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影像方誌》:江西寧都篇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中國影像方誌:江西寧都篇》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N7fki79xtCvis8udhuJiEQ
㈡ 寫寧都反圍剿觀後感
寫作思路:首先詳細說明一下該影片的主要題材,然後對於影片的情節做一下評價,最後闡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等等。
正文:
該劇屬於抗日戰爭題材影片,不過意外的是,沒有炸的煙塵四起土石亂飛,甚至全片動用的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只是一枚日軍投入農舍的手雷;也不多的遠景鏡頭大場景,只是對在這個難以迴避其悲壯的歷史時刻中被影響的一家人,這么一小群人的深刻描寫。
故事本身很簡單,殺人與報仇;中國人和日本人;一群人和另一群人。看完影片的我卻想起了下午看到的一句話from《認識電影》:「一個故事如何被敘述亦是那個故事的一部分。同樣的故事可以說得好也可以說的壞,也可以說得不錯或極偉大,這全是看誰在說故事。」
這部影片風格化的視覺表現形式,還有聲音、節奏、都很有特點。有質感的音樂和音效統統那麼吸引人,很有個性的一部抗日題材電影。
雖說題材嚴肅,影片的最後一段實在令我爆笑,倆人在山裡上竄下跳,鬥智斗勇。還有這部片可以取個名字叫《一把二胡引發的血案》……二胡在這片里是不可缺少的道具。看完電影後對電影里二胡的那曲子很喜歡,可惜挖不到。
㈢ 寧都特產是什麼
寧都特產(2007-05-17 02:43:29)
1、雜交稻種:寧都是江西省最大的雜交水稻制種基地,且以秋季制種為特色優勢,年水稻制種面積穩定在1.5萬畝左右,年提供早、中、晚雜交稻種3000噸左右。實行生產、繁育、精選、包裝銷售產業化經營。
2、通心白蓮:又稱子蓮,是寧都傳統農產品。常年種植面積6萬畝,是江西省白蓮種植大縣之一。栽培品種主要是太空1號,2號和36號,具有個大、色白特點,富含澱粉和多種氨基酸,屬膳葯兩用食品。具有養心、益腎、補脾等功能,也是食品工業的優質原料。年上市鮮蓮10080噸或干蓮3600噸。
3、無籽西瓜:西瓜是寧都的傳統農產品,現栽培品種以花皮無籽和青皮無籽系列為主,圓形或高圓形,單個重5~7公斤,果肉紅色,汁多味甜,中心糖11~13度,口感極佳,果皮薄且堅韌,耐貯運。常年種植面積4~5萬畝,年均上市約8~10萬噸。
4、草席:是現代家庭美觀保健的床上用品。全縣席草常年種植面積2萬畝,加工設備近900台(套),生產普通草席、中高檔草席系列產品30餘個,產品具有雙面如一,平整光亮,草色青綠,舒適耐用,美觀大方,設計新穎等特點。年產量1000萬條,已形成產業化經營格局,是江西省最大的席草生產加工基地。
5、花菇:主產於寧都縣肖田、東韶和小布三鄉(鎮)群山之中。其肉質鮮嫩,甘美肥厚,香味濃純,菌傘勻稱,菌蓋龜裂有皺,屬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具有較強的滋補作用和保健功效,年產量10噸左右。
6、精製紅薯澱粉:以優質鮮紅薯為原料精製而成,不含任何化學添加劑和漂白劑,質地潔白、純凈、衛生,口感細膩,味道鮮美,保持了紅薯原有營養成份及保健功能,是製作高級粉絲、冰雪糕、肉丸的上好原料,也是各種面點,快餐食品的添加劑,廣泛應用於化工、紡織、醫葯等領域,年產量10000噸以上。
7、蘑菇:又名雙孢蘑菇,2003年秋引進試種,獲得成功,2005年全縣蘑菇種植面積已達25萬平方米,產鮮菇3750噸,主要用於生產蘑菇罐頭。計劃2006年發展到100萬平方米,產量15000噸。
8、中葯材:寧都是贛州市十大中葯材生產基地縣之一,中葯材種植面積1.2萬畝,居全市第二。主栽品種有黃姜、黃梔子、黃柏、茯苓、杜仲、吳茱萸、瓜蔞、石蒜、葯葛、金銀花等。
9、寧都黃雞:系江西省家禽名貴土雞品種之一,體小腳矮,母雞尾羽呈佛手狀下垂,具有羽、脛、喙「三黃」(因此俗稱三黃雞)及早熟、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等特點。年出籠2000萬羽以上,並實行專業化、規模化飼養。
10、水產苗種:全縣擁有年產5000萬尾以上的魚苗場13家,魚種培育面積5000多畝,年產各類魚苗13億尾,在全省位列前茅。產品主要有:四大家魚、鯉、鯽、鯿、鯝及加洲鱸鱖魚、斑點叉尾鮰等名特優新水花、春冬片,其中90%為早繁苗。
11、圓吻錮魚:俗稱鮟子,個體小,善群體生活,以攝食水底腐殖質、碎屑為主,不與家魚爭食,病蟲害少,容易捕撈,個體達到150-200克即可上市。該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現有養殖(套養)面積3萬多畝,產量300多噸。可在池塘、水庫中套養,對提高水域產量具有重要作用。
㈣ 寧都未來高鐵規劃
法律分析:景鷹瑞鐵路,江西十四五規劃中提到要「做好景鷹瑞鐵路的規劃研究,逐步填補贛東南地區的鐵路空白。」的確如此,目前雖然贛州可經過昌贛高鐵北上,但贛州境內的瑞金等地往贛東北的那一片區域仍是鐵路空白。而規劃中的景鷹瑞鐵路途經景德鎮、上饒、鷹潭、撫州、贛州5市三區十一縣,是江西省東部南北向城際鐵路網的主骨架,不僅可以填補沿線地區的鐵路空白,同時可與擬開工的瑞梅鐵路形成貫穿贛東、贛東北、贛南地區溝通粵港澳大灣區及長三角地區的便捷通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十四條 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五條 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㈤ 寧都特色小吃有哪些
特色小吃
1.鐵廠下(大公路虔城大酒店往東一直走走到一個巷子口)的寧都肉丸,湯的1元拌的2元,我一般吃湯的,拌的太辣
2.贛七中對面的田螺,一個老婆婆在一家小店面擺的,很多人吃,還有酸菜(贛州本地人稱醋果子),2元1碗,不是很辣,喜辣的可自加辣椒粉,田螺很乾凈
3.東陽山大市場往回走一點點,香榭麗舍酒吧旁邊一家「杭州名小吃」的牛肉拉麵,3元,好吃,我喜歡吃裡面的菜
4.贛州一中(還沒到)旁邊一家拉麵館,就是附近有個西瓜太郎文具店的那家,是四川人開的,牛肉拉麵味道很好,味重,肉多,塊大,小碗2.5元大碗3元。
5.環城路(四平手機超市對面)一家賣油炸的,裡面的水煮豆腐很好吃,我覺得比樓主提到的文清路的那家好吃,油炸更是不在話下,比我們校門口的是好吃1萬倍,就是容易上火,我一吃就冒痘子:(
6.巨人門口的油炸,一家是歸屬巨人的,一家是獨立門戶,以前那家獨立門戶的好吃,後來那個「主烤」師傅不知道怎麼搞的跑去巨人那家了我就改變了戰地,哈哈。魷魚和裡脊排串好吃,魷魚1塊5裡脊1塊,偏辣但是不致於要命
7.邵師傅面館大家都知道。斜對面有家面館,就是在巷子口邊上叫思源面館,那裡門口擺個大盆子裡面煮的豆腐串,鴨頭鴨腳鴨翅膀非常好吃,和文藝學校蔡記的不是一種風格,呵呵,可以叫老闆剁碎,撒點蔥端上。同時裡面的面,薯粉和拌鴨心鴨肝也非常好吃
9.三康廟的珍源大排檔,菜味道很重很辣。裡面的野山椒炒牛肉和啤酒魚====都很好吃,但是不耐辣的去那裡估計會倒下。另外那裡的肉炒粉味道一絕,贛州其他地方的炒粉沒吃過那麼好吃的了,牛肉10元魚15粉3元,其他的菜都挺便宜
10.紅旗大道西段(快到三康廟)的桂林米粉,以前是在杜婆對面,是廣西人開的。現在好像看不到那個廣西人了,不知道是不是將秘籍傳於贛州人,反正味道沒以前那麼好了但是還是不錯,粉放點醋才好吃。大碗3元小碗2元,也有很多人喜歡吃那的煲仔飯,飯4元一缽。
11.四平家電超市後那個小巷子里的興國經濟餐館。老乾媽燒田雞味道不錯,12元,裡面的粉蒸系列我覺得味道沒以前好了,不過也算不錯,6-8元不等,米粉魚是6元,比較經典。個人喜歡吃米粉雞翅,底下是芋頭,8元,就是辣死人。
12.贛紡的飯菜,就是師院一直往前走那個贛紡,在最裡面,一個大棚子底下,有幾家在一起的。菜極其便宜,3-6元不等,很適合吃便飯和喝酒。就是贛州夜市那樣擺攤子推車的菜,環境不好,半露天的,比較昏暗,就是頭頂上掛個燈泡。但是味道好死了,是我們幾個朋友的窩點,一般8個人去,酒菜一起最多70元,推薦黃瓜炒火腿,咸魚茄子煲,都是5元。
還有新汽車站對面的新華酒樓,麻油香酥雞,都是現殺土雞非常新鮮(20元)。
還有文藝學校那家叫繁榮的賣五件(翅膀那些)的。
還有小梁大排擋:味道好,分量足,就是人多,而且價錢不便宜。
還有陽明路(公安局那條路)巷子里的早點,
還有濱江大道糧食局的早點,
還有金源的銀耳肉餅湯。。。等等
文清路頭上還沒到特惠店,贛州公園對面一家刨冰店,叫七彩冰,店面很小要留意,好像只夏季開。裡面的刨冰很好,刨得很細,加了奶撒了芝麻。偏貴。推薦水果樂園,12元。
0797餐廳(先表打偶,聽偶說完),就是以前的德克士,裡面的梅菜排骨飯,很香,偶一好友喜吃,但是我不喜歡。14元,送湯。
滿大街挑擔子走來走去的賣豆腐腦的婆婆,有一個婆婆的很好吃,撒了芝麻很香。一般下午3時起她會在大公路一帶出沒,但是偶運氣不佳只碰上2回。以前是5毛的,現在漲價了,7毛。真是價格驚人。
葡京的魷魚須(3.5元)和柳橙雪泡(4元)
巨人的沙爹牛肉,6元/6支
興國紅薯干:興國紅薯干是經過多次加工的紅薯特色產品,擁有全國「紅薯干之最」的稱呼,在2004年以前就賣過比豬肉還貴的價格!
興國魚絲: 是將澱粉和魚結合而做成後再曬干,
興國粉籠藏: 贛南特產之一
㈥ 寧都婚嫁風俗
沙發不知道哪復制的,一般只要給三萬錢就可以,你和你另一半商量一下就可以。要是有錢你照一樓的做也可以,都是給現金了。沒什麼習俗,和城市的一樣了
㈦ 「寧都最高峰」有哪些傳說
小布龍目峰,傳說在最頂上的石頭有一個神仙建造的天梯,可以直通上天。
㈧ 江西寧都縣有哪些特產
優質稻、灰鵝、茶油、白蓮、臍橙、金柑、香菇、三黃雞、無籽西瓜、「三筍」頭,「中華金桔王」飲料、「寧」酒,野人牌礦泉水,珍穗牌大米、寧寶米粉、翠微牌精澱粉、藕粉、薯粉、小布岩茶、大沽白毫茶、武華雲霧茶、組合機床、鏜磨缸機、翠崗牌松香、膠合板、草席、印花床單、皮便鞋和皮製勞保手套等40多種
㈨ 寧都起義的寧都起義
作者:賴振學 正文 第一章 :九一八事變 第二章 :寧都秘會 第三章 :師長董振堂 第四章:旅長季振同 第五章:團長袁血卒 第六章:一團長黃中嶽 第七章:紅星照梅江 第八章:固厚迎義軍 第九章:第五軍團 第十章:上將李達 第十一章:軍政委何長工 第十二章:大將肖勁光 第十三章:寧都起義 第十四章:贛州戰役 第十五章:紅軍肅反 第十六章:水口戰役 第十七章:黃獅渡戰役 第十八章:宜黃戰役 第十九章:第四次反圍剿 第二十章:黃陂戰役 國民革命軍第26路軍原系馮玉祥西北軍之一部。大革命時期,共產黨員在該部隊開展過工作,對其官兵產生深刻的革命影響,是一支受過大革命影響的部隊。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大部共產黨員被迫離開這支部隊,少數共產黨員仍在該部隊秘密開展工作。
1930年蔣、馮、閻軍閥混戰,馮玉祥戰敗,10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收編該部隊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孫連仲任總指揮、趙博生任參謀長。次年(1931年)1月,蔣介石令該路軍從山東開赴江西,參加對中央根據地的第二次「圍剿」。同年5月,在中村被殲1個旅。7月,參加對中央根據地的第3次「圍剿」,進駐寧都,9月,國民黨軍第三次圍剿失敗後,在蔣介石消滅異己的政策下,該路軍留寧都駐守,其他國民黨軍先後撤出,該路軍處於根據地軍民的包圍之中,對孤軍駐守深為不滿,內部矛盾很尖銳。紅軍反圍剿之勝利,給第26路軍以深刻的影響。九一八事變後,全國人民掀起抗日反蔣高潮,第26路軍官兵要求回北方抗日救國,又遭到蔣介石拒絕,更加深該路軍官兵同蔣介石的矛盾。不久,孫連仲離贛去外地治病,由第25師師長李松昆代理總指揮。鑒於以上情況,隱蔽在該部的共產黨員,積極開展爭取工作,因勢利導,發展黨員。第七十三旅旅部參謀共產黨員劉振亞經中共中央指定為該軍黨的特支書記,10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批准到寧都的總指揮部參謀長趙博生為共產黨員。並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秘密進行起義的宣傳和組織工作。 (1931年)12月初,隱蔽在第二十六路軍中共產黨員的關系落入國民黨手中,起義計劃被發現,國民黨南昌行營命令立即逮捕在該部的共產黨負責人劉振亞、袁漢澄、王名五等。12月9日,蔣介石又派飛機送去一網打盡該部革命者的手令。在此情況下,劉振亞、袁漢澄、王銘五等共產黨員立即與趙博生商定,趙博生等人經過秘密策劃並與紅軍取得聯系之後,決定趁第二十六路軍總指揮孫連仲和第二十七師師長高樹勛不在部隊的時機,採取果斷措施,於12月14日舉行起義。並派袁漢澄等到瑞金向中共蘇區中央局報告准備起義的計劃,並取得指示:以聯合紅軍抗日為發動起義的政治口號,由趙博生爭取第七十三旅旅長董振堂、第七十四旅旅長季振同支持起義。經過趙博生做工作,董、季二位愛國將領同意參加起義,還爭取了第七十四旅一團團長黃中嶽參加。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為保證起義順利進行,派王稼祥、劉伯堅、左權等到寧都城東南固村就近聯絡指導,並令紅軍第4軍第12師進至寧都、廣昌之間會同地區箝制國民革命軍第6路軍,支援寧都起義。
(1931年)12月14日下午,趙、董、季、黃等按照事前商定的計劃,派起義部隊的主力第七十四旅和第七十三旅直屬隊控制了電台、指揮機構等要害部門。同時,用參謀長趙博生名義宴請全軍團以上主官,趁機逮捕了所有反對起義的軍官,並把代總指揮第二十五師師長李松昆的師部包圍繳械,為起義掃除了障礙。只在包圍第二十五師師部時發生片刻槍戰,有幾人傷亡,其他沒有任何損失。除李松昆聽到槍聲後隻身越牆逃掉,駐在城北的1個團因路遠未能參加外,全軍一個軍直、兩個師直、六個旅直、十一個整團,共17000餘人,攜帶兩萬多件武器,全部參加了起義。
起義後,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五軍團,季振同任紅五軍團總指揮,肖勁光任政治委員,政治部主任劉伯堅,轄3個軍。董振堂任副總指揮兼第十三軍軍長,趙博生任參謀長兼第十四軍軍長,黃中嶽任十五軍軍長,何長工、黃火青、左權分別任各軍政治委員。同時發表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宣言》,第2天起義部隊開進蘇區。 點評:寧都起義,有力地打擊了國民黨蔣介石反對共產黨的政策,給中國工農紅軍增加了一支新的力量,對鞏固和發展中央革命根據地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