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糧食日主要內容是什麼
世界糧食日主要內容是愛惜糧食,主題是「共同成長,繁榮和持續,行動造就未來」。
同時,周是國家糧食安全宣傳周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的主題是「保障中國飯碗,構建全球糧食安全」。
根據糧農組織2019年10月在聯合國發布的《2019世界糧食及農業狀況》,大約14%的世界糧食在收獲後到達零售前遭受損失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世界上每年價值約4000億美元的食物在進入商店之前就被浪費了,原因是錯誤的收獲和處理食物、疾病和氣候。此外,發達國家在消費層面浪費了更多的糧食,特別是其中,東南亞,北美和歐洲。
世界糧食日始於1981年10月16日。每年10月16日,世界各國政府都會圍繞糧食和農業生產的發展舉行紀念活動。其目的是引起世界對糧食和農業生產發展的高度重視。每年世界糧食日,包括糧農組織、各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在內的國際組織都將開展各種宣傳和紀念活動。
2. 今年糧食節約的主題是什麼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0〕7號)精神,指導糧食行業切實做好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廣泛開展愛糧節糧宣傳活動,增強愛糧節糧意識
近年來,國家不斷完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措施,糧食生產連續6年獲得豐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打下了堅實基礎,但長期保持我國糧食供需基本平衡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同時,目前我國糧食(含食用油,下同)在生產、儲存、運輸、加工、消費等環節的損失浪費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各類糧食企業要從實踐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愛糧節糧的重要意義,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努力降低糧食損失損耗,提高糧食綜合利用率,抑制不合理的消費需求,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要結合糧食行業實際,發揮自身優勢,採取多種形式,加大對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宣傳力度。大力宣傳糧食系統幹部職工儲糧保糧工作先進典型和優秀事跡,發揚「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好傳統,樹立糧食部門帶頭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良好社會形象。要充分利用「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世界糧食日」、「放心糧油宣傳日」、「糧食科技活動周」等平台,廣泛開展愛糧節糧科普宣傳活動,進一步擴大活動影響,增強全社會愛糧節糧的意識。要積極組織開展徵文比賽、研討會、愛糧節糧公益展覽等主題宣傳活動,營造「愛惜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濃厚氛圍。
二、切實做好糧食收購和倉儲管理工作,降低收儲環節的損失
(一)認真執行國家政策,及時收購農民余糧。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糧食收購工作的組織領導,指導企業及時做好各項收購准備工作,認真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發揮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滿足農民售糧需要,減輕農戶家庭儲糧壓力。要大力發揮糧食質量檢驗檢測體系的作用,定期開展收獲糧食質量監測與調查工作,准確掌握糧食質量狀況,及時發現糧食質量安全隱患,避免因質量問題造成的糧食損失。各類糧食企業要加強精細化管理,努力做到糧食顆粒歸倉。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儲糧條件。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各類糧食企業要切實做好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和倉房維修改造工作,積極拓展投融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和指導管理力度,加強中央補助投資項目建設管理,進一步擴大倉儲能力,改善儲糧條件。在倉儲設施建設中,要嚴格設計標准和技術規范,積極採用先進儲糧技術和設施設備,保證工程質量,滿足安全儲糧和降低糧食損耗等要求。
(三)提高科學儲糧水平,防止儲糧安全事故,積極推進農戶科學儲糧。一是積極推廣糧食流通各環節低能耗、高產出、高效率、高附加值和綜合利用技術,全面提高科學儲糧水平。二是嚴格規范倉儲管理。積極開展「四無」糧庫創建活動,規范企業倉儲行為,努力實現倉儲管理的規范化,降低糧油儲存過程中的損失損耗,延緩糧油儲存品質劣變速度。定期開展儲糧質量安全的檢驗鑒定,確保糧油儲存安全。落實倉儲管理責任制,防止儲糧安全事故的發生。三是積極推進農戶科學儲糧工作。針對農戶儲糧分散、面廣、裝具落後的狀況,加強宣傳和技術指導,進一步普及科學儲糧知識,建立糧食產後技術服務體系,提高農戶儲糧技能。要加大農戶科學儲糧資金支持力度,積極推進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的新裝具、新技術,努力改善農戶儲糧條件,減少儲糧損失。
三、加快糧食現代物流設施建設,減少糧食運輸損失
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按照《糧食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加強組織協調和行業指導,加快散糧裝卸、運輸、中轉、接收、發放設施及檢驗檢測等配套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散糧火車、散糧汽車、散糧船舶、散糧集裝箱等新型糧食運輸裝備,嚴格執行糧食裝卸作業標准和糧食運輸管理規則,避免糧食灑漏、受潮、霉變、污染等問題的發生。要大力推廣糧食「四散」(散裝、散運、散卸、散儲)技術,提高糧食物流技術裝備水平,簡化運輸環節,縮短運輸周期,減少糧食運輸損失。
四、科學制定糧油產品標准,提高糧油加工和轉化利用率
一是積極做好糧油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增強加工產品標準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要注重將國際標准、發達國家先進管理經驗與我國的實際相結合,以糧食的最終用途和最佳品質為指導,科學制修訂糧油產品標准,完善加工技術標准體系,提高糧食加工出品率和綜合利用率,有效節約糧食資源。二是積極推廣使用糧油加工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加快淘汰高耗糧、高耗能的落後產能,實現加工技術改造升級,提高糧食加工出品率。三是加強糧油資源的高效利用,尤其是米糠、胚芽、稻殼等副產物的高效轉化。引導和推進加工業規模化和集約化經營,發展糧食循環經濟,延長產業鏈條,促進加工轉化增值,發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加工用糧模式,有效利用糧食資源。四是以大力發展糧油食品加工業為重點,按照「安全、優質、營養、方便」的要求,推進傳統主食品工業化生產,樹立健康消費觀念,鼓勵發展全穀物食品,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大力倡導適度加工,改變片面追求「精」、「細」、「白」的消費傾向。五是加強產業政策指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科學布局,逐步建立現代糧油加工體系。
五、加強科技支撐,大力研發和推廣節糧減損新技術
一是加大儲運科技投入,推進綠色儲糧新技術的發展。加大對新型儲糧技術研發的投入,加大生態儲糧技術、綠色(生物)殺蟲劑、節能乾燥技術、信息監測監控技術的研發力度。推廣以充氮、二氧化碳氣調為代表的綠色儲糧新技術。研究運輸環節減少糧食損失的工藝技術和裝備。二是加大糧食加工高效節糧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的研發力度。加強糧油綜合利用及高效轉化技術研究,推動加工過程減少損失及高效加工技術的發展。研究開發碾米、制粉、食用油加工、發酵、釀造等提高產出效率的新技術、新裝備,研究玉米和大豆深加工新技術,提高糧食綜合利用效率。三是加強糧食營養健康基礎性研究,加大糧食科技宣傳引導力度,倡導合理、科學消費糧食理念。
六、大力推進放心糧油工程,引導糧油企業愛糧節糧和做好相關服務
(一)加強管理,提高質量,改善服務。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糧油加工企業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支持企業增加原料檢驗、生產過程動態監測、產品出廠檢測等檢測設備,特別是快速檢驗和在線檢測設備,健全企業內部質量控制和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糧食企業要增強質量意識、安全意識、誠信意識、服務意識,建立和完善質量保證體系,落實質量安全責任,嚴格按照國家標准組織生產,確保產品質量合格、衛生安全。要改善經營方式,提升服務功能,增設服務網點,積極開展「兩代一換」、連鎖配送等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經營業務,為消費者和種糧農民提供優質周到的服務。
(二)大力抓好放心糧油示範企業,引導和帶動全行業健康發展。要發展一大批放心糧油示範企業,包括加工廠、糧店、配送中心、主食廚房、種植基地等,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示範企業要嚴格執行國家標准和有關規范,強化管理基礎,優化經營模式,規范服務行為,實行產業化經營、規范化管理、標准化服務,使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再上一個新台階,使放心糧油工程成為深受各方面歡迎的名副其實的「民心工程」。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愛糧節糧是人之美德。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切實發揮表率作用,帶頭做好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全國糧食行業幹部職工要繼續發揚「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光榮傳統,忠於職守、以身作則、厲行節約,做愛糧節糧的榜樣和模範。
二〇一〇年四月六日
3. 2021年世界糧食日主題是什麼
2021年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今年的主題是「行動造就未來。更好生產、更好營養、更好環境、更好生活。」
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起始於1981年10月16日,是世界各國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圍繞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舉行紀念活動的日子,其宗旨在於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
設立背景
「民以食為天」,糧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始終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地位。
1972年,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蘇聯大量搶購穀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
4. 世界糧農組織成立75周年,今年的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什麼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我們每個人從小耳熟能詳就能背誦的詩。這句詩沒有華麗的辭藻,而是簡單易懂,就是強調糧食來之不易,要珍惜。
現在的年輕人出生在一個好時代,沒有感受過飢餓的考驗,也對糧食沒有深刻的意識,殊不知,每一粒米都來之不易。
而世界糧食日不僅是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還是呼籲所有人減少食物浪費。
一些人有這樣的觀點:客人來了,不管能不能吃完,一定要做上滿滿一桌,或者下館子也要點的滿滿的。這樣的待客之道是錯誤的,滿滿一桌菜不是證明自己待客的熱心之情,每次聚餐,剩下一大堆飯菜,這樣的浪費不可取。
就算現在富有了,我們也不能浪費糧食。在從前,我們經歷了一段很痛苦的時期,那時候很多人吃不上飯,甚至還有餓死的,看似離我們現在的生活很遠,但其實不到短短幾十年。
我們不是要在世界糧食日喊著保護糧食的口號,而是將這個觀念滲透在平時的一日三餐,在生活中踐行珍惜每一粒米的觀念。
5. 世界節約糧食日的宣傳標語
1、生命誠可貴,糧食價更高。
2、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浪費去無蹤,糧食更出眾。
4、盤內一分鍾,廚內更多功。
5、節糧從我做起,建設節約型社會。
6、多種雙季稻、糧食安全之需要。
7、米飯粒粒念汗水,不惜糧食當自悔。
8、民以食為天,糧以儉為先。
9、也許溫飽在某個角落還是難題,請珍惜手中的糧食。
10、珍惜糧食,養成節約好習慣。
11、普及節糧知識,提高節糧意識。
12、崇尚節糧風氣,促進可持續發展。
13、食於大地糧,應人人為節。
14、嚴厲打擊糧食經營違法行為,保護糧食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權益。
15、省下一顆糧食,已許可以救活一個人的生命。
16、滴水湊成河,米湊成籮。
17、節約糧食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18、愛惜糧食就是熱愛生活。
19、糧食生產事關國計民生。
20、嚴禁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的行為。
21、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節約糧食,現在做起。
22、民以食為天,糧以儉為先。
23、多種糧、保穩定、促發展。
24、珍惜勞動成果,反對浪費糧食。
25、浪費糧食是的犯罪。
26、紀念世界糧食日,開展愛糧節糧活動。
27、多種田、有補貼;不種田,收回田。
28、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
29、請記住:糧食來得不容易。
30、糧食是用來滿足溫飽的不是用來浪費的。
31、鋤頭耙握得緊,作田還是本。
32、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農不穩、無糧則亂。
33、浪費糧食可恥,節約糧食榮譽。
34、發展糧食生產,禁止耕地拋荒。
35、拋荒耕地,不發糧食補貼。
36、人人節約一粒米,拯救世間千萬人。
37、精耕細作為榮,棄耕拋荒可恥。
38、愛惜糧食就是愛惜生命。
39、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
40、愛糧節糧,建設節約型社會。
6. 第40個世界糧食日,今年的主題是什麼
第40個世界糧食日,今年的主題是讓我們用行動造就未來,實現我們在生活中健康飲食。因為現在也是隨著我們國家條件也是越來越好,因此也是造成了很多人都有一個浪費糧食的現象。其實這樣也是非常不好,因為每一粒糧食也都是非常來之不易,也都是需要我們去倍加珍惜。因為糧食因為都是農民叔叔辛辛苦苦種出來,他們所付出的勞動和辛苦也是更是我們沒有辦法所去體會。因此,我們自己在平時的生活中,自己就是要去注意。
因此,綜上所述,第40個世界糧食日,今年的主題是讓我們用行動造就未來,實現我們在生活中健康飲食。
7. 我想問一下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
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定為「水:糧食安全之源」。
另外歷年世界糧食日主題——
1981年:糧食第一 (Food Comes Furst);
1982年:糧食第一 (Food Comes Furst);
1983年:糧食安全 (food Security);
1984年:婦女參與農業 (Women in Agriculture);
1985年:鄉村貧困 (Rural Poverty);
1986年:漁民和漁業社區 (Fishermen and Fishing Communities);
1987年:小農 (Small Farmers);
1988年:鄉村青年 (Rural Youth);
1989年:糧食與環境 (Food and the Environment);
1990年:為未來備糧 (Food for the Future);
1991年:生命之樹(Trees for Life)。旨在增強人們植樹造林、保護森林的意識,強調森林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進一步提高人們對林業與環境、林業與土地、林業與水資源,特別是林業與農業生產等相關性的認識。目前,全世界每年被砍伐的森林面積達170公頃,已嚴重影響到全球的生態平衡;
1992年:糧食與營養 (Food and Nutrition);
1993年:收獲自然多樣性 (Harvesting Nature's Diversity);
1994年:生命之水(Water for Life)」,以強調全球缺水的嚴重狀況和合理用水的必要;
1995年:人皆有食 (Food for All);
1996年:消除飢餓和營養不良(Fighting Hunger and Malnutrition)。世界各國在這一天舉行各種形式的活動,以喚起國際社會注意長期存在的世界糧食問題,鼓勵各國努力發展糧食生產,促進各國在這方面的合作,為在本世紀內消除飢餓和營養不良而斗爭;
1997年:投資糧食安全 (Investing in Food Security) 」,以敦促世界各國在保障糧食安全問題上積極行動起來;
1998年:婦女養供世界 (Women Feed the World);
1999年:青年消除飢餓 (Youth Against Hunger);
2000年:沒有飢餓的千年 (A Millennium Free from Hunger);
2001年;消除飢餓,減少貧困 (Fight Hunger to Rece Poverty);
2002年:水:糧食安全之源 (Water: source of Food Security);
2004年:生物多樣性促進糧食安全;
2005年:農業與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
8. 第二十九個糧食日的主題是什麼
2009年10月16日是第29個世界糧食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簡稱糧農組織)將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定為「應對危機,實現糧食安全」。
9. 今年的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什麼
今年的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行動造就未來,到2060年能實現零飢餓。
近年來,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一直穩定在較高水平,糧食庫存充裕,糧食供給由總量不足轉為,結構性矛盾,人們更加關注糧食質量安全,消費需求轉向"吃得好」和「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便利」。
為此,必須加快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糧食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著力增加綠色優質糧食產品供給、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著力解決市場化形勢下農民賣糧問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加快構建更高質量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數據顯示,在2015年世界人口每7人中就有1人是移民。飢餓與貧困、氣候變化和沖突是導致人口被迫遷移的幾個主要原因。2016年,在13個發生暴力沖突和內亂的國家,逾6300萬人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困境,迫切需要人道主義援助,這充分說明和平與糧食安全之間的緊密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