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鍾南山說農村防疫要做到三點
是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最新表示,農村防疫要做到三點:①少串門少聚會;②不舒服一定要就診,莫等嚴重了再看;③及時做核酸檢測。
鍾南山院士表示,現在農村是防疫的是重中之重,從最近發病的情況來看,60%到70%都在農村。鍾南山還關注到了老百姓核酸檢測不方便的問題。他表示,應採用移動車到村裡應檢盡檢,不要讓老百姓興師動眾,耽誤時間還容易感染。
對於農村老百姓以往身體不舒服就想著「扛幾天或者吃點兒葯就過去」的觀念,需要提高他們的認識認知,進行科普。還要對村醫群體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警惕性。「不要有人來看病,就給吃點退燒葯、中葯就行了。」
(1)農村病毒宣傳擴展閱讀:
鍾南山提出要提高大家防控知識的普及率
1、提高老百姓的認知
鍾南山表示,很多農村基層普通老百姓都以為,感染新冠病毒就會有很嚴重的症狀,就必須要住院,所以當他有簡單症狀時,比如頭疼腦熱時並不引起重視,以為是流感吃點葯就扛過去了。但實際上大多數新冠肺炎患者都是輕症的,甚至很多是無症狀患者。因為新冠病毒的傳播率很強,因此生病後不就醫而是硬扛,最終就會導致耽誤了自己,傳染了他人。
2、提高村醫的警惕性
鍾南山提醒,對於農村地區的防疫,還要村醫有警惕性,不要有人來看病,就給吃點退燒葯、中葯就行了。一旦患者有頭疼、嗓子疼,或者是發燒、非常疲勞的症狀,就必須要求患者做核酸檢測。
⑵ 鄉村怎麼防控新冠肺炎會有什麼風險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有著非常重要影響的一類疾病,那就是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大量的傳播導致了世界全部范圍內都陷入了一個比較危險的狀態 ,並且現在還會存在著 ,那麼對於預防新冠肺炎疫情的手段就非常重要了 。那麼對於農村地區如何開展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呢 ,鄉村怎麼防控新冠肺炎會帶來怎樣的一個風險呢 ,對於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們應該結合多個方面進行解決 。首先我們應該做的方麵包括很多 ,有許許多多的預防措施 ,但是不得不說的一點就是風險還是有的 ,但是相對於城市人流量比較大的地區而言,那麼鄉村它的風險相對而言比較小 。對於他的一個防控工作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⑶ 黑龍江鄉村廣播防疫順口溜是什麼
「其實病毒不可怕,就怕大家不聽話」,「在家喝點小酒,也不出去亂走,寧可自己灌醉,也不參加聚會」。
這種順口溜根據疫情防護措施創作,詼諧幽默,朗朗上口,村子裡的孩子都能背熟。 這種寓教於樂的形式,才是農村宣傳應有的方式。反觀一些村支書的「硬核」「臟話」式宣傳,這種順口溜,更能讓大家認識到防疫的重要性。
(3)農村病毒宣傳擴展閱讀:
農村「防疫」宣傳,就當形式多樣,有的放矢。「防疫」宣傳不是做給誰看的,而是要注重實效,不達目的不罷休的。
盡管電視、手機基本普及,信息傳遞非常方便,但在農村,一些老人小孩還有空白。在村居適當位置,豎幾只廣播喇叭,及時說說唱唱,補充些宣傳,是「花錢少,效果好」的明智之舉。
單是通過廣播進行宣傳,就又分為多種形式。比如,有通過喊話方式進行宣傳的,有通過快板、順口溜等方式進行宣傳的,等等。
⑷ 疫情期間,農村的民眾該如何做好防疫工作
在疫情期間農村的民眾應該如何做好防疫工作呢,其實現在臨近冬季,我們各個農村當中也會有很多的村落,已經開始實施了,防疫手段基本的大方向還是參照上1年的摹本來進行最好的居家隔離以及核酸檢測日常。等等這些情況。
一,返鄉之後做好隔離工作
因為在很多農村其實是有很多外來返工人員的,所以這些人在從外地回來之後,最好是先做一下核酸檢測,然後進行居家隔離在隔離的時候也和親人朋友保持距離,這樣的話是可以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病毒感染給親人朋友擴大感染面。做好隔離工作的話,其實是對於病毒最有效的打擊也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⑸ 給村裡貼防疫畫冊,積極抗疫,為長安爭光,為祖國努力!
防控疫情,從我做起,從我長安人做起!
⑹ 廣西發布通知 社區、農村疫情防控「十嚴格」
鳳凰網房產訊 2月12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關於進一步加強社區和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發布,提出在社區和農村疫情防控方面,施行「十嚴格」。
以下為通知全文內容:
各市、縣黨委和人民政府,自治區黨委各部委,自治區級國家機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各高等學校:
當前,全區迎來了春運返程人員流動高峰,各地有序安排復工和復產,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關鍵時期,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指導組提出的整改意見,現就進一步加強社區和農村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社區疫情防控「十嚴格」
(一)嚴格實行居住小區封閉式管理。社區疫情防控實行網格化、地毯式管理,由街道或社區明確轄區內各居住小區的責任主體(以下簡稱管控小組)。組建以街道和社區幹部、物業管理人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為主,居民和志願者自願參與的專兼職工作隊伍,責任落實到人、聯繫到戶,對居住小區、樓棟、住戶進行全覆蓋,做到精準到戶、不漏一人。嚴格小區封閉管理,在小區出入口設置檢查點,進入人員必須佩戴口罩並進行體溫檢測。居住小區發生疫情時,按規定對住宅單元、樓棟、小區等實行封閉式隔離。
(二)嚴格管控小區外來人員及車輛。外來人員和車輛原則上不得進入小區,情況特殊確需進入的,經小區管控小組同意,並做好登記備案後方可進入。快遞、外賣等送到小區指定區域,由住戶自行領取,避免人員聚集。
(三)嚴格管控來自或途經疫情區域的人員。居住小區的外地返回人員抵達當天應及時向小區管控小組報告健康情況,並配合完成個人信息登記工作。小區管控小組要對現已居住在小區的外來人員逐一登記、建立台賬,對來自或途經疫情區域的人員實行重點追蹤,督促其居家隔離觀察不少於14天。
(四)嚴格加強密切接觸者管控和發熱者管理。對已排查出的小區內的密切接觸者一律送到集中隔離點進行隔離觀察;同時,加強對發熱者的管理。對拒絕服從管理,違反防控措施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及時報告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五)嚴格公共空間環境衛生管理。小區管控小組要督促小區內非生活必需的文體活動室、娛樂室、小區廣場、露天健身場地等公共場所一律關閉。街道、社區、物業企業、產權單位要做好公共場所清潔消毒、垃圾分類處理、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設置廢棄口罩專用箱,廢棄口罩應丟棄在專用箱內。
(六)嚴格出租房屋管理。小區管控小組要加強對小區內出租房屋狀況進行摸底排查、登記造冊,督促業主或房屋出租者明確防控責任人和聯系人,按照要求向管控小組提供出租房屋和承租人動態信息。對不報告租住房屋情況、拒絕配合政府和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工作的,報告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七)嚴格落實基本生活和防護保障。社區和住戶要備置體溫計、口罩、消毒用品等必需的防控物品和物資。社區菜市、超市、葯店等要合理安排營業時間,做好人員導流,避免人員聚集。社區要加強對老幼弱等群體的關注,主動上門做好服務。
(八)嚴格遵守公民防護規范。居民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自覺學習防護知識,嚴格遵守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的規定,盡量少出門、不串門,不參加聚會和集體活動,不吃野味。對不聽勸阻、頂風組織或參與聚會聚餐的,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九)嚴格落實防控宣傳措施。社區要充分利用多種手段、多種方式、多種渠道,有針對性地開展防控知識宣傳,科學指導居民正確認識和預防疾病,引導居民做好防護措施。
(十)嚴格落實黨員責任。黨員、幹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要充分發揮帶頭作用,積極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帶動家人親屬、街坊鄰居自覺遵守有關規定。
二、農村疫情防控「十嚴格」
(一)嚴格人員流動管控。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村委會是農村疫情防控的責任主體,要嚴格管控本轄區農村人員流動。農村居民無特殊情況不得走親訪友、串門、扎堆,嚴禁各種類型聚會、聚餐,不吃野味。停辦一切廟會集市、游園節慶等公眾活動,做到農村居民紅事不辦、白事簡辦,避免人群聚集,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二)嚴格實施村屯封閉管理。所有村屯實施封閉管理,嚴控人員、車輛出入,嚴格限制非本村居民及車輛進入。快遞、外賣等所配送的物品應送至指定區域集中存放,由居民自行領取。村屯要在進出主要通道設置檢測點,做好詢問登記、體溫測量等工作。
(三)嚴格實行疫情防控報告制度。村委會要督促鄉村醫生做好本村屯居民健康的監測、登記,嚴格實行日報告制度。村衛生室發現來自疫情區域的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觸者和發熱患者,要迅速向鄉鎮衛生院報告,並及時報告村委會做好防控、防護工作。
(四)嚴格管控村屯公共場所。村屯文化活動室、圖書室、娛樂室等公共場所一律關閉。村委會要加強對廣場、農貿市場、候車點等公共場所的管理,要督導超市、商店、葯店合理安排營業時間,避免人員過於集中。
(五)嚴格村屯環境整治。村委會要動員群眾自行清理整治房前屋後環境衛生,安排專人對廣場、村委辦公場所、垃圾池、公廁等公共場所做好消殺工作。每個村民小組至少設置1處廢棄口罩專用箱,方便居民丟棄廢棄口罩。
(六)嚴格落實農民工返城錯峰出行引導措施。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各鄉(鎮)黨委、政府,村「兩委」要引導農民工返城錯峰出行,以點對點的出行方式為主,出行途中不滯留、不扎堆、不聚餐。對暫無明確工作崗位的,勸導其暫緩出行。
(七)嚴格落實農村集市的疫情防控。做好農村集市及養殖、屠宰等重點場所的消毒滅源工作,做到「一日一清潔消毒、一周一大掃除」,清理衛生死角,做好垃圾源頭管理。安裝防鼠、防蚊和防蠅設施,消除鼠、蠅、蚊、蟑螂等病媒生物孳生場所。
(八)嚴格加強農村市場經營主體監管。村委會要督促本村休閑農業、農村旅遊經營主體落實防控責任,切實抓好各類服務設施設備消毒殺菌等疫情防控工作。
(九)嚴格落實防控宣傳措施。利用廣播、電視、移動簡訊以及微信等多種方式,加強農村地區疫情防控信息通報和防疫知識宣傳,增強農村居民防病意識,引導做好自身防護,勤洗手,出入公共場所戴口罩。
(十)嚴格落實組織保障措施。農村黨員、村幹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駐村第一書記要充分發揮帶頭作用,積極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帶動家人親屬、街坊鄰居自覺遵守有關規定。村委會要加強統籌協調,為村屯的疫情防控組織必要的防控用品。
各級各有關單位接此通知後,結合實際,迅速落實到位。
2020年2月11日
⑺ 此次河北疫情集中暴發在農村地區,該如何在農村阻斷新冠疫情
一、集中進行隔離根據1月12日河北省第四場信管胃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報告顯示,“截止到1月11日24時,石家莊市疫情分布在12個縣區,其中76.39%病例發生在藁城區,藁城區95.62%病例發生在增村鎮。本次疫情主要分布在農村地區,以農民為主,截止目前,農民占所有病例的70.07%。發病人群以中老年為主,以普通型和無症狀為主。”
農村地區疫情防控的難度非常大,防控難度遠高於城市地區。村民居家隔離容易造成家庭成員之間傳播,農村老年人大多數沒有手機,聯系工作比較困難,另外,農村衛生條件較差,家庭衛生設施簡陋,糞便、垃圾處理起來較為困難,如果不實行集中分散隔離,根本達不到隔離的效果。村民之間通過購物和串門等方式,很容易造成疫情的進一步傳播,很難徹底消除傳染源,根本達不到隔離的效果,還會造成疫情進一步傳播,對防控工作非常不利。
此次疫情中大部分病例,在初期有發燒、頭痛、胸悶、咳嗽等症狀,多數患者按照流行感冒進行自我治療,少數到村醫務室進行治療,很少去二級、三級醫院就診。河北省首例確診病例,在小果村醫務室輸液4天症狀未減輕,1月4日到藁城區人民醫院就診,核酸檢測呈陽性。
鄉鎮醫療機構發現疾病、報告疾病的意識較為淡薄,應該建立相應的機制,采樣、檢測、診斷、報告方面的能力。
⑻ 該如何讓農村避免成為病毒聚集傳播的「火葯桶」
在我國的廣大農村,由於很多農民的防疫意識不高,容易給疫情造成可乘之機。就石家莊的疫情來說,一開始就是發生在農村等地,在農村進行擴散的。如何讓農村避免成為病毒聚集傳播的“火葯桶”就顯得尤為必要,結合實際情況,我們必須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在農村倡導減少聚集和串門農村人愛串門是很多有過農村生活的人都體會過的事情,除了串門大家還都會聚集在一起聊天,這些情況對於防止疫情的擴散都有著極大的威脅。因此,必須要在農村倡導非必要不聚集,並且不串門。讓所有人必須要從根本上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真正從自身做起,對無事聚集和串門者必須予以勸導以及批評。並且要增強農村人戴口罩的意識,出門必須要戴口罩,如此才能增強防疫效果。
如有更多意見,歡迎留言參與討論。
⑼ 農村地廣人稀,為什麼說農村病毒傳播風險會更大
有相關專家分析,農村病毒傳播的風險很大,甚至比人口密度極大的城市裡面還要大,這究竟是為什麼?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認為專家胡說。其實,這位專家說的很對。
一、在農村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不夠
農村裡面的青壯年們,往往會選擇外出打工賺錢,會分散到全國各地。包括最近風險較高的冷鏈產業等,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農村的鄉親。當過年的時候,鄉親們就要回到家鄉了,交通工具上會載滿乘客。來自四面八方的打工人,匯聚在農村裡面,這就為病毒的傳播造成了良好的環境了。
所以在農村,病毒的傳播風險依然是非常大的。我們不能覺得,農村地廣人稀就自然而然地認為風險就低了,這是不對的。在農村,依然要做好科學防護,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