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家庭教育的句子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但遺憾的是,家長們一談到家教,就變成了花錢請老師教文化課,而不是家長的身體力行。
中國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很捨得花錢,不惜砸鍋賣鐵,卻忘記了自己的責任與付出。以下是一些值得思考的語句,或許對家長有些幫助:
1.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
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的比較辛苦,孩子很可能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
3.成績好的孩子,媽媽通常是有計劃而且動作利落的人。父親越認真,越有條理,越有禮貌,孩子成績就越好。
4.貧窮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但並非越貧窮越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做父母的,需要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資料,不讓孩子陷入人窮志短的自卑深淵。
5.富裕是另一種更高級的教育資源,西方人的經驗是:「培育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階層是會遺傳的。」但是,更高級的教育資源需要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如果沒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富裕的家庭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災難。
6.不要做有知識沒文化的家長。有些人有高學歷,但不見得有文化。如果家長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無論他擁有多高的學術水平,他也是沒有文化的人。
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過獨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圍繞孩子轉而沒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題,這樣的父母常常會以愛的名義干擾孩子的成長。有時侯,並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8.父母需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不過,也不要因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閑生活。「沒有責任感傷害別人,太有責任感傷害自己。」
9.如果孩子一哭鬧父母就趕緊抱起孩子,那麼,孩子就會利用父母的這個特點經常糾纏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鬧,不要著急把孩子抱起來,父母最好讓自己有事情做,讓孩子看著自己動作麻利地做事。
10.夫妻關系影響孩子的性格。一個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麼,他的兒子可能就學會了在學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學。一個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麼,她的女兒可能就學會了在學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學。
❷ 家庭教育經典語錄學習
《老人與海》為世界貢獻了一句話:人可以被消滅,不可以被打敗。勇氣比知識更重要。如果某個孩子勇敢地向一切障礙、挫折或災難說:人可以被消滅,不可以被打敗,那麼,這個孩子就是一個真正受過教育的人。
做最好的家長就是:家長要成為孩子人格的榜樣;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和孩子一起寫作,哪怕只是一句話。只有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從長遠利益考慮,讓孩子從小適度地知道一點憂愁,品嘗一點磨難,並非壞事,這對培養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或許更有好處。
在孩子犯錯的情況下,對其進行適當的懲罰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維護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進行。
要使大家充分認識,關心下一代、關心少年兒童,就是關心我們祖國的偉大前程,就是關心全世界的偉大前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可以教他說第一句謊言,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永遠努力爭做第一的人。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個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什麼時候和孩子的關系是好的,你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老人應把握好教育孩子的尺度,既不能越位,也不做擺設的花瓶。
成功的家庭教育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深入了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
對孩子來說,家長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榜樣,一個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英雄。
人類有兩件事情最難:一是如何「統治」他人;另一個是如何「教育」他人。
如果夫妻教子觀點不一,會讓孩子分不清正誤,不利於他美好品德的培養。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健康的人格的核心是自信。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沒有比讓孩子自信更重要的了。
父母關心孩子的性健康,等於給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作為父母,必須設法贏得孩子發自內心的尊重。
家長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是精神供氧者。
精神虐待是對孩子自尊、自信心全面的摧殘。
喜歡孩子,但不溺愛。
❸ 家庭教育語錄經典短句
1、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歡自己,是因為您對他缺少接納、認可和尊重。
2、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成長的航標,家人的關愛是孩子成長的溫床,家庭的和諧是孩子成長的動力。
3、父母不要萬事代勞,剝奪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4、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讓孩子自己主動成長;壞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讓孩子被動成長。
5、在生活中學習,是幼兒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6、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做人的機會。
7、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第一個步驟是傾聽,就是讓孩子把話說出來,並且聽懂孩子話里的真實意思。第二個步驟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是不是有道理,結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個步驟是建議,即使有道理,孩子並不一定就能採取正確的行動,因此父母這時應該給以建議。
8、父母要給予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對錯誤的方向給予引導,對於正確的方向給予鼓勵。
9、貧窮是教育資源,富裕是另一種更高級的教育資源。更高級的教育資源需要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如果沒有高級的教育技藝,富裕的家庭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災難。
10、應該使每個人懂得:在社會面前,他的責任和對社會最重要的義務,就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的首席教育者,第一任教師,就是母親和父親。
11、謀生型父母不能因外出打工而對孩子有愧疚感,更不能因愧疚而遷就孩子的胡鬧。
12、想要教育好孩子,重要的就在於創造一個有助於孩子成長的環境,也許父母就是最重要的「環境」,父母需要先受教育,這樣的教育首先就是要反省自己有什麼品格能夠成為孩子的示範,有哪些行為在給予孩子積極的影響。
13、運動貴有恆,飲食貴有節。
14、將整個愛心獻給孩子,將完美德行傳給孩子。
15、如果您的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為您沒有教會他理解別人。
16、父母應當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導師,家庭生活的朋友,學習生涯的夥伴。
17、愛孩子並不意味著一定理解孩子,要和孩子成為朋友教育才能發揮作用。
18、一縷陽光,送來滿園的花香;一句贊美,贏得前進的動力。
19、一個好家長就應是:家教上是孩子的良師,生活中是孩子的益友。
20、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
21、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都有「內在限制」,這樣的限制常常不為父母和其他人所知,在寬松和充滿鼓勵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往往能夠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最佳。
22、只有父母與教師養成了良好的教育習慣,您的孩子或學生才能形成良好的習慣。
23、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是孩子從進步走向成功的關鍵。
24、家庭教育應當由經驗教育人向科學教育人轉變,由片面注重書本知識向注重教育孩子怎樣正確做人轉變,由簡單命令向平等溝通轉變。
25、教導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變成一種游戲的。
26、父母要准備一個記事本,記錄和孩子在一起發生的事情,或者發現的問題、產生的困惑。經常記錄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反省自己的過程。
27、父母在批評孩子時,請給孩子留點面子。
28、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賞和鼓勵。
29、有蟲的棗子早紅,有病的孩子早熟。智力上的神童,常常以剝奪性格和身體的成長為代價。
30、基礎課程要堅實,全面發展要扎實,循序漸進要踏實,培養興趣要落實,學會做人要老實,謙虛謹慎要誠實,胸懷大志要忠實,終身獲益結果實。
31、人生即是一個要獨立的過程,只有腳踏實地地走,才能留下一條屬於自己生命的軌跡。
32、孩子的幽默是最自然最坦率的人類語言,需要父母用心去發現和體會。
33、家庭教育的任務,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學習。
34、教育孩子,從點滴小事入手,培養孩子最美的心靈。
35、孩子的心靈猶如白紙一樣純潔,既容易受真善美的熏陶,也容易受假丑惡的污染。
36、與其給孩子千萬家財,不如讓他擁有幸福的童年。
37、只要教師和家長協調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38、誰能讓孩子有主見又懂得妥協,既果敢又懂得順從,誰就遏住了教育的關鍵。
39、把學生的思考空間留給學生自己,當然教師對此也應加以強有力的引導。
40、學業成績是人的成長的冰山一角,冰山下面是人的性格和身體。性格和身體是學業成績的兩個支點。
41、愛孩子並不意味著一定理解孩子,要和孩子成為朋友,教育才能發揮作用。
42、在平時的家裡,父母和孩子盡量保持一種平等的地位,遇事要徵求孩子的意見。
43、育兒過程有艱辛,也有歡樂。
44、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
45、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鏡子,反映著家庭和父母的精神,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模範作用。父母或教育者的日常性言行,對培養孩子的人格有最強的說服力。
46、教育上操之過急和緩慢滯後,都會摧殘孩子正常的心理發育。
47、做父母的對於子女的早年教育決不是一種無效勞動。雖然在某些年月里,好像被教育者處於沉睡狀態,沒有見到效應。但是,到後來終有一天,會看見大有好處的。
48、學習靠自覺,生活靠自理,做人靠自省,成才靠自強。
49、自己好好學習,學問學文不會就問,長大後孝順父母。
50、精神虐待是對孩子自尊、自信心全面的摧殘。
51、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
52、對於稍懂事的孩子,可以給他一個眼神或某種暗示,保持暫時的沉默,常會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53、良好的習慣是孩子所儲存的資本,會不斷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著它的利息。
54、母愛是人世間最神聖的感情,應為這種感情最沒有利祿之心摻雜其間。
55、告訴孩子:你不僅僅只是父親,更是朋友,而朋友便是心與心的交換。
56、如果您的孩子嫉妒、敏感、怕受傷,是因為他的家庭沒有寬容和溫暖。
57、無論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敗,整個人生就失敗。
58、我要和父母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構建和諧美滿的家庭和未來。
59、建設溫馨和諧家庭,多點耐心鼓勵向上,盡量杜絕責罵埋怨,順其自然健康發展。
60、孩子的幽默是最自然、最坦率的人類語言,需要父母用心去發現和體會。
61、如果你做到了以上二十條家庭教育格言,定能成就優秀孩子哦。
62、士大夫教誡子弟,是第一緊要事。子弟不成人,富貴適以益其惡。子弟能自立,貧賤益以固其節。
❹ 家庭教育名人名言
1、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2、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這是教育過程的邏輯。——蘇霍姆林斯基
3、既然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就應當努力求得好的習慣。習慣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習慣,這是一定的,這個我們叫做教育。教育其實是一種從早年就起始的習慣。——培根
4、一個人所受的教育超過了自己的智力,這樣的人才有學問。——詹·馬修斯
5、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於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蔡元培
6、幸福,就在於創造新的生活,就在於改造和重新教育那個已經成了國家主人的社會主義時代的偉大的智慧的人而奮斗。——奧斯特洛夫斯基
7、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後,人才能成為一個人。——誇美紐斯
8、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9、我並無過人的特長,只是忠誠老實,不自欺欺人,想做一個「以身作則」來教育人的平常人。——吳玉章
10、初期教育應是一種娛樂,這樣才更容易發現一個人天生的愛好。——柏拉圖
11、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蘇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實是甜的。——亞里士多德
13、科學書籍讓人免於愚昧,而文藝作品則使人擺脫粗鄙;對真正的教育和對人們的幸福來說,二者同樣的有益和必要。——車爾尼雪夫斯基
14、「我確實相信: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只是為著實用和實際的目的,過分強調單純智育的態度,已經直接導致對倫理教育的損害。」——愛因斯坦
15、教育兒童通過周圍世界的美,人的關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誠實,並在此基礎上在自己身上確立美的品質。——蘇霍姆林斯基
❺ 家庭教育發展趨勢廣告詞
家庭教育是我們日常提到的一個詞,但作為概念,學術界有眾多的定義和界說。《教育大辭典》對家庭教育解釋為:「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對兒女輩進行的教育」。 《中國大網路全書·教育》定義家庭教育為:「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在家庭內自覺地、有意識地對子女進行的教育」。有的學者則認為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員在家庭中所受的終身教育。狹義的家庭教育則指「小孩在兒童期所接受到的父母管教的活動或生活的訓練,藉以滋長其日後為人處事的良好態度和人品」。有日本學者則認為家庭教育「與其說是教育,毋寧說是一種社會化更貼切」。
從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看,家庭教育作為教育的一種形態,同一夫一妻的個體家庭一起誕生。恩格斯將人類家庭的發展從低級到高級概括為四種形式:排除祖孫夫妻親子夫妻,但允許兄弟姊妹間性關系的初級群婚制的家庭——血緣家庭;排出兄弟姊妹間性關系的高級群婚制的家庭——普那路耶家庭(即伙婚家庭);一個較固定的男子和一個較固定的女子共同生活形成的脆弱的婚姻關系——對偶家庭;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奴隸社會初期的一夫一妻制家庭。群婚制社會對兒童的教育還屬於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誕生隨著嚴格意義上的一夫一妻制家庭誕生而誕生。
從一夫一妻制家庭產生的時候起,人類便有了家庭教育的實踐,通過長期家庭教育實踐,人們逐漸積累經驗,認識了規律,不斷的更新,以致構建一定的理論體系,形成新的學科。
中國的家庭教育源遠流長,《周易》中的《家人》、《漸》、《蠱》、《節》等卦,是最早講到家庭問題,包括家庭教育問題的。如以《周易》之作在殷周為據,則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家庭教育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了。
我國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出現了一系列「家訓」,「家誡」,「家教」,「家范」,等專門論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或專供家庭教育用的讀本。北齊顏之推寫的《顏氏家訓》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家訓。他提出家庭教育必須遵循威嚴而有慈,戒溺愛,重早教,重熏陶影響,愛子當均等原則。在教育內容上,總的要求是「德藝同厚」,即對子女進行「增益德行」和「修以學藝」的教育。《顏氏家訓》既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理論的奠基之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家庭教育專著。此後,唐代無名氏的《太公家教》,南宋司馬光的《家范》,宋代袁采《袁氏世范》,明代姚牧順《葯言》,明代龐尚鵬的《龐氏家訓》,明代吳麟征的《家誡要言》,明代溫以介《溫氏母訓》,明代高攀龍《高子遺書》,清初朱伯廬的《治家格言》,清代孫奇逢的《教子家訓》,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規》,清代蔣伊所作《蔣氏家訓》以及《曾國藩家書》等。據《中國叢書綜錄》所列數目記載,此類著作、讀本共有117部之多。其中,司馬光的《家范》,以儒家經典理論「齊家」之道理為主線,廣集歷史人物故事來闡述各項道德准則和治家方法。宋以後的家教著作往往採用此體例。朱伯廬的《治家格言》世稱《朱子家訓》僅506字,在清代幾乎成為家庭教育的專科書。
縱觀這些家庭教育的範本,從對子弟的人品、志向培養到人際交往的朋友情誼;從日常生活消費習慣的養成到生活情趣的熏陶;從行為處事、工作態度到對職業的選擇;從幸福觀的培養到如何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無不飽含父輩對子孫後代生活各個方面的諄諄教誨和告誡。也有如《曾國藩家書》通過家書來傳遞中國文化中的家訓思想和為人處世之道,使之成為一種傳統,生生不息。中國古代,尤其在明清兩朝,大量有關家庭教育的格言、家訓為後人提供了豐富的家庭教育遺產,這是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比擬的。
如果說家庭教育在中國古代處於各種理論的探索階段,那麼家庭教育作為一門學科真正從教育學分化出來,形成自身的理論體系,與近代大批有關家庭教育論著的出現是分不開的。
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在廣泛深入研究兒童心理的基礎上,對自己的兒子和別人的子女所受的家庭教育進行系統的觀察、試驗,寫成了《家庭教育——怎樣教小孩》一書,其內容包括兒童的心理、學習的性質及原則,並提出了101條家庭教育的教導原則,陶行知先生在讀過此書後深慨「願與天下父母共讀之」。
從社會學角度出發,彭立榮所著的《家庭教育學》出版於1993年,書中體現了時代對家庭教育理論的迫切需要,提出符合當時的國情需求的一些理論和具體的操作方法,具有當代教育科學新理論的學科特點。
由吳奇程、袁元編著的《家庭教育學》作為師范大學的教材,較為深入系統地探討了家庭教育的一些主要理論,進一步構建了家庭教育的概念體系和理論框架,學術性方面有了較大的提升。
《大教育視野中的家庭教育》一書中,楊寶忠教授以大教育觀觀念的引導下,用系統的觀點考察家庭教育,豐富和發展家庭教育的理論,更是對終身教育思想的傳承和發揚。
家庭教育作為一門古老而又嶄新的學問,脫胎於教育學;家庭教育作為「社會細胞」——家庭的基本職能,又受到了家庭和家庭之外眾多社會因素的影響,因此,對家庭教育的研究需要借鑒各相關學科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教育學、社會學、倫理學、心理學、人類學、生態學都與家庭教育的研究密不可分,對家庭教育進行多學科綜合研究是現代教育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❻ 關於家庭教育的詩詞
學習好的傳統書籍文章是可利用的方式和良好的教材,有助於陶冶孩子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遠大理想。比如諫太宗十思疏,資治通鑒,三字經,但不是所有經典詩文都適合小孩教育。有些含有嗔恨暴力,誨淫誨道,負面情緒的經典詩詞就不適合。比如,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人頭做酒杯 飲盡仇讎血
家庭教育方法推薦參考大安法師開示,古人說,教育,要從最基礎的、最早的時候開始。 教婦初來,就是新娶進門的媳婦,你要教育她,她剛一來,你就得教她,以後她就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兒嬰孩,在嬰兒的時期,就要開始教育,你進行善的教育,他就養成一種善的習性、習慣,從一開始就踏上了正路,如果開始就邪了,那步步都邪。你以後等他形成了邪惡的習慣,這時候再去矯正它,那都不容易。 所以從開始的時候就得謹慎地教育。這樣的家庭兒童教育,不僅是家庭的問題,它也關繫到整個國家的治亂,你教育好了小孩,國家、天下就大治;你小孩沒有教育好,都是匪類,都是那種惡心殘暴之人,那麼,天下也就大亂了。所以國家的興衰,天下的治亂,首先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現在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學校的教育主要是一些知識技能的教育,道德人格的教育已經在現在的大中小學占的比例愈來愈微薄。所以這一點每個做家長的要清醒地看到,學校的教育可能更多地側重在知識技能的教育上,有關道德人格的教育,你還不能太放棄,你在自己家庭就得承擔起這樣的一種教育。現在的家長就注意自己孩子的成績:你考得怎麼樣啊,又考了多少分啊,怎麼又低了幾分吶。他天天就關心這個。實際上這個問題是他的老師關心的。你要關心你的小孩的這種德性、人格。這是學校教育可能不大關注的問題,而這也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要把小孩教育好,父母首先要教育好自己。小孩的模仿性是很強的。你要教小孩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你作父母的就要做到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如果你作為父母,你對老人一點都不孝,天天對老人呼來喚去,然後自己住好房子,父母卻住在很差的房子里。那好了,你的兒女也看在眼裡,等你老了的時候,你也住到很差的房間去。所以這個孝還不是口頭上講,你自己要做出來。現在家庭教育的糟糕,是很多父母,他自己就沒有以身作則,於是他就不知道怎麼教育下一代,形成惡性循環,然後又有望子成龍之心,於是給小孩加了很多很多的負擔。給小孩學很多班,又是鋼琴班,又是英語班,又是電腦班,又是這個班那個班。現在家教都是知識技能的家教,可沒有哪個家長請一個有道德的人教他道德,大概很少了。我們每個佛教徒,在自己的家庭教育當中,盡量按照印祖的開示去做,讓小孩從小接觸聖人的教育:《三字經》、《弟子規》,包括《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等,讓他接觸,讓他背誦,這樣就在他的內心播下了一個聖人做人的標准、做人的種子,他就會一生受用無窮。
❼ 家庭教育格言 經典語錄
家庭教育的至理名言
1.良好的個性勝於卓越的才智。
2.嬰兒的情緒,是認識世界的反映。
3.天賦如同自然花木,要用來修剪。
4.對孩子來說,生活就是一所學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為研究、探索的對象。
5.幼兒的學習是全方位,並不局限於讀寫算和各種技藝。
6.教育上操之過急和緩慢滯後,都會摧殘孩子正常的心理發育。
7.任何行業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對它產生興趣,幼兒學習更是如此。
8.教育必須從心理上探索兒童的興趣和習慣開始。
9.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10.父母是天然的教師,他們對兒童,特別是幼兒的影響最大。
11.激發幼兒的求知和學習的慾望,遠比教會有限的知識有意義得多。
12.父母要逐漸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並由此樹立孩子的信心。
13.教導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變成一種游戲的。
14.一個人的成功=1%IQ(智商)+99%EQ(情商)。
15.母愛是人世間最神聖的感情,應為這種感情最沒有利祿之心摻雜其間。
16.孩子在幼兒其間,蘊藏著無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導。
17.只要教師和家長協調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18.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所以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的社會意識和獨立的意識。
18.在達到理智的年齡之前,孩子不能接受觀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20.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身不斷感悟和學習的過程。
21.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22.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賞和鼓勵。
23.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
❽ 家庭教育宣傳語
您好,家庭教育學習平台家長慕課的回答如下:
家庭教育,有愛,更要有方法。(家長慕課口號)
學好家庭教育,塑造孩子成玉。
人人參與家庭教育,所有人向所有人學習,所有人支持所有人成長
(僅供參考,祝生活愉快!)
❾ 家庭教育20句經典語錄
《老人與海》為世界貢獻了一句話:人可以被消滅,不可以被打敗。勇氣比知識更重要。如果某個孩子勇敢地向一切障礙、挫折或災難說:人可以被消滅,不可以被打敗,那麼,這個孩子就是一個真正受過教育的人。
做最好的家長就是:家長要成為孩子人格的榜樣;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和孩子一起寫作,哪怕只是一句話。只有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從長遠利益考慮,讓孩子從小適度地知道一點憂愁,品嘗一點磨難,並非壞事,這對培養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或許更有好處。
在孩子犯錯的情況下,對其進行適當的懲罰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維護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進行。
要使大家充分認識,關心下一代、關心少年兒童,就是關心我們祖國的偉大前程,就是關心全世界的偉大前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可以教他說第一句謊言,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永遠努力爭做第一的人。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個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什麼時候和孩子的關系是好的,你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老人應把握好教育孩子的尺度,既不能越位,也不做擺設的花瓶。
成功的家庭教育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深入了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
對孩子來說,家長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榜樣,一個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英雄。
人類有兩件事情最難:一是如何「統治」他人;另一個是如何「教育」他人。
如果夫妻教子觀點不一,會讓孩子分不清正誤,不利於他美好品德的培養。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健康的人格的核心是自信。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沒有比讓孩子自信更重要的了。
父母關心孩子的性健康,等於給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作為父母,必須設法贏得孩子發自內心的尊重。
家長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是精神供氧者。
精神虐待是對孩子自尊、自信心全面的摧殘。
喜歡孩子,但不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