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人居環境提升宣傳

人居環境提升宣傳

發布時間:2021-12-19 21:34:43

㈠ 關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查報告問題的提出該怎麼寫30字

關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查報告問題的提出該怎麼寫

問題的提出——利用暑假的時間在家鄉進行調研,目的在於喚醒村民們的環保意識,提醒政府等相關部門增強對農村地區環境的重視程度,積極制定相關政策,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資,大力推動新農村建設,深入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關注民生

建議意見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有機統一體。應以搞好農村垃圾處理和清潔衛生為突破口和切入點,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目的,加快推進新農村清潔工程,提高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和諧美好家園。對生活垃圾的處理,改善村容村貌狀況方面主要有一下幾點建議:
  要廣泛宣傳,提高思想認識。群眾是農村垃圾等環境污染的製造者,也是受害者,更是環境治理的受益者。他們對環境衛生的認識程度,直接關繫到我們的工作成效。因此,要加強對農村垃圾處理問題等農村環境情況的宣傳教育,利用農村人口學校及廣播、宣傳欄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宣教活動,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
  建立完善環保制度,實行責任制,對村民門前實行三包、村幹部分片包干制度,由村委會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好的表揚獎勵,對違反環保規定有損村容村貌的行為,要進行批評教育,並限期糾正和改進。
  要建立垃圾收集、清運、處理制度。要建立垃圾收集、清運、處理制度,要盡快形成「戶集、村收、鄉運和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和以縣為主、鄉村為輔的污水處理機制。建立完善的垃圾收運絡體系,按照「村收集、鄉鎮運輸和處理」的要求,在各村設立垃圾箱及垃圾收集點(中轉站),配備清潔工,各鄉鎮建設垃圾焚燒爐或垃圾填埋場,負責收集垃圾到焚燒爐進行無害化處理或填埋。

㈡ 環保的標語

25。
12,治污優先
9.改善民生,共生共榮來自萬物的和諧.堅持團結治水、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污染環境、搞好水土保護,還家園碧水.保護綠地標語。
23,誰來關愛水的生命。
19.節約用水就是珍惜生命。
27,推進水利協調發展環境保護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
2,每個人都應對環境保護盡一份義務,強化城市改革開放功能
44.珍惜水,共在一片藍天下。
2。
5,我們要保護森林.珍惜資源永續利用、動員起來,保護水環境,綠化環境凈化心靈、利在千秋
4,不做污染環境的負罪之輩
42.水資源是有限的、為了地球上的生命、上項目必須先辦環保審批手續
39,生命之河是無限的。
18,改善環境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也會疼的。
14、美好的環境來自我們每個人的珍惜和維護。
3,功在當代!
12、赤潮是環境對人類的懲罰。
16、控制全球變暖刻不容緩
4.全面規劃、人類若不能與其它物種共存便不能與這個星球共存,讓水造福人類,改善生態環境。
20、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請您珍愛環境
37。
21,利在千秋,誰開發,誰保護
38.節電環保標語,持續發展
32,防治水污染
17、保護自然平衡、藍天,造福子孫後代.創建環保模範城市
建設環保綠色家園
7:節約能源、保護海洋
.保障飲水安全,大有可為。
26,誰治理,功在當代,共建綠色家園
34:不要踩我啊,建設生態文明
15。
10、發展生態農業,創建美好未來是我們共同的願望。
13。
22。
3。
10,統籌兼顧。
15、保護碧水藍天!
9。、風塵、開展環境綜合整治,讓我們採取新行動保護和凈化我們的地球,集中供熱是途徑
40、拯救地球。、保護環境,改善生態環境
41要做保護環境的有為之人。
6、潔凈的空氣.8。
17、地球是萬物生靈共同的家園,共享水利發展成果
16,害人害已
31,構建和諧流域
14,人與自然共存
35、人與自然需要和諧共存、家園只有一個
地球不能克隆
6、煙塵污染要減輕.節約為本。
11,從生活中的細節做起,保護水.建環保模範城市
創美好幸福生活
11。
8.水孕育和維持著地球上的生命、沙化。
30、誰污染、保護生態,善待動物就是善待我們自已、讓我們共同行動、破壞環境就是自掘墳墓
33,維護生命健康
13.堅持人水和諧.珍惜水資源。
24,清除白色污染、請您以寬宏大量之心給生而自由的動物們以自已的空間,珍惜水源也就是珍惜人類的未來、西部開發環保先行
5。
29、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命
7、保護賴以生存的海陸環境需要我們人類的節制和努力、森林是地球的肺、水是生命的源泉、為了子孫的幸福、幽雅的環境是我們共享的、保護生態環境、善待自然也便是人類自珍自重,治理污水護家園
36,防止赤潮、改善環境、保護野生生物,拯救綠色環境、早一天保護環境、鎖住黑龍保藍天,多一份生命保證
28、保護環境、污染環境
千夫指
保護環境
萬人頌
431

㈢ 2020廣東公務員申論模擬題:如何優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給定資料】
冬日裡的湖南株洲淥口區古岳峰鎮白壁村一派風景秀美的田園風光:平整寬敞的水泥路上,紅頂白牆民居錯落有致,農家小院整潔干凈,村莊山清水秀、環境優美、舒適宜居,獨特的美麗鄉村風貌逐漸顯現;10月底的龍門鎮花沖村熱鬧非凡:小村人聲鼎沸、遊人如織,數百滑翔傘愛好者聚集於此,數千遊客現場觀摩刺激的滑翔傘賽事,「體育賽事+鄉村旅遊」模式將「花沖旅遊」的品牌名片擦的更亮更響……像白壁村、花沖村這樣的「高配置」,是株洲市淥口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打造山清水秀村美、宜居宜業宜游新農村的一個縮影。
「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43元,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9元,增長9%。」株洲市淥口區區委書記羅紹昀說,一直以來,淥口區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要求,通過規劃引領、健全機制、創新示範、強化落實等工作,抓好「菜籃子」「米袋子」工程,發展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用扎實的行動積極回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村域面積大、人手少、處置不及時、村民參與環境整治積極性不高曾是困擾古岳峰鎮白壁村發展的幾大難題。如何發揮出線上微信群的更大價值,將微信群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相結合一直是白壁村黨支部思考的問題。為此,白壁村積極探索網上群眾路線,創新「線上+線下」工作法,線上建立微信群組發動群眾,線下成立突擊隊的模式。 「線上+線下」工作法不僅搭建了村幹部與村民的橋梁,還打通了村裡與村外村民的溝通渠道,讓村民成為鄉村治理的主體,提升了鄉村治理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此外,白壁村以德治、自治、法治互動助推鄉村治理,強化基層組織服務功能,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切實提升班子履職服務能力水平,積極開展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和法治文化活動,以身說法、以案說法扎實提升村民法治意識,讓法治理念深入人心,「門前三包」帶動庭前院後綠化和美麗庭院的創建,人居環境衛生治理已形成村民的良好習慣,人人都來爭當美麗家園的「保護者」。近期,白壁村憑借著創新的鄉村治理體系更是入選了「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名單」。
白壁村的人居環境治理工作是株洲市淥口區鄉村振興工作的一個生動縮影,淥口區按照「全面鋪開、分類推進、示範創建、整體提升」的工作思路,以「示範創建」為抓手,選定了12個示範創建村(社區)和4個後備村開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創建工作,建立區級領導聯系示範創建村制度,並向「12+4」示範村派出工作隊,探索激發村支兩委和農村群眾致力鄉村振興的凝聚力和內生動力,以點帶面推動全區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
「鄉村振興的質量和成色,要靠人居環境鋪就底色,改變農村面貌,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才能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淥口區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克胤表示,全區按照「示範引領」的工作思路,整合相關資源,增強投入保障,將在示範引領上狠下功夫,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按照精心設計、精品建設、精細管理的要求,建成更多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全力打造一村一韻、一村一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鄉村。
「龍門鎮花沖村這次滑翔傘比賽很精彩,令人流連忘返。」從外地來觀摩滑翔傘邀請賽的遊客在花沖村航空滑翔基地不停地拍照,興奮不已。10月31日,株洲市首屆全國友好城市滑翔傘邀請賽在龍門鎮花沖村舉行,一時間,這個偏僻鄉村忽然熱鬧起來,觀摩人數達到數千人,各大餐飲、住宿等生意火爆,群眾享受到全域旅遊發展帶來的紅利。「此次邀請賽填補了全市航空運動基地『零』的空白,這僅是花沖滑翔的開始,未來將進一步開發當地特色旅遊資源,將其打造成為淥口區全域旅遊的品牌名片。」淥口區區委副書記朱江表示,花沖村將圍繞航空飛行營地,引導村民發展農家樂、家庭客棧等,打造四季水果、香菇、花卉等基地,在旅遊發展中推進強村富民,在強村富民中深化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淥口區持續推進多元文化產業、綠色農牧業產業、全域旅遊產業協調發展,扎實好「規劃、整治、文明、富民」的文章,持續推進種植結構調整,統籌安排專項資金用於品牌培育和打造,加速產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開展新型職業農業培訓,遴選產業指導員,以高質量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讓全區產業發展更具活力、魅力、影響力。
「堅持將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重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品牌發展戰略,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呈現全面規劃、統籌推進、產業多元、人才支撐的發展態勢」。淥口區副區長劉行國表示,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依託淥口區自身的自然資源,探索並走出一條綠色生態、產業興旺、強村富民的產業發展特色道路。
根據給定資料,就如何優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提出相關建議。
要求:總結全面,內容具體,切合實際,不超過400字。
【參考答案】
優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應做到:
一、巧「結合」 創新人居環境治理模式。
1、積極探索網上群眾路線,創新「線上+線下」工作法,線上建立微信群組發動群眾,線下成立突擊隊的模式。
2、以德治、自治、法治互動助推鄉村治理,強化基層組織服務功能,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開展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和法治文化活動。
3、 選定示範創建村(社區)和後備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創建工作,建立區級領導聯系示範創建村制度,並派出工作隊,以點帶面推動鄉村振興。
二、重「特色」 推動優勢產業落地生根。
1、開發特色旅遊資源,打造全域旅遊的品牌名片,引導村民發展農家樂、家庭客棧等,打造果蔬基地,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持續推進產業協調發展,持續推進種植結構調整,統籌安排專項資金用於品牌培育和打造,加速產業融合發展,開展新型職業農業培訓,遴選產業指導員。

㈣ 如果我是一名幹部,應該怎樣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首先是根據村莊的實際情況,通過徵求村民意見,制定一個合理治理規劃。
其次是制定相關村規民約,加大宣傳教育,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治理氛圍。
三是多方籌集資金,通過多種渠道,對於村內的人居環境進行大力整治。
最後是利用公益性崗位及村內義務志願者團隊,劃定區域,指定專人,負責日常的維護,保持整治效果。

㈤ 請各位家長讓學生寫一篇以「提升人居環境,建設幸福家園」的作文,請各位家長讓學生寫了後認真改,家長也

走在家鄉寬闊干凈的馬路上,漫步在家鄉鳥語花香的花園里,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聞著迷人的花香,這一切是多麼美好。然而,在許多我們看得見或看不見的角落,垃圾卻如影隨形。
每當我走在街道、超市、游樂園……總會看見垃圾,盡管這些地方安裝了許多垃圾桶,可依舊有人視而不見。不信你看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垃圾桶旁的「小山」,正肆虐地向著周圍散著臭氣;每到街天,天空中飛舞著的「白色蝴蝶」正在嘲笑人類的無知;你看,村前的那條小河正在呻吟著;你聞,空中的有毒物質正在橫行著……
這一切無不在警示我們:保護環境,急不可待。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其實很簡單:多走一步,把垃圾送回它的家;彎一彎腰,把地上變為凈土;不要使用一次性袋子,不要用一次性餐盒,不往小河裡投廢棄物……
其實,做到這一切,歸根到底還是應該提升人們的文明,提高人們的素質,增強人們環保的意識。這就需要我們有關部門多做一些環保的宣傳,多開展保護環境知識講座,多制定一些獎勵措施,多進行一些榜樣示範,如我們學校老師每個月月底就會上街大掃除,這樣做都是為了帶動群眾行動起來,愛護衛生,提高我們的人居環境。
那麼,對於提升人居環境,我們小學生能做些什麼呢?我們可以成立「環境保護小隊」,分片區定時檢查周圍環境,定期進行垃圾清理;還可以寫一些標語提醒人們愛護環境,如果看到有人亂認垃圾叫他撿起來,看到有人把垃圾丟在垃圾桶旁,提醒他「文明——只差一步」,看到有人往小河裡亂人生活垃圾,告訴他這樣做的危害……
總之,要想提升我們的人居環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建設我們的美好家鄉服務。

㈥ 在人居環境改善中,政府能起到什麼作用

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強調,各地要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切實加強領導,科學規劃,精心組織,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筆者對此進行了思考,認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須堅持以下原則:
一是以人為本原則。人居環境科學是一門以人類聚居為研究對象,著重探討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科學。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建設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原則。人居環境建設的根本目的在於滿足人的需要,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要滿足後人生存發展的需要。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過程中,要以人為主體,充分發揮農村自然生態系統優勢,構建良好的生態循環體系,重現村莊的田園風光和山水美景,進而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是因地制宜原則。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差異明顯,農村條件千差萬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積極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模式,不能搞一刀切。各地應因地制宜,分步指導,逐步實施。要從不同村莊的區位特點、經濟狀況和群眾需求出發,花小錢、辦大事、辦實事,力求特色。
三是城鄉統籌原則。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過程中,要跳出就農村論農村的誤區,把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與推進城市化有機結合起來。要統籌城鄉規劃和建設,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完善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建設機制。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社會經濟的制度環境和法制環境,實施財政反哺的經濟政策,科學制定統籌城鄉發展的規劃,合理布局、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四是引導、農民自願原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靠一家一戶解決不了,靠一村一鄉的力量也不夠,必須由各級地方牽頭,各部門廣泛參與,統籌規劃,整體行動。各級地方作為農村環境建設的領導者,既要切實承擔起規劃制定、政策扶持、宣傳發動和思想引導的職責,又要防止大包大攬、強制推行。在農村人居環境建設中,要充分突出農民主體地位。無論是村莊規劃編制還是建設方案的選擇,都要充分聽取農民意見,尊重農民意願,強化農民參與,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五是系統性原則。農村人居環境是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區位空間等要素的綜合體現,是一個復雜的多層次、多要素的復合系統。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兼顧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自然資源等多方面,不僅要考慮短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且要顧全大局,充分考慮長遠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盡可能覆蓋人居環境建設的每個方面,爭取實現自然、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促進農村社會不斷進步與發展。
六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原則。人居環境強調把人類聚居作為一個整體,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全面、系統、綜合地加以研究,從而更好地建設符合人類理想的聚居環境。發展農村文化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應突出鄉村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既要與周圍的自然山水環境有機融合,保護好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又要注重延續地域原有的建築文化特色及鄉村故有的空間格局、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動。

㈦ 為什麼農村的人居環境建設很重要

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強調,各地要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切實加強領導,科學規劃,精心組織,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筆者對此進行了思考,認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須堅持以下原則:
一是以人為本原則。人居環境科學是一門以人類聚居為研究對象,著重探討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科學。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建設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原則。人居環境建設的根本目的在於滿足人的需要,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要滿足後人生存發展的需要。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過程中,要以人為主體,充分發揮農村自然生態系統優勢,構建良好的生態循環體系,重現村莊的田園風光和山水美景,進而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是因地制宜原則。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差異明顯,農村條件千差萬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積極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模式,不能搞一刀切。各地應因地制宜,分步指導,逐步實施。要從不同村莊的區位特點、經濟狀況和群眾需求出發,花小錢、辦大事、辦實事,力求特色。
三是城鄉統籌原則。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過程中,要跳出就農村論農村的誤區,把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與推進城市化有機結合起來。要統籌城鄉規劃和建設,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完善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建設機制。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社會經濟的制度環境和法制環境,實施財政反哺的經濟政策,科學制定統籌城鄉發展的規劃,合理布局、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四是政府引導、農民自願原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靠一家一戶解決不了,靠一村一鄉的力量也不夠,必須由各級地方政府牽頭,各部門廣泛參與,統籌規劃,整體行動。各級地方政府作為農村環境建設的領導者,既要切實承擔起規劃制定、政策扶持、宣傳發動和思想引導的職責,又要防止大包大攬、強制推行。在農村人居環境建設中,要充分突出農民主體地位。無論是村莊規劃編制還是建設方案的選擇,都要充分聽取農民意見,尊重農民意願,強化農民參與,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五是系統性原則。農村人居環境是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區位空間等要素的綜合體現,是一個復雜的多層次、多要素的復合系統。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兼顧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自然資源等多方面,不僅要考慮短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且要顧全大局,充分考慮長遠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盡可能覆蓋人居環境建設的每個方面,爭取實現自然、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促進農村社會不斷進步與發展。
六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原則。人居環境強調把人類聚居作為一個整體,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全面、系統、綜合地加以研究,從而更好地建設符合人類理想的聚居環境。發展農村文化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應突出鄉村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既要與周圍的自然山水環境有機融合,保護好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又要注重延續地域原有的建築文化特色及鄉村故有的空間格局、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動。

㈧ 《小手拉大手》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宣傳活動

治城鄉環境,共建美好家園」簽名活動,全區各學校負責人、團支部書記、少先隊輔導員及雨城四小的1700餘名師生在簽名幅上鄭重簽下名字,學生代表在會上慷慨宣誓,號召全區廣大師生、家長積極行動起來,共同改善雨城人居環境。「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主題活動思想,把學校作為傳播文明的場所和陣地,在全區學校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進校園、進頭腦、進課堂、進家庭、進生活」五進活動和「千萬學生寫家信」、「小手拉大手」等主題活動,在教育好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習慣的同時,還承擔起了帶動家長講衛生、講文明、愛環境的責任。孩子「講文明、愛衛生、愛家園」孩子出校門、進社區,以小手拉大手,用熱情傳播環保的理念,用行動肩負起環保的重任,我們有信心讓學校成為城鄉環境中最優美的地方,促進全民共同建造文明和諧、節約環保、天藍水清的美麗雨城。舉辦了以「治理城鄉環境、共創美好家園」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參與「文明志願服務和環境大調查」活動.「雨城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人居環境靠你我共同改善」。

㈨ 環境衛生宣傳內容是什麼

環境衛生宣傳內容是:

1、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文明讓城市更和諧。

2、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

3、大力宣傳市容環衛法律規章,違反制度要承擔應有責任。

4、大力整治市容市貌,營造良好城市環境。

5、房前種棵樹,室內養盆花,悠樂人人誇。

6、草木綠,花兒笑,清爽宜居環境好。

7、草為德者綠,花為善者紅。

8、城市環境美麗無限,市容整治你我有約。

9、城市環境是金,群力整治出新。

10、環境因你而潔凈,城市因你而文明。

11、環境整治千秋業,和諧城市萬代興。

12、環境整治情系你我他,和諧家園惠澤千萬家。

13、機關單位沿街商鋪要嚴格執行門前「三包」和「九不準」規定。

14、加強城市的長效管理,創造和美的`人居環境。

15、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配齊保潔管理人員,改善市容環境衛生,提高可鎮文明程度。

16、家家講文明,戶戶比潔凈。

17、講文明,除陋習,市容整治,從我做起。

18、講文明講衛生,共創美好城市環境。

19、講文明小處處處不隨便,樹形象大家家家是窗口。

20、禁止小廣告,美化我家園。

21、凈化綠化美化城市,努力營造良好人居環境。

22、開展市容環境整治,建設秀美宜居城市。

㈩ 人居環境整治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有哪些

1、整治違法用地

2、整治違法建築

3、城鄉環境綜合整治

4、城鎮內河(湖)水污染治理

5、大氣污染防治

6、土壤環境綜合治理

7、林區生態修復和濕地保護

8、荒漠化的防治

9、水土流失防治



歷史背景:

治理大氣污染需要各級地方政府、企業和廣大民眾的共同參與,讓現有法規、技術和措施得到真正落實,監督問責制度得到嚴格執行才是關鍵之舉。

我國水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水污染物的排放總量仍然巨大。據統計,我國每年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在2400萬噸左右,氨氮排放量在245萬噸左右,遠遠超過了目前的環境容量。

閱讀全文

與人居環境提升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
設備培訓組織方案 瀏覽:121
建設工程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567
2017年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08
華晨消防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839
市場營銷學吳建安期末考點 瀏覽:869
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31
有關電子商務的填空題 瀏覽:601
網路營銷的外文文獻及翻譯 瀏覽:117
毛筆書法教師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39
規章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619
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1
幼兒園游戲活動園本培訓方案 瀏覽:850
中心校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165
蘋果公司的市場營銷環境 瀏覽:690
優衣庫促銷方案 瀏覽:165
年度品牌推廣方案和預算 瀏覽:403
聚餐的策劃方案 瀏覽:992
2015元旦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12
安全解決方案售前培訓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