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石琴雅。丹陽 南京大學
我以前認識這個姑娘,現在聯系不上了。
B. 江蘇丹陽有些什麼著名的文化景點嗎
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 詳細地址:座落於丹陽市燈具之鄉界牌鎮景點介紹: 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座落於丹陽市燈具之鄉界牌鎮,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1940年7月,遵照黨中央「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指示精神,陳毅、粟裕率新四軍主力及江南指揮部北渡長江創建蘇北抗日根據地後,在界牌喬家大院成立了以鄧振詢為書記的江南軍政委員會和羅忠毅、廖海濤為領導的新江南指揮部,統一領導蘇南抗日黨政工作。
舊址以大量的歷史圖片、文獻資料,詳細陳列了丹北人民革命斗爭史。陳毅、粟裕、譚震林等創建茅山抗日根據地的豐功偉績也得到了生動體現。 呂鳳子故居 詳細地址:在雲陽鎮新橋西56號景點介紹: 呂鳳子故居在雲陽鎮新橋西56號。坐北朝南,佔地面積104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平方米。呂鳳子住宅只有磚木結構平房兩小間,佔地40平方米。呂鳳子(1886~1959年),原名呂浚,初字鳳痴,後書鳳子,早年畫名「江南鳳」,後書鳳先生,生於丹陽縣城廂梧桐山下呂麗泉家。是我國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呂鳳子生前在故居內栽植許多珍貴花木,兩棵桂花至今仍生機盎然。 唐 鍾 詳細地址:在丹陽市人民公園內景點介紹: 唐鍾座落在丹陽市人民公園內,鑄造於唐僖宗中和三年(883),銅質,高2.14米,厚0.11米,口徑1.41米,口沿鑄以寬郭,唇六曲,鍾體黑幼綠,分三段澆鑄,痕跡清晰;凸鑄旋紋和豎向線條將鍾體分成八個部分,腰箍上下各四,內鑄矩形和梯形幾何紋樣,布圖簡朴大方,增強了鍾的立體感和飽滿度。鍾紐造型為連體雙龍,頭上長有雙角,長舌下垂於鍾頂又微微上卷,身披鱗甲,四足撐立,生動逼真,是我國傳說中薄牢的形象。
史載,丹陽銅鍾是一個名叫王十四娘的信女發起鑄造的。鍾體銘文稱鍾重5500斤,電子秤實稱結果為6025斤,這為研究唐代與現代衡器比率增添了又一個有價值的數據。
唐中和鍾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工藝的傑出水平,為中國古代文化增添了異彩,它端莊、古術、雄偉、秀美,在落日的映照下,顯得風姿綽約,婷婷玉立,向人們展示著它重獲新生的動人風采。
現有資料表明,保存最早的佛鍾鑄造於南朝陳太建七年(575),可惜它已東渡重洋,為日本東京井上源太郎所收藏,而國內留存鑄造時間最早的就是唐鍾了。被列為江蘇省文保單位的銅鍾有四:丹陽唐鍾、泰州南唐銅鍾、淮安金代銅鍾、南京明代銅鍾,無疑丹陽銅鍾當之無愧為「江蘇第一」。 玉乳泉 詳細地址:位於城北觀音山原廣福寺觀音殿前(今丹陽市建材總廠內) 景點介紹: 玉乳泉位於城北觀音山原廣福寺觀音殿前(今丹陽市建材總廠內)。晉太元時鑿,宋景定四年(1263年)寺僧為井建亭。唐張文新《煎水茶記》譽其為「天下第四泉」。
井名「玉乳泉」3字為宋朝宰相陳堯佐手書。井圈為青石所制,出土高0�52米,外圈為八角形,直徑0.90米,內徑圓形,直徑0.32米,內徑有提水時吊桶索磨損凹槽痕17條。陸游謂此井水「色類牛乳,甘冷冰齒」。此井今保存完好。 南朝陵墓石刻 詳細地址:丹陽境內景點介紹: 公元420年晉恭帝禪位,劉裕登基。從此,揭開了近170年的南朝歷史。
丹陽是肖姓齊梁兩朝帝王的故里。兩朝帝王死後大都「葉落歸根」安葬在這里。坐落在丹陽境內有12座齊梁帝王的陵墓。
一座座高大精美的石獸雕刻,它們雄渾瑰麗、流暢生動、蓄勢待發,乃是古代雕刻藝術的瑰寶,他們的藝術價值可以和同時代的北魏雲崗石窟、龍門石窟相提並論。它們就是馳名中外的南朝陵墓石刻。
麒麟(南朝.齊)南朝(公元420年-589年)指的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與北朝相對的南方偏安政權,共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政權時期。歷史學把東吳、東晉、南朝並稱為六朝時期(指南方)。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分裂時期,多個政權交替,時局動盪,爭戰不斷,的時期。每一位帝王都想傳位萬世,因此生前便營造寢陵,陵墓的神道兩旁設置神獸以求吉祥。帝王陵前,左首置雙角的天祿,右首挺立著單角的麒麟,充分顯示了帝王的權勢和威嚴。夾峙京杭大運河與蕭梁河交匯處隔岸而立的麒麟和天祿是丹陽境內最為壯美的一對石刻,身高、體長均為4米左右,重約30餘噸,遍體紋飾華美,氣勢雄偉傲岸。這里便是進入陵墓區的大門,「陵口」古鎮亦因此而得名。
丹陽境內目前已發現石獸20隻。大者重約30餘噸,小的也有七八噸。據史書記載,石料均取自南京青龍山,用木船經運河入蕭梁河運置陵前,就地雕刻而成。石獸與底座系一整形巨石,造型優美,線條流暢,細膩而奔放,洋溢著濃郁的江南藝術情調。
考察表明,堪稱瑰寶的南朝陵墓石刻比之著名的唐太宗昭陵六駿還要早近二百年。
鎮墓神獸分三種:天祿、麒麟與辟邪。三種石獸形態基本相似,均體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張齒露,目含凶光,腹部兩側刻有雙翼,四足前後交錯,利爪畢現,縱步若飛,似能令人聽到其行走的腳步聲,神態威猛庄嚴。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天祿頂部雕飾雙角,麒麟為獨角,而辟邪則無角。在南朝陵墓石刻中,天祿與麒麟僅見於帝陵,辟邪則專用於諸侯王墓,等級嚴明,不能隨意僭越更改。
俗話說:「丹陽的麒麟,南京的辟邪」。這指的是丹陽的蕭氏家族成了齊、梁兩代的帝王,帝王死後,不忘葉落歸根,紛紛在故鄉丹陽建陵安葬,按照帝陵的禮制,鎮墓神獸為天祿、麒麟。而南京多為齊、梁兩代的王侯墓,其陵前鎮墓神獸為辟邪。所以,天祿、麒麟便成了丹陽的象徵,辟邪就成南京的象徵。 季子廟 詳細地址:景點介紹: 季子名扎,是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第四子,先後曾三讓王位,躬耕於今丹陽延陵一帶,為我國古代最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德者、智者和賢者。人稱延陵君。季子是德的首創人,提倡「以德治國」,仁德謙和,曾被後世奉為「至德第三人」,是中國道德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孔子聞季子之德,曾為他篆刻過碑文。
季子仙逝後,當地人立廟以記之。歷代皇帝多對他賜號,題碑文,被封為嘉賢大帝。由於離著名道教名山茅山很近,故是道教聖地。也是國家AA級景區。
季子廟位於江蘇省丹陽市行宮鎮九里,以前規模宏大,是江南四大名廟之一。現存的只有一個大的院子。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那麼院不在小有名則旺。它是江蘇省重點名勝古跡。
江蘇省道教協會——楊世華說:「上茅山,回九里,功德圓滿」—茅山是三茅真君的道場,修的是「道」,而丹陽九里季子廟,修的是「德」,所以上茅山修完了道後必須回九里修德,功德才算圓滿。
丹陽市的「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語言學大師」呂叔湘先生為季子廟題詞:「古邑史蹤」 。
季子是吳氏始祖。
季子廟主要有以下幾個景點:
1)季河橋。明代建。
2)山門。內供奉的是王靈官,兩旁是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3)神仙廊。從山門到嘉賢大帝廟的兩旁的走廊上供奉著許多神仙。大多是民俗神和名仙。
4)十字碑亭。亭內的碑上是孔子轉科的惟一碑文,共十個字: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其歷史文化價值彌足珍貴。
5)宋代碑。十字碑亭兩旁是宋代的碑刻。還有許多皇帝的碑刻。
6)嘉賢大帝廟。嘉賢大帝廟是重檐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等級很高。裡面是季子的巨像。牌匾上寫著:道法自然。
7)陰陽碑。
8)沸井。這是天下奇觀。井中之水如沸騰一般,還有聲音。「中國二十一世紀白名名畫家之一、國畫大師、美學教育家」呂鳳子題詞:古桑聽泉。它有5大特點:古(千年古井)、稀(世上獨有)、怪(井井毗鄰,清濁分明)、奇(沸騰不息)、多(三清三濁,現存六口井)。可以這么說:黃山歸來不看岳,九寨溝歸來不看水,九里歸來不看泉。 萬壽塔 詳細地址:丹陽市東雲陽鎮寶塔灣景點介紹: 萬壽塔在丹陽市東雲陽鎮寶塔灣。原名萬善塔,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是一座木柱樓閣式磚塔。平面八角形,7級,塔總高46.65米。塔身外八角形,內室為方形,上下交錯。底層周圍設廊,內室均架本梁,上鋪樓板,各層有本扶梯上下。塔內方室四面各開一門,外八面間隔一面開一門。頂上為鐵制塔剎,下為覆缽,上置承露盤及相輪,上為寶蓋,再上為銅質寶瓶,瓶上鑄「直隸鎮江府丹陽縣萬善寶塔銅文筆峰。大明泉湖九年季冬吉日。陞官津官錢糧顧錫恩,明崇禎十年仲春吉日造」的銘文。
1985—1987年進行全面修繕,恢復了該塔明代風貌,成為目前古城丹陽最高標志。 嘉山龍慶寺 詳細地址:景點介紹: 丹陽城東北,那是一片丘陵山地,最高峰名為嘉山,海拔雖然只有149米,卻是「橫卧長江邊,壁立千仞,狀如伏牛」,山勢逶迤,在一馬平川的江南倒也並不多見,頗具特色。它的南部山明水秀,幽雅清閑,鬱郁蔥蔥,這便是名噪千年的古寺--嘉山寺。
嘉山寺又名龍慶寺。初建於北宋紹聖七年。明宣德,萬曆時兩次修葺,一度曾有房屋94間,曾有「復禮」、「顯慶」、「旌孝」、「真珠」四大禪院,寺宇龐大,供奉釋伽牟尼佛、彌勒佛、阿彌陀佛和地藏王菩薩。
嘉山寺寺前有一數畝大小的龍池,池上有亭,傳說是白龍的化身;寺內有一古井,上窄下闊,地下最闊處有半畝大小;井水甘冽,且從沒乾涸過。嘉山寺依山傍水,遠近聞名。乾隆皇帝三下江南,兩次到嘉山寺,並御筆親賜「龍慶禪寺」匾。嘉山寺因此得以與鎮江金山的「江天禪寺」齊名,人們「燒香去金山,先要到嘉山」,而由於「嘉」與家同音,使眾信徒更感親切。
近些年,嘉山寺經過丹陽市政府的修復,已建成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齋堂、地藏殿、三聖殿、觀音殿、客堂、祖堂、法堂等建築,佔地40多畝。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匾的藏經樓,現收藏有中國佛教協會贈送的「房山石經--大藏經」一部。
龍慶禪寺為曹洞禪宗,現任主持釋禮相為曹洞禪宗第四十九世,法名為法性。如今,這里佛徒香客雲集,每到農歷二三月間,龍慶廟會更是吸引了眾多遊客。
C. 丹陽市委宣傳部任建平去向
任建平現在任什麼職務
D. 丹陽的妻子
梅嘉生 婚禮剛結束,日軍轟炸機飛臨南京上空。一片兵荒馬亂中,梅嘉生、周政走出石頭城,向丹陽而去。
E. 丹陽市有哪些國企或者央企
國企和央企太多了,只給你說幾個代表的吧,國家電網,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煙草,
F. 丹陽網紅打卡地點有哪些
1、管山旅遊風景區
管山旅風景區,位於後巷高橋的舟山、管山區域內,這里山清水秀,在丹陽有句話叫:「桂林山水甲天下,管山風景賽桂林。」為了便於自駕游,管建軍在景區修建了柏油盤山公路,使景區游覽交通極為方便。
G. 鎮江,丹陽市
我就是丹陽人,丹陽很偉大,出門在外,別人問你哪的,我很自信回答江蘇丹陽!地方雖小,地位可不小啊! 丹陽市位於江蘇省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上海經濟圈腹地,屬蘇南經濟板塊,東鄰常州市武進區、新北區,西接句容市、鎮江市丹徒區,南與金壇市接壤,北與揚中市隔江相望,全市總面積105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80.5萬,轄23個鎮,1個省級開發區,302個行政村,65個居委會。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被列為沿海對外開放城市,是江蘇省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縣(市)之一。 丹陽市位於江蘇省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上海經濟圈腹地,屬蘇南經濟板塊,東鄰常州市武進區、新北區,西接句容市、鎮江市丹徒區,南與金壇市接壤,北與揚中市隔江相望,全市總面積105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80.5萬,轄23個鎮,1個省級開發區,302個行政村,65個居委會。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被列為沿海對外開放城市,是江蘇省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縣(市)之一。 全市「三個文明」建設成績卓越,連續被評為全國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是全國首批80個小康縣(市)之一,目前經濟綜合實力列全國第20位,列江蘇省第8位;先後被評為「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江蘇省文明城市」、「江蘇省社會治安安全市」;連續被省委授予「黨建工作先進市」稱號;在全國首創民主評議黨員、黨務公開、十星級文明戶評選;科技、教育、文化、體育、計劃生育、綠化等多項工作被評為全國先進市。2005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68億元,增長14.8%,人均3.34萬元,增長14.9%。財政總收入25.25億元,增長25.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250元。增長15.1%,農民人均純收入6448元,增長14.9%。居民儲蓄余額130.5億元,增長16.3%。 丹陽是現今江蘇地域在公元前221年秦朝設置的15個縣份之一,當時稱曲阿,後改名雲陽,唐天寶元年(742年),因當時境內生長著眾多的「赤楊樹」,「赤」與「丹」同義,「楊」與「陽」諧音,故名「丹陽」,後取「丹鳳朝陽」之意,定名丹陽。丹陽在歷史上曾是南朝齊高帝蕭道成、梁武帝蕭衍兩代開國皇帝的故里,現境內文物遺跡豐富,存有南朝帝陵石刻11處26件,散布在胡橋、荊林、前艾、建山、陵口等地,20隻石獸是我國石刻藝術中罕見的珍品,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季子碑刻相傳為孔子唯一存世手書;公元883年鑄造的唐中和銅鍾被譽為「江南第一鍾」;丹陽是「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源發地;行宮九里村是「吳」姓祖始地;境區存有季子廟、沸井、明萬善古塔、通泰橋、開泰橋、玉乳泉井、海會寺、嘉山寺等名勝古跡。 丹陽是人文薈萃之地,名人志士,賢臣良將,代不乏人。近現代,丹陽孕育了著名教育家、上海復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著名社會科學家、教育家戴伯韜,著名書畫家、美術教育家呂鳳子,語言學泰斗呂叔湘,以及對革命事業作出過貢獻的共產黨人夏霖、黃競西、管文蔚和匡亞明等一大批名人志士。抗日戰爭時期,陳毅、粟裕領導新四軍在丹陽及鄰縣建立了茅山抗日根據地。解放前夕,《解放日報》在丹陽創 刊。1949年4-5月,丹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前委、華東軍區和中共華東局臨時駐地,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丹陽運籌帷幄,指揮了解放大上海的戰役,培訓幹部,准備物資,為接管上海作了大量准備。 丹陽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距上海200公里,西距南京68公里,京滬鐵路、滬寧高速公路、312國道、京杭大運河和正在規劃建設的京滬高速鐵路橫貫市區;常州機場坐落市境,西距南京機場80公里,東距上海虹橋機場、浦東機場2小時車程,班機直航世界各地;對外開放的長江第三大 港──大港港口離市區18公里,全市已形成了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丹陽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由西至東的新民路十里商業長街、中山路小商品一條街和丹鳳路、城河路商貿街構成「井」字型框架,城區一環路內已形成中心商業街,並建成了北二環、南二環,東二環路已成雛形;近兩年來又建成了丹西公路、122省道、丹界線等骨幹道路及污水處理等一批市政工程;312國道丹陽段改道拓寬工程全面展開;全市近600公里農村道路改造工程將於年內完成;城區成功改造了新民路、丹鳳南路、東門外大街、萬善路風光帶;建成了4萬平方米的市民廣場,及水關西路、城河北路、西環北路;小東門橋綠地廣場、內河整治、城鄉區域供水等一批市政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供電、通訊、公共交通、管道煤氣等公用設施十分完備;全市農村開展了以「清潔村莊、清潔家園」為主題的「雙清」活動,城鄉面貌進一步得到改善;繼續實行企業環境行為信息公開化制度,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城市管理已納入規范化、科學化、法制化軌道,先後被評為全國衛生城市和全國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 丹陽是著名的「魚米之鄉」,1990年被列為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10萬畝豐產方被江蘇省列為掛牌示範方,先後被評為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市)、全國義務植樹先進單位和全國土地復墾先進縣(市)。全市通過積極組織實施農產品優質化工程,拓展農業產業化發展空間,培育優勢特色農業,農業結構調整取得了新的進展,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11.28億元,年產糧食36.94萬噸,水產25768噸。 丹陽工業經濟發達,全市已形成了紡織、絲綢、木業、化工、機械、冶金、電子、新型建材、塑料、燈具、摩托車和汽車配件、皮鞋、眼鏡、五金工具等30多個行業為主體的,產品結構比較合理的工業體系,現全市擁有省級企業集團16家,國家級2家;年銷售超億元的企業集團36家,形成了年銷售5000萬元、出口創匯超500萬美元、利稅超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97家,擁有200多個在國際國內市場頗具競爭力的名特優新產品,在全國享有「絲綢之府」、「眼鏡之都」、「燈具世界」、「皮鞋之鄉」、「鑽頭王國」、「木業航母」的美稱。 丹陽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方興未艾,1988年經江蘇省批准,全市鄉鎮全部列為對外開放鄉鎮,為我市外向型經濟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2003年新辦「三資」企業149家,合同利用外資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85億美元;全市擁有出口創匯企業200餘家,自營出口企業近百家,出口產品有木業、眼鏡、糧油、紡織、服裝、土產、五金工具、化工、醫葯保健、機械設備、電子產品等500多個品種,2003年進出口總額達4.03億美元。 1992年設立的12.8平方公里省級開發區,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建設,已實現「七通一平」,進區企業600多家,其中已批外資企業227家,總投資11億美元,合同外資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億美元,被評為江蘇省先進開發區。目前,開發區經過區劃調整,總規劃面積已達50平方公里。區內園林、綠化、路燈、亮化與道路建設配套完善。為優化資源配置,在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基礎上,建設了獨具特色的區中園、園中城。中國眼鏡城、日本工業園、德資工業園、台灣工業園、新世紀工業園、韓國工業園、協聯工業園、留學生創業園、大亞木業園等正在迅速崛起。這些頗具專業化特色的園區建設,為中外客商投資興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台。 丹陽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速,九十年代以來,我們以「三個有利於」為標准,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方針,解放思想,抓住機遇,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2003年底,城鄉個體工商戶累計達21064戶,從業人員43764人,注冊資金7.54億元;私營企業3253家(其中掛省牌的私營企業129家),從業人員58851人,注冊資本39.66億元,經濟總量、上繳稅收、投資總量均佔全市的三分之一。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還帶動了第三產業、市場建設以及小城鎮建設,全市個私經濟從事三產的佔75%,在繁榮市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形成了67個各類市場,去年市場成交額達51.5億元。其中,華東燈具城、華東皮鞋市場、東方皮革商城、眼鏡市場、萬家歡市場、千家樂市場發展為超億元市場,成交額達34.8億元。目前,華東燈具城成為全國最大的汽車摩托車配件市場,眼鏡市場為亞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