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琴行如何招生 剛開的琴行,沒有任何學生,請問如何招生到~ 如何提高生源!
首先肯定是做宣傳,根據我的經驗最好的宣傳還是自己帶出的學生做出的宣傳,在教學生的時候,要學會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能夠學會簡單的一首或兩首歌曲,先穩定他們學的心態。
2. 杭州珠江三毛琴行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杭州珠江三毛琴行有限公司成立於1981年,是浙江省較早經營和維修樂器的專業琴行,同時也是浙江省較大的倉儲式琴行。浙江省音樂音樂家協會鋼琴委員會所在地。
杭州珠江三毛琴行始終以「只銷售有質量保證的樂器 」為准則,我們代理中外名牌鋼琴——Pearl Rlver(珠江)鋼琴、Ritmüller(里特米勒)鋼琴、HAILUN(海倫)鋼琴、STEINWAY & SONS (施坦威)鋼琴、OTTOSTEIN(奧托斯坦)鋼琴、KAWAI(卡瓦依)鋼琴、長江鋼琴、PETROF佩卓夫鋼琴、LOMENCE羅曼鋼琴、SIMON賽蒙鋼琴。另外還代理和銷售金音牌管樂;珠江牌風琴;紅棉牌吉它、小提琴;星海、鸚鵡、百靈牌銅管樂器;卡西歐、雅馬哈、美德理電子琴;上海敦煌牌、蘇州虎丘牌、揚州龍鳳牌民族樂器等各種名牌中西樂器的專業琴行。
珠江鋼琴是中國名牌鋼琴、中國馳名商標品牌鋼琴。我們二十多年前就認定珠江鋼琴,並把它介紹給廣大鋼琴音樂愛好者。我們現在把世界頂級鋼琴STEINWAY & SONS(施坦威)鋼琴介紹給大家。三十年多來,我們無私和默默地為浙江音樂事業發展做出了貢獻。幫助了上千位音樂愛好者走上了專業音樂之路,並有多人在國際、國內音樂藝術比賽中獲獎。我們得到中外樂器廠家和廣大鋼琴樂器愛好者的信任、幫助和支持,成為樂器廠家和用戶的紐帶,音樂教師和學生的橋梁。
杭州珠江三毛琴行是杭州歌舞團樂器演奏員和樂器技師開辦的專業琴行。董事長、技師蔣淳榮(三毛)和幾位樂器技師,都是經過上海音樂學院專業學習,在杭州歌舞團從事三十多年專職樂器演奏、維修的專家。我們以高超的技術,優秀的品牌和質量,合理、公正的價格和誠信的商德、努力為廣大鋼琴樂器愛好者服務。
現在教育作為一門產業,素質教育受到人們的重視,這給音樂家、音樂教育家們帶來了春天.音樂老師以教學為主,需要有一流高質量的鋼琴樂器來保證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我們是音樂事業的後勤部門,發展音樂事業,搞好音樂教學,是我們和音樂老師共同的目標.我們將繼續做好珠江鋼琴系列樂器的銷售工作「讓利給大家、送貨上萬家」,發揮我們在銅管樂器、民族樂器、鍵盤和打擊等樂器專業文藝體樂器演奏和維修的優勢.充分發揮我們專業文藝團體的音樂藝術師資力量。為音樂教學,為音樂事業和音樂老師服務.保持和發揚我們杭州珠江三毛琴行,一、樂器質量好。二、鋼琴樂器銷售量大。三、銷售價格優惠。四、售後服務佳。五、商德為人好的形象。歡迎各位鋼琴音樂老師光臨指導,讓我們加強合作,共同為音樂事業發展而努力!
法定代表人:葉宗儀
成立時間:1994-09-29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0300006895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文二路456號
3. 想成為專業的音樂製作人需不需要會彈鋼琴如果需要,要達到什麼程度
必須得會,音樂製作鋼琴演奏程度要求不高,達到599就差不多了,但對樂理,和聲,曲式,配器這四門學科必須非常精通
4. 鋼琴的由來
鋼琴已有200年以上的歷史。最初,它只是一部可以改變 力度的鍵盤樂器
(這對於大鍵琴來說是很難表現)。
它與更早的擊弦鍵琴在機械裝置方面的主要不同點在於鋼琴的琴槌擊弦後被彈回,
這就使得各種力度對比成
為可能,並因此而獲得Pianoforte(意思是能發出弱音Piano和強音Forte的)之名。
由於這件樂器既能發出弱音,又能發出強音,能掌握小錘敲擊琴弦的力度。
才有了這樣一個形象的名字。
但是後來,西班牙語卻採用不正確的縮寫字piano(即今譯鋼琴),
將表示強音的「forte」略去,只保留表示
弱音的「piano」,而沿用至今。
而保留至今的全名則用來稱呼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初期的古鋼琴(德國人稱
之為Hammerklavier)。
鋼琴雖誕生在義大利,卻在德奧和英國得以發展成長。
鋼琴是在17世紀末1709年由製作家巴爾托洛奧.克里斯托夫里(Bartolomeo Cristofori)
所發明的鍵盤樂器,
並取名為(gravicembelo colpiano e forte),
他是義大利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一位樂器製作師。
1709年,他以撥弦古鋼琴為原形,
製作出一架被稱為具有「強弱音變化的古鋼琴」他在鋼琴上採用了
以弦槌擊弦發音的機械裝置,
代替了過去撥弦古鋼琴用動物羽管波動琴弦發音的機械裝置。
從此使琴聲更富有表現力,音響層次更豐富,
並能通過手指觸鍵來直接控制聲音的變化。
在克里斯福里的第一架鋼琴出現後的一百年裡,撥弦古鋼琴仍為人們所應用,
但大多是為演奏特定作品時而使用。
故以弦槌代替撥弦發音就成為當時鍵盤樂器的主要特色,
亦是鋼琴的代表象徵。
1709年後,克里斯托福里又進一步改革了原來擊弦機的結構,
他在這部機械中安裝了一種與現代擊弦機的復震杠桿系統近乎完全一致的起動杠桿,
使擊弦速度比原來加快了10倍,而且
可以快速連續彈奏;音域也增加為4組;可以說這就是現代鋼琴的雛形。
他的這一發明為以後的鋼琴制師們打開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門。
但遺憾的是,克里斯托福里的發明並沒有得到他
的義大利同行們及當時演奏家們的注意,卻在異鄉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最早的鋼琴具有從鍵盤伸展的許多弦,如直大鍵琴和現代平台鋼琴等類型,
或(就方形鋼琴而言)與琴鍵成直角,如擊弦鍵琴。
鋼琴的前身是撥弦古鋼琴,也稱作羽管琴鍵。它與鋼琴的內部原理大致相同,
都是在琴體內部裝有音板和許多拉緊並列的琴弦。不同的是鋼琴的弦槌擊弦發音,
撥弦古鋼琴用羽管制的撥子撥弦發音。此外,還有
一種與它們同一血統的鍵盤樂器----擊弦古鋼琴,
它同樣是一種裝有擊弦裝置的樂器,用銅制的 形槌擊弦
發音;它的應用范圍不如撥弦古鋼琴廣泛,主要用在當時的貴族家庭中演奏。
德國管風琴師、製作師戈特弗里德.西爾伯曼,
在1730年根據一份繪制極不準確的義大利鋼琴草圖,
借鑒克里斯托福里的發明,製造出德國第一架鋼琴。
他把這架琴送到音樂大師巴赫那裡鑒定,巴赫卻
不屑一顧,只是說道:「觸鍵太重,高音音色太弱。」,
但他還提出了一些建議。在採用了巴赫的建議之後,於1747年又加以革新。
同年,巴赫在波茨坦進宮晉見腓特烈大帝時彈奏了西爾伯曼的新型鋼琴。
西爾伯曼對鋼琴改革的主要貢獻在於對鋼琴制音器的運用。\r
他利用手動音拴使全部制音器離弦,
以使鋼琴的音響效果更豐富並具有一種神秘的色彩。
對於我們今天的演奏家來說,這種性能在現在
鋼琴中是用腳迅速而敏捷地控制著,很難想像當時是用手來操作的。
至18世紀中葉,人們對鋼琴的製作工藝實行革新,以使其演奏性能日益完善。
這一時期,西爾伯曼及其子弟在鋼琴的變革中據有著主導帶領的作用。
西爾伯曼的名徒被稱為「十二弟子」,他們分別製造出
兩種不同風格的鋼琴,即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和英國式擊弦機鋼琴。
他們具有不同的機械性能和不同的音響效果,由此形成兩大不同的鋼琴製作流派。
這兩種流派,也對當時的音樂家們產生了具有歷史
意義的影響。
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的鍵盤觸感較輕,能夠彈出快速的音符,音色變化細微,
在與管弦樂隊協奏時,音色對比清晰。
這正符合莫扎特溫文爾雅又富有歌唱性的快板的音樂需要。
約翰內斯.楚姆佩是西爾伯曼的名徒之一,他於1760年來到英國,
成為著名鋼琴製作師;他的產品被稱為英國式擊弦機鋼琴。
這種鋼琴觸鍵感覺較重,但聲音渾厚深沉,正適合於
克萊門蒂那堅實有力的音樂風格。
在19世紀中,直立式鋼琴得到發展,
藉以滿足人們對聲音響亮、全音域、並能放置於小屋中的要求。
現代鋼琴裝有兩個踏板控制的機械裝置,左踏板使聲音變輕,
另一踏板則使聲音在鍵釋放後仍能延續。
某些現代平台鋼琴還有第三個中間踏板,
表演者用以保持某些音符而減弱其他音符。
在現代鋼琴中除最低音區是一個音一根弦外,
其餘的都改為兩弦或三弦為一個同音弦組。
這主要是考慮到流行音樂的現代要求,
為此鋼琴經常被調音成為略帶同度音和感覺得出的變音,
以便得到鮮明鄉土音樂的音色。
鋼琴的發明,最初頗不為人們重視,
因為對它復雜的機械結構的必要性了解不多。
巴哈(Johnn Sebastian Bach)曾擁有過一架鋼琴,
但他卻沒有使用它,而寧可彈奏大鍵琴。
此外,在十八世紀中期,
巴瓦拉.德.布拉甘薩王後也擁有三架鋼琴,也置之不用,而改用大鍵琴,
其緣由是他不喜歡鋼琴的音色。
第一個推廣鋼琴作曲家兼演奏家是巴哈。1762年前後,
他在倫敦的某些音樂會公開演奏了鋼琴;
而自那時起,在他的創作生涯中,
也有一段重要時期是用來譜寫一些鋼琴奏鳴曲和協奏曲。
後來,莫札特也跟著仿效了他的作法,巴哈將鋼琴樂器引進樂壇之時結識他的。
在以後的歲月裏,由於像席爾貝曼(Silbermann)
等一批鋼琴製作家和作曲家們的努力,而使這種樂器得以改進逐步趨於完善。
作曲家們在創作鋼琴曲時,又不知不覺地採用了同樣的藝術創作手段,
以達到大鍵琴的音響效果....
可是這些手段,對於鋼琴曲的創作來說是不必要的
(如此冗長的震音、重復的敲擊的和弦等)。
海頓,特別是莫札特,始終關注於鋼琴的革新,
同時也比其同時代的音樂家們更適應此一新樂器的風韻。
(如果倫敦的布洛伍德(Broadwood))和演奏藝術家們
(如克萊曼悌(Muzio Clementi)或費爾特(John Field))的努力,
也推廣流傳到其他的一些國家。鋼琴逐漸地擴大了他的音域和影響力。
後來艾拉爾(Ssbastien Erard)引進了一種叫作(雙向滑動double escapamiento)
的結構後,更加快的鋼琴在運鍵上的速度...即移動的小錘立刻回到原位,
也加強的同一鍵子持續跳動的力度。
17世紀到18世紀間,撥弦古鋼琴在當時的音樂生活中有著相當顯赫的位置,
可以說是它的全盛時代。至18世紀初,歐洲大陸音樂迅速發展,
音量弱小的撥弦古鋼琴已不能滿足當時音樂家們的需要,因而
逐漸被音量洪大的鋼琴所取代。
19世紀出現了許多著名的鋼琴製造家,
其中有布羅德伍德(J.Broadwood,1732-1814)、
埃拉爾(S.Erard,1752-1831)、貝希施坦(K.Bechstein,1826-1900)、
布呂特納(J.R.Bluthner,1824-1910)和史坦威(H.E.Steinway,1797-1871)。
他們在許多方面改進了鋼琴,增加音量和連續演奏的能力,
擴展了音域,並改善了鋼琴的機械裝置(尤其是在快速發音方面)。
莫扎特和克萊門蒂當時是名聲同噪的鋼琴演奏家,由於他們演奏風格的不同,
他們分別使用結構各異的維也納式和英國式鋼琴。1789年1月,
莫扎特和克萊門蒂在維也納奧國國王的王宮里舉行了世界上第一
次鋼琴演奏比賽,成為轟動一時的大事。
這次比賽對提高鋼琴在諸樂器中的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法國,新鋼琴的偉大推廣者,有李斯特及其支持者艾德拉等人
(他們在上層社會推廣這種樂器)和蕭邦--偉大作曲家和
製作家浦雷爾(Ignaz Pleyel)之子卡米萊(Camille)的好友。在德國,
史坦威(Steinweg)的鋼琴曾名噪音一時,後來傳到美國,
卻被譯為Steinway--他的金屬框架和響亮的音色引人們的注意。
在1850至1860年期間,以及以後的的時間內,鋼琴業已趨成熟,
它可以演奏任何樂曲。鋼琴的演奏技巧,又是多方面的。
在鋼琴將近三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世界各國還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演奏流派,
並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西班牙最大的鋼琴流派的代表人物,
是葛拉納多斯(Ennque Granados);
這是流派至今還在巴塞隆那的法蘭克馬歇爾音樂學院中,
繼續發展擴大。
鋼琴誕生的頭一個世紀中....曾經歷許多次改良。
雖然剛開始它被形容為是鍋爐工製造出的粗陋機械,
少有優雅之色,在表現細膩的情感上遜於撥弦古鋼琴和擊弦古鋼琴許多;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
音樂開始由巴洛克風格向古典主義演變,
聲音尖銳、古板、缺乏生機的撥弦古鋼琴,被音域豐富寬廣;
音色細膩、洪亮的鋼琴所替代。一直到18世紀末期,
鋼琴到19世紀鋼琴樂器終於傲居群雄登上「樂器之王」的寶座。[/
5. 社團部的社團展覽計劃書
關於的 大學電影社團活動計劃書
——2007年 大學電影社團社團活動月
電影社團是一個服務於學生,培養熱愛電影的同學對電影的專業欣賞能力,提高會員藝術審美及進行電影評論的學術性團體,本學會於 年 月 日成立,到目前為止已有 年的歷史了,可以說是 大學資深社團之一了,我們學會憑著「最新、最快、最經典」的宗旨為會員和廣大熱愛電影的朋友們播放了一部又一部的好片子,深受各位同學的喜愛,並且努力鼓勵會員們多寫影評,以提高會員們的學術含量及修養,同時,一些會員的作品還獲得過全國性影評大獎,為了進一步辦好我們的學會,在今年的社團活動月中我們將會努力展現自己的風采,具體的活動計劃如下:
一、 學會成果展
我們會運用多塊展板來展示自己歷處來的成果以及展覽所舉辦的一些活動照片和電影海報或圖片。
宣傳對於任何一個社團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它是一個社團的「門面」,我們影評學會在宣傳方面一向都是大力投入的,對於幾塊展板地製作,都將通過手工製作來力求展板的獨特性、豐富性以及美麗、大方。對於幾塊展板我們將會做如下展示:
1. 一塊展板簡單地介紹我會的情況,讓廣大同學對我們學會有個更直接、更快速地了解,從而使得我會在學校的宣傳以及在同學心中的認知度得以擴大。
2. 一塊展板用來展示我們學會歷年來舉辦的一些活動的照片,比如我會舉辦社慶時保留下來的老會員的風采,展現我們會員多才多藝的一面,同時也會展覽我們學會曾經免費邀請到省電影公司觀看電影的照片和在 電影院看電影的照片,此外還有我會在新學期招新以及換屆選舉的照片,這樣公開地向廣大同學展示我們所舉辦過的活動,讓更多同學更深入了解我會的豐富多彩性,從而提高我會的知名度。
3. 利用社團的網路平台,票選出大學生最喜歡的「十大勵志影片「、「十大經典中國故事片」「大學生最喜歡的男/女演員」等。從多方位宣傳我們學會,並擴大學會的交流空間。該排行榜最終得到的結果也會用展板的形式展出,公布於眾。
相信廣大同學一定會深愛我們影評學會的並且為加入我們影評學會為榮。至於展板展覽的時間我們將會聽從學校社團聯合會的安排,大力支持和配合他們的工作。
二、 各國經典影片一覽
經典電影歷來讓人百看不厭、回味無窮,影評學會的宗旨是:為同學放映最新、最快、最經典的電影,本計劃著重於讓同學們了解各國電影之精華,品味經典電影的魅力,一飽眼福,為同學送上一份視覺和心靈上的電影大餐。此次選定的電影將會分為不同的系列向同學展示,有美國電影系列,日、韓電影系列,中國電影系列,此次我們將著重看中國電影系列,此計劃是為了鼓勵和支持中國電影,我們不僅以播放經典為活動月的代表作,還會著重看中國知名導演的經典作品,例如張藝謀、李安、馮小剛、陳凱歌等導演。
為了使熱愛電影的同學們對電影有更深地了解,我們還將播放有關美國以及日、韓的電影,此計劃是為了更好的對比中西文化,了解其他國家電影事業的發展,從而給我們一個借鑒作用,看電影不僅僅只是為了看而看,我們更重要地是從中學習別人的優勢,從而彌補自身的不足。
在社團活動月中我們所選的影片都將會用正版的DVD碟來播放,不僅是為了追求更好的電影效果,同時也是對廣大前來觀看影片的同學負責,所以有關經費方面希望學校社團聯合會能夠給予大力支持。不僅為學校創造知名社團,而且也會提高社團聯合會的知名度和榮譽感。
三、請專家開辦一次討論性地講座
我會將在播放系列電影的同時,邀請一些對電影有研究的老師,若有可能會邀請省電影公司的張維老師為所有會員開辦一次講座,此講座不同以往的講座,不是單純地由老師為學生講解,而是老師和學生互動起來,我會將會選一部最好的影片邀請老師和學生一起觀看,觀看完畢後老師和學生一起坐下來討論,此計劃是為了加強會員欣賞電影的專業性。
四、組織社團的會員觀影並交流心得體會,最後進行電影評論的創作,如有優秀作品,將其推薦給報刊雜志。
五、 與兄弟社團的聯合活動
此活動目前還在籌劃中,預計在國慶期間聯合兄弟社團舉辦下鄉放電影活動,既可以為農村朋友送去愛心和娛樂,還可以加強社團間的聯系,擴大社團知名度。(註:經費在活動舉行前在進行經費預算)
以上便是我們影評學會在社團活動月中的初步計劃,我們會全力展現我們的風采,將我們的學會發揚光大,同時打造今年的知名社團,不僅為學院爭光,更為學校爭光!我們的活動將會嚴格遵守社團聯合會的安排,支持他們的工作,將此次活動月順利辦好。也希望各位同學和領導對我會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見,以便我們改進,將我會越辦越好。
六、 經費
由於我們十分重視宣傳工作,因此投入的經費較多,經費如下:
五張白紙9元,彩紙十張10元,雙面膠3元,膠水4.5元,臘筆6元,水粉18.5元,水彩筆8元,膠卷18元,洗照片13元。另外,買《看電影》兩本20元,電影海報10元, 一共120元。 票數: 5 借鑒下吧
6. 琴行宣傳怎麼做,如何提高琴行的口碑
琴行老闆的疑問:我為什麼要用音樂日記?
音樂日記在做推廣的時候,經常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
音樂日記沒名氣,我為什麼要用?
音樂日記沒流量,我為什麼要用?
作為音樂日記的運營者,發自內心的想告訴老闆們:我們關注的,不是音樂日記的名氣和流量,而是如何給琴行帶來更大的名氣和流量。因為音樂日記本身是個平台,是愛樂人做日記的地方,是個日記本,日記本從來不追求名氣,而寫在上面的內容,才體現了作者的價值。
那問題來了,音樂日記如何給琴行帶來名氣和流量呢?
根本上說,我們是做鋼琴出身,我們的客戶里有數以千計的琴行,我們懂得琴行的生態,懂得琴行的需求,懂得琴行面對的問題,那就是:拉新,留舊。
針對這個問題點,我們給出的方案是:
1, 琴行可以通過優質的視頻,展示自己的師資力量;
2, 琴行可以更新動態,記錄並分享每日上課的片段給家長;(小編在自己孩子上樂高課的時候,都喜歡從窗戶上看看學習情況;學校老師也會定期發上課視頻到家長群;那琴行這么做,不是更體現自己的教學質量和服務精神嗎?)更重要的是,這些視頻信息都會永久保留在音樂日記上,老學員,新學生想回顧或參考,隨時都能看到;
3, 琴行可以組織孩子做練琴日記,老師互動點評;一來可以體現琴行對學生課後練琴的關注,二來可以加強對老師的管理;
有琴行提問:我們老師很多是兼職的,課後根本管理不了…
我們的回答:琴行老闆可能平時很少見到老師,要求也很難,而正是因為如此,才要通過要求做課後輔導,來了解老師們的教學質量和對琴行的忠誠度;退一萬步講,琴行實在無法要求老師做點評,這也無妨啊,學生的練琴日記最終會留在琴行的空間,而這些日記都將成為琴行擴大影響力,增加信賴度的信息資源,琴行可以通過各種活動來組織學員發日記。困難可能有,但這個功能給琴行帶來的無形資產,是無法被否定的;
4, 琴行可以發布音樂會等活動來體現自己琴行的規模和組織力;音樂會越成功,就越具備「這是一家好琴行」的說服力;音樂會的數據也將永久保留在琴行的空間;
5, 在每條視頻里,還會鏈接琴行的廣告位,只要有點擊,就會有傳播。
試問一下:我是一個想給孩子報班的家長,像了解琴行的實力,會通過哪些方式?
1, 傳單?扔掉的可能性非常大;
2, 進店?對店長的話可能只相信20~30%;
3, 美團?美團更多的給吃喝玩樂的用戶,能給琴行展示的空間極小;
4, 鄰居介紹?這個是有很大的說服力,但根本不可能徹底展現琴行的實力。
再想一下,當我來到琴行門口,看到有個琴行的二維碼,我只要一掃,就能瀏覽琴行無數的教學資料,而且能查到很久以前的;和那些沒有空間的,靠嘴說的,我更會選擇誰?
這才是音樂日記的宣言:琴行的自媒體。
7. 音樂專業畢業想創業,請問是開音樂工作室好還是開琴行或者說 是還有其他項目嗎
懂音樂的人開琴行,生意反而不好。這被認為是一個行業現象。能成為一個行業現象的觀點,起碼有50%的人都是這么認為的。
對於這個觀點,小編自製了一個小問卷,精準定向發給了20位琴行老師,得到了一個不權威,但還是有一定參考意義的結果,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網上,關於這個觀點的討論一直很多:
歐歐:學音樂的開琴行有思想的限制,總想做的專業,而外行進入這個行業是為了賺錢,所以發展反而塊!
鋼琴師:心不狠站不穩 不懂的是生意人,懂的是事業。
藝術人生:因為,懂所以總是賣質量,品質好的產品,這種產品利潤都是最低的。
在小編的采訪中,這20位老師里只有1位老師不是專業音樂出身,而是自己感興趣學的吉他,後來逐漸愛上吉他,把吉他當做了自己的事業。
他說,初中畢業後就沒繼續念書,慢慢開始接觸吉他,現在自己也有能力開了店,有了自己的吉他品牌,但卻深感做生意的困難。
壹
琴行木桶效應
在這次調查中,小編發現,開琴行的老師們短板非常多(因為是多選題,所以各項選擇總和超過100%。)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招生、銷售、員工管理三項是琴行老師們最缺乏的,也是最不擅長的。
我們都知道木桶效應,是指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只桶就無法盛滿水。
招生、銷售、營銷、教學水平、課程設計、員工管理六大板塊,就像是琴行的6塊木板。木板長短不一,琴行所能盈利也就高低不等。
很多琴行老師堅信,琴行的宣傳只依靠口碑、音樂會的活動形式不需要創新策劃、老師激勵沒有更多方法、樂器銷售技巧沒有提升空間,自己能做的就是鑽研自己擅長的教學。
但這樣的思維方式是不對的。懂音樂的人,在教學水平這一塊一定是沒有問題的,否則也不敢來開琴行,但是另外5塊木板,確實是琴行老師們的短板。如果放任不管,琴行木桶里的水永遠也不會變多。
貳
琴行團隊意識
第二個原因則是團隊。琴行的現狀大家都應該有所了解,單干、夫妻店、親戚朋友店還是佔多數的。大部分琴行都會請兼職老師,甚至全是兼職老師。
兼職老師對於琴行的發展來說,我們之前就有說過,前期會有一定的幫助,但對於長期和擴大發展沒有什麼好處。
在貝爾賓團隊角色理論中,想要打造一支高效的精英團隊需要9種角色。而對於琴行來說,《琴行經營報》一直提倡的是店長、老師1、老師2、銷售、財務的5人團隊。
即使比貝爾賓團隊角色理論中的9種角色少了4種,但是大部分琴行還是連5人團隊都不能組建起來。
沒有好的團隊,不能優勢互補、不能互相督促,很多琴行就陷入了單向胡同思維模式,做自己擅長的事,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尋求其他領域的解決方法,結果肯定是越努力越困惑。例如,全都把勁往教學水平上使,其他招生、銷售、營銷都放在一邊,優勢還是優勢,但是短板依然是短板。
叄
不懂還是要多問
在我們的調查里,大多數琴行老師對於經營問題,自我摸索的情況比較多。問及原因,有的老師是沒有渠道,有的老師是不相信培訓,有的老師是自己買書也看不懂……
我們以前也說過,提問是進步最快捷的方式,通過不斷的提問來迅速擴充自己的知識。
琴行要發展壯大,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情。我們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時間,分清主次先後,輕重緩急。盲目的去做,只會越來越困惑。
要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解放自己,抽出時間去學習。比如集中爆發式的線下短期培訓課程,利用碎片化時間的線上網路課程,或是午後利用書籍來充電休息等等。
不懂音樂的人開琴行為什麼更容易把琴行做大呢?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不懂音樂,所以聘請懂音樂的人來填補短板,然後發揮自己生意人優勢,結果反而容易做大。
8. 琴行音樂會上的活動、小游戲
四首聯彈 ,師生合奏,猜音,
9. 開鋼琴聲樂培訓班剛開始如何去招學生如何去策劃市場
1.資金薄弱的復話,招生時最制好請便宜的老師,而且不能是默默無聞的,最好請那種當地歌舞團的,要不就請那種以前在歌舞團後來卻退了的那種,即便宜又實用......還有就是跟琴行聯系,你可以先聘用老師,然後用琴行的琴房來教課
2.琴行....
3.那要看你的規模了,私人化,幾個小琴房還好,店鋪的話就要注冊,寫字樓這東西可有可無,只要你有地方就好了。
4.這就比較難了,因為這裡面路子很多,很多渠道都被壟斷了,你可以去那些小學培訓班試試。
5.招生 請老師 值班人員越少越好 做好宣傳 最好連帶開個琴行 選個好位置(這很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