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去年在央視播的一部關於艾滋病的紀錄片
旅美華人執導 紀錄片《潁州的孩子》入圍奧斯卡
華聲報消息:失去親人、遭受冷遇、忍受孤獨……艾滋孤兒的遭遇牽動了億萬人的心,他們渴望著全社會的正視與幫助。據中安在線報道,在本屆美國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的入圍名單中,一部關注安徽省艾滋孤兒成長的,由旅美華人女導演楊紫燁執導的紀錄短片——《潁州的孩子》進入了人們的視線。目前,和該片一起入圍奧斯卡的還有其他8部紀錄片,經過審片,3至5部影片將獲得最終提名,結果將於1月23日公布。
艾滋孤兒只能和家裡的豬玩
安徽阜陽,古稱潁州,歷史悠久,風景如畫。然而潁州「艾滋孤兒」們的孤獨和痛楚,卻成了古城心中難以癒合的傷痕。
日前,該片製片人周道先生說,《潁州的孩子》是一部講述中國受艾滋病影響兒童真實生存狀態的紀錄片,片長39分鍾,整個拍攝過程耗時一年多,導演楊紫燁帶領中國預防艾滋病宣傳製作團隊追蹤采訪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受艾滋病影響的家庭,對當地艾滋孤兒的生活作了翔實的記錄。
「我是在2004年2月到的潁州,在那裡拍了一年多。我第一次見到艾滋病孤兒,感受特別深。他們的父母都是賣血感染艾滋病的,這些孩子從小受到歧視,他們走路總是低著頭,從不和人交流,沒有朋友,跟家裡的豬和雞一起玩。」談到初來安徽時的情景,導演楊紫燁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說,「這些景象都深深地震撼了我,然而他們面對生活仍露出天真和樂觀的一面,更讓我感動。」
想要拍攝艾滋孤兒的念頭,緣於三年前的一次訪問。「大約在3年前,我在做一個片子的剪輯師時需要訪問美籍華人艾滋病專家,通過他,我接拍了姚明和NBA球星約翰遜的艾滋病公益廣告,關注到越來越多的艾滋兒童的生存現狀。後來,我產生了一個想法,想要拍艾滋病孤兒,而且應該到中國來拍,中國艾滋病問題能被世人關注是最重要的。」
「我們是流著淚完成拍攝的」
對於拍攝中最難忘的事情,楊導曾回答說:「黃家三姐妹的經歷最令我難忘。當時她們的父親剛剛去世,我們到他們家裡去拍攝的時候,一家人都窩在黢黑的屋子裡哭,場面令人心碎。」
而攝影師曲戈最難忘的,則是本片的主角、名為高俊的艾滋孤兒:「他奶奶瘋了,家裡7口人因為艾滋病死了5口,他自己也帶著艾滋病毒,我們見到他時,他從來不會正眼看一個人,從來不會笑也不會哭,沒有任何錶情,你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木偶一樣。我們是一邊流著淚一邊完成拍攝的。」曲戈說,有時去拍一些孩子上墳的鏡頭時,甚至一度不忍心再拍下去。
「但我們並不是用悲憫的眼光在看待這些孩子。」導演曾動情地表示。
據了解,攝制組剛去時還是冬天,天氣很冷,跟蹤拍攝到夏天後,拍攝的感覺越來越好,艾滋病人的身體逐漸好一點,周圍的人們態度也在慢慢變得和善。孩子們面對生活也不自覺露出天真的一面,最後漸漸走出艾滋病魔的陰影,能夠快樂、自信而堅強地生活……這些鏡頭均被真實地記錄了下來。製片方認為,這部片子的基調,還是給人以希望的。
「引起世人關注比拿獎更重要」
雖然對這部片子感觸很深,也用心良苦,但談到是否能夠沖擊奧斯卡獎時,攝影師、導演、製片人都表示「無所謂」。該片的製片人周道先生對記者說:「可不可以不要談太多奧斯卡?我們拍《潁州的孩子》只有一個目的,是希望大家不要再歧視艾滋病人,並知道怎麼去預防艾滋病。至於得不得奧斯卡獎,我們沒有想過。」
而楊導演則稱,她做的只不過是用鏡頭記錄下那些無助的孩子們的經歷,感受他們的傷痛和憤怒,他們受到的歧視,他們的無助和困窘,還有那強烈的生存慾望。相較之下,該片引起世界輿論對於艾滋孤兒的關注比獲獎更加有意義:「無論是公益廣告還是紀錄片,我都希望能在中國播出,參加國際電影,也是想讓世界上更多的人對中國艾滋病的情況有更大的關注。」
據了解,楊紫燁今後還將繼續製作與中國艾滋病相關的影片,「中國艾滋病問題能被世人關注是最重要的,參展拿獎或者別的什麼都是其次。」
美國華盛頓電影節上獲最佳
今年6月,《潁州的孩子》在美國華盛頓電影節上獲國際衛生紀錄片最佳獎。目前,該片也已獲得美國獨立紀錄電影節最佳紀錄短片以及帕爾•羅倫茲電影獎(PARELORENTZAWARD)兩個獎項的提名。
aware可自測不用抽血祝您健康天 貓!
《潁州的孩子》內容簡介
本片跟蹤拍攝了安徽阜陽潁州地區受艾滋病影響的家庭,並對當地受艾滋病影響孤兒的生活作了翔實的記錄。主要講述了「艾滋孤兒」高俊等人的真實生活,父母因艾滋病去世,家庭貧困潦倒,親情的冷漠與無奈,周圍人的歧視與無知,自己的恐懼與無助……最終,他們終於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漸漸走出艾滋病魔的陰影,快樂、自信而堅強地生活。
② B站up主一條講述自己確診罕見克羅恩病視頻引發關注,究竟什麼是罕見病
近日,B站up主“仙荼兒”一條講述自己確診罕見克羅恩病的視頻引發關注。據悉,克羅恩病是一種尚不明確機理的腸道疾病,目前尚無治癒辦法。仙荼兒稱,自己正在四川讀大二,患病後只能靠鼻飼營養液進食,當初未打麻葯鼻飼插管時,也曾痛不欲生,如今已習慣了。她表示,現在就想好好活著,等病情轉好後,最大的夢想是好好吃飯。
罕見病的病因是什麼?
罕見病80%以上屬於遺傳性疾病,遺傳分為家族遺傳和新發突變兩種類型。針對罕見病普遍存在科研投入少、診斷率低、缺乏有效治療手段、葯物尚未納入醫保體系等亟需解決的難題,絕大多數罕見病患者依然面臨“病無所醫”“醫無所葯”“葯無所保”的窘境。由此可見,罕見病主要是遺傳因素為主,如果需要找到病因,則需要通過基因檢測手段進行確診。現在國內的基因檢測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以針對患兒和家長進行兩種常規檢測:染色體結構異常檢查,遺傳基因外顯子測序。從而確定是否為家族遺傳還是新生變異。
③ 70萬元一支罕見病天價葯背後,普通人到底該如何應對
70萬元一支罕見病天價葯背後,普通人話我覺得應該做到,通過大眾的平台去支撐自己現在的這個消費,但是我們也應該明白別人的幫助並不是絕對的,相對於來說其實天價葯物背後住住葯物對於我們國家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們要明白很多葯物的研究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和背後所需要的科研經費是很多的,即便現在我們研究出來之後可能也並不能立即使用,但是我們要明白普通人的話可以通過一些比較普通的平台或者說在很小的時候有這么一種危險意識去參加保險。
如果說我們現在的家庭只能支撐我們去面對一些小病小災,那麼如果說我們有一些比較罕見的病的話,整個家庭所帶來的經濟的負擔是很大的,所以我們要有一個危險意識,因為現在我們並不是一個人,一個家庭所要承擔的東西是很多的,我們對於家庭來說並不是一個必須的,但是家庭裡面會給我們很多的東西,我們在面對70萬一一支罕見病天價葯的背後,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話,應該盡可能的去作為自己的一個保險,自己要去更好的為自己有一個保障。
④ 罕見病有什麼表現罕見病有哪些
罕見病確實使人震驚:有的會讓人心中 產生強烈反感,有些會使人心碎,有些病像是胡謅的但其實是真實的。然而,在世界上的某個角落,某些人正因此而受折磨,下面就是一些怪異的罕 見病。
1. 層狀魚鱗癬
《權力的游戲》所有的死忠粉都知道維斯特洛大陸上最致命的疾病就是灰麟病——是一種食肉性的瘟疫,感染 此瘟疫的個體將突變成全身布滿鱗片的食人異種。
這個幻想在現實中的確找得到根據。現實中的這一種疾病叫作層狀魚鱗癬,是由幾種基因突 變引起的。個體出生時身上有一層清澈的薄膜,幾周後,這層薄膜脫落,個體全身都留下深色的麟片。皮膚變得十分緊綳。而當皮膚緊綳時,眼瞼被 向後拉扯,內眼瞼露出來。這會讓那些患者的外表看起來像一個外星人。
英國伍爾夫漢普頓的Kelly-Marie Pearce在懷孕期間患上異食癖,通常她每天啃下20個海綿,配料是沙子。圖攝於2017年4月,地點是 她家。圖片來源:Worldwide Features / Barcroft Im / Barcroft Media via Getty Images
10. 愛麗絲夢遊仙境癥候群
此罕見病的患者會持續感覺到外界物體和自己身體的比例不協調,沒有任何飲料或食物能幫助他們恢復到正常的感知狀態。通常他 們感知到的物體比該物體的實際大小要大,他們所感知的時間流逝速度要比真實的速度要慢。
目前該罕見病沒有有效的療法,但已知 典型的病因包括顳葉癲癇和腦瘤。
⑤ 求小時候看的一部美國電影 故事講述一個小男孩患罕見疾病的
不知道是那部片子,但是肯定不是黑暗中的舞者,那部片子只是小男孩遺傳了家族疾病,高度近視甚至失明,沒有失聰,而且這部電影小孩只是很小的配角,片子的光芒都來自女主角比約克,表演的太精彩了。而且這部片子相當的令人崩潰!一般的心理素質,不要看!!!我看了就郁悶了一個星期,此片太悲,拉斯馮提爾總是拍這樣的片子,還有《狗鎮》也是一樣……
⑥ 《人世間》紀錄片講到了什麼罕見病例
本集節目由兩個與子宮相關的故事組成,講述了一個被診斷為全球僅有六例記載的罕見病例的病人一家面臨的艱難選擇,以及一個勇救落水兒童的英雄少年的母親,為了延續家庭的希望,艱難的求子之路。
從2014年冬天開始,《人間世》攝制組進駐上海各家醫院,蹲點拍攝,跟蹤記錄,將發生在醫院的人間故事,一一呈現出來。兩年的記錄,最終呈現出來的只是冰山一角。今天,我們將回到起點,講述人間世背後的故事。
⑦ 世界十大罕見疾病是什麼
1、行屍走肉症:相信自己已經死去這種症狀有高度自殺傾向和抑鬱傾向,在患病期間,患者會抱怨正在失去他們的一切,包括部分或整個的身體和靈魂。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死了,並且像一個死屍一樣行走。這種幻覺一般擴大到一定程度,病人可以感覺到蛆蟲在身體里蠕動,並且聞到屍體腐臭的味道。2、吸血鬼症:看到陽光就疼痛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必須用非常極端的方法來避免陽光的照射。暴露在陽光下,會令他們的皮膚起水泡。一旦被暴露在陽光下,他們中的很多人的皮膚就會感到疼痛和灼熱。這種症狀像吸血鬼一樣,因此人們稱此病為吸血鬼症。3、歇斯底里症:有奇怪的反射這種病症的原有特性表現是,病人受到任何意想不到的視覺或聽覺刺激後會異常震驚,比有人鬼頭鬼腦地跟在你身後還要震驚,這一症狀的病害者會大聲哭鬧、抽打自己的身體並且絮絮叨叨。這一病症首先在緬因州的法裔加拿大伐木工人身上發現,這種個例的反射也被鑒別成全球其他地區。4、Blaschko斑紋症:全身長滿條紋Blaschko斑紋症是非常非常奇怪的一種症狀,1910年被一位德國皮膚科學者Alred Blaschko在人體解剖中發現。Blaschko斑紋,在人類的DNA里建立起隱性的圖案。很多皮膚和粘膜的先天和遺傳性疾病會依照這圖案表現出來。這就形成了人身體上的斑紋5、異食癖:有吃非食物的慾望遭受異食癖折磨的人們,會有無窮盡的慾望去吃一切不能吃的「食物」,包括紙張、泥土、膠水和腐肉。健康專家們還沒有發現真正的病因,也沒有找到醫治的方法——盡管有報告指出,這種病症的出現可能跟病人缺乏礦物質有關。6、愛麗絲夢遊仙境症:時空和身體感覺錯亂愛麗絲夢遊仙境症狀(AIWS),或者叫「視微症」,是神經學上的一種高度迷惑性現象,以致影響到人類的視覺感知。患此視覺疾病的人類和動物,會把部分人以及無生命目標看得比真實的要小很多。常常這些被感知的物體,會在同一時間被看來非常得遠或者非常得近。例如,一輛尺寸正常的汽車,可能被看來是一個小玩具。而一隻寵物狗也可能被看作只有老鼠大小。7、藍膚症:藍色的人整個十九世紀60年代,一個龐大的「藍人」家族居住在肯德基州山上,緊挨著克里克聯盟的印第安人。他們因布魯斯而出名。盡管他們都所有這藍色的皮膚,但是他們很少生病而且大多數人壽命超過80歲。他們的這一體征,一代一代地遺傳,大多數人擁有藍色、靛青色、洋李色甚至於紫色的皮膚。8、狼人症:體毛過盛幼兒如果患有此症會長得體型巨大,膚色暗淡,多毛的斑紋覆蓋在他們的臉上。這種病症被稱作狼人症,是因為患者像狼人那樣擁有過盛的毛發,並且沒有尖銳的牙齒和爪子。9、象皮病:肢體的一部分變腫脹、巨大淋巴腺的絲狀病變也被稱為象皮病,在這張極富戲劇性的照片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個異常粗壯、腫脹的四肢和生殖器官的病例。這一病症可能是由蚊子傳播的寄生蟲所導致。這一病症影響了世界上120萬的人口,並且有40萬人病情嚴重。一隻患病的雌性蚊子把病毒幼蟲注入人體血液當中,幼蟲就會生長並且存活很多年。最後這些寄生蟲聚集在周圍的組織上。擁有巨大腫脹的四肢、乳房和外陰,是此症的共性表現。10、早衰症:幼兒看上去像90歲那樣蒼老早衰症是由兒童遺傳密碼上一個微小的錯誤引起的。這種病症給孩子帶來非常痛苦甚至是破壞性的後果。大部分帶有此病症出生的兒童將會在13歲左右死去。因為他們的身體迅速會迅速老化。他們的身體發育有著老年人的症狀:心臟病、禿頂、骨質疏鬆以及關節炎。此病症極罕見,全世界只有48個病例。
⑧ up「仙荼兒」講述自己確診罕見病的視頻引發關注,你知道罕見病有哪些嗎
隨著人們對自身的逐漸了解,醫學技術發展迅猛,很多放在以前的不治之症,現在都被醫學家攻克了,成為可以治癒的病。不過依然有一些病現在雖然明白了發病原理,但是依然束手無策,比如艾滋病。甚至還有一些病例,發病原因和致病原理都不知道,被人們稱之為“罕見病”。國際確認的罕見病有7000多種,例如白血病、“瓷娃娃”、“漸凍症”,但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罕見病。
龐貝病。又叫"糖原累積病2型"。患上這種罕見病的人,由於體內缺少一種酶,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長肌肉,會出現四肢無力、肝臟腫大等症狀,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出現心臟衰竭。
脊髓延髓肌肉萎縮症。又叫肯尼迪氏症,是一種遺傳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下運動神經元、感覺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均可受累。臨床表現為緩慢進展的肌無力,球部、面部及肢體肌萎縮,可伴有男性乳房發育和生殖功能降低等雄激素不敏感表現。
⑨ 求一部關於艾滋病的紀錄片
好像是這部你看下旅美華人執導 紀錄片《潁州的孩子》入圍奧斯卡
華聲報消息:失去親人、遭受冷遇、忍受孤獨……艾滋孤兒的遭遇牽動了億萬人的心,他們渴望著全社會的正視與幫助。據中安在線報道,在本屆美國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的入圍名單中,一部關注安徽省艾滋孤兒成長的,由旅美華人女導演楊紫燁執導的紀錄短片——《潁州的孩子》進入了人們的視線。目前,和該片一起入圍奧斯卡的還有其他8部紀錄片,經過審片,3至5部影片將獲得最終提名,結果將於1月23日公布。
艾滋孤兒只能和家裡的豬玩
安徽阜陽,古稱潁州,歷史悠久,風景如畫。然而潁州「艾滋孤兒」們的孤獨和痛楚,卻成了古城心中難以癒合的傷痕。
日前,該片製片人周道先生說,《潁州的孩子》是一部講述中國受艾滋病影響兒童真實生存狀態的紀錄片,片長39分鍾,整個拍攝過程耗時一年多,導演楊紫燁帶領中國預防艾滋病宣傳製作團隊追蹤采訪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受艾滋病影響的家庭,對當地艾滋孤兒的生活作了翔實的記錄。
「我是在2004年2月到的潁州,在那裡拍了一年多。我第一次見到艾滋病孤兒,感受特別深。他們的父母都是賣血感染艾滋病的,這些孩子從小受到歧視,他們走路總是低著頭,從不和人交流,沒有朋友,跟家裡的豬和雞一起玩。」談到初來安徽時的情景,導演楊紫燁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說,「這些景象都深深地震撼了我,然而他們面對生活仍露出天真和樂觀的一面,更讓我感動。」
想要拍攝艾滋孤兒的念頭,緣於三年前的一次訪問。「大約在3年前,我在做一個片子的剪輯師時需要訪問美籍華人艾滋病專家,通過他,我接拍了姚明和NBA球星約翰遜的艾滋病公益廣告,關注到越來越多的艾滋兒童的生存現狀。後來,我產生了一個想法,想要拍艾滋病孤兒,而且應該到中國來拍,中國艾滋病問題能被世人關注是最重要的。」
「我們是流著淚完成拍攝的」
對於拍攝中最難忘的事情,楊導曾回答說:「黃家三姐妹的經歷最令我難忘。當時她們的父親剛剛去世,我們到他們家裡去拍攝的時候,一家人都窩在黢黑的屋子裡哭,場面令人心碎。」
而攝影師曲戈最難忘的,則是本片的主角、名為高俊的艾滋孤兒:「他奶奶瘋了,家裡7口人因為艾滋病死了5口,他自己也帶著艾滋病毒,我們見到他時,他從來不會正眼看一個人,從來不會笑也不會哭,沒有任何錶情,你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木偶一樣。我們是一邊流著淚一邊完成拍攝的。」曲戈說,有時去拍一些孩子上墳的鏡頭時,甚至一度不忍心再拍下去。
「但我們並不是用悲憫的眼光在看待這些孩子。」導演曾動情地表示。
據了解,攝制組剛去時還是冬天,天氣很冷,跟蹤拍攝到夏天後,拍攝的感覺越來越好,艾滋病人的身體逐漸好一點,周圍的人們態度也在慢慢變得和善。孩子們面對生活也不自覺露出天真的一面,最後漸漸走出艾滋病魔的陰影,能夠快樂、自信而堅強地生活……這些鏡頭均被真實地記錄了下來。製片方認為,這部片子的基調,還是給人以希望的。
「引起世人關注比拿獎更重要」
雖然對這部片子感觸很深,也用心良苦,但談到是否能夠沖擊奧斯卡獎時,攝影師、導演、製片人都表示「無所謂」。該片的製片人周道先生對記者說:「可不可以不要談太多奧斯卡?我們拍《潁州的孩子》只有一個目的,是希望大家不要再歧視艾滋病人,並知道怎麼去預防艾滋病。至於得不得奧斯卡獎,我們沒有想過。」
而楊導演則稱,她做的只不過是用鏡頭記錄下那些無助的孩子們的經歷,感受他們的傷痛和憤怒,他們受到的歧視,他們的無助和困窘,還有那強烈的生存慾望。相較之下,該片引起世界輿論對於艾滋孤兒的關注比獲獎更加有意義:「無論是公益廣告還是紀錄片,我都希望能在中國播出,參加國際電影,也是想讓世界上更多的人對中國艾滋病的情況有更大的關注。」
據了解,楊紫燁今後還將繼續製作與中國艾滋病相關的影片,「中國艾滋病問題能被世人關注是最重要的,參展拿獎或者別的什麼都是其次。」
美國華盛頓電影節上獲最佳
今年6月,《潁州的孩子》在美國華盛頓電影節上獲國際衛生紀錄片最佳獎。目前,該片也已獲得美國獨立紀錄電影節最佳紀錄短片以及帕爾•羅倫茲電影獎(PARELORENTZAWARD)兩個獎項的提名。
aware可自測不用抽血祝您健康天 貓!
《潁州的孩子》內容簡介
本片跟蹤拍攝了安徽阜陽潁州地區受艾滋病影響的家庭,並對當地受艾滋病影響孤兒的生活作了翔實的記錄。主要講述了「艾滋孤兒」高俊等人的真實生活,父母因艾滋病去世,家庭貧困潦倒,親情的冷漠與無奈,周圍人的歧視與無知,自己的恐懼與無助……最終,他們終於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漸漸走出艾滋病魔的陰影,快樂、自信而堅強地生活。
⑩ 求 珍愛生命 主題宣傳片 急!!!
上個月,我市某重點中學相繼有兩位學生自殺,一個是殉情服用安眠葯,一個是賭氣跳樓。去年,本市某小學一個學生因與別的孩子鬧矛盾,母親罵了他一頓,他就服用農葯自殺,因救治太遲而不幸身亡。
自殺的人從大學生到中學生甚至小學生,都有。情況愈來愈不容家長學校樂觀。
是啊,在學生中想以「死」來逃避考試、逃避家長老師的責罵同學的嘲笑的不在少數。我就曾經在我所任教的班級里做過問卷調查,其中有過自殺念頭的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中學生自殺身亡的人數也在增多。
這些如花一樣的生命啊,就這樣因一時的沖動凋零在青春飛揚的時刻。為什麼?是他們沒有意識到生命的美麗?還是在我們的教育中,忽視了對學生珍愛生命的教育?
古人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說法,自戕則是對父母的不孝;西方宗教里說,自殺的人是上不了天堂的,所有的罪過都得不到上帝的饒恕。
曾在醫院里看到被醫生推出手術室的渾身插滿管子的病人,也曾看到在病榻著掙扎著與病魔作斗爭的患者,那時候,我才真切地感受到生命是如此可貴,在生命面前,其它的一切都不值得一提。曾經有人這么說:比金錢更重要的是健康;比健康更重要的是生命。
當前全國上下為抗擊非典表現出的熱情足以證實生命的重要,感受到人們對生命的熱愛。
年青的朋友啊,請你,也珍愛你的生命!
珍愛生命,要學會善待自己,學會放飛自己,讓自己更貼近自然。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事,生命中有許多美好的東西,我們完全可以去嘗試著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踢踢球、上上網,與朋友去郊遊,去大海里游泳,去小溪邊釣魚,去看看喜劇片,去爬喜歡的山,去看看飛瀑,去聽聽濤聲……那麼多的事等著我們去做,那麼多的開心需要我們參與。我們奔跑,我們跳躍,我們歡笑,我們歌唱,這一份美好,皆因有了生命。
珍愛生命,要讓自己的生命有所價值。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為了人生的充實,為了生命的完美,你沒有理由不努力,讓生命因奮斗而精彩。
珍愛生命,還要學會以一顆平常心對待生活,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平靜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要相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讓我們帶著這樣的一首小詩踏上人生之路吧:
我微笑著走向生活,無論生活怎樣回敬我。
報我以平坦嗎?我是一條歡快的小河;
報我以崎嶇嗎?我是一座大山莊嚴的思索;
報我以幸福嗎?我是一隻凌空飛翔的燕子;
報我以不幸嗎?我是桿勁竹經得起千擊萬磨……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小陳、小胡和小孫是三個小球迷。一天放學,他們一邊走一邊談論著「世界盃足球賽」的精彩場面。談著談著,他們就學著球星的樣子手舞足蹈起來。小孫是學校足球隊的隊員,每天帶著球上學。這時候,他忍不住把球拿出來比試,不料「砰」的一腳,把球踢到了馬路中間。小孫這下可急了,不顧一切地奔到了馬路中間去撿球。正巧,一輛汽車過來,小孫倒在了血泊之中……由於搶救及時,總算脫離了危險,但是一條左腿卻被截去了一半,小孫成了殘疾。
為什麼會出現這樁事故?就是因為我們交通文明的意識淡薄,以至於造成了這場慘劇。孩子從此永遠失去了站立的機會,帶來了生活中諸多的不便,少了孩子那份純真的歡笑。父母從此又增添了一份艱辛、一份酸楚……一個幸福、美滿、完整的家庭就被交通事故這一枚無形的利箭射得支離破碎。但人們並未從這一樁樁事故中吸取教訓,悲劇仍然在我們的身邊繼續上演……
今年10月的一天早晨,我們學校五(2)班的徐佳一在上學的路上被摩托車撞倒,手腳都是傷,滿嘴都是鮮血,當面的一顆牙齒被撞斷,經杭州的專家診斷:永遠也接不上了。而造成這一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駕駛者和行人交通文明意識淡薄。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大多的事故都是由此造成的。
血的事實告訴我們:遵守交通規則是至關重要的,它是生命安全的防護線。特別是我們小學生,不要在馬路上嬉戲玩耍,候車時不要相互擁擠,過馬路時要走人行道或斑馬線,上學戴上小黃帽……
人的生命是無價的,為了圖一時之快,以生命作為代價,那是決不值得的。同學們,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以此為戒,為了身邊每一個愛我們的人;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社會的安定,珍愛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