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年級誠信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班會背景: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一些地方的學校安全事故又陸續出現,而且重大惡性事故增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會治安情況復雜,很多事故是「天災人禍」所致;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於學校甚至班級的安全教育工作鬆懈麻痹,班級教育的安全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到位,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教育部專門下發《關於做好2007年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的意見》,對學校安全工作進行了部署,先後組織開展了第十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宣傳教育活動和全國中小中小學安全管理培訓工作。針對今年學校安全工作中的一些突發事件,教育部又和公安部一起召開了電視電話會議,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六條措施》,公安部出台了《公安機關維護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八條措施》,就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安全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班會目的:
1、加強安全意識教育,防患於未然;
2、加強安全知識教育,使學生學會自我保護;
3、進行基本的逃生技術教育,提高自救水平;
4、加強生命意義的教育,感染學生,熱愛生命。
班會主題:熱愛生命,從安全開始!
班會地點:二年級教室
班會時間:2008-3-14下午4:10
班會准備:分小組,按交通、抗災、防病疫三個方面准備相關資料。
主持人: 班主任
基本流程設計:
一、第一組:通報近期校園安全危機
現將近期各地一些學校安全事故通報如下:
一是交通事故造成學生重大傷亡:11月14日清晨,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二中組織初二、初三兩個年級的學生在公路上跑操,在學生返校途中,一輛東風帶掛貨車由於司機疲勞駕駛,直接撞向跑操學生隊伍,釀成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目前事故共造成20名學生和1名教師死亡,18名學生受傷。那天早晨,學校派出了17位教師跟隊跑操,應當說非常努力了,但還是發生了令人痛心的重大傷亡事件。
二是學校樓梯踩踏事故:10月25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廣納鎮中心小學晚自習課下課時,發生擁擠踩踏事故,造成8名學生死亡、17名學生受傷。
三是傷害學生的刑事案件令人發指:9月5日,兩名犯罪嫌疑人將湖南衡陽市南嶽區小學學生文某以其母親生病為由從學校騙出,隨後向其家長勒索贖金。9月7日民警將歹徒抓獲時,發現這位小學生已經死亡。
四是校園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時有發生:6月16日,安徽省泗縣大庄鎮部分中小學校違規給學生接種「甲肝疫苗」後發生群體性心應性反應。11月14日,陝西寶雞市隴縣新集川鄉中心小學發生21名學生集體食物中毒,現已初步認定為「毒鼠強」中毒事件。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9nAe7ABwe1ggn_U031shDg
Ⅱ 全國兒童疫苗接種宣傳日有什麼意義接種疫苗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全國兒童疫苗接種宣傳日80年代後,我國政府積響應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擴大計劃免疫規劃(EPI,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並積極開展工作。 為了加強對該工作的組織實施,進一步提高影響力度,促進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保證免疫接種率,有效地防止相應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達到最終消滅疾病的目的,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確定,成立了全國計劃免疫協調領導小組,並確定每年4月25日為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
讓我們的寶寶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也就是說給寶寶接種疫苗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去保護孩子避免受到感染疾病的安全有效措施。我國的免費疫苗接種的種類是有卡介苗,甲肝,乙肝,百白破等等十幾種的。
Ⅲ 免疫規劃常規資料類型分為哪幾種
根據2009年全國重點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部署會議、全省疾控與衛生應急工作會議精神,依據衛生部確立的我省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的新目標和新任務, 2009年全省免疫規劃工作,要以全面落實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各項工作任務為中心,以全面實施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系統建設、做好麻疹疫苗強化免疫為工作重點,不斷提高免疫規劃管理與服務水平,強化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
一、深入落實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做好新增疫苗的規范接種。
(一)認真執行2008年中央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湖北省(2009年)項目實施方案
1、按照《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實施方案》(衛疾控發〔2007〕305 號)、《2008 年湖北省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方案》(鄂衛辦發〔2008〕1 號)規定的免疫程序,為適齡兒童提供常規預防接種服務。
(1)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流腦(A 群和A+C 群)、乙腦減毒活疫苗等疫苗繼續在全省范圍實施;
(2)甲肝減毒活疫苗,在11個市對適齡兒童接種。即繼續在鄂州、恩施、十堰、神農架林區、黃岡、咸寧、孝感7 個地區,對適齡兒童接種甲肝減毒活疫苗,增加在黃石、天門、潛江、仙桃4個地區,對適齡兒童接種甲肝減毒活疫苗。
甲肝減毒活疫苗免費接種具體要求:在黃石市、天門市、仙桃市、潛江市,對達到接種甲肝減毒活疫苗的適齡兒童(從2009年4月1日起,滿18月齡兒童),由當地預防接種服務單位免費提供甲肝減毒活疫苗接種服務;在黃石市、天門市、仙桃市、潛江市,對2009年1月1日至4月1日,達到接種甲肝減毒活疫苗而沒有接種的適齡兒童,由當地預防接種服務單位免費提供甲肝減毒活疫苗補種服務。
(3)無細胞百白破疫苗,在全省為適齡兒童接種。首先以無細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第3、4劑次,不足部分繼續使用全細胞百白破疫苗。
無細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第3劑接種具體要求:對達到接種第3劑次全細胞百白破三聯疫苗的適齡兒童(從2009年4月1日起,滿5月齡兒童),由預防接種服務單位免費提供無細胞百白破三聯疫苗接種服務。
(4)麻腮風疫苗,仍採用過渡期免疫方案,即8月齡接種麻風疫苗,18~24月齡接種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繼續使用麻疹疫苗。
2、麻疹疫苗強化免疫: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覆蓋全省8月齡~14歲兒童,每名兒童接種1劑次。(具體方案另發)
3、鉤體疫苗應急接種:2008年發生鉤端螺旋體疫情地區,發生洪澇災害可能導致鉤端螺旋體病爆發流行時,對重點人群進行鉤體疫苗應急接種。(具體方案另發)
(二)完成2009年湖北省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項目目標
以鄉為單位,適齡兒童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預防接種率達到90%以上,其他免疫規劃常規疫苗預防接種率達到85%以上(據2009年全省疾控與衛生應急工作會議上張瑜副廳長講話要求)。
(三)加強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技術保障
1、強化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知識的培訓,確保規范執行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程序。要繼續加強對預防接種人員的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尤其是要提高其對國家免疫規劃程序的理解,提高其服務水平與服務能力。
2、加強疫苗的分發與使用、冷鏈建設、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理等方面的管理。
二、全面完成兒童預防接種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
1、要完成2009 年全省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化建設工作目標,即到2009年6月份前,全省所有鄉鎮衛生院以上的預防接種服務機構實施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
2、為保證目標的實現,要全面完成全省各市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化系統建設評估驗收工作。審核內容包括軟體、硬體、維護、數據質量、數據完整性等方面。首先,縣級所有接種單位自評合格後,再由市級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評估,合格後報省衛生廳,最後由省衛生廳組織專家開展抽查、評估。
3、啟動省、市級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化系統平台建設工作。省級平台09年要完成設計方案、招標采購、基礎建設等工作,為省級平台的全面建設與運行打下基礎;省級財政已對各市平台建設安排了補助經費,各市應積極開展本市的平台建設,以利於對預防接種個案的分析、管理與利用。
三、有效實施麻疹疫苗強化免疫,大力推進麻疹消除工作。
今年是我省實施消除麻疹行動計劃非常關鍵的一年,只有在保證有效完成本年度麻疹控制方案的基礎上,後續行動計劃才可能行之有效。
1、常規免疫工作不能懈怠。應嚴格按照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程序,以及我省實施方案的要求,切實做好含麻疹成份疫苗2針次常規免疫接種工作,確保15歲以下兒童以鄉鎮為單位全程免疫率達到95%以上。保證在上半年將麻疹發病率控制在較低水平,便於集中力量在下半年開展麻疹疫苗強化免疫。
2、按照國家的總體安排,我省今年將實施一次全面的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根據我省疫情分布情況,國家確定我省的目標人群為8月齡-14歲兒童,按照16.8%的構成比、2007年底我省6070萬人口數(數據源自《湖北省統計年鑒》)來估算,我省目標人口數將超過1000萬人,工作量將非常之重,而這次工作進行的效果將直接影響我省整個麻疹消除計劃,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視:
(1)當好政府參謀,積極爭取政策、經費與組織保障;
(2)認真做好本地方案,嚴格開展技術培訓,保證工作有序進行;
(3)加強宣傳,積極獲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參與配合;
(4)切實進行摸底調查,保證本次惠民行動真正覆蓋到每一個適齡兒童;
(5)嚴格實施前期、實施中期、實施後期工作督導,實現95%以上接種率的行動目標。
3、實施麻疹監測新方案:為配套麻疹消除行動,國家對麻疹監測方案進行了修訂,對麻疹監測指標、監測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省各級都要加強培訓,並規范執行。
從4月1日起,啟用麻疹單病/專病監測系統,報告疑似病例流行病學個案調查與實驗室檢測信息。
四、繼續保持無脊灰狀態。
為鞏固無脊灰工作成果,需繼續加大消滅脊灰的免疫、監測與管理三大措施的力度,防範脊灰野毒株的輸入和VDPV的傳播流行。
(一)免疫接種
1、繼續做好適齡兒童脊灰疫苗常規免疫工作,保持高水平的全程接種率和及時接種率。
2、根據全省總體安排,在部分地區開展0-3歲兒童脊灰疫苗強化免疫活動,其它地區將開展查漏補種工作,進一步鞏固免疫屏障,消除「免疫空白」。
(二)AFP監測
1、保持AFP監測系統的敏感性與及時性。市級衛生行政部門應按照省衛生廳的要求,每年組織4次以上的AFP病例監測專項督導檢查,對檢查結果與監測情況定期通報。各級疾控中心要注意安排專人、專班,認真執行工作制度,堅持工作規范化,完成每旬主動監測的工作任務;同時還應加大對醫療機構的培訓范圍與培訓質量,使工作人員切實掌握各項技術要求。以市為單位,各項監測指標要達到衛生部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要求。
2、提高合格便標本的採集率,同時要確保標本的運送條件,及時送達脊灰實驗室。
(三)消滅脊灰資料的收集整理
按時完成消滅脊灰證實年度報告。
五、切實抓好免疫預防基礎管理。
免疫預防基礎管理是免疫規劃各項工作的基礎平台,只有將這一基礎打牢,才能保證免疫規劃有序、有效實施,才能確保國家免疫規劃政策公平性、均等化得以體現。
(一)疫苗、注射器管理
1、逐級按時上報計劃:包括年度使用計劃,以及疫苗半年調整計劃;
2、及時、規范分發疫苗:需按照逐級配送的原則規范運送疫苗;
3、規范疫苗的使用管理:對疫苗不可只發放,不管理。應使用規范表格對疫苗的入庫、使用、庫存情況進行動態監控與管理,保證疫苗分發計劃有據可依。同時要實行疫苗、注射器專人負責、專帳管理,並規范疫苗、注射器微機化管理工作。
(二)冷鏈使用管理
認真對疫苗貯存、運輸過程進行溫度監測、記錄,加強庫房管理,完善領發手續。
(三)預防接種管理
1、繼續做好常規接種率監測、報告和評價工作,提高常規接種率報告的及時性、准確性和真實性。
2、開展接種率調查,及時發現問題,促進工作。
3、加強流動人口管理。應認真執行《湖北省城鎮流動人口適齡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管理辦法(試行)》,及時開展主動搜索,為流動人口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務。在借鑒先進地區流動人口免疫預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和制訂適合當地實際的流動人口免疫預防管理辦法。
(四)預防接種門診建設
1、加強區域規劃工作。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實施後,接種疫苗種類、針次增加,部分地區現有的預防接種服務模式已不能滿足要求,要依照「區域規劃、合理布局、定點接種、規范管理」原則,對接種機構進行重新規劃,以保證服務的及時性、便利性,對服務運行時間進行合理調整。
2、規范門診建設。依據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對門診的建設要進一步規范,以保證預防接種安全、有序、規范展開,滿足大眾對預防接種服務水平、服務質量、服務環境不斷增長的需求。
(五)人群抗體水平和疫苗免疫效果監測
各級疾控機構應積極開展人群抗體水平監測及疫苗免疫效果監測工作,評價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轄區人群抗體水平,及時評價疫苗接種效果,為改進免疫策略提供依據。
六、認真開展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監測和處理
隨著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的不斷提高,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AEFI)的數量也會相應增加,應引起高度重視。
1、各地要加強監測,對出現的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立即報告,要全面開展AEFI網路直報。
2、省級、設區的市級和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及時成立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調查診斷專家組,並按照《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鑒定辦法》、《湖北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調查診斷管理辦法(試行)》,開展調查、診斷和處理。
七、加大免疫規劃宣傳力度
1、要加大對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政策、免疫預防知識的培訓,獲得更廣泛的群眾理解、支持和配合,使更多的兒童享受到國家的政策的關懷;
2、要充分利用「4.25預防接種宣傳日」,為麻疹消除、乙肝控制等活動營造社會關注氛圍。
八、加強其它疫苗針對疾病的監測與控制
(一)乙型病毒性肝炎
1、繼續做好新生兒乙肝疫苗免疫接種工作,提高新生兒乙肝疫苗全程接種率和首針及時接種率;
2、完成全省對2002 年1 月以後出生未接種乙肝疫苗的兒童查漏補種收尾工作;
3、按時完成本地和本單位GAVI項目/乙肝納入免疫規劃半年和年度工作進展報告。
4、2008年要繼續做好產科接種點的管理工作,加強對非住院分娩兒童乙肝疫苗及時接種。
5、要加強對15歲以下乙肝新發病例的監測工作,完善病例的個案調查,提高病例調查完整率。
(二)甲型病毒性肝炎
1、做好甲肝納入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的接種工作;
2、密切關注甲肝疫情,及時發現聚集性病例(指1個鄉鎮或街道在1個最長潛伏期內報告2例以上病例),及時、有效控制疫情的發生與蔓延。
(三)加強乙腦與流腦預防與控制
1、提高流腦、乙腦疫苗接種率。
2、加強流腦、乙腦的病例監測工作。做到早診斷、早報告,早期採集樣本,以提高病原分離率。及時發現聚集性病例,並及時有效處理聚集性病例,防治疫情的蔓延。
3、加強流腦、乙腦病例個案調查信息的網路直報,確保報告資料的完整性與及時性。
(四)新生兒破傷風、白喉和百日咳
1、加強新生兒破傷風疑似病例、白喉和百日咳病例的個案調查和主動監測工作,防止病例漏報。
2、按照國家規定的免疫程序,做好適齡兒童百白破疫苗常規免疫工作,提高全程接種率和及時接種率。
(五)風疹、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
1、根據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程序,做好含風疹、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接種工作。
2、加強風疹、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疫情監測,及早發現疫情,尤其要關注托幼機構和學校等重點場所疫情趨勢,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做好暴發處置。
(六)狂犬病和水痘
1、要加強對狂犬病監測,及時上報狂犬病病例個案調查;按時上報狂犬病暴露後的門診處置情況報表。
2、規范狂犬病暴露後處置(傷口的正確處理,抗免/抗血清的正確使用,過敏反應的搶救等)。
九、嚴格兒童接種證查驗與補證工作
1、應加強與教育部門的溝通與協作,積極做好培訓與技術指導,協助教育部門和學校及時開展新入學(托)兒童接種證查驗工作;
2、做好疫苗補種工作。
3、查驗和補種工作結束後,要及時、規范填寫與統計登記報表,並逐級審核上報。
十、開展績效考核,達到國家評估標准
今年2月份,省衛生廳已向衛生部正式申請加入衛生部首批績效考核單位,省衛生廳將在2009-2010年內,對各市州進行一輪考核,並在2009年完成7-8個市的考核工作。
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評估標准》中對疾控機構免疫規劃開展情況的考核招標具體如下:冷鏈運轉管理使用完好率(指標要求:100%)、疫苗接種率(指標要求:達到國家要求)、規范接種單位覆蓋率(指標要求:≥90%)、疫苗接種疑似異常反應規范處置率(指標要求:≥90%)、以及新生兒首劑乙肝疫苗及時接種率(指標要求:≥80%)、五歲以下兒童表面抗原攜帶率(指標要求:<1%)。
各地需加強重視,對照國家標准,提出本地區本單位的落實計劃, 確保各項指標達到國家考核標准。
Ⅳ 2011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宣傳資料
九十年代以來,每年選定一個重點內容作為當年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活動的主題,尤其是緊緊圍繞WHO「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的行動綱領的要求,將消滅脊髓灰質炎作為「鞏固和發展我國計劃免疫工作成果,保護兒童健康」的一項重要目標。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活動每一年主題的確立對全國各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衛生防疫機構普及計劃免疫和提高兒童免疫接種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活動的開展,使廣大市民免疫預防的自覺性不斷提高,也使每個兒童家長了解並深深體會到「計劃免疫是每個孩子都應享有的權利」。「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活動」使全國兒童獲得高水平的免疫種率成為現實,為保護兒童健康、造福子孫後代,提高我國的人口素質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簡介
九十年代以來,每年選定一個重點內容作為當年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活動的主題,尤其是緊緊圍繞WHO「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的行動綱領的要求,將消滅脊髓灰質炎作為「鞏固和發展我國計劃免疫工作成果,保護兒童健康」的一項重要目標。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活動每一年主題的確立對全國各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衛生防疫機構普及計劃免疫和提高兒童免疫接種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活動的開展,使廣大市民免疫預防的自覺性不斷提高,也使每個兒童家長了解並深深體會到「計劃免疫是每個孩子都應享有的權利」。「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活動」使全國兒童獲得高水平的免疫種率成為現實,為保護兒童健康、造福子孫後代,提高我國的人口素質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編輯本段「4.25」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的由來
兒童免疫預防接種,關繫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涉及千家萬戶。
世界衛生組織
80年代後,我國政府積響應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擴大計劃免疫規劃(EPI,Expanded Progrrammeon Immunization)並積極開展工作。
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
為了加強對該工作的組織實施,進一步提高影響力度,促進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保證免疫接種率,有效地防止相應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達到最終消滅疾病的目的,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確定,成立了全國計劃免疫協調領導小組,並確定每年4月25日為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
完善的免疫接種程序
至此,我國已建立了完善的免疫接種程序:在嬰兒出生24小時內,即進行乙肝疫苗接種,並在嬰兒1周歲之前,完成程序中的所有基礎免疫。
編輯本段計劃免疫宣傳日-「三個85」
1989年3月,經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評審,確認我國已按期實現了以省為單位的兒童免疫接種率達到85%的目標; 1991年3月經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評審,我國已實現了以縣為單位的兒童免疫接種率達到85%的目標; 1996年3月經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評審,我國已實現了以鄉為單位的兒童免疫接種率達到85%的目標。
編輯本段計劃免疫宣傳日-86年計劃免疫程序
計劃免疫主要是對一周歲兒童進行卡介苗、脊灰疫苗(糖丸)、百白破三聯疫苗、麻疹疫苗基礎免疫及以後的加強免疫。
編輯本段計劃免疫宣傳日-擴大免疫規劃程序
自2008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按照以下計劃免疫程序,實施擴大兒童免疫規劃: 1、乙肝疫苗:接種3劑次,兒童出生時、1月齡、6月齡各接種1劑次,第1劑在出生後24小時內盡早接種。 2、卡介苗:接種1劑次,兒童出生時接種。 3、脊灰疫苗:口服4劑次,兒童2月齡、3月齡、4月齡各口服脊灰疫苗(液體)1劑次,4周歲口服脊灰疫苗(糖丸)1劑次。 4、無細胞百白破疫苗:接種4劑次,兒童3月齡、4月齡、5月齡和18—24月齡各接種1劑次。 5、白破疫苗:接種1劑次,兒童6周歲時接種。 6、麻疹疫苗:接種1劑次,兒童8月齡時接種。 7、麻腮風疫苗:接種1劑次,兒童18—24月齡時接種。 8、乙腦減毒活疫苗:接種2劑次,兒童8月齡和2周歲各接種1劑次。 9、A群流腦疫苗:接種2劑次,兒童6—18月齡時接種2劑次,接種間隔為3個月。 10、A+C群流腦疫苗:接種2劑次,兒童3周歲和6周歲各接種1劑次。 11、甲肝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接種1劑次,兒童18月齡時接種。在部分試點地區使用甲肝滅活疫苗,甲肝滅活疫苗接種2劑次,兒童18月齡和24—30月齡時各接種1劑次。 上述程序為常規疫苗免疫程序,不包括應急接種和強化免疫。
編輯本段計劃免疫宣傳日-歷年宣傳日主題
1990年第4屆主題 使全國免疫接種率達到85%以上 1991年第5屆主題:兒童的權利與機會——免疫、消滅脊髓灰質炎 1992年第6屆主題:消滅脊髓灰質炎,開展乙型肝炎疫苗接種,保護兒童健康 1993年第7屆主題:社會參與——消滅脊髓灰質炎 1994年第8屆主題:1995年——全國消滅脊髓灰質炎 1995年第9屆主題:無脊髓灰質炎世界 1996年第10屆主題:普及兒童免疫,向孩子們獻出一片愛心 1997年第11屆主題:讓每一個未免疫的兒童得到免疫 1998年第12屆主題:免疫——孩子健康與家庭幸福 1999年第13屆主題:乙肝——健康的大敵,疫苗——預防的武器 2000年第14屆主題:免疫——關注流動人口中的兒童 2001年第15屆主題:保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態 2002年第16屆主題:為了孩子健康注射乙肝疫苗 2003年第17屆主題:乙肝疫苗--獻給新生命的愛 2004年第18屆主題:免疫接種,預防乙肝 2005年第19屆主題:實施免疫規劃,保護兒童健康 2006年第20屆主題: 同樣的權利,同樣的健康—關注流動兒童預防接種 2007年第21屆主題: 讓每個兒童都能按時接種疫苗是各級政府的責任 2008年第22屆主題: 預防接種,健康的保障 2009年第23屆主題: 及時接種疫苗,人人享有健康 2010年第24屆主題: 消除麻疹,控制乙肝,你我共參與 2011年第25屆主題:接種疫苗,寶寶健康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開放分類:
兒童,醫學,傳染病,紀念日,預防
Ⅳ 2012預防接種日宣傳資料
兒童預防接種宣傳資料
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國疫苗分為兩大類,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一類疫苗是國家免費提供的,所有適齡兒童都應按規定接種;二類疫苗是自費並自願接種的。2007年,兒童免費疫苗的種類及可預防的疾病被進一步擴展,目前通過接種免費疫苗可以預防12種疾病。
各地提供免費接種的疫苗可能略有不同,具體情況可咨詢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按照國家規定,孩子出生後1個月內,就要建立預防接種證,並要長期保存。給孩子辦理入托、入學手續時,都要檢查預防接種證。還有,一定要到有當地衛生行政部門頒發合格資質的接種單位去接種疫苗。
疫苗可預防的傳染病和相對應的疫苗
疫苗可預防
傳染病 疫苗種類
結核病 卡介苗
乙型肝炎 乙肝疫苗
甲型肝炎 甲肝減毒活疫苗、甲肝滅活疫苗
百日咳 無細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
白喉 無細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
破傷風 無細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
脊髓灰質炎 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
麻疹 麻疹疫苗、麻疹風疹聯合疫苗、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麻疹腮腺炎聯合疫苗
風疹 麻疹風疹聯合疫苗、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
腮腺炎 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麻疹腮腺炎聯合疫苗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A群流腦疫苗、A+C群流腦疫苗
流行性乙型腦炎 乙腦減毒活疫苗、乙腦滅活疫苗
如何看待接種反應
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接種疫苗是安全的。不過疫苗畢竟是一種異物,部分兒童因個體差異會在接種部位發生紅腫、疼痛、硬結等,或出現發熱、全身不適、倦怠、食慾不振、乏力等症狀,這些都是預防接種後的一般反應,病情輕微,多在1~2天內自行恢復,必要時就醫。極少數兒童在接種後可出現罕見的異常反應,如無菌性膿腫、過敏反應等,病情相對較重,需要及時治療。另外,如果兒童在接種疫苗時正處於某種疾病的發病前期,或存在某種潛在的疾病,在接種後碰巧發病,被稱為「偶合症」,與疫苗本身無關,很容易與接種的不良反應混淆。
為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兒童家長應該在接種前了解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配合接種人員,提供兒童的健康狀況並了解兒童的接種禁忌等情況;接種後,兒童要在接種門診留觀30分鍾,一旦出現可疑反應可得到及時處理。
疫苗是防控麻疹的最有效手段
麻疹是傳染性最強的傳染病之一。麻疹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觸亦可以傳播。麻疹發病最初表現為發熱、結膜炎、流涕、咳嗽等,第3~7天開始出紅色斑疹,首先是面部,而後遍及全身,持續4~7天,出疹前後5天內具有傳染性。
人類對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接種麻疹疫苗是預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段。在實施麻疹疫苗接種前,幾乎每個兒童都難以倖免感染。我國廣泛使用疫苗後,麻疹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下降。但在部分地區仍有麻疹病例暴發。及時全程接種麻疹疫苗,能有效預防麻疹的感染。麻疹疫苗應接種兩次,初種月齡為8月齡,復種為18—24月齡。2008年以後,我國開始使用含麻疹成分的聯合疫苗替代麻疹單價疫苗,如麻疹—風疹聯合疫苗,即一次接種可以預防麻疹、風疹兩種疾病。
接種脊灰疫苗需注意哪些問題
人體感染脊髓灰質炎(簡稱脊灰)病毒後,絕大多數為隱性感染,臨床上無任何症狀,僅有極少數感染者,由於病毒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脊髓灰質炎,會導致肌肉麻痹,俗稱「小兒麻痹症」。
兒童服用脊灰疫苗(俗稱小兒麻痹症糖丸),是預防此病的重要手段。滿2、3、4月齡的兒童,各服糖丸一粒,一歲以內共服3次,滿4歲再服一粒。糖丸採用直介面/嚼服或溶於涼開水送服,服苗後半小時內不要喝熱水及哺乳,以免降低疫苗活性。
目前,我國是無脊髓灰質炎病例的國家,但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仍然有脊灰流行,特別是與我國接壤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爾等國家仍然有脊灰的暴發流行,發生輸入性病例的危險始終存在,因此各個國家仍舊對適齡兒童接種脊灰疫苗,直至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
讓流行性乙型腦炎不再流行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感染乙腦病毒所致。乙腦是人畜共患的傳染病,豬是乙腦最重要的傳染源。蚊子叮咬了感染乙腦病毒的豬後,再去叮人,可以造成乙腦在人群中的傳播。乙腦常見症狀是發熱、頭疼、噴射性嘔吐等,病死率高達5%~35%,約30%的倖存者有神經系統後遺症,主要有失語、肢體癱瘓、痴獃等。
給兒童接種疫苗,是預防控制乙腦最經濟、有效的手段。2008年起,我國將乙腦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兒童要及時全程接種乙腦疫苗。我國目前使用的乙腦疫苗有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兩種。減毒活疫苗接種全程共打2針,分別在8月齡和2周歲接種;滅活疫苗接種全程共打4針,分別在8月齡打2針(間隔7~10天打第2針),2周歲、6周歲各接種1針。從非流行區到流行區的人,也最好在來流行區前1個月完成接種。另外,除了接種乙腦疫苗,還要積極滅蚊、防蚊,預防乙腦傳播。
及時接種疫苗可有效阻斷乙肝病毒傳播
我國是乙肝大國,約有9300萬乙肝病毒攜帶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經血傳播。在無任何干預措施的情況下,40%攜帶乙肝病毒的母親可將病毒傳染給孩子。嬰幼兒感染乙肝病毒後,90%~95%發展成慢性攜帶病毒狀態,而成人僅為10%左右。
2002年,我國將乙肝疫苗納入兒童免疫規劃,為所有新生兒免費接種乙肝疫苗。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後,幾乎所有的兒童都可受到保護,並且效力持久。
新生兒出生後立即按照0、1、6月齡的接種程序,全程接種3次乙肝疫苗。由於攜帶乙肝病毒的孕婦在懷孕、分娩及產後,有可能將乙肝病毒傳染給新生兒,所以乙肝疫苗接種更強調首針的及時性——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應立即接種第一針。如果孕婦已經明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新生兒的接種時間越早越好,同時還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阻斷病毒傳播效果。
Ⅵ 小學二年級校園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班會背景: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一些地方的學校安全事故又陸續出現,而且重大惡性事故增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會治安情況復雜,很多事故是「天災人禍」所致;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於學校甚至班級的安全教育工作鬆懈麻痹,班級教育的安全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到位,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教育部專門下發《關於做好2007年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的意見》,對學校安全工作進行了部署,先後組織開展了第十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宣傳教育活動和全國中小中小學安全管理培訓工作。針對今年學校安全工作中的一些突發事件,教育部又和公安部一起召開了電視電話會議,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六條措施》,公安部出台了《公安機關維護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八條措施》,就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安全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班會目的:
1、加強安全意識教育,防患於未然;
2、加強安全知識教育,使學生學會自我保護;
3、進行基本的逃生技術教育,提高自救水平;
4、加強生命意義的教育,感染學生,熱愛生命。
班會主題:熱愛生命,從安全開始!
班會地點:二年級教室
班會時間:2008-3-14下午4:10
班會准備:分小組,按交通、抗災、防病疫三個方面准備相關資料。
主持人: 班主任
基本流程設計:
一、第一組:通報近期校園安全危機
現將近期各地一些學校安全事故通報如下:
一是交通事故造成學生重大傷亡:11月14日清晨,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二中組織初二、初三兩個年級的學生在公路上跑操,在學生返校途中,一輛東風帶掛貨車由於司機疲勞駕駛,直接撞向跑操學生隊伍,釀成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目前事故共造成20名學生和1名教師死亡,18名學生受傷。那天早晨,學校派出了17位教師跟隊跑操,應當說非常努力了,但還是發生了令人痛心的重大傷亡事件。
二是學校樓梯踩踏事故:10月25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廣納鎮中心小學晚自習課下課時,發生擁擠踩踏事故,造成8名學生死亡、17名學生受傷。
三是傷害學生的刑事案件令人發指:9月5日,兩名犯罪嫌疑人將湖南衡陽市南嶽區小學學生文某以其母親生病為由從學校騙出,隨後向其家長勒索贖金。9月7日民警將歹徒抓獲時,發現這位小學生已經死亡。
四是校園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時有發生:6月16日,安徽省泗縣大庄鎮部分中小學校違規給學生接種「甲肝疫苗」後發生群體性心應性反應。11月14日,陝西寶雞市隴縣新集川鄉中心小學發生21名學生集體食物中毒,現已初步認定為「毒鼠強」中毒事件。
主持人:這些血的教訓,對我們來說刻骨銘心。反映了當前整體社會安全工作嚴峻,也反映了我們學校班級的安全防範意識不強,學生應對突發治安事件的能力薄弱,暴露出我們在學習生活中,對於安全方面的工作學習,還存在著一些明顯的漏洞和薄弱環節。這就是我們班會呼籲的主題: 熱愛生命,從安全開始!
二、第二組:交通安全宣傳與提示:
1、回顧少年時代所得到的教育與收獲
幻燈片展示:學過的交通安全兒歌:紅綠燈,像媽媽, 小朋友,請注意, 小小衛士本領大, 行人車輛要聽話。 交通安全要牢記。 交通規則記得牢, 紅燈停,綠燈行, 欄桿叔叔對我說, 放學排隊出校門, 車輛行人不打架。 別從我的肩上過, 不吵鬧來不奔跑。(略)
主持人:兒歌把學生帶回到遵守規則的回憶中,正是兒時良好的規則意識使大家順利成長到今天,所以,有必要加強規則意識,共唱拍手歌:……走路時,靠右行, 你拍二,我拍二, 紅燈亮時切莫行, 人行道,最放心, 綠燈行來紅燈停, 綠燈才是保護神, 過馬路,要當心, 你拍三,我拍三, 路上騎車不帶人, 斑馬線,看分明, 車內勿把頭外探, 安全隱患要消除, 紅燈停,綠燈行, 你拍四,我拍四, 橫穿馬路禍根生, 黃燈燈,莫著急, 路上學生別嬉戲, 人命關天豈兒戲,馬路上,別玩耍, 你拍五,我拍五, 十字路口情況多,
不能跑,慢慢行。 先左後右過馬路, 車輛轉彎要慢行, 轉彎前,手示意, 你拍六,我拍六, 酒後駕車萬不可, 不猛拐,不強行, 酒後駕車必闖禍(略)
2、新的交通規則考察與宣傳
新交通規則關於行人與車輛信號的規定搶答競賽。(以幻燈片展示,示例如下。因題目數量大,其他題目略去)
23、圖中標志為分界標志。 判斷:對( )------錯( )
三、第三組:校園活動安全教育
1、運動安全講解。(幻燈片)
2、施工區域自我安全教育。(小品)
3、實驗室操作安全教育(改錯題競賽)
四、第四組:財產、人身、飲食、疫病安全提示
幻燈片展示:民法關於個人財物失竊責任規定;遇到危險情況報警常識;乙型流腦的防疫知識。 隨機檢測活動:學生識別(表演者在小品中滲透安全盲點,要求學生迅速找出)
五、班會結束
《我心中的楷模 》班會設計
1.目的:通過課外讀好書活動的開展,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使學生以英模人物為心中的楷模,樹立遠大理想,培養高尚情操,把品德、意志力、集體榮譽感的培養有機地寓於課外活動之中,進而提高學生愛書、讀書的積極性。
2.依據:有關理想教育。
3.形式:讀書匯報會。
4.過程:
(1)每個人選讀一本好書,找到自己心中的楷模,並介紹給大家。介紹內容可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對人對己有意義的典型事跡;②名言、警句、箴言;③精彩片段(形式不限,可為模擬化妝、配樂朗誦,也可排成小品、話劇片段等)。
(2)組織讀書筆記與讀書心得的觀摩展覽,精選稿件辦「火炬」專刊。
(3)按學生思想層次進行讀書指導,精心設計師生間的談話,引導他們找到自己與楷模的共鳴點,同時找到自己的弱點,幫助他們感受升華。
(4)召開《我心中的楷模》讀書匯報會。
Ⅶ 誰有2011年4月25日預防接種日宣傳資料
接種疫苗,寶寶健康
Ⅷ 計劃免疫 宣傳內容
自2008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按照以下計劃免疫程序,實施擴大兒童免疫規劃:
、乙肝疫苗:接種3劑次,兒童出生時、1月齡、6月齡各接種1劑次,第1劑在出生後24小時內盡早接種。
2、卡介苗:接種1劑次,兒童出生時接種。
3、脊灰疫苗:口服4劑次,兒童2月齡、3月齡、4月齡各口服脊灰疫苗(液體)1劑次,4周歲口服脊灰疫苗(糖丸)1劑次。
4、無細胞百白破疫苗:接種4劑次,兒童3月齡、4月齡、5月齡和18—24月齡各接種1劑次。
5、白破疫苗:接種1劑次,兒童6周歲時接種。
6、麻疹疫苗:接種1劑次,兒童8月齡時接種。
7、麻腮風疫苗:接種1劑次,兒童18—24月齡時接種。
8、乙腦減毒活疫苗:接種2劑次,兒童8月齡和2周歲各接種1劑次。
9、乙腦滅火疫苗:接種4劑次,八月齡2劑次,第1、2劑次間隔7-10天,2周歲和6周歲各1劑次。
10、A群流腦疫苗:接種2劑次,兒童6—18月齡時接種2劑次,接種間隔為3個月。
11、A+C群流腦疫苗:接種2劑次,兒童3周歲和6周歲各接種1劑次。第一劑次與A群流腦疫苗第二劑次間隔≥12個月。
12、甲肝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接種1劑次,兒童18月齡時接種。在部分試點地區使用甲肝滅活疫苗,甲肝滅活疫苗接種2劑次,兒童18月齡和24—30月齡時各接種1劑次。
上述程序為常規疫苗免疫程序,不包括應急接種和強化免疫。 是這個嗎
Ⅸ 小小「預防針」 健康守護神
「小小疫苗本領大,預防疾病需要它。健康成長最重要,科學接種不害怕。」
人的一生總是悲歡交集、喜憂參半,「打預防針」則是很多人關於疼痛的最早記憶。粗略計算,每個人一生至少要接種10餘種、20餘針疫苗。正是這一針針小小的疫苗,為我們的身體築起了一道道嚴密而堅固的健康屏障,讓我們有了之後的歲月靜好。
恰逢4月25日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我們邀請到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二室主任葉瑩、河南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郭松偉、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所長李鋒,與大家一起聊聊預防接種的那些事兒。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移動端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