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南有哪些重點大學
湖南重點大學如下:
一、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簡稱「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直屬的一所涵蓋理學、工學、軍事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文學、教育學、法學、歷史學等十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入選「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由國防部、教育部雙重領導,副大軍區級編制。

二、中南大學
中南大學,簡稱「中南(CSU)「,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湖南省副部級大學。中南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高校,也是111計劃、2011計劃,中國-中亞國家大學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入選高校。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是一所以工科和醫學為特長,涵蓋理學、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哲學、教育學、歷史學、藝術學,輻射軍事學的綜合研究型大學。
三、湖南大學
湖南大學,簡稱「湖大(HNU)」,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市,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由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國防科技工業局四方共同建設,
是全國重點大學,中國一流學府,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111計劃、2011計劃、千人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PACE計劃。
四、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創建於1938年,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
學校現有7個校區,佔地2700餘畝,建築面積119餘萬平方米。主校區西偎麓山,東瀕湘江,風光秀麗,是全國綠化「400佳」單位之一。學校設有24個學院,85個本科招生專業,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大學科門類。
五、湘潭大學
湘潭大學,簡稱「湘大」,是一所由毛澤東主席倡導創辦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重點共建。
入選「111計劃」、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等,是碩士學位授權單位,湖南省招收留學生和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高校,是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 國防科技大學屬於幾本院校
國防科技大學屬於一本院校,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簡稱「國防科技大學」,由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直屬,位列第一個五年計劃國家156項重點建設工程、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軍隊「2110工程」。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為中共中央1959年確定的全國20所重點大學之一、國務院首批批准有權授予碩士及博士學位的院校、全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院校。

(2)湖南理工學院策劃書封面擴展閱讀:
國防科技大學的師資力量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兩院院士、「千人計劃」人選、「萬人計劃」人選、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教學名師、全國全軍優秀教師近200人。
其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8人(其中專職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國家級人才工程人選170餘人,博士生導師537人,碩士生導師1494人,國家級創新團隊11個。
此外,2012年學校高性能計算創新團隊榮獲首批國家科技進步創新團隊獎,學校自主創新團隊被確立為全國重大典型,「慕課」團隊被確立為全軍重大典型。
3. 湖南省的一本大學有哪些
湖南省一本大學有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簡稱國防科技大,是一所涵蓋理學、工學、軍事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文學、教育學、法學、歷史學等十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入選「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中南大學,簡稱中南,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長沙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湖南省唯一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是「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入選高校,是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三方重點共建大學。
湖南大學,簡稱湖大,享有「千年學府,百年名校」之美譽。她坐落在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的國家5A級嶽麓山風景名勝區。她是歷史悠久、聲譽斐然的著名大學,是直屬教育部的「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2014年8月,湖南大學入選2014年度「2011計劃」及國家「2011計劃」核心協同高校。
湖南師范大學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是一所以師范教育著稱、具有悠久歷史的省屬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入選「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
湘潭大學,簡稱「湘大」,位於湖南省湘潭市。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湖南省與教育部共建大學 ,也是湖南省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入選111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等。
4. 邵陽學院怎麼樣
本人是邵陽人,雖然沒有上過邵陽學院,但是多次去過邵陽學院,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邵陽學院升為本科的時間十年左右,是邵陽師專與邵陽高專合並而成,其實相對於剛升為本科的院校,實力都差的不太遠。
說說邵陽,邵陽是湖南比較差的一個城市,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城市建設也不怎麼樣,邵陽人也是比較的彪悍,至於學校怎麼樣的話,學校的硬體設施一般,環境的話還行。有些朋友回答有好幾個校區,說實話,學校校區多不是好事,本來很多資源都有限,到處分散,不是很好,也有人說校區多人少環境好,畢竟我們是來求學的,不是來享受的,比如圖書,本來這個學校有藏書100萬冊,分為幾個校區,圖書就分散,你要看的書在這個圖書館看不到,要去另外一個,雖然可以流動,但是不方便。
建議你,考大學最好考省會城市或者比較大的市的學校,第一,那裡交通會好些,第二,院校也多,各方面的條件都會好一些,就連就業的機會,都好很多。而且處於省會城市的大學發展要快一些,中國有很多的大學都是不錯的,就是因為所處地方不好,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如燕山大學之類的。
至於學校怎麼樣,說實話,中國有本科院校七八百所(不包括三本),排名在三百以後的學校都差不多,你從學校的名字基本就可以看出學校的情況了,尤其是近10年,大量的專科升為本科,XX學院、XX示範學院|、XX文理學院\XX科技學院\XX理工學院啊,都是剛升本科不就的,所以綜合實力都差不多,差別有還是有的,但是不會像排名前一百名的大學與排名三百名的大學差距那麼多。
如果你的分數不夠,想上個本科,還是可以的,畢竟本科與專科在文憑方面還是有差距的,很多的時候很多的機會入門都是要求本科,就像考公務員一樣,你拿著邵陽學院的本科與北京大學的本科,都是一樣的報考(不排除有些職位要求是211之類的,但是這種情況現在比較少,而且有減弱的趨勢),那有機會上本科還是上個本科。
另外,在大學,學的好與壞,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的。
5. 蘇州大學202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證學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的順利實施,切實維護學校和考生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教育部有關規定,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學校名稱:蘇州大學
學校地址:天賜庄校區坐落於江蘇省蘇州市十梓街1號;獨墅湖校區坐落於蘇州工業園區仁愛路199號;陽澄湖校區坐落於蘇州市相城區濟學路8號;未來校區坐落於蘇州市吳江區。
上級主管部門:江蘇省教育廳
辦學層次及類型:本科,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國家「211工程」、「2011計劃」入列高校、「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教育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第三條頒發證書:在規定的年限內達到所在專業畢業要求者,頒發蘇州大學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校學位授予有關規定者,頒發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證書。
第四條蘇州大學招生工作將全面貫徹教育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有關文件精神,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德智體美勞全面衡量、綜合評價、擇優錄取。

(獨墅湖校區炳麟圖書館)
第二章組織機構
第五條蘇州大學設立招生委員會,確定本科招生工作的總體思路和目標,審議本科招生政策、計劃和錄取原則,討論決定本科招生重大事宜,為本科招生工作提供指導意見。招生委員會下設本科招生領導小組,根據招生委員會的授權負責制定招生章程、編制招生計劃、決定選拔測試方案、確定錄取標准、審核錄取結果等本科招生具體事項。
第六條招生就業處作為學校的常設工作機構,負責學校本科生招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條學校紀委、監察專員辦公室負責監督本科招生各項政策和規定的實施。
(天賜庄校區東吳門)
第三章招生計劃、報名條件及錄取原則
第八條按照「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原則,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委員會組織下開展本校本科招生錄取工作。
第九條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促進教育公平的決策部署,依據上級部門有關要求,綜合考慮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身辦學條件、畢業生就業情況、各省生源情況等因素,經主管部門審核後,確定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年度招生計劃及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以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的為准。
學校預留計劃不超過本校本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1%,主要用於調節各地統考上線生源的不平衡,並嚴格按照從高分到低分順延錄取。
第十條學校部分本科專業按大類招生,考生填報高考志願時,將大類視作一個專業填報即可。按大類招收的新生,入學時在大類內不分專業,在完成大類基礎課程學習後,根據自身的專業發展目標、興趣特長等,參加大類的分流,進入大類中的具體專業學習。大類及其包含專業,經主管部門審核後在學校本科招生網公布。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江蘇省學位委員會有關文件精神,學校部分本科專業開展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試點,本科畢業並達到學校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可授予雙學士學位。雙學士學位只發放一本學位證書,所授兩個學位在證書中予以註明。項目管理辦法按學校有關規定執行。項目簡介可查閱學校本科招生網。
第十一條報名條件
1.凡通過生源地省級招辦報名資格審查的考生,均可報考。
2.身體健康狀況要求:對考生的身體健康狀況要求執行教育部、原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原衛生部《關於進一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等的有關規定。除此以外,根據相關專業培養及就業的實際情況,報考材料類、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者,要求無色盲、色弱。
3.高考外語語種要求: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只招收英語語種考生;其他專業不限制考生應試外語語種,但學校的公共外語課程只開設英語課程。
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要求考生英語基礎扎實,以適應全英文教學環境;音樂表演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部分課程以英文授課,要求考生有良好的英語基礎。
4.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專業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
5.報考我校保送生、高校專項計劃、高水平運動隊等特殊類型的考生,經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台公示無異議後方可報考並享受我校相應類型錄取政策。其中,保送錄取優秀運動員需經國家體育總局公示無異議。
6.在高考綜合改革省份招生,各專業的高考選考科目要求以生源地省級招辦公布為准,考生須符合所填報專業志願的高考選考科目要求;在其他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考生須符合所填報專業志願的科類要求。
第十二條錄取原則
1.學校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按照普通類、體育類和藝術類專業分類分批次錄取。高考綜合改革省份錄取時按照當地招生主管部門政策執行。
2.根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考生報考情況,與省級招辦協商確定調閱考生檔案比例。實行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
3.按照順序志願投檔的批次,在第一志願考生生源不足的情況下,我校可接收非第一志願考生,若非第一志願考生生源仍不足,將徵集志願;按照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未完成的計劃也將徵集志願。徵集後仍未完成的計劃經省級招委批准後調整至生源充足的其他省份。
4.符合高考照顧加分政策的考生按加分後的總成績參與專業錄取排序。我校在江蘇省招生,執行江蘇省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規定的照顧錄取政策;在其他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原則上認可各省級招辦根據教育部相關政策給予考生的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及分值。按教育部相關規定,所有高考加分項目及分值不適用於不安排分省招生計劃的藝術類專業、高水平運動隊等招生項目。
5.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材料的使用辦法:在特殊類型招生中,作為報名資格審核的參考;在普通高考錄取中,當考生按同分排序規則比較後分數仍相同時,作為安排專業的參考。
6.普通類專業錄取方法:
⑴對進檔考生按照分數優先的原則依據錄取排序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進行專業錄取,各專業志願之間不設分數級差。
⑵若生源地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對於錄取規則另有規定,按其規定執行。其中,在內蒙古自治區實行「招生計劃1:1范圍內按專業志願排隊錄取」的錄取規則。
⑶進檔考生的錄取排序成績使用生源地省級招辦提供的投檔成績(含小數部分)。
⑷進檔考生同分排序規則。考生的錄取排序成績相同時,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考生依次按數學、語文、外語成績從高到低排序,若仍相同,則再依次按選考科目中第一高分科目、第二高分科目、第三高分科目的成績從高到低排序;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考生依次按語文數學兩科之和、語文數學兩科中的單科最高成績、外語單科成績、首選科目單科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最高成績、再選科目單科次高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其他省(直轄市、自治區)文史類考生依次按語文、數學、綜合科目成績從高到低排序,理工類考生依次按數學、語文、綜合科目成績從高到低排序。
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原則上只錄取填報有此類志願的考生。
7.體育教育專業,對進檔考生按生源地省級招辦提供的投檔成績(含小數部分)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8.所有專業志願都無法滿足且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作退檔處理。
9.保送錄取優秀運動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保送生、高校專項計劃、高水平運動隊、美術與設計類、音樂類、播音與主持藝術、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等錄取辦法依據教育部、生源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主管部門規定和我校本年度相應招生簡章,以及因疫情防控公布的調整方案執行。
10.國家專項計劃考生、地方專項計劃考生、面向江蘇省部分地區的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計劃考生、南疆單列計劃考生、內地新疆高中班畢業生、內地西藏班畢業生、對口援疆計劃考生、少數民族預科班、少數民族預科班結業後轉入本科考生,按照教育部、生源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和學校有關招生工作規定進行錄取。
(未來校區學術交流中心)
第四章附則
第十三條高考成績優異且錄取在有關專業的考生,入學後有機會選拔進入敬文書院、唐文治書院、巴斯德英才班學習。
第十四條錄取在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考生,安排至未來校區就讀。未來校區地處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核心區域,圍繞「面向未來、面向國際、面向產業」的辦學定位,開設社會急需的高精尖專業,培養新工科復合型創新人才。其他新生,結合所屬學院(部)、書院的辦學地址等實際情況,分別安排至天賜庄校區、獨墅湖校區、陽澄湖校區就讀。
第十五條新生入學後,學校將嚴格按照國家和學校有關規定開展新生入學資格復查和入學體檢復查。經復查發現有不符合錄取條件者,由學校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區別情況予以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
凡經查實有弄虛作假、騙取高考加分資格或錄取資格、冒名頂替入學等違規情況的考生,一律取消其入學資格、不予學籍電子注冊,並報告有關部門倒查追責。
第十六條收費標准
1.學校根據經江蘇省物價部門核準的標准(蘇價費〔2014〕136號、蘇價費〔2017〕243號)收取學費,具體收費標准可在各省級招辦公布的招生計劃及學校財務處網站、本科招生網查閱。隨錄取通知書一起寄發的蘇州大學新生報到手冊也將告知各專業具體收費標准。
2.學生住宿由學校統一安排。學校根據江蘇省物價部門核準的標准(蘇價費〔2002〕369號、蘇財綜〔2002〕162號),住宿費為每人每年500元至1500元。未來校區住宿費如有變化,按學校報經江蘇省物價部門核準的標准執行。
第十七條符合要求的本科生在校期間可申請轉專業,具體按學校有關文件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學校設立以「扶持培育、獎勵優秀、勵志助學」為宗旨的評獎評優體系,形成了以獎學金、助學金、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勤工助學、減免學費、困難補助為主的「六位一體、聯動助學」立體保障機制,構建「發展型資助」體系,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賦能個人發展,激勵廣大學子成長成才。有關程序按國家、生源地相關主管部門和學校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學校本科招生網提供我校招生計劃、招生政策、學費標准、錄取規則、招生專業介紹等招生信息查詢。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錄取工作結束後,學校將及時在本科招生網上公布錄取結果。
第二十條聯系方式
學校網址:http://www.suda.e.cn
本科招生網址:http://zsb.suda.e.cn
聯系電話:0512-67507943、67507949
傳真:0512-67507942
電子郵箱:
[email protected]咨詢QQ:800039119
微信公眾號:蘇大本科招生(sudazsb)
監督舉報電話:0512-67507343
第二十一條蘇州大學不委託任何中介機構或個人進行招生錄取工作,不收取國家規定外的任何費用。任何以「蘇州大學」名義進行非法招生
宣傳等活動的中介機構或個人,學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第二十二條本章程通過我校本科招生網向社會發布,對於各種媒體節選公布的章程內容,如理解有誤,以我校公布的完整的招生章程為准。
第二十三條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並施行。若與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有關政策相抵觸,以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有關政策規定為准。
第二十四條本章程經學校審議通過,由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負責解釋。
6. 師范生和理工科生那個長遠發展好
這個沒有絕對的答案,師范生和理工科生兩個長遠的發展都不錯,當然選擇當老師的話可能工資就比較的有限。
如果自己追求的是更高的收入,那麼我建議你選擇理工科,理工科的專業在社會上一般比較的好找工作,而且工資都比較的可觀。
教師的話需求可能比較大,但是工資的話穩定。
7. 長沙理工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
長沙理工大學是一本。
長沙理工大學(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簡稱「CSUST」。是國家交通運輸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屬於湖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教育部「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是中國電力高校聯盟、綠色交通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成員之一,是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師資力量:
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人。
「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長沙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