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衛健宣傳欄

衛健宣傳欄

發布時間:2022-05-05 13:16:43

⑴ 回平頂山需要什麼手續

不需要任何手續,因為不是疫區,所以只需要出示健康碼和行程碼綠碼就可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市發改委認真履行疫情防控工作成員單位職責,對管護區域火車站指派專人進行值守,由委領導帶隊,強化外來人員疫情防控。一是做細進站人員防控措施,協助火車站對進站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信息登記、物資籌備等。二是把好疫情防控「輸入」關,對出站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對外省來平頂山人員實行實名登記制,一旦發現發熱人員,立刻隔離並第一時間上報平頂山衛健委處置。 三是織密疫情防控網,發改委幹部認真貫徹「防、控、治」的總要求,充分發揮火車站登記「一手信息」優勢,對出站人員點對點對接社區,逐個通知社區對這些人員實行有效防控無縫對接、信息共享。
【拓展資料】1堅守防疫一線 「四員」助力抗疫
「請您配合一下測量體溫」「請您回家後主動與社區聯系,做好報備工作」......連日來,市發改委全體黨員幹部職工堅守市轄火車站和包抓社區,積極協調防疫物資,配合做好進出站體溫檢測等工作,認真落實中央、自治區、市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堅定信心、沖鋒在前,全力投身疫情防控狙擊戰。
一是做好防疫值班員。嚴格落實24小時帶班制度,制定《市發改委值班交接工作指南》,明確了委內白班、夜班、火車站、社區值守、重點防疫物品價格監測等4個方面15條工作要求,確保值班、值守人員無縫對接,專門安排工作人員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一把手」不定期督查值班到崗情況,及時解決值班存在問題,切實將防疫責 任放在心上、抗在肩上。
二是做好防疫宣傳員。按照中央、自治區的「五個凡是」「三個全面」「三防三控」「四個實行」等工作要求,全體黨員主動作為、到崗抗疫,在疫情防控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動工作。錄制《致廣大旅客的一封信》,印製500餘份防疫知識宣傳冊放置火車站宣傳欄,協同轄區火車站利用廣播、電子屏等循環播放宣傳防疫知識和最新疫情,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防疫知識知曉度。
三是做好防疫協調員。針對火車站專業醫護人員配備不到位、防疫物資緊缺等情況,我委積極協調市衛健委為火車站 配備專業醫護人員 ,指導幫助火車站做好衛生 防疫工作;協調市健康教育所為火車站配備宣傳展板,加大車站宣傳力度;協調軍用帳篷兩頂,在火車站設置愛心留觀室;協調各類防疫物資,並聯系愛心企業向社區捐贈醫用手套,為基層一線人員送去「防護」。
四是做好防疫統計員。把好疫情防控「輸入」關,對出站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對出站人員實名登記,重點對外省人員進行 點對點對接,第一時間向社區報備外來人員,有效防控無縫對接、信息共享,人員信息全部提供至各社區落地查實。

⑵ 山東省住建廳:符合條件的房地產項目適度降低預售條件

3月6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於統籌推進住建領域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到符合條件的房地產項目將適度降低預售條件和預售資金監管留存比例。
《意見》提及,2020年6月30日前,已領取施工許可證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因疫情影響施工建設的,在完成基礎工程前提下,適度降低申請商品房預售許可的建設進度條件。已領取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項目,視情增加1-2個商品房預售監管資金撥付節點,並適度降低各撥付節點監管資金留存比例,但一般不低於《山東省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規定的留存比例10個百分點。
在地產項目的營銷方式上,《意見》稱,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支持售樓處、中介機構門店和住房租賃企業有序恢復營業。支持企業採用網路、電話、電視廣告等方式發布新建商品房、二手房相關宣傳信息,鼓勵通過線上平台開展銷售活動,進行「一對一」預約看房、簽約。
此外,《意見》提出還將實施住房公積金繳存彈性管理。疫情防控期間,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單位未能及時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說明情況並補繳後,可視同正常繳存。疫情防控一線繳存職工不能正常還款的,不作逾期貸款處理、不計個人罰息。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企業,可按規定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或者按單位和個人各5%的最低標准繳存。
另外還將適度降低商品房預售條件和預售資金監管留存比例。
因疫情影響不能按時完成竣工綜合驗收備案和交付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依法適用不可抗力有關規定,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順延交房日期。2020年6月30日前申辦竣工綜合驗收備案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允許開發企業順延3個月繳納尚未銷售房屋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在減免公租房租賃費用方面,《意見》規定,對參與疫情防控的一線醫務、環衛、公交、物業等行業公租房保障對象,承租公租房實物房源的,減免疫情防控期間租金;領取住房租賃補貼的,疫情防控期間按其享受的住房保障標准2倍發放。自2020年1月起到疫情解除後兩個月,逾期繳納公租房租金的家庭不計入個人信用記錄。
對因疫情防控延誤新申請住房保障資格審核的家庭,補發延誤期間對應標準的租賃補貼。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擴大公租房保障范圍,將近期復工企業承租社會房源的職工階段性納入保障,發放疫情防控期間的住房租賃補貼。
以下為具體內容:
(一)加強房屋建築、市政工程工地疫情防控。深刻吸取外省市開復工後發生聚集性疫情教訓,嚴格落實《山東省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工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十六條管理規定》。各地要按照分區分級精準復工要求,嚴格督導建設單位在工地開復工前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並傳達到設計、施工、監理以及材料、設備供貨方等各相關單位,培訓動員要到班組、到個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主要內容和要求應在工地顯要位置公開公示。要在工地相對獨立區域設立應急區域,出現疑似症狀人員時,先行隔離再按相關規定及時處理。
(二)加強城市公園等公共場所管理。城市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重新開放前要科學做好防控預案,避免出現聚集性感染。加大消毒殺菌力度,定時對公園內公廁、座椅、垃圾箱、健身器材等設施進行消毒。在公園主出入口設置疫情宣傳牌,安排人員全天值守,提醒入園人員佩戴口罩。疫情期間,未經批准不得舉辦文化展覽、科普教育、集慶展會等各類聚集性、規模性群體活動,避免近距離接觸,減少人員集聚。加強城市建成區攤販管理,加大巡查力度,發現非法販賣野生動物行為要及時向公安、市場監管部門報告。允許符合條件的沿街店鋪適度店外經營,允許街道辦事處利用空曠場地、次要道路設置臨時便民市場,規定經營時間,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三)加強房地產經營場所管控。售樓處、房產中介門店、房屋租賃機構等經營場所,復工前要做好預案,落實環境衛生整治、消毒、通風等各項防疫措施。嚴格實行客戶實名登記和體溫檢測制度,疫情期間不得舉辦人員集聚性大規模現場促銷活動
(四)加強環衛保潔工作。各地要在城市居民小區、黨政機關、機場、車站等公共場所和人口集中區域,增設垃圾容器,增加收集清運頻次,防止出現垃圾堆積。積極配合衛健部門做好醫療廢棄物處理,防止混入生活垃圾收運處系統。進一步強化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理全過程監管,防止二次污染。持續開展城市公廁、重點城市道路、垃圾收集站點、街道果殼箱等區域消毒殺菌行動,確保清潔衛生。
(五)加強物業服務保障。強化對物業服務企業的調度管理,指導物業服務企業積極配合街道和社區居委會關於疫情防控的工作安排,嚴格落實小區人員出入各項管理規定,在小區出入口設立體溫檢測點,加強對外來人員、返城返鄉等人員登記,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認真做好物業管理范圍內公共區域、設施設備的通風換氣、消毒殺菌、清掃保潔等工作,充分利用宣傳欄、電子屏、業主群等宣傳防控知識,引導業主有效預防和積極應對疫情。
(六)加強疫情防控一線住建企業運行保障。及時協調解決疫情防控一線住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其正常運行,在疫情防控中發揮應有作用。對城市供水、供氣、環衛保潔等市政公用企業,要積極協調財政、稅務部門落實相關財政補助和稅費減免政策。按照魯政辦字〔2020〕5號文件要求,落實對物業服務企業的財政補貼政策;各市可根據實際,允許物業服務企業參照生活服務業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對參與應急搶險工程建設的設計、施工、監理等一線企業,各地要做好防疫物資協調、享受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減免及工程質量驗收、工程量計量和工程款核算優先辦理等服務。各地要加大口罩、消毒液、手套、測溫儀器等防疫物資協調力度,保障住建、城管和公積金行業各單位、項目的疫情防控需要。
三、統籌做好住建領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七)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強化房地產市場調控。各地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定位,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制,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完善「住房市場和住房保障」兩個體系,著力構建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加強房地產市場風險防控,保持市場穩定。
二是創新房地產營銷方式。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支持售樓處、中介機構門店和住房租賃企業有序恢復營業。支持企業採用網路、電話、電視廣告等方式發布新建商品房、二手房相關宣傳信息,鼓勵通過線上平台開展銷售活動,進行「一對一」預約看房、簽約。
三是適度降低商品房預售條件和預售資金監管留存比例。2020年6月30日前,已領取施工許可證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因疫情影響施工建設的,在完成基礎工程前提下,適度降低申請商品房預售許可的建設進度條件。已領取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項目,視情增加1-2個商品房預售監管資金撥付節點,並適度降低各撥付節點監管資金留存比例,但一般不低於《山東省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規定的留存比例10個百分點。
四是妥善處理延期交付。因疫情影響不能按時完成竣工綜合驗收備案和交付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依法適用不可抗力有關規定,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順延交房日期。2020年6月30日前申辦竣工綜合驗收備案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允許開發企業順延3個月繳納尚未銷售房屋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八)持續推進建築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著力深化建築業改革。深入貫徹落實建築業改革發展十六條意見,選取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意願強的企業納入重點扶持名錄,提升綜合競爭力,做大做強建築業。加快推行投標、履約保證保險,制定質量和農民工工資保證保險指導意見,盤活企業流動資金,減輕企業負擔。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積極推進鋼結構裝配式住宅試點建設,加快推動建造方式變革。持續推進建築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出台推行工程總承包指導意見、全過程工程咨詢配套標准,推動全省建築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提質增效。加快建築業走出去步伐,實施建築業外埠發展聯絡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充分發揮山東海外工程建設發展聯盟作用,鼓勵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二是開通工程建設項目開復工「綠色通道」。建立重大項目綠色審批通道,依託投資在線審批平台,開展「不見面」遠程審批服務。穩妥推行承諾制審批,對已經實施區域評估的審批事項原則上全部實行承諾制。對急需開工建設的項目可容缺受理、容缺辦理。因醫療衛生、防疫管理、隔離觀察、防控物資生產等疫情防控需要實施的工程建設項目,建設單位可先行開工建設,疫情解除後再補辦有關手續。對盡早開復工的棚改項目,在分配中央和省級財政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時予以適當傾斜。對所有企業復工復產,一律取消審批。
三是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疫情防控期間增加疫情防控費,按照每人每天40元的標准計取,列入疫情防控專項經費。鼓勵建設單位與施工企業互幫互助,合理分擔因疫情防控增加的施工成本,協商提高工程款支付比例,加快支付進度。疫情防控期間新開工的工程項目,允許緩交3個月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外地施工企業因疫情防控無法履行合同的,可經協商後轉讓給本地施工企業實施。
四是加強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管理。加強開復工期間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嚴防發生質量安全事故。嚴格落實建設單位工程質量首要責任,深入整治預拌混凝土質量和工程質量檢測市場,完善第三方輔助巡查制度。嚴格高支模、深基坑、腳手架、起重機械等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加快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深入開展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嚴格施工安全違法違規行為查處。
(九)全力保障改善住建領域民生
一是改進市政公用行業民生服務。加強污水、污泥處理設施運行監管,確保污水穩定達標排放。抓好城市供水、供氣、供暖等市政公用設施運行管理,嚴格供水消毒,保障供水、供氣、供暖穩定供應。同時,市政公用企業要按照「欠費不停供」的基本原則,提供正常經營服務,為居民生活和疫情防控提供堅實保障。
二是減免公租房租賃費用。對參與疫情防控的一線醫務、環衛、公交、物業等行業公租房保障對象,承租公租房實物房源的,減免疫情防控期間租金;領取住房租賃補貼的,疫情防控期間按其享受的住房保障標准2倍發放。自2020年1月起到疫情解除後兩個月,逾期繳納公租房租金的家庭不計入個人信用記錄。
三是調整住房保障階段政策。對因疫情防控延誤新申請住房保障資格審核的家庭,補發延誤期間對應標準的租賃補貼。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擴大公租房保障范圍,將近期復工企業承租社會房源的職工階段性納入保障,發放疫情防控期間的住房租賃補貼。
四是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各地要按照年初確定的改造計劃,抓緊開展入戶調查、方案設計等前期工作,具備開工條件的盡早開工。適當調整改造內容,加快補齊老舊小區衛生防疫、社區服務短板。
(十)扎實推進農村改房改廁改暖
一是全面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精準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及時將新增4類重點對象危房納入改造范圍,確保按時完成3.3萬戶改造任務,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是切實提升農村改廁質量。深入貫徹落實無棣現場會精神,加快建立農村改廁規范升級和後續管護長效機制,年內基本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85%的縣(市、區)實施規范升級,確保好事辦好。
三是有序推進清潔取暖建設。按照「先規劃、先合同、後改造」原則,盡早編制年度計劃方案,有序推進氣代煤、電代煤,不斷加大清潔取暖比重。
(十一)助力營商環境優化
一是全面推行「網上辦理」。全部許可事項實行「網上申報、郵寄送達、預約咨詢」辦理方式,做到「網上辦、不見面、保安全、能辦事」。對未實施網上辦理的地區,可通過電話等方式告知工程所在地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承諾疫情過後補辦手續,先行開工建設。如經審查需提供補正材料,因疫情無法在規定時限內提交的,企業可提出申請適當延長補正時限。各地住房保障部門要藉助愛山東APP等融媒體,完善並公布網上申報受理審核操作流程,為住房保障對象提供網上服務。疫情期間,各級行業主管部門原則上不得組織進行各類現場檢查、督查、考核等。
二是持續改進水氣暖報裝服務。大力推廣網上報裝、不見面報裝,通過山東政務網、企業網站、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方式,開通報裝等業務辦理模塊或入口,實現表格填報、資料上傳等功能。依託熱線電話、網上客服、樣表案例等對網上申請工作進行指導,建立網上營業廳,實現線上、線下通辦。疫情期間,對需要准備投產的項目,簡化水氣設施驗收手續,或先投入使用再完善有關手續。
三是簡化優化招投標流程。疫情防控期間,對集中收治場所等應急搶險工程建設項目可由業主採用非招標方式采購,或在招標時酌情縮短有關時限要求。對於涉及保障城市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重要國計民生以及企業生產經營急需的項目,實行「綠色通道」辦理。引導招標人依法、合理設定招標文件發售、投標文件提交等時限,需購買紙質招標文件的通過郵寄方式提供,需提交紙質投標文件的允許郵寄提交。
四是實施住房公積金繳存彈性管理。疫情防控期間,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單位未能及時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說明情況並補繳後,可視同正常繳存。疫情防控一線繳存職工不能正常還款的,不作逾期貸款處理、不計個人罰息。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企業,可按規定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或者按單位和個人各5%的最低標准繳存。
五是對相關企業給予信用激勵。在疫情防控期間作出貢獻的企業,作為良好信用信息納入信用評價體系,在2020年底前申報各級住建部門審批的有關企業資質時以告知承諾方式辦理。其中,參與應急搶險工程建設的企業,年度信用考核提高一個等次,在2020年申報各類資質、獎項時作為最高等級信用企業對待。
六是企業資質人員資格有效期統一順延。各級住建部門審批的各類企業資質和有關人員資格,有效期於2020年1月31日至6月30日期間屆滿的,統一順延至2020年6月30日。其中,二級建造師注冊有效期延長至2020年8月31日。
(十二)抓好年度其它重點工作。深入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國家和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深入實施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精心開展城市設計,精緻推進城市建設,精美呈現城市魅力,不斷提升城市環境品質、生活品質和人文品質。加強城市管理體系化建設,持續提升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助力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體系建設。聚焦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加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力度,狠抓存量滲濾液消減,新建一批生活垃圾焚燒廠,持續抓好住建領域揚塵治理,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貢獻住建力量。
四、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十三)強化組織保障。各地住建部門要緊密結合住建工作實際,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制定實施好具體防控措施,完善疫情防控制度機制,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各項防控措施不折不扣落實落地。同時,選擇一批設計、施工、監理企業作為應急隊伍,保持待命狀態,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應急搶險工程等建設、改造任務,保障全省疫情防控大局需要。
(十四)狠抓工作落實。住建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要大力弘揚嚴實作風,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嚴格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住建事業發展,切實做到兩不誤、兩促進。尤其是要強化狠抓落實的工作導向,對住建各項重點工作實行台賬化管理、項目化推進,制定任務書、時間表、責任狀,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對賬銷號、限時清零,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十五)加強指導監督。各地要加強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經營的監測分析和指導監督,落實監管職責,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對開復工項目的監管,確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對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工程項目,責令其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到位的,從嚴從重追究相關企業和責任人責任。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凝聚住建領域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蓬勃力量,助力全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本實施意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此前我廳出台的有關政策、規定在實施過程中,相應條款與本實施意見不一致的,以本實施意見為准。各地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及時反饋我廳辦公室,聯系電話:0531-87086968。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0年3月6日

⑶ 山東省住建廳:符合條件的房地產項目適度降低預售條件

3月6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於統籌推進住建領域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到符合條件的房地產項目將適度降低預售條件和預售資金監管留存比例。

《意見》提及,2020年6月30日前,已領取施工許可證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因疫情影響施工建設的,在完成基礎工程前提下,適度降低申請商品房預售許可的建設進度條件。已領取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項目,視情增加1-2個商品房預售監管資金撥付節點,並適度降低各撥付節點監管資金留存比例,但一般不低於《山東省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規定的留存比例10個百分點。
在地產項目的營銷方式上,《意見》稱,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支持售樓處、中介機構門店和住房租賃企業有序恢復營業。支持企業採用網路、電話、電視廣告等方式發布新建商品房、二手房相關宣傳信息,鼓勵通過線上平台開展銷售活動,進行「一對一」預約看房、簽約。
此外,《意見》提出還將實施住房公積金繳存彈性管理。疫情防控期間,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單位未能及時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說明情況並補繳後,可視同正常繳存。疫情防控一線繳存職工不能正常還款的,不作逾期貸款處理、不計個人罰息。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企業,可按規定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或者按單位和個人各5%的最低標准繳存。
另外還將適度降低商品房預售條件和預售資金監管留存比例。
因疫情影響不能按時完成竣工綜合驗收備案和交付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依法適用不可抗力有關規定,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順延交房日期。2020年6月30日前申辦竣工綜合驗收備案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允許開發企業順延3個月繳納尚未銷售房屋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在減免公租房租賃費用方面,《意見》規定,對參與疫情防控的一線醫務、環衛、公交、物業等行業公租房保障對象,承租公租房實物房源的,減免疫情防控期間租金;領取住房租賃補貼的,疫情防控期間按其享受的住房保障標准2倍發放。自2020年1月起到疫情解除後兩個月,逾期繳納公租房租金的家庭不計入個人信用記錄。
對因疫情防控延誤新申請住房保障資格審核的家庭,補發延誤期間對應標準的租賃補貼。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擴大公租房保障范圍,將近期復工企業承租社會房源的職工階段性納入保障,發放疫情防控期間的住房租賃補貼。
以下為《關於統籌推進住建領域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實施意見》全文:
一、總體要求
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見》,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著力在實施分區分級精準防控上下功夫,堅持外防輸入與內防擴散並舉,堅持防控疫情與恢復生產並抓,堅持嚴管風險與服務群眾並重,著力抓好建築工地、環衛保潔、物業和房地產、公園廣場、市政公用設施等重點區域和行業疫情防控,統籌推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建築業轉型升級、住建領域民生保障和營商環境優化等重點工作,為全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作出住建系統應有的貢獻。
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
(一)加強房屋建築、市政工程工地疫情防控。深刻吸取外省市開復工後發生聚集性疫情教訓,嚴格落實《山東省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工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十六條管理規定》。各地要按照分區分級精準復工要求,嚴格督導建設單位在工地開復工前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並傳達到設計、施工、監理以及材料、設備供貨方等各相關單位,培訓動員要到班組、到個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主要內容和要求應在工地顯要位置公開公示。要在工地相對獨立區域設立應急區域,出現疑似症狀人員時,先行隔離再按相關規定及時處理。
(二)加強城市公園等公共場所管理。城市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重新開放前要科學做好防控預案,避免出現聚集性感染。加大消毒殺菌力度,定時對公園內公廁、座椅、垃圾箱、健身器材等設施進行消毒。在公園主出入口設置疫情宣傳牌,安排人員全天值守,提醒入園人員佩戴口罩。疫情期間,未經批准不得舉辦文化展覽、科普教育、集慶展會等各類聚集性、規模性群體活動,避免近距離接觸,減少人員集聚。加強城市建成區攤販管理,加大巡查力度,發現非法販賣野生動物行為要及時向公安、市場監管部門報告。允許符合條件的沿街店鋪適度店外經營,允許街道辦事處利用空曠場地、次要道路設置臨時便民市場,規定經營時間,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三)加強房地產經營場所管控。售樓處、房產中介門店、房屋租賃機構等經營場所,復工前要做好預案,落實環境衛生整治、消毒、通風等各項防疫措施。嚴格實行客戶實名登記和體溫檢測制度,疫情期間不得舉辦人員集聚性大規模現場促銷活動。
(四)加強環衛保潔工作。各地要在城市居民小區、黨政機關、機場、車站等公共場所和人口集中區域,增設垃圾容器,增加收集清運頻次,防止出現垃圾堆積。積極配合衛健部門做好醫療廢棄物處理,防止混入生活垃圾收運處系統。進一步強化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理全過程監管,防止二次污染。持續開展城市公廁、重點城市道路、垃圾收集站點、街道果殼箱等區域消毒殺菌行動,確保清潔衛生。
(五)加強物業服務保障。強化對物業服務企業的調度管理,指導物業服務企業積極配合街道和社區居委會關於疫情防控的工作安排,嚴格落實小區人員出入各項管理規定,在小區出入口設立體溫檢測點,加強對外來人員、返城返鄉等人員登記,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認真做好物業管理范圍內公共區域、設施設備的通風換氣、消毒殺菌、清掃保潔等工作,充分利用宣傳欄、電子屏、業主群等宣傳防控知識,引導業主有效預防和積極應對疫情。
(六)加強疫情防控一線住建企業運行保障。及時協調解決疫情防控一線住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其正常運行,在疫情防控中發揮應有作用。對城市供水、供氣、環衛保潔等市政公用企業,要積極協調財政、稅務部門落實相關財政補助和稅費減免政策。按照魯政辦字〔2020〕5號文件要求,落實對物業服務企業的財政補貼政策;各市可根據實際,允許物業服務企業參照生活服務業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對參與應急搶險工程建設的設計、施工、監理等一線企業,各地要做好防疫物資協調、享受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減免及工程質量驗收、工程量計量和工程款核算優先辦理等服務。各地要加大口罩、消毒液、手套、測溫儀器等防疫物資協調力度,保障住建、城管和公積金行業各單位、項目的疫情防控需要。
三、統籌做好住建領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七)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強化房地產市場調控。各地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定位,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制,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完善「住房市場和住房保障」兩個體系,著力構建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加強房地產市場風險防控,保持市場穩定。
二是創新房地產營銷方式。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支持售樓處、中介機構門店和住房租賃企業有序恢復營業。支持企業採用網路、電話、電視廣告等方式發布新建商品房、二手房相關宣傳信息,鼓勵通過線上平台開展銷售活動,進行「一對一」預約看房、簽約。
三是適度降低商品房預售條件和預售資金監管留存比例。2020年6月30日前,已領取施工許可證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因疫情影響施工建設的,在完成基礎工程前提下,適度降低申請商品房預售許可的建設進度條件。已領取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項目,視情增加1-2個商品房預售監管資金撥付節點,並適度降低各撥付節點監管資金留存比例,但一般不低於《山東省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規定的留存比例10個百分點。
四是妥善處理延期交付。因疫情影響不能按時完成竣工綜合驗收備案和交付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依法適用不可抗力有關規定,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順延交房日期。2020年6月30日前申辦竣工綜合驗收備案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允許開發企業順延3個月繳納尚未銷售房屋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八)持續推進建築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著力深化建築業改革。深入貫徹落實建築業改革發展十六條意見,選取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意願強的企業納入重點扶持名錄,提升綜合競爭力,做大做強建築業。加快推行投標、履約保證保險,制定質量和農民工工資保證保險指導意見,盤活企業流動資金,減輕企業負擔。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積極推進鋼結構裝配式住宅試點建設,加快推動建造方式變革。持續推進建築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出台推行工程總承包指導意見、全過程工程咨詢配套標准,推動全省建築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提質增效。加快建築業走出去步伐,實施建築業外埠發展聯絡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充分發揮山東海外工程建設發展聯盟作用,鼓勵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二是開通工程建設項目開復工「綠色通道」。建立重大項目綠色審批通道,依託投資在線審批平台,開展「不見面」遠程審批服務。穩妥推行承諾制審批,對已經實施區域評估的審批事項原則上全部實行承諾制。對急需開工建設的項目可容缺受理、容缺辦理。因醫療衛生、防疫管理、隔離觀察、防控物資生產等疫情防控需要實施的工程建設項目,建設單位可先行開工建設,疫情解除後再補辦有關手續。對盡早開復工的棚改項目,在分配中央和省級財政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時予以適當傾斜。對所有企業復工復產,一律取消審批。
三是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疫情防控期間增加疫情防控費,按照每人每天40元的標准計取,列入疫情防控專項經費。鼓勵建設單位與施工企業互幫互助,合理分擔因疫情防控增加的施工成本,協商提高工程款支付比例,加快支付進度。疫情防控期間新開工的工程項目,允許緩交3個月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外地施工企業因疫情防控無法履行合同的,可經協商後轉讓給本地施工企業實施。
四是加強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管理。加強開復工期間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嚴防發生質量安全事故。嚴格落實建設單位工程質量首要責任,深入整治預拌混凝土質量和工程質量檢測市場,完善第三方輔助巡查制度。嚴格高支模、深基坑、腳手架、起重機械等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加快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深入開展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嚴格施工安全違法違規行為查處。
(九)全力保障改善住建領域民生
一是改進市政公用行業民生服務。加強污水、污泥處理設施運行監管,確保污水穩定達標排放。抓好城市供水、供氣、供暖等市政公用設施運行管理,嚴格供水消毒,保障供水、供氣、供暖穩定供應。同時,市政公用企業要按照「欠費不停供」的基本原則,提供正常經營服務,為居民生活和疫情防控提供堅實保障。
二是減免公租房租賃費用。對參與疫情防控的一線醫務、環衛、公交、物業等行業公租房保障對象,承租公租房實物房源的,減免疫情防控期間租金;領取住房租賃補貼的,疫情防控期間按其享受的住房保障標准2倍發放。自2020年1月起到疫情解除後兩個月,逾期繳納公租房租金的家庭不計入個人信用記錄。
三是調整住房保障階段政策。對因疫情防控延誤新申請住房保障資格審核的家庭,補發延誤期間對應標準的租賃補貼。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擴大公租房保障范圍,將近期復工企業承租社會房源的職工階段性納入保障,發放疫情防控期間的住房租賃補貼。
四是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各地要按照年初確定的改造計劃,抓緊開展入戶調查、方案設計等前期工作,具備開工條件的盡早開工。適當調整改造內容,加快補齊老舊小區衛生防疫、社區服務短板。
(十)扎實推進農村改房改廁改暖
一是全面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精準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及時將新增4類重點對象危房納入改造范圍,確保按時完成3.3萬戶改造任務,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是切實提升農村改廁質量。深入貫徹落實無棣現場會精神,加快建立農村改廁規范升級和後續管護長效機制,年內基本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85%的縣(市、區)實施規范升級,確保好事辦好。
三是有序推進清潔取暖建設。按照「先規劃、先合同、後改造」原則,盡早編制年度計劃方案,有序推進氣代煤、電代煤,不斷加大清潔取暖比重。
(十一)助力營商環境優化
一是全面推行「網上辦理」。全部許可事項實行「網上申報、郵寄送達、預約咨詢」辦理方式,做到「網上辦、不見面、保安全、能辦事」。對未實施網上辦理的地區,可通過電話等方式告知工程所在地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承諾疫情過後補辦手續,先行開工建設。如經審查需提供補正材料,因疫情無法在規定時限內提交的,企業可提出申請適當延長補正時限。各地住房保障部門要藉助愛山東APP等融媒體,完善並公布網上申報受理審核操作流程,為住房保障對象提供網上服務。疫情期間,各級行業主管部門原則上不得組織進行各類現場檢查、督查、考核等。
二是持續改進水氣暖報裝服務。大力推廣網上報裝、不見面報裝,通過山東政務網、企業網站、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方式,開通報裝等業務辦理模塊或入口,實現表格填報、資料上傳等功能。依託熱線電話、網上客服、樣表案例等對網上申請工作進行指導,建立網上營業廳,實現線上、線下通辦。疫情期間,對需要准備投產的項目,簡化水氣設施驗收手續,或先投入使用再完善有關手續。
三是簡化優化招投標流程。疫情防控期間,對集中收治場所等應急搶險工程建設項目可由業主採用非招標方式采購,或在招標時酌情縮短有關時限要求。對於涉及保障城市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重要國計民生以及企業生產經營急需的項目,實行「綠色通道」辦理。引導招標人依法、合理設定招標文件發售、投標文件提交等時限,需購買紙質招標文件的通過郵寄方式提供,需提交紙質投標文件的允許郵寄提交。
四是實施住房公積金繳存彈性管理。疫情防控期間,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單位未能及時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說明情況並補繳後,可視同正常繳存。疫情防控一線繳存職工不能正常還款的,不作逾期貸款處理、不計個人罰息。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企業,可按規定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或者按單位和個人各5%的最低標准繳存。
五是對相關企業給予信用激勵。在疫情防控期間作出貢獻的企業,作為良好信用信息納入信用評價體系,在2020年底前申報各級住建部門審批的有關企業資質時以告知承諾方式辦理。其中,參與應急搶險工程建設的企業,年度信用考核提高一個等次,在2020年申報各類資質、獎項時作為最高等級信用企業對待。
六是企業資質人員資格有效期統一順延。各級住建部門審批的各類企業資質和有關人員資格,有效期於2020年1月31日至6月30日期間屆滿的,統一順延至2020年6月30日。其中,二級建造師注冊有效期延長至2020年8月31日。
(十二)抓好年度其它重點工作。深入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國家和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深入實施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精心開展城市設計,精緻推進城市建設,精美呈現城市魅力,不斷提升城市環境品質、生活品質和人文品質。加強城市管理體系化建設,持續提升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助力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體系建設。聚焦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加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力度,狠抓存量滲濾液消減,新建一批生活垃圾焚燒廠,持續抓好住建領域揚塵治理,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貢獻住建力量。
四、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十三)強化組織保障。各地住建部門要緊密結合住建工作實際,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制定實施好具體防控措施,完善疫情防控制度機制,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各項防控措施不折不扣落實落地。同時,選擇一批設計、施工、監理企業作為應急隊伍,保持待命狀態,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應急搶險工程等建設、改造任務,保障全省疫情防控大局需要。
(十四)狠抓工作落實。住建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要大力弘揚嚴實作風,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嚴格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住建事業發展,切實做到兩不誤、兩促進。尤其是要強化狠抓落實的工作導向,對住建各項重點工作實行台賬化管理、項目化推進,制定任務書、時間表、責任狀,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對賬銷號、限時清零,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十五)加強指導監督。各地要加強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經營的監測分析和指導監督,落實監管職責,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對開復工項目的監管,確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對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工程項目,責令其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到位的,從嚴從重追究相關企業和責任人責任。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凝聚住建領域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蓬勃力量,助力全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本實施意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此前我廳出台的有關政策、規定在實施過程中,相應條款與本實施意見不一致的,以本實施意見為准。各地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及時反饋我廳辦公室,聯系電話:0531-87086968。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0年3月6日

⑷ 如何開展社區心理服務

心理健康服務實際是一項社會化的系統工程,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門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因此,首先要在社區逐步建立並完善心理服務的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從組織體系看,一要建立相應的各級社區心理健康工作機構,比如在區的層面,構建以政府為主導,衛生、民政、公安、發展改革、財政、教育、殘聯等相關部門協作,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組織管理體系,提供可用的資源與保護措施,包括政策與配套措施的提出、信息的清晰、環境的支持、跨部門的整合等。二要在社區建立相應的服務體系,如成立心理健康工作委員會,設立心理健康服務中心,開設網站、咨詢熱線,設置心理咨詢室、活動室等。三要充分整合現有資源,每一個人身處的每一社會系統都是個體的整個生態大系統(包括家庭、學校、鄰里、社區等)中的子系統,因此社區心理服務要進行資源整合,形成合力。如調動社區的各種企事業單位以及NGO和NPO(可以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的力量,充分利用各種綜合性醫院、婦幼保健院、學校、私人心理診所、生命救助熱線等公益組織,共同提供社區心理服務。從運行機制來看,「政府牽頭、部門合作、社會參與」是對工作機制的高度抽象概括,但需要細化,如:明確服務規則,即建立相關的職業倫理與道德守則;區內心理咨詢專家社區輪流坐診,接受開放式預約的服務;在校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工作、護理等專業的大學生社區心理服務實踐機制;社區內學校、圖書館、幼教機構開放機制;相關的配套補償機制,如大學生實踐計算學分,擁有心理咨詢專業資質的志願者服務社區實行補休等;以及督導、監督、評價機制等等。

⑸ 請結合食品安全的知識論述中小學生午餐如何保障食品質量

摘要 學生食品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應當是各部門的積極整治和監督,比如:強化食堂管理人員宣傳教育、市場監管局強化落實責任、完善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日常監管、適時開展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加強與教育、公安、衛健等部門的協作配合等等。

⑹ 縣級疾控中心人員編制標准

1、重大及重點傳染病防控
(1)結核病防治。截止6月15日結核病防治門診共接診結核病病人或疑似結核病患者735人次,查痰2205人次,攝胸片735人次。今年市裡下發我縣活動性結核病任務220例,新發現肺結核病人105例,完成全年任務的47.73%;其中陽性病人56例,陽性率為53.33%;痰培養103例,其中塗陰培養為陽性的有4例,分子生物學檢測226人,其中塗陰分子生物學陽性19例。年度塗陽密切接觸者篩查任務數220人,目前共篩查117人,未發現結核病患者,完成全年任務的53.19%。現場追蹤及電話追蹤疑似結核病患者70人。貧困結核病病人醫療救助47人,救助金額4.1497萬元。
(2)性病、艾滋病防治。一是開展宣傳教育工作,2021年上半年開展了艾滋病防治知識進社區、艾滋病防治知識線上有獎問答等宣傳活動,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提高了艾滋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有效遏制艾滋病病毒的傳播;二是高危行為干預,對暗娼、吸毒等高危人群進行行為干預,截止5月底,對暗娼、吸毒者等干預9人次,發放宣傳資料300餘份,安全套160餘只;三是擴大HIV檢測,截止5月底全縣3個VCT點開展咨詢檢測163人次,羈押人員HIV檢測116人次,各級醫療機構開展HIV檢測16898人次,發現並確診HIV陽性14例,梅毒陽性24例;四是免費抗病毒治療。截止到5月底,全縣累計報告病例285例,其中2021年新發艾滋病人/感染者18例,我縣管理存活病例212例,接受免費抗病毒治療201例,抗病毒治療覆蓋率94.8%。 五是持續醫療救助。截止5月底累計救助175人次,救助金額達11.42萬元。
(3)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防控。進一步加強蜱傳疾病防控,今年上半年開展了縣、鄉醫務人員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防控培訓1次,印發蜱傳疾病宣傳海報450份,宣傳折頁20000份;規范病人發現、轉診流程,嚴禁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截留疑似病人;配合上級疾控機構開展我縣發熱伴皮疹疾病監測工作;截至5月底,共報告我縣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確診病例5例。
(4)腸道傳染病防控。4月22日,縣衛健委組織各醫療機構召開了以霍亂、手足口病等腸道傳染病防控會議,安排部署了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全縣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於5月1日全面啟動了腸道門診工作,截至5月底,累計監測上報感染性腹瀉病例128例,監測河、庫、自來水水樣10份和公廁糞便樣5份,均未檢出霍亂弧菌。
2、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
(1)傳染病報告管理。截至5月底,全縣法定傳染病報告1277例,及時報告率與及時審核率均達到100%,其中乙類傳染病620例、丙類傳染病657例;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起,為青山中學感染性腹瀉聚集性疫情。
(2)免疫規劃工作。上半年中心在全力組織保障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的同時不斷推動常規預防接種工作,對全縣所有預防接種門診開展了兩次預防接種工作專項督導檢查;疾控中心上半年共下發免疫規劃疫苗27224支,非免疫規劃疫苗18928支,新冠病毒疫苗356158劑次 ;根據省、市要求結合我縣實際,上半年全縣共報告麻疹疑似病例6例,實驗室確診麻疹病例0例,報告AEFI 51例。截止5月底,全縣民生工程預防接種完成擴大免疫規劃疫苗37863劑次,完成率為45.18% ,序時完成進度108.43%;4.25預防接種宣傳日,在全縣23個鄉鎮設立咨詢台,對防控傳染病,接種疫苗最有效知識進行了咨詢及宣傳。
(3)居民健康檔案。截至5月底,全縣已建居民電子健康檔案508748人份,其中包括65歲以上老年人86141人份、高血壓70403人份、Ⅱ型糖尿病19498人份、嚴重精神障礙患者3027人份,全縣建檔率達到94.03%。
(4)60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年初各鄉鎮制定了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實施方案,各鄉鎮在做好全民疫苗接種同時,有序開展了60歲以上老年人體檢工作,截至5月底,各鄉鎮均已啟動老年人健康體檢工作,縣公共衛生信息管理系統顯示全縣65歲以上老年人體檢有效信息23908條,完成年度任務41.10%。
(5)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截至5月底,縣公共衛生信息管理系統顯示,全縣累計登記管理高血壓70403人,規范管理高血壓55329人,規范管理率為78.58%;累計登記管理Ⅱ型糖尿病19489人,規范管理Ⅱ型糖尿病14542人,規范管理率為74.61%。
查詢國家嚴重精神障礙信息系統,截至5月底,全縣已建檔在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2929人,報告患病率為5.48‰。其中,規范管理2586人,規范管理率87.19%;在冊患者服葯2578人,服葯率為86.92%;規律服葯2441人,規律服葯率為82.30%;在冊患者面訪2184人,面訪率為73.63%。
(6)健康教育。截止5月底,全縣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材料94492份,製作更新健康教育宣傳欄459期次;舉辦健康知識講座498期,173555人次,其中全縣開展了重點人群專題講座43期1353人次;開展健康咨詢活動63期次3637人次.開展個性化健康教育56831人次,其中開展重點人群個性化健康教育7858人次。
3、地方病防治
(1)碘缺乏病、寄生蟲病監測。截止4月底,我縣已經完成了碘缺乏病的檢測工作。對我縣5個鄉鎮的200名8-10歲學生和100名孕婦進行了食用鹽和尿的碘含量檢測並且對學生進行了甲狀腺檢測。
(2)麻風病防治。加強2例現症麻風病人管理,對現症病人規范開展了服葯和隨訪管理。
4、衛生監測與檢測
(1)安全飲用水水質監測。對全縣29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梅山鎮自來水廠枯水期的出廠水、末梢水進行了監測,共採集出廠水、末梢水樣品共62份。完成了各項數據整理分析工作。同時開展鄉鎮、城區水龍頭水第一、第二季度監測,採集出廠水2份、末梢水52份,檢測結果在金寨縣政府網站公示。
(2)職業病檢測。完成職業健康體檢機構683人體檢數據的審核,發現部分數據問題及時通知職業健康體檢機構進行核實。
(3)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在衛健委的牽頭下,對我縣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醫院進行業務的指導,及時發現的問題並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完成哨點醫院上報的157例食源性疾病病例的審核上報工作。
(4)醫療機構消毒質量監測。完成全縣23個鄉鎮醫療機構手術室空氣、物體表面、使用中的消毒劑、醫護人員手部衛生等樣品163份採集工作。
5、腫瘤登記與死因監測
各醫療機構均能落實專兼職人員負責死因監測和腫瘤登記工作,規范使用2019版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截至5月底,全縣共網報死亡個案1450例,完成年度任務36.15%,全縣上報腫瘤發病報卡412例,完成年度任務41.28%。
二、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文明城市創建是常態化工作,縣疾控中心結合自身優勢,深入城鄉開展健康知識宣傳,關心關愛未成年人,走進校園傳遞健康理念,開展控煙禁煙、預防艾滋病、結核病等線上健康宣傳活動,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三、認真抓好黨建工作,全面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持續開展「三會一課」,開展黨史學習和新一輪「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大力培養入黨積極分子。自3月份啟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中心組織職工開展六次集中黨史學習教育,同時組織職工自學,通過黨史教育,促使黨員幹部職工補足精神之「鈣」,把理想信念落實到工作生活各方面,在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四、存在問題
﹙一﹚疾控中心專業人員匱乏
一是編制嚴重短缺、人員數量不足。按照國家編辦、財政部文件要求,基層疾控中心人員編制按常住人口每萬人不得低於1.3人,我縣疾控中心應設編不得低於69人,疾控中心現有編制32個,編制嚴重短缺。現有的32個編制中,實際在崗工作人員只有27人,存在大部分科室只有1人或1人多科現象,日常工作難以正常運轉。二是現有人員整體業務素質不高。中心人員年齡結構不夠合理,出現30至40歲年齡段斷層現象,理論知識老化,整體業務素質較低。滿負荷工作量使大部分職工不能按要求參加上級業務培訓和進修學習,整體素質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重大傳染病防治形勢嚴峻
一是隨著我縣艾滋病發現人數不斷快速增加,50歲以上老年男性發病人數逐年上升,文化層次較低,管理難度加大,另外暗娼、吸毒等高危人群活動非常隱秘、大多數是線上交易,很難達到干預效果。二是很大一部分結核病人是外地報告,造成不能及時規范管理,各鄉鎮疑似肺結核患者登記、報告、轉診、網報、用葯評估、結案等工作存在填寫不規范等問題。三是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防治發病呈明顯上升趨勢,部分鄉村醫務人員對其發病特點不能准確掌握,廣大群眾缺乏相應的防治知識和意識,全縣防控形勢不容樂觀。
(三)新冠疫苗接種壓力大。
金寨縣是勞務輸出大縣,18歲-59歲年齡段的人大部分在外求學或者務工,雖然第一階段目標任務40%第一針劑已超額完成,但第二劑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壓力依然較大。
(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不高
一是緊密型醫共體與專業公共衛生指導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職責不夠清晰,存在工作脫節現象;二是部分鄉鎮衛生院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重視不夠,仍然存在「重醫輕防」思想;三是從事公共衛生人員不足,具體實施人員兼職過多,鄉、村醫務人員責任心不強,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四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信息系統不完善,可操作性較差。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繼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嚴防「外防輸入、內防反彈」。
2、加大新冠疫苗接種宣傳力度,安全有序穩步推進新冠疫苗接種進度。
3、穩步推進衛生應急、傳染病與重大疾病防控、慢性病與地方病防控、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健康危害因素監測等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保障公眾健康。

⑺ 小學生防疫情順口溜是什麼

如下:

1、測體溫,入校園,佩戴口罩記心間。

2、有異常,速隔離,快速報告是第一。

3、師生多,莫團聚,你我保持兩米距。

4、衛健委,120,專業處置樣樣行。

5、常通風,換空氣,兩次消毒莫忘記。

6、要咳素,打噴嚏,低下頭去掩口鼻。

7、懂禮儀,講衛生,及時洗手記得清。

8、課堂上,認真聽,防疫知識要謹記。

9、食堂內,重點地,同向就坐不言語。

10、用餐時,別擁擠,分批分時密度低。

11、放學了,講秩序,措時排隊離校去。

12、廢口罩,不亂棄,規定地點來收集。

13、教室內外勤清理,衛生死角無處覓。

14、人人動手同參與,堅定信心共戰「疫」。

⑻ 衛生健康宣傳欄的英文

衛生健康宣傳欄
publicity column for hygiene and health

⑼ 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廣播電視I事業編准考證在這里能找回嗎

7月14日,記者從英山縣衛生健康局獲悉,近年來,英山縣衛生健康局全面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以建設健康英山為目標,以構建更加完善、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衛生健康服務新體系為重點,團結和帶領全系統幹部職工合力同心、砥礪奮進、開拓創新,推動英山縣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小康決勝戰、城鄉環境治理攻堅戰等戰役中,英山縣衛生健康局交出了一份主動作為、奮發有為、擔當善為的歷史答卷,開創了英山全縣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新局面。
召開衛生健康工作會議
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戰爭 守護群眾健康平安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英山縣衛生健康系統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英山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迅速採取有力措施,推動疫情防控取得決定性勝利。
疫情發生後,英山縣衛生健康局黨組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科學謀劃,統籌全縣醫療資源,組建醫療救治專家組等9個工作專班,及時搶佔主動權,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並對全縣衛生健康工作者實行總動員,不休一天假,全力以赴,堅守崗位抗擊疫情。
在抗擊疫情期間,英山縣衛生健康系統緊盯切斷傳染源和阻斷傳播途徑兩個重點環節,整合相關部門力量加強防控,,推動流調精準化,強化監測消殺,堅持「人物地」同防,有效阻斷疫情傳播。
英山縣衛生健康局統籌全縣醫療資源,成立18人醫療專家組,積極爭取湖南省永州市38人醫療團隊支援英山縣,及時將縣人民醫院確定為定點救治醫院,提前啟用新中醫院區作為留觀病區,積極向上爭取物資,落實精準救治,前移治療節點,堅持中西醫結合。2020年,英山全縣累計報告62個確診病例,除1例患癌病人外,全部予以精準救治,全部治癒出院。最終,以黃岡全市確診病例最少,治癒率最高,並在湖北全省率先實現四類人員清零,英山縣衛健系統多個單位和個人先後獲得國家級和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等各級表彰。
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 提升醫療服務質效
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心揭牌
近年來,英山縣衛生健康局搶抓機遇,大力加強公共衛生補短板工程,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公共衛生項目建設大發展。
據統計,2019至2020兩年內,英山縣衛生領域政府投資項目共計13個,總投資61806萬元。為深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加大對疾控工作投入力度,改善疾控中心辦公用房,新建了P2標準的PCR核酸實驗室,如今,已經湖北省衛健委驗收合格並投入使用;為提升緊急醫療救援能力,英山縣人民醫院投入2000萬元對原有病區進行提升改造;英山縣中醫院完成整體搬遷,二期工程住院(傳染病)大樓正在加快推進中;英山縣婦幼保健院整體搬遷一期工程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目前正在緊鑼密鼓裝修,計劃於年底前搬遷;英山縣精神病醫院新建門診樓一棟4層,醫療條件大為改善;英山縣疾控中心新建項目公共衛生應急中心主體工程已完工,亦計劃於年底前搬遷。
據了解,英山全縣11個鄉鎮衛生院基本功能完善,發熱門診全部完成新建或改建,全部達到省「四化」標准。2020年,楊柳、石鎮2家衛生院被授予「湖北省優秀鄉鎮衛生院」;南河、方咀、紅山、雷店4家衛生院被授予「湖北省合格鄉鎮衛生院」。目前,英山全縣現有村衛生室250個,全部達到「五化」標准,331名鄉村醫生均取得執業資格,織牢公共衛生服務網底。
為做好縣域醫共體建設,英山縣成立了縣域醫療共同體建設管理委員會,統籌推進醫共體工作。組建後的英山縣總醫院,以縣人民醫院為龍頭,聯合縣婦幼保健院、縣中醫院以及所有鄉鎮衛生院(含所轄村衛生室),形成緊密型醫共體,統一建設、管理全縣醫療衛生機構的互聯網+衛生健康工作,實現醫共體內診療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減少患者重復檢查和就醫成本,縣、鄉、村三級聯動,實施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制度,推動大病不出縣、常見病不出鄉鎮、家庭醫生簽約首診不出「村」。
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創建健康幸福家園
發放各類衛生健康資料
為積極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群眾健康素養,近年以來,英山縣衛生健康局以愛國衛生運動為抓手,推進省級衛生縣城創建,實施街面整治、空間整理和市容綜合整治等行動,做好「三場一廁一站」建設,積極進行市政設施更新維修。據了解,英山縣先後拆除嚴重違反城市規劃、影響城市長期發展和市容市貌的建(構)築物340多處,完成了城區16條背街小巷改造、5條道路建設和18處園林綠化工程,並全面啟動創衛「三張門票」工作,開展健康宣講進社區、進學校活動。
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認真實施英山縣「廁所革命」三年攻堅行動,截至2020年底,英山縣衛生健康局共完成全縣戶廁建改71148座,農村公廁建改318座,塆組小公廁1751座。
積極開展健康宣傳教育工作,僅2020年,英山縣衛生健康局全年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295個,累計更換公共衛生宣傳欄2125次,發放宣傳資料155種共189.1萬份,播放音像資料87種共2.96萬次;開展健康知識講座1716場次,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102場次;對十大網格成員單位、各中小學開展了新冠肺炎防治相關知識講座;印發新冠肺炎防控宣傳手冊、宣傳單共計20萬份。其中,製作15種健康教育宣傳冊,發放健康教育手冊86.8萬份,張貼3.2萬份健康教育公益廣告,開展健康巡講26場次,健康巡講進校園活動35場次,主題宣傳活動36場次。
實施健康促進行動,積極創建無煙單位,建設「健康小屋」,推進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開展慢病和死亡因素監測,英山縣衛生健康局對20個行政村、2000名居民開展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調查工作;對15個行政村、750名居民進行了健康素養水平監測工作;開展「萬步有約」健步賽等健康促進活動,引導群眾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改善身體健康指標。
英山縣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在英山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協力同心,認真貫徹落實黨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奮力開啟健康英山建設新征程,努力讓群眾享受更高水平的衛生健康服務,讓健康英山建設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訊員衛健)

⑽ 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通風換氣的情況下無需戴口罩

國家衛健委提出指導意見

低風險地區工作場所可不佩戴口罩

本報訊 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修訂版)》(以下簡稱《指南》),對低風險地區企業和企業職工如何防護提出指導意見。

《指南》要求企業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健康培訓。建立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工作人員健康狀況進行登記,如出現可疑症狀應及時就醫。

對進入企業的來訪人員和工作人員無需進行體溫檢測。加強企業內辦公區域、室內公共活動區域和員工宿舍區的通風換氣。

企業公用衛生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有條件時可在電梯口、前台等處配備速干手消毒劑或感應式手消毒設備。食品等原料從正規渠道采購,保證來源可追溯。食堂採取分餐、錯峰用餐。作業崗位工作人員在通風換氣、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情況下,無需戴口罩。

對於企業職工復工復產後如何防護,《指南》建議職工每日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時,須報告單位並及時就醫。適度運動,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個人衛生,及時進行手衛生,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指南》強調,職工要定期清潔工作和生活場所,工作場所可不佩戴口罩,採取錯時、錯峰用餐。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間,盡量減少外出,如需外出,應正確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減少參加聚餐、聚會等活動。減少前往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和人員密集的場所。(魏文)
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導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做好防護,結合夏季防控特點,2020年6月17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對《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防控技術指南》進行了修訂調整,形成《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修訂版)》。

修改後的防護指南,適用於低風險地區,從整體上對公眾日常防護、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員防護措施提出指導意見。

類別由原來的50類增加到65類,增加了展覽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健身運動場所、旅遊景點、游泳場所、公共浴室、進口物資轉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機構等場所,以及影劇院、游藝廳、歌舞廳(KTV)等密閉式娛樂休閑場所的防護要求,另增加了售貨員、食品消費者、食品從業人員、傷殘人士、教師的個人防護指南。

在防護措施上,根據季節、場所等差異化特點,完善了夏季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細化了合理使用空調的方法,按照不同場景、不同場所和不同人群調整了體溫檢測和戴口罩、戴手套等具體防護措施。

單位篇之機關事業單位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健康培訓。

2.建立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工作人員健康狀況進行登記,如出現可疑症狀應及時就醫。

3.在單位入口處對工作人員和外來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正常者方可進入。體溫異常者,建議及時就醫,就醫途中正確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

4.加強辦公室、食堂和衛生間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調,開啟前檢查設備是否正常,新風口和排風口是否保持一定距離,對冷卻塔等進行清洗,保持新風口清潔;運行過程中以最大新風量運行,加強對冷卻水、冷凝水等衛生管理,定期對送風口等設備和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

5.在辦公室、食堂和衛生間等場所應設置洗手設施,有條件時配備速干手消毒劑或感應式手消毒設備。加強對食堂、宿舍、衛生間等重點部位的清潔和消毒。

6.食品等原料從正規渠道采購,保證來源可追溯。鼓勵錯峰用餐,減少堂食和交流。

7.工作人員注意個人衛生,及時進行手衛生,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8.工作人員在通風換氣、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情況下,無需戴口罩。

9.通過海報、電子屏和宣傳欄等加強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宣傳。

10.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對相關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閱讀全文

與衛健宣傳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旅遊網路營銷的策略研究 瀏覽:982
如何策劃單位迎新春活動方案 瀏覽:944
中職市場營銷基礎授課計劃 瀏覽:741
貴州富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
西瓜現場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565
市場營銷好還是運營支持好 瀏覽:229
人民大學市場營銷專業 瀏覽:427
雅戈爾gy營銷推廣方案 瀏覽:862
市場營銷咖啡 瀏覽:73
銀行跨年度電話營銷方案 瀏覽:79
市場營銷理論的中心 瀏覽:224
中秋節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09
洞悉消費者的市場營銷策略 瀏覽:778
茶具店做促銷活動語言 瀏覽:728
試課稿市場營銷 瀏覽:291
銀行團委搞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48
教育培訓方案實施步驟 瀏覽:307
病毒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144
北京網路營銷公司有多少家 瀏覽:76
中國移動電子商務中心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