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虎門銷煙主要講了什麼
虎門銷煙(Destruction of opium at Humen,1839年6月)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此次戰爭時簽訂的。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國際禁毒日。虎門銷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次,這次禁煙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的本質,喚醒了中國人們的愛國意識。 經過這次事件,禁煙英雄林則徐被中國人尊為民族英雄。 [6] 其清廉、剛正不阿的品質也甚為後人傳頌。但是,從結果上看「虎門銷煙」的成果未得到延續,沒有有效地解救中國於水火之中,給英國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提供了借口(之前是經濟、文化、政治方面的侵略)。原因在於,禁煙運動直接損害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利益,英國政府很快決定對中國發動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虎門銷煙」也成為了外國列強發動鴉片戰爭的導火索。從這個角度看,「虎門銷煙」是中國半殖民地化加速進行的標志,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8]
英國走私鴉片掠走中國大量白銀,並嚴重摧殘著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 [34] 虎門銷煙一方面喚醒了當時中國很多愛國的有識之士,他們開始反省,重新定位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國」自居。 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國在中國的鴉片交易,沉重打擊了英國資產階級在中國的貿易掠奪,展示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定決心和覺醒意識 [10] ,鼓舞了中國人民的鬥志。 [35]
此外,這次事件還成為世界的禁煙運動的一個範例,歷史上很多國家、地區結合自身的情況對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泛濫。
❷ 關於虎門銷煙的資料
虎門銷煙(1839年6月)是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那次戰爭時清政府簽訂的。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國際聯盟把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定為「國際禁煙日」。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有138個國家的3000多名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與會代表一致同意將虎門銷煙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同時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解決毒品問題。
❸ 《虎門銷煙》的意義不包括什麼
虎門銷煙的意義不包括:是中國近代史開端;研究鴉 片製作的方法和工藝。
虎門銷煙的意義主要有:取得禁煙斗爭勝利;林則徐為民族英雄;顯示了中華民族反侵略的堅強意志;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國際禁毒日。
虎門銷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次,這次禁煙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的本質,喚醒了中國人們的愛國意識。 經過這次事件,禁煙英雄林則徐被中國人尊為民族英雄。
林則徐其清廉、剛正不阿的品質也甚為後人傳頌。但是,從結果上看「虎門銷煙」的成果未得到延續,沒有有效地解救中國於水火之中,給英國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提供了借口(之前是經濟、文化、政治方面的侵略)。
❹ 虎門銷煙是哪一年哪一月哪日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是禁煙運動的偉大勝利,沉重打擊了英國侵略者。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國際禁毒日。
(4)虎門銷煙禁毒宣傳擴展閱讀:
林則徐深入調查研究,採取了嚴厲的措施禁煙:
1、勒令煙販三日內全部上繳所存鴉片。
2、要求外商寫下永不夾帶鴉片的保證書,否則,「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
3、積極備戰,在川鼻和尖沙咀擊敗英國侵略軍的挑戰。經過斗爭,擊敗了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阻止禁煙的陰謀,封鎖了洋館,撤退了中國雇員,迫使英美煙販於四五月間交出鴉片二萬余箱,共重二百三十七萬余斤。
❺ 世界禁毒日和虎門硝煙的聯系
每年的6月26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
20世紀80年代,毒品在全球日趨泛濫,毒品走私日益嚴重。面對這一嚴峻形勢,聯合國於1987年6月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了關於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的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並建議將每年的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共同抵禦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屆聯大通過決議,正式將每年的6月26日確定為國際禁毒日。
從1992年起,國際禁毒日每年都有一個活動主題,以達到國際社會關注和共同參與的效果。如1992年國際禁毒日的口號是:「毒品,全球問題,需要全球解決」;1998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無毒世界我們能做到」;1999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親近音樂,遠離毒品」;2000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Facing Reality: Denial, Corruption and Violence;2001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體育拒絕毒品」;2002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吸毒與艾滋病」。2003年國際禁毒日主題是:「讓我們討論毒品問題」 (2003年我國「6·26」國際禁毒日的宣傳主題為 「遠離毒品,關愛未來」)。2004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抵制毒品,參與禁毒」。2005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珍惜自我,健康選擇」。2006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毒品不是兒戲」,旨在呼籲國際社會重視對少年兒童的反毒教育,讓他們了解毒品的危害,保護少年兒童遠離毒品,為他們提供健康的成長環境。
1990年2月在紐約召開的聯合國第17屆禁毒特別會議通過了《政治宣言》和《全球行動綱領》,並鄭重宣布將20世紀最後10年(1991年-2000年)定為「國際禁毒十年」。要求各國立即開展有效而持續的禁毒斗爭,促進《全球行動綱領》的實施。1998年6月,聯合國第二次禁毒特別聯大通過的《政治宣言》、《減少毒品需求指導原則宣言》、《在處理毒品問題上加強國際合作》等文件,就加強國際司法合作、控制興奮劑、減少毒品需求、打擊洗錢、鏟除非法毒品作物,為全世界建立一個「無毒品世界」制定了跨世紀戰略。
道光18年11月15日,林則徐受命欽差大臣,已經來臨的1839是使禁煙史上最重要的翌年,對林則徐一生來說是最輝煌的歲月。
1839年3月10日林則徐經過兩個月的旅程到達廣州,成千山萬的人擠滿了珠江兩岸,人人爭睹欽差的風采。整個廣州都在等待和傾聽欽差大臣的聲音,林則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轅門外貼出的兩張告示《收呈示稿》宣明欽差大臣道廣州的目的使查辦海口事件。另一個《關防示稿》無異於欽差大臣此行的第一個宣言,是採取禁煙行動的先聲。這個告示是林則徐作為欽差大臣向廣州官員、百姓和外國人的首次公開亮相,它不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為了駕奴極其復雜的局面。林則徐的日記記載,他當天住在越華書院。
廣州處在暴風雨的前夕,不管是歡欣還是懼怕,期待還是仇恨,它總歸要伴著雷鳴閃電,鋪天蓋地的來了……
1839年3月18日,林則徐發布兩個諭貼。
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國人離開廣州。
3月21日下令包圍商館。
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國鴉片販子顛地。
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的到來,矛盾自然轉移道他身上,他到達當天,林則徐下令停泊在黃浦江上的一切外國船隻封艙,當天晚上封鎖商館,並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國雇員。但是義律是一個十足的大流氓,面對林則徐的命令,出爾反爾,採取無賴、訛詐、欺騙、撒謊的卑鄙手法交替使用。義律狡猾多端,但不是林則徐的對手,3月28日,向林則徐呈送了《義律遵諭呈單繳煙二萬零二百八十三箱稟》。
從林則徐1839年3月10日到達廣州,到義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繳出全部鴉片,總共18天,這充分說明了林則徐收繳鴉片第一回合的勝利。
林則徐與鄧廷楨等人會商後,就收繳的地點、驗收、押運、存儲、看管、守衛等各個環節做了無懈可擊的指令和安排。
4月10日林則徐、鄧廷楨鄧親赴虎門檢查收繳前各項准備工作。
4月11日開始收繳,林則徐親自監督收繳全過程。
5月18日,實用了34天,共收繳煙土19187箱,又2119袋,總重量1188127公斤。
收繳的這段日子,林則徐一刻不怠的監督這一龐雜的過程。日夜操勞,一絲不苟,無一紕漏。
繳煙獲得了完全的勝利,但如此巨量的鴉片如何處置,外國人推測中國可能對鴉片實行專賣,從而使鴉片買賣合法化,但他們想錯了。林則徐報告道光皇帝,要求驗明實物數量,然後焚毀。道光對林則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讓林則徐和鄧廷楨、怡良等人將收繳的鴉片就地銷毀。
6月3日,歷時23天的虎門硝煙,在林則徐的指揮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決不屈服於侵略的決心。虎門銷煙,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虎門銷煙,展示出中華民族無以倫比的偉大形象,是抗擊外來侵略的勝利。林則徐,理所當然地是這一事件的組織者、指揮者和完成者。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已毫無愧色地成為歷史巨人了。
150年前,英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主義國家。他不斷的在世界各地瘋狂的掠奪殖民地,還企圖用鴉片打開中國的大門。
廣州市外國煙販子的販毒中心。1838年廣州地方政府處決一個中國的鴉片販子,英國煙商竟然出來阻撓,激起了廣州人民的義憤。1839年2月,一萬多名群眾到外國人民居住的旅館前示威,聲討外國煙販干涉中國內政的罪行。
1839年3月,林則徐到了廣州,禁煙運動迅速展開。他一面加緊整頓海防,嚴拿煙販;一面限令外國煙商交出鴉片。林則徐在給外國煙商的通知中說:「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由於林則徐堅定的態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國煙是被迫交出鴉片2萬多箱。
林則徐下令在虎門將鴉片公開銷毀,並帶領大、小官員親自監督。他令人將鴉片放入挖好的兩個大池子里,池中放入鹵水,鴉片浸泡半日後,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降生水煮沸,就把鴉片銷毀了。經過22天,才把繳獲的鴉片全部銷毀。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虎門銷煙」。
硝煙的正義行動,取得了廣大人民的支持,虎門海灘每天都有上萬人觀看,人們無不拍手稱快。外國人看到這情形,也對林則徐禁煙的果斷表示欽佩。
虎門銷煙是我國近代史上反帝斗爭中的光輝一頁。
從這些資料上看,二者之間沒什麼聯系
❻ 虎門銷煙主要講了什麼
虎門銷煙(1839年6月)是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那次戰爭時清政府簽訂的。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國際禁毒日。
http://ke..com/view/39023.htm
❼ 虎門銷煙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現實意義:虎門銷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次,這次禁煙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的本質,喚醒了中國人們的愛國意識。 經過這次事件,禁煙英雄林則徐被中國人尊為民族英雄。其清廉、剛正不阿的品質也甚為後人傳頌。
歷史意義:林則徐領導禁煙運動的勝利,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虎門銷煙」是中國近代史上反對帝國主義的重要史例,也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史學家認為,它展示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決心,對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有著標志性的意義。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國際禁毒日。
新中國成立前,虎門要塞司令曾在當年銷煙的地方立了一座高約一米的「林文忠公銷煙處」的紀念碑。但無人管理,整個銷煙池舊址雜草叢生,荒蕪不堪。
新中國成立後,為紀念虎門銷煙這一大義凜然的壯舉,紀念林則徐這一偉大的民族英雄,中國政府於1957年在銷煙池舊址上建立了林則徐紀念館,豎起了「林則徐紀念碑」。
❽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與林則徐虎門銷煙有關系嗎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與林則徐虎門銷煙有關系。
因林則徐虎門銷煙是6月3日起,到6月26日止,故將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由138個國家的3000多名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並與會代表一致同意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同時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解決毒品問題。
每年「6.26」國際禁毒日前後,各級政府都會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及其他多種形式集中開展禁毒宣傳活動。
(8)虎門銷煙禁毒宣傳擴展閱讀:
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虎門銷煙正式開始,虎門搭起了一座禮台,前面掛著一面黃綾長幡,上書「欽差大臣奉旨查辦廣東海口事務大臣節制水陸各營總督部堂林」,廣東各高級官員全部出席。由於銷煙是公開參觀的,加上是端午節前後,因此人們紛紛前往虎門淺灘。
另外,不販鴉片的外商、領事、外國記者、傳教士等等,都專程由澳門或其他地方前來參觀,當中無一是英國人,以抗議清廷對英國人財產施加壓迫。
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國際禁毒日。
虎門銷煙一方面喚醒了當時中國很多愛國的有識之士,他們開始反省,重新定位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國」自居。 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國在中國的鴉片交易,沉重打擊了英國資產階級在中國的貿易掠奪,展示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定決心和覺醒意識。
此外,這次事件還成為世界的禁煙運動的一個範例,歷史上很多國家、地區結合自身的情況對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泛濫。
❾ 中國古代禁毒大事跡
林則徐虎門銷煙:
林則徐於1838年12月31日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往廣東查禁鴉片,抑制該省水師。他於1839年3月10日抵達廣州,在兩廣總督鄧廷楨的合作下,依靠廣州人民禁煙。
當時,鴉片商人和英國代表都抱觀望態度。林則徐宣稱:「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
3月18日,林則徐命十三行頒給諭帖,嚴令外商繳出鴉片,並保證以後不再販賣鴉片。24日,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從澳門潛入廣州洋館,阻止外商交煙。
林則徐一面派兵監視洋館,封銷廣州、澳門之間的交通線,一面曉諭英商,論理、論法、論情、論勢,說明必須禁絕販煙。
27日,義律被迫遞函允繳鴉片。4月11日,林則徐、鄧廷楨親抵虎門驗繳鴉片。從4月12日至5月21日,共收繳鴉片19187袋,餘8箱留為樣品,後來銷毀。
6月3日,林則徐在虎門銷煙,經22天方銷完。虎門銷煙是禁煙運動的高潮,是對於數十年來外商販運鴉片的嚴正抗議和堅決打擊,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
虎門銷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次,這次禁煙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的本質,喚醒了中國人們的愛國意識。
經過這次事件,禁煙英雄林則徐被中國人尊為民族英雄。其清廉、剛正不阿的品質也甚為後人傳頌。但是,「虎門銷煙」並沒有有效地解救中國於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國對中國的侵略。原因在於,禁煙運動直接損害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利益。
英國政府很快決定對中國發動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虎門銷煙」也成為了外國列強發動鴉片戰爭的導火索。從這個角度看,「虎門銷煙」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腳步,從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近代史的發展。
虎門銷煙一方面喚醒了當時中國很多愛國的有識之士,他們開始反省,重新定位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國」自居。 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國在中國的鴉片交易,沉重打擊了英國資產階級在中國的貿易掠奪,展示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定決心和覺醒意識。
此外,這次事件還成為世界的禁煙運動的一個範例,歷史上很多國家、地區結合自身的情況對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泛濫。
林則徐領導禁煙運動的勝利,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虎門銷煙」是中國近代史上反對帝國主義的重要史例,也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史學家認為,它展示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決心,對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有著標志性的意義。
❿ 虎門銷煙的故事
面對鴉片奴化中國百姓、和大量白銀的流失,林則徐站出來大呼:再不禁煙,中國就不會有白銀當軍餉,就不會有強壯的士兵抵抗侵略了,為了國家的尊嚴,必須禁煙。皇帝讓林則徐去廣州查禁鴉片。
有些外國商人照辦了可英國商人不肯,英國政府的代表還策劃陰謀,企圖頑抗,林則徐當機立斷,堅決行使主權,中斷與英方的貿易並不再供應食物和水。英國人沒辦法,只好繳出了鴉片。
1839年6月3日這一天,林則徐親自到虎門海灘,主持銷毀害人的毒品鴉片.他以無比的勇氣和決心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
林則徐本想將鴉片運回京師銷毀,不過御史鄧瀛認為為防鴉片被偷偷換掉,就地銷毀更好,道光帝同意。
林則徐決定於虎門公開銷煙,接下來林則徐就要找出銷毀鴉片的方法。林則徐曾使用傳統銷毀鴉片「煙土拌桐油焚毀法」,但膏余卻會滲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於是林則徐找出第二種方法「海水浸化法」。
海水浸化法的辦法是在海邊挑挖兩池,池底鋪石,為防鴉片滲漏,四周釘板,再挖一水溝。將鹽水倒入水溝,流入池中。接著把煙土割成四瓣,倒入鹽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煙土溶解。
各名士兵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攪拌,務求煙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時,把池水送出大洋,並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
當天日記里又說:「以日內消化鴉片,放出大洋,令水族先期暫徙,以避其毒也。」
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虎門銷煙正式開始,虎門搭起了一座禮台,前面掛著一面黃綾長幡,上書「欽差大臣奉旨查辦廣東海口事務大臣節制水陸各營總督部堂林」,廣東各高級官員全部出席。由於銷煙是公開參觀的,加上是端午節前後,因此人們紛紛前往虎門淺灘。
另外,不販鴉片的外商、領事、外國記者、傳教士等等,都專程由澳門或其他地方前來參觀,當中無一是英國人,以抗議清廷對英國人財產施加壓迫。
虎門銷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次,這次禁煙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的本質,喚醒了中國人們的愛國意識。 經過這次事件,禁煙英雄林則徐被中國人尊為民族英雄。
其清廉、剛正不阿的品質也甚為後人傳頌。但是,「虎門銷煙」並沒有有效地解救中國於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國對中國的侵略。
原因在於,禁煙運動直接損害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利益,英國政府很快決定對中國發動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虎門銷煙」也成為了外國列強發動鴉片戰爭的導火索。從這個角度看,「虎門銷煙」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腳步,從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近代史的發展。
虎門銷煙一方面喚醒了當時中國很多愛國的有識之士,他們開始反省,重新定位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國」自居。 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國在中國的鴉片交易,沉重打擊了英國資產階級在中國的貿易掠奪,展示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定決心和覺醒意識。
此外,這次事件還成為世界的禁煙運動的一個範例,歷史上很多國家、地區結合自身的情況對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泛濫。
林則徐領導禁煙運動的勝利,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虎門銷煙」是中國近代史上反對帝國主義的重要史例,也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史學家認為,它展示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決心,對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有著標志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