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梨子宣傳日

梨子宣傳日

發布時間:2022-07-16 21:13:55

A. 2011豐縣梨花節在什麼地方

豐縣大沙河萬畝白酥梨示範園,(李寨黑樓村南)地處蘇、皖兩省交界的黃河故道上,總面積1.8萬畝,年產優質白酥梨6000萬Kg,是江蘇省最大的白酥梨生產基地。

該示範區創建於1958年,40多年來,堅持科技興果,以江蘇省農科院為技術依託單位,聘請果專家為顧問,實行科學測土配方施肥、合理剪枝、人工授粉、疏花疏果、果品套袋、病蟲害生物防治等技術,努力提高優質果率。1996年以來,該示範園投資200多萬元,修築了12Km長的梨園,方便了果品的外運銷售。並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園內的水利硬體設施,保證了果品生產旱澇奪豐收,使昔日的黃沙灘變成了如今的花果園。該示範園生產的「大沙河」牌優質白酥梨個大酥脆、皮薄汁多、營養豐富,在國家、省、市各級舉辦的大型水果評比中,榮獲40多項大獎,並連年被評為「部優、省優、市優」產品稱號,獲全國「梨王」桂冠和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萬畝白酥梨示範園已被評為江蘇省模範果園,該園「優質豐產栽培技術」曾獲江蘇省科技進步獎
該示範園,每當清明時節,萬畝梨園和千畝紅富士示範園內千樹萬樹花競開,成為花的海洋,為旅遊觀光的人們創造了一個休閑娛樂、賞花、吟詩、作畫、賦詞的好去處。

B. 孔融讓梨的故事歷史上好像不是這樣說的吧,他跟曹操又有什麼關系

孔融是當時的名流,專家,可以說是北海第一人。
可是孔融骨頭還是很硬的,且經常跟曹操過不去。
曹操想殺他,可是名人不好惹啊。
怎麼辦呢?
當然是要搞臭他,占據道德制高點才行。——上下五千年,全是這一套。
然後,就杜撰了一個言論,說是孔融說的。
那,是什麼言論呢?
那個言論被後世胡適完善過: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並沒經過父母的同意,所以父母對於孩子沒有生育之恩。孩子應該報答的只是養育的恩情。——「養兒防老」這句話也就變成了交易,是對偉大母愛的侮辱。。。。
不過,這樣的理論放到那個時代,是很驚世駭俗的,就像布魯諾宣傳日心說一樣,是要上火刑的。

這樣,孔融當時就臭了....

C. 梨是什麼

皮是熱性的,肉是涼性的.蒸熟後加冰糖能滋肺陰

D. 梨的簡介

梨為薔薇科植物,多分布在華北、東北、西北及長江流域各省。8~9月間果實成熟時採收,鮮用或切片曬干。
主要品種有秋子梨、白梨、沙梨、洋梨四種。秋子梨分布在華北及東北各省,果實圓形或扁圓形。優良品種有北京的京白梨、遼寧的南果梨等。白梨主要分布於華北地區,果實為倒卵形。優良品種如河北的鴨梨、雪花梨、秋白梨、蜜梨,山西的油梨,山東萊陽的慈梨。沙梨分布在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果實近圓形,果皮綠色或褐色,著名品種有安徽的碭山梨等。洋梨在山東煙台與遼寧大連栽培較多,果實瓢形或圓形,熟後果肉脆嫩多汁,石細胞少,香味濃。
梨是「百果之宗」。因其鮮嫩多汗,酸甜適口,所以又有「天然礦泉水」之稱。

E. 梨花節 碭山 和 上海江蘇的比 哪個更好玩 更有名

沒聽說過蘇州上海有梨花節,碭山梨花節很好,風景不錯。至於路線問題要看你在哪兒了。

附:碭山梨花節
安徽碭山縣是全國著名的水果之鄉。碭山酥梨是中外馳名的名、優、特水果,已有2500年的栽培史。全縣酥梨面積50萬畝,年產酥梨12億斤。素有「梨都」之稱號。 碭山梨據國家統計局農業經濟調查總隊最新統計,九七年碭山水果總產量位居全國第6位,進入中國水果強縣之列。碭山縣地處皖、蘇、魯、豫四省七縣交界處,隴海鐵路、310國道貫穿全境,黃河故道橫卧其間。全縣轄13個鎮,總面積1193平方公里,總人口100萬。碭山被稱為「中國酥梨之鄉」、「中國武術之鄉」、「中國嗩吶之鄉」、「中國長壽之鄉」,是吉尼斯紀錄認定的世界最大的連片果園產業區。境內黃河故道蜿蜒46.6公里,兩岸連片果園近百萬畝,年產各類水果30億斤,堪稱世界之最。碭山酥梨年產量15億斤左右,佔全國梨總產量的八分之一,系全國水果生產10強縣之一,是全國水果加工第一大縣。
2010年梨花節開幕式上,世界吉尼斯工作人員經過認證授予碭山縣【世界梨樹種植面積最大的縣】證書。碭山酥梨栽培區域以碭城為中心,輻射到周圍的5鄉14鎮370個行政村,梨園連片面積之在,堪稱世界之最。每年清明時節,梨花吐蕊綻蕾,競相盛開。全縣雪堆雲涌,銀波瓊浪,一片花海,景象蔚為壯觀。碭山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為做好酥梨大文章,進一步提高碭山酥梨知名度,達到廣交朋友、招商引資、聚天下有識之士、建設開發碭山、振興梨都經濟之目的,自八九年開始由縣委辦公室、政府辦公室組織舉辦起梨花觀賞活動,多年來在國內外引起很大反響,收到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八九年第一屆梨花觀賞活動到九二年的第四屆以文學、藝術家為主賓,以梨花筆會的形式,賞花、吟頌碭山。邀請來賓多為省內、外乃至全國著名的書畫、文學、藝術界的朋友,如全國著名作家劉知俠、陳登科先生等,他們來碭後,相伴到園藝場、果園場、良梨鄉等大梨園里觀賞梨花,舉辦筆會,交流心得。書畫家乘興揮毫撥墨,妙寫丹青,留下幅幅墨寶;學者、作家面對無垠的雪海銀波,文思泉湧,欣然寫下篇篇佳作,相繼發表在全國各級報刊雜志上;詩人們豪情逸飛,吟唱出首首優美詩篇,歌頌碭山,贊美梨都,極大地提高了碭山的知名度,產生出較大的社會影響。
根據一至四屆梨花盛會的經驗、教訓和宣傳影響面,縣委、縣政府認識到舉辦這樣的活動是利用自身優勢,文交天下朋友,宣傳自我,達到招商引資、振興碭山經濟的大好契機。九三年第五屆梨花觀賞活動就明確提出了「梨文化搭台,經工貿唱戲」的指導思想。廣交國內、外文化藝術界和經貿界的朋友,大范圍地開展聯誼活動,達到招商引資進一步振興碭山經濟之目的。縣委、政府明確縣委副書記王欽孔同志掛帥,趙文明、彭玉生、徐登光、李明立等同志組成臨時工作機構,開展活動。本屆活動第一次舉辦了大型開幕式,組織了碭山工農業產品宣傳彩車遊行活動,進行了飛機空中散發產品宣傳單、直升飛機空中觀賞碭山花海項目,五屆活動成為碭山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盛會,產生了極大的轟動效應。本屆活動邀請來賓除文化、藝術界朋友外,上級黨、政、軍和商家、企業家,中央到省內外的新聞界朋友,也成為主要邀請對象,接待人數大大超過往年。本次梨花觀賞活動中開展了許多業務洽談項目,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九五年以來,七、八、九的三屆梨花觀賞活動,縣委、縣政府明確了縣委副書記周學超同志,為碭山縣梨花觀賞活動領導小組組長。一九九五年八月二十五日縣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成立新設常設機構——碭山縣梨花觀賞活動辦公室。任命徐登光同志為主任,活動至此納入了縣委、縣政府正常的工作日程。九五至九七的三年中,梨花辦為開發碭山資源優勢,從旅遊農業的角度考慮,千方百計地開辟新的旅遊景點,真正達到吸引眾多國內外賓朋友來碭觀光、考察、貿易、投資的目的,活動開展一年勝似一年,年年辦出了新意。九五年他們在全縣50萬畝梨園里,園內選景,景中選優,選定了各具特色的7個梨花觀賞新景點。分別冠以具有詩情畫意,又頗耐咀嚼、引人遐想的景點名稱。即「烏龍披雪」、「鰲頭觀海」、「瑤池煙霞」、「武陵勝境」、「貢梨園」、「故黃映雪」、「古渡曉月」等,樹碑勒石,營建曲徑迴廊的觀賞亭、台,修復觀賞道路,美化沿途村容、村貌,設立沿途彎道指示標牌,把一年一度的梨花觀賞活動提高到一個新的檔次。 碭山七、八、九的三屆活動,都舉辦了大型的開幕式。活動項目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豐富,主題越來越明確,收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越來越大。七屆活動開幕式,全縣組織了中、小學生方陣檢閱,產品彩車遊行,數家武館千百名武林精英在梨園里向遊人表演武術,展示了「武術之鄉」的精神風貌;八屆開幕式樣的千輛農民摩托車誇富大遊行,百班嗩吶鬧碭城的活動,更使碭城萬人空巷,中、外來賓大為振奮;九屆開幕式的16個遊行方陣、126輛彩車大檢閱、晚上50分鍾的焰火晚會等,開創了碭山歷史的先河。30萬人焰火大聯歡,把梨都人民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團結、奮進、高昂的精神風貌,三年三大步的兩個文明建設新形象,偉大的成就,祥和的盛世,展現給了千萬國內外來賓和港、澳、台同胞,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產生了巨大的政治影響,取得了不可估量的社會效益。
七、八、九的三屆活動中,重點邀請對象是全國水果及其它工農業產品銷售、加工行業的客戶和新聞界的嘉賓。活動主題明確,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經濟效益也十分可觀。第八屆活動的幾天里,省內外20多家會議在碭山召開,全縣21家骨幹企業簽定產、銷合同116份,成交額一億兩千萬元;九屆活動中,省內外32家會議在碭山召開,工經貿各業達成投資意向和貿易合同72份,成交額達兩億六千萬元,水果銷售合同金額八千萬元。僅以董小魚私立果行為例,幾天中就與南昌、福建、浙江、海口、廣州等10多家果行負責人進行聯誼活動,洽談酥梨銷售業務,酥梨銷售額竟達一百五十萬元。多年來,梨花觀賞活動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客商紛紛來碭投資立項,開辦獨資和合資企業諸如酥梨飲品加工、網套紙箱、果菜脫水加工、肥料、養殖等,上馬投產10多家,成為振興碭山經濟的一支生力軍。
為提高碭山知名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碭山,宣傳碭山名、優、物產品,七、八、九屆梨花觀賞活動,還重點邀請新聞界的朋友們。縣委書記張立柱、縣長馬俊、政府辦公室主任王光林同志多次到北京開展聯誼活動,親自邀請中央電視台各欄目負責同志來碭山。中央電視台每年應邀來碭,與碭山結下了真摯的友誼。省、地電台、電視台以及北京、河南、湖南、江蘇、廣東等電台、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社」、《人民畫報》、「金陵之聲」、《經濟新聞報》及省、地報刊雜志新聞工作者,年年來梨都現場采風。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祖國各地》、《神州風采》、《中國報道》、《金土地》、《天涯共此時》等欄目,北京電視台《走南闖北》、安徽省電視台《生活之友》、廣東衛視台《華夏600秒》、河南省、湖南省電視台專題欄目,對碭山多次進行新聞或專題報道。《人民日報》、《人民畫報》、《經濟新聞報》、《安徽日報》、《華東新聞報》等全國有關報刊雜志,年年以新聞、通訊、消息、圖片的形式,多方位的介紹碭山,宣傳碭山,極大提高了碭山知名度,產生了不可低估的政治影響。 九八年第十屆梨花觀賞活動,縣委、縣政府一改傳統做法,將人力、財力、物力投入到碭山酥梨的宣傳上,邀請了首都和省城包括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華計、《人民日報》等30家新聞單位到碭山采訪。一個多月時間內,陸續發表了40多篇文章,從不同角度介紹了碭山酥梨生產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情況。梨花辦協同縣政協辦公室、玄廟鎮政府、董小魚銷售酥梨大戶,在黃河故道舉辦了「黃河故道梨花觀賞活動開幕式」,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民間斗羊活動。皖、魯、豫三省五縣120頭綿羊決斗,吸引了10萬餘人觀看,把十屆活動推向了高潮。 每年梨花觀賞活動中,數萬中外賓朋友雲集碭山,碭山人民載歌載舞,到處洋溢著濃郁的節日氣氛。西南門鎮曹官莊村的龍燈、舞獅、旱船走上街頭,青年書畫展、機關幹部書畫展、個人書畫展屆時開幕,白天活動豐富,晚上晚會連台,整個碭城,各個景點彩旗飛舞,氣球飄揚,歡歌笑語,鑼鼓喧天。花的海洋中,碭城呈現出萬民狂歡的新景象。梨花觀賞活動辦公室每年適時地組織稿件、圖片,印製《梨花報》、《梨都碭山》畫冊、《碭山酥梨》、《碭山縣旅遊交通圖》、《梨花觀賞景點介紹》、《碭山名優特產品介紹》等宣傳材料,無償贈送到來賓手中,使來賓在觀花賞景中,全方位地了解碭山,認識梨都,收到很大的宣傳效果。
碭山縣梨花觀賞活動迄今舉辦十年,每年宏大的活動中,都成立以縣委、縣政府負責同志牽頭的領導小組,成員包括縣委、政府辦公室、宣傳部、梨花辦、機關工委、農經委、財委、經委、教委、交通局、公路局、財政局、行管局、文化局、商業局、供銷社、城建局、工商局、廣播局、體委、供電局、農業局、林業局、鄉鎮企業局、果園場、園藝場、城關鎮、西南門、良梨、隴海等鄉鎮。下設辦公室,具體工作由梨花辦協調操作。籌備工作中,各成員單位各負其責,協調工作,形成巨大的合力。十屆梨花觀賞活動,每屆參與人員數十萬,如此龐大的綜合工程,沒出現任何問題,給碭山史志上抹上重重的一筆亮彩。尤其是縣委辦公室、政府辦公室、梨花辦、文化局、體委、教委、公安局、行管局、廣播局等部門,工作量大,配合密切,為搞好每一屆活動作出了極大貢獻。每年的梨花觀賞、宏大的集體活動增強了全縣人民的集體榮譽感、責任感,凈化了人的思想,展示了全縣人民緊緊圍繞在縣委、縣政府周圍,團結、拼搏、求實、奮進的敬業精神,有力地推動了我縣兩個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
2011年4月日中國碭山梨花旅遊暨民俗文化節在碭山百萬畝梨園中拉開了帷幕。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文海英,省政協副主席趙韓,省委副秘書長、皖北辦主任丁海中,省旅遊局局長胡學凡,省文化廳巡視員肖桂蘭,人民日報安徽分社社長劉傑,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嚴端祥,市領導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當天,遊客們還將欣賞到空中跳傘表演。「安徽旅遊航空1號」也將在開幕式當天從碭山黃河故道景區起飛。普通遊客將可購票登機從空中飽覽梨都碭山「千樹梨花千樹雪,一溪楊柳一溪煙」的美景。

F. 孔融讓梨式的教育,在現在,還有沒有必要

孔融的孩子,他非常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弟弟比我小,我也應該讓給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在我們的傳統教育中,我們不斷鼓勵孩子要把自己的東西無私地分享給別人,同時也不斷告誡孩子不能隨意向別人要東西,或者隨意接受他人的東西。但在我們的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卻違背了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是不能用善惡來判斷的。我們自身的成長過程中,一個比較大的缺失就是我們一直被教育---別人比我們的需要更重要。但一個人不珍愛自己的人又如何學會珍愛別人呢?一個連自己都覺得不重要的人又如何感知他人的重要呢?我們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詮釋無私這個概念,當然不是要與社會道德相沖突,重要的是我們在教育子女的過程要讓孩子學會尊重自己,愛護自己,並且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想孩子擁有這樣的觀念,才能在社會活動中表現的自信、自足,並學會尊重身邊的所有的生命。
總會看到這樣的情況:在公共的場合或是幼兒園,孩子正在玩的玩具,或是心愛的零食被別的孩子給搶走;在家裡,朋友帶著孩子來做客,一盤水果端上來,寶貝看著有大有小的而猶豫不決,從內心來講,作為家長,你希望孩子怎樣做?在與孩子獨自散步的時候,針對這 樣的事件,你會怎樣教育孩子?
「孔融讓梨」的精神一定要時時刻刻都提倡嗎?孩子在學會了謙讓的同時失去了什麼?讓孩子學會「謙讓」和「維權」是相互矛盾著嗎?歡迎大家發表您的觀點,說出您的心聲!
過時了。人的道德標准和行為規范要和經濟制度相適應。人做什麼不做什麼,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其實都是由「經濟地位」和整個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讓梨,是封建制度的產物,如果現在是資本主義了,那就該搶梨了。
我感覺教孩子讓梨也沒錯。但是事情有不同,要用不同的方法。
量量小的時候就是很軟弱的,別的小朋友搶他的東西也不知道怎麼辦。所以常常丟東西。後來,我發現這樣根本不行,這樣的教育對孩子不利。只能讓他更軟弱。所以我對量量的教育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能太軟了。
我不贊同不分場合、不分事由的提倡「孔融讓梨」。
孔融讓梨是一種美德,如果一味的強調這種美德,那麼在很多事情上會因為這種謙讓而使自己失去很多機會,如果,兩個人的高考分數一樣,可錄取的名額卻只有一個,如若在這個時候發揚了謙讓的美德,那麼,所付出的代價有可能要背負一生,當然也不否認「塞翁失馬」。
尤其在這個競爭的社會,你能發揚這樣的精神,但未必每個人都會這么做。現在提倡的是搶而不是讓!
不過,在家裡,老人面前,這樣的美德還是需要發揚的。尊老愛幼是任何年代都要提倡的。從最身邊的講起,晨在姥姥家的時候,周圍的親戚鄰居家的孩子都比她小,從小就被灌輸了姐姐要讓著弟弟、妹妹的思想,所以凡是比她小的孩子要她的玩具,她從來都不吝嗇。回到我身邊後,有幾次在運動場,她正玩的開心的時候,有小朋友要玩,她就乖乖的讓給了人家。事後,我問她當時是不想玩了,還是覺得人家要玩就應該讓人家玩?她的回答是她還想玩,但別人要了就先讓別人玩,等別人不玩了她再去玩。我記得我當時是這樣告訴她的:「如果以後還有這樣的情況,你就要跟小朋友講::我還沒有玩夠呢,等我玩夠了再給你!」
這樣的教育進行了好多次,也看到了些效果,譬如跟欣欣在科技館搶積木,同順順在宜家為玩具較勁。問過幼兒園的老師,老師一致評價晨是個乖孩子,從來不跟小朋友搶玩具,這乖的背後讓我擔憂,看來「不讓」的教育還要繼續。不主張她一定要把別人手裡的東西搶過來。至少要做到自己手裡的東西不被別人搶過去。
或許,我是個狹隘的家長,我教我的孩子有道德,有愛心,也要教會她保護自己!
光明楊左使:
與人交往,中國有個「孔融讓梨」,而外國有個兄弟分餅的故事。
與人交往,中國有個「孔融讓梨」,而外國有個兄弟分餅的故事。講的是:兄弟倆為一塊餅發生爭執,於是請媽媽來分,媽媽只是給了一個規則並監督規則的執行,這個規則是:哥哥來切,弟弟先拿。
我覺得這兩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引人思索和借鑒。
「讓梨」式教育中,讓梨者無疑進行了一個很重要的心理技能學習:與自己的慾望作斗爭。而被讓者的狀態則是不確定的,他有可能也會謙讓從而產生有益的學習,也有可能選擇笑納,從而使自己游離於教育過程之外,甚至產生相反的作用。
在「分餅」式解決問題的方法,給人的教育則是,一個人吃的餅比別人少,責任只在於他自己,他沒有任何理由埋怨別人。而「讓梨」式教育中,吃小梨者似乎可以堂而皇之的指責別人不謙讓,是不是這種教育會流於抱怨他人的一種結果?
而且我們有理由問:謙讓者經常吃虧是公平的嗎?孔融能不能吃到大梨,取決於被讓者是否也真誠謙讓。而現實生活中常常則是這種不公平的現象居多。
在我看來,有時規則更有效更有力度。常常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規則使雜亂的事物變得有序。
燕京啤酒:
呵呵,告訴大家個件事。偶給小傢伙講「孔融讓利」的故事,小傢伙聽的很認真。過了一天,他問我:「他們是不是都很老了,吃不了幾個梨了?」 暈!!
但是我覺得還是應該讓孩子懂得什麼叫做謙讓,優良的美德應該保持下去。孩子們會比我們區分的更清楚:什麼時候該爭,什麼時候該讓。(我就是不會爭啊!)
道德的本質是什麼?道德是調解人和人的關系的准則。為什麼要有這個准則?因為要調解利益得失
哈哈,本質是什麼? 是調解大家的利益的東西,就象商品的價格是調解買賣雙方的利益的東西一樣!道德,就是一個價格那種類型的東西!那麼時代不同了,東西價格自然也就不同了,從前水是不要錢的,現在要錢,從前手機3萬一個,現在300兩個。道德也是這樣。
其實有些東西本質是始終沒有變的,變的只是對本質的認識和表現形式!
關於「孔融讓梨」問題的思考。
孔融讓梨的故事是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一個範例,它提倡的是種面對物質利益要謙讓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無疑是高尚的,是時時都該學習並傳揚的。
人活著若只為自己,那他既活不好,甚至還活不下去,這不光在物質缺乏時如此,在物質豐富時也如此。因為一個人是無法獨立地生活在世上的,他要活下去還活得好就必須和別的人產生合作關系,共同創造財富,享受財富。而在合作的過程中,如果人人都在想著為己,或少貢獻一點,或多享用一點,那這種合作就難以進行下去,或原本自願平等的合作演變成一種強迫的不平等合作。這點在物質貧乏的人類早期顯而易見,那時生產力低下,獲得的物質產品有限,這時人人必須在合作中各盡所能來獲得更多的東西來養活大家,同時在所獲物質不多的情況下必須貫徹的分配原則,即男女老少人人都要有的吃。但考慮到各種因素如男人干體力活,女人養育等,就有個誰吃多吃少的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除了靠大家公認的「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原則辦外,還靠一種歉讓的精神來調節。前者原則有點強制性,而後者精神全憑自覺,所以後者才顯得高尚。「孔融讓梨」就是古人對謙讓精神的贊美和頌揚。
如果說在物質貧乏時「謙讓」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那在現代物質較豐富時還要提倡謙讓嗎?我以為要!一是因現在的物質豐富是相對過去的,還沒達到足以滿足所有人需求的程度,而且在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人與人之間都存在著巨大的貧富差距。這種差距有的是合理的。如因文化水平,科技水平等造成的;有的是不合理的,如因侵略,剝削等原因造成的,所以調節貧富差還是要有個全球性的原則及謙讓精神;二是「謙讓」精神現已不單指在物質分配方面,而漫延到人的許多行動中,如大到名譽地位,小到上車讓座。無需置疑,謙讓作為道德內容的一部份也成了人的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而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人類既不需要物質貧窮的社會,但也不想要精神丑惡的社會。
關於「孔融讓梨」是不是時時適用的討論,我以為關鍵不在「讓梨」的道德價值本身,而是在人們為何會對「讓梨」的現代意義提出疑問?在深入一步,現在人的價值觀,道德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而這些變化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此問題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
木橋爸爸:
我覺得應該把「謙讓」與「維權」結合起來同時進行,在培養孩子「競爭意識」的同時融入「協作意識」的培養。
小的「謙讓」其目的在於更大、更廣的「維權」,一個人擁有了「謙讓」的美德,會贏得更多人的尊重,這會使人品德高尚,從而更具影響力,更具協作能力,進一步會得到更大的「梨」。
小鳥媽:
我對女兒的一次教育
不錯,謙讓和維權是應該結合起來的。如果謙讓的結果被看作是理所當然而不被人認同,得不到相應的尊重,那麼,這種謙讓一直持續下去,無疑會極大地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和利益。
講一講最近一次對女兒的教育,供大家討論。女兒(一年級)的同桌是一韓國男孩,十歲,比較調皮。有過幾次將女兒文具盒裡所有鉛筆(8-10隻)有意戳斷的記錄,更時常上課時因為聽不進去課而去砰砰女兒,踢踢女兒等,惹得女兒十分生氣。可她既沒有告訴老師,也認為上課干涉他會影響老師講課。她沒有採取任何反抗措施,因為她總認為動手不是好學生,可光講理不起作用,於是就覺得不痛快。我幾次教她動手反抗,哪怕在上課時他動手時狠狠踩他一腳都可以,然後再給老師解釋,可是無效,她認為不對。於是,在又一次鉛筆被折之後,我認真和她談了一次,明確要求她必須去將那男孩的所有鉛筆頭戳斷一次,給他教訓。如果做到了,我給重獎。同時,我還考慮到那男孩可能告狀,和同女兒練習了面對老師怎麼為自己辯護。
「孔融讓梨」精神的現時代思考
友善一詞最早出自《漢書•息夫躬傳》:「孔鄉候傅晏與躬同郡,相友善。」意即:傅晏與息夫躬二人同鄉,因而相友善。中國人歷來把善作為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標,與人為善、與鄰為善是我們的優良美德。在與人為善、與鄰為善的優良美德中,「孔融讓梨」式的友善被極力倡導。
一、「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具有深刻的內涵
「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是在中國傳統社會和傳統文化中形成的,幾千年來,潛移默化於中國人的民族精神中,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處世態度。「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孕育於中國傳統社會和傳統文化,具有深刻的內涵。
(一)「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和善」與「仁愛」思想的揚棄和升華。古代賢哲對友善有過許多精闢的論述。老子說:「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論語》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荀子深知友善的重要性,他說:「與人善言暖若錦帛,與人惡言深於矛戟」,「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我國浩如煙海的文化古籍中,有關和善、仁愛、的格言警句比比皆是,諸如「居上不驕,為下不背」、「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兼相愛,交相利 」……大凡傳世的人生金言,都是先哲聖賢對仁愛、和善的睿智思考與理想描述,無一不對「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產生影響。盡管有些思想不無歷史的局限性,但大體從一定意義上揭示了人際關系的本質及處理人際關系的一些基本原則。這些倫理道德思想與「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的共同核心就是仁愛,就是倡導愛人、交人、助人、利人的道德觀念。這是中國古代佔主導地位的基本道德規范,也是我們今天提倡的友善的重要思想理論來源之一。
(二)「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簡單地闡述了友善的基本內涵。孔融讓梨的行為體現了孔融友好待人、與人為善,生活中處處為他人著想的積極一面。友善,意味著關愛他人,不苛求於人,不強加於人,進而有助於人,它表明人的胸懷寬廣,精神境界純凈而高尚。友善是愛心的外化,一個充滿愛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從宏觀的、廣義的、群體的角度看,「孔融讓梨」式的友善體現了我國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追求穩定、和諧、統一的強烈願望和道德理想。從微觀的、狹義的、個體的角度說,「孔融讓梨」式的友善是每個公民在處理人際關系過程中所應具有的道德追求。友好相處,已經成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總而言之,「友善」,就是指友好和善良。友好指對人的態度和藹親近。善良指一個人能夠在生活中處處為他人、社會著想。「友善」就是友好待人、與人為善。
二、「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具有鮮明的現時代意義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將友善列入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既包容了仁愛等傳統道德的精華,更賦予其反映人類社會發展和當代中國現實需要的時代意義。「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具有鮮明的現時代意義。
(一)「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是人類社會和平健康發展的道德支柱。21世紀的一個重要特徵是人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相互依存程度越來越高。既分工越來越細,又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如果國與國之間存有「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那麼,或許我們就不會看到南斯拉夫大使館的廢墟,也不會看到伊拉克人民的流離失所。既然任何國家、任何地區、任何崗位和工作都不是孤立存在,那麼,讓「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成為人類社會和平健康發展的道德支柱,全人類共同創造一個友善的生活與工作氣氛,確保人類社會整體功能和平健康發展顯得十分必要。
(二)「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是社會穩定、和諧、有序的必然要求。人和才能政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發揚和倡導「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已經成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一個人友善待人,人必友善待他,這樣才能形成合力,成就大事業,整個社會的氛圍才會和諧,總體效率才會提高。這些年來,社會各界開展了各種互幫互愛互助活動,如「希望工程」、「送溫暖」等活動,使「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發揚光大,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大家庭和諧的人際關系,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產生了巨大的親和力和促進作用。我們高興地看到,在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同志之間、鄰里之間、部門之間、地區之間涌現出了無數友善的感人事跡。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型人際關系下,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是社會穩定、和諧、有序的必然要求。
(三)「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所倡導的群體性、互利性是公民生存的內在要求。馬克思說過:「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是具有群體性和社會性的,「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是人求得生存和發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對他人友善的人必然會得到他人的尊重,而對他人敵視的人往往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生活中,會碰到許許多多來自別人的「對不起」。生活中,每個人也都可能製造許許多多的「對不起」。每個公民應當具備「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不但「敬業」,更要「樂群」,注意搞好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相待,相互幫助,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搞好方方面面、環環節節上的協作,這是保證我們取得事業成功的必要條件。
三、「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在現時代的缺失及德育工作者的責任
實際生活中,有一種典型的錯誤觀點——「現在人們普遍越來越自私」,認為「孔融讓梨」式的友善既不是人人能做到,又不是做到就能受惠。不久前,75歲的昔日足球名宿、首屆「國門」徐福生在北京街頭騎車與一轎車發生刮蹭,在隨後的爭執中,被年輕的司機揮動老拳毆打猝死就是明證。因此,有些人固守「老實人吃虧,善良人受欺」的人生信條,在人際交往中耍奸使猾,逞強鬥狠,似乎誰潑、惡、狠、橫,誰就能在社會上占上風、不吃虧。這種偏狹心理和錯誤認識,是實踐「孔融讓梨」式友善的極大障礙,也直接導致「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在現實生活的缺失。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之不能徒,學之不能致,是吾憂也。」(不去培養道德,不去講求學問,聽了也不能去做,不好的行為不能改正,值得憂慮。)在當前新時期德育工作中,在學生中弘揚和培育「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是當前德育工作也是我們德育工作者的時代使命。
(一)抓住時機,在關鍵時刻弘揚和培育學生「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 「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的弘揚和培育無疑是長時效的歷史積淀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弘揚和培育學生「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需要德育工作者的長抓不懈。在當前新時期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始終重視、加強和改進學生的友善教育,經過師生共同努力,大部分學生呈現與人為善的良好態勢。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的弘揚和培育要抓住關鍵時刻。我校05屆高三畢業班有一品學兼優的學生,在高考前夕,由於父親住院,家裡經濟吃緊,學習積極性一落千丈,與同學的相處也顯得格格不入。班主任老師在了解情況後,一方面讓與該同學較要好的同學盡量關心照顧該同學外,一方面主動接近該同學,在徵得該同學同意後,發動全班同學為他捐款。由於班主任老師在關鍵時刻抓住教育時機,不僅該同學改善了與同學的關系,而且全班其他同學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友善教育,該同學所在班級也在05年高考中送出最多大學生。無數事實證明,在非常時期、關鍵時刻,學生的友善意識會得到特別的強化。與之相應,學生所受的觸動和感受也比平時要深刻得多,影響深遠得多。
(二)倡導學生積極參與,在親身實踐中弘揚和培育「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的培育離不開宣傳引導,但是投身實踐則是更為有效的途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校可以創造條件,組織學生親身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發揮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為他人和集體、為學校和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比如學校可以開展「把愛獻給後進生」、引導學生把微笑、鼓勵及適度的贊許獻給後進的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弘揚和培育「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學校也可以通過校園藝術節、運動會等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親身實踐中弘揚和培育「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學校還以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朋友、家人友善,「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自己的周圍充滿善良、善意和善舉。學校應該鼓勵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弘揚和培育「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
(三)創設氛圍,在真情互動中弘揚和培育「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的弘揚和培育需要一定的環境和氛圍,這如同鋼鐵在熔爐中冶煉需要必要的溫度和條件一樣。我校有來自西藏地區的15名藏族學生。學校抓住這一契機,開展漢藏學生「手拉手」活動,為全校師生在真情互動中弘揚和培育「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創設了一個平台。漢藏學生「手拉手」活動,既讓藏族學生更快地融入學校的學習生活中,感受到漢族學生的真誠和友善,也為培育其他學生「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創設了氛圍,在真情互動中弘揚和培育「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在這種氛圍中,學校教師和學生之間、同學之間,信任、關愛與信心、真情互動,情感與理性交融,在思想感情上形成共振、共鳴。學生置身於此,猶如置身於一個強大的磁場和熔爐。創設氛圍,在真情互動中弘揚和培育「孔融讓梨」式的友善精神,強烈地吸引學生、深深地陶冶學生,激勵學生拿出更多的熱情和友善。
這個巨大的悖論是怎樣產生的呢?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難道不應該反思嗎?
我們走了幾千年,才走到初級階段。我想這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絕不僅僅指物質的不富有,還應該包括精神的不富有,德行的不高尚。也許正因為此,才要人們行禮。但做人的底線都沒守住,又如何行禮呢?就像一首歌中唱到的,「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這其實就是要人們不接班,共產主義離我們多遠呀,誰能活到接班的那一天?
所以我說「法」的教育是基礎,是面向大眾,永遠是第一位的,是重中之重。我們可以強迫人人都守法,卻不能要求人人都行禮。如果某種禮真到了人人都能行的那一天,那這種「禮」也就成了又一種「法」了,因為「法」也是在不斷進步的。(其實「禮」如果不是作為一種修養,而是作為一種規定的話,就是為不平等的等級社會服務的,只適合小農經濟和農業社會,不適合以自由平等為前提的市場經濟和民主政體的現代社會)
四歲的孔融就知道依「法」取梨,就懂得守法的道理,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啊!這個鮮活的素材,充分告訴我們,守法是多麼令人敬重。可是我們卻偏偏忽視根本,不學其法,而用那些虛無的所謂德禮去忽悠後人,這是多麼令人惋惜的啊!
謙讓、禮讓、忍讓無疑是一個社會文明與進步的標志,但公平、守法,才是社會進步的基礎。一個知書達禮的人是從教育其守法開始的。因此,我們的教育,首先應該教育學生守法,依法而取,依法敢取,然後才是以禮而讓,溫文爾雅。別為了一個「讓」字,最後「禮」沒學會,「法」也沒教出來,不倫不類,誤人子弟。 回答者: 海葉如若 | 二級 | 2011-5-21 10:32
們從小就受到「孔融讓梨」式的教育,這個故事已經流傳了一千多年,被認為是教育子女的典範!父母老師們都告訴我們,要有謙讓的精神,謙讓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孩子真的需要謙讓的精神嗎?我覺得未必如此!曾經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一篇外國人教育孩子的文章:文章說的是一位媽媽,在家裡分配好吃的東西時,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們互相謙讓,而是教育孩子們要為家庭做出一定的貢獻,誰為家庭做的貢獻大,就能得到更多的好吃的,不會因為孩子的年齡而得到照顧!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從小就有了競爭意識,他們知道想有所得,就必須付出努力,沒有人會因為你年齡小就讓著你,社會講究的是公平競爭,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自然不會產生指望「天上掉餡餅」的思想!

孩子很小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逗他們玩,看見他們手上拿著好吃的東西,就喜歡逗他們,讓他們把吃的分點給自己吃,有的孩子會馬上把好吃的東西藏在身後,意思就是不願意給大人吃,逗他的人就會裝作不高興的樣子說「你好小氣哦!」有的孩子則會大方的把吃的送到大人嘴邊,大人則會高興的誇獎他「好乖哦,這么大方!」其實這是孩子真實意願的表現嗎?未必!

現在的孩子都精明著呢,從小就被家裡的人捧在手心裡,家裡但凡有什麼好吃的,孩子喜歡吃的,長輩們都捨不得吃,要留著給孩子吃,即使有的時候為了試探孩子,會假裝叫孩子分一點給自己吃,可是當孩子伸出小手要給的時候,有幾個人會真的吃孩子手上的東西呢?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孩子自私虛偽的壞習慣:明知道大人不可能要自己的東西,所以就樂得當個表明大方的孩子,以搏得大人們的稱贊!

現在有的人說「孔融」是個虛偽的人,因為他摸透了大人的心思,知道表面謙讓能贏得更多的實惠,這個我們無從考證,也許是後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畢竟他後來還是成為了有名的文學家!但是死板的學習前人的教子經驗也不可取!現在的社會競爭激烈,一味的教孩子學會謙讓對孩子的發展沒有好處,正當公平的競爭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有的孩子天生膽子小,再強迫孩子學會謙讓,會讓孩子更加的懦弱,缺乏競爭意識早晚會被社會淘汰!現在的社會弱肉強食,誰願意自己的孩子落於人後?培養孩子的公平競爭意識正常又正當! 美國有一位心理學家在全美選出了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罪犯,分別給他們寫信,邀請他們談一談自己的母親。有兩封回信給他的印象特別深。這兩個人談的事,都與「孔融讓梨」有關。
一封來信是這樣寫的: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的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見中間的又紅又大的,別提多想得到了。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呀?」我剛想說要最大最紅的那個,沒想到弟弟搶先一步把這話說了出來。媽媽聽後瞪了弟弟一眼,責備他:「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一聽到這個話,我馬上轉過彎來了,改口對媽媽說:「媽媽,我想要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很高興,就把那個大蘋果「獎」給了我。從此我知道了,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能直接說出來,要學會說謊。以後我學會了打架、偷、搶,只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不擇手段。直到現在我被送進了監獄。這是一名犯人寫來的信。
第二封信是一位叫約翰的成功人士寫來的,信中說: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大小不同的蘋果,我和弟弟們都搶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紅最大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孩子們,這個蘋果最紅最大最好吃,你們都有權利得到它,但大蘋果只有一個,怎麼辦呢?現在咱們做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3塊,你們3人一人一塊兒把它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結果我乾的最好,就贏得了最大的蘋果。

G. 2010年魏縣梨花節什麼時候開始

今年的梨花節是4月7日到13日,歡迎各位來魏縣觀光!魏縣人民歡迎您!

景點路線:

1、古漳花韻觀光線(漳河灣):孔融讓梨文化廣場(碼頭)——景觀湖——長安大道跨漳河灣橋——漳河灣——望遠街跨漳河灣橋——漳河灣——魏都大街跨漳河灣大橋——漳河灣——禮賢街跨漳河灣橋——民有湖(碼頭)——漳河灣——禮賢台(碼頭)——興源河——北張庄水利樞紐(碼頭)。

2、玉泉潤花觀光線(玉泉河):孔融讓梨文化廣場(碼頭)——景觀湖——河裡橋——玉泉河——文化藝術中心——魏州橋(碼頭)——玉泉河——魏峰線跨玉泉河大橋——玉泉河——天河路跨玉泉河大橋——益民河王劉庄橋(碼頭)。

3、金龜嘻水觀光線(天河、興源河、益民河、魏源河):魏泉橋(碼頭)——天河——魏源河——魏源橋——益民河——金龜湖——興源河——漳河北大堤——興源河——益民河——魏源橋——魏源河——魏泉橋(碼頭)。

H. 庫爾勒香梨廣告語

要想做出一則香梨廣告用語,首先要知道香梨是什麼?
咋一看,這還算是問題嗎?
問題就內在這里!
這是一個梨容的品種名稱,正規的中文名稱「庫爾勒香梨」。在目前我國高等院校使用的課本中還沒有「香梨」這一品種,只有「庫爾勒香梨」。在新疆,尤其是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阿克蘇地區的庫爾勒香梨產區,人們通常簡稱「香梨」。像這樣命名的梨品種還有很多,如碭山酥梨、萊陽梨等。
因此做香梨的廣告,就不能按新疆的口氣來做,就應用「人」的大名大號, 而不簡稱。
請採納。

I. 為什麼孔融讓梨這點小事都會被寫在歷史上

歷史書上,除了名字是真的,其他事情有很多也是編的。這個故事明顯是編出來為封建禮教教育服務的,正如同現在向XX同志學習的XX同志的事跡,大部分宣傳需要,也是日吹月吹,吹出來的。

閱讀全文

與梨子宣傳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器人教育培訓學校建設方案 瀏覽:25
作業盒子推廣方案 瀏覽:830
公衛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888
市場營銷是什麼概念 瀏覽:459
國際市場營銷有哪些特殊性 瀏覽:331
宴會流程策劃方案 瀏覽:631
電大市場營銷實訓 瀏覽:6
煤礦2017安全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942
電子商務工程師有用嗎 瀏覽:461
阿里研究農村電子商務的10種模式 瀏覽:57
七夕情人節美容院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405
海底撈火鍋市場營銷策劃書 瀏覽:695
網路營銷推廣是怎樣運營的 瀏覽:705
護士長助理培訓方案 瀏覽:212
學校暑假教師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883
泓泉電子商務騙局揭秘 瀏覽:98
電子商務員工合同範本 瀏覽:152
2015樓盤營銷方案ppt 瀏覽:387
市場營銷乞丐案例觀後感 瀏覽:552
大東女鞋市場營銷策略 瀏覽: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