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主流媒體網站有哪些
人民網、鳳凰網、騰訊、搜狐、新浪等。
1、人民網
人民網是《人民日報》建設的大型網上信息交互平台,是人民日報社控股的傳媒文化上市公司,是國際互聯網上最大的綜合性網路媒體之一。1997年1月1日,人民網正式上線。
2006年7月1日,中共中央批准人民網承辦的「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上線,成為宣傳和介紹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政策、信息的權威網站。
5、新浪
新浪,是一家服務於中國及全球華人社群的領先在線媒體及增值資訊服務提供商。 擁有多家地區性網站,以服務大中華地區與海外華人為己任,通過旗下五大業務主線為用戶提供網路服務。
② 為什麼主流媒體要宣傳春節不顧艱難也要回家的形象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是我在農民工這行聽到的話,我在外打工8年多,有一年沒回家,哪滋味真不好受,在外人生地不熟,外面街道空盪盪的,冷冷清清的,店鋪都關門了,感覺不好受,特別在晚上,電視上放著一家吃著熱騰騰的團年飯,一家人圍著電視看春節年歡晚會,我眼淚當時就留下來了。後面我每個春節都回家過年的。平時還沒感觸,到年底了,看到外出打工的遊子背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回家的慾望更深。我把春節當著心靈的調和劑,平時在工作上的壓力,和不順心,一想到要回家過年,心情舒暢多。最後我想說,大家沒什麼特殊情況,都回去過年吧。
③ 現在主流的媒體宣傳是哪些,電子商務具有什麼一個地位
主流的宣傳媒體有報紙、報刊,網路平台,影視媒體。電子商務平台是網路平台中人為集中起來的營銷宣傳平台,現在較著名的有淘寶網 、阿里巴巴、拍拍網 、環球鞋網.
④ 主流媒體在傳播和弘揚傳統文化中應當發揮哪些重要的作用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需要發揮媒體的作用。電視、互聯網等現代傳媒具有受眾廣、傳播快、信息量大等特點和優勢,已經成為大眾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媒體開展節日宣傳,能讓傳統文化更好地親近大眾、走進大眾,被大眾所接受。年輕一代熱衷於過「洋節」,對傳統文化缺乏了解。通過媒體,更有利於在年輕人中弘揚傳統文化。因為互聯網、電視等現代傳媒很受年輕人喜愛,以年輕人喜愛的方式進行教育,自然更容易接受。
添加鼎益豐dingyifengcom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早在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就聯合發出了《關於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的意見》,指出:「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對宣傳民族傳統節日的導向作用,切實加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輿論引導。」文化的生命在於傳承,傳統節日文化更需要傳承與傳播。媒體理應體現出社會責任感和文化自覺性,為提高傳統節日在整個中華民族中的影響力,為保護並傳承寓意豐富的傳統節日文化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重新喚起民眾對於傳統節日的熱忱和關注。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也有利於提高媒體的品位。現在,不少媒體低俗、媚俗、庸俗的問題比較突出,過分追求娛樂、追求明星、追求隱私,缺少文化品味。從短期看,這樣做雖然迎合了少數人的低級趣味,但難以長久立足。而反觀一些媒體的做法,值得學習和借鑒。比如,近些年,每逢傳統佳節,中央電視台都要推出「我們的節日·清明」、「我們的節日·端午」中華長歌行特別節目,中國文明網推出「我們的節日·中秋」大型專題、開設「風物·民俗」專欄,寧夏衛視推出《我們的節日:春節》系列節目,介紹與節日有關的文化和民俗,受到群眾廣泛好評,收視率點擊率不斷提高。
⑤ 中國主流媒體有哪些
如下所示:
中國的主流媒體有:新華社、中國新聞社、CCTV、中國日報、人民日報、環球時報、CRI國際在線以及新浪網、搜狐網。
在我國,關於主流媒體大凡有幾種定義:
從政治的角度:
「主流媒體是相對於非主流媒體而言的,影響力大、起主導作用、能夠代表或左右輿論的省級以上媒體,稱為主流媒體,主要是指中央、各省市區黨委機關報和中央、各省市區廣播電台、電視台,以及其他一些大報大台。」
2.從經濟的角度:
「主流媒體就是關注社會發展的主流問題,成為社會主流人群所倚重的資訊來源和思想來源的高級媒體。」傳媒經濟就是影響力經濟。傳媒影響力來源於它所吸聚的受眾的社會影響力。按照傳媒吸聚受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大眾化傳媒和主流傳媒。主流傳媒就是「以吸聚最具社會影響力的受眾(主要指那些具有較高的決策話語權、知識話語權和消費話語權的社會成員)作為自己市場訴求的傳媒」,也就是以質取勝的傳媒。
3.從經營的角度:
如: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周勝林教授認為,媒體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才能成為主流媒體,即有較大的發行量、收視率;有較多的廣告營業額;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和權威性。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邵志擇教授認為,主流媒體就是「依靠主流資本,面對主流受眾,運用主流的表現方式體現主流觀念和主流生活方式」,在社會中享有較高聲譽的媒體「主流媒體就是依靠主流資本,面向主流受眾,運用主流的表現方式,體現主流觀念和主流生活方式,在社會中享有較高聲譽的媒體。」
4.從綜合角度:
「主流媒體就是承擔重要的宣傳任務和功能,覆蓋面廣,品牌性強,影響力大的強勢媒體。」
⑥ 中國主流媒體有哪些
1、人民網
創辦於1997年1月1日,是世界十大報紙之一《人民日報》建設的以新聞為主的大型網上信息交互平台,也是國際互聯網上最大的綜合性網路媒體之一。
作為國家重點新聞網站的排頭兵,人民網堅持「權威、實力,源自人民」的理念,以「權威性、大眾化、公信力」為宗旨,以「多語種、全媒體、全球化、全覆蓋」為目標,以「報道全球、傳播中國」為己任。
2、新華網
新華社主辦的綜合新聞信息服務門戶網站,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網路媒體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文網站。
作為新華社全媒體新聞信息產品的主要傳播平台,擁有31個地方頻道以及英、法、西、俄、阿、日、韓、德、藏、維、蒙等多種語言頻道,日均多語種、多終端發稿達1.5萬條,重大新聞首發率和轉載率遙遙領先國內其他網路媒體。
3、央視網
央視網是中國網路電視台旗下互聯網站業務,以視頻為特色,以互動和移動服務為基礎,以特色產品和獨家觀點為核心,面向全球、多終端、立體化的新聞信息共享平台。
匯聚了100多個CCTV新聞名欄官網,同時還集納了50個地方衛視新聞名欄,央視網還擁有覆蓋全國的新媒體記者網路和新聞拍客隊伍,24小時不間斷地提供最快捷、最權威、最全面、最豐富的新聞視聽與互動服務。
4、中國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自2000年成立以來,陸續實現了用中、英、法、西、德、日、俄、阿、韓、世界語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布信息,訪問用戶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進行國際傳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中國網是國家重大活動、各大部委新聞發布會、全國「兩會」新聞中心指定的網路報道和直播媒體,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獨家中英文網路直播發布網站。
5、國際在線
1998年12月26日正式發布,是由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簡稱「CRI」)主辦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通過61種語言對全球進行傳播,受眾遍布全球五大洲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語言種類最多、傳播地域最廣、影響人群最大的多語種、多應用、多終端網站集群。
旨在介紹中國的政治、經濟、體育和文化等各個方面,主要提供新聞、文化和經濟類信息,並以豐富的音頻節目為特色。
6、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是中國最大的英文資訊門戶,是國務院新聞辦(中共中央外宣辦)主管的中國日報旗下網站,為國家級重點新聞網站之一。中國日報網服務於國內外中高端讀者群,是海外人士了解中國的首選網站,已經成為溝通中國與世界的網上橋梁。
自1994年成立以來,中國日報網整合資源、創新超越,實現了從單一報紙電子版向綜合性新媒體和跨媒體機構的跨越。
⑦ 主流媒體在新時代的意義
主流媒體在新時代可以起到宣傳和引導作用,也可以傾聽民意,提高服務水平。
⑧ 主流媒體是什麼
主流媒體的定義還沒有得到基本的統一,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關於主流媒體的概念。在我國,關於主流媒體大致有幾種定義:
1、從政治的角度:
「主流媒體是相對於非主流媒體而言的,影響力大、起主導作用、能夠代表或左右輿論的省級以上媒體,稱為主流媒體,主要是指中央、各省市區黨委機關報和中央、各省市區廣播電台、電視台,以及其他一些大報大台。」(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周勝林,《新聞界》2001年第6期)
2、從經濟的角度:
「主流媒體就是關注社會發展的主流問題,成為社會主流人群所倚重的資訊來源和思想來源的高級媒體。」傳媒經濟就是影響力經濟。傳媒影響力來源於它所吸聚的受眾的社會影響力。
按照傳」媒吸聚受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大眾化傳媒和主流傳媒。主流傳媒就是「以吸聚最具社會影響力的受眾(主要指那些具有較高的決策話語權、知識話語權和消費話語權的社會成員)作為自己市場訴求的傳媒」,也就是以質取勝的傳媒(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1月20日)
3、從經營的角度:
如: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周勝林教授認為,媒體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才能成為主流媒體,即有較大的發行量、收視率;有較多的廣告營業額;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和權威性。
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邵志擇教授認為,主流媒體就是「依靠主流資本,面對主流受眾,運用主流的表現方式體現主流觀念和主流生活方式」,在社會中享有較高聲譽的媒體「主流媒體就是依靠主流資本,面向主流受眾,運用主流的表現方式,體現主流觀念和主流生活方式,在社會中享有較高聲譽的媒體。」(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邵志擇,《新聞記者》2002年第3期)。
4、從綜合角度:
「主流媒體就是承擔重要的宣傳任務和功能,覆蓋面廣,品牌性強,影響力大的強勢媒體。」(新聞出版總署報刊司副司長王國慶,《中華新聞報》2001年11月3日)
⑨ 什麼叫主流媒體
在我國,關於主流媒體的論說很多。大凡有三種:
一是從政治的角度。如:張碧華認為主流媒體「代表的是當權派或既得利益者的看法,往往忽略了他們認為重要,但對其他人卻很重要的一些題材」。[4]
二是從經濟的角度。如: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喻國明教授認為,傳媒經濟就是影響力經濟。傳媒影響力來源於它所吸聚的受眾的社會影響力。按照傳媒吸聚受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大眾化傳媒和主流傳媒。主流傳媒就是「以吸聚最具社會影響力的受眾(主要指那些具有較高的決策話語權、知識話語權和消費話語權的社會成員)作為自己市場訴求的傳媒」,也就是以質取勝的傳媒[5]。
三是從經營的角度。如: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周勝林教授認為,媒體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才能成為主流媒體,即有較大的發行量、收視率;有較多的廣告營業額;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和權威性。[6]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邵志擇教授認為,主流媒體就是「依靠主流資本,面對主流受眾,運用主流的表現方式體現主流觀念和主流生活方式」,在社會中享有較高聲譽的媒體[7]。
綜上所述,主流媒體的定義還沒有得到基本的統一,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關於主流媒體的概念。事實上,主流媒體應該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的內涵由上述三個方面的內容組成。但同時,不同的媒體,在不同時期,三方面內容的內涵又是變化的。所以為了充分體現這一概念的靈活性和多元性,我們試圖應用綜合評估分析方法,對其進行基於定性分析的定量鑒定。
⑩ 什麼是主流媒體
受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控制的宣傳機器是主流媒體,如:各地的黨報、黨刊、電視台。反之,民間投資以及非共產黨辦的就是非主流媒體。但是要注意,非主流媒體也會發出主流聲音,主流媒體也會發出非主流聲音!我的定義是:主流聲音是指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