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河南省長垣市作為一座歷史古城,有什麼值得去的景點
擁有歷史古城之稱的長垣,位於河南省新鄉市。無論是歷史遺跡,還是現代人文景觀,都有許多值得去感受一番的地方,如郭寨觀音石刻造像、長垣黃河水利風景區和學堂崗聖廟等,具體分析如下:
一. 郭寨觀音石刻造像,展現了古代精湛的石刻技藝。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觀音石刻造像這一景點,就被列為長垣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位於距離長垣縣城約三公里遠的郭寨村內。 該景區主要以石刻雕像聞名,雕像種類較多,包括觀音、財神、羅漢和土地等人們所熟知的角色,共計有十一尊。
此外,還有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長垣小岡遺址,其保留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相關文物遺跡,歷史氣息濃厚。同時王永光墓,以及長垣九龍山石刻等,也是長垣地區比較有名的游覽地。總之,只要你有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心靈,歷史古城長垣,會讓你感受到不一樣的文化美和風景美。
『貳』 長垣哪裡還有墓
學堂崗聖廟
學堂崗聖廟,位於長垣縣城北 5 公里的滿材鄉學堂崗村東,1978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 名勝志 》載:「昔孔子聘列國與四弟子(子路、曾晰、冉有、公西華 ) 弦誦於此,故曰學堂崗」。後人在崗上建廟,以作紀念。該廟始建於漢,唐、宋漸盛,元遭兵火無存,明天順三年( 1459 )重建,經明、清兩代十數次增修,逐漸成為豫北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其主體建築有: 欞星門、大成殿、古壇亭、「 春風、化雨 」 二亭、深造堂等。現存杏壇亭、杏壇亭、杏壇碑亭和明、清碑刻6通。
長垣縣文物古跡
小岡遺址
小岡遺址,位於長垣縣城東北4公里的滿村鄉小岡村北 400米。1978年 2月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面北長220米,東西寬120米,面積26400 平方米。遺址北高南低,中心高出地面 3米。文化層較厚,中心鑽探 5米不到底。灰土露於地面,陶片標本有瓮、罐、盆、鬲、豆、壺等。紋飾有繩紋、籃紋、弦紋、附加堆紋等,陶色多為灰陶。文化性質為新石器龍山文化,商、周、春秋戰國至漢代的文化遺存。與小崗遺址同類型的還有蘇墳、大岡、宜丘、青崗、耿村等文化遺址。
王永光墓
位於城東南的孟崗鄉王樓村東北,距城 4 公里。墓冢高約3米,墓前立一巨碑,並有碑樓,上書「 明光祿大夫柱國少保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王永光之墓」,並產有縣保文物單位石質標志牌一塊。王永光,字有孚,號射斗,明萬曆二十年進士,曾任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南京兵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 他歷經 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朝,被稱為四朝元老,著有《冰玉堂集》。王永光在明末三案中及魏忠賢逆黨中有一定牽連,固在明史中沒列正傳, 可見王永光在明末歷史中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 王永光墓誌銘現收藏於縣文管所。
郭寨觀音石刻造像
位於縣城東3公里的孟崗鄉郭寨村中,1986 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造像共有11尊,計有觀音、羅漢、關羽、周倉、關平、土地、財神等。其中觀音造像,騎一怪獸、面容慈祥、造型優美、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雕刻精細,細條流暢,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石刻藝術才能,是不可多得的明代石刻藝術精品。造像北部有「萬曆四十年七月初一立」字樣。
嘿嘿over1020
『叄』 河南省新鄉市長垣縣拍的電視劇叫什麼
電視劇?? 不知道 我知道有個電影 不是鬧著玩的 和 就是鬧著玩的
『肆』 長垣縣有什麼著名的小吃
1、高村粉皮
高村粉皮又叫張氏粉皮,是河南長垣的著名小吃,早在清朝康熙年間流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2、油酥火燒
油酥火燒,是一道著名小吃,作為一種多層合成的圓形食品,該食品外部焦酥,內部松軟,酥香可口,別具風味。
3、霜打饃
霜打饃是河南民間傳統甜食,因其採用傳統的掛霜技法,用料簡單,製作方便,所以在豫北長垣縣一帶流行很廣。做好此菜的關鍵在於熬糖,糖汁要熬得恰到好處,否則,輕了不落霜,重了不沾饃。
4、木桶水滑肉
木桶水滑肉肉片滑軟,配料豐富,營養齊全,口味也清爽,可謂老少皆宜。
5、肉絲帶底
肉絲帶底是長垣的一道傳統名食,口感香嫩爽口、諸味調和,且製作簡便,尤其適合家宴下酒。
『伍』 長垣縣最大的村是哪個村
長垣市最大的村是魏庄村。
長垣市,河南省轄縣級市,新鄉市代管,位於豫東北地區,介於東經114°29'—114°59'、北緯34°59'—35°23'之間,總面積1051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長垣市下轄5個街道、11鎮、2鄉,常住人口90.54萬人,城鎮人口52.17萬人。市政府駐蒲西街道人民路368號。
長垣市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縣城、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全國科普示範區、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地形地貌
長垣市系黃河流域沖積平原的一部分。東臨黃河、境內無山。地勢平緩,為豫北平原地區。但太行余脈伸向縣境。
境內中部有臨黃堤,將全市分成東西兩大片,堤東為臨黃區,堤西為背黃區。臨黃區屬天然文岩渠水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從東南向西北傾斜。堤西背黃區屬金堤河水系。地勢比較平坦,個別地段有緩坡現象。
『陸』 長垣在國內都被稱為什麼之鄉
長垣在國內都被稱中國廚師之鄉和河南省書法之鄉。
長垣市,河南省轄縣級市,新鄉市代管, 位於豫東北地區,介於東經114°29'—114°59'、北緯34°59'—35°23'之間,總面積1051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長垣市下轄5個街道、11鎮、2鄉, 總人口90.5萬人(截止2020年11月)。 市政府駐蒲西街道人民路368號。
地形地貌:
長垣市系黃河流域沖積平原的一部分。東臨黃河、境內無山。地勢平緩,為豫北平原地區。但太行余脈伸向縣境。境內中部有臨黃堤,將全市分成東西兩大片,堤東為臨黃區,堤西為背黃區。臨黃區屬天然文岩渠水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從東南向西北傾斜。堤西背黃區屬金堤河水系。地勢比較平坦,個別地段有緩坡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