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仙游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仙游縣地處福建省東部沿海,仙游山川毓秀、氣候宜人,素有神仙游過的地方之稱。
著名景點:
菜溪岩,麥斜岩,九鯉湖,天馬山等
。
風味小吃:仙游蓼花和麻筒;仙游紅團;蚮餅;松糕;燜蒸糕;仙草等。
⑵ 第一座列入國家級文物的土樓
1996年的文物、博物工作,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和「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指導思想。首先,加強了文物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全省9個地、市及46個文物重點縣建立了文物管理委員會,福州市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市文物局。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成員也進行了調整充實,副省長王良漙任主任委員,省政協副主席盧浩然、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葉雙瑜、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黃啟章、省文化廳廳長吳鳳章、副廳長庄晏成任副主任委員,吳鳳章為常務副主任。省文物鑒定組也確定為副處級事業單位。其次加強了文物保護立法和執法檢查。省人大常委會通過、頒行了《福建省文物保護管理條例》,省人大、省政協組織了多次文物保護視察活動。洛陽橋等一批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得到維修。省人民政府審核公布了第4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所有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開展了普及「文物保護法」和文物保護知識的宣傳,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嚴厲打擊文物犯罪的專項斗爭,取得了初步成果。再次,博物館建設得到重視。省博物館新館建設佔地90畝,投資約2億多,已完成選址、立項,將於1997年動工,作為國慶50周年·獻禮工程。泉州海交館二期工程及漳州、三明、南平等市博物館也在積極籌建中。博物館館藏文物數量、質量都有明顯提高,經國家文物局確認的一級文物達488件(套)。陳列展覽也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省委、省政府公布的首批14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佔9個,文物保護單位佔4個。
但是,文物工作也面臨新挑戰:基本建設與文物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物犯罪活動屢禁不止,盜竊、走私、非法經營文物的犯罪活動仍十分猖撅;一些地方的領導對文物工作不夠重視,管理力量比較薄弱;政府對文物的投入不足,經費短缺。
【《福建省文物保護管理條例》修訂頒布】
《福建省文物保護管理條例》於11月29日經省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審議通過,頒布施行。這一條例是由省文化廳、省法制局、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根據1987年頒發的《福建省文物保護管理條例》,執行9年來的情況和出現的新問題,作了大量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後,進行修改制訂的。新「條例」增加了發揮文物作用、加強宣傳教育的內容;對文物保護管理機構、經費也根據有關法規和福建省實際作了規定:突出了建設工程和土地使用權出讓過程中加強文物保護的內容;增加了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保護的內容;並就文物監管品市場進行規范,把「獎勵與懲罰」章改為「法律責任」;加大了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處罰權。
【福建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的單位又增10處】
11月20日,國務院以國發(1996)47號文件,核定公布了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有10處文物保護單位名列其中。這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各具特色,華安縣的二宜樓,建於清乾隆年間,是全省現存最大的土樓之一,布局獨具特色,防衛系統構思獨創,裝飾精巧華麗,是福建土樓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晉江市的草庵石刻,雕工精巧,是我國僅存的摩尼教石佛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認為它是世界上現存最好的摩尼教遺址。莆田市的元妙觀三清殿保存宋代建築形式,有唐建遺風,與福州華林寺、寧波保國寺並稱江南3大古建築,是研究我國南方古代木構建築的珍貴實物資料。福州的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昭忠祠,廈門的胡里山炮台,均是我國近代反侵略歷史的重點史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於明洪武五年的東山銅陵關帝廟,廈門、龍海的青礁、白礁慈濟宮,是台灣眾多的關帝廟、慈濟宮的祖廟,都是兩岸同根、血脈相承的見證,台灣同胞謁祖尋根的重要所在。還有武夷山市城村漢城遺址,福清市的瑞岩彌勒造像,漳州市的石牌坊等,也都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至此,福建省境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數已達29處。
【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
1996年9月2日,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單位49處。其中有林覺民、鄧拓故居,張高謙陵園等紀念建築物3處;長汀古城牆,福州、汀州、仙游文廟等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33處;南安官橋清代蔡資深民居,福州古田會館,衛理公會莆田總堂,福州泛船浦天主教堂等近現代重要建築、史跡4處;漳州南宗南山寺彌陀佛石造像,建甌東峰北宋北苑鑿字岩石刻,龍海九湖木棉亭碑刻等6處石刻及造像;曇石山文化遺址、王潮墓、義存祖師墓等古遺址、古墓葬3處。至此,全省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4處。與此同時,省政府還核定公布了第二批境內全國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69處。現在福建省所有的全國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均已依法劃定公布。
【洛陽橋修復工程通過國家文物局驗收】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北宋泉州郡守蔡襄主持建造,1053年興建,1059年竣工,全長1200多米,是我國著名的古代海港梁式石橋。900多年來由於遭受自然的侵蝕、地震災害及長期超強度利用,損壞嚴重。1993年開始,由國家文物局、省市財政累計投資685萬元,進行全面維修,是建國以來全省最大的文物維修工程。經3年奮戰,終於1996年秋勝利竣工,並通過了國家文物局驗收,被評為優質工程。1996年10月20日在洛陽橋舉行了隆重的竣工典禮,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張柏,省文化廳廳長吳鳳章、副廳長庄晏成及泉州市領導為竣工典禮剪綵。
【開展嚴厲打擊文物犯罪專項斗爭】
近年來,全省文物犯罪活動猖獗,盜竊、盜掘、走私、販賣文物犯罪案件頻發。1996年,各地文化文物部門與公安等政法部門緊密配合,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斗爭,取得一定成效。羅源縣公安局採取掛牌督辦,破獲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聖水寺18羅漢石雕被盜案,大部嫌疑人已緝捕歸案,4名已判刑,在逃的也已成立追捕組繼續緝捕中;惠安明代戴一俊墓石虎被盜、泉州雙陽明代墓葬石雕文物被盜等一批案件,也為我公安機關迅速偵破。5月間建甌公安局在嚴打中破獲了1起特大盜竊文物案,抓獲5名團伙成員,繳獲被盜國家三級文物古鍾1座。省文物鑒定組,1年中為公安、工商等執法部門進行涉案文物鑒定42起1500餘件。為了進一步打擊文物犯罪活動,省人民政府批轉了省公安廳、文化廳關於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嚴厲打擊文物犯罪專項斗爭方案,列入冬季嚴打戰役,戰役從12月份開始,集中優勢警力,攻破重點案件,形成一定聲勢。各地市政府和文化文物部門亦加強文物安全防範和檢查監督,取得明顯效果。
【國家文物局授予廖國華「文物衛士」光榮稱號】
廖國華同志是將樂縣博物館副館長,1995年7月6日凌晨,為保衛國家文物,與入館盜竊文物的歹徒進行殊死搏鬥,被刺31刀,終因失血過多壯烈犧牲。1996年4月4日國家文物局在廣西桂林召開的全國文物安全保衛工作表彰大會上,隆重表彰了廖國華的英雄事跡,授予廖國華同志「文物衛士」的光榮稱號,頒發了證書和獎金5萬元,號召全國文物工作者學習廖國華同志為保衛文物高度負責、無私無畏、英勇獻身的精神。省文化廳黨組也在5月間作出決定,在全省文化系統開展學習廖國華同志事跡活動,號召全省文化文物工作者學習廖國華同志熱愛文化事業,艱苦創業,不畏強暴,勇於犧牲,堅決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的精神。省見義勇為基金會也在7月23日追授廖國華同志為「福建省見義勇為先進分子」並給獎勵金3萬元。
【一批遺址考古發掘工作獲可喜進展】
曇石山遺址是50年代就已發現的新石器至商周時期古人類活動遺址,1954~1974年曾先後進行了7次考古發掘。為弄清尚存的一些難點、疑點。1996年11月開始,文物考古部門又進行了第8次考古發掘。通過這次發掘,較全面地了解了曇石山遺址總體的文化內涵,填補了以往歷次發掘的空白,對重新認識曇石山文化內涵提供了重要資料。鑒於曇石山遺址的重要價值,有關部門正著手進行遺址就地保護工作,籌辦全省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曇石山文化博物館。
武夷山漢城遺址的發掘累計面積已達2萬多平方米,出土了大量器物和建築構件,是我國南方地區發掘面積最大的考古項目之一,為研究福建地方史、福建與中原文化關系等提供了豐富考古資料。
福州新店古城的發掘,已清理出東、西、北城垣基址,出土了秦漢時期的陶瓮、陶缽、龜紋板瓦等,為研究秦漢閩越族和冶城地望探討,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建陽水吉窟遺址發掘,清理出長135.6米的全國最長的古龍窟,發現了一批青白黑釉瓷和延續5個朝代的窯址,是我國古陶瓷考古研究的一次大豐收。
福清少林院遺址的考古發掘,揭示了宋代少林院遺址的概貌,出土了一批有「少林」文字的器皿,對福建南少林的探討提供了新的資料。
⑶ 仙游縣的介紹
仙游地處福建沿海中部,湄洲灣南北岸結合部,木蘭溪中、上游,位於東經118°27'-118°56',北緯25°11'-25°43'之間,隸屬於莆田市。縣境東接莆田市區,西接永春、德化,南連惠安、南安、泉州市泉港區,北介永泰,東南瀕臨湄洲灣,挨天然良港秀嶼港,接肖厝港。縣域東西寬49公里,南北長63公里,海岸線長5公里(全縣唯一靠海的鎮為楓亭鎮),區域總面積1815平方公里(摺合272.2萬畝),其中耕地35.5萬畝,山地203萬畝,有林地178萬畝。從縣城至福州交通里程152公里,至莆田市區42公里,至泉州85公里,至廈門192公里。2013年末,戶籍人口11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59萬人。仙游縣域整個地勢順趨木蘭溪,西北高東南低,形成「馬蹄狀」,沿海、平原、山區層次分明。著名的東西鄉平原是魚米和蔗糖之鄉,東北角的「興泰里」和西北角的「仙游山」是著名的珍稀林區。全境分布著「七山一水二田」。
⑷ 陳志立是誰的後代
教育部部長。
女,1942年11月生,福建仙遊人。研究生學歷。1961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9年至1964年在復旦大學物理系學習。1964年至1968年在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攻讀研究生。1968年至1983年任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其間:1980年至1982年去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材料研究所作訪問學者)。1983年至1984年任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黨委副書記。1984年至1986年任中共上海市委科技工作委員會副書記、書記。1988年至1989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1989年至1991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部長。1991年起任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1992年12月至1997年8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1997年8月任國家教委黨組書記。1997年9月至1998年3月任國家教委副主任。1998年任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成員。1998年3月任教育部部長。1999年1月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是中共第十三、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共第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
⑸ 2021年仙游縣副縣長幾個人
張志東,男,仙游縣石蒼人,1975年10月出生,1995年8月參加工作,1995年6月入黨,大學學歷,現任仙游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黨組成員,兼任楓亭鎮黨委書記。
1992.09--1995.07 仙游師范學校普師專業學習
1995.08--2000.01 仙游縣石蒼學區教師
2000.01--2003.05 仙游縣九鯉湖管委會幹部
2003.05--2005.11 仙游縣旅遊局幹部
(2003.02--2004.12參加福州大學社會工作與管理專業在職大專班學習)
2005.11--2007.01 仙游縣象溪鄉黨委宣傳委員、副鄉長(公開選拔)
2007.01--2008.01 仙游縣象溪鄉黨委宣傳委員
2008.01--2008.06 仙游縣鍾山鎮黨委宣傳委員、副鎮長
2008.06--2011.06 仙游縣鍾山鎮黨委宣傳委員、副鎮長,九鯉湖風景區黨工委副書記(兼)
2011.06--2013.08 仙游縣賴店鎮黨委副書記(掛職)
2013.08--2013.09 仙游縣大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提名人選
2013.09--2016.05 仙游縣大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16.05--2021.05 仙游縣大濟鎮黨委書記
(其間:2016.08--2019.01 國家開放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學習)
2021.05--2021.07 仙游縣大濟鎮黨委原書記(換屆待安排)
2021.07--2021.09 仙游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提名人選
2021.09--2021.10 仙游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提名人選,兼任楓亭鎮黨委書記
2021.10-- 仙游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黨組成員,兼任楓亭鎮黨委書記
⑹ 團縣委是干什麼的
共青團縣委是共青團組織在縣級行政區的領導機關。在所在縣中共縣委和上級共青團市委的領導下,依據《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開展工作。
主要工作職能:
(一)根據黨在各個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上級團委的要求,擬定全縣共青團工作計劃。
(二)落實黨建帶團建的要求,及時向縣委匯報團的工作,積極爭取將團的基層組織建設納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總體格局,擴大團的組織覆蓋面。
(三)團結和帶領全縣團員、青年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光榮傳統、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積極投身經濟社會建設,為促進仙游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四)組織團員、青年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在實踐中引導和培養團員、青年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五)對團員、青年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紀律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引導團員、青年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六)指導全縣少先隊的工作,協助有關部門選拔好中小學少先隊總輔導員和輔導員;對少先隊進行以共產主義為主題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其成為「四有」新人。
(七)加強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各項規章制度建設,協助組織部門做好團幹部的管理、使用和考察。積極推薦優秀團員入黨;負責團費的收繳、管理和使用。
(八)負責召開全縣團員代表大會,並指導基層開好團員大會、團員代表大會。
(九)調查青少年思想動態和青少年工作狀況,研究青少年運動、青少年思想教育和青少年事業發展等問題,提出相應對策,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的活動。
(十)參與擬定全縣青少年事業發展規劃和青少年工作方針、政策,協助教育部門做好中小學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工作,對青少年活動陣地、青少年服務機構建設等事務進行規劃和管理。
(十一)代表青少年利益,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
(十二)組織青少年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和民主監督,促進民主與法制建設。
(十三)負責指導管理全縣青年組織和青年社團組織工作。
(十四)加強青年職工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工作,全面提高青年職工政治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
(十五)積極探索創建青少年活動陣地,加強對青少年活動陣地的管理、使用,努力增強自身能力和服務青少年的功能。
(十六)完成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團委交辦的其他工作。
(6)仙游宣傳部擴展閱讀:
團縣委組織機構及職責范圍:
團縣委書記工作職責
1、主持團縣委日常工作,帶領全體機關幹部認真傳達和貫徹執行縣委和上級團組織的決議和指示。
2、深入基層,搞好調查研究,工作中能結合嫩江團的工作實際,創造性地落實好縣委和團市委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3、要樹立一盤棋思想,對全年工作做到統籌安排,合理布局。
4、注意發揮每個機關幹部的作用,並能堅持親自抓、親自干。
5、建立並堅持談話制度,及時和廣大團幹部溝通情況,給他們以鞭策和啟迪,指明今後努力的方向。
團縣委副書記工作職責
1、協助書記做好工作,發揮參謀助手作用;
2、支持書記的正確意見,維護書記的威信,帶頭執行各項決議,主動分擔日常工作;
3、書記在機關時,協助書記做好各項工作;
4、 書記不在機關時,代理書記抓好全面工作,及時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保證團縣委工作正常進行。
組織宣傳部工作職責
1、圍繞團縣委中心工作,積極貫徹執行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動員和組織全縣團員青年學習、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開展形勢、任務教育;
2、負責全縣團的組織建設、團干培訓、團員教育、發展及推薦優秀團員入黨等工作;
3、負責全縣團的信息調研、青少年思想教育典型經驗的總結推廣,青少年先進集體和個人的樹立和宣傳等工作;
4、負責團縣委機關文件辦理、文檔管理、機要保密、信訪以及財務、保衛等機關事務工作;
5、負責團縣委機關的新聞宣傳、簡報及內部資料的編發等工作;
6、負責指導青年志願者活動和團組織文化活動的日常開展。
青工青農部工作職責
1、負責研究、指導全縣農村、企業及機關、事業單位團的工作;
2、負責培養農村青年典型和進行實用技術培訓等工作,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科技成果的轉化;
3、負責組織農村青年創業、服務外出務工青年等工作的開展,力促青年就業和再就業;
4、負責組織開展鄉村青年文化活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5、負責指導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團的基層組織開展青年崗位能手、青年文明號、青年創新創效、新世紀我們一起創業等活動的開展。
學少維權部工作職責
1、負責研究、指導學校團的工作和少先隊工作,根據黨的教育方針,積極開展團隊各項活動;
2、負責協調和配合社會有關部門開展青年學生和少年兒童發展問題調查研究,承擔了解掌握青少年學生思想動態任務,並及時向縣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反映情況;
3、負責全縣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承擔縣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的日常工作,協調處理侵害青少年權益的案件;
4、負責指導全縣學校基層團組織、少先隊組織和輔導員隊伍、校內外活動陣地等建設;
5、負責學校團的宣傳工作和少先隊宣傳工作。
⑺ 道法通天txt全集下載
道法通天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今天你仙遊了嗎?這是網游《遊仙記》的一句宣傳口號.
時至今日,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玩家不再滿足於只有視覺聽覺的享受,他們渴望游戲的更加擬實化,甚至希望可以在游戲里開始第二人生。在這種需求下,華勝科技開發了虛擬實境的技術並將其應用到網路游戲中去,遊仙記便是華勝以數本仙俠小說為藍本開發的一款實境網路游戲,更有甚者有傳言說華勝科技還將人工智慧技術也首次應用於這款網路游戲中。種種宣傳,流言,猜測造成了今日遊仙記的人氣爆棚。
此時華勝科技總部數據中心裡工程師庄嚴正在緊張的做著開服前最後的數據調試,忙的焦頭爛額之際嘴裡咕噥著:「他媽的,你才仙遊了,你們全家都仙遊了,宣傳部哪個白痴想出的口號。」
身旁新來的程序員小陳不明所以小聲問:「庄工,怎麼了?」
「沒什麼,小陳,你去檢測下數據備分情況」庄嚴不耐煩的回答道。
「啊,好,好的……」小陳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庄嚴皺了皺眉頭又快速叮囑,「重點是八號機房機組AI部分數……
⑻ 黃明的文武兼備一代英才
黃明是閩中革命的傑出宣傳員,抗日愛國運動的先鋒,黨的新聞先進工作者。
1916年8月,黃明出生於仙游縣東鄉平原。未滿周歲時,父親在貧病中去世。童年的黃明飽受飢寒,他從小就參加勞動。環境造就他成為一位性格剛強、不怕吃苦、不畏強暴的孩子。
1928年春,黃明離開慈母、兄姐,到20里外的壩下折桂小學讀書。折桂小學是座革命搖籃,共產黨人陳如晃、張元豹等以折桂小學教師的身份為掩護,在這里從事革命活動。黃明等窮孩子,本來對社會的不平就不滿,因而特別容易接受老師講的革命道理。
1930年,黃明結識了共產黨員羅迎祥。在陳如晃、羅迎祥的影響下,黃明加入了兒童團。黃明根據黨的指示,到學生、群眾中去送革命書籍和進步報刊,為地下黨送信,為黨組織開會站崗放哨。在教師帶領下,他還出去秘密散發傳單,張貼標語。
「九一八」事變,全國震動,抗日救亡熱潮席捲祖國各地。這時,黃明已經14歲了。在黨的引導下,他和兒童團員一道,在校內外公開進行抗日救國宣傳活動,在群眾中組織「互濟會」,建立「反帝愛國同盟」,發動各階層人民反日反蔣,募捐援助東北抗日義勇軍。
1932年,黃明小學畢業。他離開家鄉到城裡的現代中學讀初中。羅迎祥、王紀修等共產黨人經常來學校,鼓勵青年學生要獻身於解放事業,黃明進一步認識了生活,認識了社會。1932年下半年,經羅迎祥介紹,黃明加人了共青團組織,並通過羅迎祥認識了共產黨人王紀修、謝剛。
1933年,黃明因慈母病故,讀書費用全無著落而輟學在家。他的革命引路人羅迎祥繼續往來於何麓,以黃明家為聯絡點,進行革命活動。在羅迎祥指導下,黃明經常出入於榜頭幾所小學,和地下黨員進步教師保持聯系,布置工作,又不斷到壩下、昆頭、後保、嶺下、洋尾、寶坑等農村開展革命工作,向窮苦農民宣傳革命道理。他還跟隨羅迎祥在東鄉一帶建立聯絡站,發展黨組織。19路軍發動反蔣的「閩變」後,黃明和地下黨員一起,根據上級黨指示,跟隨羅迎祥在城鄉開展反蔣活動,配合19路軍斗爭。
羅迎祥見黃明斗爭勇敢,勤學好問,有見地,經黨組織同意,於1934年上半年帶黃明到莆田常太參加游擊隊,投身血與火的斗爭。
黃明到了游擊隊駐地後,擔任了宣傳員,參與楓葉塘的戰斗、北高打土豪分糧斗爭以及其他戰斗。他的行動受到王於潔等領導的高度贊揚。
在游擊隊中,黃明十分活躍,幹得非常出色。游擊隊幹部、戰士和群眾都喜歡他,親切地稱他的原名「阿度」。
黃明在戰火中成長。1934年秋,他和黃國璋等一起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5年春,莆田中心縣委為了打開仙游革命斗爭局面,派羅迎祥和黃明一起回仙游工作。莆田中心縣委研究決定,黃明抓團縣委的工作。
羅迎祥、黃明回到仙游後,置生死於度外,恢復黨團組織,建立新的關系。繼續整頓、恢復組織和發展游擊隊。
1936年夏天,羅迎祥暫時轉移到南平,黃明經廈門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投親靠友。他身在異國,心繫祖國。不久,國內發生「西安事變」。血氣方剛的黃明和愛國華僑青年一起,參加華僑抗日救國運動。
7月7日蘆溝橋事變發生,中國全面抗戰爆發。黃明在海外再也坐不住了,於1937年底從海外趕回國來,幾經輾轉,於1938年初到達革命聖地延安,走上了新的革命征程。1946年,黃明先在武漢與戰友一起將大量物資運給新四軍,支援部隊。後到南京,在周恩來同志的直接領導下,他以新華日報記者的身份進行活動,在特殊的戰場上與敵人進行戰斗。
1946年底至1948年,他被黨派到泰國、馬來西亞和香港,再度進行地下斗爭。
1949年8月,黃明奉中共華南分局之命,率福建文化服務團從香港到閩粵贛根據地,而後轉返福建。
解放後,黃明先後任福建日報編輯部主任;省人民廣播電台台長、省廣播局長、省新聞出版局局長、省教育局局長、省委宣傳部部長等職務,1985年任中央福建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為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作出了新的貢獻。
1998年11月,黃明告別人間,享年8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