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宣傳用英文怎麼說
宣傳: publicize
Relative explainations:
<propagandize> <give publicity to> <propagandism> <propaganda> <flack> <propagand> <publicity> <presell> <drumbeating> <disseminate> <publicise> <popularize> <flackery> <builp> <flak> <publish>
Examples:
1. 藝術可用作宣傳工具.
Art may be used as a vehicle for propaganda.
2. 反英宣傳觸犯了眾怒.
The anti-British propaganda gave (ie caused) much offence.
3. 人民要政府講實話, 而不是玩弄宣傳伎倆.
The people want informa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not propaganda.
4. 那出戲劇純屬政治宣傳.
The play is sheer political propaganda.
5. 反對吸煙的宣傳很多, 許多人因而戒了煙.
There has been so much propaganda against smoking that many people have given it up.
6. 她的最新小說盡管廣為宣傳, 結果還是徹底失敗.
Despite all the publicity, her latest novel was a complete flop.
7. 回信免費郵寄至牛津牛津大學出版社宣傳部.
Reply to Publicity Department, FREEPOS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8. 她的新劇作獲得廣泛宣傳.
Her new play has attracted a lot of publicity.
廣為宣傳
wide advertisement
軍事宣傳
military propaganda
免費宣傳
free publicity
教育宣傳
ecational propaganda
圖書宣傳推廣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for books
檔案宣傳出版
propaganda on and publication of archives
菲律賓宣傳運動
propaganda movement of Philippines
宣傳的狂熱
missionary fervor.
戰場宣傳鼓動
concting propaganda and agitation in battlefield
B. 軍隊跑步勵志口號
1.三九團結 破繭成蝶 氣貫長虹 笑傲天穹
2.刻苦拼搏 智慧無窮 零八初考 傲視群雄
3.激情飛揚 超越夢想 挑戰極限 創造輝煌
4.飛豹十二,律韻風流,氣有浩然,奮勇向前。
5.百煉千錘 高三無悔 金榜奪魁 舍我其誰
6.亦德亦才 發奮圖強 天下無敵 共創佳績
7.軍中驕子,校園精英,鏗鏘四連,勇往直前!
8.青春無悔 激情無限 頑強拼搏 勇奪第一
9.擁抱青春 揮灑汗水 看我十一 展我班威
10.團結一心,奮勇向前,追求卓越,爭創第一
11.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爭取佳績
12.初二二班,永遠爭先,學習體育,齊創佳績。
13.天驕十八,不懈追求,勇往直前,爭創一流
14.頑強拼搏,超越自我,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5.(醫學系 服裝——白大褂加口罩! 口號——消除「非典」肺炎,還我身體健康! 宣傳品——兩具人體骨骼標本,頭骨換成校長和黨委****的頭像 過主席台時的動作——全體正步,並揮舞手術刀或針管,運動會搞笑口號。 台上領導們的反映——很恐怖
16.八二八二 啞中健兒 熱血鏗鏘 奮勇拼搏
17.三年二一 團結無比 開釋青春 永爭第一
18.團結四班,豪情滿天,眾志成城,超越自我!
19.揚帆起航 劈波斬浪 二十六班 再創輝煌
20.激情飛揚,超越夢想,挑戰極限,創造輝煌。
21.青春激揚 氣概恢宏 決勝戰場 十八最強
22.積極進取,努力拚搏,磨練意志,強健體魄
23.積極進取 努力拚搏 磨練意志 強健體魄
C. 保山市龍陵松山戰役戰場遺址保護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松山戰役戰場遺址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弘揚抗戰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松山戰役戰場遺址,是指位於龍陵縣臘勐鎮范圍內的大松山、小松山、陰登山、黃土坡、大埡口、滾龍坡、溫古坪子、竹子坡、長嶺崗、大尖山、董別大山的松山戰役遺存。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松山戰役舊址中的一部分。
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具體界定以《松山戰役舊址文物保護規劃》為准。第三條在松山戰役戰場遺址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從事保護、管理、建設、生產、生活、考察、游覽、祭奠等活動,適用本條例。第四條松山戰役戰場遺址保護工作,堅持科學規劃,規范管理,有效保護,合理利用,損害擔責的原則。第五條松山戰役戰場遺址的保護對象:
(一)遺跡、遺物等遺存;
(二)標志說明碑、界樁及相關標識;
(三)原有紀念設施,經批准新建的紀念、保護、管理、展示利用等設施;
(四)歷史風貌和自然環境;
(五)其他需要保護的戰役遺存。第六條保山市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松山戰役戰場遺址保護工作的領導和監督檢查。
龍陵縣人民政府應當將松山戰役戰場遺址保護工作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城鄉建設規劃、體制改革、各級領導責任制,建立健全補償、獎勵機制,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臘勐鎮人民政府應當在職責范圍內做好松山戰役戰場遺址保護管理工作。
松山戰役戰場遺址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做好遺址保護工作。第七條龍陵縣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松山戰役戰場遺址保護和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松山戰役戰場遺址保護管理措施;
(二)組織實施保護規劃和保護管理措施;
(三)開展日常管護、巡查活動;
(四)受理舉報,依法查處破壞、損毀遺址的違法行為;
(五)做好經批準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修繕、遷移、重建工作;
(六)樹立標志說明碑、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界樁並建立檔案;
(七)組織開展松山戰役歷史、文化研究;
(八)完成上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和縣人民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
龍陵縣人民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保護工作。第八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依法保護松山戰役戰場遺址的義務,有制止和舉報破壞松山戰役戰場遺址行為的權利。對在遺址保護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由市、縣人民政府及其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給予精神鼓勵或者物質獎勵。第九條龍陵縣人民政府可以合理利用松山戰役戰場遺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學術研究、參觀游覽等活動。
松山戰役戰場遺址的利用應當符合《松山戰役舊址文物保護規劃》,尊重歷史,確保遺址安全。第十條松山戰役戰場遺址保護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破壞遺跡、遺物等遺存;
(二)擅自進行爆破、鑽探、挖掘、采礦、采砂、採石、取土等作業;
(三)損毀、擅自移動標識、標志、界樁或者其他紀念、保護、管理設施;
(四)在文物或者紀念、保護、管理設施上刻劃、塗污;
(五)違規攜帶火種和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林區或者野外用火;
(六)擅自興建墳墓或者設立紀念設施;
(七)擅自擺攤設點、張貼宣傳品;
(八)放養畜禽;
(九)違規傾倒或者堆放垃圾、廢棄物,違規排放污染物;
(十)其他損害遺址的行為。第十一條在松山戰役戰場遺址保護范圍內從事下列活動,應當經龍陵縣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報相關主管部門批准:
(一)舉辦游樂、演藝、商品展銷等活動;
(二)影視拍攝;
(三)使用不可移動文物或者保護、紀念、管理設施進行商業經營活動;
(四)復制、拓印文物及紀念設施。第十二條在松山戰役戰場遺址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建設活動,應當符合《松山戰役舊址文物保護規劃》,並經依法批准。不得破壞遺址的歷史風貌,不得影響遺址及其環境安全。
D. 心理戰的基本手段是什麼(急需!!!)
心理戰術一:文字嘲諷
在游戲中很多時候都會被對方嘲諷,例如對方在前期被你擊殺了,隨後就打開聊天系統發紅字,嘲諷你,有的時候還會罵你,這個時候大家都覺得應該找到他再打他一次,然而當你找過去之後你會發現他周圍全是敵人,對方並沒有找你單挑的意思,這就比較坑爹了;
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冷靜對待,該打錢就打錢該升級就升級,一但憤怒失去理智就正中對方下懷,小編也希望官方能夠推出一個局內聊天系統屏蔽的功能;
心理戰術二:站擼,見面就掐
這個主要 體現在兩個射手或者兩個法師更多,在1級的時候很多情況下兩個相同職業的人都會掐上一架,這個時候誰先慫誰就輸了,一定要冷靜的把技能都放好,因為1級的時候他再怎麼兇猛也沒有裝備的支持,相反在他兇猛的打你的時候你可以呼叫隊友來支援,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心理戰術三:假裝撤退
在很多時候一些小脆皮會很勇猛的胡亂扔技能向前沖,這個時候你想追他,他就會飛速的後退,遇到這種情況如果不能判斷他附近的草叢有沒有人,那就最好不要追;因為只要你離開隊友的保護或者防禦塔的保護就會立刻沖出來一群人打你;雖然他假裝打不過你,但是一定要記住這是一個5v5的游戲;
(4)戰場宣傳品擴展閱讀
心理戰百常用的手段有聲音、光線、形象、傳媒等方面。通過這些手段達到宣傳、恐嚇、威懾、欺騙、誘惑、詭詐、懷柔以及收買等目的,進而取得戰爭的勝利。
信息化戰爭中,交戰雙方對度心理控制權的爭奪,其實質是對心理戰在戰略全局的系統運用。在這個過程中,戰略目標牽引著各個層面問心理戰活動的方向,使心理戰答的層次明顯趨同;各種心理戰手段各顯神通,並形成互補;
制信息權成為信息化戰爭中爭得制心理權的基礎和硬手段,因而成為內了信息化戰爭心理戰的一個新焦點;由於制心理權至關重要的地位作用,在功利動機的驅動下,心理戰正從「理想戰爭」走容向「現實戰爭」,帶有了更多無情、冷漠、甚至殘酷的色彩。
E. 什麼叫心理戰
所謂心理戰,是指敵對雙方運用心理學原理,通過宣傳和其他活動,從精神上瓦解敵方國家及其軍隊的作戰樣式。它通常分為政治心理戰、經濟心理戰、外交心理戰和文化心理戰等。 心理戰常用的手段包括:宣傳、恐嚇、威懾、欺騙、誘惑、詭詐、懷柔以及收買等。其中,宣傳是心理戰的基本手段,往往通過無線、有線廣播,散發宣傳品,郵寄心戰書信,實施戰場喊話,宣傳本國的社會制度和政治主張;有時發動謠言攻勢,進行挑撥離間,策劃暴動騷亂,從事破壞暗殺,來動搖和瓦解對方的軍心、民心,削弱其戰斗意志。 進行心理戰的要求是:宣傳上要主動進攻;充分了解敵軍心理上的強點和弱點;重點是對敵方軍官從心理上進行瓦解;心理戰的手段要與部隊作戰行動對敵施加的心理影響結合運用;要加強己方的心理訓練,及時識破和挫敗敵方的心理戰。 心理戰起源較早,中國古代的「四面楚歌」,就是運用心理因素的成功例證。現代心理戰作為一種專門的斗爭手段被普遍重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西方一些國家和軍隊對心理戰的研究和運用逐漸廣泛地開展起來,建立了專門的機構,研究心理戰的理論,搜集心理戰的情報,制訂心理破壞的政策和方法,考察心理影響的效能,研製並改進心理戰的技術器材等。20世紀50年代初,一些國家和軍隊又相繼成立了心理戰學校、心理戰中心、心理戰局和最高決策機構心理戰委員會等。有些國家把心理戰作為總體戰的一個環節,與軍事、政治、經濟、外交和文化斗爭緊密結合,交互運用
F. 智能微塵在軍事領域中都有哪些應用
智能微塵的應用范圍很廣,除了主要應用於軍事領域外,還可用於健康監控、環境監控、醫療等許多方面。但這一領域目前仍存在一些技術瓶頸,限制了其向市場產品的廣泛轉化。智能微塵系統可以部署在戰場上,遠程感測器晶元能夠跟蹤敵人的軍事行動。智能微塵可以被大量地裝在宣傳品、子彈或炮彈殼中,在目標地點撒落下去,形成嚴密的監視網路,敵國的軍事力量和人員、物資的運動自然清晰可見。美國希望在戰場上放置這種微小的無線感測器,以秘密監視敵軍的行蹤。美國國防部已經把它列為一個重點研發項目。如果像預想的那樣,智能微塵用在戰場上,美國的軍事實力又將與其他國家再度拉開距離。智能微塵還可以用於防止生化攻擊———智能微塵可以通過分析空氣中的化學成分來預告生化攻擊的到來。
G. 求關於戰爭的故事,急用!!!!!
這是一場將被載入史冊的戰役。攻城的一方只有數千人,他們要面對的卻是數倍於他們的敵人和一座堅固的城池。在雙方相持的幾個月中,攻城的一方雖屢屢得勝,但損失仍是慘重。一次慘烈的遭遇戰後,殺紅了眼的將軍竟隨敵方的敗軍一起沖入城池。攻城的軍隊見己方的主帥闖進敵城,均是緊隨將軍之後。
城門關閉,冒著矢石弓箭進城的一百多人與城內的軍隊展開混戰。攻城軍作戰英勇,整整半個時辰,敵方將領才重新集結好軍隊,對攻城者形成包圍之勢。
將軍府是京城內除了皇宮之外最輝煌的建築。它的正廳有一塊皇帝御筆親書的匾額,以表彰這座府第主人的赫赫戰功。而在此刻,這位曾經叱咜戰場的將軍卻和藹的撫摸著依偎在他懷中的孩子,「小易乖,去睡覺了。」
「不好,爹爹答應給我講得故事還沒講給我呢。」那叫做小易的孩子撒嬌道。
「小易,你真的要聽?」
「當然啦,爹爹說過要在我十歲的時候告訴我的,那可是爹爹最漂亮的一場戰爭啊。」
『可那也是令我最自責的一場戰爭』。將軍在心裡念道,然而他卻還是鼓足勇氣,把這一切對身邊的孩子講了出來。
將軍和那拚死闖進城內的一百人被敵軍圍困,將軍和他的士兵們縱是作戰英勇,可終究寡不敵眾,在死傷過半的情勢下,將軍的兄弟們決定護著他突圍。將軍的身上染滿了鮮血,他像個瘋子似的拿著刀不停的揮砍,沿著一條血路他逃進了一個偏僻的小道。身後的敵軍被暫時撇下,可失血過多的將軍還是昏倒在了地上。
等將軍醒來時,他驚詫發現身旁竟蹲坐著一個敵軍,頭腦昏昏的將軍也沒想那麼多,握緊手中的刀,就朝那人砍了過去。「」砍得好「。小易聽到這,興奮地大喊了一聲。
而將軍聽了,臉色卻變得怪異起來,「砍得好?孩子,你是否知道,等到我清醒下來了以後,才看清身上的傷口都被包紮了起來,那人竟是想救我,我卻,你可知道那人就是,」將軍話說了一半,還是咽了下去。
小易自覺失語,還是忍不住說道,「爹爹你又不是故意的,這也怪那人太不小心了。那,後來呢?」。
將軍的體力漸漸恢復了一些,他知道不能一直呆著不動,就掙扎著站起來慢慢往前走去。好在天漸漸黑了,他幸運得沒被人發覺,可走到一條小道的時候,將軍實在堅持不下去了。
與其是死,不如賭一把,將軍想道。他咬緊牙關側身闖進一家民房。那房內的婦人看到將軍,什麼也沒問,關上門,便扶著將軍上了床。將軍見那婦人如此,反倒不安起來,怕自己連累了她。他對那婦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可她並不在意,還說她和她的丈夫早就恨透了這座城池的將領,她的丈夫還被強征入伍。將軍聽了,也只好留下。
第二天早晨,屋外突然有人敲門將婦人喊了出去,好半天那婦人才回來。誰知她一進屋,便緊緊抓住了將軍,哭著說他殺了她丈夫。原來剛才敲門的人是和她丈夫一起入伍的士兵,他領著婦人去看了她丈夫的屍體,並告訴她殺死她丈夫的刀是一個闖入城內的將軍所用的。
滿心惶恐的將軍,聽了婦人的控訴,無奈地用力將她推開。可那婦人又站起身抓住將軍大哭,將軍沒辦法,下意識地握緊拳頭朝她的頭部捶去,就這樣,婦人倒下之後就再沒起來。
將軍露出痛苦的神色。一旁的小易見他那英雄的爹爹此刻變得如此婆婆媽媽,婦人之仁,不禁有些失望。
「爹爹,你想想如果你不殺她的話,她就會找人抓你的。」
「抓我?如果我當時可以冷靜點,又怎會想不到她要是真想抓我,在外面時不就可以叫士兵了嗎?」將軍看著小易,看著他滿臉的不在乎不知是該釋懷還是更加自責。最後,他只是無奈的嘆了口氣。
「而且,我曾經下令屠城。」將軍繼續對懷中的小易講述。
當時將軍的士兵以為他死在城內,於將軍入城後的第二天傍晚拚死攻城。而將軍按照軍中的暗號召集在城內倖存的十幾個兄弟,趁混亂刺殺了守城的將領。可惜那守城將領在兵臨城下的時刻,還有心情尋花問柳。將軍提著他的人頭,走到城門前,那些被強征守城的士兵立告崩潰,就這樣將軍的軍隊終於攻破了那座城池。這場戰爭將軍的軍隊死傷慘重,為了平息大家的憤怒,他只得下令屠城。
「你覺得這屠城也是應該的嗎?」將軍竟像是詢問起小易來。小易顯然對這個故事和講故事的人有些失望了,「爹爹你是人人景仰的大將軍,殺些人又有什麼,爹爹,我想去睡覺了。」小易有些不耐煩地說。
府內的僕人圍擁著他們的小主人走了出去。將軍一個人在廳室里坐了一會,也站起身,走向庭院。他抬頭向空中望瞭望,十年前的那個晚上,月亮也好像今夜這么圓吧。
將軍在夜半被一陣哭聲吵醒,月光灑在屋內,將軍見那救了他的婦人正在哄她懷中的嬰孩睡覺,這種溫馨的畫面他不知已多久沒見了。
北平被日寇侵佔後,京西一帶便成了鬼子的根據地,但在永定河西岸的老八區(當時屬宛平縣),活躍著一支小小的游擊隊,人數雖不多,根據地在齋堂、靈水地區,活動范圍卻達到了永定河邊的壩房子、稻地和侯莊子一帶。
小小的游擊隊在當時可是做了不少大事。隊員們喬裝打扮到河東探聽日寇的動向,與麻峪村韓×、王×有過聯系,同時,了解到麻峪橋梁小學的劉靜軒老師是八區人,並與他取得了聯系。針對鬼子搞的「中日親善」、「大東亞共榮圈」等有意奴役中國人民思想的侵略宣傳,游擊隊展開反日宣傳,編印揭露敵人侵略陰謀的宣傳品,請劉老師幫助刻印,那個時候,劉老師都等夜深人靜,在昏暗的油燈下以刻印測驗試卷為掩護,刻印宣傳品。這些宣傳品再由游擊隊員秘密取走,分發到老百姓手中。
當時,敵寇在麻峪修碉堡,小小游擊隊 還教大家巧妙地跟鬼子斗爭,「出工不出力」,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在幹活時,村民們都在磨洋工,游擊隊的宣傳作用又得到了較好的發揮。期間也發生了不少抗戰小故事。
游擊隊巧捉鬼子官
在麻峪村東西兩個碉堡修好後,雖然日夜有鬼子兵站崗放哨,但也阻擋不住在村民們掩護下的游擊隊河東河西自由地往來。日寇在其既有武裝駐防,又搞了「連環保甲制」的情況下認為萬無一失,便在永定河東一些村子隨便出行。
孰不知在抗日情緒高漲的村莊里,老百姓、游擊隊已成一家,同時下地幹活,頻頻出現在街頭巷尾。一天下午(大圈兒)一名叫菊本的軍曹和一個叫白連碧的特務從河邊碉堡下來,去了保公所,村民看見了立刻通知了正在麻峪村工作的游擊隊長杜鋼和隊員李英。兩人迅速背上背筐,帶上除草的小薅鋤,化妝成農民,尾隨敵人其後。當鬼子和特務走到麻峪南「武道廟」時,杜鋼隊長從後面用沒把的小薅鋤頂住了鬼子菊本的腰,令其舉手繳械,李英同志健步飛奔過去下了特務白連碧的手槍。抓住鬼子和特務後,將他們押在村中的進步戶中。第二天,在過河幹活的人群掩護下,把敵人押送到河西遊擊隊根據地。
事過兩天鬼子發覺菊本和白連碧失蹤,便派兵到各村尋找,他們把老百姓集中起來詢問,人人都說「不認識,也沒看見有一個日本官和一個中國人在一起」。無可奈何的日本鬼子最後也只得不了了之了。
===============
游擊隊員
活捉敵人翻譯官
1943年春夏相交的一天下午,鬼子的翻譯官潘××身穿鬼子軍裝,頭戴鬼子牛皮帽,腳下一雙黑色牛皮大馬靴,騎著一輛自行車來到麻峪村,到保公所找到保長王××,帶他到一家吸鴉片的人家吸足鴉片後,又騎車回保公所。游擊隊安排的老鄉發現了潘××的行蹤,立刻報游擊隊的煉星海同志。
當天下午,太陽快落山時,日本翻譯官騎車走出東街要過大影壁時,被藏在影壁後的游擊隊員用河流石打了來,潘××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游擊隊員抓住,並奪下了他的手槍,帶回了「安全戶」,換了農民的衣服押送到河西去了。第二天,日本鬼子來麻峪村,把人們都集中到西街一個叫「西口兒」的地方,臨時找來北街楊某人的姑爺當翻譯,說明翻譯官失蹤之事,讓大家舉報,眾人全說不認識那個翻譯官,也不知道他來之事,敵偽保長說他在下午太陽下山時已經回去了。敵人無法只得作罷。
==================
步槍打飛機
步槍打飛機,聽起來簡直就是神話,但這的確是傳揚在平西抗日根據地齋堂川的一段抗擊日寇的佳話。
1939年10月某天,我平西抗日根據地挺進軍十團八連在門頭溝齋堂川青白口永定河畔與日軍展開激戰。挺進軍隱蔽在河邊山林中占據有利地形打擊來犯之敵,日軍匍匐在河北岸光禿禿的河灘上,目標暴露無遺。戰鬥打響後,水面上,河灘上日軍屍體橫七豎八,傷亡很大。不甘失敗的敵人,在太陽快落山的時候調來飛機,妄圖以空中優勢遏制挺進軍火力,挽回敗局。
頭上敵機猖狂呼嘯,硬拼就中了敵人的圈套。看看手中頂不上勁的步槍,戰士們攥緊拳頭眼裡噴出仇恨的火焰。敵機在八連陣地上空時而盤旋時而俯沖,戰士們的武器裝備與敵人懸殊太大,如果跟敵人拼火力肯定吃虧。地面的日軍得到空中支援後,乘勢又向八連陣地逼了過來,情況萬分緊急。
這時候,十團的徐存洋等20名戰士奉命趕來增援八連戰士。徐存洋和戰友們很快隱蔽好,等待戰斗時機。他觀察後發現,由於八連陣地在山谷之中,敵機投彈轟炸就必須盡可能接近地面俯沖,才能對陣地造成威脅。所以,敵機俯沖下來的時候距離地面很近,就好像就擦著戰士們的耳朵飛。而且,俯沖一次,敵機就得趕緊拉升,不然就會撞到山石上機毀人亡。敵機不能連續轟炸,攻擊力就減弱不少。得到這樣的結論,徐存洋心裡有了數。
徐存洋發現不遠處有棵大樹,就趁敵機拉升的空檔迅速奔到大樹下隱蔽好,待敵機俯沖迫近的時候,他噌地閃出身體,抬起手中的蘇制水連注步槍「啪」的就是一槍。敵機翅膀一抖,直奔徐存洋藏身的大樹橫沖而來,「嗒嗒嗒」一梭子子彈打在石頭上火星四濺。徐存洋機智地就地十八滾,藏到一塊巨石後面。說時遲那時快,趁敵機還沒顧得上拉升喘息,徐存洋抬手對准敵機又是一槍。這一槍,小日本的飛機吃不住勁了,只見飛機左右亂擺,尾巴拖著長長一道黑煙,一個猛子就扎在塔嶺溝中。戰士們歡騰了。日軍飛行員至死恐怕也不相信,自己的飛機會被挺進軍戰士的普通步槍給打了下來。
挺進軍戰士徐存洋用步槍打下日軍飛機的消息,很快在平西抗日根據地傳揚開來,鼓舞著抗日軍民更加頑強地抗擊日本帝國主義者。
日本投降前一天獲勛章
一枚為優異飛行十字勛章,和老布希胸前的一模一樣
1944年冬的一天,彭嘉衡執行任務去長江流域偵察,並伺機轟炸日軍戰艦。「從空中望下去,能看到日軍軍艦上的太陽旗,我當時心中怒火陡然升起。」彭嘉衡說,這次沖動差點讓他丟掉性命,「我駕駛著飛機低空向軍艦俯沖過去,心想還不如把飛機與日軍軍艦同歸於盡。」就這樣想著,他快要挨著軍艦的時候,突然想到自己一個人犧牲了是小事,可是部隊卻少了一架能與日軍作戰的戰機,便又把飛機拉了起來。
這次,彭嘉衡是貼著日軍的炮火沖出來的,在槍林彈雨中,飛機中彈有些抖動,但他還是駕機脫離險境回到了駐地。彭嘉衡駕駛的是當時最先進的P-51野馬戰斗機,即便油箱被擊中還可以自動封閉,而日軍的戰機與之相比性能相差甚遠。
但也有戰友未能像彭嘉衡那麼幸運,在戰機受傷的情況下安全返航。有一天,芷江機場突然降落了一架搖搖晃晃的B-25中型轟炸機,飛機還沒能進入跑道便一頭栽地,機身立刻起火燃燒了起來。「飛機里還有一位飛行員,被夾住了出不來,大火燒身,飛行員的叫聲異常慘烈,一旁的救護人員也束手無策。」彭老回憶起那一幕仍感心驚肉跳,「這時,一位美國飛行大隊長跑了過來,他拔出手槍向大火中的飛行員連開了兩槍,看著飛行員死去,大隊長把手槍扔進了燃燒著的飛機,低著頭慢慢走開了。」這位大隊長邊走邊哭,滿臉的淚水,他內心的痛苦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看到了,親手打死自己的戰友,那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後來,軍事法庭判這位大隊長無罪。」
芷江機場的航空條件設施比較差,碎石子築起的跑道很短又很窄小,在跑道的兩頭是兩個小山,三面環水,作為機場並不是理想之地,但對戰事吃緊的中國戰場,芷江機場所起到的作用在戰爭後期非常顯著,壓制了日軍在華南、中南、西南的空中炮火。
條件奇差的機場時常讓對日軍作戰無損的飛行員卻在降落時不能走出機艙。就在大隊長開槍打死飛行員不久,一位美國飛行員駕駛的飛機也是在迫降後起火。「我們未能看到他活著走出來,火熄滅後,我和戰友趕去查看時,看到他的身體被燒得剩下了很小的一團,但他坐著的姿勢仍然是雙手緊緊握著駕駛盤的樣子,讓我們肅然起敬。」
凡是在中國戰場的美國飛行員,只要執行過50次任務,就可以得到回國休假的機會,而且還可以獲得優異飛行十字勛章。彭嘉衡的飛行超過了50次之後,他得到了到後方重慶休假一個月的機會,在那裡,他結識了現在的妻子。1945年8月14日「空軍節」,也就是日本宣布戰敗投降的前一天,彭嘉衡獲得了美國政府頒發的兩枚勛章,其中一枚為優異飛行十字勛章,和懸掛在美國前總統老布希胸前的一模一樣。
弟弟,你在哪裡?
這是山東戰史上空前壯烈的一次戰斗,這場戰斗中,萬余非戰斗人員與裝備精良的5.3萬敵人殊死斗爭,一千多人的傷亡換來了九千人的勝利突圍,敵人消滅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的陰謀被徹底摧毀。
當初的荒山上如今種滿了果樹,戰斗的山真正成了「青山」:收獲時節,果實飽滿,富裕著這里的人民;山風吹起,漫山的果樹「沙沙」作響,永遠呼喚懷念著先烈們的英靈……
戰役背景 1941年11月,日寇調動5萬余兵力向我沂蒙山抗日根據地發動「鐵壁合圍大掃盪」,企圖以絕對優勢兵力一舉殲滅我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徹底摧毀我沂蒙山區抗日根據地。29日,我機關數千人誤入敵「清剿」包圍圈內。30日凌晨開始,敵人以一個混成旅團的兵力,向我轉移到大青山地區的軍民發起攻擊。
記者行程 從臨沂出發到達費縣後,沿費蒙公路到達位於薛庄鎮的大青山腳下,在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碑前聽黨史辦同志講述當時的戰爭場景;沿山而上,探尋戰爭足跡;在辛銳犧牲地緬懷她的事跡;最後來到轉山頂村,找尋當初救助抗日戰士的當地村民。
校長指揮我們打突圍」
「敵人密集的子彈打在我們身邊的石頭上啪啪亂炸。看到首長們和機關人員都轉移了,我們就邊打邊向西撤。子彈打光了,就用手榴彈。當敵人靠近的時候,我們就拼上幾個手榴彈,等敵人卧倒時再向後撤。」
盡管戰爭已經過去了60多年,但提起當時戰爭的場景,今年82歲高齡的劉鋼老人仍覺歷歷在目。
參加過大青山突圍戰斗又在我市工作的而今仍然健在的僅有兩位老人,劉鋼是其中的一位,目前在臨沂軍分區第二干休所休養。大青山突圍戰斗發生時,他才18歲,是抗大一分校偵察隊尖兵班的副班長。
想起當初,劉老仍然記憶猶新:「大青山戰斗是1941年11月30日拂曉首先在大青山西北角的胡家莊、大古台北山上打響的。抗大一分校校部和五大隊就駐在這一帶。校首長迅速派出部隊阻擊,並組織機關向大青山方向轉移。當我們轉移到大青山西側的南澇坑時,又發現山東分局、省戰工會、115師機關以及《大眾日報社》、還有醫院等幾千人也隱蔽在那裡。這時胡家莊、大古台已被敵人佔領,並在我們後邊尾追上來,大青山東北方向也發現敵人。這樣東面、北面都有日本鬼子,我們又偵察到南邊由石嵐方向來了一股敵人,以三路縱隊快速向大青山接近。三面被圍,校長周純全等首長決定立即越過沙河向洋山(今為費縣塔山)方向撤退。」
據劉老回憶,當時整個戰場人多單位多,周純全一邊組織指揮戰斗,一邊組織機關人員撤退。但當大部隊向西撤到李行溝時,南面的敵人佔領了梧桐溝及上方的山頭,一挺輕機槍居高臨下向突圍人群瘋狂地掃射;北邊,由胡莊家、大古台方向上來的鬼子佔領了李行溝北邊的小山頭,一挺重機槍向下掃射,南北兩挺機槍夾擊,把李行溝西口完全卡住了。這時敵人已從四麵包圍上來,大青山下硝煙彌漫,槍炮轟鳴。
「向後撤時一些犧牲的同志身上有手榴彈,我就把它摘下來,一共有8個。」被劉鋼搜集來的這些手榴彈由周純全校長分給了其他的同志,劉鋼和時任班長丁雲(現居我市,離休在家)、王俊思沿著地堰迂迴到南嶺頭下邊,向敵人的機槍陣地甩了幾顆手榴彈,把敵人的機槍打掉了,打開了敵人南北夾擊的封鎖口。
http://www.shaolin.org.cn/
這里有好多
H. 德國軍隊的鐵十字勛章有何含義
提到德國勛章,無疑首先想到的就是鐵十字勛章。一個德國戰士,以能夠得到鐵十字勛章作為自己的莫大榮譽。這也是為什麼第三帝國的元首幾乎每時每刻都戴著它那枚鐵十字勛章的原因。鐵十字,是德意志民族的象徵,因此鐵十字勛章也成為了德意志的驕傲。 鐵十字勛章的歷史很長。授予鐵十字勛章的傳統可以追溯到1813年。當時,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在反抗拿破崙戰爭中開始了這一傳統。第一枚鐵十字勛章授予的時間是1813年3月10日。1870年普法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志再次對自己的英雄授予鐵十字勛章,以表彰他們的功績。盡管德國在一戰中戰敗,但是這沒有使這一傳統消失,反而在國內戰爭期間得到了繼承。 在二戰的五年裡,一級/二級鐵十字勛章被廣泛地授予,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這兩個級別的勛章就沒有價值。獲得這些勛章的戰士都是實實在在地做出了貢獻的。而騎士鐵十字勛章的獲得者就是德軍裡面的精英了,而且也被納粹宣傳機器捧為了國家的英雄。 根據傳統,一個戰士獲得勛章都是從低級到高級循序漸進的。但是偶爾二級鐵十字和一級鐵十字也能同時獲得,不過這種情況還是非常罕見的。鐵十字勛章的獲得者一般佩戴的都是從官方獲得的副本,而原品都被獲得者保存了起來,以避免在戰場上的損壞。 鐵十字勛章不僅授予那些在戰場上表現英勇的戰士,而且還授予那些為戰爭勝利做出其他貢獻的人員,比如提出卓越的戰略等。許多軍官因為出色的指揮也獲得了鐵十字勛章。鐵十字勛章廣泛地授予德國軍隊各個兵種。盡管它本來是用來表彰戰士在戰場上的英勇行為的,但是後來獲得鐵十字勛章的人員也有來自警察、消防隊、高速公路系統甚至希特勒青年團的。作戰人員和非作戰人員鐵十字勛章的區別來自後者有一種專門的勛飾。 獲得騎士十字勛章更多的是軍事人員。對於一名戰士而言,能夠獲得騎士十字是莫大的光榮,這意味著自己已經躋身於軍隊精英裡面了。同樣,這也能贏得同事對自己的尊敬。盡管騎士十字勛章在授予條件上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但是一般而言,精銳部隊的官兵獲得騎士十字的可能性更大。騎士十字的獲得者能夠受到第三帝國宣傳機器的特別關注,報紙和其他宣傳媒體反復地向人們播送他們的事跡。不僅如此,第三帝國政府還發行印有他們肖像的明信片,這些明信片在戰時的德國被廣泛的收藏。 在很大程度上,鐵十字勛章包括在戰地勛章一類裡面。鐵十字勛章能夠勾起人們對普魯士武士、俾斯麥時代的偉大勝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勇敢戰士的回憶。精明的希特勒在30年代將這一意志的象徵重新引入自己的政治統治體制當中。於是,鐵十字勛章馬上就成為第三帝國強有力並且實際可見的軍事力量的象徵。
I.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用的汽油桶放炸葯包做的「炮」大家叫什麼
(你可以去我給你的那個貼吧去看,有圖片)
飛雷
飛雷傳奇(上)(2007年8月21日16:26cctv-1科技博覽欄目播出)
1947年以來,解放戰爭從戰略防禦進入戰略反攻階段。依照黨中央的部署,陳庚領導的晉冀魯豫縱隊突破了敵人對解放區的封鎖,殺入國民黨閻錫山部腹地。我軍的作戰形式也因此發生了變化,和以往我軍習慣的游擊戰相比,與敵人正面對壘的陣地戰、攻堅戰愈發頻繁。
在山西晉南縣解縣城門兩側的炮樓上人影晃動,它們曾是日偽時期遺留的工事,雖然已經換了主人,但是它們的槍口依然瞄向解放區。
距離城門一百多米的樹叢中,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的工兵戰士白孝基、張天星和戰友悄然摸了出來。他們避開了敵人的正面封鎖從側面繞向目標。在距對方工事約莫五十多米處,白孝基和張天星再次檢查手裡的東西,那是他們為這次行動准備的武器:五斤多的炸葯包!敵人似乎並沒發現下面的動靜。白孝基已經能看到炮樓頂上來回走動的敵人哨兵,甚至能聽到裡面的喧嘩。敵人並不在乎暴露自己,他們顯然對這些反復加固的工事非常自信!
整個縱隊手裡的炮少的可憐,炮彈更是稀缺。無法利用有效的炮火打擊,戰士們只能採用這種危險的辦法:炸葯爆破!距離總攻還有三十分鍾,白孝基和張天星必須盡快拔掉這些釘子。然而來自炮樓和旁邊的城牆制高點的交叉火力,讓他們前進的道路被徹底封鎖。
兩個戰友先後倒下,白孝基和張天星緊跟著沖了上來。剛剛放好炸葯,敵人的側翼火力就發現了他們。城門樓的那個手榴彈扔下來正好打在張天星的右肩膀上,好在這枚手榴彈是啞彈,他只是受了輕傷,其他兩名戰友犧牲了。
三天戰斗中,白孝基所在的工兵連減員情況嚴重。解縣縣城拿下來了,可工兵連里上上下下都高興不起來。連長聶佩璋立了功了,旅裡面賀功,他也不去參加。他就在這個連隊裡面擺了一些桌子,把犧牲的這些人寫上名字,放在那兒,他來悼念他們。
聶佩璋是太岳縱隊工兵連的連長,這位四十來歲的老工兵有著豐富的爆破經驗。在整個縱隊組織的一個工兵學習班上,他說出了自己的一個想法。既然能把石頭拋出去打敵人,那炸葯也應該能拋出去。
聶佩璋說的土法子是抗戰期間根據地軍民的一個發明,它曾被廣泛用來打擊侵略者。炸葯埋在地下,土坑蓋上木板,上面安放地雷和稜角尖利的石塊。等敵人到了跟前,拉燃導火索,炸飛的石頭、地雷就能在很大范圍內對敵人造成殺傷。
1947年八月下旬的一天,白孝基等學習班的戰士來到敵人占據的一座縣城下,連長聶佩璋和一名工兵骨幹高文魁動手操作,他們准備來一次特殊的爆破:用炸葯拋射地雷。
兩人挖出了一個側面是斜坡的土坑,裡面埋上炸葯。戰士們都是半信半疑:用炸葯拋射地雷那是漫天四散沒有明確方向,可這怎麼能用來爆破碉堡之類的固定目標呢?
第一枚是落在了這個城門,幾秒鍾以後,地雷轟隆一下爆炸了。另外一枚掉到那個敵人的屋角那兒,轟隆一聲也炸了。
只要把握好土坑一側的斜面角度和炸葯劑量,就可能使得物體沿著一定軌跡拋出,最終落到目標位置。眼前的一切讓大夥興奮不已,能拋出地雷當然就能拋出炸葯包啊!聶佩璋的想法卻不這么簡單。雖然能夠拋出去了,但是不適合戰爭的需要,操作起來不方便。
在相互的比劃和討論中,一種模樣奇怪的武器浮現在眾人眼前:一個粗大的汽油桶,底下裝著足量的推進火葯,上面是炸葯包,火葯瞬間燃燒產生巨大的沖力,炸葯包上的導火索同時被引燃,炸葯包隨即被拋向目標。
當時解放區雖然有自己的兵工廠,但他們的設備簡單而且流動性大。創意出自戰場,看來製造也只能在戰場上完成。
依照連長的安排,高文魁和其他戰士們跑到老鄉家裡買來了棗木板,從戰場上找來了汽油筒,還請來了村子裡的木匠和鐵匠幫忙。他們在指揮部後面叮叮當當地忙了兩天。
貼子相關圖片:
作者: 大衛阿姆斯特朗 2008-1-16 15:00 回復此發言
--------------------------------------------------------------------------------
8 回復:集結號和汽油桶一樣的武器是著名的淮海戰役「沒良心炮」,
很快,一個口徑50厘米、長90厘米的汽油桶抬了出來。工兵們准備來一次實驗。口徑這么大,炮身卻不到一米,縱隊里的老炮兵看了也是連連搖頭,誰都沒見過這么奇怪的炮。拋射筒放在一個側面傾斜的土坑裡,戰士們做了一個沒放炸葯的替代品來發射。
炸葯包是發射出去了,可射程不讓人滿意,才五十米!
拋射距離的遠近難不住工兵,想要打得更遠只要加大汽油桶葯室里的火葯量就行,關鍵是怎麼能准確控制落點。大夥一致要求繼續實驗,看看裝上真正的炸葯包後威力如何?炸葯包是打出去,可隨即就成了天女散花!大夥都愣住了!
工兵們把已經破碎的炸葯包撿回來反復對比,隨即發現了問題所在。拋射炸葯包離不開火葯,可捆紮、包裹炸葯包的都是麻繩、麻袋,他們很容易著火、散開。解放區里鐵絲又極其短缺,這可怎麼辦呢?問題還沒解決,部隊就接到了新任務!
一九四七年八月份,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根據黨中央的部署,離開晉南強渡黃河挺進豫西,配合劉鄧主力逐鹿中原。隊伍一路推進,打到了河南陝縣城下。與此同時,工兵連對拋射筒的改進一直沒停,此前遺留的問題逐一得到了解決。黑電話繩子由於有柏油和幾層玻璃纖維,用它來捆炸葯包,就不會著火了。
一九四七年九月河南陝縣攻城戰即將打響,新武器直接抬到了戰場上。這是新武器第一次用於實戰而且是難度很大的攻城戰。白孝基拿著兩根鐵棍興沖沖地跑到前沿,為了方便操作和靈活調整角度,連長聶培章還為拋射筒添了兩根支架。
炸葯包準確地打到了敵人東門一側的城下,厚厚的城牆頓時被炸開了一個口子,戰士們一擁而入。新武器在第一次實戰中就打出了名氣!大夥給它起名為飛雷炮。
一天之內,四縱基本控制了陝縣的絕大部分城區,只剩少量敵人還在藉助城南工事抵抗。飛雷炮隨即轉移戰場,這次他們的目標是前方一百米左右的一座碉堡。一聲悶響後,炸葯包飛落到距離碉堡五六米遠的地方。可能是導火索的長度把握的不太好,長了一點,所以飛雷彈飛出去以後,到了敵人陣地還沒有馬上爆炸,敵人一看是個白乎乎的東西,還以是宣傳品。隨後五六斤炸葯包爆炸了,巨大爆破力還是炸塌了大半個碉堡。發射剛結束,一直在後面觀測的聶佩璋連長把高文魁和其他戰士召集起來。高文魁明白:連長對這次的發射顯然不滿意。
由於炸葯包上導火索預留得比較長,所以飛雷炮炮彈落到地上都會滾動一段距離,地面的坑窪、斜坡自然會影響到它的最終落點。這種時候,類似目測這樣的技巧也顯得無能為力。是否還能有法子能讓飛雷炮更加精準呢?
一九四八年5月9日,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改為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晉冀魯豫第四縱隊已經逼近淮海,在他們的四周國名黨黃百韜部隊和黃維部正在緊逼過來。大戰就在眼前,對飛雷炮的改進還在緊張進行。新武器能否在決戰時刻派上用場呢?
貼子相關圖片:
作者: 大衛阿姆斯特朗 2008-1-16 15:00 回復此發言
--------------------------------------------------------------------------------
9 回復:集結號和汽油桶一樣的武器是著名的淮海戰役「沒良心炮」,
英勇爆破 血與火中迸發靈感 戰場製造 汽油桶變身重火炮
實戰檢驗 問題不斷出現
土裝備如何拿下敵工事 新武器能否應對大決戰
飛雷傳奇(下)(2007年8月22日16:26cctv-1科技博覽欄目播出)
1947年5月11號,硝煙彌漫在山西晉南小城解縣的上空,距離城門一百多米的樹叢中,我晉冀魯豫第四縱隊的工兵戰士白孝基、張天星和戰友們悄然摸近了城門一側的炮樓,他們要在總攻之前掃清障礙。
爆破雖然成功但是兩名戰友犧牲。幾天的戰斗中,工兵連減員情況很嚴重。
1947年,解放戰爭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依照黨中央的部署,陳庚領導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反守為攻,突破了敵人的封鎖,殺入國民黨閻錫山部的腹地。敵人憑借堅固的城牆堡壘作防禦,我軍卻沒有足夠的炮火支援。戰士們只能採用這種危險的辦法:隻身爆破!
在一次學習班上,工兵連連長聶佩璋提出:抗戰期間根據地軍民曾利用炸葯拋射地雷打擊侵略者,能否用這種法子拋射炸葯包來完成爆破呢?連長聶佩璋和一名工兵骨幹高文奎動手操作,試驗非常成功。
依照這個思路,高文魁和其他戰士們買來棗木板,找來汽油桶,工兵連造出了新武器:飛雷炮。在經過幾次實驗後,工兵們裝上了炸葯包準備實彈射擊。大夥沒想到:炸葯包剛剛打出去就炸成了碎片!
撿回打碎的炸葯包反復對比後,大夥發現:原來問題出在包裹炸葯包的繩子上。麻繩換成了電話線,炸葯包依照飛雷炮的發射要求重新改進。
在河南陝州的攻城戰中飛雷炮正式投入實戰,飛雷炮一發即中,為攻城部隊打開了入口。為了保證發射精度,工兵們借鑒了炮兵的瞄準技巧。雖然威力驚人拋射距離也不近,但飛雷炮的射擊准確性始終困擾著大夥。一九四八年五月,敵人重兵突然逼近,新的大戰就在眼前!
一九四八年十月一號早晨,駐守河南鐵門鎮的敵軍突然感覺到了異樣:陣地前沿冒著槍林彈雨潛入堡壘附近的爆破手突然沒有了,對面陣地上的掩護射擊也停了,雙方陣地在瞬間一片死靜。
在中野四縱的前沿戰壕,幾門粗大的汽油桶被挪到了壕溝邊緣。幾個月來的實戰中,工兵們已經離不開這種武器,四縱工兵連的每個排都配備了飛雷炮。這次,他們的目標是對面一百多米處敵人陣地上的地堡群和縱橫交錯的戰壕。
負責這門武器的張天星把汽油桶放進了一個早已挖好的土坑,一周前,他們在戰斗中繳獲了一大批黃色炸葯,借這個機會工兵們對炸葯包的裝葯量和外形都做了改進,飛雷炮還有了專用的炮彈!在陣地另一端工兵骨幹高文魁也做好了發射准備。
經過反復調整,這時的飛雷炮裝葯量至少五公斤。爆破力有了很大提高,就連外形上也明顯不同。為了盡量減小拋射時的空氣阻力,工兵們借鑒了火炮炮彈的外形,四四方方的炸葯包被捆紮得前尖後圓。
完成調試後,三門飛雷炮一齊發射。每次發射完,高文魁都會探出頭來仔細觀察炸葯包的落點。隨即轉過身來指揮其他戰士重新調整放置汽油桶的土坑。
為了提高飛雷炮的爆破精度,工兵們想了不少法子。純粹的目測肯定不夠,每次發射後,戰士們都要靠調整土坑坡度以及炮筒支架角度來控制炮身,保證炮彈的落點不會偏差。
接連兩波發射,十幾枚飛雷炮彈拋向敵軍陣地。對方終於見識了這些從天而降的白布包的威力,敵人的前沿工事基本被摧毀!
射程雖然短,飛雷炮的破壞力卻比有些重型火炮還強大。它的爆炸不光是摧毀了敵工事,對於敵人的戰斗人員,飛雷炮彈爆炸時發出的震天撼地的聲響同樣產生了驚人殺傷力!
國民黨軍隊中甚至流傳開了一種說法:解放軍得到了某種秘密武器:它是可怕的特大威力炮!
對鐵門鎮敵軍的攻擊很快向縱深挺進。第二波發射結束後,一直在前沿觀測的聶佩璋連長把高文魁、張天星和幾位班長叫到觀察哨里,他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飛雷炮的發射節奏突然慢了下來?為了保證射擊精度,戰士們不得不在每次發射之後重新添土,移動飛雷炮,調整炮身角度,這顯然會影響到發射頻率甚至影響到最終的爆破效果。在激烈的大戰關頭,這個問題愈發突出。
貼子相關圖片:
作者: 大衛阿姆斯特朗 2008-1-16 15:01 回復此發言
--------------------------------------------------------------------------------
10 回復:集結號和汽油桶一樣的武器是著名的淮海戰役「沒良心炮」,
在飛雷炮的頂部或尾部安裝了瞄準器之後,士兵就可以給操作者提供一個參照。每次發射後,工兵們就可以根據角度儀迅速調整炮身角度,而不用再反復挖土添坑。這一來就大大縮短了發射間歇,基本實現不間斷發射。
在聶佩璋連長的反復推算下,高文魁和工兵連其他戰士還為飛雷炮彈的設計提出了一整套詳細數據。明確規定了炮彈重量、導火索長度等諸多細節,以便於其他部隊的戰士仿製。
1948年11月23日,雙堆集這個方圓不到十公里的小村子已成了另一種景象。十萬人的黃維軍團被我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圍堵在這里。在幾次突圍都沒能成功的情況下,黃維兵團在雙堆集轉入防禦。
短短幾天里,黃維部隊利用地形構築了大量地堡、交通壕,構成了里外三層的防禦體系。在整個防禦陣地的中心,黃維還把幾百輛汽車聯成一圈,並用沙土裝滿打造出了一條所謂的核心防禦圈。
幾個月來為了行動迅速,中野將重型武器丟棄不少。面對敵人如此強悍的防禦,火炮不足成了大問題。為減小進攻時的傷亡,我軍總結出了一種新打法;迫近作業,把坑道挖到敵人前沿,盡量縮短裸露沖擊的距離。隨著坑道的延伸,陣地前雙方壕溝和工事犬牙交錯,兩軍對壘更加接近。雙方距離幾十米,這正是飛雷炮的理想射程,這個武器有了絕佳的發揮威力的機會!
12月6號中午時分,雙堆集上空的太陽縮進了烏雲背後。在為總攻所作的炮火准備中,飛雷逐漸成了主角。幾十門飛雷炮推進到了戰壕的最前端,敵人里外三層的防禦工事基本暴露在飛雷炮的射程內。
接連三波發射後,對方三層防禦工事都飛上了天,敵人汽車防線也土崩瓦解。
進攻部隊開始向縱深推進,工兵連手裡的飛雷炮彈使用殆盡,恰恰就在這時張天星接到新任務。用四發炮彈打掉,暗碉、鹿柴和有一挺重機槍的山牆。張天星不敢輕易出手了。調整射程,四發炮彈終於打掉了敵人的三個目標,一直被火力敵人壓制的戰士們順利拿下了這個據點。
在戰場前沿,二十二旅工兵連二排排長高文魁緊盯著五十米外的一個敵人工事。在此之前,他憑著自己豐富的經驗和熟練的技術,靈活操作飛雷炮摧毀敵人多個目標,為突擊隊掃清了沖鋒道路。
可就在這時,敵人的這個機槍火力點卻擋住了突擊隊的沖鋒道路。此時他們的手裡只剩一發遠程炮彈。高文魁隨機應變,調整飛雷炮角度,角度85度!這時的飛雷炮和地面之間幾近直角!
飛雷彈打出去落在了距火力點兩三米處,可高文魁並沒立刻聽到熟悉的爆炸聲!因為打得是遠程彈,導火索燃燒時間也比較長。
一看還不爆炸,高文魁著了急,就在這時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響起。煙霧散盡,敵人的地堡也不見了。這次爆破清除了對突擊部隊威脅最大的障礙,掃清了沖鋒道路。
在淮海大戰中,參與並發揮了作用的飛雷炮達到了一百多門。淮海戰役持續了兩個來月。在此期間飛雷炮功不可沒。它的出現減小了我方進攻人員的傷亡,彌補了當時我軍火炮的不足,使得敵方一些重要防禦工事在短時間內被順利摧毀。此後隨著我軍重型武器不斷豐富,飛雷炮逐漸退出兵器舞台。
淮海戰役中,中野四縱工兵連涌現出了一大批飛雷英雄。四縱二十二旅工兵連二排排長高文魁積極鑽研飛雷發射技術,在決戰時刻表現英勇,成功使用飛雷炮准確摧毀多處敵人重要目標,因此獲得了「工兵英雄」的光榮稱號,他的事跡在當時的部隊里引起了很大反響。四縱工兵連也因此受到嘉獎。
今天,飛雷炮的提出者聶佩璋,飛雷炮的使用和改進者「工兵英雄」高文魁已離開人世,其他幾位使用者也過古稀,老戰友們時常會聚在一起追憶往事,這種武器已把他們和那段風火歲月緊緊聯在一起。靈感迸發於戰斗當中,製造就在戰場上完成,這種特別的武器和它創造的奇跡會被永遠銘記!
J. 2017年7月7日為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你還記得那些抗戰影像嗎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者以盧溝橋事變為起點發動全年侵華戰爭,中國駐軍第二十九軍一部奮起抗戰,標志著全國抗戰的開始。
2017年7月7日為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由民革上海市委和上海音像資料館等聯合主辦的「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珍貴歷史影像巡迴展映」活動近日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正式啟動。巡展匯集了上海音像資料館輯錄的珍貴抗戰歷史影像和抗戰老兵口述歷史視頻,許多內容彌足珍貴。
在抗戰老兵口述部分影像,精選自70集系列短片《老兵不死》,這部系列短片涵蓋了八路軍、新四軍、國民革命軍、東北抗聯、中國遠征軍等各方面抗戰老兵70位,內容則選取了老人口述中最精彩的戰斗情節、最感人的抗敵故事。
在這兩部分影像中,還有不少民革先賢和前輩的身影,如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戴戟、張治中、史說、黃梅興、謝晉元,以及宋慶齡、何香凝、朱學范等。「當年,諸多民革前輩曾同全國同胞一起,或金戈鐵馬,沙場用命;或毀家紓難,救亡報國。」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董波說,「今天我們紀念抗戰,就是本著明史知理、明史知恥、明史資政的自覺,弘揚先輩愛國主義精神和光榮傳統。」
謝晉元之子謝繼民,戴安瀾女婿俞繼華,李烈鈞之孫李季平等部分抗日先烈後裔,以及民革寶山區委、民革市委第28期中青班部分黨員等參加啟動儀式。
此次巡展是2012年「淞滬抗戰珍貴影像巡迴展映活動」的繼續,旨在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和「八一三」淞滬抗戰80周年。巡展將持續至9月,分別在寶山、靜安、金山等地開展。
結論:如果你想了解那段光榮的抗戰歷史,不妨參加展覽,觀看這些歷史攝影。此外,時隔八十年,那些曾英勇抗戰生存下來的英雄還健在嗎?那些曾經歷過這抗戰時代的人還健在嗎?挺想你親口復述當年的情景,讓我們深刻了解當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