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3年5月17日至23日的全國科技活動周以「依靠科學,戰勝非典」為主題,全方位開展防治「非典」科普宣傳
A、家庭消復毒時,消毒液不是越制濃越好,如醫用酒精選用70%的酒精,所以錯誤.
B、碘鹽中的添加劑碘酸鉀受熱易分解,烹飪時用「加碘食鹽」碘會損失掉,所以錯誤.
C、經常保持室內清潔衛生和通風,能減少室內非典病毒的量,所以正確.
D、葯物服用多了對身體有害,必須控制吃葯,所以錯誤.
故選C.
2. 抗擊非典的感人事跡
百名軍醫宣誓:戰非典我先上
昨日下午,解放軍第47醫院的百名醫護人員庄嚴宣誓:「抗擊非典,我們萬眾一心,首戰用我,用我必勝……」據悉,該醫院在被上級指定為成都戰區防治非典的定點醫院後,重新建立健全了搶救治療、專家指導、防疫、應急機動、葯品保障和生活保障等6個小組,並改建了傳染科大樓,修建了隔離室,為防治非典做好了一切准備。
花甲護士熬夜設計防護衣
前不久,一道緊急指令到達四川省醫院護理部:「為了保護醫務人員,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生產出防護服!」合格的防護服關系著參加診治非典病人的醫護人員的安危,作為四川省護理學會理事長、省內護理專業的學術帶頭人,省醫院63歲的護理部主任徐翠霞主動請纓。曾經數次為醫院醫護人員設計服裝的徐翠霞上網查詢了大量有關防護服的資料,又經過多次修改,熬了一夜後在清晨5時許拿出定稿。顧不上休息,徐翠霞立即將設計圖送到醫院制衣廠。上午9時許,第一件四川造防護服出籠了。目前四川省醫院自製的防護服已經向交警、成都市傳染病醫院和成都市兒童醫院供應了100多件。
別讓一線勇士流汗又流淚
列車上,她的勇敢善良得到全體乘客的敬愛,可回到家後,她和家人卻被周圍人歧視,避而遠之。昨日,成鐵客運分公司成京三組的列車長李小紅真誠表示,希望社會多一些關心和理解。
5月3日,從北京開往成都的7次列車在行至保定-石家莊間時,14號車廂的乘務員發現該車廂內一名旅客不斷咳嗽、呼吸急促。列車長李小紅與隨車醫生馬上趕到,經過兩次體溫測試後,初步診斷該乘客為非典疑似病人,他們迅速對其採取隔離措施,同時通知相關部門,在石家莊車站將疑似病人交站處理。當時所有的乘客都驚慌失措,李小紅又馬上對這些旅客進行了耐心的開導,做好旅客的登記工作,一路細心照顧旅客,在列車到達成都後,所有的旅客都向他們報以了熱烈的掌聲。但是回到家後,李小紅的女兒就委屈的告訴她:「媽媽,你知道嗎,班上的同學因為你是值乘北京的列車長都不和我玩。」丈夫也說,女兒身體稍有不適,學校就會讓女兒停課回家,自己在單位也被視為非典病人而被處處提防,周圍的鄰里更是關門閉戶。李小紅表示,他們接觸疑似病人都有全套防護措施,下班回家前也要測體溫和嚴格消毒,鄰居們的另眼相看讓她和家人深感委屈。
據成鐵客運分公司的有關負責人介紹,這種情況對李小紅及許多來往疫區的列車工作人員來說已成家常便飯,但是在李小紅的帶領下,成京三組的乘務員100%出勤,堅持戰斗在抗非典的前線。該負責人和李小紅希望社會大眾能給列車上的這些乘務員多一些關心,多一些理解
3. 抗擊非典的宣傳語 用2個成語的 急用 !
你好!
抗擊非典,你死我亡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4. 非典時代的口號是什麼
下面是SARS襲來後產生的一些預抗擊「非典」的口號或歌決。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科學防治,戰勝非典。
非典可防、可治、可控制,
將這些內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首較完整的歌訣。
可4自-7字,
5. 幫忙寫廣告語或宣傳語 用一句話為「抗擊非典」宣傳活動擬一則公益廣告,至少用上兩個成語.
抗擊非典,人人有責,抗擊非典,健康你我他.
6. 寫一句抗擊非典宣傳活動擬一則廣告至少用上2個成語
眾志成城,抗擊非典.同心協力,共創未來.
7. 想找03年的報紙報道,關於非典的,那個網站有啊,謝謝了。。
恩,新浪網上是有的
可以參考這篇
http://news.sina.com.cn/c/2003-06-30/1602294033s.shtml
另外
http://news.sina.com.cn/z/sars/index.shtml
8. 抗擊非典宣傳成語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9. 用一句話為"抗擊非典"宣傳活動擬一則公益廣告,至少用 上兩個成語
萬眾一心
眾志成城
10. 「非典」給我們生活陋習的警示以及人們關於革除
1、生活陋習要根本改變
非典的產生和傳播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敲響了警鍾。山東大學醫學院實驗室主任馬保華教授說,審視我國傳統生活習慣,存在許多衛生陋習,如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是缺乏教養和社會公德的表現,是傳播疾病的重要途徑;沿小街小巷的露天飲食點、混餐制一個盤里幾雙筷子、特別是用自己的筷子為客人夾菜,容易把自己的口液留在別人吃的食物上,造成交叉傳染;大量飲酒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還造成免疫力下降,尤其是宴席上勸酒,是全國各地共同的陋習;野生動物是許多變異病毒、特殊細菌的攜帶者,捕殺、食用野味既容易傳播疾病,又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迷信並且大量食用動物的內臟,不僅愚昧,而且有損人的健康。馬教授說,告別落後的生活習俗,許多疾病就會遠離我們,這是現代文明的表現之一。<br>
2、飲食結構要科學合理<br>
人體免疫力的高低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營養因素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山東營養學會秘書長、山東大學醫學院藺新英教授談到,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結構,達到膳食均衡、營養充足,以此來調節人體的免疫狀況,提高肌體抵抗力,對預防和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針對預防非典,藺教授說,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膳食種類多樣化,注意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有助於上呼吸道黏膜細胞正常代謝和防禦能力提高的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br>
有助於增強免疫力,鐵和鋅對於維持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時要注意多飲水、控制過量的脂肪和糖類。通過飲食,增強肌體免疫能力,能有效地預防非典的侵襲。<br>
3、環境保護要高度重視<br>
在談到這場非典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時,山東省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天祥教授說,「非典」危機提示的深層問題之一,就是人類社會不可持續發展模式使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環境污染、自然生物圈的破壞,使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每況愈下,惡性循環。許多江河溝渠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糧食蔬菜中含有化肥農葯殘留;植被破壞,塵沙漫天,危害了人類的生命安全。因此,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的關系,減少和避免因發展經濟而造成環境污染,真正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br>
4、城鎮建設要體現人文關懷<br>
城鎮建設關繫到每位市民的切身利益,是廣大人民群眾十分關注的問題。城市建設眼光要長遠,要體現人文關懷,要有科學的規劃和設計,要多留綠地和居民的健身場所,大力發展城市森林公園,這是城市的「肺」。城建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由開發商來左右,把城市建成密不透氣的鋼筋水泥堡壘,怎能不使市民得傳染病?城市環境的污染、市民缺乏良好的生活氛圍也是導致一些疾病產生的重要因素。每位市民都有責任和義務投身城市建設之中,共同創建我們美好的家園。山東建築學會趙廣和秘書長認為,就預防非典而言,在美化環境的同時,更要加強對生活垃圾的清掃、收集、運輸、處理全過程的監督檢查;加強對污染源的控制;加強對城市供水和水處理的管理;特別要加強對建築工地和流動人口的管理,切斷一切傳播途徑。<br>
5、衛生防疫要建立應急機制<br>
建國以來,我國大規模傳染病基本消失,社會缺乏對於大規模公共健康和安全危機的應急機制。而世界上許多國家對於公共突發事件都有相應的應急機制。非典的爆發,警示我們要盡快建立衛生防疫的應急機制。山東預防醫學會李露霞主任說,大規模公共衛生危機應急機制,應當包括完善的組織機構、相關政策法規、暢通信息網路、制定應急預案、相應技術設備、人員應急能力以及監督、保障措施等方面內容,才能確保妥善應對突發事件。<br>
6、科研攻關要形成合力<br>
關於加強合作攻關和信息交流問題,山東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副所長張利寧教授說,隨著科技的發展,要進行高水平的研究,僅靠某個實驗室的幾個科研人員是遠遠不夠的,常常需要多個實驗室、不同領域的諸多專家的分工合作、聯合攻關。特別是在目前抗擊非典的戰斗中,更應深刻地認識到合力進行科研攻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聯合起來,各盡其能,才能更快地戰勝SARS病毒對人類的襲擊。<br>
7、心理健康要進一步加強<br>
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許多人的心理與行為出現了失常、失衡與失態的現象,出現過度心理恐慌、消極心理暗示等,使工作、學習和生活習慣發生了很大改變。針對這種現象,心理學專家、山東師范大學高峰強教授說,出現一定的緊張不安和恐慌是正常和自然的心理反應,可加強人們對「非典」的防範意識。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不可取,過度和盲目的恐慌比疾病更可怕,會影響和削弱人體免疫功能。高教授說,要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增強公眾心理健康,及時減輕和消除心理恐慌和從眾心理。有關方面要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和時效性,開誠布公,避免公眾不必要的猜疑;要健全應變機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醫療體系,使公眾產生信任感、安全感;面對長期以來人們對如此重大疫情所第一次享有的如此透明的知情權,媒體宣傳既讓公眾得到全面、客觀的消息,引起足夠重視,又能及時對各種小道消息和謠傳進行辟謠,舒緩公眾恐慌心理;通過科普宣傳,及時調整心態,樂觀向上、沉著應戰,構築強大的心理免疫力,抵抗疾病的侵襲。<br>
8、科普活動要長抓不懈<br>
在談到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時,專家們說,科普工作是事關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社會公益性事業,是提高全民素質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科普法》的頒布施行,標志著我國科普工作已經納入法制化軌道,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普及科技知識已成為全社會的重要職責。雖然通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的科普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應該看到,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還很落後,公民的科學素質還比較低,封建愚昧、迷信落後的東西和反科學、偽科學的活動在部分群眾中還有市場,不科學和不合理的生活、衛生習慣和做法還普遍存在。對目前出現的非典,許多人驚惶失措,心理恐慌,不知道應對措施,已對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因此,在全社會開展科學宣傳與普及任務還十分艱巨,應長抓不懈。非典疫情的發展,正在影響著群眾的心緒,使人們不能較好地安心工作和生活,給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帶來了較大影響。旅遊、交通、商貿和對外交往等活動受到影響是難以避免的,消費減弱也已成為事實。在加強科學預防,控制疫情蔓延的同時,應採取各種措施,做好各方面工作,努力將損失減少到最小已顯得十分必要。另外,專家們強調,新聞宣傳工作既要堅持正面引導,又要客觀適度把握。在當前十分緊迫的形勢下,對非典的報道不要鋪天蓋地;有關一線醫務工作者的生活瑣事,過生日聚會之類的現場采訪可以放到戰勝非典之後。目前需要我們做好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聚精會神搞好科研攻關,一心一意抓好非典防治,穩定人心,發展經濟。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通過各級黨政以及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夠早日戰勝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