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為時多久
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23日正式啟動。今年的宣傳周是我國第31個全國節能宣傳周,於8月23日至29日舉辦,主題為「節能降碳,綠色發展」。
8月23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雲」上啟動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暨北京市節能宣傳周。「雲」啟動儀式系統梳理、集中展示了「十三五」以來我國節能降碳工作的主要成效及碳達峰、碳中和重點工作進展,並開展了3項線上活動:
一是重點行業企業節能降碳承諾。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節能降碳承諾活動。部分有代表性的企業自覺承擔節能降碳主體責任,作出節能降碳自願承諾。
二是百項節能降碳標准提升活動。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動節能降碳標准制修訂工作。「十四五」期間,將圍繞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等強制性國家標准及碳排放核查核算標准等加快制修訂百項節能降碳標准,提升我國節能降碳標准水平,逐步實現國際領跑。
三是北京市開展相關活動。首都少先隊員發出反食品浪費、減塑倡議,展示相關公益宣傳作品,廣泛開展反食品浪費、塑料污染治理宣傳。
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圍繞的主題:
在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圍繞「節能雲視界」「節能雲課堂」「技術雲展示」「趣味雲闖關」「活動雲分享」等節能降碳主題,開展了一系列「雲」上活動,普及節能降碳知識,提升全民節能意識和節能能力,引導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各地區、各部門圍繞「節能降碳,綠色發展」主題,結合實際組織開展具有地方特色和行業特點的宣傳活動,廣泛宣傳節能降碳和綠色發展理念,營造節能降碳濃厚氛圍,引導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推動全民節能。
以上內容參考 新華網客戶端-聚焦「節能降碳,綠色發展」 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雲」上啟動
㈡ 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標語是什麼
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標語是「節能降碳,綠色發展」。
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是在1990年國務院第六次節能辦公會議上確定的。從1991年開始,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每年舉辦。鑒於全國性的缺電狀況,2004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由原來的11月改為6月舉行,目的是在夏季用電高峰到來之前,形成強大的宣傳聲勢,喚起人們的節能意識。
歷年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
1、2020年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是「綠水青山,節能增效」。
2、2019年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是「綠色發展,節能先行」。
3、2018年全國節能宣傳周的主題是「節能降耗,保衛藍天」。
4、2017年全國節能宣傳周的主題是「節能有我,綠色共享」。
5、2016年全國節能宣傳周的主題是「節能領跑,綠色發展」。
6、2015年全國節能宣傳周的主題是「節能有道,節儉有德」。
㈢ 為什麼要有節能宣傳周,舉辦節能宣傳周的目的
節能宣傳的目的在於提高人們節能環保的意識,如果人人都可以做到把節能環保滲入到每一個生活細節當中,節能宣傳的工作就沒有必要再舉行了。隨著
霧霾
等各種極端天氣的常態發生,人們已經意識到節能環保的刻不容緩,如果我們不從生活中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留給子孫後代的只有渾濁的空氣和被污染的水,人類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節能宣傳就是要告訴人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給子孫後代留下一片青山綠水藍天。
㈣ 節能宣傳語言
節能降耗來從我做起,自控製成本再接再厲
節能降耗減污增效保護環境利國利民
節能降耗人人有責
降廢減損提質,節能降耗增效
點點滴滴降成本,分分秒秒增效益
節約能源,為企業節省開支
節約一度電、一滴油、一滴
人離機停、人離燈熄
㈤ 節能減排的宣傳稿怎樣寫,誰能寫一篇
1.首先控制增量,調整和優化結構。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完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促進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
2.加大投入,全面實施重點工程。加快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水資源節約項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推動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籌措節能減排資金。
3.創新模式,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深化循環經濟試點,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全面推進清潔生產。
4.依靠科技,加快技術開發和推廣。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範和推廣,加快建立節能減排技術服務體系,推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5.夯實基礎,強化節能減排管理。建立政府節能減排工作問責制,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
6.健全法制,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完善節能和環保標准,開展節能減排專項執法檢查。
7.完善政策,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積極穩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有利於節能減排的財政政策,實行有利於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
8.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節約意識。組織好每年一度的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及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宣傳日活動。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理念滲透在各級各類的學校教育教學中,從小培養兒童的節約意識。
9.政府帶頭,發揮節能表率作用。在節能減排工作中,中央政府將率先垂範。今年全國要推廣高效節能產品5000萬支,中央國家機關將率先更換節能燈。
㈥ 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的主題是什麼
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是「節能降碳,綠色發展」。
在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開展一系列「雲」上活動,圍繞「節能雲課堂」「技術雲展示」等節能降碳主題。
通過開展線上節能降碳知識講座、展示重點行業領域節能降碳技術等活動,普及節能降碳知識,提升全民節能意識和節能能力,引導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來源:
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是在1990年國務院第六次節能辦公會議上確定的。從1991年開始,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每年舉辦。
鑒於全國性的缺電狀況,2004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由原來的11月改為6月舉行,目的是在夏季用電高峰到來之前,形成強大的宣傳聲勢,喚起人們的節能意識。
㈦ 企業節能宣傳活動有哪些開展內容
節能,就是節約能耗,在企業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體現在水、電、煤、氣等專方面。
拋磚引玉,建議從以下幾個屬方面開展:
1、減少企業日常經營中能源的浪費,及時關燈、電腦及其他非必需的電子設備;
2、提高生產效率,優化生產流程,改良設備進而降低能耗;
3、減少廢氣、水、垃圾等排放,旨意降低垃圾處理環節的能耗;
4、如單位冬季供暖,還要考慮供暖溫度的合理調節、燃燒效率、設備改造等,避免浪費煤等能源。
㈧ 2021年節能宣傳周標語有哪些
如下:
1、依法節能,持續發展。
2、節約能源,從我做起。
3、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4、節能、降耗、減污、增效。
5、實施資源戰略,保障能源安全。
6、開發與節約並重,把節約放在首位。
7、使用清潔能源,還我碧水藍天。
8、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能源效率。
9、推廣節能燈具,倡導綠色照明。
10、節能需要你我他,節水節油靠大家。
㈨ 節能宣傳周標語有哪些
宣傳標語:
1、選擇低碳,綠色相伴。
2、節能是一種美德,環保是一種時尚。
3、綠色象徵生命,珍惜生命,環保第一。
4、節能低碳意義大,行動落實靠大家,關燈節水多步行,綠水青天笑臉迎。
5、人類只有好好地對待大自然,大自然才能無限地回報人類。
低碳生活相關介紹:
1、低碳生活,顧名思義,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中盡量採用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活方式。
2、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
3、當今社會,隨著人類生活發展,生活物質條件的提高,隨之也對人類周圍環境帶來了影響與改變。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低碳生活既是一種生活方式,同時更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環保責任。
4、低碳生活是一種經濟、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它不會降低人們的幸福指數,相反會使人類的生活更加幸福。
㈩ 國家開展節能宣傳和教育,提倡什麼的消費方式
提倡節約型的消費方式。
國家開展節能宣傳和教育,提倡節約型的消費方式。
建設節約型社會,是指在社會再生產的生產、流通、消費環節中,通過健全機制、調整結構、技術進步、加強管理、宣傳教育等手段,動員和激勵全社會節約和高效利用各種資源,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支撐全社會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續的社會發展模式。
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著力點之一就是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要求真務實,居安思危,增強資源憂患意識和全局觀念;做到建設節約型社會從今天做起,從每一個人做起,從節水、節電、節煤、節油、節糧、節地、節材等具體工作做起,讓節約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為。
「節約」有兩層涵義:一是杜絕浪費,即要求我們在經濟運行中減少對資源消耗的浪費;二是在生產消費過程中,用盡可能少的資源、能源,創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財富。
建設節約型社會不只是由我國人均資源較少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更重要的是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中國的工業化進程突飛猛進,過去我國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資源,粗放式經營的經濟發展之路,用於支撐經濟發展的資源消耗十分嚴重。資源短缺制約經濟發展的矛盾越來越明顯,可持續發展受到嚴峻挑戰。要打破經濟發展的資源瓶頸,建設節約型社會勢在必行。另外,建設節約型社會是保護環境的有力措施。經濟運行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造成水環境、大氣環境和生態環境退化、惡化嚴重。為了保護環境,減少對生態的破壞,轉變經濟增長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模式,建設節約型社會是重要的一步。最後,建設節約型社會是贏得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我國正在積極實行資源的「走出去」戰略,但是對於重要資源特別是糧食耕地、淡水、石油、煤炭等戰略性資源必須立足於自力更生。如果依賴進口,就會受制於人,在國際競爭中將處於劣勢。因此,建設節約型社會實質上是關繫到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一個重大戰略決策和長遠戰略方針。
建設節約型社會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保證,只有通過建設節約型社會,才有國家的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