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開家中醫 膏葯店都要什麼手續
沒有這么復雜建議參考蒸骨堂創業就業指南
Ⅱ 朱養心膏葯店的創始人
朱養心,餘姚人,幼年即經常入山采葯,專治外科,明代萬曆元年(1573),舉家來到清河坊旁的大井巷開設葯室,因宅心仁厚,手到病除,遠近馳名。
有一天,店門口來了一個衣衫破爛、蓬頭垢面,滿臉鬍子的蹺拐兒老頭。他拄著拐枚,赤了兩只腳,腿上生滿了瘡毒,膿血外流,奇臭難聞。朱老闆見了,動了惻隱之心,忙上前將老頭攙進店裡,端來熱水,親手將他洗凈腿上滴膿血,貼上膏葯,並扶他上座位休息。誰知蹺拐兒老頭行動不便,抬腳將那盆洗過蒼毒滴污水踢翻了,正好都倒進了拌了葯料滴荷花缸里。朱老闆見一缸配好的葯料被糟蹋了,暗自叫苦,但看看這個老頭兒實在可憐,反而安尉他,叫他不要介意,安心靜養。
不知不覺蹺拐兒老頭在朱養心白吃白住十幾天,朱老闆天天替他洗腳換葯。醫治瘡毒,那缸被糟蹋的葯料一直沒時間處理。一天老頭兒對朱老闆說;承蒙你不嫌臭臟,親自為我治瘡毒,又分文不取,實在感激,可我無一物相送,真當過意不去。這樣吧,我自幼精通丹青之術,你去准備筆墨,給你畫一張畫作紀念,請勿見笑。朱老闆聽後,覺得出於老人一片好心,就買來宣紙、備好筆墨。只見那蹺腳老頭兒將宣紙一鋪,把墨往紙上一倒,用手往紙上抓了幾把,然後對朱老闆說:「獻丑,畫了不好。請好好收藏!我就此告辭。」說罷,就一蹺一拐走出店門,徑直去了。
這時,奇跡出現了,等朱老闆送走老頭兒回到店裡,突然聞到一陣陣香氣,一看,原來這香味道是從那隻倒進污水滴缸里發出來的。他心知有異,連忙轉身去看那張還沒捲起來的畫兒,原來墨黑一團的宣紙上,隱隱現出一條栩栩如生的水墨龍來。那龍在雲海中昂首噴水,形象逼真,朱老闆越看心裡越清楚。這時,他才弄靈清,這個自稱姓李的老頭兒肯定是傳說中八仙中的鐵拐李。想到這里,朱老闆連忙焚香叩拜。
從此以後,朱養心膏葯店就汲取井中之水煎制自製膏葯,誰知葯效更好,人稱「銅綠膏」,無論啥個毒瘡,一貼就好,名氣越來越大。
此外, 有一年,大井巷發生火災,整條巷都燒光,唯獨朱養心膏葯店無恙。據說,當時老百姓看到朱養心的屋頂上方,隱隱有條黑龍在噴水滅火,這件事後來越傳越廣,越傳越神,民國時期傳到了軍閥夏超耳中,他一心想吞奪這幅畫兒,借故查抄了朱家,但見屋裡掛了上百幅水墨龍畫。真假難辨,怕引起公憤,只好收手。
這個傳說故事在杭州的老百姓心中家喻戶曉,可是現實中的朱養心也遭遇了不少劫難。清朝咸豐年間,朱養心葯室遭受兵禍,朱氏後裔為避戰亂,遠走紹興、寧波、上海等地。朱養心第八代孫朱大勛、朱大成在上海開朱養心葯室,繼續制葯。後朱大勛借貸重修「日生堂」,使朱氏家族得以重返杭州,朱養心葯室得以重興。如今現存於大井巷朱養心葯室由清人吳恆撰文、金鑒書碑的《杭州朱氏日生堂葯室重興記》中記載了朱養心的前世今生。
四百多年來,朱養心膏葯店生產的傳統膏葯,均採用傳統工藝操作,其製作工藝按照選料、炸葯、下丹、去毒、烊膏、攤塗等十多個步驟進行,流傳下來的傳統產品有朱氏阿魏狗皮膏、萬靈五香膏等多個品種,因為療效好、選料精等原因而深受海內外朋友好評。清朝同治年間錢塘人范月橋的撰寫的《杭俗遺風》中專門對朱養心的膏葯進行了描述:它本是天上的和合二仙傳下來的荷葉投入鍋中,熬膏而得了朱養心獨一無二的綠膏葯,故名童祿膏。清人丁立中更在《武林市肆吟》中贊道:「毒去癰疽肉長膚,銅精綠綉煉醍醐。生涯畢竟從心養,認得朱家辟火圖。」
美好的故事孕育了杭州最早的中葯老字型大小,也豐富了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從第一代掌門人朱養心到現在的掌門人李邦良,朱養心延續了十三代,而且馳名中外的傳統膏葯製作技藝也被評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每位朱養心人秉承著「存心濟世」的祖訓,至今仍救民於疾苦。
Ⅲ 我開了一家膏葯店,取什麼名字雅緻些呢
葯店起名最好起個通俗易懂,有一定意義,有點特別的名,別人一看就能記住的名字。為葯店起一個好名,是葯店品牌營銷的第一步。個人建議用一個特別點的名,數字(自定)大葯房,比如168大葯房;999大葯房;康民葯店
Ⅳ 大家好!我開了家膏葯店,是祖傳秘方,專治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現在知道的太少了,如何增加宣傳力度
哦是嗎
騙子一個
Ⅳ 最經典的廣告詞
耐人回味的樓盤廣告語
1、讓世界嚮往的故鄉
2、某沿河樓盤:生活,在水岸停泊
3、一江春水一種人生
4、某錢塘江邊樓盤:面對潮流
經典依舊
5、海景房:站在家裡,海是美景;站在海上,家是美景
6、以山水為賣點的樓盤:山水是真正的不動產
7、某城區的山腰上的樓盤:凌駕尊貴
俯瞰繁華
8、某地勢較高的樓盤:高人,只住有高度的房子
9、某學區房: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10、尾盤:最後,最珍貴
11、回家就是度假的生活
12、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
1、
我們造城——
2、我的工作就是享受生活——
3、
我家的客廳,就是我的生活名片——
4、在自己的陽台
看上海的未來——
5、公園不在我家裡
我家住在公園里——
6、這里的花園沒有四季——
7、***,裝飾城市的風景——
8、***,我把天空搬回家——
9、房在林中,人在樹下——
10、生活,就是居住在別人的愛慕里——
11、到〖星河灣〗看看好房子的標准——
12、好生活在〖珠江〗——
13、愛家的男人住〖百合〗
水景房的幾句廣告語:
濱水生活,氣派超然
水岸人生,無限風光在眼前
演繹水的故事,締造人的傳奇
與水同樂,與潮流同步
坐擁湖畔尊邸,輝耀流金歲月
水天一色,人日同輝
水景家藏,尊貴自露
領略水文化,倡導住潮流
珍稀水景已慣見,非凡生活視等閑
魅力聚焦,尊耀一湖
豪情千萬里,水景明窗前
綠色風景,都市生活
綠洲中的小城
青城·親城
青城之戀
自然的顏色,城市的本色
青山·清水·親城
徑山·雙溪·小城
坐擁千年古城,環抱青山綠水
青青小城
珍藏自然,享受生活
城外的風景,城內的生活
擁有山水美景,擁有城市生活
徑山下,雙溪邊——高尚住宅的典範
居住在風景中,生活在城市裡
風景里的居所,都市中的生活
城外的風景,城內的生活
(1)超前10年的生活家園
(2)都市人的家園
(3)打造都市一族
(4)實現住在城裡的夢想
(5)開啟城市生活之門
(6)與城市零距離
(7)嚮往都市,不如入住青城
(8)打造徑山中央居住區
(9)居住,與都市同步
(10)別人住徑山,我住青城
(11)住進城裡,何須遠離徑山
(12)
與城市共呼吸
Ⅵ 朱養心膏葯店的葯店歷史
朱養心膏葯店開創於明萬曆(1573-1620)年間,距今約有400年歷史,創始人朱養心,名志七,浙江餘姚人,後遷徙來杭,在後期的醫葯實踐中,朱氏形成了以膏、丹為主的外治法為特色,並親自創建了精製膏丹的葯室,幾近「手到疾愈」的水平。自製眼葯,聞名於世。朱氏的傳統產品有:萬靈五香膏、阿魏狗皮膏、陽和解凝膏、紅膏紅、碧玉膏(童祿膏)、白玉膏(鯽魚膏)、格子膏、頭瘋膏、移星膏、雞眼膏、三仙丹、八寶珍珠散、日精月華丹(水眼葯)、鵝毛管眼葯及八寶神效眼葯一、二、三號等15類,各種成份葯,均在葯名前冠以「朱氏」二字,以示正宗。
晚清時許多曾受惠「朱養心」的病家出於感激之情,集資在大井巷內重建朱養心葯店,後一度遷址,1982年,朱養心葯室改建為朱養心葯廠。1984年遷回大井巷原址,朱氏的傳統產品有萬靈五香膏,阿魏狗皮膏,碧玉膏,珍珠八寶眼葯等,到今仍深受海內外同胞的青睞。 與《本草綱目》同時代問世的朱養心葯室,創始人朱養心及其子孫以專治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的膏丹為經營特色,研製成了一系列特效驗方,名震江南,其技術秘方的手抄本保存至今,前店後廠的老宅仍處在杭州市大井巷13號原址。延續了四百多年的「朱養心」老字型大小,歷經歲月蹉跎,百折不撓,創造了中華傳統中醫葯文化生命力的奇跡,還給後人留下了「潑水墨龍」和「和合二仙」等許多傳奇故事和「利人利已天賜吉祥」等祝詞佳話。
Ⅶ 開業祝福語膏葯店朋友們幫忙想想
哪方面類型
Ⅷ 有什麼好的廣告語(15條)
都被搶走了!
Ⅸ 我想開一家個體經營的中草葯簡單加工的膏葯店,需要哪些手續求轉業認識解答,謝謝
對於「個體經營的中草葯簡單加工的膏葯店「 。首先要知道 1、個人不允許生產、加工葯品;2、即使是制劑,也必須是醫療機構經過批准才可以; 3、個人可以從中草葯 」葯食同源「 政策參考,製作中葯食品類產品,應該不會違反《葯品管理法》的規定。
可以參考衛生部公布的葯食同源中葯名單87種 」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中草葯名單「,這些中草葯既有葯品的治療療效又有食品的安全性、穩定性。是可以製作出食品類膏劑的,但是不可以帶有功能主治的說明。具體報批手續可以咨詢當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Ⅹ 個膏葯店,說是可以買但不可以給人貼,非法行醫什麼的
葯膏偏方什麼的,只要開展診療活動,哪怕是送也是非法行醫,如果出於幫忙偶爾送給一個人,衛生局就不會抓,出了事可能涉嫌過失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