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諾如病毒怎麼傳播
諾如病毒感染性強,以腸道傳播為主,可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氣等傳播,常在社區、學校、餐館、醫院、托兒所、孤老院及軍隊等處引起集體暴發。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是由諾如病毒屬病毒引起的腹瀉,具有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涉及范圍廣等特點,是引起非細菌性腹瀉暴發的主要病因。
諾如病毒遺傳高度變異,在同一時期和同一社區內可能存在遺傳特性不同的毒株流行。諾如病毒抗體沒有顯著的保護作用,尤其是沒有長期免疫保護作用,極易造成反復感染。
2. h7n9和諾如病毒主題的黑板報用什麼題目名字好
雞!
關於禽流感百年的不變的話題永遠是家禽,也就是雞,建議你圍繞雞的造型開展,插入關於預防和控制流感的一些知識,雞的造型是整個板報的精髓,你可以好好設計下,可以奔放一些,不過要能吸引到人的眼球。
3. 一個黑板報要包括4個內容,憲法,安全,流感,諾如病毒。一個黑板我應該怎麼劃分呢,請指教
首先你這四個主題都很重要,所以不能上下分布,想突出的部分可以放在中間,剩下的縱向排列
4. 電視上講的諾如是什麼病毒怎麼預防
諾如病毒
編輯
諾如病毒,又稱諾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es,NV)是人類杯狀病毒科(Human Calicivirus,HuCV)中諾如病毒(Norovirus,NV)屬的原型代表株。它是一組形態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顆粒。
諾如病毒最早是從1968年在美國諾瓦克市暴發的一次急性腹瀉患者糞便中分離的病原。2002年8月第八屆國際病毒命名委員會批准名稱為諾如病毒,它與在日本發現的札幌樣病毒,合稱為人類杯狀病毒。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在全世界范圍內均有流行,全年均可發生感染,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寒冷季節呈現高發。美國每年在所有的非細菌性腹瀉暴發中,60-90%是由諾如病毒引起。荷蘭、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也都有類似結果。在中國5歲以下腹瀉兒童中,諾如病毒檢出率為15%左右,血清抗體水平調查表明中國人群中諾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屬於自限性疾病,沒有疫苗和特效葯物,公眾搞好個人衛生、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是預防本病的關鍵,要養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開,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習慣。
5. 諾如病毒的傳播途徑是什麼
諾如病毒傳播途徑包括人傳人、經食物和經水傳播。人傳人可通過糞口途徑(包括攝入糞便或嘔吐物產生的氣溶膠)、或間接接觸被排泄物污染的環境而傳播。
食源性傳播是通過食用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進行傳播,污染環節可出現在感染諾如病毒的餐飲從業人員在備餐和供餐中污染食物,也可出現食物在生產、運輸和分發過程中被含有諾如病毒的人類排泄物或其它物質(如水等)所污染。牡蠣等貝類海產品和生食的蔬果類是引起暴發的常見食品。
經水傳播可由桶裝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飲用水源被污染所致。一起暴發中可能存在多種傳播途徑。例如,食物暴露引起的點源暴發常會導致在一個機構或社區內出現續發的人與人之間傳播。
(5)諾如病毒宣傳欄擴展閱讀
諾如病毒的判定標准:
一、聚集性疫情:
3天內,同一學校、托幼機構、醫療機構、養老院、工廠、建築工地、游輪、社區/村莊等集體單位或場所,發生5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學關聯的諾如病毒感染病例,其中至少2例是實驗室診斷病例。
二、暴發:
7天內,同一學校、托幼機構、醫療機構、養老院、工廠、建築工地、游輪、社區/村莊等集體單位或場所,發生2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學關聯的諾如病毒感染病例,其中至少2例是實驗室診斷病例。
6. 諾如病毒的病毒結構
諾如病毒遺傳高度變異,在同一時期和同一社區內可能存在遺傳特性不同的毒株流行。諾如病毒抗體沒有顯著的保護作用,尤其是沒有長期免疫保護作用,極易造成反復感染。
諾如病毒有許多共同特徵:直徑約為26~35nm,無包膜,表面粗糙,球形,呈二十面體對稱;從急性胃腸炎病人的糞便中分離,不能在細胞或組織中培養,也沒有合適的動物模型;基因組為單股正鏈RNA;在氯化銫密度梯度中的浮力密度為1.36~1.41g/cm3;電鏡下缺乏顯著的形態學特徵,負染色電鏡照片顯示,NV是具有典型的羽狀外緣,表面有凹痕的小圓狀結構病毒。
諾如病毒基因組全長約7.7kb,包含3個開放閱讀框(Openreaddingframes,ORFs)。ORF1編碼非結構蛋白,包括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ORF2和ORF3分別編碼主要(VP1)和次要(VP2)衣殼蛋白。VP1蛋白結構上可分為S和P區兩個相鄰的區域,其中S區形成內殼,構成VP1的底座;P區形成拱樣結構突出於內殼外。P區可進一步分為P1和P2兩個亞區,後者位於VP1的最外層,高度變異,目前認為是免疫識別和受體結合的關鍵部位。ORF1/ORF2的重組及P2區的變異大大豐富了NV的遺傳多樣性。根據VP1序列的同源性,諾如病毒可分為GI~GV五個基因群(Genogroup),其中引起人類感染的主要是GI和GII群,基因群可進一步分為不同的基因型(Genotype)。自1995~1996年諾如病毒首次導致世界性大流行以來,GII群中的第4基因型GII.4,一直在世界范圍內的流行中占據主導地位,且幾乎每隔兩、三年,GII.4便會引發一次大范圍流行,同時出現一種新的變異株。
7. 紅領巾廣播之諾如病毒稿子
這個難說,真心的!
這個難說,真心的!
這個難說,真心的!
這個難說,真心的!
8. 諾如病毒手抄報題目什麼顏色
諾如病毒手抄報題目應該是藍色或紅色有警示作用
9. 諾如病毒的傳播途徑
1、食用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用諾如病毒污染的飲料; 因為病毒很小,而且攝入不到100個病毒就能使人發病。接觸諾如病毒污染的物體或表面,然後手接觸到口。
2、直接接觸感染者,如照顧病人、與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也可引起傳播。直接接觸到感染者(如照顧病人,與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3、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嘔吐物或糞便污染的物體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過附近嘔吐物細小飛沫污染。盡管病毒在人體外很難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4、有些食品在送至飯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暴發是由於食用從污染的水中捕獲的牡蠣。其它產品如色拉和冰凍水果也可能在來源地被污染。
諾如病毒,又稱諾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es,NV)是人類杯狀病毒科(Human Calicivirus,HuCV)中諾如病毒(Norovirus,NV)屬的一種病毒。是一組形態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顆粒。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在全世界范圍內均有流行,全年均可發生感染,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寒冷季節呈現高發。美國每年在所有的非細菌性腹瀉暴發中,60-90%是由諾如病毒引起。荷蘭、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也都有類似結果。在中國5歲以下腹瀉兒童中,諾如病毒檢出率為15%左右,血清抗體水平調查表明中國人群中諾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