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校園法制宣傳道德教育讀本》到哪去看網上的,謝謝!
青少年法制道德教育讀本—學法律、講道德(中學生版)
書 名 青少年法制道德教育讀本—學法律、講道德(中學生版)
作 者
出 版 社 中國法制出版社
書 號 80083-401-8-b
叢 書 普法讀物-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
責任編輯 開本
出版時間 2004年9月 字數 千字
裝 幀 平裝 印張 0
帶 盤 否 頁數
定 價 ¥8.0
普通會員 ¥7.4
銀牌會員 ¥7.1
金牌會員 ¥7.0
批量購書 電話: 010-51287918
叢書 出版社 作者
青少年法制道德教育讀本—學法律、講道德(中學生版) 調換貨原則
拓普網所售商品, 在滿足調換貨原則的前提下提供「自客戶收到商品之日起7天內調換或換貨」服務。
→ 調換貨原則全文
→ 調換貨流程全文
⑵ 教師如何開展好「六五」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二、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教師法律素質,做到以法治校
為繼續深入學習、宣傳鄧小平民主法制理論和黨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針和與學校廣大師生工作、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全體教職員工特別是提高領導幹部的法律素質、法制理論水平及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從教的能力。我校組織全體師生員工認真學習《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學校領導班子成立了中心學習小組,帶頭學習,同時安排專門的法制學習的時間,組織教師進行學習。
學習方式是:(1)由校領導給老師們進行宣傳動員,利用現代技術教育方式對教師們培訓有關教育政策法規。(2)以教研組為單位,學習討論。(3)充分利用黑板報、櫥窗,定期向全體師生宣傳法律知識。(4)組織全體教職工參加各級幹部學法用法培訓和考核,歷次考核合格率均達100%。
三、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
1、採取各種形式,建立相關制度,使普法工作健康有序的進行
學校在縣教育局的統一領導下,聘請了法制副校長,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實施中,進行了廣播、黑板報的宣傳工作,利用班、團會進行學習,並開辦家長學校,使家庭、學校、社會形成教育的合力,法制副校長還在全校學生中舉行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制知識講座,並採取了與學生對話、結對子、參加主題班會等方式,使該法深入人心。為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培養「四有新人」教育和遵紀守法教育,我們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開設「校園之聲」廣播站。積極開展豐富多採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為提高法制宣傳教育的效果,9月8日,學校進行「法制教育月」活動動員大會;9月14日,學校進行法制教育黑板報評選活動;9月19日,學校進行了法制演講比賽;9月23日,學校進行了法制講座;9月28日,學校進行「做守法小公民」法律知識競賽。
2、充分發揮德育的主渠道功能,使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得到有效結合
(1)充分發揮法制課的主渠道作用,學校設置法制教育課,有專任教師、有統一教材和教學計劃,並在各學科中滲透法律法規意識,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動。學校充分利用政治課、講座、報告會、主題班團隊會、研究性課程等開展法制教育,由法制副校長、政治課教師、班主任學生班團隊幹部作為法制課的骨幹隊伍,保證了每學期不少於12個課時的時間進行有關法制教育。學校的法制副校長與學生直接對話、結對子,參加主題班會等方式,使學生接受形象生動、潛移默化的法制教育,增強同學們依法維護自身權益,依法自我保護和抵禦不良風氣的能力。法制副校長對學校的法制教育十分重視,他還專門聯系縣人民法院,邀請法官們編案情,指導學生觀摩真正的法庭審判,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法律的威嚴與神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學們對學法用法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⑶ 學生法制教育宣傳資料
法制教育
教育對於種子是陽光,對於樹林是水,對於稻田是肥料……而對於我們少年兒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
能讓人該過自新.要是盜賊、人犯,從小接受過法制教育,有著滿心道德,那他們還會成為罪犯嗎?由此說明,法制教育是不可忽視的。所以,我覺得學好法制教育就是學會做人,就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它教會我們遵守守則,小學生要遵守《小學是守則》,員工要遵守公司條例,而每個公民都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正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它教會我們不要迷戀電子游戲機,不吸煙,不喝酒,不打人和小偷小摸。玩電子游戲會讓我們成績下降,也浪費金錢;吸煙喝酒有害身體,打人和小偷小摸是不良行為。它還教我們怎樣防火與自救,城市不能隨便放鞭炮等等
我們班經常開展班隊活動,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隊會的題目是:『告別依賴,學會獨立』,在這次班會,講了一個人,都快20歲了還整天依賴他爸爸,又不好好讀書,連個碗也不會洗。一天,他找了個算命的幫他爸爸算命,得知爸爸能活到70歲時,當場大哭,旁人不解,後來他邊哭邊說,他爸爸大他30歲,他爸爸死後,他才40歲,那誰來養他?這雖然只是一個故事,剛開始你也會感到可笑,可經過反思,你還笑得出來嗎?都40歲了還想要死的爸爸養他,那麼做父親的不就是太可憐了?
所以,我們要認真學好法制教育,做個有文化、講文明的國之棟梁。
法制教育——迫在眉睫
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逐漸增多,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劇本《法庭內處》,故事內容曲折,感人至深,發人深省。一位十四歲少年因家中貧困被迫綴學,整天閑在家中無所事事,漸漸地就染上了賭的惡習,最後為了還賭債,竟失手殺人,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看了這部影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是啊,現在青少年犯罪記錄高得嚇人,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日益繁榮,航天載人飛船剛剛飛入太空,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怎麼不讓人憂心如焚呢?在我的身邊也發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的一位堂哥剛滿十六歲,學習成績很不錯,但一批毒販子卻盯上了他,假裝和他接近,逼他吃海洛因,結果害他染上了毒癮,從此再也沒有心思去讀書了,犯癮時,他要用錢去毒販那兒買毒品,漸漸地一發不可拾。錢始終會用完,於是他向父親要錢,父親知道他是個好孩子,所以每次都給他。慢慢地父親開始懷疑,直至最後不給他錢,他只好一直欠著毒販的錢,有一次,毒販對他說:沒錢別擔心,你如果願意,我幫你。於是毒販讓他看準名牌轎車就和兄弟們一起搶它一把,這樣就不用他還錢,還給他海洛因,被逼無奈,他趁四周無人,和毒販們進行搶劫,沒料當場就給警察逮住了,抓進了少教所,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實顯示,青少年犯罪已越來越成為全社會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學校在這方面狠抓宣傳力度,專門請一些法律專家來為同學們開座談會,每星期上一節法律課,增強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組織學習出一些專題手抄報,寫有獎徵文,開展主題班會;學校廣播也向大家介紹法律知識;老師也帶我們去參觀了監獄。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無法則不能立足於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一個單位,還是一個人,都要以法為重。鄧小平爺爺更是在1986年指出:加強法制重要是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中學都要進行法制教育。因此,我們每位中、小學生都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⑷ 實現《道德與法治》校園法治宣傳普法的意義有哪些
我國實施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是緩解青少年犯罪的主要防禦方式之一。版
2018年,國家權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心研究數據表明,在調查的2834名未成年人犯罪人員當中,有百分之七十的青少年不懂法,百分之六十的青少年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犯法。所以實施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讓法律成為青少年在平安成長階段的最後防線。
實施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小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修養,讓青少年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保護青少年平安健康成長;
2、讓社會、政府、校園、家庭參與到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當中,實現以社會、政府、校園、家庭為核心的青少年保護政策,為青少年的成長與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貢獻;
3、建立校園法治宣傳教育體系,培養青少年愛法,護法,尊法,培養青少年依法保護自己的權益,讓青少年在後續的成長過程中能夠健康平安成長。
4、《道德與法治》教育教材進校園是實現全民普法的主要戰略,從小培養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讓我國法治社會管理階段早日實現和諧,自由,公正。
⑸ 開展法制教育宣傳進校園活動的重要意義
開展法制教育宣傳進校園活動的重要意義:提升了中小學生預防違法犯罪意識,又培養了學生知法、守法的責任意識。通過以案說法的方式,告誡廣大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要學會明辨是非,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普及法律知識,增強學生法律意識,學生就能從容對待校園暴力、社會犯罪,及時識破上下學途中最容易發生的拐騙事件中騙子的常用招數,遇到常見的校園安全事件和交通安全事件,就能迅速想出應對策略,從而大大提高孩子們的自我保護能力、自我防範能力。
(5)9月校園法制宣傳擴展閱讀
普法進校園,可以以講課的形式向青少年灌注《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通過正反案例剖析,將遵紀守法的小故事或違法必受罰的實例傳播給學生,讓他們從中獲取法律知識,受到啟發。也可舉辦模擬法庭,讓學生參與其中,加深體會,增強運用法律的能力,對校園暴力說「不」。
根據當今校園隱患情況,普法教育要重點突出對學生們的校園安全教育,為建設安全和諧校園助力。以校園宣傳形式為同學們營造學法氛圍,使法律知識浸潤在學生們的生活中,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讓學習法律成為學生們的一種習慣。
國家提倡「依法治國」學校就應該「依法治校」,這需要一個過程,一個普及法律、轉變觀念的過程,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倡導,更需要學校的主動配合。學生階段,對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樹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小學階段,人的世界觀可塑性很大。
所以,在中小學強化法制教育,讓學生從小就知法懂法,從小養成依法辦事的觀念,同時明白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是社會人群擴大法律覆蓋面的題中之義,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內在需要。
⑹ 開展校園法制宣傳特別是開展憲法宣傳活動的有何重要意義
開展法制宣傳活動是學習法律知識的有效手段之一,學好法律知識是依 法治國、實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目標。學好法律知識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的需要。
⑺ 請問學校法制宣傳的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加強青少年權益保護、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等有關法律法規宣傳教育。
⑻ 校園法制教育
反思校園法制教育:
從2000年浙江金華高二學生弒母,到2001年清華大學碩士生傷熊,再到馬加爵殺害同學。這些案件發生前,涉案人都是成人心目中的「乖孩子」、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同齡人中的「成功者」,但悲劇為何會發生在他們身上?
「馬加爵案件」基本上已經是水落石出了,而「馬加爵現象」應該引起人們的關注。馬加爵的殺人不是孤立的,是一個需要我們全社會來反思的問題。這裡面勢必涉及到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人際關系、價值觀、人生觀、我們的教育方式方法以及此前各媒體都關注過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等。
「我們一些學校的法制教育有問題,大而空,不切實際。」談到馬加爵案件時,四川省社科院社會學所胡光偉副所長矛頭直指學校的法制教育。他說,我們的法制教育要在形式、方法、內容上反思與加強。
我們應該反思自己為預防犯罪做了些什麼?談及那種進校園講一下法律常識後就走人的泛泛的法制教育現象,他表示深惡痛絕。
胡光偉認為,應該讓學生建立一個犯罪成本觀念,讓他明白犯了罪要承擔多少責任,「讓學生從小明白:違法、犯罪劃不來。」胡光偉參加過許多少年犯的審判工作,他說,很多少年犯在被宣判時都說「我沒有想到會判這么重」,為什麼沒有想到?是因為我們的法制教育沒有講到這些,我們的法制教育不具體、太空了。他認為,法制課就要講打同學一拳頭會有什麼懲罰、捅一刀與三刀的區別、搶一元錢和100元錢的區別等等。只有這樣,對學生的教育才會有作用,我們的校園里才會少幾個「馬加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