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成都爐石宣傳

成都爐石宣傳

發布時間:2022-05-26 09:01:40

❶ 爐石傳說為什麼這么火

爐石傳說之所以這么火,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它非常非常好上手,任何一個從來沒玩過爐石的玩家都可以在幾分鍾之內輕松掌握這個游戲。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非常適合現代人生活的節奏,爐石在前期宣傳的時候經常會提到一個概念:平均5分鍾一局。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優勢。它不像LOL和DOTA2那樣打起來就必須全神貫注,連去趟廁所的時間都沒有,而且只需要5分鍾就可以來上一局,人們可以充分利用起瑣碎的時間來玩,什麼時候玩累了也可以隨時退出。
最後這款游戲確實是擁有不錯的可玩性的,而且各種各樣的玩家都可以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腦子好用的、空閑時間比較多的、土豪的,都可以在爐石這款游戲中發揮自己的長處。
所以,你還等什麼呢?快來下載客戶端,搓一盤爐石吧!

❷ 爐石傳說原版宣傳的英文台詞

考英語聽力啊T_T

It's said that wars are only one upon the array(arena?)of honor. Others believe victory requires strategy and mastery of power.War is deception and game playing best from the shadows.Only strength and all* power can assure total dominations*.But,of course you could forget that and just fun.Hearthstone Heros of Warcraft.

*本人學渣一個,這兩單詞實在是沒聽懂,不知專道屬對不對。

❸ 為什麼越來越不好看的是中國爐石比賽

小魚魚前幾天發表了他對當下爐石比賽乃至整個爐石走下坡路的看法。他從不同卡組類型的強勢程度和它們在比賽環境中的出場率說起,得出了爐石選手差異性不足、賽制單調和內容匱乏三個結論。

從文章多處的口語化程度來看,這顯然是一篇想到哪寫到哪的感慨,也就必然夾雜著濃重的個人色彩。我欽佩也羨慕他人在江湖卻依然敢寫敢言,但這種不成熟、不嚴謹的論調從小魚魚這樣舉足輕重的人筆下道出,實在是有待商榷的。

小魚魚認為他寫下的是爐石比賽越來越不好看的原因。而我要反駁的就是,自今年退環境、新版本以來,國際和國外的爐石比賽恰恰在變得越來越好看;小魚魚指出的那些問題與其說是整個爐石的問題,在極大程度上只是中國爐石的問題而已——職業選手職業度不高,賽事製作缺乏proction value,整個職業圈沒有storyline。

1.爐石頂尖選手個體之間沒有差異性。因為由於A選手打B選手和C選手打D選手本身對觀眾的體驗感是幾乎相似的,因為在一個信息充分溝通的社會,大家對於最強套牌的認知會有共識,而當這些最強套牌成為操作要求並不是很高的時候,選手在比賽中也更難展現出他們的操作能力,那隻能讓比賽變成趨同化,同樣的東西看多了,觀眾自然會感到無聊。

爐石頂尖選手之間當然是存在差異性的。燒繩coach愛控制愛到三年下來一盤動物園都沒打過,太子一段時間不玩冰法就手癢,Firebat敢組敢用黑科技、酷愛快攻,神經刀Purple想像力更豐富,黑科技本尊成龍更是天馬行空,小胖專精控制類卡組的創新,Xixo無人能及的毒瘤產出率,狗哥對賊的專情和提交卡組時的任性,JJ對高隨機性卡牌的厭惡、卡卡不秀組合技卡組就渾身難受……給我一份本座杯的選手名單,我還能繼續如數家珍下去。這還沒算上那些還沒有在一線賽事中出過成績,卻被無數獲獎感言提到過的Laughing、NB、saiyan、BB軍師、牧神等等以差異性聞名的業內大神。以小魚魚的身份,完全應該比我這一介看客更熟悉他們每一人才是,那他何出此言?

並且,燒繩coach打太子,和Purple打狗哥,這兩種對局對觀眾來說體驗感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不光是因為這四個選手本身的打法風格不一樣,構築風格不一樣,國外的解說們在解說這兩種對局時也會營造出不同的氛圍,熟悉這些選手的觀眾本身在看比賽的時候也會帶著不同的情緒和期望。

國外選手在這種差異性的前提下,哪怕「對最強套牌的認知會有共識」,也不會帶出千篇一律的lineup,不會打出千篇一律的比賽。即使這些差異性全都失守,即使所有人都帶了一模一樣的lineup——這種概率真的是微乎其微——國外和國際比賽也還有最後一道防線,那就是足夠專業的解說。他們會,也確實能夠用三寸不爛之舌把比賽解說出高潮和趣味。

然而,如果把小魚魚的那段話放到中國地區的語境下,那就顯得通順得多了。我可以做到對國外選手如數家珍,而每當我把視線轉移到國內時,頭大的問題就接踵而來:在有限的時間里,我應該去了解誰?應該去看誰的直播?他和其他選手/主播的差異在哪裡?如果我要去采訪他,我應該准備怎麼樣的問題,才能顯得我的采訪顯得有深度,而且是專門為他而設計的?

我對國內爐石的不了解絕不是因為我之前在外留學就沒有關注國內。雖然我看Twitch,看Youtube,但我也看HTS,也看NEL,也看中韓,我甚至看了中國vs東南亞——連comm一個表情嚇得對手憤怒打掉自己聖盾的事我也知道。但我對中國選手之間的差異確實所知甚少。

我曾經相信太極劍的最愛是盜賊,我曾經相信愛陳瀟的本命是火妖法,我曾經相信領我入門的恩師華佗一直會是技術流主播,我曾經相信夜吹和莫言能在鏡頭前一直保持住他們的桀驁不馴。

在今年中歐開打之前,我曾經想過要去Reddit上開一貼,向國外觀眾介紹一下中方的8位選手,結果我想了又想,實在是想不出怎麼樣才能言簡意賅地把他們每一個人刻畫出來。後來DTwo替中國做了這件事,結果連這個觀察並解說了幾百個小時中國爐石比賽的他,也只是從整體水平上給了一些諸如「好」或「不好」的籠統評價。

那我對國外選手的了解又是從哪來的呢?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消息渠道,開篇那些信息我全都是從各大比賽的解說里以及偶然的一些直播和節目中聽來的。而當國外的解說——無論是專業的解說還是客串的職業選手——為了把比賽說得精彩、把選手包裝出差異性而絞盡腦汁地做功課、想說詞時,國內的解說卻每每用運氣和神抽來解釋比賽的進程和結果。

以剛剛結束的中國區夏季賽八進四的對局為例。第一場,冰炫火妖法打修行動物園,在倒數第二回合選擇把術士打進7血的斬殺線,在這個前提下盡可能降低了對面的場攻,為下回合神抽火球/大火把翻盤創造條件,解說明明可以分析強調一下冰炫盡人事的一面,為什麼僅僅誇大了聽天命的一面?第二場,張博超生德打武藤游戲亡語騎,最後關頭正是靠前面從神像里選擇的咆哮完成了斬殺,解說也明明可以多提一提這個盡人事的一面,為什麼又只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薩隆身上?

正如Frodan在最近一篇博客中所言:

如果我們把選手說得互相之間都是55開,把他們的操作說得都一樣好,那觀眾會怎麼想呢?無非是一個人比另一個人更走運罷了。

事實真的是中國解說呈現的那樣嗎?運氣真的大到左右比賽了嗎?並沒有。非但沒有,爐石的運氣成分自退環境以來已經降低了很多了。

每次歐美洲HCT線下賽開打前,官方一公布選手牌表,saiyan就會召集他的小夥伴們(JJ、Crane、R、狗哥等等)直播預測一下比賽的走向。上個季度他們先是預測對了太子,因為太子不僅在水平上碾壓其他選手,他的lineup也是有優勢的;如果你覺得預測對太子這種大神奪冠不算什麼,那麼一周後的美洲區八強就全都是路人了,saiyan他們又精準地分析出Cydonia會奪冠。

除了這兩次以外,冬季賽冠軍Naiman、Amnesiasc、DDaHyoNi,春季賽亞太地區冠軍HandsomeGuy也都是憑實力奪的冠。中國地區出線的Breath和JasonZhou同樣也是論實力奪冠不意外的選手。

再來看第三方賽事。三站Dreamhack,職業選手次次占據第二階段淘汰賽的多數並保住兩次冠軍(R和Chakki),僅有一次被路人Evangelion突圍成功;中歐對抗賽,弱雞確實爆冷奪冠,但小組出線情況依然是他和風頭正盛的JJ、主場作戰的Kolento和卡卡1比3的差距;StarLadder世界總決賽,中外解說一致看好的Xixo、謝帥和Naiman不負眾望地進入了最後的四強,並由當時的Gosu榜榜首Xixo奪冠;本座杯四強分別是燒繩coach、太子、Naiman和成龍,並由燒繩coach令人信服地奪冠。

在8次官方比賽和6次第三方比賽中,僅有Cydonia、Evangelion和弱雞三位選手爆冷奪冠——這還是把弱雞算在爆冷里,還算上了4場退環境前更毒瘤的時期的比賽數據的。我想,這個比例已經足夠說明今年以來國際級爐石競技程度不斷突顯的趨勢了。在大多數時候,確實是實力更強的選手拿到了冠軍。他們要麼在構築上體現出了高人一等的水平,要麼在實戰中保持了比別人更低的失誤率,這難道不正是展現了他們的能力所在嗎?

說到賽事,那我們剛好接著看下一點:

2,爐石賽制問題。征服賽制本身是希望選手盡量能掌握自己更多套牌的能力,但是由於這個賽制本身的問題,變相鼓勵大家盡量帶風格一致的卡組,進一步降低了比賽中卡組的多樣性。因為我並不需要一個特殊的卡組去counter對手的卡組,我只需要關心我盡量帶上最可能獲勝的卡組即可,但我這里並不是說Last Hero Standing(我們俗稱kof)就一定比征服好,但是賽制上打了兩年的征服是不是也讓觀眾和選手都太疲勞了。

我完全贊同小魚魚對征服賽制的看法。對比kof,這確實是一個技術含量更低的賽制,爐石比賽精彩程度也肯定會因為,甚至已經因為征服的壟斷而下降。但我還是之前的那句話:相比國際大賽的格局,征服壟斷的現象在中國嚴重得多,因為國外除了官方的征服賽事外,非征服的第三方賽事也健康地共存著。

官方執意採用征服模式可以有官方的理由。比如說,征服模式門檻更低,路人選手走出王者之路的可能性越大,那麼爐石賽事吸引新選手入圈甚至間接地吸引新玩家入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不管這種做法的副作用有多大,這只是HCT這一個比賽而已。重要的是,暴雪官方並沒有強迫所有爐石比賽都得用征服。

於是我們看到了堅持瑞士輪、堅持kof的Dreamhack,也看到了同樣堅持kof的本座杯。這些不走正統路線的賽事不僅成功活了下來,還活出了一片風采,圓滿地扮演了第三方賽事的角色,填補了官方比賽留下的空白。HCT搞征服,大家看厭了,那他們就搞kof;HCT搞積分海選,結果選出來的知名選手寥寥無幾(這可並不說明爐石職業選手是個笑話,概率之低本來就擺在那裡),那他們就重新拾起一度飽受爭議的邀請制或半邀請制;HCT出於政治正確和公平性,必須以世界各地區為單位,保證全球各地的存在感,第三方賽事則沒有這種顧慮,可以完全按照咖位和技術來。反正再不濟也還有哀綠和Terrence。

當暴雪第一次出面表示他們不強制規定所有人打征服時,質疑的聲音確實是此起彼伏的,畢竟大家都怕沒有正統出身的比賽會被冷落。到了今天,我已經很久很久很久聽到過類似的話了。

所以,如果小魚魚認為征服的泛濫是整個爐石的問題的話,我是不同意的。國外的第三方賽事已經用實際行動撼動征服的壟斷了——本座杯的直播人氣完爆、碾壓、完勝了HCT,我們甚至可以說,今年所有HCT巡迴賽在社交媒體上的存在感加起來還不如區區三天的本座杯;再往前說,去年的ATLC也是如此。誠然,它們的成功不一定是賽制帶來的,也許因為這些比賽而欣賞kof的觀眾只是少數,更多的人看這些邀請制的比賽是為了追星,看八卦……但我們也可以這么理解:這些第三方賽事至少證明了非征服賽制是可以有的。

只不過遺憾的是,這些比賽對更廣大的國內觀眾來說太遙遠了。

那麼中國的第三方賽事呢?我知道有HTS,但由於直播平台的限制,它的影響力小得可憐;我還知道有和StarLadder合作的i聯賽,獎金池全球矚目的WCA的預選賽,還有聽到過名字的G聯賽……它們的消息都去哪了?為什麼不請媒體報導?它們的賽制也是喜聞樂見的征服嗎?如果不是,那為什麼沒有厭倦了征服的觀眾去捧場?如果是,那它們為什麼不試著改變一下?

而且——

退一步說,即使是在征服的框架中,比賽就註定會是「趨同化」的結果嗎?並不一定!正是因為征服4ban1趨同了,所以現在有了征服5ban1。自從HCT在線下賽階段採用征服5ban1後,並沒有出現過lineup大面積雷同的現象,這恰恰表現出「大家對於最強套牌的認知」還沒有達到共識。沒有達到的共識不僅指在第五套牌的選擇上的分歧,也包括調整禁選策略的可能性。

StarLadder期間我就此采訪過三位英語解說:

Bennidge:講道理,爐石也該快要迎來下一個版本了,那通過這次古神版本末期的比賽來看,我們摸透這個版本了嗎?現在的環境已經完全穩定下來了嗎?

Frodan:沒有。穩定是挺穩定了,但這不代表我們已經摸透了一切。我們總是以為我們摸透了環境,不然也就不會有卡組能成為比賽的主流,但假如古神是爐石的最後一個版本了,我們也還是有演化空間的。這個空間說大也不大,但擠一擠也還總是有的。兩周前我們還覺得獵人要崛起了,人們紛紛吹它進了T1,結果現在又一致覺得它不行了。德魯伊也還在崛起的過程中,大家現在又覺得德魯伊在這個賽制里是最強職業了,而以前我們還以為它很弱。我們不知道的還有很多。

Firebat:哪幾個職業強倒是摸透了,但從過去的幾周來看這幾個職業具體哪個形態更好還是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僅就這次比賽來看,同一個主流套路也能有好幾種不同的黑科技帶法。所以我不覺得有人已經完全吃透這個版本了,不過在大方向上確實是已經定下來了。

作死帝:這些單卡的取捨還是挺耐人尋味的。這些構築上的差異對觀眾來說還不太明顯,比如說德和術士具體差了哪張牌,要是它沒被摸到的話更是如此。在競技選手這個層面上,正是這些取捨讓這個游戲保持了趣味。

那麼又有問題來了:國外即使是征服的比賽,也並不全是打臉薩/動物園/龍戰/超生德/火妖法,而且其實國內也不全是這樣,夏季賽上確實有賊,確實有騎,那為什麼小魚魚和夏季賽的解說們都只拿雷同的那部分說事?難道對他們來說——或者對中國職業圈來說——在4ban1到5ban1的過程中,沒有任何值得研究的東西嗎?還是說,研究是能研究,但並不值得花時間去研究?

這就要說到最後這點,同時也是最trigger我的一點了:

3.更深層次的講,爐石正在面臨一個潛在的內容匱乏危機。玩家和主播在古神版本之前抱怨了很久我們沒有新內容可以播,但是古神版本之後我們不久很快發現又沒有新的卡組可以玩了。我們雖然有可預見的一年三次的更新,但是我們更新的只是幾十張卡牌或者上百張卡牌而已,殘酷的現實是在一個全球化互聯網信息共享時代,玩家消費這些新內容的速度正在越來越快,從以前的1,2個月可能縮短為新版本發布後的2,3個星期。當玩家渴望的是更多的玩法和更多的內容時候,我們的天梯模式兩年沒更新了,我們的競技場模式兩年沒更新了。我們什麼時候能有死亡騎士和武僧?我們有沒有橙卡的法術?我們能不能看到一個強力的新機制?這些訴求其實一直玩家心中蔓延,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有耐心打完英雄模式的冒險模式,還有多少人玩三盤以上的亂斗模式?暴雪非常擔心爐石新玩家准入門檻,希望爐石能吸引到更多新玩家的加入,這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沒有新的令人震驚的內容,很可能將來會面臨老玩家流失的速度大於新玩家的湧入。

在我正式反駁這一點前,我要先說,小魚魚話說到這里,已經偏離爐石比賽好不好看的主題了。分析比賽好不好看,為什麼要扯到主播有沒有內容播?為什麼要扯到天梯和競技場模式的改革?為什麼要扯到新職業和新機制?……

我猜測,這其中的邏輯是:比賽不好看是因為選手拿不出新套路,而選手拿不出新套路是因為爐石內容匱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異議あり!

兩周前,Xixo在StarLadder上帶出一波聖盾沖鋒快園的節奏,有人第一反應這是什麼鬼,事實證明確實好用;一周前,Maverick在法國公開賽Lille Festival上帶出一波慢速龍戰的節奏,又有人第一反應不過如此,結果這套牌到了Dreamhack上還反復被人提起;上周末的本座杯距離新版本出消息已經不到一周了,還能出那麼多黑科技。當人們第一次看到這些諧星出場的時候會覺得本座杯又要淪為clown fiesta了,結果隨著這些黑科技一路高歌猛進,笑聲隨即變成了歡呼聲。

而與此同時,太多太多的人覺得古神環境不出兩月就已經單調了,被吃透了,這個版本設計得太垃圾,雲雲。這裡麵包括多少爐石的硬核玩家,多少自詡不屑隨大流的Johnny玩家,多少套牌構築者和多少內容創作者,多少職業選手和解說。

聖盾園、慢速龍戰、控制薩、控制薩2、控制薩3……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還只是打出成績來了的新科技。這篇文章已經很長了,沒出成績的黑科技我在此不一一列舉,不是因為我不尊重它們的價值。

值得二提的是,上面提到的Lille Festival小魚魚可是親自去打了的。就算他沒關注StarLadder,沒關注本座杯,這套帶亂斗和更多大哥的奪冠卡組他就不應該不知道了。而且Lille Festival用的還是征服賽制。

如果這是我作為編輯面向營地讀者和作者的牢騷,那還情有可原,畢竟我們都不是大神,自己確實鑽研不出可堪一用的黑科技。結果小魚魚也來這么抱怨,並試圖把它歸為爐石比賽不好看的原因之一。這TM就很尷尬了。爐石比賽是職業選手的戰場,職業選手難道也像休閑玩家一樣拿構築能力不足當借口嗎?!

星蘇:其實我說一句話,我覺得國人的天梯(里)控制卡組玩得相對少,反而不會玩得那麼好,外服的人反而更了解你的(控制)套牌,更會打你這種套牌,或者是怎麼應對你。你是不得不承認環境的差異的,所以你不應該躲避這些短處,取長補短嘛。那麼你就不應該去用這些(控制卡組)。而中國(選手)或多或少地選擇宇宙術啊冰法啊這種(卡組),那相對的你就肯定會遇到的情況就是對面打你打得失誤會更少,你犯的失誤可能會更多。

瓦莉拉:我也是這么認為的。一套牌你必須要玩過很多很多次才能(玩得好)。而如果你平時只有在專門的(情況下才會練),比如說我如果要拿冰法去打比賽,我需要專門對冰法在線下自己拿隊友來做練習,可能要上百次。這其實是非常消耗自己狀態的。其實有的時候你更應該用你最擅長的套牌,而不需要去顧及一些其他的東西。就這么簡單。

一邊是小魚魚在抱怨比賽中組合技卡組和控制卡組越來越少,精彩對局越來越少;另一邊是星媽和瓦娘,一位是國內最受歡迎的現役選手和主播,另一位是國內最受歡迎的現役解說和主播,她他們在解說StarLadder期間接受我的采訪時給國內選手的建議。自從我得到這兩個答案開始,我的心就像跌進了深深的湖水。

「中國玩家印象最深刻的無非就是朝神的奴隸戰,而全世界來說去年最精彩的一場比賽肯定是嘉年華半決賽ostkaka和thijs的冰法內戰。」好,這兩場都是去年的比賽了。到了今年,燒繩coach和太子可是又在本座杯上打出過精彩程度堪比當年的對局了,國內呢?

哪怕拋開比賽,縱觀爐石歷史,中國地區在卡組構築上一共也只為世界爐石的整個科技樹貢獻過四套半卡組:GVG時代的恩澤牧,LOE時代的包子法,火車王換57大哥帶來質變的動物園,WOG時代的火妖法和存在爭議的快版龍戰。能被冠以「中國*」的一共就這四套半,其中能以作者本名冠名的更是只有「小魚魚法」這一套。國內的研發能力早已是死馬一匹,我沒有必要再鞭下去了。

自中歐以來爐石在各個平台的收視率其實一直在走下滑的趨勢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其中其實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原因:1,中歐對於觀眾熱情的過度消費 2,守望先鋒對於暴雪玩家的大量分流 3,平台主播的頻繁流動等等。

而爐石極大可能仍一切安好。爐石不是神,它雖然是電子游戲產業兩年一遇的現象級作品,但也只是一款現象級作品而已。它確實對LOL產生了動搖,也自然要面對守望的沖擊。我們不能指望爐石每一季度的財報都有一樣高的漲幅,也不能指望每一個新版本都能有LOE或Naxx般的品質。令我哭笑不得的是,古神環境明明是爐石整個歷史以來每次臨近末期時仍最有活力的版本,這點在國外絕大多數人看來都是這樣,無奈國內伸手黨的胃口越來越大。

說到國內,那麼所謂的「爐石葯丸」有沒有可能也是因國內外而異呢?我認為並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比如說亞洲玩家(不僅中國,韓國也是如此)購買力弱,卡牌游戲基礎薄,面對退環境沖擊更脆弱,對古神的失落值也就越高;再比如說,守望在國內是和爐石等所有暴雪游戲一起捆綁宣傳的,各大直播平台的爐石官方直播間其實都是整個暴雪的泛遊戲直播間,所以培養的不是爐石粉而是暴雪粉,玩傢具體到爐石上的忠誠度自然要打折,等等等等。當然,對於爐石跌幅到底大不大這一點我只是猜測,不敢貿然下判斷。

只是當我們說到爐石比賽為什麼越來越不好看的時候,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在外面的世界裡,爐石比賽一如既往,甚至越來越好看了。

❹ 《爐石傳說》810975什麼梗

《爐石傳說》810975什麼梗是爐石的知名直播衣錦夜行在8月10日也就是810,一共玩了九把酒館戰棋,其中吃了七把雞,其中還有五連雞,就是975。衣錦夜行吹完牛批之後,衣錦夜行所在的小區就停電了,節目效果爆表。

梗出處是「9把7雞5連雞,多麼傲人的戰績」,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被這句話洗腦,衣錦夜行的「810975」被老紅雲做成鬼畜視頻,通過《逗魚時刻》傳遍了整個爐石圈,而且還登上了小破站熱搜第一名,萬萬沒想到在爐石傳說江河日下的現在還能再火一把。

衣錦夜行簡介

衣錦夜行,真名叫於善鵬,是Team WE電子競技俱樂部爐石傳說分部隊員,石傳說職業玩家,斗魚主播。

擁有英俊的外表和火熱的心。性格比較開朗,做事頗為認真。直播方面還是非常有趣的,不過由於卡組池過窄,也就限定了直播內容的多樣性。能夠說夜吹打的不錯的卡組,一套是薩隆德,還有一套是帶奧妮克希亞的進化薩,一套是狼人戰,當然還有三關牧。作為主播,其優秀的吹逼能力倒是吸引了不少觀眾。

當然夜吹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也使用了很多套路,比如宣傳大菊觀,和其他主播的互動,業余的LOL課堂等等。不說實際效果如何,其想做好直播的心還是有的,而且夜吹房間盡量不封人,想善待每一個觀眾,雖然導致了節奏滿天飛的問題,但是主播的善意能感覺到。

❺ 爐石傳說那個先在說 後面在唱的廣告詞 很煩的那個 哪裡有

你聽見了嗎?黑石山的火焰再次燃燒
在他的懸崖和岩石之下
邪惡聲音在呼號

炎魔狂笑
黑龍咆哮
尖牙利爪
橫行熔火之心黑翼之巢

一直到......

英雄來到!

看的宣傳片自己手打的.......
順表附上宣傳片地址,你看下是不是這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A2NTgwMzEy.html

❻ 爐石傳說里有一個宣傳片

爐石傳說首部官方動畫小短片——爐石與家。

❼ 求爐石傳說宣傳視頻的背景音樂!

http://bbs.ow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532526&page=1
這是來多玩的爐石源傳說原聲大碟 你找找看吧。

❽ 爐石傳說黃金公開賽成都站要門票嗎

要的,除非你有邀請函(你是選手)

❾ 《爐石傳說》是如何做到在這么多節目中植入廣告的

我覺得這個還是很容易的,只要你給那個節目贊助費,節目上就會根據你的要求來播放廣告幫你宣傳,這個游戲肯定是在很多節目里邊都有合作,給了很多節目贊助費,所以他們都願意幫它打廣告。

❿ 爐石傳說對決模式宣傳佔有和雙倍戰吼

摘要 爐石傳說對決模式宣傳佔有和雙倍戰吼

閱讀全文

與成都爐石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954
國外環保公益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68
中醫公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77
主題樂園策劃設計方案 瀏覽:1000
大愛撫平電子商務公司 瀏覽:93
大學生進社區志願公益策劃方案 瀏覽:148
華為公司營銷方案模板下載 瀏覽:782
視頻交流大賽策劃方案 瀏覽:386
模聯活動的策劃方案 瀏覽:882
皮包市場營銷 瀏覽:4
市場營銷案例精品課程 瀏覽:238
04553體育市場營銷學 瀏覽:321
政府部門元旦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663
銀川市骨幹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38
電子商務的稅種 瀏覽:151
七月兒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03
給班級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99
2016團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2
2013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瀏覽:984
市場營銷商品定價案例 瀏覽: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