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09年天文科普宣傳月是幾月
中國科協積極開展天文科普宣傳工作
2009年07月15日
絢麗的日冕包圍著黑色的太陽,稍縱即逝的貝利珠閃耀奪目,有人說只有日全食這種天文景象會讓人心潮澎湃、終身難忘。2009年是國際天文年,而最讓人激動的是2009年7月22日將要發生的日全食,涉及我國的廣大區域,且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是我們這一代人觀看這一天文景象的最好機會。
作為一次世界矚目的天文盛事,日全食的發生既為科普教育、科學研究帶來了機遇,同時也會對自然環境和社會正常運轉帶來一定的影響。中國科協積極與有關部委合作,組織相關全國學會、地方科協、基層組織切實做好相關的科普宣傳工作,廣泛普及日全食天文科學知識和科學觀測方法。
中國科協聲像中心製作了30分鍾的科教專題片《天象奇觀——日全食》。專題片以天文學專家林元章、劉寶琳寫作的科教片劇本《日全食和月食》為創作基礎,確保了本片的科學性和權威性,從「日全食、日全食的科學原理與歷史」,「2009年日全食的特點、時間、地點等基本情況」,「科學觀測日全食」,「科學認知日全食,防範各種迷信和謠傳」等幾個部分,全面、深入、嚴謹地闡釋日全食現象,近日陸續在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等頻道播出。同時,通過中國科協的「科普大篷車」電視欄目在全國2000多個地方電視台播放。
中國科協支持中國天文學會編制了8張一套的日全食天文知識科普掛圖,支持科普出版社編制了9張一套的日全食天文知識科普掛圖。兩套掛圖將下發到全國3000多個縣市級科協基層組織和科普教育基地,同時配發給中國科協所屬的全國各地的190輛科普大篷車(每輛車配置掛圖5套、觀測眼鏡30付),組織開展全國科普大篷車聯合行動於7月上旬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積極開展天文科普宣傳和日全食觀測活動。與此同時,兩套掛圖資源還在中國數字科技館網站同期發布,並提供掛圖製作版免費下載,供相關單位組織開展科普宣傳使用。
中國科協聲像中心還製作了一批多媒體聲像資料,如科普系列片《走近日全食》,採用符合青少年學生認知規律的藝術手段,深入淺出地揭示日全食的科學問題;Flash動畫科普公益廣告,解釋日全食的重要知識點,側重於消除觀眾關於日全食認知的謬誤和在觀測方面存在的誤區;製作「科學應對日全食」為主題的系列廣播節目,將於2009年7月中旬,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頻道的科普廣播欄目《非常科學》中,開辟「解密日全食」系列科普小板塊,連續播出為期一周的日全食科普廣播。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也製作了5分鍾的日全食電視片,准備在公交車電視上播出。
在中國數字科技館、中國公眾科技網,以及中國網路科普聯盟成員單位的相關網站設置日全食科普宣傳專欄,集中宣傳天文日全食知識,展示相關的科普掛圖、展覽、音像、圖書等資源並提供免費下載,供公眾瀏覽和社會各界開展宣教活動使用,並於當天開展網上觀測活動。
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依託全國校外科技教育機構,將組織開展日全食相關科學知識和觀察方法的宣傳活動,進行科學考察體驗活動,向全國1000多個中小學、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機構配送科普宣傳資料(科普掛圖、科普期刊等)和觀測眼鏡,宣傳日全食的科學知識和科學觀測方法,組織青少年開展日全食科學觀測活動;以《中國科技教育》雜志為平台,圍繞日全食的科學觀測活動開展科技小論文徵集活動;在暑假期間組織日全食科考夏令營等活動。
㈡ 科普活動有哪些
科普活動有專場講座、科普圖書贈閱、知識競賽、現場咨詢、展板展示、文明禮儀及健康生活等。科普活動是以科普為主題開展的一種有組織、有目的的群體性活動,旨在向公眾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是促進公眾理解科學的重要渠道。
概括介紹:科普活動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以開發公眾智力和提高素質為使命,利用專門的普及載體和靈活多樣的宣傳、教育、服務形式,面向社會、面向公眾,適時傳播科學精神、科學知識、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實現科學的廣泛擴散、轉移和形態轉化,從而取得預想的社會、經濟、教育和科學文化效果的社會化科學傳播活動。
㈢ 社區可以開展哪些科普宣傳活動
1.內容包括科普知識宣傳資料分發、免費咨詢和電腦維修服務、科普問答知識有獎競猜等。 社會實踐的隊員們來到社區活動中心,帶著所需的科普宣傳用品設立了科普宣傳站,投入到當天的宣傳活動中來。
2.其中科普問答知識有獎競猜吸引了社區居民尤其是小朋友們的踴躍參與,一些題目難倒了不少小朋友,但通過互相幫助、求助家長等方式學到了新知識、答對了題目,為自己贏得了綠色植物、滑鼠墊、耳機等小禮品。
3.活動還准備了多本科普書籍免費贈送給社區居民,並在社區醒目位置擺設安全小知識展板,分發安全知識宣傳手冊,進一步幫助社區居民們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推進社區科普工作社區充分利用科普條幅、科普展板、發放宣傳材料,宣傳低碳生活、精彩妙招等日常生活科普知識,極大地豐富了轄區群眾的科技文化生活。
㈣ 科普的活動內容都包括哪些
你也沒具體說什麼科普活動,任何科普活動總要有個主題。根據回主題、場地、科普形答式等不同,活動內容完全不一樣。比如每年搞的全國科普活動周,內容包括啟動儀式、領導講話、廣場活動、會議、參觀交流等等。。。再比如某個廣場搞科普活動,這活動的內容就包括發傳單,回答老百姓咨詢、介紹你所推薦的科普熱點知識等等。。。。
㈤ 科普宣傳周應開展什麼活動
當然是科普宣傳啊:知識講座、現場講解等
㈥ 科普活動的意思是什麼分別有哪些
科普活動即是:「科學普及」,概念應該是將目前人類所掌握和獲得的科學知識與技能進行傳播的過程。
四進社區」——科普宣傳活動啟動儀式
舉辦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如專場講座、科普圖書贈閱、文明禮儀及健康生活知識競賽、現場咨詢、展板展示等,推動城市社區文明建設。
㈦ 科普宣傳周是什麼時間
每個地方時間不一樣,一般都是5月份的第三周,周六、周日為廣場活動,其它幾日都是學術研討會或者科學下鄉。
㈧ 科普宣傳包括哪些內容
科普宣傳包括利用各種傳媒以淺顯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公眾接受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推廣科學技術的應用,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
從科學社會學的角度看,科學普及是一種廣泛的社會現象,必然有其自身的「增長點」。科學普及的生長點就在自然與人、科學與社會的交叉點上。也就是說,自然科學與人類社會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學普及,科技與社會又作為科學普及的「土壤」,哺育著它的生長。而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則為科學普及不斷提供新的生長點,使科普工作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和濃厚的社會性、時代性。
㈨ 「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月」系列活動在京啟動,此活動有何意義
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月這樣的活動對於學生老說可以了解我們的物種,在很多時候都會讓我們學生養成保護生物的好習慣。
對於學生來說這樣的活動對自己是十分好的,在很多時候學生就是缺乏對這些生物的認識,所以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麼去保護生物,但是通過這樣的活動自然就可以讓學生去養成一個十分好的習慣,對於我們自然界來說有更多人去保護也是一件十分好的事情,那麼這樣的事情自然也是可以促進生物多樣性這件事情的發展。
這樣的宣傳活動可以強化學生的意識,對於我們來說這樣的活動就是在保護我們生態環境,也是在維護我們共有的家園。
㈩ 2009年幾月是天文科普宣傳月
2009年一整年都是是國際天文年,全年都在做天文科普宣傳活動。
為紀念400年前伽利略首次用望遠鏡觀測星空這一壯舉,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已確定2009年為國際天文學年。
2009國際天文年的宣傳口號是「The Universe – yours to discover」
中文意思「探索我們的宇宙」
暈,我發的時候,還沒人回答,怎麼發完就這么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