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劍閣縣宣傳

劍閣縣宣傳

發布時間:2022-05-26 23:18:00

⑴ 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北廟鄉,民興村的!!!!

好風化雨沐雄關

四川新聞網-廣元日報訊

——劍閣縣貫徹「一號文件」精神促農增收紀實

王正超 本報記 伍翠蓉

2004年,春風又綠劍門關。2500名鄉鎮機關幹部深入基層,開展「一號文件」的宣講,帶領全縣群眾治窮致富奔小康,為劍門大地創出了一片沉甸甸的收獲和豐收的喜悅。

講政策,傳技術,2500名幹部進駐農家當「參謀」

「促農增收關鍵是怎樣教育農民,引導農民,服務農民!」劍閣縣委書記嚴明清說得很實在。

開春以來,劍閣把助農增收作為第一要務,專門聘請「三農」問題專家就劍閣農村實際對全縣幹部分層次進行培訓;抽調縣鄉機關幹部2500名組成宣講團13個,宣講組57個,宣講小組528個,由縣農工委牽頭,宣傳部門全力配合,結合「爭當愛民書記,爭當愛民幹部,創一流業績」活動,在全縣拉開了愛民、助民、幫民活動。

3月29日,普安鎮中坪村的村活動室早早地坐滿了農民,原來是縣政協帶領個體私營協會專程為當地老百姓宣講一號文件精神和有關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來了,同時,還組織了6家涉及農資經營的個體私營業主無償為農戶送上種子、化肥、農具和農技資料等8000餘元的農資。

4月9日,劍閣縣聞溪鄉全鄉近100名黨員幹部匯聚一堂,認真聽取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高級講師王林樂對「一號文件」、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三農」問題的理論報告。那段日子,王林樂自然成了大忙人,不到一個月,他在全縣農村給幹部群眾作專題講座10餘次。

一時間,全縣機關幹部深入田間地頭、山村院落,講一號文件精神,講政策法規,講農業科技,幫助農民訂規劃、找項目,為老百姓作「參謀」。分管農業的縣委副書記孫洪方、副縣長杜中富帶領涉農部門進村入戶成了「家常便飯」。

縣農業局副局長、高級農藝師母安彥被抽調到東寶鎮做宣講隊員,他便一頭扎進田間地頭,蹲村駐戶,給農民作專題講座,帶領指導農民種植了玉米高產示範片和優質水稻示範片。並無償為東寶鎮農民提供水稻種200公斤、玉米優質新品種100公斤,還送上105公斤地膜,幫助農民發展花生產業。

在毛壩鄉光華村,幾位70多歲的老農激動地對我們說:「幹部像今年這樣實實在在給我們講政策,傳技術,我們高興啊!」

好一場「及時雨」。在劍閣:截止目前,縣級領導深入鄉鎮、村、組、農戶宣講政策近180人次;機關於部深入農村宣講「一號文件」4000餘人次;舉辦科技講座185場次;在家農民聽講率達到95%以上;印發宣傳資料38760份;全縣85%以上的農戶家裡有了政策、科技「明白人」。

興產業,找項目,千方百計為農民找「錢」途

采訪中,縣長田現平告訴記者:「我們開展這個活動就是要讓我們的幹部撲下身子當好農民的『參謀』,讓農民群眾真正了解掌握黨的富民政策,選准自己的發展項目,踏踏實實奔小康。」

加大投入,發展油料、畜牧、葯材、蠶桑、烤煙等特色和綠色產業。縣財政投入300萬元用於烤煙獎勵基金,煙草公司投入100餘萬元,每畝煙葉補貼20元;縣財政懸獎150萬元,促畜牧業發展,對發展好的大戶、鄉鎮實行連利達標獎勵政策,6月15日,在全縣的畜牧業生產現場會上,已兌現獎勵30餘萬元,有24個鄉鎮和部分養殖大戶獲獎;同時,縣財政和蠶桑公司還投入80餘萬元扶持和發展蠶桑業。

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圍繞「基地+公司+農戶+市場」的產業鏈條,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5萬畝;抓住匯昌食品和林源香料公司為主的重點龍頭企業;組織對撂荒土地進行復耕,積極鼓勵和引進業主開發。1—5月,匯昌公司和林源香料公司產值分別增長81.2%、64.3%,帶動全縣工業完成產值增長23.3%;復耕撂荒土地6821畝;新增各類業主298戶。發展專業合作組織,聯接產業和市場。今年,該縣各級已成立各類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6類、69個,發展各類協會會員32695人。

普安商貿園區今年以結構調整為重點,在鞏固「果菜基地」的前提下,經過考察,把香菇生產作為全鎮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來抓,與河南西峽食用菌公司簽訂「訂單」,走「公司+農戶」的路子;並落實大戶引導,幹部掛聯和簡化手續等措施。全鎮簽訂技術服務和保護價購銷合同40份,發展香菇23萬袋,預計可實現利潤71萬元,菇農人均可增收550元。

在北廟鄉鍾嶺村四組,記者看到該縣城北地稅所抓的烤煙示範片長勢喜人。在一號文件宣講活動中,城北地稅所的幹部職工親自到該村蹲點,抓點帶面,與四組15戶農民簽訂聯合種植煙葉協議,由所里提供資金、農用物資、技術指導,到煙交售後再結算。隨行的鄉黨委書記唐守忠給我們算了一筆帳:這可是「一舉三得」的事兒。就這片示範片,按目前的長勢,不僅能讓這15戶農民創收4萬元,還能創稅1萬元,並且帶動了該村新增種煙戶20餘戶。

……

據該縣農工委主任岳全傑介紹:今年以來,劍閣通過宣講活動,黨員幹部紛紛為農民找項目、跑貸款、調結構、興產業。幫助老百姓發展增收項目578個,爭取農貸資金9578萬元;僅一季度,全縣爭取農業招商項目14個、項目資金1200萬元,農業建設項目6個、資金1450萬元,爭取國債、扶貧、以廠代賑及其它項目12個、資金3680萬元;油料、畜牧、葯材、蠶桑、烤煙等特色和綠色產業正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順民意,解民憂,撲下身子為老百姓辦實事

在劍閣,各級幹部進百家門,辦百家事,解百家憂,處處可見,歷歷在目。

兩組數據,令人折服:

今年來,劍閣縣直機關各部門和幹部個人積極為老百姓排憂解難,幫扶文明新村建設70個村,無償捐物、投資摺合資金近100萬元;解決老大難問題100餘個;組織為老百姓辦實事385件。

「現在這些幹部下來,總是處處惦記著為咱們辦事兒。我們可真遇上了好時候,好政策啦!」記者在劍閣縣劍門關鎮劍門村采訪,該村村支部書記徐志懷高興地告訴記者,「縣糧食局的同志不僅講明白了『一號文件』的意思,讓我知道負擔減輕一個百分點,而且給我們講了水果栽培和管理技術,還無償投入資金10000餘元,徹底為我村整修恢復了廣播,解決了老百姓多年盼望解決的難題。」

白龍宣講分團組織所轄的5個鄉鎮,狠抓三大「德政工程」:天然氣、閉路電視和電話進村入戶。並響亮提出三年時間完成「萬戶天然氣入戶工程」,閉路電視、電話農民安裝率明年底達到60%以上。目前5個鄉鎮有5000多戶農民用上了天然氣,今年新增3000餘戶;在農村,閉路電視、電話入戶分別達到7000餘戶、5000餘戶。碑埡鄉的電話入戶率已達60%;搖鈴鄉的黃林村電話、閉路電視入戶率已達90%以上。

「所有的幹部要做到:百姓的事兒牽著走!」年初,武連督導室及所轄5個鄉鎮都喊出了自己的口號。今春以來,各鄉鎮從老百姓關心的事做起,一件件實事辦在了老百姓心坎兒上。東寶鎮幹部蹲點在樓台村5、6組為群眾找水源,並組織打井26口,解決了當地123戶人飲用水;馬燈鄉多方籌措,日產100噸的場鎮飲用水工程已於5月動工,預計8月底可以投入使用,可有效解決當地3家企業和場鎮319戶居民的生活、生產用水;消滅通訊盲區,經過艱苦細致的工作,馬燈鄉移動基站已進入前期籌建,將全面消除馬燈鄉、正興鄉和九院的通訊盲區。

從農民冒起來的糧倉、鼓起來的腰包到靚起來的樓房、美起來的村落;從群眾口裡的「歪幹部」到百姓心中的「貼心人」,劍閣的老百姓真切感受到黨的政策帶來的縷縷春風,更感受到了黨員幹部真心為民的務實作風。

⑵ 劍閣縣新一任宣傳部部長是誰

你該去劍閣吧發

⑶ 因為要寫景點導游詞,又沒時間身臨其境,想問一下有沒有劍閣翠雲廊公園的宣傳片或則翠雲廊公園的游覽線

地震時期關閉的翠雲廊現在重新開放了~

古蜀道翠雲廊,又稱「皇柏」、「張飛柏」,是近萬株蒼翠的行道古柏組成的綠色長廊。位於四川省廣元劍閣縣境內,分布在300餘里的古驛道上。雖經經千古滄桑,仍然生機盎然。是世界罕見的人工植造的古老行道樹群體,被譽為世界奇觀,蜀道靈魂。

翠雲廊以劍閣縣城為中心,東至閬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她像綠色巨龍,沿著起伏的山巒,跨越深澗溝壑,蜿蜒曲折,蟠環在劍閣古驛道上。她那雄偉的氣勢,翠綠的姿態,宏大的體魄,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描繪謳歌,令古往今來的遊人傾倒。清代詩人喬缽贊美道:「劍門路,崎嶇凹凸石頭中。兩旁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萬樹。翠雲廊,蒼煙護,苔花陰雨濕衣裳,回柯垂葉涼風度。無石不可眠,處處堪留句。龍蛇蜿蜒山纏互。休稱蜀道難,莫錯劍門路。」從此,「翠雲廊」這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名字便成了「劍門路柏」的雅名。
遠望翠雲廊,她像一條莽莽蒼蒼的長龍,逶迤於崇山峻嶺之間。身臨其中,又如一條濃綠欲滴的翡翠畫廊,溢彩流輝將擁抱。古蜀道像裹著綠色的絨氈,大地因她而顯得格外秀美;山河因她顯得更加壯觀;遊人因她而顯得更加精神。千百年來,翠雲廊古柏累受天災人禍的襲擊,而今保存下來的只有廊道古柏7900多株。雖然比原規模小了許多,但氣勢如故,古貌猶存。加之有成林成片的中、幼柏樹群陪襯,使素有「柏木之鄉」美稱的劍閣山區倍添秀色。

根據多方考證和大量的史料證明,這些古柏並非一朝一代的產物,更非某個人的功勞,而是秦代以來歷代勞動人民用汗水澆灌形成的藝術珍品。在翠雲廊各段抽樣調查的900多株古柏中,胸徑2米以上的有7株;1.8至2米的86株;1.5至1.7的363株;1米至1.4米的854株;1米以下的669株。這說明翠雲廊古柏不是一次栽植而成,而是歷代不斷栽植而形成的歷史產物。根據文獻記載和科學工作者對現存古柏研究考證以及民間的傳說,古蜀道上大規模植樹有6次。

第一次是秦朝。秦始皇修築阿房宮,曾在蜀中大量伐木。杜牧在其《阿房宮賦》中有「蜀山兀,阿房出」的描寫。蜀中百姓怨聲載道,秦始皇為平民憤,倡導在驛道旁植樹。他還下令在全國各驛道種植松柏,用以顯示天子的威儀。此後群眾便把這次植的樹稱為「皇柏」。據科學工作者考察,凡胸徑兩米以上的古柏,樹齡約2000多年,應是秦代所植。第二次是三國鼎立時期。「張飛柏」在劍閣人民群眾中已成了翠雲廊古柏的代名詞,傳說由來已久。相傳張飛當年為巴西(今閬中縣)太守,軍政往來頻繁。當時的劍州(今劍閣)又是蜀都至中原的必經要地,為適應政治、軍事上的需要,張飛令士兵及百姓沿驛道種樹,軍民同心協力,完成了植樹義務。

今天民間還流傳著張飛當年「上午栽樹,下午乘涼」的故事和神奇的傳說。據考,翠雲廊上兩米左右的古柏當是「張飛柏」了。第三次是東晉時期。劍閣人民曾在驛道兩旁大量種植松柏,當時叫栽「風脈」樹。尚書郎郭璞為此寫了《種松記》刻於石碑。這碑到了宋代,由於風雨剝蝕,當地人又請大文人蘇軾重書碑文,今碑刻仍存武連覺苑寺內。估計翠雲廊上一米七八左右的古柏就是這時所植。第四次是唐代。相傳唐天寶年間(公元742棗756年),楊貴妃喜歡吃川南荔枝,玄宗皇帝命人快馬加鞭,連夜運送。為保持荔枝鮮味,令百姓沿途種植柏樹,劍閣人民又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栽補。使翠雲廊初具規模。第五次是北宋時期。據《宋會要輯稿·方域·道路》記載:宋仁宗詔令:「自鳳州至利州,劍門關直入益州道路,沿官司道兩旁,每年栽種土地所宜林木。」又是一次大規模植樹,並且延伸到了整個蜀道。

第六次是明朝。明正德年間(1506棗1521年),李璧(字白夫)任劍閣知州時曾對南至閬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的官道進行了整治,並沿路大量補植柏樹。因而同治《劍州志》所載清人喬缽《翠雲廊》詩序雲:「明正德時知州李璧,以石砌路,兩旁植柏數十萬,今昔合抱,如蒼龍蜿蜒,夏不見日。」翠雲廊從此形成了宏偉規模。翠雲廊古柏能存至今日,與歷代嚴令保護有很大關系。自有驛道和行道樹以來,老百姓便以護路愛樹為已任。這種優良傳統沿襲到現在。山區人民把修橋補路、栽桑植柏看成一種美德,看成是為後人造福,因而也自有愛路護樹的良好習慣。加之歷代統治都也很重視對驛路驛樹的保護,秦漢至唐就設有專人管理,到了北宋又頒布了管理行道樹條例,據《宋史》記,南宋時還發布了「禁四川採伐邊境林木」的詔令。

⑷ 四川廣元風景的廣告詞

廣元市旅遊形象及宣傳口號:人文蜀道 中國鳳都;走蜀道、登雄關、當天女、泡溫泉。
劍門關風景區宣傳口號:1、劍門關 天下雄 2、秦時蜀道漢時關3、不登劍門非英雄 區區蜀道易行 4、雄奇秀幽看四川 首先就是劍門關
翠雲廊風景區宣傳口號:1綠色長城 國寶長廊 2天有銀河架鵲橋 地有蜀道鋪翠雲
昭化古城旅遊區:苴國故都 蜀漢名城
天瞾山旅遊區:人生至此 婦復何求
千佛崖主題:瞻仰女皇真容 拜謁東方美神
明月峽:蜀道當天掛 明月照天涯
皇澤寺:媚娘家妝 女皇素顏

⑸ 伏玉瓊的履歷

1986.09—1989.07 閬中師范學校學習;
1989.07—1994.10 閬中市思依區小埡鄉小學初中部教師;
1994.10—1995.10 劍閣縣劍門關鎮黨政辦主任、婦聯主任;
1998.10—2001.10 劍閣縣劍門關鎮黨委副書記、鎮長,2001.03—2001.10主持黨委工作(其間:1999.09—2001.12四川省委黨校法律專業大學畢業,2000.08—2000.12浙江紹興掛職) ;
2001.10—2002.12 劍閣縣劍門關鎮黨委書記(其間:2002.09—2002.11廣元市委黨校第15期中青班學習) ;
1994.10—1995.10 劍閣縣劍門關鎮黨政辦主任、婦聯主任;
1995.10—1998.10 劍閣縣劍門關鎮副鎮長(其間:1996.09—1999.06四川省委黨校經濟管理專業大專畢業) ;
1998.10—2001.10 劍閣縣劍門關鎮黨委副書記、鎮長,2001.03—2001.10主持黨委工作(其間:1999.09—2001.12四川省委黨校法律專業大學畢業,2000.08—2000.12浙江紹興掛職) ;
2001.10—2002.12 劍閣縣劍門關鎮黨委書記(其間:2002.09—2002.11廣元市委黨校第15期中青班學習) ;
2002.12—2006.04 中共青川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其間:2003.04—2003.06四川省委黨校宣傳部長培訓班學習,2003.09—2006.07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畢業,2005.11—2006.01四川省委黨校第36期縣委書記培訓班學習) ;
2006.04—2006.11 中共青川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
2006.11—2008.12 中共青川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2008.12—2011.09 中共旺蒼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其間:2010.05第17期縣區長「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結構調整」專題研討班學習,市第五次、第六次黨代會代表,市六屆人大代表);
2011.09—2011.11 中共廣元市朝天區委副書記、區政府黨組書記、代區長。
2011.11— 中共廣元市朝天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 。

⑹ 劍閣縣副縣長張春華現在任什麼職位

已經辭職了。

根據2019年4月22日《四川省通報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廣元市劍閣縣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違規開發建設的問題。劍閣縣政府及有關部門未能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存在環保亂作為問題,在清江河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實施了酒店和住宅項目建設,對飲用水帶來安全隱患。根據有關規定,給予時任劍閣縣委副書記、縣長、縣規委會主任陳勇黨內警告處分,給予原劍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縣總工會主席張春華黨內嚴重警告、政務記大過處分(與其他問題合並處理,已辭去公職)

⑺ 2021年劍閣縣演聖地區的村民安裝天燃氣還需要繳納高昂的入戶費嗎

網友你好:
天然氣工程安裝費屬於企業自主定價,我縣其它天然氣公司農村天然氣工程安裝費定價情況為:1、劍閣縣天然氣公司(普安片)5600-5700元/戶;2、金鑫天然氣公司(開封片)5300-6000元/戶;3、燎程天然氣公司5300-6000元/戶。安裝費用(包括管網勘察、設計費,主、輔材料費用,管溝開挖、回填費用,管道穿越、敷設費用,庭院管網、設施和市政設施補償及恢復費用,樹木及青苗補償費用,人員工資及保險費用,管網運輸、維修、維護費用等)
在天然氣工程安裝收費過程中,相關企業要按照川發改價格【2019】469號文件要求和《四川省燃氣工程安裝收費指南》進行定價和收費。1、在測算好然氣工程安裝費價格後,除在本公司主要經營場所醒目位置進行進行公示外,更應及時在用戶村所在地村委會的政策公示欄進行詳細的公示;2、認真執行和宣傳川發改價格【2019】469號文件和《四川省燃氣工程安裝收費指南》等政策文件,向用戶做好宣傳解釋工作,規范收費行為杜絕收取公示以外的任何費用;3、規范簽訂安裝合同,開具合法收費票據,嚴格按照安裝標准和要求向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劍閣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年1月18日

⑻ 劍閣縣人民醫院院長簡歷

摘要 母映松

⑼ 劍閣縣劍門關景區管理局怎麼樣

簡介:劍閣縣劍門關景區管理局是劍閣縣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屬正科級事業單位,由中共劍閣縣委員會、劍閣縣人民政府和廣元市劍門關蜀道文化旅遊管理委員會雙重領導, 掛劍門關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牌子,主要履行對劍門關、翠雲廊景區的日常管理、開發建設、宣傳促銷、資源保護等職能。
注冊資本:15萬人民幣

⑽ 請問汶川地震廣元劍閣有災情嗎

新華網成都5月14日電(記者 黃毅)記者從劍閣縣有關部門了解到,劍閣縣部分鄉鎮已恢復供水供電。

受汶川7.8級特大地震影響,地處強地震帶、相距200多公里的廣元市劍閣縣全境地動山搖,水電通信中斷,房屋、交通設施嚴重損毀。

據劍閣縣委宣傳部提供的消息,目前柳溝大橋、金子山隧道等13處橋洞不同程度受損,107處水庫出現縱向裂縫險情。

災情發生後,劍閣縣委、縣政府立即啟動地震應急預案,全力開展抗震救災工作。組成醫療、電力保障等11個工作組分赴一線救災查災;把群眾的生命財產放在首要位置,千方百計救治傷員,疏散群眾到安全區域,搭建簡易生活帳篷,把人員傷亡降到最低限度;明確任務,落實責任,採取有力措施恢復基礎設施,盡快恢復供水、供電、供氣系統,組織物資供應,制止哄抬物價,大力保障群眾生活必需品需求。截至目前,部分鄉鎮恢復了供水、供電,基本恢復了通信、交通

閱讀全文

與劍閣縣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學生進社區志願公益策劃方案 瀏覽:148
華為公司營銷方案模板下載 瀏覽:782
視頻交流大賽策劃方案 瀏覽:386
模聯活動的策劃方案 瀏覽:882
皮包市場營銷 瀏覽:4
市場營銷案例精品課程 瀏覽:238
04553體育市場營銷學 瀏覽:321
政府部門元旦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663
銀川市骨幹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38
電子商務的稅種 瀏覽:151
七月兒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03
給班級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99
2016團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2
2013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瀏覽:984
市場營銷商品定價案例 瀏覽:300
市場營銷圖片大全會徽 瀏覽:450
應急培訓方案計劃表 瀏覽:118
遼寧眾贏電子商務是真的嗎 瀏覽:195
產品培訓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78
重視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