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學院怎麼樣
宿舍是四人間 上面是床下面是書桌 沒有獨立衛生間
每層樓有2個或者3個公共衛生間
學校在不斷改善校園環境,總的來說環境不錯~!
⑵ 我考上了天津財經大學A段報的是南開大學,差一分沒考上,很郁悶,請大家幫忙告訴我天津財經大學好嗎
www.tjufe.e.cn 這是學校的主頁,可以去看看。
這個學校還不錯啦,牛人也很多。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既然選擇了,就要欣然接受。每年來財大的人,很多都是像你這種情況。大家都心裡峁足了勁~~
與其抱怨,郁悶,還不如全身心地投入。如果你絕的學校不能為你增光,你可以讓學校因你出名阿。
每個學校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地方。你的問題問得太泛泛了。
總體來說,這學校不錯,來了,融入它,以一個平和的心態,你會喜歡它的。
http://mp3..com/m?f=ms&rn=&tn=mp3&ct=134217728&word=%CC%EC%BD%F2%B2%C6%BE%AD%B4%F3%D1%A7&lm=-1
這有學校的宣傳片,雖然有些假,但是開了還是很開心的。
最後,歡迎你來天津財經大學。
⑶ 南開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有木齋圖書抄館、思源襲堂、秀山堂、迦陵學舍、主樓。
木齋圖書館建成於1928年,由前清學儒盧靖(字木齋)捐建。秀山堂建成於1923年,由天津籍督軍李純(字秀山)出資捐建。
思源堂建成於1925年,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以及河南實業家袁述之先生出資共同捐建。1937年,南開大學校園受到侵華日軍炮火轟炸,秀山堂、木齋館被完全損毀,思源堂局部受損幸而得以保存至今。
(3)南開大學宣傳片擴展閱讀:
截至2018年5月,南開大學為「一校三區」形式,即「西有八里台校區,中有津南校區,東有泰達校區」這一互為依託,交相呼應的布局。
南開大學泰達校區位於濱海新區塘沽,於2000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學院一期佔地7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0萬平方米,承擔南開大學部分理工科專業研究生的培養任務,設有泰達應用物理研究院、泰達生物技術研究院2個研究院。
⑷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和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哪個好一點
我當初報志願的時候,也一直在猶豫,也在這兩間掙扎。但是後來因為地域原因,嘉庚比較近,所以報了嘉庚。
不過我現在不在嘉庚讀。但是我想如果要比較的話,要從多個方面去看。
如果是論環境:嘉庚要好,比較大,而且我無論是什麼樓,都覺得不是別墅就是星際酒店的樣子。而且很多學校設施都是與廈門大學共享的,基本上廈門大學學生能用的嘉庚學生也能用,與廈門大學隔海相望(聽起來很浪漫)。
濱海環境也不錯,但真要比個高低,我只能說濱海沒有獨立衛生間,嘉庚有,有浴室。交通不太方便,不過濱海位於天津正在開發的地方,潛力大,以後應該機會也多。
但是不能說明嘉庚機會不多。總的來說,嘉庚比濱海面積大。
嘉庚是在漳州校區。而且這里和港澳台較近咯,如果你對這些地方有興趣的話,其實也很不錯。
天津是「第三極」了,又靠近北京什麼的,也很好。
其實取捨就在一念之間,我覺得你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但只不過是希望能有個人來堅定你而已。
你自己看看吧~
南開濱海宣傳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3MjI1ODI0.html
廈門嘉庚宣傳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2ODU1Mjk2.html
⑸ 愛情保衛戰欄目導演哪國人
扈容境導演,畢業於南開大學廣告系。 職業廣告導演,畢業後一直從事影視廣告、宣傳片、MV及微電影的拍攝工作
⑹ 崑曲六百年的導演闡述
2001年,當崑曲成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時候,很多人開始去關注和探究中國古老的崑曲藝術。那時的崑曲是寂寞和凋零的,和中國很多古老和傳統的藝術形式一樣,是遺忘在博物館的「活化石」。崑曲藝術在本世紀最初這五年在某種程度上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崑曲在當今日漸發達的經濟環境下呈現出頗讓人欣慰的景象,這和政府的文化機構和一些有識之士不遺餘力地大力搶救和保護有關。崑曲曾經在長達兩百年的時間里被全民集體性痴迷著,而現在,像崑曲這樣代表民族文化的高雅藝術失去了應有的地位和認同。
為此我們對崑曲開始了數年的密切關注。作為紀錄片工作者,我們一直在思考用電視手法來全面而又細致地表現中國的崑曲藝術,使中國文化中最精緻最高雅也最獨特的一部分傳諸廣遠。最終在2005年底紀錄片的製作被提上日程。
本片由江蘇省蘇州市政府投資,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與江蘇電視總台專題部聯合製作,製作周期歷時近兩年。本紀錄片為講述中國崑曲歷史與藝術成就的大型電視紀錄片,長度八集,片名為《崑曲六百年》,每集依照內容各有分集名稱。
主創人員
藝術總監:周兵
總導演: 陳麗萬娟(江蘇台)
分集編導:萬娟、高巍、朱蘭亭、楊笑梅、劉華、陳怡、王偉達、張越佳
動畫導演:劉華
再現導演:金明哲
攝 影:楊明陽、朱興輝、李建明
作 曲: 馬洪波
節目長度
每集內容實際長度為38分鍾。
節目形式
本紀錄片表現中國崑曲600多年的時間跨度,內容涉及歷史和當代,因此在節目形式上力求豐富並有所突破,具體形態大致體現為動畫、訪談、空鏡、再現、紀實段落等五種。
1.采 訪:
本紀錄片信息含量大,采訪人物近百人,包括崑曲業內專家、演員、風俗研究者、文化學者、
其他藝術領域代表人物、關注崑曲的國際人士等等。
2.動 畫:
包括二維、三維動畫,主要集中在前6集。
3.空 鏡:
指向性明確,信息量豐富,有些鏡頭強調象徵性,採用電影的表現手法。
4.再現方式:
本紀錄片再現的形式多樣,大致可分為三種。
其一為劇情再現,在歷史場景中表現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其二為言論再現,以再現的方式引用歷史資料;
其三為劇目再現,某些崑曲劇目在特定的燈光和場景下進行表演,達到強化和主觀的作用;僅限特定劇目。
5.紀實段落:
表現崑曲的進行時態。根據目前發生的事件以及抓拍到的情節。
畫面標准:一律採用國際標准16:9
創作團隊
蔣文博 (策劃 監制 總製片人)
男,1968年生人
1991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 獲法學學士學位;
曾在西藏電視台工作,1994年調入江蘇電視台;
1997年起負責江蘇電視台多項欄目,任製片人、總製片人;
2004年起擔任江蘇廣播電視總台電視專題部主任;
2004年大型人物紀錄片《梅蘭芳》總導演;
2005年人物紀錄片《徐光啟》總導演;
作為主創參與的《中山夢尋》、《南京大屠殺》、《鐵的新四軍》、《梅蘭芳》等片曾獲「五個一」工程獎、金鷹獎、中國紀錄片學術獎等國家級紀錄片獎。
周兵 (電視藝術總監 製片人)
男,1968年生人
1991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電視編導專業,現就讀於南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中國電視學會紀錄片研究會副秘書長。1993年進入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任《東方之子》欄目編導,1997任《周恩來》編導;1999年7月,任《記憶》總編導;2000年9月,任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紀事》欄目製片人;2003年9月,任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新聞評論部特別節目組製片人。
2004年大型人物紀錄片《梅蘭芳》總導演。
2005年大型紀錄片《故宮》總編導。
陳麗 (總編導)
女,1970年生人
1994年——2001年在中央電視台《半邊天》欄目做專題一百有餘,其間的兩部人物短片《作家池莉》、《全職太太》獲得中國新聞獎一、二等獎。2001年到《東方時空》,主要作品《革命的理想——楊漢秀》、東方時空九周年《風兒吹過山崗》、《灞河大橋》、《三峽考古》、《三峽,文明之岸》。
2004年江蘇電視台十集紀錄片《梅蘭芳》主創編導,該片榮獲2005年中國十佳紀錄片。2006年第二十三屆中國金鷹獎優秀長篇紀錄片獎。
2005年《故宮》導演,該片榮獲2005年四川電視節金熊貓人文紀錄片大獎。
戴波(總撰稿)
男,1976年生人
江蘇電視台電視專題部編導。
2005年作為撰稿參與創作紀錄片《徐光啟》,該片獲第22屆江蘇省電視金鳳凰獎長篇電視紀錄片二等獎;2005-2006年度江蘇電視文藝獎電視紀錄片二等獎。
萬娟 (執行總編導 第一集《前世今生》編導)
女,1977年生人
江蘇電視台電視專題部編導。
2003年起參與江蘇電視台多項重大題材的專題片製作,並在中國電視紀錄片學術獎等多項國家級評比中獲獎。其中代表作品《村支書李元龍》、《呼吸大陸》等片獲全國農業電影電視神農獎銀獎、江蘇新聞獎、江蘇電視文藝獎一等獎、金鳳凰特別獎等。
2004年、2005年兩屆江蘇廣播電視總台十佳編導。
高巍 (第二集《迤邐之聲起江南》編導)
男,29歲
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新聞系本科,江蘇電視台電視專題部編導。
2004年作為助理編導參與紀錄片《1405-鄭和下西洋》的創作;
2005年作為執行製片人、編導創作紀錄片《徐光啟》,該片獲第22屆江蘇省電視金鳳凰獎長篇電視紀錄片二等獎;2005-2006年度江蘇電視文藝獎電視紀錄片二等獎。
朱蘭亭 (第三集《不朽傳奇 上》編導)
男,1971年生人
原在蘭州電視台廣電中心工作。2001年為CCTV-6電影頻道攝制電視電影《花季有風》,之後一直留京工作至今。
期間主要作品有:
2001年CCTV-6 電影頻道電視電影《花季有風》;
2002年CCTV-12西部頻道西部宣傳周形象片;
2003年、2004年起在電視包裝公司工作兩年,主持《玉觀音》、《公安局長》、《鄂爾多斯羊胎素》等影視劇、廣告以及電視欄目的製作和包裝工作;
2004年末開始為陽光文化工作,完成「一生要去的66個地方」系列之《耶路撒冷篇》;
2005年完成陽光文化「文化中國」系列之《老子》、《莊子》、《墨子》、《玄奘》《岳飛》、《朱載堉》等六集歷史人物專題;
為中國少年兒童福利基金會製作「影像影響未來」主題形象片;
為神農架保護區製作「靚麗神農架」形象宣傳片。
楊笑梅 (第四集《不朽傳奇 下》編導)
女,1981年生人
做事賣力的金牛座,需要強烈歸屬感的A型血。
200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在《東方時空·東方之子》欄目組工作了三年,現就職於新聞評論部特別節目組;
2007年紀錄片《頤和園》撰稿、編導。
劉華 (第五集《璀璨摺子戲》編導 動畫導演)
男,1971年生人
生在海邊,從小多幻想,有一種理智的沖動;大學學藝術設計,與電視無緣卻幹了電視,後在北京廣播學院研究生班補學電視,卻又與藝術無緣;總想成為搞電視的藝術青年,未果,至今還在苦苦探尋。得過幾個各式各類諸如電視或設計類的小獎,不足掛齒,曾經參與大型電視直播《敦煌再發現》任攝像、編導;大型紀錄片《故宮》任動畫導演;《中華人民共和國圖像日誌》任編導;十二集大型紀錄片《大國崛起》任特效導演;四十集大型紀錄片《中國記憶》任策劃;總希望每天都能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這樣藝術電視就會從我的手指縫中流出……
陳怡 (第六集《百戲之母》編導)
女,1981年生人
2004年7月至05年初在北京電視台《京城健身潮》欄目中任主持人及編導,期間獨立主持並製作了幾十期健身專題節目,參與拍攝製作;
2005年在中央電視台大型紀錄片《故宮》節目組中任助理編導;
2005年任《共和國圖像日誌》編導;
2005年、2006年任中央電視台春節特別節目《一年又一年》編導。
王偉達 (第七集《一脈相承》編導)
男,1974年生人
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編導;
2004年十集紀錄片《梅蘭芳》編導,該片榮獲2005年中國十佳紀錄片。2006年第二十三屆中國金鷹獎優秀長篇紀錄片獎;
2005年紀錄片《徐光啟》編導;
2007年紀錄片《頤和園》編導。
張越佳 (第八集《崑曲歸來》編導)
男,1978年生人
南開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
2003年5月到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特別節目組任編導至今;
2004年紀錄片《梅蘭芳》編導,該片榮獲2005年中國十佳紀錄片。2006年第二十三屆中國金鷹獎優秀長篇紀錄片獎;
2005年紀錄片《故宮》編導;
2007年在紀錄片《頤和園》劇組擔任編導;
期間參與中央電視台各類特別節目的製作工作比如2006年廣電總局特別節目《激情奉獻》短片編導;中央電視台春節特別節目《一年又一年》總編導;2004年大型直播《敦煌再發現》短片導演等。
金明哲 (再現導演)
男,1972年生人,朝鮮族
1998年開始在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工作,先後參與製作大型人物傳記片《百年記憶》中的《梅蘭芳》,《晏陽初》,《魯迅》,《鄭正秋》等。2002年獨立製作東方時空特別節目《革命的理想--方誌敏》。
後來在《東方時空·東方之子》做編導,先後完成了60個東方之子的節目,其中若干節目獲得新聞評論部金獎,銀獎若干,連續兩個季度獲得最佳編導獎。
2004年製作人物傳記片《梅蘭芳》的第一集和第八集,該片榮獲2005年中國十佳紀錄片。2006年第二十三屆中國金鷹獎優秀長篇紀錄片獎。
2005年製作記錄片《故宮》也獲得國內白玉蘭,金熊貓獎。
2005年製作了四集人物傳記片《徐光啟》。
為中國 移動公益廣告《徐本禹》導演。
為2005年度大型評選晚會《感動中國》片頭導演。
王富俊 (總攝影)
男,1973年生人
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任江蘇廣播電視總台電視專題部首席攝影。
曾在紀錄片《梅蘭芳》、《村支書李元龍》、《張雲泉》等片中任攝影,作品多次獲國家級、省級大獎。2005年大型人物紀錄片《徐光啟》主攝影。
⑺ 南航錄取通知書送飛行器徽章盲盒,今年各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有哪些新意
日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發布了錄取通知書的樣式,引來網友們的關注與議論。此次南航錄取通知書不僅是立體的層疊紙雕,印有我國長征五號火箭、C919飛機以及北斗組,並且還給每位學子送飛行器徽章盲盒。網友們看到這里都留下了羨慕的眼淚,同時不禁評論,今年高校錄取通知書都太拼了。沒錯,從高考結束後各大高校發布的錄取通知書樣式來看,各個大學都太寵學子了。那麼,今年各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有哪些新意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一一解讀一下吧。
一、南開大學錄取通知書附贈嘉興蓮子南開大學是率先在網上公布錄取通知書的高校,南開今年的錄取通知書更加的華美有底蘊,以清蓮紫為底色,一打開就能看到南開的風光,並且通知書里不僅贈送南開老黨員的書信,而且還送了“不負韶華”的書簽。除此之外就是兩粒來自浙江嘉興的蓮花種子。
如果大家對各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這個話題感興趣,歡迎積極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⑻ 幫我寫一份200字左右的貼吧外交活動總結
2006年9月17日,我校二十餘名學生參加了由外交部組織的京、津地區高校2007年優秀畢業生參觀交流活動。本次活動旨在加深大學畢業生對外交官這一神聖光榮職業的認識並進一步促進外交工作者與大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本次活動有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南開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及我校等七所院校共一百餘名學生參加,並取得圓滿成功。
同學們首先觀看了《走近外交部》這部宣傳片,並由此了解到新中國的外交歷史,外交部的機構設置與職能,外交隊伍建設等情況。通過宣傳片,我們對外交部及活躍在國際舞台上的中國外交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接著,同學們聽取了部內相關部門負責領導對外交工作的詳細介紹。幹部司黃長慶副司長介紹了外交部青年幹部隊伍建設,公務員考錄及幹部培訓,晉升,駐外工作,職業發展,福利待遇等情況。黃副司長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與同學們交流,令我們備受感動;新聞司華寧處長介紹了外交部發言人制度和對發言人的基本素質要求。由此,同學們對發言人這項極負挑戰性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翻譯室費勝潮副處長介紹了外交部翻譯室情況和從事翻譯工作的體會,由此,同學們對翻譯工作有了更形象的認識;領事司張佳錚副處長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介紹了領事保護工作,他感人肺腑的語言和兢兢業業的工作精神感動了在座的所有人。最後,部領導還集中解答了同學們的一些問題,使大家更清楚外交部公務員的考錄工作和青年幹部的晉升與發展。
座談會後,同學們有幸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參觀了外交部部史陳列室。從外交部的建立到今日的發展,從「重起爐灶」「打掃屋子再請客」「一邊倒」的外交方針到今日在和平環境中謀求共贏的外交政策,同學們被廣播的外交史吸引著,久久不願離去。
參觀完部史陳列室,同學們還分別和各地區司及業務司同志進行了座談。他們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作為外交官駐外工作的情況,使同學們對外交部的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我們懂得了外交官不只是一個神聖而光榮的職業,它更意味著參加這支隊伍必須具有奉獻精神。在長期的駐外生活中,外交官要肩負起祖國和人民的重託,更要忍受與親人分離的痛苦,體味常人無法想像的艱辛,甚至生命危險。他們克服種種困難,不辱使命,捍衛了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同學們都被外交官們的敬業精神深深打動了。
會後,我們還參觀了外交部橄欖大廳,並與李金章副處長等部領導合影留念。這次活動不僅加深了大學畢業生對外交部的認識,更激發了同學們報考外交部的決心,此次參觀交流活動使每個參加的同學都獲益匪淺。
⑼ 誰有天津南開大學的高清宣傳片還有幻燈片介紹,跪求 發到[email protected]急用
抱歉,幫不了你。
⑽ 李可的個人成功案例及學術成果:
2004年代表上海交大影視動畫部成功競標長寧區科委高清電影渲染與輸出平台研製課題依託單位,成功研發影視高清渲染輸出平台
2005年1月同韓國NCsoft合作製作《天堂2》模型製作與貼圖繪制
2005年9月到12月於中青社合作參與《Maya7 Bundle》中文完全手冊翻譯及實例製作
2005年12月與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院院長肖永亮共同策劃國產大型動畫電視劇《三國演義》人物形象設定徵集活動
2006年3月成功組織corldraw11大中國區產品發布會
2006年編寫出版《maya游戲美工》(游戲學院系列教材)(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年4月)
作品《亞瑪遜的早晨》連載於英國CG雜志《Computer Art》2006年6月,7月版
2006年與光線空間合作CG廣告片《蒙牛優酸乳》 ,及騰訊2006世界盃特別專題報道(羽。泉組合)宣傳片
2006年12月,受同行邀請,前往金山公司珠海分公司科技有限公司西山居擔任公司重大項目《劍俠情緣2》游戲測試及後期調整工作,並順利上市,2007年11月與方塊動畫公司合作編寫高級動畫製作課程教材
2007年擔任紅色經典動畫電影《閃閃的紅星》三維特效指導
2008年參與製作《風雲決》動畫電影特效製作
2009年加入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創意產業發展委員會編委會委員
天津蒄琦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南開大學藝術設計系動畫專業課程顧問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培訓中心教學總監
北京ACG國際動畫教育游戲項目部藝術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