牛皮巨鼓一面,直徑約1米,聲音深沉渾厚,能傳數十里。東西檐下各懸巨匾一塊,西檐下額題「聲震天中」,東檐下額題「無遠弗屆」。河南地當九州之中,開封又在河南中部,鼓樓又在開封的中心,無怪乎鼓樓的匾額要題「聲震天中」。而這里發出的鼓聲,自然就「無遠弗屆」了。開封鼓樓宏偉無比,只有後建的西安鍾樓才可與之媲美,故有「中國的鍾樓在西安、鼓樓在開封」之說。明、清時期開封鼓樓修建、修繕年表。。
明代後期,河南巡撫認為鍾樓、鼓樓妨礙了巡撫衙門的風水,下令將鍾、鼓二樓上的鍾與鼓互相調換,鍾樓改為鼓樓,鼓樓改為鍾樓。在卸鍾進行互換過程中,鍾紐斷了,鍾從樓上掉下來,摔個粉碎。後來將碎鐵片熔化後重新鑄了新鍾,但新鍾發音遠不如老鍾響亮。巡撫十分氣惱,但也無可奈何,只好作罷。從此,巡撫對鍾樓不管不問,任其破損、坍塌也不加修繕。
到了清代,鍾樓已經破損、坍塌得不成樣子,康熙十年(1671年),河南巡撫郎廷相下令將鍾樓拆掉,從此開封就沒了鍾樓。拆下來的磚瓦、木料在大相國寺內建了藏經樓。鍾樓存在的時候,那個地方叫鍾樓口,鍾樓拆掉以後,叫「拆樓口」(諧音錯叫為「車路口」)。
辛亥革命後,鼓樓樓頂中央增建一尖塔式四方樓,四面裝有巨型自動鍾,為全市報時之用。1948年開封第一次解放時,台基上兩層樓為炮火所焚,僅剩下一座台基。
新中國成立後,開封多次對台基加以整修,作為節日檢閱觀禮台和全市廣播宣傳中心。1976年11月,將鼓樓台基拆除辟為廣場。這座歷經戰火、洪水甚至「文化大革命」而屹立不倒的建築,最終不幸被拆除。從此,鼓樓在開封消失了。

E. 鼓樓區的著名景點

鼓樓
開封鼓樓、鍾樓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鍾樓在鼓樓廣場原鼓樓的位置上,鼓樓在「拆樓口」即省府西街眼科醫院門前,通向迎賓路口的位置,東西對稱,在一條線上,十分威嚴、齊整。明代後期,鍾、鼓二樓上的鍾與鼓互相調換,鍾樓改為鼓樓,鼓樓改為鍾樓。到了清代,鍾樓已經破損、坍塌,康熙十年(1671年),鍾樓被拆掉,從此開封就沒了鍾樓。拆下來的磚瓦、木料在大相國寺內建了藏經樓。
1948年6月開封第一次解放時毀於戰火,只剩下了一個基台,於1976年拆除。2013年10月16日,開封鼓樓重建工程圓滿結束,鼓樓重新屹立在開封這片大地上。
開封中興寺


開封市鼓樓區中興寺位於開封市鼓樓區茶庵,開尉路西側。現存天王殿三間、正殿三間等建築。史料記載,該寺始建於隋唐期間,武則天稱帝時,有僧十人,向武則天獻<大雲經疏>,內稱武則天是佛菩薩化身。武後十分高興,將經卷頒行天下,改年號為「天授」,並賜名為「大雲寺」。唐中宗李顯復唐,中興唐室,又將大雲寺賜名為「中興寺」「為國行道」。三年後李顯又將「中興寺」賜名為「龍興寺」。
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九七六年)賜名「太平興國寺」。並詔令寺內增設譯經院,成為官設譯經機構,是中國最早的官方譯經機構之一。譯經院後改名為傳法院。為北宋朝廷主持佛典翻譯、訓練譯經人才、刊印藏經之所在。至明朝改為護國寺,寺院規模宏大,佔地甚廣有五頃寺之稱,其歷經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國,在歷史上影響較大。
龍亭公園
開封市鼓樓區龍亭是古城開封的一個著名游覽點,也是開封文物古跡的一個代表。其實這不是亭,而是建築在一座高達13米的巨大青磚台基之上的殿堂。開封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作為北宋王朝的都城達167年之久。當時的宋京極為繁盛,宮殿建築很輝煌。可惜金人侵佔開封時,宋皇宮建築大部分被燒毀了。
在過去皇宮遺址上只留下了龍亭這座建築物,而這座龍亭卻是清代所建。龍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從地面到大殿有72級台階。台階中間是雕有雲龍圖案的石階。登上平台,四周有石欄圍繞。大殿是木結構,重檐歇山式建築。遊人登上平台,入殿觀看陳列的文物後,可以在石欄前眺望開封古城景色。龍亭前有一條筆直的大道,道旁有兩個東西對峙的湖,東為潘湖,西為楊湖。龍亭,潘、楊兩湖,以及龍亭後面的假山花園,都辟為龍亭公園。從龍亭前的大道,過潘、楊兩湖,再往南,仍是一條筆直的大道,兩旁店鋪林立,這條大道歷史上是一條寬闊的御道。
清明上河園
開封市鼓樓區清明上河園是按照1:1的比例把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的代表作,堪稱中華民族藝術之瑰寶的<清明上河圖>復原再現的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該園佔地面積500餘畝,其中水面150畝,擁有大小古船50餘艘,各種宋式房屋400餘間,形成了中原地區最大的宋代古建築群。清明上河園作為集歷史文化旅遊、民俗風情旅遊、休閑度假旅遊、趣味娛樂旅遊和生態環境旅遊於一體的主題文化公園,突出體現了觀賞性、知識性、娛樂性、參與性和情趣性等特點。
天波楊府

開封市鼓樓區天波楊府位楊家湖畔,東依北宋皇宮遺址龍亭風景區,西臨中國翰園碑林和清明上河園。佔地2.6公頃,是為紀念和頌揚北宋忠臣楊家諸將業績,於1994年重建的一座仿宋園林樓閣建築。據史書記載,天波楊府是北宋抗遼名將楊業的府邸,因位於京城西北隅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楊府。為表示對楊家世代抗遼報國的敬仰,宋太宗趙光義曾下御旨:經天波府門,文官落轎,武官下馬。楊業為國捐軀後,改為家廟,名曰「孝嚴寺」。
歷經多次毀復,至民國廢於日軍戰火。新建的天波楊府由東西中三個院落構成。中院為楊府主體建築,依次建有大門、照壁、鍾鼓樓、過廳、天波樓、東西配殿、後殿、迴廊。陳展有楊家將群塑、佘太君廟、楊家兵器等大量實物資料。西院為楊家花園,由亭、台、假山、小溪組成。東院是校場,為楊家操戈練兵演武之地。設有點將台、帥旗、馬廄等。
延慶觀
延慶觀位於包公湖東北部,是中國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宮觀。建於元太宗五年(1233年)。原名重陽觀,系為紀念道教中全真教創始人王吉吉在此傳教並逝世於此而修建。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名延慶觀。現僅存玉皇閣部分。玉皇閣高13米,坐北朝南,採用仿木結構,均用磚砌成。外觀下閣上亭,上圓下方,是一座集蒙古包與閣樓巧妙結合,具有元代風格的建築。閣內供有真武銅像一尊,亭內為漢白玉雕玉皇大帝像。新修建有東西道房、三清殿等,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陝甘會館
山陝甘會館位於開封市鼓樓區中心偏北,坐落在明代中山王徐達後裔的府第舊址上,以磚、石、木雕藝的三絕譽冠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時期建築藝術的代表作。會館又稱同鄉會,是舊社會都市中同鄉或同業的民間性團體。會館之名始見於明代,清。會館多是外省官僚士紳的組織,在商業城市,則是外地工商行幫的機構。開封的山陝甘會館建於清乾隆年間。明末的崇禎十五年,黃河水患,汴城被淹,直到清初,開封城仍是廢墟一片。經過一百多年的休養生息,到乾隆年間,開封日漸繁華,南來北往的客商紛至沓來。起初是山陝兩省的富商為擴大經營,保護自身利益籌結同鄉會,後又加入甘肅籍商人,遂名山陝甘會館。
包公祠
開封包公祠,它坐落在七朝古都開封城內風景如畫的包公湖西畔,是國家旅遊局開發建設的中原旅遊區的重要景點、河南省十佳旅遊景點之一。
開封府
為北宋時期天下首府,「開封府」,位於開封鼓樓區包公湖東湖北岸,佔地60餘畝,建築面積1.36萬平方米,與位於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應,同三池湖水相映襯,形成了「東府西祠」。

F. 天津鼓樓一日游——和愛車軒逸的游記淺談

鼓樓是天津衛三宗寶之首,天津市地理位置的中心,名副其實的老城區。古牌坊、古城樓、格格府等老建築,雖為修復修建,仍然保留了明清時代的建築風格。登上鼓樓頂層,古樓旅遊區全貌盡收眼底,古香古色,和遠處的高樓大廈遙相呼應,確實很美。天津鼓樓,這四個方向都有不同的字,東門口是鎮東,南門口是定南,西門口是安西,北門口是拱北,分別構成了不同方向的含義,老話常說:天津衛有三寶,鼓樓、炮台、鈴鐺閣!這就是傳說中的鼓樓,上面是有鼓的,不過,現在也就是在外參觀一下了。
東南西北四個門。明朝大學士李東陽,曾以這四座城門為題,寫下了《鎮東晴旭》《安西煙樹》《拱北遙岑》《定南禾風》四首舊體詩,這四座城門分別被其列為「直沽八景」中的四景。
這里曾是清光緒年間,和碩格格逃婚來津的居所。格格府的藏品中既有明清瓷器,也有名人字畫,還有商周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其中有幾件用碎片拼起來的瓷器,以青花居多,僅一件青花鳳紋高足菱口碗,就花了6萬元修復費
雕塑吹糖人
雕塑糖炒栗子
磨面
出來順便轉轉古玩店,雞血藤的手鐲
各種茶杯
經典軒逸多有的大燈設計[偷笑]
霸氣
圓潤的大屁股,很有料[偷笑]
尾燈設計的也很漂亮
經典獨有的標志
經典除了有點顯老,其他都很好 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台、鈴鐺閣。光緒庚子年,八國聯軍侵入天津,城牆被拆除,獨獨留下了鼓樓倖存。重建後,把鼓樓四個城門的名稱"鎮東","定南","安西","拱北",請名書法家華世奎書寫,並重書了梅小樹的對聯。這座鼓樓,碧瓦丹楹,煥然一新重新成為津門一景。

G. 光緒十五年天津老照片:站在鼓樓俯拍市井,海河官船為什麼掛帥旗呢

站在鼓樓俯拍天津市井。天津老城廂以鼓樓及鼓樓商業街為中心,由城牆合圍而成,總佔地面積約94公頃。


天津城牆附近的街區。由城牆合圍起來的天津老城廂,有一個流傳已久的說法:“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貧,西門賤。”北門附近是商業和漕運中心,富商多;東門附近多衙門和文教機構,士紳和官員多;南門附近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聚集,多貧民;西門附近多墳場和刑場,得個“賤”字也就難免了。


天津城牆南垣與牆子河。天津的城牆在1901年就全部拆除了,是唯一一個清朝還沒滅亡就拆除城牆的重鎮。原城牆牆基改築馬路,於是,老城廂改建成了東、西、南、北四條大馬路。這事是八國聯軍乾的。從此,天津就沒有了老城廂,只有城裡城外了。


天津遭遇水災期間加固堤防。天津為“九河下梢”,河流眾多,地勢低窪,河道和堤壩得不到很好的治理,幾乎年年發生水災。1889年7月中下旬,天津大雨持續不斷,各河河水漫溢,租界和老城廂均被淹沒,水深處超過1米。

H. 南京有什麼標志性建築

南京地標1、紫峰大廈

紫峰大廈也叫綠地廣場·紫峰大廈。位於南京南鼓樓區鼓樓廣場,東至中央路,西至北京西路。

南京地標2、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位於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連通市區與浦口區,是長江上第一座由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

南京地標3、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華民國國父、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的陵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西鄰明孝陵,東毗靈谷寺。

南京地標4、金陵飯店

南京金陵飯店,是中國現代酒店的先行者,明慧敦厚,婉約熱忱;細意濃情的服務在國際酒店業盛受贊譽。金陵飯店是南京城市的 「中心地標」,東西方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

南京地標5、新世紀廣場

南京新世紀廣場由新加坡泛亞集團開發,曾經擁有"江蘇第一高樓"稱號,大樓實際高232.2米,連主天桿高255.2米。

南京地標6、長發中心

南京長發中心(CFC)地處南京「長安街」——中山東路中部軸心區,北枕中山東路及南京文化廣場,位於玄武湖—總統府—南京文化廣場—夫子廟的南京文化中軸線上。

南京地標7、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始建於宋,位於市中心偏南,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是由文教中心演變而成的繁華鬧市,人們通常所說的夫子廟,實際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主大建築群。

南京地標8、1912

「南京1912」位於南京市長江路與太平北路交匯處,由17幢民國風格建築及「共和」「博愛」「新世紀」「太平洋」4個街心廣場組成,總面積3萬多平方米。這片青灰色與磚紅色相間的建築群,風格古樸精巧,錯落有致地呈L形環繞「總統府」,成為以民國文化為建築特點的商業建築群。

南京地標9、鼓樓

鼓樓位於南京市中心,建於明洪武十五年,規模宏大、氣勢雄偉,乃當年擊鼓報時的場所,為全城百姓晝夜報時,有時也用作迎王、接詔書等大慶,堪稱明代首都之象徵。

南京地標 10、電視塔

位於南京城西部,塔高318.5米,為全國第四,塔樓共8層,是人們高空游覽,購物、娛樂、餐飲、休閑的好場所。在塔上觀賞長江及城內建築尤為理想。底層為全省最大的科學宮。江蘇南京廣播電視塔,又名「紫金塔」。

閱讀全文

與鼓樓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東女鞋市場營銷策略 瀏覽:708
市場營銷寓言案例分析 瀏覽:113
上海集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92
5g市場營銷戰略論文 瀏覽:20
文明禮儀培育培訓方案 瀏覽:368
山東影耗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64
旅遊大米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808
運輸公司夏季安全培訓方案 瀏覽:574
服飾促銷活動總結 瀏覽:289
少兒藝術萬聖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3
市場營銷的考題 瀏覽:471
幼兒園中班元旦策劃方案 瀏覽:578
鄉鎮扶貧產業培訓方案 瀏覽:818
山西愛夢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68
網路銷售跟網路營銷 瀏覽:265
市場營銷環境及其特徵 瀏覽:462
大學六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5
破冰大會策劃方案 瀏覽:268
小學教師網路培訓研修方案 瀏覽:963
聯通上市推廣方案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