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市民問政宣傳片

市民問政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2-05-06 06:48:17

❶ 區委組織部與區委宣傳部有什麼區別呢

區委組織部與區委宣來傳部有什麼區別自:

一、主要職責不同

區委組織部的主要職責包括:組織建設、幹部工作、人才工作、幹部教育培訓、幹部監督、老幹部工作、公務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是區委在人事、黨建方面工作的綜合職能部門,是區委在黨的組織工作方面的助手和參謀。

宣傳部的主要職能是管控意識形態、新聞出版甚至教育方針。它對媒體、網路和文化傳播相關的各種機構的監督以及對新聞、出版、電視和電影的審查。

二、組織機構不同

區委宣傳部下屬單位包括:區圖書館、區文化館、區博物館、區體育發展服務中心等。

區委組織部下屬單位包括:區人力資源開發管理服務中心、區市民問政服務中心以及區人才管理交流中心等。

三、管轄許可權不同

關於組織部,從具體管轄級別而言,省部級、廳局級幹部都歸中共中央組織部管,1984年之後,廳局級幹部的管理權下放給地方黨委,中共中央組織部只負責管理省部級幹部,這些人亦被稱為「中管幹部」,意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幹部。

而宣傳部直接歸區委管轄,不區分管轄的層次歸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組織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宣傳部

❷ 電視問政節目的舉辦說明了什麼

5年來,越來越多的武漢市民積極參與到電視問政中,爆料、監督、提供消息、提出意見;官員們也將其作為發現問題、監督工作的有效渠道,認真解答市民質疑,找出工作中的漏洞,不斷整改。

電視問政,從一檔電視節目演變為問責、考核幹部的平台,再到城市綜合治理平台,不斷創新形式,提高實效,受到廣大市民的喜愛。

從媒體問政到納入年度考核

過去,電視問政的基本套路是這樣的:播放記者和督察員暗訪短片,相關官員現場接受主持人、市民和專家的提問,觀眾給相關幹部工作打分。而如今的電視問政,已不再只依靠欄目組去發現問題、曝光問題。

❸ 「電視問政」發生在哪座城市是什麼節目

央視新聞記者從點切入,以我市4月8日最新一期百姓關注的問政西安市教育局工作節目現場開篇。在回放的我市電視問政節目視頻中,一位家長發問:「我給我兒子辦的公立學校,花錢了,3萬。」「前幾年奧數奧語補習遍地開花,管都管不住。但是自從問政教育的消息一公布,你們忙活了一個月,把所有機構的補習班都關停了。看來補習班你們能管住嘛?那我想問,之前幾年你們教育局都幹啥去了?」另一位家長現場發問教育部門工作人員。提問的,除了主持人和現場的觀察員以及媒體記者外,還有現場的群眾代表以及場外的觀眾和網友。當日的電視問政節目,引發全城熱議。節目上的犀利提問共有24個,毫不留情。

整場問政下來,100分的答卷,現場觀眾對西安市教育局滿意率的打分是21.89分。面對這樣的結果,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長趙春平說:「今天大家能看出來我們交出的答卷大家還很不滿意。但是我相信有全市人民一如既往的關心和支持,有我們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西安的電視問政開始於2016年4月8日,西安市房管局是第一家被問政單位。通過暗訪等形式,公房小區環境臟亂差、窗口單位作風、保障性住房違規出租、商品房違規銷售等問題被一一點出。西安市房管局局長夏俊山在現場四次道歉,11次作出承諾。節目最後,一位觀眾送給局長夏俊山一副聽診器當禮物。觀眾表示,希望夏局長今後多聽一聽老百姓的心聲,給西安市房地產市場問問診、把把脈。現場主持人也表示,希望夏局長用這個聽診器不僅要給房地產市場問問診、把把脈,更要為市房管局這支工作隊伍、工作作風問問診、把把脈。

此次問政之後,西安市房管局連夜進行整改,對電視問政中提到的問題分類進行解決。市房管局局長夏俊山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說:「第一個是,馬上就能做的,房管局立即就改了。包括老百姓數百個留言和我們立即需要整頓的都改過了。第二個是需要一些工程措施來做的,這在半年之內我們也做完了。比如說反映公房小區的改造等等這些已經改完了,同時需要制定一些長效機制這也陸續都制定完也堅持下來。

在夏俊山看來,電視問政是能夠讓老百姓參與跟政府部門對話的一種節目形式,對工作有著過去從未有過的促進。夏俊山說:「我們如果真心想老百姓之想,真心幫老百姓解決問題,電視問政就會是非常好的形式,而且說一些真心話,老百姓會理解你,也會支持你。」

而讓西安市衛計委主任劉順智最難忘的,是在2016年12月8日的直播中,他收到的市民代表贈送的「禮物」。市衛計委主任劉順智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說:「注射器,俗稱針管,代表著人民群眾希望我們真抓,真管。下了節目之後,西安市衛計委立即行動,對問政曝光的非法行醫、微整形泛濫等問題進行整改,查處關停黑診所77家、美容機構53家。作為衛生計生系統,要我們自己刀刃向內,自我革命我認為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通過電視問政這個形式,督促我們使我們看到了我們的不足,通過這種形式,我們的幹部我們的職工,真正的臉紅出汗,使我們能夠自覺加壓。」

不怕揭短亮醜

打造西安鐵軍隊伍

央視報道說,目前,西安電視問政至今已播出20期,房管局、教育局、衛計委、食葯監局、工商局、城管局等多個部門都被問政,這檔節目也屢屢創下收視高峰,一檔電視問政節目如此充滿火葯味,在以往同類節目中是比較少見的。在這背後,離不開西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市民對電視問政節目滿意度如何?央視記者還專門走上西安街頭采訪了部分市民。

受訪市民表示,特別關注電視問政節目,幾乎場場都看。「因為這個節目非常好,通過問政帶來了一些政府機關的效率革命。」

為了加強政府服務意識,改進政府工作作風,西安市專門成立了由13家單位組成的電視問政領導小組,直接在電視台設立辦公室。由西安市政府辦公廳通過市長熱線、政府門戶網站等途徑收集整理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並確定被問政單位,邀請市民群眾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

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西安市紀委常委何林說:「電視問政是一檔很不錯的新聞監督類節目,通過發揮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我們紀委及時跟進、問責,有效地促進了幹部作風的轉變。不怕揭短亮醜,我們就是要通過新聞媒體的監督,對問題的曝光,對幹部作風問題的核查,進一步轉變作風,打造西安鐵軍隊伍。」

何林表示,電視問政的整改是由督查部門對曝光問題,整改情況進行督查,對於整改不力的,紀檢監察機關該問責就要問責。問政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民生九難問題和我們幹部作風的改變,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對於曝光出來的作風問題,我們會繼續加大問責力度,通過問責倒逼問題的解決。

據了解,西安電視問政開播至今,曝光具體問題近300個,向兩辦督查室移交問題線索672條;問責幹部915人(次),涉及人員677名。其中,黨紀處分67人、行政處分108人、組織處理262人、其他問責形式處理477人。1個基層黨組織、12個基層單位受到通報批評,10個基層單位、32個基層黨組織向上級部門或黨委作出書面檢查。

❹ 東陽電視台節目表

東陽廣播電台城市頻道(即無線) 東陽廣播電台新農村頻道(即農村廣播) 東陽電視台
·08:30 頻道宣傳片+導視
·08:35 電視劇(一)
·09:35 電視劇(二)
·10:35 電視劇(三)
·11:25 頻道宣傳片+導視
·11:45 《東陽新聞》
·12:05 (重播)周一 《好醫生說健康》,周二至周六 《民生660》,周日 《農村大視野》
·12:35 電視劇(一)
·13:30 電視劇(二)
·14:25 電視劇(三)
·15:20 電視劇(四)
·16:05 頻道宣傳片+導視
·18:00 頻道宣傳片+導視
·18:30 周一至周五 《民生660》,周六 《農村大視野》,周日 《好醫生說健康》
·19:00 轉中央台《新聞聯播》
·19:35 《東陽新聞》
·20:00 電視劇(一)
·20:50 《晚間氣象》
·20:55 電視劇(二)
·21:45 電視劇(三)
·22:35 電視劇(四)
·23:20 結束
·06:20 氣象資訊
·06:30 (轉)新聞與報紙摘要
·07:00 金色晚霞
·07:30 東廣新聞
·07:45 路況監控播報
·08:00 城市心跳
·09:00 音樂新勢力
·09:30 鏗鏘麥克風
·10:00 新聞快報
·10:05 我愛我車
·11:00 熱力互動猜猜猜
·12:00 新聞快報
·12:05 娛樂天天轉
·13:00 空中劇院
·13:30 藝苑走筆
·14:00 我的生活我做主
·15:00 新聞快報
·15:05 供求信息
·15:35 美食樂翻天
·16:05 玩轉九州
·16:35 生活恰恰恰
·17:00 路況監控播報
·17:15 青春飛揚
·18:00 東廣新聞
·18:15 有話大家說
·19:00 城市點唱機
·20:00 新聞故事
·21:00 音樂風情
·22:00 今夜心緣
·23:00 輕歌曼舞

; 第一次播音
·05:55 開始曲
·06:00 早安東陽
·06:30 轉播中央一套新聞與報紙摘要
·07:00 東廣新聞(重播)
·07:15 老吳講故事
·07:30 三鄉四季風
·07:45 氣象
·08:00 第一次播音結束
第二次播音
·09:55 開始曲
·10:00 健康專題
·10:25 天天大戲台
·11:00 健康專題
·11:15 檀大姐說事
·11:35 健康專題
·11:50 氣象
·12:00 第二次播音結束
第三次播音
·17:00 開始曲
·17:05 音樂新勢力 藝苑走筆(周六、周日)
·17:45 健康專題
·18:00 轉播全省新聞聯播
·18:30 東廣新聞(首播)
·18:45 氣象
·19:00 健康專題
·19:20 新聞故事
·20:00 轉播全國新聞聯播
·20:30 氣象
·20:35 第三次播音結束

❺ 市長熱線為什麼沒

只有內部有吧,肯定怕被騷擾

❻ 如何加強網路問政,切實搭建政府和網民的溝通橋梁

尊敬的網路用戶您好!
歡迎使用網路知道!很高興為您解答!

網路時代,市民通過網路問政,政府部門通過網路徵集民意,網路問政的渠道則顯得尤為重要。

要規范行為,不斷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健全政務公開機制,推行網路政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網路問政平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那麼如何加強網路問政,切實搭建政府和網民的溝通橋梁呢?

一、網路問政呈常態化趨勢

高層領導要越來越重視網路問政,推進我國網路問政的發展。提高群眾參政熱情,長期保持網路問政。

政府要對網民參政議政的表現形勢要給與重視,要利用市政府網站開通政民互動平台,設立市直部門網管員,制定市民心聲回復管理辦法,第一時間響應網民的訴求。領導通過「網路問政」與網民
「零距離」接觸,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智於民。

二、網路問政存在的問題

網路問政議政推動了政治文明建設,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很多市民認為網路問政表達個人意見存在風險,很多學員對黨政領導「網路問政」之後的效果還持觀望、質疑態度。存在這些問題有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因素。

從主觀上講,主要是部分領導幹部尤其是基層幹部對網路問政或者態度默然或者應對水平較低。部分幹部對互聯網的傳播規律認識不夠,對網路的交互性、開放性、民主性知之不深,只是被動盲目地接受,不能從海量的信息中獲取關鍵有用的東西,甚至發現不良信息時仍置若罔聞、任其發展,缺乏應有的政治警覺性和敏感性;一些基層幹部對於網民反映、咨詢的問題,不是積極回應,而是態度冷漠,甚至是「踢皮球」、相互推諉,導致群眾產生這樣那樣的想法,甚至偏激情緒;部分幹部面對負面輿論,引導不力,工作被動,只是一味採取簡單地刪、封、堵的原始辦法,缺乏冷靜的分析和有效的應對;還有部分基層領導存在著不懂網、不會上網、不會瀏覽論壇的情況,辦公室的電腦只是一種簡單地擺設。

客觀上講,主要是網民素質良莠不齊及互聯網管理難度大。在網路環境中,信息容量具有無限性,任何團體和個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上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不用像傳統媒體那樣,發布信息要經過政府審核,於是網路信息的可信度和客觀性就難以保證。當前,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既提高了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也會引發各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如征地拆遷、企業改制、環境污染、司法不公等,人們很容易利用網路媒體提供的交流平台,尋求思想共鳴和信息支持,宣洩不滿情緒,從而使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借網路問政的幌子將網路作為肆意妄為的平台,隨意發表各種偏激言論,更有甚者在網路上組織煽動網民危害社會安全。一些別有用心的敵對分子,借機散布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客觀事實的反動言論,煽動網民的不滿情緒,操縱網民意志,給人民群眾的思想帶來混亂。

三、增強網路問政的能力

網路問政使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政治生活,推動了民主化進程,同時也在考驗一些領導幹部的執政理念和方式。各級領導幹部要把關注網路輿情當作一種工作常態來堅持,把引導網路輿情作為一種能力來鍛煉,增強網路問政能力,提高執政水平。

一要加強網路技能學習培訓。掌握網路工具是廣大領導幹部的基本功,只有提高對網路的認識,增強網路運用技能,才能沉著應對。工作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不僅要學會電腦的基本操作,還要學會上網看新聞、聊天、查詢網路信息、發送電子郵件、建立博客、參與網路社區論壇討論等等。建議從實際出發,把提高幹部互聯網操作能力列入議事日程,採取有效措施,實現全市縣級領導幹部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掌握信息,開展科學決策;科級幹部能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開展電腦辦公和對外服務;科級以下幹部能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各級黨校要開設專門課程,組織電腦操作、網上瀏覽、信息發布、在線交流等業務學習,加大對領導幹部的網路技術培訓力度。各級各部門要建立學習培訓制度,增強利用網路獲取和把握信息的能力、搜集和傾聽社情民意的能力、利用網路與民眾互動的能力。

二要積極開展網路互動交流。網路在線互動,網民的意見建議當場得到回復,可以極大地激發網民建言獻策的積極性。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市領導與網民在線交流工作,開設政府在線,為群眾提供24小時的意見受理。網民向市領導、各部門負責人和縣市區政府反映的問題和建議,由市信息中心通過電子公文交換平台分送給職能部門,實現前台受理、後台辦理的「一站式」網路問政服務。建議發起各級政府及部門
「網路發言人」制度,「網路發言人」既可實名,也可虛擬,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各單位網站設立專門點擊欄和留言板;二是公開「網路發言人」的聯系方式,如電子郵箱、QQ留言板;三是建立信息定期發布機制和溝通交流機制,至少一周或每天在網路上發言。同時,「網路發言人」要經常與網友在線交流,定期邀請領導或採取論壇的形式對社會熱點、難點進行探討。在互動交流中要調整好心態,注意實現從領導幹部到普通網民的角色轉換,以平等的身份與網民交流溝通,以此消除官方和民間的隔膜,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與民眾的網路互動中,既從領導的角度思考問題,又以普通網民的身份進行對話交流;既體現網路言論的平等性,又注意把握網路互動的引導力。

三要科學合理引導輿情民意。善於用網路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決策部署,充分利用網路多媒體特性,通過使用文字、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各種網路信息技術和手段,生動形象地表現嚴肅的宣傳主題。注重通過網路廣泛了解社情民意,特別是對一些重大社會事件、群體性事件和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網路問政平台及時發布黨和政府的聲音,加強正面引導,掌握輿論主動權,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在群體性事件網路輿情引導工作中,
可建立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網路評論隊伍, 讓他們登陸具有較大影響的各大網站論壇,
以普通網民的身份發表意見和看法。用心研究網路群體性事件發生、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針對一些熱點問題發布有深度、有說服力的帖子, 引導網民了解事實真相,
客觀分析問題, 理智作出判斷。針對網民易受權威左右的特點, 可加強引導者的權威性, 邀請相關專家參與網民的討論, 直接提供專家對事件的理解,
或在線回答網民提出的問題。由這些評論員堅持導向正確和有效引導的統一,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求共識,把網路文化的發展旗幟指向正確的發展方向。

四要探索考核評價長效機制。只有確保公眾在網路上反映的問題得到快速有效的回應,公眾貢獻的智慧能夠被運用到施政實踐當中,才能讓群眾力量和網路科技切實轉化為執政的「生產力」。目前,我市各單位都已經出台一系列的政務公開規章制度,但是在執行方面有待加強。對一些相對簡單的群眾訴求,要落實「首辦負責制、溝通協調制、跟蹤督辦制、回訪反饋制、定期通報制」,杜絕部門因職能交叉而互相推諉的現象發生;對一些復雜問題,要確立多個部門共同解決群眾公開訴求的聯席會議制度,並把對群眾利益訴求的辦復情況,作為一項硬性指標納入到考核體系中。網友留言辦理工作應成為一項經驗交流的重要內容,盡量做到「一日一清理、一周一回復、一月一辦結、一月一分析」。
建議把網路問政工作與完善問責機制結合起來,以市民和網民對政府部門網上辦公的滿意程度為標准,作為考核政府部門工作政績、執政能力的重要依據。探索建立運用網路進行考核、評價和監督的長效機制,強化問責的效能和手段,以提升各部門網路問政的整體水平。

本解答由【謝小夫】友情提供! 若有不足之處望諒解, 希望本次解答對您有幫助! 望您能及時【採納】,在此表示謝謝!有緣下次再見!!!!
——————————————————————————————————————————
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服務廣大網民。【網路知道顧問團】 現招募知道名人、達人、熱心知友。朋友,你有問題?點擊連接,直接提問!感謝大家對【網路知道顧問團】http://..com/team/view/%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9%A1%BE%E9%97%AE%E5%9B%A2的支持與關注,祝大家天天快樂。

❼ 網路問政到社會管理經歷怎樣的轉變

在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中,中國寧波網《對話》欄目獲得《中國新聞獎新聞專欄獎》。

2002年2月上線的《對話》欄目,是浙江省首創的新聞互動品牌欄目之一。它以問政為特色,以全媒體記者互動和論壇互動為基礎,以視頻與文字同步直播為主要傳播方式,讓網友與嘉賓互動溝通,以達到化解社會矛盾,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並打造品牌的目的。從2006年起節目基本實現了每周一期的播出頻率,截至2011年10月10日,已推出節目453期。

經過九年多的發展,《對話》欄目傳播形態不斷完善,已形成熱點民生、高端訪談和網上發布廳三大組成部分,從傳統的政府與網民溝通的平台,到政府的網上新聞發布平台,又逐步發展到如今的網路社會管理服務創新平台。

與此同時,《對話》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以服務民生為宗旨,為促進本地社會和諧發展、加強創新社會管理推波助瀾,得到了黨委、政府和網民的廣泛認同。目前,《對話》欄目已經成為寧波市乃至浙江省有影響力、有公信力、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社會管理新平台,在政府與網民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交流的橋梁。

《對話》欄目自開辦以來,浙江省和寧波市多位黨政領導和職能部門負責人到欄目與網民進行過交流,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網民在網上針對政府決策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領導幹部則通過《對話》與網友在線交流,及時了解民意、吸納民智,促進民主決策與科學決策。

書記、市長需要對話,網民需要對話,中國寧波網《對話》欄目為政府與百姓之間駕起了溝通的橋梁,推動「網路對話」常態化,讓更多的領導幹部和市民走進網路,為共建和諧社會獻策。

為了推動網路問政機制常態化、長效化,促進網路良性互動,2010年10月,在《對話》欄目的基礎上,中國寧波網與市委外宣辦共同開辦了網路辦事問政平台《對話·網上發布廳》,先後推出市級部門的網上發言人,他們以此為統一發布平台,針對網民反映的熱點、難點和矛盾問題,以部門名義在二十四小時內給予受理,七個工作日內給予回復;涉及本部門的突發事件,要求在事發後四小時內在網上新聞信息發布。

網上發言人制度和《網上發布廳》節目已在廣大網民中引起很好的反響,網上發布廳作為網路問政平台,真正起到了反映民生、匯聚民智、正確引導和溝通的作用。《對話》欄目還建立了輿情報送制度,下情直接上達,讓民意表達更加暢通,從另外一個層面有效地澄清虛假,化解矛盾,正確引導網路輿論。欄目定期向省、市有關部門及參與節目的相關單位報送輿情信息,在最短時間內及時報送來自網民真切的聲音。輿情的及時整理報送,為政府部門了解民情、解決問題提供了二次平台,也使得《對話》訪談的影響力倍增。

中國寧波網《對話》堅持立足本地,通過主動設置、引導話題,發動網民參與互動討論,提升網民對市政方針的認同,增進政府和網民之間的相互信任,為寧波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推波助瀾。

2011年,緊貼社會管理創新這一熱點,《對話》相繼推出了《寧海「老何」為何能「說和」》、《走進鄞州區政法委——創新社會管理共建和諧未來》等節目,在網上掀起了探索社會管理創新模式的輿論熱潮。

「老何說和」特別節目,就是寧波社會管理創新的一個典型例子。「老何說和」是發源於寧波市寧海縣的一種民間調解組織,因為調解說理客觀公正,在寧海縣家喻戶曉,在群眾中有廣泛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寧海縣經過廣泛深入調研,整合各鄉鎮街道人民調解的各種資源,已在全縣18個鄉鎮(街道)建立專職人民調解室,統一命名為「老何說和」。

「老何說和」的這一調解新模式積極推動了社會管理創新,解決了社會矛盾,緩解了民眾糾紛。中國寧波網連續推出特別節目並深入報道「老何說和」,不僅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網民們紛紛留言表示「『老何說和』是一種新的社會管理模式的探索,一種發揚民間傳統智慧的創新」,希望「社區街道推廣這種做法」。

浙江省委外宣辦對中國寧波網的報道給予充分肯定,指出這是在全省社會管理創新中做出的新探索。寧波市政法委還將這一做法列為寧波市十大管理創新案例之一。

《對話》欄目還結合寧波市委市政府正在開展的「三思三創」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要求,製作推出了《「斷頭路」何日變通途》和《問診「出行難」共謀「堵城突圍」》等節目,網民紛紛獻計獻策,取得了良好的實際效果。

此外,《關注「五千萬元」現象》、《破難前行,積極應對新挑戰,再創寧波開放型經濟新優勢》、《爭做文明市民,創建文明城市》等節目無一不是抓住了當前寧波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在嘉賓、主持人和網民的互動對話中促進各方對相關問題的認知,從而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取得了良好效果。

《對話》欄目在實際運作中十分關注民生類話題,堅持以民為本的新聞傳播理念,關注老百姓切身利益,反映社情民意。欄目從市民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入手,聚焦市民最關注的焦點話題。

從衣食住行、教育、醫保,到就業、收入、生活環境;從政府決策,科學規劃到經濟發展,和諧社會的建設等,都是《對話》欄目所關注的。從「甬黔攜手萬人助學」、「從羅南英看寧波文明」到「『80後』網民嚴意娜為寧波隴西兩地建了座『愛心橋』」等,寧波人情義無價、共創和諧引發了對大愛無疆的持續討論和廣泛共鳴;從「城市動脈——寧波的交通建設」、「緩解出行難」到「住房保障讓更多人實現安居夢」等系列訪談,展現了城市環境的改善,人民生活幸福指數的提高。

2010年2月24日,針對春節剛過完企業用工荒招工難問題,《中國寧波網》聯合《寧波日報》等媒體推出「溫暖·返城務工」系列欄目。節目邀請寧波市新老外來務工者代表、寧波市勞動保障局相關負責人等與網民交流。節目結束後,《中國寧波網》為政府決策提供了寶貴的一手資料。

中國寧波網通過與《寧波日報》展開報網互動,迅速擴大報道影響,河北河青網、湖南紅網等網路媒體也相繼加盟,迅速將寧波企業用工需求和求職者的信息覆蓋了中西部地區。據不完全統計,「跨省招工」活動有5000多名工人走進寧波企業,切實緩解了「用工荒」。

2010年,《對話》欄目還連續七期推出《緩解出行難》系列節目,網民紛紛獻計獻策,為緩解交通擁堵出力。節目過程中,網民充分表達了他們對政府決策、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居民生活改善的意見和建議,也讓領導幹部貼近基層,聽到了百姓的呼聲。節目真正宣傳了市委、市政府為緩解出行難採取的各項措施,引導網民正確對待當前出行難問題,在網民中引起強烈反響。

❽ 怎麼給問政山東留言

留言的操作方法:

打開瀏覽器,通過網路搜索「齊魯網」,搜索結果內點擊「齊魯網官網」。打開齊魯網後,點擊新聞欄內的「問政山東」。

在問政山東專欄內點擊「我的問政」。最後填寫上需要反應的具體問題,聯系方式等,點擊「提交」即可。

「一問到底 狠抓落實」、「一諾千金 真抓實干」。由山東廣播電視台融媒體資訊中心打造的大型問政節目《問政山東》。

以問題為導向動真碰硬,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督導督促職能部門踐行承諾、狠抓落實。節目每周邀請一個省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參與電視問政,公開向社會和群眾解答疑惑、作出答復。

5種方式邀您參與問政 《問政山東》電視+網路問政平台同步上線:

1、通過閃電新聞客戶端「問政山東」專區進行問政:

閃電新聞客戶端同步開辟「問政專區」,網友下載或打開閃電新聞客戶端,點擊下導航「問政山東」按鈕,進入問政專區。

在這里,您不僅可以看到《問政山東》節目的直播點播,還可以「一鍵問政」,直接連線部門或記者。相關廳局、各地政府及職能部門和問政記者都將在線回復網友提問。

2、通過齊魯網「問政山東」專區進行問政:

登陸齊魯網,進入山東省級網路問政平台,進行問政:http://www.iqilu.com/html/zt/shandong/wzsd/

3、通過熱線電話進行問政:

可以撥打山東廣播電視台熱線電話0531-66661234,反映問題、提供線索。

4、通過電子郵箱進行問政:

將具體問題發送至山東廣播電視台《問政山東》節目郵箱:[email protected]參與節目互動,反映相關問題。

5、通過「山東廣播電視台」、「齊魯網」微信公眾號留言進行問政:

您可以關注「山東廣播電視台」「齊魯網」微信公眾號,直接在微信後台留言:問政山東+具體問題。您不僅可以發布圖文信息,還可以發布小視頻。

❾ 杭州市民中心什麼時候建好的

2009年10月18日,杭州市「市民之家」在杭州錢江新城隆重開放,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蒞臨現場,與市民代表一起為「市民之家」揭牌,上千名市民群眾參加了「市民之家」的落成開放典禮。杭州市「市民之家」是市委、市政府方便群眾辦事,實現政務公開、信息對稱,引導市民積極問政、參政、議政,進一步集中民意、民聲、民情、民智的「第一窗口」,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尚屬首創。

❿ 12345問政平台

摘要 車禍骨折是需要進行傷殘鑒定的,一般在治療終結後進行傷殘鑒定。傷殘等級和收入狀況以及實際治療費用等因素都會對具體的賠償金額造成影響。所以骨折私了賠償多少錢還要根據傷殘鑒定等級等來確定賠償數額。

閱讀全文

與市民問政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旅遊網路營銷的策略研究 瀏覽:982
如何策劃單位迎新春活動方案 瀏覽:944
中職市場營銷基礎授課計劃 瀏覽:741
貴州富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
西瓜現場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565
市場營銷好還是運營支持好 瀏覽:229
人民大學市場營銷專業 瀏覽:427
雅戈爾gy營銷推廣方案 瀏覽:862
市場營銷咖啡 瀏覽:73
銀行跨年度電話營銷方案 瀏覽:79
市場營銷理論的中心 瀏覽:224
中秋節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09
洞悉消費者的市場營銷策略 瀏覽:778
茶具店做促銷活動語言 瀏覽:728
試課稿市場營銷 瀏覽:291
銀行團委搞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48
教育培訓方案實施步驟 瀏覽:307
病毒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144
北京網路營銷公司有多少家 瀏覽:76
中國移動電子商務中心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