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城中村改造調查策劃書

城中村改造調查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2-06-16 06:34:06

Ⅰ 拆遷過程中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問題方面的調查與思考

1、在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過程中,宣傳指導解釋不多,
導致部分群眾對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不了解,對本是為老百姓辦好事而不被認為是好事。
2、棚戶區、城中村改造的拆遷依據不盡合理,在制定拆遷補償標准時,過多的考慮政府和項目單位的利益,而壓低了補償標准,損害了老百姓的基本利益。
3、尚未建立和完善棚戶區、城中村對老百姓的生產生活保障體系。在棚戶區、城中村居住低收入水平的老百姓,大多沒有固定的工作崗位,住在平房中尚能保證最基本的生活水平,一旦上樓,居住環境改善了,但隨之而來的取暖、用電等消費,增加了居民生活負擔,生活質量並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
二、幾點建議
1、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中,城市中的棚戶區、城中村越來越有礙於城市的形象,各級政府要切實把這項民生工程加大力度,做早做好。
2、完善棚戶區、城中村改造的工作程序。從改善民生的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制定嚴格的工作程序,從政策制定,到實施要切實考慮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不受任何損害。
3、加大宣傳指導力度,把拆遷工作做細,讓老百姓了解明白棚戶區、城中村改造的意義,配合政府和項目單位保證改造工程的及早實施。
4、進一步完善棚戶區、城中村改造的補償方式和內容,盡可能按照市場規律,提高和保證貨幣補償的標准,讓老百姓感到滿意。
5、合理、合法進行拆遷,不要強行拆遷。要通過細致的工作讓老百姓自覺、自願的支持政府工作,避免因老百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而引起上訪和群訪。
6、結合社會勞動保障的擴面工作,對居住在棚戶區、城中村的老百姓,提供就業機會,納入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圍。

Ⅱ 幫忙翻譯

Along with speeding up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highlighting the growing ills of the city, mainly in the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environmental and other fields,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ity within a city of Xi'an,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investigation,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city within a city, city transformation The impact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role of research, urban development in other villag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the experience of national policy by reference to the law, put forward their own recommendations to the city and the idea of transforming the hope of a better city within a city to promote the smooth transformation of .

Ⅲ 即墨區的城中村什麼時候改造

即墨區的城中村的改造需要根據當地政府的建設規劃文件判斷,舊城改造是指,改造城市規劃結構,在其行政界限范圍內,實行合理的用地分區和城市用地的規劃分區。程序標准:第一步是調查研究,對舊城改造的基本信息進行資料收集,對舊城改造的必要性和社會經濟的可能影響作出基本的判斷,了解各個城市發展的各個方面。第二步,確定舊城改造地區之後,根據經濟實力和區域發展需求提供定製化規劃。第三步,拆除部分建築,進行居民遷移,道路等基礎性工作,保證舊城改造工作的順利開展。再是對舊城改造的基礎設施進行設計和修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第三十二條在城市規劃區內新建、擴建和改建建築物、構築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設施,必須持有關批准文件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出申請,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城市規劃提出的規劃設計要求,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在取得工程規劃許可證件和其他有關批准文件後,方可申請辦理開工手續。

Ⅳ 西安市未央區三家莊城中村綜合改造項目拆遷安置實施方案

村長,副村長,代表所有的村幹部都拿了村民的利益換取了人民幣給他先人燒

它們終會有一天得到報應。不得好死

Ⅳ 棚戶區改造實施方案,拆舊建新共創美好城市

棚戶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是那些散落在城區范圍里,住房雜亂無序、房屋老舊質量差、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治安和消防隱患大、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區域及「城中村」。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但基礎設施建設等客觀條件並沒有達到高度城鎮化的要求,才產生了大量的棚戶區,這些棚戶區既不利於居民的生活和安全,又嚴重影響城市形象。所以,進行棚戶區改造是歷史必然,也是更加有利於城市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

棚戶區改造具體方案:

1.統一領導,屬地實施,因地制宜,加強協調。由各縣(市)、區政府負責行政區域內棚戶區改造的實施工作,實行縣(市)、區長負責制。

2.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各縣(市)、區政府要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礦區發展規劃,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建設、文物古跡保護、歷史街區和優秀建築物保護等工作,編制本轄區的改造規劃,按照改造工作目標,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各項工作。

3.市場運作,政府支持。充分發揮個人、企業等多方面的積極性,以棚戶區居民為主,多渠道籌措資金。市政府和各縣(市)、區政府在政策與資金上給予必要的支持。

4.多方結合,綜合開發。棚戶區改造要與廉租房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城市危舊房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市建設用地挖潛結合起來,注重改善城市發展環境,注重提升城市形象,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鼓勵綜合開發。

5.整體推進,配套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安置先行,按照「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方針,將棚戶區改造成房屋質量優良、功能完善、設施齊全、生活便利、環境優美的新型城市社區。道路、供排水、供電、供暖、供氣、通訊、消防等基礎設施和學校、商業等公共服務設施要同步規劃建設,同步交付使用。

6.因地制宜,多模式改造。對列入改造計劃的項目,要在深入調查、摸清底數、精確測算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制定改造方案。對有商業開發價值的棚戶區,應當通過房地產綜合開發方式進行重建。對改造難度大、經當地政府認定不具備商業開發價值的棚戶區,可由政府直接組織實施改造,擇優選擇業主單位,其基礎設施和公用配套設施建設由政府及有條件的工礦企業承擔。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眾所周知,棚戶區是歷史遺留問題,它由來已久且影響深刻,所以對棚戶區的改造是決對不能急於求成的。要認清,棚戶區改造仍是一項漫長而艱巨的任務,但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如果永遠不邁出第一步,就永遠也不會成功。雖然現在改造起來非常艱苦,但是這是一項可以造福後代的惠民之舉。所以,還是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循序推進棚戶區改造的進程。總而言之,一句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Ⅵ 城中村改造拆遷流程

法律分析:一、規劃:

1、申請:各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提出城中村改造項目申請。

2、立項:由市規劃局會同市發改委、國土局、土地儲備中心初步審查,符合條件的,由市規劃局出具規劃設計預條件,報市政府批准後由市發改委下達項目立項批復。

3、審批:城中村改造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各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會同市規劃局組織編制,報市規委會審定。

二、土地收儲:

1、城中村改造范圍內的土地由市土地儲備中心收儲。

2、涉及集體土地的,由市土地儲備中心會同各區政府辦理土地徵收申報手續。

3、城中村改造范圍外的零星土地,因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需要,應當就近納入城中村改造范圍,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拆遷。

三、拆遷:

1、制定拆遷補償安置方案:

對城中村改造范圍內的房屋、人口等情況進行調查審核,制訂拆遷補償安置方案並實行三榜公示,由市建委會同市財政局、審計局、國土局、房地產局、規劃局、公安局、監察局等部門予以復核確認。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Ⅶ 城中村的改造實例

首都「城中村」的分布
這兩類「城中村」均集中分布在北京的朝陽、海淀、豐台三個區。另據首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統計,僅朝陽、海淀、豐台、石景山四個區,包括規劃城區外的地區就有「城中村」311處,居住人口71.5萬人,佔地面積 9.5萬公頃,違章建築11.9萬間,建築面積193.6萬平米,違章建築涉及常住人口3.8萬戶。「城中村」已成為城市公共安全隱患的突出地區。「城中村」是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不和諧現象。從狹義上說,是指農村村落在城市化進程中,由於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徵用,農民轉為居民後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變成的居民區,亦稱為「都市裡的村莊」。從廣義上說,是指在城市高速發展的進程中,滯後於時代發展步伐、游離於現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區。「城中村」問題已成為困擾北京城市化進程的「痼疾」。是北京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缺乏統籌協調的必然結果。若不從根本上解決,「城中村」的惡性循環還將持續下去,今後「城中村」改造任務將越來越重,成本將越來越高。因此,市長辦公會議決定,北京要下決心盡快改造「城中村」,將用三年時間先對建成市區內的231個「城中村」展開集中整治,首先要拆除奧運場館周邊及四環路以內的171個「城中村」,其餘的60個「城中村」將在2008年以後繼續完成。北京市通過整治「城中村」,要拆遷居民33935戶,撤銷路邊集貿市場85個,拆除違法建設1100多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1197萬多平方米,新建道路395萬平方米,25處文物古跡周邊環境得到治理。於是,「城中村」這個一度被遺忘的城市角落,開始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許多佔據著城市黃金地段的城中村的大規模改造,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經濟發展狀態
城中村改造是21世紀中國市長們經營城市的最大興趣。但城中村改造涉及到地方財政、開發商、村民三方激烈的利益博弈,所以具體形式多種多樣,各地創造了五花八門的 經驗,征地補償標准差異也相當懸殊。盡管村民對待城中村改造態度不一,但政府強勢推進的態勢十分明顯。城中村改造是城鄉統籌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北京城八區就有這類「城中村」231個,「城中村」已成為北京市公共安全隱患的突出地區。
「城中村」改造方案
9月,北京市市政府召開第61次市長辦公會議,研究並通過了整治「城中村」工作方案。會議決定北京市將利用奧運場館「瘦身」而節省下來的資金,加快全市社會環境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中村」的改造,實現「新北京、新奧運」的戰略構想。要用三年時間,對北京城近郊的「城中村」進行集中整治,改善市民居住環境,提升城市整體環境水平,加快首都現代化建設步伐,以整潔、優美、和諧、有序的城市環境迎接2008奧運會.受到了老百姓的熱烈歡迎和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北京市的「城中村」主要分布在城市建成區的邊緣地帶和城鄉結合部地區,這些地區城市化進程相對滯後,人口密度大,外來人員相對集中,違法建設、違章建築和私搭亂建嚴重,市政基礎設施匱乏,房屋破舊,環境臟亂,社會管理混亂,城市公共安全隱患多。據統計,北京市的「城中村」大體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指在建成區內環境臟亂的城市角落。北京城八區約有這類的「城中村」231個,具體分布的區域為東城區4個,西城區3個,崇文區7個,海淀區70個,朝陽區57個,豐台51個,石景山20個,宣武區19個。總佔地面積1092公頃 ,建築面積273.5萬平方米;第二類「城中村」主要是指規劃城區內的行政村,大多分布在城鄉結合部,約有112個 ,佔地面積 1.8萬公頃,建築面積7221萬平方米。 「舊村未拆除的,其他建設項目不得開工;拆遷補償,每畝25萬元;改造范圍內的城中村村民,一次性轉為城鎮戶口……」昨天,《五華區城中村改造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出台,這是昆明市第一個成形的「城中村」重建改造辦法。
據了解,五華區共有67個「城中村」,其中主城區有51個,涉及大觀、華山、龍翔、紅雲、豐寧、蓮華、黑林鋪、普吉8個辦事處,總人口117819人,總建築面積8180322.23平方米。按計劃,五華區將對其中的10個「城中村」進行改造,5年內,這51個「城中村」中,村民將變居民、農村將變社區、集體經濟將變股份制經濟。
五華區與28家企業已簽訂了合作意向書。昆明市政協主席、市「城中村」改造重建領導小組組長田雲翔說,昆明市四區啟動40個「城中村」的改造,通過五華區「城中村」重建改造暨投資意向簽約儀式了解的情況,將有望超過40個。昆明在「城中村」重建改造中涉及的人口超過百萬,「城中村」重建改造是對社會、企業都有利的好項目,企業應抓住機遇,積極參與改造。
保證拆遷補償
專設監管賬戶
《辦法》規定,在「城中村」改造項目中,項目人必須無償提供不少於1000平方米的經營用房給村集體組織;預留不少於400平方米的社區服務機構辦公用房,由區政府按建築成本價收購。房屋拆遷補償採取貨幣補償、房屋產權調換兩種方式。
為防止出現拆遷到一半,企業資金跟不上等諸多因素影響村民的利益,《辦法》規定,區「城中村」重建改造工作指揮部將設立資金監管賬戶,按項目拆遷總資金70%的比例進行資金監管,保證拆遷補償資金按時足額到位。此外,建成區內「城中村」的現有集體土地以及周邊村集體經濟組織擁有使用權的國有土地,將全部用於「城中村」改造,改造區域不再配給集體自留用地和審批新增宅基地。
拆遷補償只認4層、300m2
針對建設用地的土地征購問題,《辦法》提出:對依法辦理過出讓手續的,按批准用途進行評估,並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補償。具體規定為:經依法批准劃撥的用地,按25萬元/畝給予補償;集體建設用地,按25萬元/畝給予補償。房屋拆遷補償採取貨幣補償、原地回遷兩種方式,以房地合一的原則進行補償,被拆遷人可任選其一。
《辦法》規定:按照「原地回遷」、「拆一還一」原則,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在「征地拆遷通告」和「房屋拆遷公告」發布之前辦理了房屋產權證的,超過4層、300平方米的,以房屋產權證載明的建築面積進行賠還;在通告發布後建蓋的,按「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建蓋樓層4層以下」的面積賠還。另外,對於未建蓋到4層的「老實人」,政府將「補空氣」。不足300平方米的按實際面積計算,計算面積減去實際已有建築面積的差,給予一次性貨幣補助。
五保戶、民政部門撫養的孤寡老人、烈士家屬,每戶可以享受一次性5000元的特困補助費。城市低保戶,每戶享受一次性2000元的特困補助費。
村民變居民有保障
在對「城中村」的改造中,五華區原「城中村」的居民將被納入城市統一的社會福利保障體系,社會保障由農村保障變為城市保障,實現保障模式的轉變,解決村(居)民的後顧之憂。
五華區改造重建的「城中村」中的農業人口,將全部一次性轉為城鎮居民戶口。2011年至2012年,村民的戶籍將完成農業戶口向城鎮居民戶口的轉變,實行城市居民戶籍的統一管理,村民將變為城市居民。與此同時,通過「城中村」管理體制的改革,「城中村」將改造成為現代化的城市社區。
《辦法》規定,凡屬征地拆遷范圍內的常住人口,處於就業年齡段內(男16-60周歲、女16-50周歲),在城中村改造後失業、有就業願望、有勞動能力的人員,要全部納入五華區城鎮失業人員登記范圍,由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勞動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城鎮新增失業人員《失業證》,並負責統一管理。對符合昆明市人民政府相關文件規定條件的,為其辦理《再就業優惠證》。
在「城中村」改造范圍內的農業人口,在辦理完「農轉居」手續後,符合辦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按照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昆明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執行。村民辦理「農轉居」後,其子女教育享受所在地城市居民子女入學同等待遇,納入城區教育部門公共教育范疇。
「城中村」的成年居民可自行選擇參加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標准以上年度昆明市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10+2%的比例自行繳納,每年可享受19.9萬元(含醫療4.9萬元,大病保險15萬元)醫療保險待遇,連續繳費期限為30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補繳滿30年後不再繳納醫保費。
村民參保每月繳190元
不符合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人員,將被納入昆明市征地人員保險體系。保障范圍和對象為:根據政府計劃列入「城中村」改造規劃范圍內並具有五華區戶籍的「城中村」居民。符合標準的,每月每人繳費190元。「城中村」人員參保繳費和補貼比例為:個人參保和集體補助繳納當期繳費標準的60%,政府補貼40%。
同時,「城中村」改造人員補充養老保險制度也將建立。區社保辦機構將按人均15000元的標准,為「城中村」改造征地人員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已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征地人員,按人均5250元的標准給予一次性養老保險參保補貼,所需資金列入拆遷成本。(本文摘自都市時報) 2009年西安市城中村拆遷名單:
新城區(13個):南張村、北張村、胡一村、胡二村、新興村、三府灣、自強村、八府庄、含元殿、石家街、聯志村、南韓村、北韓村。
碑林區(15個):祭台村、白廟村、北沙坡、西何家村、黃雁東村、黃雁西村、邊家村、南郭村、南關村、永寧村、草場坡村、仁義村、旅館村、南沙坡村、星火村。
蓮湖區(35個):西關村、十里鋪、任家口、大馬路、新桃園、馬軍寨、李家莊、米家橋、建新村、解家村、北火巷、安定村、五一村、潘家村、大土門、郭家口、二府庄、北關村、紙坊村、紅廟坡、豐禾村、白家口、西桃園、東桃園、三民村、金家堡、曹家堡、楊圍村、陳家寨、工農村、友誼村、顏家堡、周圍村、進豐村、中堡子。
雁塔區(71個):廟坡頭、長延堡、東三爻、後村、東八里村、西八里村、郝家村、辛家坡、吉祥村、觀音廟、王家村、鐵一村、鐵二村、太平堡、大雁塔村、楊家村、沙泘沱村、東三爻堡村、西三爻村、西三爻堡村、辛小寨村、南窯村、潘家莊村、瓦胡同村、北沈村、徐家莊、沙井村、白家村、丁家村、北山門村、南山門村、雙橋頭村、羅家寨村、田家灣村、西等村、延北村、延南村、繆家寨、東曲、西曲、北池頭、新開門、岳家寨、孟村、榮家寨、陸家寨、黃渠頭、閘口村、西辛庄、丈八北村、丈八東村、木塔南、紅廟村、陳林村、甘家寨、雙水磨、趙家坡、余家莊、木塔北、茶張村、丈八南村、丈八西村、鋪上村、魚化村、老煙庄、小煙庄、英發寨、賀家寨、大寨子、西堯頭、北石橋。
未央區(24個):張家堡村、新房村、石家村、二府庄、方新村、薛家寨、坑底寨、草店子、杜家堡、北沙口、八家堡、劉南村、方家村、肖家村、辛家廟村、孫家灣、東前進、先鋒村、棗園村、范南村、馬呼坨村、白楊東村、白楊西村、范北村。
灞橋區(29個):梁家街、草南村、草北村、張家坡、黃家坡、高樓村、尉家坡、長樂村、小寨村、張一村、張二村、楊家灣、十里鋪、蔣家灣、蘇王村、杜家街、閆家灘、五星村、秦孟街、米家崖、李家堡、周家坡、老人倉、董家門、尹家街、堡子村、棗園劉、永豐村、柳巷。
2010年西安市城中村拆遷名單:
新城區(2個):聯志村、石家街村。
蓮湖區(3個):解家村、馬軍寨村、豐禾村。
未央區(4個):二府庄、東前進、辛家廟村、大白楊西村。
雁塔區(2個):陸家寨、榮家寨村。
灞橋區(1個):尉家坡村。
經開區(2個):崗家寨、蔡家村。
高新區(1個):木塔南村。
曲江新區(1個):瓦胡同村。
臨潼區(1個):姜寨村。
長安區(1個):申店村。 嬗變 從貧窮村莊到商業中心
9年前(2005年),燕庄改造正式啟動。在這之前,位於鄭州城郊接合部的西史趙村也啟動了城中村改造,當年的西史趙村還是一個有著400多戶村民的貧窮村子,但此後的三年,在這塊土地上,一個極富浪漫的名字橫空出世,「普羅旺世」成為紅極一時的明星樓盤。
2003年9月,《鄭州市城中村改造規定(試行)》(「32號文」)正式發布,標志著鄭州市城中村改造正式啟動;而西史趙村的城中村改造,則打響了鄭州城中村改造的第一槍。
此後,鄭州市城中村改造風起雲涌,在首批17個改造試點中,以西史趙村、西關虎屯和燕庄最為典型。燕庄改造,打通了未來路;曼哈頓廣場商業區成為鄭州地標性街區之一;西關虎屯改造後的鄭州國貿中心,也成為鄭州地標性商業中心。
西史趙村城中村改造的經驗一度成為後來眾多城中村改造所效仿的「西史趙模式」。
據鄭州市城中村改造辦公室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鄭州城區228個自然村,如今已有170餘個獲批改造。在鄭州一位房地產專家看來,城中村的改造是歷史的必然,在城市現代化發展的浪潮中,城中村通過改造變身城市社區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大趨勢。 問題 城中村改造後的生活尷尬
但是,當城中村拋下「村」的模樣,改頭換面成了現代化大都市的一部分,當村民們搖身一變,成為 「城裡人」,城中村改造後面臨的問題也隨之暴露了出來。
當年,燕庄改造的時候,村民張斌家分了幾套房子,9年過去了,除了房子,張斌還是一無所有。在張斌看來,城中村改造對於被拆遷的村民來說,唯一的改變就是從一個地方的房東變成了另外一個地方的房東。
許多村民因領取巨額的征地補償款或多套房產而一夜暴富後,他們作為村民的心態依舊沒有改變。
張斌居住的燕庄曾被譽為鄭州市城中村改造的成功典範,但如今這里垃圾遍地、管理混亂,與改造前的城中村無異。
「就像幾十年一直生活在農村的農民,來到城市後生活不適應一樣,村民們的心態還處在城中村時代。」張斌這樣解釋燕庄當前面臨的尷尬。
張斌說,很多村民除了房租並沒其他收入來源,當這些沒有學歷、沒有技能的村民融入城市生活中,他們的未來也不可預知。

Ⅷ 我想做一個關於「城中村」(城市規劃專業)的社會調查報告,一直找不到切入點…

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解決社會問題方面。如居民的住房條件、設施配套、公園綠地建設及社會組織。
2、城市建設問題方面。
4、建築風貌特徵方面。

閱讀全文

與城中村改造調查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移動電子商務教案 瀏覽:515
講座市場營銷 瀏覽:266
培訓班4月份活動方案 瀏覽:305
市場營銷原理16版 瀏覽:910
愛心企業公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14
幼兒大班大型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93
關於服裝品牌的微信營銷解決方案 瀏覽:767
銷售開業活動策劃方案ppt模板 瀏覽:300
趣味游戲促銷活動 瀏覽:931
兒童餐會策劃方案 瀏覽:486
網路營銷的最基本職能 瀏覽:88
電子商務銷售方式 瀏覽:993
杭州雅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36
社區活動方案策劃書旅遊 瀏覽:854
桑拿室營銷方案 瀏覽:367
市場營銷考研能考什麼專業 瀏覽:496
秋秋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71
檔案員培訓方案 瀏覽:435
2016國慶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38
培訓中心暑期招生方案 瀏覽: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