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從鉗工到蘇聯英雄,狙擊手瓦西里·扎伊采夫的傳奇一生是怎樣的
瓦西里是二戰時期蘇聯最著名的狙擊手,在斯大林格勒的廢墟中,瓦西里用手中的狙擊步槍收割著德軍士兵的生命。其實最開始瓦西里並不是一名專業的狙擊手,而是一名鉗工。之所以他能夠成為狙擊手,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瓦西里在當上鉗工之前曾經是一名獵人,跟隨自己的父輩進行打獵,學習到了非常多的野外求生的知識,同時也開啟了他的狙擊天賦。其次就是瓦西里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擊殺了將近300名德軍士兵,其實還包括許多德軍狙擊手。最後就是瓦西里後來還成立了狙擊手學校,幫助蘇聯軍隊培養出了大量的狙擊手。
最後就是瓦西里後來還成立了狙擊手學校,幫助蘇聯軍隊培養出了大量的狙擊手。在他的這些學生裡面,有非常多後來很厲害的蘇聯狙擊手。而且瓦西里培訓出來的狙擊手總共在戰場上射殺了超過3000名德軍,給德軍帶來了非常大的心理壓力。
Ⅱ 從鉗工到蘇聯英雄,狙擊手瓦西里·扎伊采夫的傳奇一生是怎樣的
人們總是說時勢造英雄,雖說戰爭時代人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但正是由於這個混亂的時代,使得一部分人的才能得以完美展現,從而成為當時熾手可熱的戰場英雄。蘇聯狙擊手瓦西里·扎伊采夫就是這樣在戰爭中發光發熱,從而被人們記入史冊。
剛開始他只是蘇聯海軍的一員,而且還是從事的文職工作。但是隨著二戰的爆發,無數蘇聯青年們紛紛放下筆桿子投入戰場,而扎伊采夫也是如此。在他到達陸軍前線後,由於年少時培養的出神入化的狙擊能力,扎伊采夫被上級發掘並成為了一名狙擊手。
此時的他,狙擊能力才真正得以展現,當時扎伊采夫與德國王牌狙擊手歐文·柯尼希進行了一場對決,雙方在一座廢墟中激戰了三天三夜,而最後扎伊采夫將其擊斃,引得蘇聯德國兩方的驚嘆。除此之外扎伊采夫還為蘇聯軍隊培養了不少優秀的狙擊手,這些狙擊手都在後續的戰斗中對德軍造成了巨大打擊。
Ⅲ 國級技工院校鉗工技能比賽技術要求
關於舉辦第三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的通知
(人社部函〔2010〕14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勞動保障局: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6]15號)精神,通過組織開展技能競賽活動,積極推進技工院校開展校企合作,促進提高生產實習教學質量,引導廣大師生努力鑽研技術技能,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我部決定舉辦第三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職業(項目)和范圍
(一)大賽職業(項目)
大賽設置車工、焊工、裝配鉗工、無線電調試工、機電一體化五個職業(項目)。
(二)大賽分組
車工、焊工、裝配鉗工大賽設學生高級組(含各類技工院校的全日制高級工班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和學生中級組(含各類技工院校的全日制中級工班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無線電調試工大賽設學生高級組(含各類技工院校的全日制高級工班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機電一體化大賽設學生組(含各類技工院校的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全日制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
二、參賽對象
大賽所設職業(項目)內的各級各類技工院校中具有技工院校學籍的全日制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1989年1月1日以後出生),均可報名參加相應組別和職業(項目)的大賽。
三、大賽標准
本次大賽車工、裝配鉗工職業學生高級組和中級組分別以《車工國家職業技能標准》、《裝配鉗工國家職業技能標准》高級工(國家職業資格三級)和中級工(國家職業資格四級)以上要求為基礎;無線電調試工職業學生高級組以《無線電調試工國家職業技能標准》高級工(國家職業資格三級)以上要求為基礎;焊工職業學生高級組和中級組分別以《焊工國家職業技能標准》高級工(國家職業資格三級)和中級工(國家職業資格四級)以上要求為基礎,並參照世界技能大賽有關標准;機電一體化項目參照世界技能大賽有關標准。同時,各大賽職業(項目)結合技工院校教學計劃大綱並結合學生不同組別特點統一組織命題。
大賽分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兩部分,分別占總成績的30%和70%,各職業(項目)大賽技術要求將另行下發。
四、大賽設備
車工職業的比賽設備由大連機床廠、濟南第一機床廠提供,裝配鉗工職業的比賽設備由浙江天煌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提供,焊工職業的比賽設備由北京時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無線電調試工、機電一體化職業(項目)的比賽設備由廣東三向教學儀器製造有限公司提供。各職業(項目)的比賽設備型號及技術參數將另行下發技術文件。
五、大賽組織
大賽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承辦,成都市技師學院協辦。大賽成立全國組織委員會,全面負責組織管理工作。組委會下設辦公室和技術工作委員會,具體負責大賽的組織實施和相關工作。
請各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技工院校主管部門牽頭成立本賽區組織機構,負責組織、指導本地區的大賽工作,同時報全國大賽組織委員會辦公室備案。
大賽分院校初賽、省級復賽、全國決賽三個階段。
(一)院校初賽階段
2010年6月30日前,以院校為單位組織參賽報名和培訓練兵;以賽區為單位指導本地院校進行初賽,選拔優秀選手組隊參加省級復賽。
(二)省級復賽階段
2010年9月30日前,在全國組委會統一指導下,以賽區為單位組織省級復賽,對優秀選手和單位予以表彰,選拔優秀選手組隊參加全國決賽。
(三)全國決賽階段
2010年11月30日前,組織全國決賽,舉行閉幕式和表彰獲獎選手,開展有關論壇和教學成果展示、宣傳等活動,相關事宜將另行通知。
六、獎勵辦法
(一)對全國決賽中獲車工、焊工、裝配鉗工、無線電調試工大賽職業學生高級組前5名的選手,獲機電一體化大賽項目學生組前10名的選手,經核准後,由所屬賽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晉升技師職業資格;對全國決賽中獲車工、焊工、裝配鉗工學生中級組各大賽職業前5名的選手,晉升高級工職業資格。同時,由大賽組委會頒發獎杯和榮譽證書。
(二)對全國決賽中獲車工、焊工、裝配鉗工、無線電調試工大賽職業學生高級組第6-15名的選手,獲機電一體化大賽項目學生組第11-20名的選手,經核准後,由所屬賽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晉升高級工職業資格;對全國決賽中獲車工、焊工、裝配鉗工學生中級組各大賽職業第6-15名選手,晉升中級工職業資格。同時,由大賽組委會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
(三)對全國決賽中獲各大賽職業(項目)前10名的選手,由大賽組委會頒發"雛鷹獎",並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
(四)對參加全國決賽的其他選手,由大賽組委會授予"優秀獎",並頒發榮譽證書。
(五)對全國決賽中獲得團體總分前10名的參賽省(區、市),由大賽組委會授予"優秀組織獎",並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對其他參加全國決賽的省(區、市),由大賽組委會授予"組織獎"。
(六)對全國決賽中獲得團體總分前10名的參賽院校,由大賽組委會授予"優秀教學組織獎",並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
各賽區可參照本通知的獎勵規定製定本賽區的獎勵辦法。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技工院校技能大賽活動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籌劃,積極申請地方財政支持。要廣泛發動組織各類技工院校積極參與大賽活動,將大賽活動與強化技能實習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機結合起來,並以此為契機,推動技工院校各項工作的開展,確保大賽活動成功舉行。
Ⅳ 鉗工工作現場怎樣防止火災
1防火責任要求
1.1建立健全各項安全防火制度,廣大職工應嚴格遵守。
1.2建立防火責任制和承包責任制,把責任制落實到崗位和個人。應逐級簽訂安全防火責任狀。
1.3利用各種有效形式廣泛開展安全防火的宣傳教育,經常組織學習消防知識。
2防火措施辦法
2.1生產現場及各場所應按國家標准配備質量合格的消防器材,應有專人負責,定期進行維修和更換,標明檢查時間、有效日期,保證清潔,保證隨時可用。
2.2應對易燃易爆生產、儲存場所加強管理。易燃易爆物品應存放在安全可靠的指定地點,生產、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人員,應熟悉其特性及防火防爆規則。
2.3防火重點部位動火工作票經過有關部門審查簽字,經總工程師批准後執行。
2.4不準私自動手敷設電氣線路和安裝臨時線。
2.5用油清洗零件時,工作場所的其他易燃易爆物品要妥善保管,使用時要嚴禁煙火,防止火災發生。
2.6因故離開工作崗位,必須將設備和工具的電、水、氣、風、油源斷開,工作完畢,必須清理工作場地,做好交接班手續。
Ⅳ 鉗工。有前途嗎這年頭,偉大的國家大力宣傳技能人才的緊缺。
呵呵,模具是製造之本,我們生活中的80%的產品都需要模具來成型。所以鉗工的需專求量就屬可以知道是多麼的龐大,量大就不貴了。所以從薪水角度看,5年時間,也許還是工資不高,具體都需要看造化。現在機器越來越先進,鉗工未來需要走高技術路線
Ⅵ 本人在紙業上班,職位機修鉗工。試用期三個月到了,公司要我寫一份總結。有哪位能寫50到100字的總結,...
一、工作總結
即將過去,回顧這3個月來,輔修車間機修工段在公司、車間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執行公司及車間下達的各項生產經營目標,通過全體職工的不懈努力,順利地完成各類加工件累計16550件(截止11月15號),陽極導桿修焊6016根,其中製作高純鋁新導桿585根。始終做好服務後勤兵,保障了各車間的正常運行。現將這一年來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 強化管理,確保安全文明生產
「安全第一」是企業生產的基礎,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條件,我們工段現有職工57人,主要擔負著鋁業公司各類工件製作加工和機械設備的維護工作,工作作業點多面廣,各工種交叉作業,安全生產對我們工段尤為重要。為此,工段逢會必講安全,廣泛宣傳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時時提醒和督促班組必須重視安全,使安全警鍾長鳴,並制定了工段安全責任制。今年1月,機修工段和各班組共同簽定了《機修工段各班組安全生產責任承包書》。旨在增強職工的安全感,加強工作責任心,杜絕麻痹大意和僥幸心理。今年4月在輔修車間的領導下機修、爐修兩個工段組織了聯合消防演習,我工段職工踴躍報名、積極參加。通過此次演習進一步加強了工段職工的消防安全責任意識,同時增強各工段之間面對火災等突發事件的聯合協作及應變能力。工段還多次組織職工進行安全知識培訓和國內重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討論和總結活動。鼓勵大家通過學習,積極結合各自工種的實際情況,仔細查找身邊的安全隱患和危險源,將安全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從而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我們也積極參加了公司「安康杯」活動及「安全勞動競賽」活動。並將活動內容全部落實到班組,真抓實乾地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二)克服困難,重視科技進步,促進生產任務的全面完成。
,陽極導桿經過長期使用,部分導桿鋼爪出現變細,不齊,爆炸塊斷裂等現象,修復量增加,影響著生產的周轉,且高純鋁車間又整改投產。機修工段導桿班除滿足日常維修的同時,加緊為高純鋁車間製作新導桿585根,以確保兄弟單位的生產需要。
今年三月份以來,公司實行大輔修,大維護。為響應公司「降低成本,節能降耗」的號召,輔修車間主動請纓在保證正常的計劃生產外承擔了部分外協加工任務,如:打殼氣缸錘頭修復、氣缸調節支架製作、氣缸橫擔維修等加工件共計2442件,此舉為公司大大節省了加工費用,降低了生產成本。
今年10月13日由於全球經濟減速,國內電解鋁供過於求,電解鋁生產經營面臨巨大壓力。為積極應對復雜的經營形勢,減少虧損,公司研究決定對五萬噸電解槽停產,要求我工段在10月25日製作並安裝完停槽母線。工段接到任務立即合理部署,打破工種界限,成立四個工作小組,安排骨幹力量擔任各小組組長。大家分工協作,團結一致,每天連續工作10個小時以上奮戰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十幾天下來,疲憊的身影總顯現在每個職工的身上,但沒有一個人要求一天的休息,大家的努力終於在10月22日得到了回報。我們提前三天圓滿完成了停槽母線的製作和安裝任務,減少了公司的損失,得到公司領導的一致好評。
(二) 以提高職工的素質為目標,抓好職工教育工作。
培養一支德才兼備的職工隊伍一直是機修工段工作的重點之一。為此,工段始終將職工培訓工作放在首位,長抓不懈。早在年初,工段就制定全年的職工培訓計劃,力爭將工作做到有條不紊。
今年三月份,機修工段為了提高各工種的技術水平,增強職工們的實際操作能力,特對機修工段的焊工、鉗工兩大工種進行了一次「學理論、重實際」的全方位培訓。這次培訓是根據機修焊工返崗人員多,青工也較多的特點來組織此次培訓的。工段為了確保培訓質量,不讓培訓走過場,同時又針對工段生產繁忙的實際情況將培訓每天分為上、下午兩班,即大家輪流培訓的方式,讓大家生產學習兩不誤。通過三個星期的理論與實際培訓,如今大家的業務能力及專業水平都得到較大提高。
工段職工積極鑽研崗位技能,參與群眾性的「五小活動」,今年工段職工先後向公司提出了「320t分離式油壓千斤頂導桿校直機改造」、「修復g425070鋸床夾緊裝置」、「多用途彈性減振刀桿」、「高純鋁調節支架改造」、「u型板高效卷板器」等多項合理化建議,這些建議為公司減輕了勞動強度,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縮短生產周期都做出了積極貢獻。
(三) 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
在日常的生產活動中,我們始終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點放在圍繞生產建設,極大調動職工積極性,今年上半年,工段制定了以工時為考核辦法的效益工資二次分配方案,此方案體現多勞多得的分配方式,合理分配員工的收入,充分調動職工工作的積極性,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充分發揮職工的基本道德素質。工段利用報紙、黑板報等多種形式向職工進行思想教育。積極組織工段職工響應公司及車間組織的各類集體活動:慶「元旦」長跑、「三八」跳繩賽及男女混合排球等比賽活動,這些有益職工身心健康的活動,能夠增強職工們的集體主義觀念和集體榮譽感,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不足
1、隨著企業規模發展,各類加工件製作和設備維修日益增加,在人員少,任務多的同時,急件加工、臨時性任務較多,打亂正常的生產安排。
2、工段引進新設備,新技術,職工沒有經過系統培訓,對設備維護和保養還存在難度,希望公司在今後職業培訓方面著重於技術工人專業培訓,使技術工人有機會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提高他們整體技術水平,更好地為鋁業公司多做貢獻。
3、設備多年運行已出現老化,雖長期保養和維護,在工作中精度不能達到,影響工件質量。
4、二次分配方案還需要不斷的完善和加強,合理體現多勞多得的分配形式。
三、工作安排
1、 鋁業公司面對的市場形勢將更加嚴峻,我們將繼續和公司一起共同面對難關,抓好職工的思想教育,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2、 機修工段將繼續圍繞安全生產為中心,認真貫徹執行公司、車間下達的各項生產經營計劃,把安全生產放在首位,保質保量完成上級下達的生產計劃。
3、 合理安排作業場地,現場管理繼續推行「5s」管理,實現清潔生產。加強美化車間內部工作環境,使職工能在一個干凈清潔的環境里舒心的工作。
4、 維護好工段的所有設備,使它們隨時都能保持一種高效的運轉能力。
5、 繼續加強職工隊伍建設,提高職工隊伍戰鬥力,使管理水平再上一個新台階。加強員工培訓,鑒於目前員工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有待提高,我們在明年將繼續採取理論培訓、現場培訓、技能考核等方式進行培訓。
6、 繼續深化二次分配製度的改革,並在實施過程中根據情況進行調整。
你好,你自己修改一下,在刪除你不喜歡的段落,就可以了,望採納。
Ⅶ 一個老人拿著碗的美術作品叫什麼 名字
作者:羅中立
中央電視台播出的《一路走來的父親》,揭秘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羅中立創作《父親》的故事——二十年前一幅名為《父親》的油畫感動了整個中國,今天再看這幅畫的背後,原來還經歷許多不為人知的坎坷——與其說羅中立創作了《父親》,還不如說是那個年代選擇了父親。
含辛茹苦的父親一路走來,他那張布滿皺紋的臉見證了中華民族滄桑的歷史,他養育了羅中立,養育了那個時代的每一個人。今天,當我們再次面對曾經打動過無數人的《父親》時,仍能領略一種逼人的燒灼感。「農民是這個國家最大的主體,他們的命運實際上是這個民族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羅中立說。《父親》原型是大巴山一老農民羅中立出生於重慶市一個工人家庭,他承襲了父親在美術方面的愛好。1964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四川美術學院附中。在附中二年級時,他來到離家200多公里遠的四川達縣。羅中立說:「我們學校那個時候因為整個教學的方針就是為政治服務,為要生活,深入火熱的工農兵群眾當中去教學,學校在大巴山新村小學。」他至今還清楚的記得,三十多年前的那個夜晚,熱情的村民里三層、外三層,將羅中立等來自大城市的學生們圍在新村小學的空場里,村長喊著學生的名字,喊到一個就被一戶村民領走。
羅中立那天被一個叫鄧開選的老人領到了他家的土屋裡,羅中立覺得那天的蛙鳴特別響,星星特別亮。後來和鄧大爺一家的關系也處得非常好。那時沒有電視等任何消遣方式,一到天黑,羅中立的課上完了,會也開完了,回去就是上床睡覺,睡前就跟老頭聊天,老頭一邊聊他的一些過去,一邊抽煙。那個老頭習慣抽長的旱煙,羅中立坐在這頭給他點煙,「他在那頭吸煙,那個煙味讓我到現在都聞不了煙味。我一直不吸煙,但是那個時候都非常喜歡,都聞慣了。」羅中立說。在一個十分陌生的環境里,羅中立很快與自己的房東大爺搞好了關系,夜裡就和老人睡在一個床上,鄧開選老人也就是後來油畫《父親》的創作原型。再到大巴山離《父親》越來越近擅長用毛筆畫連環畫的羅中立確實有著同學羨慕的技術。
1968年於四川美術學院附中畢業後,羅中立又選擇去達縣,在達州鋼鐵廠當了一名鉗工,後成為廠里專門畫批判專欄的宣傳幹事,畫過不少連環畫,還為廠子里的宣傳欄畫過主席像。羅中立說:「那是一些很大的牆面的主席像,《毛主席去安源》啊,還有一些大的頭像。」1977年9月,國家恢復高考。羅中立報考了四川美術學院。羅中立說:「我是一心想著考國畫的心思過來的,但那一年剛好不考國畫,沒有國畫招生,只有油畫、版畫、雕塑,我想以前畫那個粉畫,跟油畫差不多,我就選了油畫,反正四年下來,我還是干我的國畫。」他只能躲在宿舍里畫連環畫,四年下來畫了300多幅。難道羅中立真的就要在連環畫中找到成就感嗎,他離自己第一幅《父親》有多遠?這時,又一個機會出現了。
到了二年級的時候,學校開始研究生考試,羅中立就報考了國畫研究生。專業考試排名第一,但他卻沒有考上,原因是他的古典文學不及格。國畫系教授還說,幸好羅中立的古典文學不及格,不然就不會有後來的《父親》了。沒有考取研究生的羅中立只好回來繼續畫油畫。這時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的消息傳來,羅中立決定為自己的油畫生涯作最後一搏,他又一次到大巴山尋找創作靈感,這時的他離《父親》這件作品又近了。三到大巴山終於畫出《我的父親》在四川美術學院第二年,快到農歷大年三十時,羅中立在路邊公共廁所看到一個收糞的農民,這個場面觸動了羅中立。「看到他的時候天已經黑了,而且外面的天氣陰雨綿綿,非常濕、非常冷,當時我看他還是很麻木的,完全不知道已經是大年三十這樣一個感覺,所以當時一下子很震動,然後回去馬上畫了很多關於收糞農民這樣一個場面。」他認為是又臟又臭的農民支撐著國家,農民才是支撐國家和民族的真正脊樑。
當時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的通知下來了。羅中立准備用《收糞的老人》創作一幅作品,他對朋友說要畫一張大的大頭像,原話是「像毛主席像一樣大的畫」。說完後就大跳,又跳又舞很興奮。正式創作以前,羅中立又回了一次大巴山,他把鄧開選老人所有的照片能找的都找了出來,能畫的都畫了出來,然後把這些綜合出來構成一個老年農民的形象。期間差不多半年時間里,一稿一稿地變化著。等他從大巴山回到學校,畫的題目也從《收糞的農民》變成了《我的父親》。1980年夏天的四川美院,同學們都在為即將召開的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作準備,學院也非常支持,改變了以前過點熄燈的做法,宿舍的燈整夜不熄。加支圓珠筆表明是新社會的父親當時有人看了《我的父親》說,你這個是舊社會新社會,你這么搞也看不出來。於是提議加一支圓珠筆,這個圓珠筆放在耳朵上頭。只有解放以後才有圓珠筆,舊社會解放前是沒有圓珠筆。羅中立說:「加一個圓珠筆的話,就表示他是一個新社會有文化的一個農民,就不像現在苦巴巴看到一個舊社會的老頭。我很快把這個圓珠筆畫上去。
為了縮小這個圓珠筆視覺上的強度,所以我把透視畫得特別大,基本上是正面透視的一支用竹桿套的那種帶圓芯的筆,那個時代很常用的一個圓珠筆的形象。」 羅中立加上的這支圓珠筆如果不仔細看的話幾乎不容易發現,可是就是這小小的一筆改動就決定了父親這一具有歷史性的作品和羅中立的未來命運。農民形象的草圖幾經變化變成了一幅巨形圖像,這件作品在最後時間終於通過了當時的四川省美協的審查,同意參加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取掉兩個字引發對《父親》的爭論作品送到了北京,羅中立的心提到了更高。「各方面的一些壓力,一些估計,對它都覺得挺懸。」羅中立說。1980年12月,參展作品全部到達北京中國美術館。《我的父親》一亮相就吸引了所有評委的目光。
這是中國油畫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幅巨幅頭像。看著眼前滿是皺紋蒼老的面孔,幾乎所有的評委都被深深的的打動了。據說,這一天評委們在畫像前站了很久,細細品味著畫像的每一個細節。就在這時,評委吳冠中認為,作品表現的人物完全是我們上一代的父親形象的一個概括,用「我的」太小了,應該把「我的」拿掉,就留「父親」,就代表父親那一代。盡管吳冠中的建議只是去掉了兩個字,但這恰恰引發了新的爭論,新中國成立以後,勞動者被定義為國家的主人,在幾乎所有文藝作品中,他們都被描繪成積極、樂觀、高大的正面形象,臉上更是洋溢著當家做主人的幸福微笑,像《父親》這樣一個忍辱負重甚至是苦命的形象,能代表新中國的農民嗎?觀眾來投票《父親》一舉奪金獎1980年12月20日,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終於在中國美術館拉開了序幕,參展作品543件。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羅中立的《父親》再次成為觀眾矚目的對象。由於評委們一開始就對參展作品存在不同的意見,所以如何給出每一件作品的公正評價也就成了難題。最後評委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把評判權交給觀眾,讓他們來給作品打分投票。如此重要的全國性展覽讓觀眾來打分還是第一次,觀眾們會選擇哪一幅畫呢?當青年美展在北京廣受關注的時候,羅中立正在達縣陪伴著即將臨產的妻子。
一天早晨,廣播里突然傳來了令他難以置信的消息:羅中立的《父親》獲得當時標志中國美術界的最高榮譽——金獎。熱情的觀眾給他的作品投了800多票,比第二名作品高出了700多票。一時間,關於《父親》的美譽之詞不脛而走。但是,更讓他驚訝的還在後面,獲獎之後,一場圍繞《父親》的更大爭論正在悄悄醞釀,而且批評的矛頭竟然又一次不可思議的指向了父親耳朵上的圓珠筆。很多人認為圓珠筆多餘,也有的認為這支圓珠筆加得好。1981年的6月,關於圓珠筆的爭議仍然沒有結論。
這一年,羅中立作為參加青年美展的優秀藝術家受邀赴北京參加藝術研討會。這是羅中立第一次以藝術家的身份有機會向專家和老師們解釋自己的創作思路。在研討會上,羅中立終於獲得了專家們的一致認可。
Ⅷ 油畫父親的歷史背景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該畫獲得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一等獎,放大表現老農的《父親》已成為中國當代人像油畫里程碑式的作品。作者羅中立(當時還是四川美院的一名學生)也由此被譽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畫壇的一面旗幟。羅中立的油畫《父親》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的價格為400多元。盡管美術館收藏作品支付的僅僅是材料費,但對畫家來說,作品被國家美術館收藏是一種莫大的榮譽。
羅中立,1948年出生於重慶郊區,1968年從四川美院附中畢業後主動到大巴山農村生活10年。1980年,尚在四川美院學畫的羅中立以一幅超級寫實主義作品《父親》而一舉成名,該作品以紀念碑式的宏偉構圖,飽含深情地刻畫出了中國農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動了無數中國心。
1975年的除夕夜,羅中立在他家附近的廁所旁邊,看到一位從早到晚一直叼著旱煙,麻木、呆滯守糞的中年農民。羅中立回憶當時:「一雙牛羊般的眼睛卻死死地盯著糞池。這時,我心裡一陣猛烈的震動,同情、憐憫、感慨……一起狂亂地向我襲來,我要為他們喊叫!」後來,他畫了守糞的農民,之後又畫了一個當巴山老赤衛隊員的農民,最後才畫成現在這幅《我的父親》,開始畫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後改成《我的父親》(又名《父親》)。
作為《父親》的「伯樂」,栗憲庭回憶說:「發現《父親》其實很偶然。1980年,羅中立創作完油畫《父親》時還是四川美術學院的學生,當時這幅作品參加四川省青年美展,《美術》雜志社領導去參加了,帶回來一些照片。我是《美術》雜志的責任編輯,有發稿權,在辦公室看見《父親》照片時,我跟羅中立並沒有交往,之前只是刊發了他的女知青圖等作品。但《父親》讓我特別震動,畫的尺寸是用畫偉人的規格,畫里的農民父親形象強調了真實的面貌,充滿了人性關懷。雖然當時他還是個學生,我還是在1981年第1期《美術》雜志封面上選用了。」栗憲庭當時也是頂著壓力刊發《父親》的,但讓他欣慰的是,《父親》得到了中國青年美展很多評委的認同,隨後《父親》被評了一等獎。
當然,在那個年代,這幅畫不可避免要受到非議。有些批評家說,《父親》「污衊了中國農民的形象」,「沒有反映解放後中國農民的新變化」。於是,油畫《父親》在最後定稿時,就有了一處細節的修改。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在父親的左耳上,夾了一支圓珠筆。據說,這樣就體現了解放後的農民已經是有文化的農民了。把一切藝術品都貼上政治標簽,是「文革」期間最為流行的藝術思想。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這種有害的思想流毒還遠未肅清,對油畫《父親》的影響也不能倖免,圓珠筆這個小小細節是那個時代抹不去的標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個細節深刻地詮釋了油畫《父親》本身產生的歷史,成了《父親》的胎記。它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外延意義比用文字來解釋要好得多。
2005年,已是四川美院院長的羅中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經表示,要重畫《父親》。他說,「當時《父親》的社會性更勝過藝術性。如果在20年之後的今天,讓我再畫《父親》,我會更多的從繪畫、藝術本身來構思,不會還是社會屬性很多的那種東西」。
油畫《父親》所承載的東西是不可能重寫重畫的。《父親》一旦誕生了,它就屬於歷史了。我贊同當年大膽推薦《父親》的資深藝術批評家栗憲庭的觀點,「重畫《父親》沒有意義,即使是畫一個當代農民父親形象也無法超越當年的《父親》」。我想,甚至連那個不倫不類的圓珠筆都不能修改。它可能是敗筆,是政治符號。但它佐證了「文革」後,中國藝術在思想解放的道路上走得如此艱辛;它讓我們今人反省,不要走回頭路,不要重演歷史的笑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