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的電影、電視劇又那些
新醉打金枝編輯本段片名:新醉打金枝片長:34集監制:鄺業生導演:陸劍民 成志超編劇:關玲時間:2005年製作:浙江華策影視 香港無線電視主演:郭曖--張家輝飾昇平--蔡琳飾歐陽英--蒙嘉慧飾秦風--喬振宇飾洛霞--劉庭羽飾寶妃--王琳飾荷花--唐群飾李修文--李立飾皇帝--洪劍濤飾郭子儀--王志華飾晉王--黃達亮飾李權--高鑫飾這一次重新投拍的《醉打金枝》分為《逍遙人生》、《軍校冤家》、《郭家蒙難》、《醉打金枝》四大部分,這四大部分在保持原有劇情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時尚、新穎的元素,全劇除了重點演繹經典愛情故事外,還洋溢著喜劇、搞笑情節,又包含了懸疑、破案以及古代官場公案故事,和老版的《醉打金枝》相比,新版的《醉打金枝》更有深度,更有可看性,也更有時代感。 故事大綱編輯本段唐代中葉,經歷武後亂政、安史之亂,終於迎來一段太平盛世。及至代宗,朝中形成兩大勢力,分別是以代宗堂兄晉王為首的一眾文臣,與汾陽王郭子儀所領的一眾武將。兩大陣營常因不同政見而爭執不休,晉王與子儀表面關系和洽,背地裡暗藏殺機。郭子儀是三朝元老,歷玄宗、肅宗及代宗三帝,戰功彪炳,在平定安史之亂、力抗回紇入侵中,立下汗馬功勞。德高望重的子儀,自然成為佞臣中傷的目標。肅宗聽信讒言,數度將其削權、貶官,但子儀每在大唐危急之際,都能領郭家軍平定外亂,安定社稷,使肅宗再度重用他,甚至以異姓封王,晉封汾陽郡王。子儀的聲望也讓代宗又愛又恨,他既愛子儀之才,又疾子儀功高。心胸狹隘的代宗有時對子儀寵信有加,有時卻又故意刁難,以一挫子儀之氣為快。子儀有七子八婿,堪稱福祿壽全。故事,從子儀的第六子郭曖開始……郭曖生性樂天,不受拘束,因五位哥哥均品學兼優,幷有統軍才能,被子儀悉心栽培為接班人。幼弟郭曙則為典型二世祖,只顧吃喝玩樂,常遭子儀責備。郭曖處於兩者之間,不受監管,又不用受罰,且經常在外為郭家收取田租,樂得逍遙。豈料連番意外,五位哥哥曜、旰、晞、昢、晤或病或歿,汾陽王府世子一位竟落在郭曖頭上。年近七十的子儀別無選擇,要把郭曖馬上訓練成才德兼備、智勇雙全的繼承人!喜作閑雲野鶴的郭曖從此飽受訓練之苦。郭曖本有一紅顏知己洛霞,雖然郭曖有心迎娶洛霞為妻,無奈洛霞因環境所迫,流落風塵,郭曖不敢貿然向子儀提出親事。這時子儀要他立即入「尚武堂」接受訓練,郭曖和洛霞被迫暫時分離。在「尚武堂」內,郭曖與少年英雄秦風結成莫逆,更與性格內向懦弱的晉王獨子李修文成為摯友,三人極其投緣,堪稱「尚武三傑」!「尚武堂」除了招募壯男練兵外,還訓練了一隊女兵,代宗的掌上明珠昇平公主帶著她的貼身宮女劍眉、星目也混在這班女兵之中。昇平公主是先皇後所出,深得代宗寵愛。先皇後本是代宗摯愛,可惜天妒紅顏,先後誕下昇平和太子李適後便病逝。代宗對這雙兒女甚為溺愛,從而形成昇平刁蠻任性的性格。但昇平本性善良不改。一次昇平公主前往拜佛,遇白衣少年秦風。昇平對秦風一見鍾情,探知秦風在「尚武堂」,便不惜紓尊降貴,掩飾身份混入「尚武堂」結識秦風。可是,昇平與郭曖是水火不容的斗氣冤家,雙方在「尚武堂」重遇,斗得不亦樂乎。直到一日郭曖得知昇平是金枝玉葉,才大驚失色。幸好這時昇平偷入「尚武堂」一事也被代宗與皇後知道,被召回宮中。昇平遂鼓起勇氣向秦風表白,遭秦風拒絕。原來秦風早已指腹為婚,雖從未與對方見過一面,但忠直的秦風卻死守著這個婚約,所以拒絕了昇平的愛意。這時,郭曖思念洛霞日久,偷偷前往見洛霞一面,豈料洛霞竟然了離開居所,音訊沓然。郭曖和昇平同病卻不相憐,斗氣日益升級,竟差點兒在酒館中大打出手。正當郭曖和昇平斗得難分難解之際,子儀與晉王之爭也進入白熱化。代宗壽誕在即,四方臣邦進貢來朝。早有問鼎大唐野心的吐蕃王子阿提力在賀壽時,設下一文一武兩道難題。如大唐朝中無人能解,阿提力便可肆意奚落朝中上下。令代宗顏面無全。偶然一機會,阿提力得見昇平公主,驚為天人,欲娶昇平為妻。時晉王破解了阿提力其中一道難題。阿提力便施計逼代宗答應,如果在武題中阿提力得勝,便將昇平公主出嫁吐蕃。昇平得知父皇以她的終身大事作了賭注,天天纏著代宗哭訴,吵著不要嫁給吐蕃皇子。代宗只得哄著昇平,以圖後計。大唐面對難題,群臣無策。
『貳』 好像是唐朝邊疆叛亂 一個老和尚帶著聖旨帶領幾個人去平定其中一個是啞巴 電影名是什麼
電影名:大漠紫禁令
導 演:方翔
編 劇:西亢 楚石 李准
主 演:周里京 朱宛宜 濮存昕 趙曉明 馬恩然
上 映:1986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大漠紫禁令 (1986)故事梗概
長安馬球場,戒備森嚴,唐宣宗李忱正和眾妃們觀看馬球。突然,一飛騎沖進球場,騎手跌落馬下,雙手高舉著鷹牌羽書。來者是西涼信使。吐蕃國達摩贊普逝世,引發內亂,張儀潮率數萬民眾起義沙州,望朝廷發兵增援,恢復大唐故地。宰相白敏中認為,出征不如派一名干練使臣持朝廷金印詔書西去沙州安撫張儀潮,可避免一場戰爭殺戮,使西域諸州保持安寧。宣宗採納了白敏中的意見,決定派慈恩寺和尚文慧出使沙州。文慧帶隨從李七郎、耿超離長安西去,被正在長安打探消息的吐蕃宰相之女尚色蘭探知,派密使急報吐蕃。文慧一行三人來到清水驛站留宿。夜間,金印、詔書被兩個黑衣人盜走。李七郎、耿超發現後策馬急追,樹林中,盜印人已死,金印不知去向。文慧一行來到甘州城,適逢數萬唐人舉行祭祖大典。文慧在祭儀式上申明大義,希望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善互敬,共享太平。尚色蘭聽了文慧的一番話若有所思。祭祖大典後,文慧被黑馬王彪騙至魔窟。此時,文慧才知道金印已落到王彪之手。李七郎被尚色蘭誘騙活捉,李向尚說明原委,尚決定救出文慧。匪窟鏖戰,王彪一命歸天,文慧被救出,七郎受傷身亡。尚色蘭和文慧等人繼續西行。沙漠中,尚色蘭乘小憩之際盜竊金印、詔書,被耿超發現。文慧再次向尚色蘭說明道理,尚色蘭還回金印、詔書,准備返回吐蕃說明大唐宗旨。不料吐蕃大將尚恐熱為了爭奪王位,將尚色蘭的父親宰相尚思羅監押,尚色蘭為救其父也落入尚恐熱手中。文慧一行終於到達沙州,他向張儀潮宣讀了大唐詔書,並授其節度使金印。當他得知尚思羅父女要遭尚鞏熱毒手時,不顧勸阻,隻身前往吐蕃部落。文慧的到來引起吐蕃百姓的轟動。在祭祀儀式上他講經說法,申明大義。被愚弄的人們醒悟過來。尚恐熱懾於眾怒,釋放了尚思羅父女,和張儀潮進行和平談判。
『叄』 平定南江原文關於諸葛亮的片段
曹操攜官渡大勝之威,率領大軍南下,荊州劉琮不戰而降,此時曹軍士氣旺盛,平定江南指日可待。此時是誰統領軍隊擋住了曹操的進攻,進而擊敗曹操,使曹操引軍北歸。
三國演義中有群英會蔣干盜書、龐統獻連環計、周瑜打黃蓋、草船借箭、諸葛亮借東風等精彩描述,三國演義中總體上是說周瑜帶大軍打敗了曹操,劉備軍沒有作為。
更有言論認為,三國演義誇大了劉備軍的戰績,是周瑜擊敗曹操,孤窮劉備抱頭鼠竄,無立錐之地,更有說赤壁之戰完全不存在。
我們來看下《三國志》這場戰爭的關鍵人物傳記里時怎麼記載的:
一、曹操傳記中記載
《三國志.武帝紀》中主要有兩點:
1、孫權為救援劉備,進攻合肥;
2、曹操到赤壁和劉備戰,戰敗,軍中發生瘟疫,曹操退軍,劉備得到荊州及江南;
3、陳壽引用的史料中描述,劉備燒曹操戰船,劉備擊敗曹操,孫權進攻合肥,未提到諸葛亮、周瑜。
武帝紀只提到劉備,按此處記載劉備應該是赤壁之戰的統帥。
二、劉備傳中的記載
《三國志.先主傳》中主要記載:
1、劉備派諸葛亮去孫權處求援;
2、孫權派周瑜、程普帥領水軍數萬來戰曹操;
3、戰於赤壁,大敗曹操,燒了曹操的戰船;
4、赤壁之戰後,水陸並進,追擊曹操,趕上瘟疫,曹軍北還。
此記載中看,是孫劉聯軍擊敗曹操,註:蜀中沒有史官,此傳記並非是陳壽參考蜀國記載編寫,沒有偏向劉備軍。
三、諸葛亮傳的記載
《三國志.諸葛亮傳》中主要記載:
1、諸葛亮說服了搖擺不定的孫權
2、諸葛亮帶吳國援軍來見先主,一同擊敗曹操。
此記載中看,是孫劉聯軍擊敗曹操,劉備在前;
四、孫權傳記的記載
《三國志.吳主傳》中主要記載:
1、孫權派周瑜、程普各領萬人,靠近劉備;
2、在赤壁大敗曹操,曹操自己燒毀了剩餘的戰船,退兵,士兵缺少糧草,加上瘟疫,死者大半;
3、赤壁戰後,劉備、周瑜追至南郡。
此記載中看,是孫劉聯軍擊敗曹操,劉備在前;
五、周瑜傳記的記載
《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中主要記載:
1、黃蓋獻火攻計策;
2、黃蓋詐降,燒曹操戰船,火延燒到路上營寨;
3、戰後仍然是劉備、周瑜追趕;
此記載中看,是孫劉聯軍擊敗曹操,劉備在前;
『肆』 經典平定觀後感300字
今天,我和同學們在學校觀看了一部打仗片《百團大戰》,看電影的過程中,有笑聲,有淚水,有令我們敬佩的地方,也有令我們學習的地方。
1940年,是中國抗戰處於最困難的地方,人力兵力都遠不如日本,由賀龍、鄧小平、關向應、左權、彭德懷等領導人領到抗戰,姚家峪戰爭中,彭德懷是副總司令,左權也是這次戰爭的主要人物。
映入眼簾的是可惡的日本帝國主義者闖進了老百姓家,把家中的一切翻了個遍,把村子裡的老百姓用冰冷的槍一個個打死了,他們闖進了一個老百姓的家裡,看見一個孕婦正在產子,日本人沒有直接殺死她,而是用火把房子燒掉了,日本人集體大笑起來,他們奸詐的一笑讓我很氣憤,我急的直拍桌子,更令人氣憤的一幕還是發生了:村子唯一一個倖存者逃跑時,被日本軍官發現,被直接殺死了,我覺得太可惜了,如果他逃了出去,一定能得到八路軍的援助,此時,村子已成了一片廢墟,廢墟下埋著一個個生命,彭德懷知道以後,決定了八月二十日凌晨開戰,我方的八路軍又是炸橋又是鐵路戰爭的,把日方打的是落花流水,軍火庫被炸,兵也慘失很多,這事被我方領導知道後,決定炮轟「娘子關車站」,經上次,我方很有勝算,本來日方就要失敗了,卻突遭增援,敵方增援後,我方火力不足,最後傷亡慘重。彭德懷說:「中國不會投降。」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華北八路軍組織了「百團大戰」,但是,日本的特務發現後。日方有了新的作戰地點—關家堖,左權要炸了日本的作戰地點,得到了八路軍總部的肯定,他們裝作送糧食的混進去,然後來了個突然襲擊,日方和中方正面開戰,我方連續襲擊了日方的炮樓和數量裝甲車,日本可算上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中方勝利了。可,不服氣的日本又來了,我方因沒有準備,賠了許多兵,彭德懷見狀,准備炸山,我方埋了許多炸葯,等待最後一刻。日方殺死了政委梁山、啞巴、姚尚武,這讓我方嚴重兵力不足,炸山是唯一的選擇。山炸開了!日本兵沒留下一個活口,中國勝利了!
整部影片,我想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們:無堅不摧。他們做事考慮的非常周全,他們只有一個目標:我們要救老百姓!他們是無辜的!正是因為這個目標,才會使他們視死如歸。
看啊!這就是最可愛的人,無論在什麼年代,他們永遠都在困難的最前面,永遠都是把危險留給自己!
『伍』 聽說平定宋家莊的趙傑混的不賴
哎呀,這二年這趙傑還是有點名氣啊。陽泉平定的我認得老,小孩孩了還是。 我加的他QQ了還他空間有照片
『陸』 平定西域獻俘禮圖的作品概述
平定西域獻俘禮圖:手卷。為設色紙本,縱42厘米,橫1800厘米。作者:徐揚,全圖描繪人物眾多,街市整齊,地域特徵明顯,繪圖用筆細致入微,色彩鮮艷飽滿,全圖以寫實的筆法,描繪了一個歷史時刻的片斷,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是乾隆時期清朝宮廷紀實繪畫的又一佳作 。
畫幅上「乾隆鑒賞」、「乾隆御覽之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寶」、「嘉慶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等五璽俱全。宮廷的原樣裝裱,包首為織錦,題簽上的文字為「徐揚畫平定西域獻俘禮圖」,玉制的別子亦保存完好。此畫卷曾經著錄於《石渠寶笈》,十分珍貴。
『柒』 思念也從不曾駐扎,亂為平定何以為家是那首歌的歌詞
《星月傳奇(電視劇《星月傳奇》片頭曲)》
軍令急如火星落下
思念也從不曾駐扎
亂未平定何以為家
此一去勝負無定甲
孤軍長驅祁連山下
馬一跨哪怕生命是代價
讓我的臂膀
變成你的城牆
如果我倒下
也相約在天堂
就讓逆風的野望
風干最後的淚光
直奔著生死的前方
讓我的臂膀
變成你的城牆
如果我倒下
就相約在天堂
因為我知道你也望著這月亮
等著我歸去變成一座
守護著你的城牆
『捌』 平定刻花瓷的介紹
平定刻花瓷是漢族傳統陶瓷中的藝術珍品,始於唐、興於宋、經五代而衰於金,具有千年歷史,史稱千年古窯,舊有西窯之稱。是具有中國古代定窯系典型風格的,中國獨一無二的漢族民間特色陶瓷藝術。該瓷現有以黑釉刻花為主的包括棕釉、白釉、黃釉、仿哥開片釉、窯變釉、剪紙漏花加彩和木葉窯變釉等多種陶藝絕活。
『玖』 平定鎮的簡介
平定鎮位於廣東省化州市北部,地處兩廣、三縣(市)、九鄉鎮交匯點,東鄰那務鎮、播揚鎮,南臨合江鎮,西靠廣西陸川縣清湖鎮、古城鎮、北流市石窩鎮和廉江市
平定鎮
石角鎮,北連文樓鎮、東華鎮。截止至2008年底,全鎮下轄24個村委會、一個居委會,總面積216.8平方公里,總人口10.8萬人,其中圩鎮面積5.8平方公里、城鎮人口3.1萬人。鎮黨委下轄53個黨支部,一個黨總支部,共有黨員2140名。全鎮共有村「兩委」幹部144人,鎮政府在崗幹部職工158人。 平定鎮把握被省政府確定為中心鎮的契機,圩鎮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完善。完成了6萬多平方米的圩鎮所有街道和鎮政府大院的硬底化建設,圩鎮19條街道全部種上了大王椰、小葉榕、四季綠等風景樹,安裝了路燈,實現了路燈,實現了圩鎮所有街道硬化、綠化、亮化、美化。佔地180多畝的商貿區內建成了總建築面積達到3500平方米農產品交易市場;60多畝的竹根圍文化區內建有粵西鎮級堪稱一流的影劇院;總規劃面積1560畝、首期建設500多畝的工業區已頗具規模;圩鎮的供水、供電、通信、排污等配套功能齊全,使平定圩已發展形成了一個具有山區特色的現代化小城鎮雛形。 平定鎮區位優勢凸顯,水、陸交通便利,車流、人流、物流量大,是粵桂邊陲重鎮和兩廣交流的重要窗口鎮。鎮內鈦礦探明儲量達1000多萬噸,居廣東省第一位,有「鈦礦之鄉」之稱;也是化橘紅的主產地,有「橘紅之鄉」美譽。是廣東省經濟綜合改革試點鎮、中心鎮、工業衛星鎮和茂名市「嶺南杯」達標建制鎮。
平定鎮內有豐富的旅
平定鎮
游資源,七烈士為革命勝利英勇就義的革命教育基地——天堂障,是青少年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培育愛國熱情的場所;百年保護老樹——平山古榕,已列為該鎮旅遊開發項目,吸引了眾多的專家實地參觀考察。古樹參天,海拔500多米的山心嶺自然風景區,是渡假避暑的好去處。十五公里的化橘紅長廊貫穿10000多畝的化橘紅基地,兩邊橘樹成蔭,橘花飄香,風景宜人。
『拾』 平定的名人有那些
張三謨(1585~1649)明末名臣,平定大峪村人。明天啟二年(1622)中進士。歷任御史、光祿寺丞、大理寺丞署、少卿、順天府尹、大理寺卿等職。常直言指點朝政,多次被貶官降級,但忠心不已。在御史任上彈劾魏忠賢余黨,在離京赴福建巡視時上《按閩辭闕書》,縱論「治亂之關鍵,在善於選拔宰相和御史官」的道理,其立論精闢,頗中時弊。明王朝滅亡後,閑居故里,終因憂慮國事,抑鬱成疾去世,終年64歲。傅山、苗蕃分別撰《祭日葵先生文》、《祭大廷尉日葵張公文》悼念。竇賓(1715~1802)清代名將,平定東關人。乾隆六年(1741)鄉試中武舉,次年會試聯捷武進士。歷任江西瑞州鉛山營都司、福建陸路提標後營游擊、台灣城守營參將、登州總兵及貴州、湖廣提督等職。他為官廉正,治軍有方,在建設和鞏固邊防、維護地方治安方面建樹頗多,因而倍受皇室恩寵,於乾隆五十年(1758)和嘉慶元年(1796),兩次赴皇宮參加「千叟宴」。告老還鄉後,為振興家鄉教育,捐資重修冠山書院,新築仰止亭。故後葬於平定東關祖塋。平定州人任用儀為其撰墓誌銘以記之。返回近代、現代人物張穆(1805~1849)字石州,號齋,祖籍平定上城,後遷居大陽泉村(今屬陽泉市郊區)。清代重要的愛國思想家、地理學家、編輯大家、傑出的文化名人。他生在書香門第,自幼聰慧,凡六藝百家、訓詁史策,無書不讀,學業因此大進,但蔑視功名仕途,專攻學術,潛心著述,在十九世紀中葉中國大門逐漸為西方諸強打開之時,他敏銳地從文字訓詁轉向有益於邊境防衛的地理考據,治學嚴謹,考證精詳,著述頗豐。著《延昌地形志》、《蒙古游牧記》等。還從《永樂大典》中畫出《元經世大典西北地圖》,送好友魏源,刻入《海國圖志》。寫著名的《海疆善後宜重守令論》,贊頌另一好友禁鴉片英雄林則徐。還著有《齋詩文集》、《靖陽亭雜記》、《顧閻合譜》等。《蒙古游牧記》是他的代表作,書中對蒙古一帶的社會風俗沿革,歷代地名變化及各民族之間的交往關系,考證精當,該書被翻譯成俄、蒙等國文字行世。他以針砭時弊、正派亢直而受到到後人的推崇。清代著名學者阮元看了他的作品後,嘆曰:「二百年無此作也!」由於國事和家事的紛擾,加之拚命著述,過分勞損身體,終於積郁成疾,於道光十九年(1849)中壽而歿,時年僅45歲。蔡子璧(1792~1874)字六如,號耕石,平定東關人。幼年好學不倦,長於金石之學。嘉慶二十四年(1819)中舉,次年庚辰科聯捷進士。歷任戶部主事、侍郎、廣東道監察御史、天津知府等職。晚年主講晉陽書院,循循善誘,啟迪後進,培養出數百名學子,故諸生立澤教碑於講堂,以示頌揚。刑部尚書趙光為其撰墓誌銘。著《格言記錄》、《伴農書屋雜記》等傳世。返回田雨公(1808~1876)字敬堂,號杏軒,盂縣香河村人。道光十五年(1835)中舉,十八年考取進士,入選翰林院編修,擢升大理寺少卿。在朝為官期間,常被道光帝邀至便殿對談,引經據典,論政頗深,奏議多為皇帝採納。他針對時弊,尖銳地指出總督、巡撫官吏有四習,即好諛、苟安、掩飾、取巧;政治廢弛有五因,即倉庫、漕運、鹽法、兵利、河工。認為「四習」不除,「五政」難舉。咸豐中期,又上疏「用人、行政、得失」等政見,頗得稱道。晚年,乞假歸里,主講於平定冠山、榆次鳳鳴以及太原晉陽等書院,學子金榜題名者甚多。石評梅(1902~1928)著名作家、才女,平定城裡人。1912年,隨父到省城,先後入太原師范附小、太原女師讀書。1920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體育系。1923年畢業後歷任北師大附中、春明女校、女一中、若瑟女校、北師大等校教員或講師。她是「五四」運動影響下活躍在本世紀二十年代北京的文學多面手,在新文學的星空里,她的文學才華閃放過令人矚目的光采。她的小說、散文、詩歌、劇本等,受到魯迅先生的好評與重視。《這是誰之罪》、《血屍》、《斷頭台畔》、《紅鬃馬》等數百篇作品均收入由楊揚編輯整理、鄧穎超題簽的《石評梅選集》中。她還是領受「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精神影響的教育家。她提倡女子教育,主張情育教育,提倡教育應是全人格的陶冶,被學生譽為「母親式的教員」,「我們的星」。她在追求真理和光明的征途上,結識了中共早期政治活動家高君宇,她倆在革命與進步的事業中相識相受,忠貞不渝,嚴肅、深沉地對待愛情與生活,被傳為佳話。1928年,患腦炎病故於北京協和醫院,時年26歲。1990年,依據描寫石評梅一生的小說《風流才女》改編而成的電視劇《評梅女士》,由中央電視台攝制播出,在全國引起轟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