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盃著名的主題曲有哪些
1、Anthem-Vangelis-(02年世界盃主題曲&激情版) 2、Boom-Anastacia-(02年世界盃主題歌) 3、Do you mind if i play-Youssou N'Dour&Axelle Red-(98年世界盃主題歌)
4、Gloryland-Daryl Hall-(94年世界盃主題歌) 5、Let's Get Together Now-Chemistry&Sowelu&Brown Eyes&朴正鉉-(02年世界盃主題歌)
6、Summer in italy-Edoardo Bennato&Gianna Nannini義大利之夏-1990世界盃主題歌
7、The Cup Of Life-Ricky Martin-(98年世界盃主題歌) 8、To_Be_Number_One-(90年世界盃主題歌&英文版)
2. 世界盃在哪年哪些國家舉行
歷屆世界盃舉辦地和舉辦時間具體如下:
第1屆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在烏拉圭
第2屆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在義大利
第3屆1938年法國世界盃在法國
第4屆1950年巴西世界盃在巴西
第5屆1954年瑞士世界盃在瑞士
第6屆1958年瑞典世界盃在瑞典
第7屆1962年智利世界盃在智利
第8屆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在英格蘭
第9屆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在墨西哥
第10屆1974年西德世界盃在西德
第11屆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在阿根廷
第12屆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在西班牙
第13屆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在墨西哥
第14屆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在在義大利
第15屆1994年美國世界盃在美國
第16屆1998年法國世界盃在法國
第17屆2002年韓日世界盃在韓國和日本
第18屆2006年德國世界盃在德國
第19屆2010年南非世界盃在南非
第20屆2014年巴西世界盃在巴西
第21屆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在俄羅斯
第22屆2022年卡達世界盃在卡達
(2)智利礦工世界盃宣傳片擴展閱讀:
賽制
世界盃賽程分為預選賽階段和決賽階段兩個階段世界盃預選賽階段分為六大賽區進行,分別是歐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賽區,每個賽區需要按照本賽區的實際情況制訂預選賽規則,而各個已報名參加世界盃的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代表隊,則需要在所在賽區進行預選賽,爭奪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是32個,決賽階段主辦國可以直接獲得決賽階段名額,除主辦國外,其他名額由國際足聯根據各個預選賽賽區的足球水平進行分配,不同的預選賽賽區會有不同數量的決賽階段名額。
從1938年第三屆世界盃開始,規定衛冕冠軍和東道主可以直接晉級,但是2002年因為衛冕冠軍法國在韓日世界盃表現太差,所以國際足聯規定,從2006年世界盃預選賽起,衛冕冠軍需要參加其所屬區域內的世界盃預選賽。
從而只有東道主可以入圍決賽圈的比賽,南非世界盃東道主未能從小組出線,但是國際足聯並未取消東道主直接晉級的資格。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主辦國必須是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而且會員國(地區)需要向國際足聯提出申請(可以兩個會員聯合申請承辦),然後通過全體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投票選出。
3. 世界盃足球
世界盃簡介【歷史】
世界盃預選賽階段分為六大賽區進行,分別是歐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賽區,每個賽區需要按照本賽區的實際情況制訂預選賽規則,而各個已報名參加世界盃的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代表隊,則需要在所在賽區進行預選賽,爭奪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目前是32個,決賽階段主辦國可以直接獲得決賽階段名額,除主辦國外,其他名額由國際足聯根據各個預選賽賽區的足球水平進行分配,不同的預選賽賽區會有不同數量的決賽階段名額。註:國際足聯規定:從2006年世界盃預選賽起,衛冕冠軍需要參加其所屬區域內的世界盃預選賽,從而只有東道主可以入圍決賽圈32強的比賽.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主辦國必須是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而且會員國(地區)需要向國際足聯提出申請(可以兩個會員聯合申請承辦),然後通過全體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投票選出。 通過世界盃預選賽獲得決賽階段名額的國家代表隊,加上主辦國的代表隊一共32支球隊將會到主辦國進行決賽階段的比賽爭奪冠軍。決賽階段32支球隊通過抽簽被分成8個小組,每個小組4支球隊,進行分組積分賽,各個小組的前兩名共十六支球隊將獲得出線資格,進入復賽;進入復賽後,十六支球隊按照既定的規則確定賽程,不再抽簽,然後進行單場淘汰賽,直至決出冠軍。
[編輯本段]世界盃發展史
中國唐代就出現「足球」的競技比賽,當時叫「蹴鞠」。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隨後風靡世界。由於足球運動的快速發展,國際比賽也隨之出現。1896年雅典奧運會舉行時,足球就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丹麥以9:0大勝希臘,成為奧運會第一個足球冠軍。因為奧運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到了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足球比賽已無法持續。 1928年奧運會結束後,FIFA召開代表會議,一致通過決議,舉辦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錦標賽。這對於世界足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最初這個新的足球大賽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1956年,FIFA在盧森堡召開的會議上,決定易名為「雷米特杯賽」。這是為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運動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擔任國際足聯主席33年(1921-1954年),是世界足球錦標賽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後來,有人建議將兩個名字聯起來,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於是,在赫爾辛基會議上決定更名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 世界盃賽的獎杯是1928年FIFA為獲勝者特製的獎品,是由巴黎著名首飾技師弗列爾鑄造的。其模特是希臘傳說中的勝利女神尼凱,她身著古羅馬束腰長袍,雙臂伸直,手中捧一隻大杯。雕像由純金鑄成,重1800克,高30厘米,立在大理石底座上。此杯為流動獎品,誰得了冠軍,可把金杯保存4年,到下一屆杯賽前交還給國際足聯,以便發給新的世界冠軍。此外有一個附加規定是:誰三次獲得世界冠軍,誰將永遠得到此杯。雷米特金杯 1970年,第九屆世界盃賽時,烏拉圭、義大利、巴西都已獲 得過兩次冠軍。因此都有永遠佔有此杯的機會,結果是巴西隊捷足先得,佔有了此杯。 為此,國際足聯還得准備一個新獎杯,以發給下屆冠軍。1971年5月,國際足聯舉行新杯審議會,經過對53種方案評議後,決定採用義大利人加扎尼亞的設計方案——兩個力士雙手高擎地球的設計方案。這個造形象徵著體育的威力和規模。新杯定名為「大力神杯」。該杯高36厘米,重5公斤,當時價值2萬美元。1974年第十屆世界盃賽,西德隊作為冠軍第一次領取了新杯。這回,國際足聯規定新杯為流動獎品,不論哪個隊獲得多少冠軍,也不能佔有此杯了。
[編輯本段]世界盃歷史回顧
第1屆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本屆杯賽沒有預選賽,只有13支國家隊報名參賽,兩個南美國家烏拉圭和阿根廷攜手進入決賽。烏拉圭國家足球隊成為第一個世界盃冠軍。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為世界足球運動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第2屆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第一次進行了電台的實況轉播。 義大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爭奪冠軍,義大利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第3屆 1938年法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上,上屆冠軍和東道主球隊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上屆冠軍在世界盃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的規定直到2002年韓日世界盃後才被取消。在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上,上屆冠軍巴西也參加了南美區預選賽。 最終決賽在義大利和匈牙利之間進行,義大利隊以4比2的比分蟬聯冠軍。義大利隊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蟬聯冠軍的球隊。 第4屆 1950年巴西世界盃 經過第一輪小組循環賽,巴西、烏拉圭、西班牙和瑞典進入四強,他們需要再次以循環賽的形式決出冠軍。巴西隊與烏拉圭隊的比賽就是事實上的最後決戰,這場比賽在馬拉卡納球場上演,老道的烏拉圭隊頂住了場上和場外的壓力,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榮譽。 本屆杯賽的觀眾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並創造了平均每場6萬名觀眾的世界盃記錄。巴西球員阿德米爾榮獲最佳射手獎,在比賽中,他共攻入7球。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杯賽過程,沒有一名隊員被罰出場,大概是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人們更加珍視和睦友善了。 第5屆 1954年瑞士世界盃 本屆杯賽在瑞士的五個城市進行, 26場比賽總共打進140個進球,令球迷大飽眼福。平均每場進5.38球的記錄也是歷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最高的。本屆杯賽,球員們首次穿上了印有號碼的球衣。另外,電視首次運用於世界盃賽的轉播。 聯邦德國隊逆轉戰勝了被譽為「無冕之王」的匈牙利隊最後獲得冠軍,開始了他們在世界盃賽上的輝煌歷程。 第6屆 1958年瑞典世界盃 這屆比賽的大明星是巴西隊年僅17歲的天才球員貝利,他司職左邊鋒,與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組成世界上最鋒利的前鋒線。另一位明星是法國隊的方丹,他是第一位在世界盃決賽階段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的球星,創造了至今無人打破的一屆世界盃進13球的最高記錄。 東道主瑞典隊發揮出眾,進入冠軍決賽,與爭奪冠軍。但巴西藝術足球很快向世人證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隊第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中國隊首次參加了世界盃預選賽,但未能獲得出線權。 第7屆 1962年智利世界盃 這屆杯賽被稱為歷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盃賽,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球員被罰出場外。開賽三天,竟然有34名球員是被抬下場的。 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黃色風浪」。 第8屆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朝鮮隊,他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復賽的亞洲球隊。 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軍爭奪戰中,英格蘭隊的赫斯特成為了東道國的英雄,他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決賽中上演「 帽子戲法 」的球員,現代足球隊發源國第一次登上了冠軍獎台。英國人在本屆比賽中創新使用了「442」陣型,這個經典的陣型到目前仍然被很多球隊所採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亞軍決賽中的爭議進球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的懸案和經典。 第9屆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隨著各大洲足球運動的發展,國際足球聯合會首次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 冠軍爭奪戰中巴西最後以4比1戰勝義大利隊,取得劃時代的勝利,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三次奪冠的隊伍,並永久佔有了「雷米特杯」。 第10屆 1974年德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正值世界足球技術革新的熱潮,以荷蘭人創造的「全攻全守」為代表,為足球帶來了新的活力。 聯邦德國隊與荷蘭隊踢了一場永垂史冊的決賽,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聯邦德國隊2-1獲勝,第二次登上了冠軍領獎台。 第11屆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賽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預選賽的參賽隊伍第一次超過了100支。 阿根廷隊與上屆亞軍荷蘭隊爭奪桂冠。最後,阿根廷隊以3比1的比分使荷蘭隊再次屈居「老二」。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五次由東道主奪魁。 第12屆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本屆杯賽擴軍至24支球隊。 義大利與西德進行冠軍爭霸戰。義大利成為繼巴西後,第二個獲得三次世界盃冠軍頭銜的國家。羅西也以6球獲得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獎。 第13屆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這屆世界盃的主辦國哥倫比亞因財政困難宣布放棄。墨西哥代替哥倫比亞承辦世界盃比賽,並成為了第一個舉辦過兩屆世界盃賽的國家。在此世界盃舉辦前,曾經歷過巨大地震。 阿根廷隊與聯邦德國隊爭奪冠軍,巨星馬拉多納顯示出他作為本屆杯賽最佳球員的風采,本屆杯賽成了他表演的大舞台。阿根廷最後獲得冠軍。 第14屆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的英雄人物當屬老將米拉、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門神戈耶切亞。冠軍最後屬於聯邦德國隊,聯邦德國與義大利、巴西一樣,成為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本屆杯賽吸引了近267億次電視觀眾,門票收入達1.4億美元。 第15屆 1994年美國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充滿了精彩刺激的場面和令人叫絕的進球。沙烏地阿拉伯隊闖入了16強,為亞洲足球贏得了榮譽。本屆杯賽上最大的悲劇是哥倫比亞球員埃斯科巴因將球打入自家球門,回國後慘遭殺害。 最後的決賽的雙方是巴西隊和義大利隊,兩隊都分別獲得過三屆世界盃冠軍。比賽在120分鍾內沒有分出高低,點球決戰,巴喬射失點球,巴西人再次捧杯,成為世界上第一支獲得四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第16屆 1998年法國世界盃 本屆杯賽世界盃擴軍到32支球隊,最大的黑馬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克羅埃西亞隊,前南解體後首次參賽的他們最終獲得第3名,隊中球星蘇克成為本屆世界盃最佳射手。而英阿之戰成為了經典,歐文橫空出世。 7月12日成為了法國人的節日,在決賽中,中場大將齊達內在上半場兩次頭槌破門,為法國隊奪冠早早奠定了勝局。最終,法國隊以3比0擊敗巴西奪魁。人們不解羅納爾多在決賽中的低迷表現。 第17屆 2002年韓日世界盃 世界盃歷史上首次由兩國合辦。本屆杯賽以弱勝強的冷門頻出,數個奪標熱門隊伍止步於小組賽。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第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東道國韓國隊獲得第4名,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的新紀錄。 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但小組賽三場未進球,以失9球、積0分的成績無功而返。 第18屆 2006年德國世界盃 德國、南非、英格蘭、摩洛哥和巴西參與了2006年世界盃的申辦,但是巴西在最後時刻退出。在最後的投票中,德國以12票比11票,以一票的優勢戰勝了南非,獲得了2006年世界盃的舉辦權。這是德國第二次舉辦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德國上次舉辦世界盃是在1974年。 齊達內復出後的法國隊的發揮超出了人們的預期,當然由於他的影響也帶來了一些巔峰不在的老將(巴特茲等);而更加超出人們預料的是義大利隊,他們依靠強大的凝聚力以及鏈式防守出人意料的打進了決賽,並最終捧杯。 這屆杯賽上,四強全為歐洲球隊,亞非球隊表現不佳,最終義大利以點球大戰戰勝法國,獲得冠軍。齊達內在加時賽下半場因為用頭撞擊義大利隊後衛馬特拉齊,被紅牌罰下,震驚了世界。賽後輿論紛紛將矛頭指向馬特拉齊,但是真相也許要等待很久才能為世界球迷所知。 第19屆 2010年南非世界盃 第19屆世界盃將在南非舉行,這是非洲國家第一次舉辦世界盃賽,預示著非洲足球事業逐步踏入顛峰。 第20屆 2014年巴西世界盃 北京時間2007年10月30日,國際足聯在總部蘇黎世宣布:巴西將承辦2014年世界盃。
意義、;
世界盃的宗旨是弘揚,發揚光大「足球精神」。廣義來講,其實是和奧運會等任何體育盛會一樣,傳達的是一種拼搏不止、奮斗不息的精神。
而對於球迷來講,是一場場巔峰對決的視覺盛宴,對於非球迷來講,也可以去分享一次次激情澎湃的華麗演出。
1.證明一個國家的文化,經濟,地位受世界認可
2.拉動經濟,保守估計盈利在百億之巨。未來4年裡持續盈利。
3.可以使國家的民族空前團結。增強自豪感
4.也是外交手段,你只有引人注目才能發出名片
5.推動足球發展,現在才是小球大意義。足球越踢越和平
綜上所訴:足球外交。利己利人。
4. 世界盃那
從第1屆到第20屆 世界盃大掃盲
第1屆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本屆杯賽沒有預選賽,只有13支國家隊報名參賽,兩個南美國家烏拉圭和阿根廷攜手進入決賽。烏拉圭國家足球隊成為第一個世界盃冠軍。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為世界足球運動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第2屆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第一次進行了電台的實況轉播。
義大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爭奪冠軍,義大利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第3屆 1938年法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上,上屆冠軍和東道主球隊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上屆冠軍在世界盃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的規定直到2002年韓日世界盃後才被取消。
在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上,上屆冠軍巴西也參加了南美區預選賽。
最終決賽在義大利和匈牙利之間進行,義大利隊以4比2的比分蟬聯冠軍。義大利隊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蟬聯冠軍的球隊。
第4屆 1950年巴西世界盃
經過第一輪小組循環賽,巴西、烏拉圭、西班牙和瑞典進入四強,他們需要再次以循環賽的形式決出冠軍。巴西隊與烏拉圭隊的比賽就是事實上的最後決戰,這場比賽在馬拉卡納球場上演,老道的烏拉圭隊頂住了場上和場外的壓力,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榮譽。
本屆杯賽的觀眾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並創造了平均每場6萬名觀眾的世界盃記錄。巴西球員阿德米爾榮獲最佳射手獎,在比賽中,他共攻入7球。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杯賽過程,沒有一名隊員被罰出場,大概是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人們更加珍視和睦友善了。
第5屆 1954年瑞士世界盃
本屆杯賽在瑞士的五個城市進行, 26場比賽總共打進140個進球,令球迷大飽眼福。平均每場進5.38球的記錄也是歷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最高的。本屆杯賽,球員們首次穿上了印有號碼的球衣。另外,電視首次運用於世界盃賽的轉播。
聯邦德國隊逆轉戰勝了被譽為「無冕之王」的匈牙利隊最後獲得冠軍,開始了他們在世界盃賽上的輝煌歷程。
第6屆 1958年瑞典世界盃
這屆比賽的大明星是巴西隊年僅17歲的天才球員貝利,他司職左邊鋒,與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組成世界上最鋒利的前鋒線。另一位明星是法國隊的方丹,他是第一位在世界盃決賽階段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的球星,創造了至今無人打破的一屆世界盃進13球的最高記錄。
東道主瑞典隊發揮出眾,進入冠軍決賽,與爭奪冠軍。但巴西藝術足球很快向世人證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隊第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中國隊首次參加了世界盃預選賽,但未能獲得出線權。
第7屆 1962年智利世界盃
這屆杯賽被稱為歷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盃賽,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球員被罰出場外。開賽三天,竟然有34名球員是被抬下場的。
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黃色風浪」。
第8屆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朝鮮隊,他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復賽的亞洲球隊。
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軍爭奪戰中,英格蘭隊的赫斯特成為了東道國的英雄,他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決賽中上演「 帽子戲法 」的球員,現代足球隊發源國第一次登上了冠軍獎台。英國人在本屆比賽中創新使用了「442」陣型,這個經典的陣型到目前仍然被很多球隊所採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亞軍決賽中的爭議進球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的懸案和經典。
第9屆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隨著各大洲足球運動的發展,國際足球聯合會首次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
冠軍爭奪戰中巴西最後以4比1戰勝義大利隊,取得劃時代的勝利,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三次奪冠的隊伍,並永久佔有了「雷米特杯」。
第10屆 1974年德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正值世界足球技術革新的熱潮,以荷蘭人創造的「全攻全守」為代表,為足球帶來了新的活力。
聯邦德國隊與荷蘭隊踢了一場永垂史冊的決賽,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聯邦德國隊2-1獲勝,第二次登上了冠軍領獎台。
第11屆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賽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預選賽的參賽隊伍第一次超過了100支。
阿根廷隊與上屆亞軍荷蘭隊爭奪桂冠。最後,阿根廷隊以3比1的比分使荷蘭隊再次屈居「老二」。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五次由東道主奪魁。
第12屆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本屆杯賽擴軍至24支球隊。
義大利與西德進行冠軍爭霸戰。義大利成為繼巴西後,第二個獲得三次世界盃冠軍頭銜的國家。羅西也以6球獲得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獎。
第13屆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這屆世界盃的主辦國哥倫比亞因財政困難宣布放棄。墨西哥代替哥倫比亞承辦世界盃比賽,並成為了第一個舉辦過兩屆世界盃賽的國家。在此世界盃舉辦前,曾經歷過巨大地震。
阿根廷隊與聯邦德國隊爭奪冠軍,巨星馬拉多納顯示出他作為本屆杯賽最佳球員的風采,本屆杯賽成了他表演的大舞台。阿根廷最後獲得冠軍。
第14屆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的英雄人物當屬老將米拉、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門神戈耶切亞。冠軍最後屬於聯邦德國隊,聯邦德國與義大利、巴西一樣,成為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本屆杯賽吸引了近267億次電視觀眾,門票收入達1.4億美元。
第15屆 1994年美國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充滿了精彩刺激的場面和令人叫絕的進球。沙烏地阿拉伯隊闖入了16強,為亞洲足球贏得了榮譽。本屆杯賽上最大的悲劇是哥倫比亞球員埃斯科巴因將球打入自家球門,回國後慘遭殺害。
最後的決賽的雙方是巴西隊和義大利隊,兩隊都分別獲得過三屆世界盃冠軍。比賽在120分鍾內沒有分出高低,點球決戰,巴喬射失點球,巴西人再次捧杯,成為世界上第一支獲得四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第16屆 1998年法國世界盃
本屆杯賽世界盃擴軍到32支球隊,最大的黑馬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克羅埃西亞隊,前南解體後首次參賽的他們最終獲得第3名,隊中球星蘇克成為本屆世界盃最佳射手。而英阿之戰成為了經典,歐文橫空出世。
7月12日成為了法國人的節日,在決賽中,中場大將齊達內在上半場兩次頭槌破門,為法國隊奪冠早早奠定了勝局。最終,法國隊以3比0擊敗巴西奪魁。人們不解羅納爾多在決賽中的低迷表現。
第17屆 2002年韓日世界盃
世界盃歷史上首次由兩國合辦。本屆杯賽以弱勝強的冷門頻出,數個奪標熱門隊伍止步於小組賽。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第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東道國韓國隊獲得第4名,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的新紀錄。
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但小組賽三場未進球,以失9球、積0分的成績無功而返。
第18屆 2006年德國世界盃
德國、南非、英格蘭、摩洛哥和巴西參與了2006年世界盃的申辦,但是巴西在最後時刻退出。在最後的投票中,德國以12票比11票,以一票的優勢戰勝了南非,獲得了2006年世界盃的舉辦權。這是德國第二次舉辦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德國上次舉辦世界盃是在1974年。
齊達內復出後的法國隊的發揮超出了人們的預期,當然由於他的影響也帶來了一些巔峰不在的老將(巴特茲等);而更加超出人們預料的是義大利隊,他們依靠強大的凝聚力以及鏈式防守出人意料的打進了決賽,並最終捧杯。
這屆杯賽上,四強全為歐洲球隊,亞非球隊表現不佳,最終義大利以點球大戰戰勝法國,獲得冠軍。齊達內在加時賽下半場因為用頭撞擊義大利隊後衛馬特拉齊,被紅牌罰下,震驚了世界。賽後輿論紛紛將矛頭指向馬特拉齊,但是真相也許要等待很久才能為世界球迷所知。
第19屆 2010年南非世界盃
第19屆世界盃將在南非舉行,這是非洲國家第一次舉辦世界盃賽,預示著非洲足球事業逐步踏入顛峰。
第20屆 2014年巴西世界盃
北京時間2007年10月30日,國際足聯在總部蘇黎世宣布:巴西將承辦2014年世界盃
5. 南非世界盃
2010年南非世界盃
第十九屆世界盃足球賽(官方名稱:2010 FIFA World Cup South Africa™)決賽周將於2010年6月11日在南非的九個城市的十座球場舉行,本屆是首次在非洲舉行的世界盃。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32支球隊參加賽事,共進行64場比賽決定冠軍隊伍。除了主辦國南非,其他球隊需要以外圍賽爭取參加決賽周的席位。2009年12月5日,南非世界盃進行了分組抽簽儀式,並確定了小組賽的賽程。
競選過程
由於國際足協規定此屆世界盃由非洲國家主辦,因此爭取2010年世界盃主辦權的5個國家全屬非洲國家,分別為: 埃及、利比亞、摩洛哥、南非、突尼西亞 2004年5月8日,突尼西亞由於不可能與利比亞共同主辦世界盃,宣布放棄爭取主辦權。 2004年5月15日,在瑞士蘇黎世舉行的國際足協執委會會議上,南非以14票對10票壓倒摩洛哥,取得2010年世界盃主辦權,成為第16個世界盃主辦國,而埃及則沒有取得任何票數。由於利比亞只希望與突尼西亞合辦世界盃,不會獨自主辦,利比亞亦表明不會讓以色列參加世界盃賽事,因此被取消競逐資格。[1]
[編輯本段]世界盃分組
[2]北京時間12月5日凌晨1點55,2010南非世界盃小組賽抽簽儀式在南非首都開普敦的開普敦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世界盃32強按照國家名英文字母順序依次走過,衛冕冠軍義大利在第31個出場,而最後壓軸的是東道主南非。 南非世界盃分組抽簽結果抽簽結果: A組 南非 墨西哥 烏拉圭 法國
B組 阿根廷 奈及利亞 韓國 希臘
C組 英格蘭 美國 阿爾及利亞 斯洛維尼亞
D組 德國 澳大利亞 塞爾維亞 迦納
E組 荷蘭 丹麥 日本 喀麥隆
F組 義大利 巴拉圭 紐西蘭 斯洛伐克
G組 巴西 朝鮮 象牙海岸 葡萄牙
H組 西班牙 瑞士 宏都拉斯 智利
[編輯本段]中央電視台2010南非世界盃電視轉播表
[2]中央電視台CCTV將全程現場轉播全部64場比賽,CCTV將通過CCTV-5,CCTV-1,CCTV-2,CCTV高清頻道,風雲足球頻道以及央視網CNTV頻道進行轉播。CCTV-1將直播所有02:30開球的比賽,共計33場。午間還將推出《球迷狂歡節》。CCTV-5全頻道全天不間斷推出賽事直播節目,對重要場次的比賽還會進行充分的重播,使錯過直播的球迷也能體驗賽場上的激情。
[編輯本段]賽程
小組賽階段
A組 日期 時間 對陣 組別 比賽地
6月11日 星期五 22:00 南非VS墨西哥 A組 約翰內斯堡
6月12日 星期六 02:30 烏拉圭VS法國 A組 開普敦
6月17日 星期四 02:30 南非VS烏拉圭 A組 比勒陀利亞
6月17日 星期四 19:30 法國VS墨西哥 A組 波羅瓜尼
6月22日 星期二 22:00 墨西哥VS烏拉圭 A組 勒斯騰堡
6月22日 星期二 22:00 法國VS南非 A組 布隆方丹
B組 日期 時間 對陣 組別 比賽地
6月12日 星期六 19:30 阿根廷VS奈及利亞 B組 約翰內斯堡
6月12日 星期六 22:00 韓國VS希臘 B組 伊麗莎白港
6月17日 星期四 22:00 希臘VS奈及利亞 B組 布隆方丹
6月18日 星期五 02:30 阿根廷VS韓國 B組 約翰內斯堡
6月23日 星期三 02:30 奈及利亞VS韓國 B組 德班
6月23日 星期三 02:30 希臘VS阿根廷 B組 波羅瓜尼
C組 日期 時間 對陣 組別 比賽地
6月13日 星期日 02:30 英格蘭VS美國 C組 勒斯騰堡
6月13日 星期日 19:30 阿爾及利亞VS斯洛維尼亞 C組 波羅瓜尼
6月18日 星期五 22:00 斯洛維尼亞VS美國 C組 約翰內斯堡
6月19日 星期六 02:30 英格蘭VS阿爾及利亞 C組 開普敦
6月23日 星期三 22:00 斯洛維尼亞VS英格蘭 C組 伊麗莎白港
6月23日 星期三 22:00 美國VS阿爾及利亞 C組 比勒陀利亞
D組 日期 時間 對陣 組別 比賽地
6月14日 星期一 02:30 德國VS澳大利亞 D組 德班
6月13日 星期日 10:00 塞爾維亞VS迦納 D組 比勒陀利亞
6月18日 星期五 19:30 德國VS塞爾維亞 D組 伊麗莎白港
6月19日 星期六 19:30 迦納VS澳大利亞 D組 勒斯騰堡
6月24日 星期四 02:30 迦納VS德國 D組 約翰內斯堡
6月24日 星期四 02:30 澳大利亞VS塞爾維亞 D組 內爾斯普雷特
E組 日期 時間 對陣 組別 比賽地
6月14日 星期一 19:30 荷蘭VS丹麥 E組 約翰內斯堡
6月14日 星期一 22:00 日本VS喀麥隆 E組 布隆方丹
6月19日 星期六 22:00 荷蘭VS日本 E組 伊麗莎白港
6月20日 星期日 02:30 喀麥隆VS丹麥 E組 比勒陀利亞
6月25日 星期五 02:30 丹麥VS日本 E組 勒斯騰堡
6月25日 星期五 02:30 喀麥隆VS荷蘭 E組 開普敦
F組 日期 時間 對陣 組別 比賽地
6月15日 星期二 02:30 義大利VS巴拉圭 F組 開普敦
6月15日 星期二 19:30 紐西蘭VS斯洛伐克 F組 勒斯騰堡
6月20日 星期日 19:30 斯洛伐克VS巴拉圭 F組 布隆方丹
6月20日 星期日 22:00 義大利VS紐西蘭 F組 內爾斯普雷特
6月24日 星期四 22:00 斯洛伐克VS義大利 F組 約翰內斯堡
6月24日 星期四 22:00 巴拉圭VS紐西蘭 F組 波羅瓜尼
G組 日期 時間 對陣 組別 比賽地
6月15日 星期二 22:00 象牙海岸VS葡萄牙 G組 伊麗莎白港
6月16日 星期三 02:30 巴西VS朝鮮 G組 約翰內斯堡
6月21日 星期一 02:30 巴西VS象牙海岸 G組 約翰內斯堡
6月21日 星期一 19:30 葡萄牙VS朝鮮 G組 開普敦
6月25日 星期五 22:00 葡萄牙VS巴西 G組 德班
6月25日 星期五 22:00 朝鮮VS象牙海岸 G組 內爾斯普雷特
H組 日期 時間 對陣 組別 比賽地
6月16日 星期三 19:30 宏都拉斯VS智利 H組 內爾斯普雷特
6月16日 星期三 22:00 西班牙VS瑞士 H組 伊麗莎白港
6月21日 星期一 22:00 智利VS瑞士 H組 伊麗莎白港
6月22日 星期二 19:30 西班牙VS宏都拉斯 H組 約翰內斯堡
6月26日 星期六 02:30 智利VS西班牙 H組 比勒陀利亞
6月26日 星期六 02:30 瑞士VS宏都拉斯 H組 布隆方丹
淘汰賽階段
1/8決賽日期 時間 對陣 比賽地
6月26日 22:00 A1 VS B2 伊麗莎白港
6月27日 02:30 C1 VS D2 勒斯騰堡
6月27日 22:00 D1 VS C2 布隆方丹
6月28日 02:30 B1 VS A2 約翰內斯堡
6月28日 22:00 E1 VS F2 德班
6月29日 02:30 G1 VS H2 約翰內斯堡
6月29日 22:00 F1 VS E2 比勒陀利亞
6月30日 02:30 H1 VS G2 開普敦
1/4決賽 日期 時間 對陣 比賽地
7月02日 22:00 E1 和 F2的勝者 VS G1 和 H2的勝者 伊麗莎白港
7月03日 02:30 A1 和 B2的勝者 VS C1 和 D2的勝者 約翰內斯堡
7月03日 22:00 B1 和 A2的勝者 VS D1 和 C2的勝者 開普敦
7月04日 02:30 H1 和 G2的勝者 VS F1 和 E2的勝者 約翰內斯堡
半決賽 日期 時間 對陣 比賽地
7月07日 02:30 1/4決賽勝者 VS 1/4決賽勝者 開普敦
7月08日 02:30 1/4決賽勝者 VS 1/4決賽勝者 德班
季軍戰 日期 時間 對陣 比賽地
7月11日 02:30 半決賽敗者 VS 半決賽敗者 伊麗莎白港
決賽 日期 時間 對陣 比賽地
7月12日 02:30 半決賽勝者 VS 半決賽勝者 約翰內斯堡
[編輯本段]比賽場館
埃利斯公園球場(Ellis Park Stadium)
埃利斯公園球場所在城市:約翰內斯堡(Johannesburg) 竣工日期:1982 當前狀況:輕度翻新中(2009年完工) 容量:61,000 埃利斯公園球場實際上始建於1928年,50多年來它一直作為橄欖球場來使用。直到1982年該球場被拆掉重建後,歷史也隨之重新書寫,一位名叫JD.埃利斯的約翰內斯堡市政議員提議將該球場改建為足球場,於是就有了今天的埃利斯公園球場。 和自由州球場一樣,埃利斯公園球場也曾經承辦過1995年的橄欖球世界盃比賽,同時他所承辦過的足球比賽也不少,2000年的一場友誼賽,南非和新科世界冠軍法國隊鏖戰90分鍾打成0-0的比賽,就是在埃利斯公園球場進行的。 埃利斯公園球場還有另外一重身份,它還是南非超級聯賽霸主奧蘭多海盜隊的主場。1995年該隊歷史性的奪得了南非足球歷史上第一個非洲俱樂部冠軍杯冠軍頭銜後,在主場埃利斯公園球場舉行了盛大的狂歡儀式。此外,備受世界和平人士關注的曼德拉慈善賽也曾在該球場舉辦過。
德班大球場(Durban Stadium)
德班大球場所在城市:德班市(Durban) 竣工日期:2009 當前狀況:新建中(2009年完工) 容量:70,000 南非首都德班市有一座久負盛名的國王公園球場,能夠容納60000人,曾經舉辦過多場大型賽事,如1996年的非洲國家杯賽,2002年南非同英格蘭隊的熱身賽都曾在此處舉辦,但出於其他方面的考慮,南非足協,世界盃組委會和德班市政府放棄使用國王公園球場,而是決定興建一座全新的現代化球場,這就是目前正在興建中的德班市大球場。 建成後的新球場將容納70000名球迷到現場觀看比賽,據南非足協透露,設計師在設計該球場的時候別出心裁,球場上空建有一座貫通東西兩向的高架橋,從國際足聯官方網站提供的照片上看,該橋看上去很像一道亮麗的彩虹,將球場點綴得異常壯美。
足球城體育場(Soccer City)
足球城體育場所在城市:約翰內斯堡(Johannesburg) 竣工日期:1987 當前狀況:大幅度翻新中(2009年完工) 容量:94 700 足球城是南非最大的球場,能夠容納近8萬人,是南非國家隊的第一主場。上世紀80年代,市政府在約翰內斯堡投資興建了南非國內第一座現代化的足球場,這就是已經有20年歷史的足球城體育場。由於球場容量大,設施豪華,再加上常年承辦國家隊大型比賽和其他重要活動與集會的緣故,足球城體育場被看作是承辦南非世界盃的10座球場中的「旗艦店」。 也正是由於近20年間過度使用的緣故,足球城體育場內部的許多建制都被破壞的很嚴重。比如1990年曼德拉被釋放時,數萬南非國民湧入足球城聚會示威發表宣言,這導致球場部分看台曾有不同程度的破損。該球場計劃竣工後容量從現在的80000人擴至94700人,試想近10萬人在比賽里為心愛的球隊搖旗吶喊,會是何種驚天動地的壯觀景象。
自由州球場(Free State Stadium)
自由州球場所在城市:布隆方丹市(Mangaung/Bloemfontein) 竣工日期:1952 當前狀況:中度翻新中(2008年底完工) 容量:48000 自由州球場擁有60多年的歷史,也是南非國內歷史最悠久的球場之一。自由州球場當前可以容納38000人,南非世界盃組委會認為這個數字似乎難以滿足眾多球迷的胃口,加之該球場部分設施年久失修,組委會和市政府討論後一致通過,將該球場擴容至48000人,08年年底,翻新後的自由州球場將重新投入使用。自由州球場承辦過1996年非洲國家杯賽的1/4決賽,以及1995年的橄欖球世界盃賽。此外,該球場還是南非超級聯賽球隊布隆方丹凱爾特人隊的主場。同納爾遜-曼德拉海灣球場一樣,提前翻新完工的自由州球場也將承辦2009年的國際足聯聯合會杯的比賽。
曼德拉海灣球場(Mandela Bay Stadium)
曼德拉海灣球場所在城市:伊麗莎白港(Nelson Mandela Bay/Port Elizabeth) 竣工日期:2009 當前狀況:新建中(2009年完工) 容量:48000 伊麗莎白港沒有一座專業化的足球場,該市的體育場大都用來承辦橄欖球和板球比賽了,於是市政府在幾年前就開始興建新的球場,據南非世界盃組委會介紹,納爾遜-曼德拉海灣球場將於2009年上半年正式竣工,當年6月,該球場還將舉辦聯合會杯比賽,算是為承辦世界盃比賽做熱身。
姆博貝拉球場(Mbombela Stadium)
所在城市:內爾斯普雷特市(Nelspruit) 竣工日期:2009 當前狀況:新建中(2009年完工)姆博貝拉球場容量:46000 內爾斯普雷特市位於南非東北部的普馬蘭加省,與足球文化發達的林波波省相比,普馬蘭加省的體育運動發展的較為落後,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南非足協於政府部分商討後達成一致,決定在普馬蘭加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內爾斯普雷特市興建一座球場,2009年10月,竣工後的姆博貝拉球場將是偌大的普馬蘭加省唯一的一座大型體育場,預計將容納46000人。
彼得·莫卡巴球場(Peter Mokaba Stadium)
所在城市:波羅瓜尼市(Polokwane) 竣工日期:2010年 當前狀況:新建中(2010年完工)彼得·莫卡巴球場容量:46000人 彼得-莫卡巴球場是南非國內為准備2010世界盃足球賽而正在興建的4座新球場之一,該球場將於世界盃前夕完工,預計容納46000人,距離波羅瓜尼市中心僅有5公里遠,非常適合觀眾觀看比賽。興建彼得-莫卡巴球場承辦世界盃比賽對當地居民來說可謂是天大的福音。波羅瓜尼市是林波波省最大的城市,該省注冊的足球運動員人數在南非足協的注冊簿上排在第一位,承辦世界盃這樣的頂級賽事,將進一步促進足球運動在當地的普及。
洛夫托斯球場(Loftus Versfeld Stadium)
所在城市:比勒陀利亞(Tshwane/Pretoria)洛夫托斯球場建成日期:1906年 當前狀況:小幅度翻新(2008年完工) 容量:52000人 洛夫托斯球場是目前南非參半世界盃的10座球場中建制最為完善的之一,按照世界盃官方網站的說法,洛夫托斯球場只需要進行簡單的維修,更換小部分的設施,以及較低程度的翻新,就可以輕松達到承辦世界盃足球賽的標准。洛夫托斯球場始建於1903年,1906年正式完工並投入於體育運動中。起初被命名為羅伯特·歐文·洛夫托斯球場,這個名字也是該球場創建人的名字。作為南非歷史最悠久的球場之一,洛夫托斯球場先後承辦過1995年橄欖球世界盃賽,1996年非洲國家杯賽,目前,該球場還是南非國內聯賽勁旅馬姆羅迪夕陽俱樂部的主場。很多南非球迷把洛夫托斯球場視為國家隊的福地,因為他們曾經在這塊球場上第一次戰勝了來自歐洲的勁敵瑞典隊。
綠點球場(Greenpoint Stadium)
綠點球場所在城市:開普敦(Cape Down) 建成日期:1906年 當前狀況:小幅度翻新(2008年完工) 容量:70000人 開普敦是南非人口排名第三的城市,亦是開普敦都會城區的組成部分。開普敦是西開普省的省會,亦是南非的立法首都,因為南非國會及很多政府部門亦座落於該市。開普敦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觀及碼頭聞名,知名的地標有被譽為「上帝之餐桌」的桌山、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匯點好望角。因其美麗的自然及地理環境的關系,開普敦被標示為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所以亦成為遊客到南非其中一處必到之地。 至於體育活動,開普敦最主要的體育活動有欖球、曲棍球和足球,足球雖然不是最受歡迎的運動,但由於近年來多數的球星從開普敦走出,足球在這個城市的地位也與日俱增。開普頓分別有兩支屬於南非超級聯賽的球隊,分別是桑托斯(Santos)和於1999年由七星隊(Seven Star)和開普敦熱刺隊(Cape Town Spurs)合並而成的開普敦阿賈克斯(Ajax Cape Town),該俱樂部還扮演這歐洲聯賽豪門阿賈克斯在南非的衛星俱樂部的角色,近年來多名登陸歐洲聯賽的南非球星如本尼·麥卡錫,莫科納,史蒂芬·皮納爾等人,都是在阿賈克斯嶄露頭角,然後以阿賈克斯作為跳板走向歐洲五大聯賽的。 綠點球場(Greenpoint Stadium)是一座正在興建中的多功能性球場,按計劃將於2009年完工。竣工後,該球場的容量將達到70000人,僅次於目前正在翻新中的約翰內斯堡市足球城體育場(能容納90000人)。
[編輯本段]世界盃預選賽
名額分配
大洋洲 共有11支球隊參加預選賽 共有0.5個出線名額 預選賽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除紐西蘭之外的10支球隊參加第一階段比賽,10支球隊將南太平洋地區運動會的足球比賽作為第一階段比賽,排名前三名的三支球隊將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通過第一階段的3支球隊將和紐西蘭一起參加第二階段比賽,4支球隊進行主客場雙循環比賽,前兩名進入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通過第二階段的2支球隊將進行主客場比賽,勝者將和亞洲區的第5名進行主客場比賽,勝者獲得世界盃參賽名額。 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區 共有35支球隊參加預選賽,共有3.5個出線名額 預選賽將分為4個階段: 第一階段:國際足聯排名13-35名的23支球隊參加第一階段,其中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將直接進入第二階段,其餘22支球隊捉對進行主客場淘汰賽,獲勝的11支球隊和聖文森及格瑞那丁一同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沒有參加第一階段的12支球隊將和通過第一階段的12支球隊捉對進行主客場淘汰賽,獲勝的12支球隊進入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12支球隊被分為三個小組,每個小組4支球隊進行主客場雙循環淘汰賽,每個小組前兩名共6支球隊進入第四階段; 第四階段:6支球隊進行主客場雙循環的比賽,前3名直接獲得世界盃參賽名額,第4名將和南美區第5名進行主客場淘汰賽,勝者獲得世界盃參賽名額。
[編輯本段]電視直播權
國際足聯於2004年開始向全球的電視台提出邀請,競投2010年及2014年世界盃賽事的直播權。然而國際足協在標書上作出新規定,倘若收費電視頻道投得世界盃賽事直播權,則必須將其中22場賽事(包括揭幕賽、14場分組賽、十六強賽、八強賽及四強賽各2場及冠軍戰)於免費電視頻道播出。但收費電視頻道仍可決定分組賽、十六強賽、八強賽供免費電視頻道直播之場次。
[編輯本段]主題口號
南非作為2010年第十九屆世界盃足球賽的主辦地。南非總統姆貝基說:「2010年世界盃在南非舉辦是對非洲的一種敬意,這表明...圍繞此主題此制定的2010年南非世界盃口號是「在非洲與非洲一起勝利(Win in Africa with Africa)
[編輯本段]世界盃主題曲
隨著世界盃分檔的推出,國際足聯也公布了南非世界盃的主題歌。一首叫做《飄揚的旗幟》的歌曲經過了多輪的評審最終被選為了南非世界盃的官方主題曲。主題歌的演唱者為 31歲的歌手克南(K『naan),他出生在索馬里的一個藝術之家,由於國內局勢動盪,13歲隨家人移居加拿大,但他仍然心系索馬里,創作的很多歌曲都和索馬里局勢相關。主題曲演唱者南特《飄揚的旗幟》是他今年2月底發行的專輯《游吟詩人》中的一首歌,歌曲帶有濃郁的非洲氣息,表達了對這片充滿戰火 、貧窮和落後的土地不離不棄的熱愛。在今年9月國際足聯舉行的世界盃主題曲徵集中,克南將自己的歌曲寄給了國際足聯,最終被國際足聯所認可,成為了南非世界盃的主題歌。據悉,克南已經聯手西班牙歌手David Bisbal特別為世界盃重新製作一款混音版的《飄揚的旗幟》用於宣傳,兩個版本屆時都將收錄在南非世界盃歌曲專輯之中。 2010年4月29日,南非世界盃主題曲由南非世界盃官方指定全球唯一主題曲——《非洲時刻》(Wake Wake),著名拉丁歌手夏奇拉創作並參與製作歌曲,這首歌德英語及西班牙語版28日對外公布。夏拉奇將於2010年6月10日在南非世界盃開幕慶典音樂會上擔任最重要的演出嘉賓。世界盃主題曲音樂錄影帶將在5月中旬面市,並分為普通版及3D版在全球范圍內播出。
[編輯本段]吉祥物
南非世界盃吉祥物「扎庫米」一隻長著一頭綠色非洲卷發的可愛豹子被作為2010年南非世界盃足球決賽的吉祥物。 據英國廣播公司23日報道,組委會不但為這個小豹子取名「扎庫米」(Zakumi),還為它打造了一份履歷,根據「扎庫米」的履歷,它出生於1994年6月16日。這是南非種族隔離政策宣告結束的日子。 這一天同時也是南非的「青年節」,以紀念1976年在白人統治下爆發的反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青年抗議示威。 在22日南非國家電視台的世界盃吉祥物亮相節目中,一個身穿「扎庫米」服裝的演員和曾帶領南非奪得1996年非洲杯冠軍的該國球星馬克-費什進行了球技表演。 「扎庫米」名字中的頭兩個字母ZA是南非11種官方語言中最主要語言南非語中「南非」的縮寫;後面的字母KUMI在許多非洲語言中的意思都是「10」,意味著南非世界盃舉辦的年份。 南非世界盃組委會發言人默迪斯說,在南部非洲的一些語言中,「扎庫米」也有「歡迎前來」的意思。 國際足聯秘書長瓦爾克說,扎庫米代表南非的人民、地理和精神。他相信,在世界聯合會杯與南非世界盃舉行之前和之際,扎庫米將給人們帶來歡樂。 國際足聯於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中首次推出吉祥物。當時的吉祥物是一隻身穿米字旗的英國獅子。
[編輯本段]比賽用球:JABULANI
南非世界盃官方用球 JABULANI「JABULANI」源於非洲祖魯語,意為「普天同慶」。新的比賽用球在技術上取得歷史性突破,設計上則融入了南非元素。 該款比賽用球是由阿迪達斯研發創立。2009年12月4日阿迪達斯和國際足聯在開普敦共同發布2010年南非世界盃官方比賽用球「JABULANI」。「JABULANI」採用阿迪達斯全新研發的「Grip』n』Groove」球面,使得球體可以在任何天氣條件下始終保持穩定的飛行路線,從而大大提升球員對足球的控制力。「JABULANI」突破性地僅由八塊表皮組成,阿迪達斯首次採用球形制模的方法使每一塊表皮都實現三維立體結構,然後以熱粘合技術拼接完成,從而使新球較以往更圓、運行更精準。
命名
「JABULANI」源自班圖語系中的祖魯語。作為南非共和國11種官方語言中的一種,它是約為25%的南非人的母語。 「JABULANI」直譯即為「普天同慶」(to celebrate)。足球代表著一種能融合全世界的激情,「JABULANI」作為全新世界盃比賽用球的名字,很好地詮釋了這種激情,邀約全世界球迷共享明年夏天將在南非舉行的這場足球盛宴。
設計
作為阿迪達斯的第11個世界盃比賽用球,「JABULANI」在設計中採用了11種不同的顏色。11種顏色也代表著每支足球隊由11名球員組成,同時寓意南非擁有11個部落和11種官方語言。南非是非洲大陸上擁有最多民族的國家之一,繽紛的色彩詮釋了其多樣化而又和諧統一的民族特點。白色球體上的四個三角形圖案賦予「JABULANI」充滿非洲精神的獨特外觀,而一些個性化的設計,如球面上酷似約翰內斯堡足球城體育場外形的花紋,則突顯南非的美輪美奐。
[編輯本段]南非世界盃門票
南非世界盃組委會昨日表示,超過2/3的南非世界盃門票已經被售出。組委會同時公布了為南非本國球迷購票提供的新途徑。 南非世界盃組委會執行主席丹尼·喬丹說:「我們對世界盃門票的銷售情況特別滿意,非常欣喜。」 喬丹曾一度擔心南非當地球迷是否會購買將於6月11日開幕的世界盃門票,但現在他高興地表示,已售出的門票中大約一半都是南非球迷購買的。喬丹還宣布在未來數月將為當地球迷提供一種更為便捷的購票方法。 除去南非本國球迷外,購票最多的是美國人,其次是英國人和澳大利亞人。下一輪門票銷售周期為2月9日至4月7日。據新華社
6. 歷屆所有世界盃冠軍球隊
第一屆 1930年 烏拉圭世界盃 阿根廷的斯塔比爾8球 烏拉圭冠軍
第二屆 1934年 義大利世界盃 義大利隊的舒維奧、捷克斯洛伐克隊的尼昂德利、法國隊的科寧各攻入4球榮獲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 義大利冠軍
第三屆 1938年 法國世界盃 巴西的里奧尼達斯8球 義大利冠軍
第四屆 1950年 巴西世界盃 巴西的阿德米爾9球 烏拉圭冠軍
第五屆 1954年 瑞士世界盃 匈牙利的柯奇士11球 西德冠軍
第六屆 1958年 瑞典世界盃 法國的方丹13球 巴西冠軍
第七屆 1962年 智利世界盃 蘇聯的伊凡諾夫、南斯拉夫的葉爾科維奇、匈牙利阿爾貝特同進4球並列最佳射手 巴西冠軍
第八屆 1966年 英格蘭世界盃 葡萄牙的尤西比奧9球 英格蘭冠軍
第九屆 1970年 墨西哥世界盃 西德的穆勒10球 巴西冠軍
第十屆 1974年 西德世界盃 波蘭隊的格·拉托7球 西德冠軍
第十一屆 1978年 阿根廷世界盃 阿根廷的肯佩斯6球 阿根廷冠軍
第十二屆 1982年 西班牙世界盃 義大利的羅西6球 義大利冠軍
第十三屆 1986年 墨西哥世界盃 英格蘭的萊茵克爾6球 阿干挺冠軍
第十四屆 1990年 義大利世界盃 義大利隊的斯基拉奇6球 西德冠軍
第十五屆 1994年 美國世界盃 保加利亞的斯托伊切科夫與俄羅斯薩連科同坐射手榜頭把交椅6球 巴西冠軍
第十六屆 1998年 法國世界盃 克羅埃西亞隊的蘇克6球 法國冠軍
第十七屆 2002年 韓日世界盃 羅納爾多8球 巴西冠軍
第18屆世界盃 克勞澤5球(德國) 義大利冠軍
1930年,烏拉圭贏得了首屆世界盃冠軍,圖為該隊參加決賽的主力陣容。在他們中間,下排左三則是傳奇人物卡斯特羅,他綽號獨臂將軍,由於早年的車禍,他的右臂前端被節肢。
上排球員從左到右依次為:格斯蒂托、納薩濟、巴萊斯特羅、馬斯切羅尼、安德拉德、費爾南德斯;
下排從左到右為:多拉多、斯卡羅尼、卡斯特羅、塞阿、伊里亞爾特。
2002年,巴西隊第五次奪取了世界盃冠軍。圖為該隊同哥斯大黎加比賽時的首發陣容,後來,主教練斯科拉里用克萊伯森取代了大儒尼尼奧,形成了巴西最終的冠軍陣容。
上排從左到右依次為:羅克-儒尼奧爾、埃德米爾森、盧西奧、吉爾伯托、門將馬科斯、隊長卡福;下排從左到右為:羅納爾迪尼奧、羅納爾多、儒尼尼奧(後被克萊伯森取代)、卡洛斯、里瓦爾多。
回答者:抽著煙溜達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5-20 20:23
1930年到2002年,一共舉辦了17屆世界盃,巴西隊5奪冠軍創造了歷史,義大利、德國都是三奪冠軍,阿根廷、烏拉圭兩次捧杯,英格蘭、法國各獲得過一次冠軍
1930烏拉圭世界盃
1928年的奧運會結束後,國際足聯召開代表會議決定舉辦4年一屆的世界足球錦標賽。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由於第一屆世界盃的成功舉辦,第二屆世界盃在一片熱望中如期舉行了。
1938年法國世界盃
1938年的世界盃恐怕是氣氛最為緊張的一屆,因為世界大戰的威脅越來越大了。
1950年巴西世界盃
世界盃又回到了南美洲,在一場「不是決賽的決賽」之後,烏拉圭第二次贏得了冠軍。
1954年瑞士世界盃
馬拉卡納體育場的狂熱過後四年,雷米特杯又回到了歐洲,在瑞士舉行了氣氛相對平靜的第五屆世界盃賽。
1958年瑞典世界盃賽
1958年,在瑞典,巴西隊第一次贏得了世界盃冠軍,年僅17歲的貝利從此後開始騰飛,一代球王由此誕生。
1962年智利世界盃
1962年,在智利安第斯山腳下,巴西隊在球王貝利因傷缺陣的情況下,連續第2次獲得了世界冠軍稱號。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1966年,世界盃終於回到了現代足球的發源地--英國,英格蘭隊不負眾望,終於在家門口奪得冠軍。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上,巴西隊成為首次三度奪冠的球隊,而球王貝利也成為唯一三奪世界盃的冠軍球員,聲名顯赫。
1974年德國世界盃
在一場世紀之戰中,德國隊戰勝荷蘭隊,捧起了冠軍,而貝肯鮑爾、克魯伊夫的精彩表演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攻勢足球成為本屆杯賽的最大特點,決賽中阿根廷3比1擊敗荷蘭,歷史上首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第三名是巴西。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在金童羅西的神奇表演下,40歲的佐夫舉起大力神杯, 義大利成為繼巴西之後第二個三次贏得世界盃的國家。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一屆屬於名叫「馬拉多納」的世界盃,最終,阿根廷隊戰勝德國隊獲得冠軍。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重演了86年世界盃決賽的一幕,但這次,獲勝方卻是上屆的輸家--德國隊。
1994年美國世界盃
首次由點球決定勝負的決賽,巴西隊幸運奪冠,成為首支四奪世界盃的國家。
1998年法國世界盃
決賽中法國3-0戰勝巴西隊,首次捧起世界盃,但決賽中出現了許多謎團。
2002韓日世界盃
世界盃首次在亞洲舉辦,韓國日本隊都創造歷史最佳成績,最終巴西隊奪冠,創造五奪世界盃神話。
7. 詳細地世界盃
網路名片
世界盃(World Cup,FIFA World Cup,國際足聯世界盃,世界足球錦標賽)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足球比賽,與奧運會、F1並稱為全球三大頂級賽事。每四年舉辦一次,任何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都可以派出代表隊報名參加,而世界盃主要分為預選賽階段和決賽階段兩個階段。
世界盃起源
是1928年FIFA為獲勝者特製的獎品,是由巴黎著名首飾技師弗列爾鑄造的。其模特是希臘傳說中的勝利女神尼凱,她身著古羅馬束腰長袍,雙臂伸直,手中捧一隻大杯。雕像由純金鑄成,重1800克,高30厘米,立在大理石底座上。此杯為流動獎品,誰得了冠軍,可把金杯保存4年,到下一屆杯賽前交還給國際足聯,以便發給新的世界冠軍。此外有一個附加規定是:誰三次獲得世界冠軍,誰將永遠得到此杯。雷米特金杯 1970年,第九屆世界盃賽時,烏拉圭、義大利、巴西都已獲得過兩次冠軍。因此都有永遠佔有此杯的機會,結果是巴西隊捷足先得,佔有了此杯。 為此,國際足聯還得准備一個新獎杯,以發給下屆冠軍。1971年5月,國際足聯舉行新杯審議會,經過對53種方案評議後,決定採用義大利人加扎尼亞的設計方案——兩個力士雙手高擎地球的設計方案。這個造形象徵著體育的威力和規模。新杯定名為「大力神杯」。該杯高36厘米,重5公斤,當時價值2萬美元。1974年第十屆世界盃賽,西德隊作為冠軍第一次領取了新杯。這回,國際足聯規定新杯為流動獎品,不論哪個隊獲得多少冠軍,也不能佔有此杯了。
世界盃賽程
世界盃賽程分為預選賽階段和決賽階段兩個階段 世界盃預選賽階段分為六大賽區進行,分別是歐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賽區,每個賽區需要按照本賽區的實際情況制訂預選賽規則,而各個已報名參加世界盃的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代表隊,則需要在所在賽區進行預選賽,爭奪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目前是32個,決賽階段主辦國可以直接獲得決賽階段名額,除主辦國外,其他名額由國際足聯根據各個預選賽賽區的足球水平進行分配,不同的預選賽賽區會有不同數量的決賽階段名額。註:國際足聯規定:從2006年世界盃預選賽起,衛冕冠軍需要參加其所屬區域內的世界盃預選賽,從而只有東道主可以入圍決賽圈32強的比賽.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主辦國必須是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而且會員國(地區)需要向國際足聯提出申請(可以兩個會員聯合申請承辦),然後通過全體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投票選出。 通過世界盃預選賽獲得決賽階段名額的國家代表隊,加上主辦國的代表隊一共32支球隊將會到主辦國進行決賽階段的比賽爭奪冠軍。決賽階段32支球隊通過抽簽被分成8個小組,每個小組4支球隊,進行分組積分賽,各個小組的前兩名共十六支球隊將獲得出線資格,進入復賽;進入復賽後,十六支球隊按照既定的規則確定賽程,不再抽簽,然後進行單場淘汰賽,直至決出冠軍。
世界盃比賽用球
Telstar
「Telstar」這款比賽用球完全由真皮製成,這一點和當時其他的球相比並沒有什麼特殊,但與眾不同的是Telstar表面由32塊手縫的嵌面組成(12塊黑色五角形和20塊白色六角形),這種全新的構造配合均衡的縫制使足球擁有更圓和近乎完美的外形。這一革命性的構造設計書寫了足球史上新的一頁。「Telstar」首次在白色的足球上鑲嵌黑色的五角形,從而使足球在黑白電視機的畫面中更為顯眼。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首次對決賽圈賽事進行了人造衛星電視轉播)。直到現在,「Telstar」仍然是各種足球的原型。
Telstar & Chile
1974年前西德世界盃使用了兩款阿迪達斯公司製作的比賽用球。一款比賽用球叫「Telstar」,而另一款比賽用球叫「Chile」。「Telstar」把原先黑色的阿迪達斯標記改換成金色,「Chile」則是阿迪達斯在「Telstar」成功的基礎上推出的一款全白色的球(1962年智利世界盃曾使用過全白色的球)。兩款球和四年前的基本相同。
Tango Riverplate
1978年用球,由阿迪達斯公司設計,當時被認為是經典之作,從結構上看,它由20個「三角阿迪達斯」形的嵌面相連形成12個大小相等的圓形。實際上,從此之後的每屆世界盃的比賽用球都是在這一設計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的而且與以往比賽用球不同的是,「Tango Riverplate」提高了球對各種氣候條件的適應能力。
Tango Espana
1982年世界盃的比賽用球,除了名稱上的和1980年類似外,在設計該球時也只是對上屆的「Tango Riverplate」作了較小的改動。當然,在技術上仍有不小的突破,在真皮製作的基礎上,增添了球的防水效果和密封性,從而大大減弱了球的吸水性,控制了球重的額外增加。
Azteca
1986年用球,「Azteca」是足球製造技術上的一次改革。她外觀設計融入東道主土著人--阿芝台克人建築和壁畫圖案的風格;技術上則首次採用合成材料製造。這種合成材料的使用增強了球的耐用性,同時進一步減弱了球的吸水性。無論是在硬地上,高空中還是潮濕的環境里,「Azteca」都能表現出色。「Azteca」在足球製作史上創造了一個飛躍。
Etrusco Unico
1990年用球,「Etrusco Unico」對合成材料進行了改良,並且首次在球體內加入黑色聚氨酯泡沫內層,使球具有完全的防水性能,運行速度再次得到提高。「Etrusco Unico」的名字以及頗為復雜的外觀設計完全是受到義大利古老而華美的歷史和伊特魯里亞藝術的影響,描繪在每一塊「三角阿迪達斯」嵌面上的圖案便是三個伊特魯里亞獅頭。
Questra
1994年用球,「Questra」首次運用具有能量回復性能的白色聚氨酯泡沫內層。這種內層使球體觸摸感更為柔軟(更易控制),球速更快。設計者希望她能像火箭離地時那樣高速的運行,「Questra」的創意來源於美國對宇宙探索和太空技術的追求。 Tricolore「三色球」
1998年用球,Tricolore是在世界盃比賽中首次印有彩色圖案的足球。其設計靈感來源於法國三色國旗以及法蘭西民族和法國足協的傳統「雄雞」標志。而「Tricolore」最主要的革新在於採用了新型復合泡沫材料,內部結構是排列緊密規則的彈性氣泡,每一個氣泡都是封閉並且充滿氣體的。這種新型復合材料更具耐磨性,賦予球更好的能量回復性能,使球飛行更穩、方向更准。「Tricolore」還首次運用「透明印刷」技術,從而使球的圖案更鮮艷、而且不易磨損,壽命更長。 Fevernova(飛火流星)
2002年用球,「飛火流星」是阿迪達斯自推出1978年世界盃指定比賽用球TangoTM後第一次採用突破常規的設計。在外觀設計上融入現代亞洲文化的元素,更具動感和創新。「飛火流星」所採用的高科技合成的泡沫層結構是基於98法國世界盃三色球的改良。改進後的泡沫層由眾多超強耐壓且大小相等的微型氣囊構成,該結構賦予了球身出眾的能量回復性能及額外的受力緩沖性能,有效提高了足球的可控性及運行的精準度。 adidas +Teamgeist(+團隊之星)
2006年用球,團隊之星是第一顆以3D方式設計的足球, adidas創意團隊(AIT,adidas Innovation Team)以交叉鎖定方格設計,以3D預先孤度成形,採用全新的14塊鞍墊結構,將3個鞍墊的接觸點數量降低60%(60個降到24個),且減少分隔線總長15% 以上(從40.05公分減少到33.93公分),並導入adidas於2004年發表的熱結合(Thermal Bonding)科技,經英國羅浮堡大學和德國adidas足球實驗室測試,證明團隊之星 可大幅增加球員的控球能力及精準度。
adidas+Jabulani(普天同慶)
普天同慶 2010年用球,「JABULANI」源於非洲祖魯語,意為「慶賀」、「歡慶」。「JABULANI」採用阿迪達斯全新研發的球面,使得球體可以在任何天氣條件下始終保持穩定的飛行路線,從而大大提升球員對足球的控制力。「JABULANI」突破性地僅由八塊表皮組成,阿迪達斯首次採用球形制模的方法使每一塊表皮都實現三維立體結構,然後以熱粘合技術拼接完成,從而使新球較以往更圓、運行更精準。作為阿迪達斯的第11個世界盃比賽用球,「JABULANI」採用了11種不同的顏色。11種顏色也代表著每支足球隊由11名球員組成,同時寓意南非擁有11個部落和官方語言。
8. 世界盃智利隊歷屆成績
智利隊歷史上曾7次打進世界盃,其中最好成績是在1962年本土舉行的世界盃上取得的。那一次智利隊利用主場優勢一舉打進四強,雖然在半決賽2比4不敵實力強大的巴西隊,但他們在季軍爭奪戰中1比0力克南斯拉夫隊,獲得第三名。
智利足球水平在南美洲處於中游水平,除了那次在本土取得的第三名之外,智利隊其他幾次世界盃之旅慘不忍睹:他們只是在1998年法國世界盃上憑借鋒線上著名的「雙薩組合」薩拉斯和薩莫拉諾的出色發揮小組出線,打進16強(隨後在1/8決賽中1比4輸給了巴西隊)。剩下的五次世界盃,智利的都未能小組出線
9. 世界盃歷史上智利共參加過幾次決賽階段的比賽,成績是怎樣的
1930第一屆世界盃 名次 國家 得分 場次 勝 平 負 得 失 凈勝球 5 智利 4 3 2 0 1 3 3 2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