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河口有哪些好吃的
1、涼皮
(1)河采二礦裡面有一個賣涼皮的姓王。她的涼皮,麵皮做的非常筋到,油潑辣子也很棒,調料味道一般,每天上午賣,下午就休息了。
(2)六小區小市場「陝西涼皮」,味道很好,口味有點油膩,但是是地道的西北風味。
(3)六小區小市場「陝西大刀涼皮」,有黑米的、小米的、大米的等,放了豆芽,調料也很不錯。
(4)六小區小市場「小王涼皮」,涼皮做的非常薄,味道還行,人總是很多。
(5)小王涼皮隔壁,有一家「朝鮮冷麵店」,裡面的涼皮經過老闆娘的改良,有點韓國風味,酸甜湯作的很地道。
(6)六小區77號樓三單元有一家涼皮,口味非常清淡,他每天早上最多賣到10點。
(7)六小區28號樓下,一個推車的老太太,涼皮包著吃味道很好,切著吃一般。
(8)運輸處有一家「秀梅涼皮」,調料裡面有很多麻汁,口味比較重,花椒水裡放了香葉,味道很特殊。
(9)西區海寧市場里有一家「劉嫂涼皮」,味道非常好。
2、燒烤
(1)大唐對面的阿凡提燒烤,真正的新疆人做的,很不錯。
(2)四十四中向東有一家「小王燒烤」,腰子、脆骨、還有大蒜,烤得特別好吃。
(3)「小王燒烤」隔壁,有一家「北京燒烤」,烤的羊肉味道很特別,非常嫩,很不錯。
(4)「小陳燒烤」河口人都知道,那裡的烤餃子,好吃!
(5)六小區步行街,有一家姐妹燒烤,烤麵包、土豆片,是我吃過味道最好的。
(6)金信對面公路邊上有一個小燒烤攤,每天晚上7點左右出來,烤豆腐皮、茄子,味道很不錯。
3、麵食
(1)社區加油站對面,有一家「河口面館」,面的味道很好,煎雞蛋也很好吃,就是量少了點,小碗很多人都不夠吃的。
(2)通訊公司對面有一家西北面館,拉麵味道很好,非常實惠。
(3)以前的陶吉面館,現在也叫西北面館,拉麵5元1碗,牛肉味道很好,面湯也很好,位置在一小向西。
(4)河樂物管處向東有一家麻婆婆面館,炸醬面、鋪蓋面和刀削麵,味道非常好。
(5)河樂物管處東第一家面館,合洛面很好吃。
(6)六小區小市場有一個推著車賣肉夾饃、菜夾饃的,味道很好。
(7)六幼向東走,第一個路口進去,第一棟樓房三單元1門的小房子里,一對老夫妻買的肉夾饃、餛飩真是美味!
(8)大唐向北大門口有一家沙鍋米線、沙鍋面,挺好吃的。走到大門外,秀梅涼皮對面有一個賣烤餅的,酥餅味道很好。
(9)防疫站向北有一家沙鍋米線,味道也不錯。
(10)河瑞小廣場向西,一樓有一家酸辣面味道很好,配上茶葉蛋,很不錯。
早餐小吃類
秋豐路與北京路交叉口滴熱乾麵,真是太太太好吃鳥~~~
秋豐路職中對面滴川味面
東啟街衛生防疫站旁邊滴麻辣面也不錯~~~
東啟街太和服飾對面滴酸醬面
地稅局對面賣滴熱乾麵
刑警隊斜對面滴小籠包(應該是河口目前做的最好)
刑警隊斜對面滴清湯(晚上才有賣,早上賣麵食)
惠豐路東頭滴雜碎湯(偶覺得他賣滴糊辣湯一般般)
惠豐路西頭滴糊辣湯
劇團旁邊滴雜碎湯也還行
河邊國稅局對面滴牛排面,以前是賣羊肉湯,現在換人鳥~~~
八小對面滴羊肉湯還行,不過比起以前河邊上那家就差了不少~~
前七子香辣蟹旁邊滴牛肉湯不錯,就是味太重鳥~~~
黃明亮滴川味面,這個就不用說了,大家都知道~~~
三中往北走200米,有個賣糊辣湯滴味道很好,估計有不少人沒去償過~
還有紡織局斜對面賣滴雜碎湯味道也很好,不知道現在還在賣沒~
玉皇閣楊家道子口的單(音同善)肉面
燒烤類
大眼燒烤:肉串、雞心
口 水 吧:腰子、羊排、臭豆腐、青椒
俊濤燒烤:魚
馬來西亞燒烤:過橋米線 旁邊滴烤香蕉也不錯
鹵肉類
東啟街最西頭,地稅局家屬樓後面正對著滴小喜鹵肉
東啟街規劃局對面滴老魯鹵肉館,他這滴蒸面好吃~~
東啟街規劃局向東200米滴四海鹵肉館也不錯,店裡滴酸醬面很好吃~~~
大橋路紅河谷滴鹵肉也還行,不過偶覺得他這蠻臟的,可能是生意好忙不過來的原因~~
周樹雲(不知打對沒,記不清了)以前記得在玉皇閣旁邊,不知現在搬走沒~
大巷子最西頭滴老馬餃子館,因為老闆是回族,店裡鹵菜都很乾凈,味道也很好~~
黃酒類:
地稅局旁邊的道子(好象叫陸家巷)胡老四滴黃酒,酒量大滴可以去挑戰一下, 一元一 碗,在這最奢侈滴菜就是魚。如果沒有拆遷,那應該還在
新馬路一輕局院內,也是胡家滴黃酒,味道和胡老四的差不多
② 學seo,希望你們不要跟我說哪個網站學習好,把你們剛開始學seo的心得跟我說吧,謝謝了。
看些基礎教程,熟悉下,開始自己做站,一個站被你玩爛了 也就學的差不多 !遇見的問題越多,學的東西經驗就越多,開始自己建個博客試著學 最好!
③ 雲南紅河電視台關於百年米軌鐵路的紀錄片
你可以到網上搜索《台灣腳狂大陸 滇越鐵路》就是講滇越鐵路(米軌)的!
還有其次就是講河口的電影《紅河》張家輝演的!其次是《邊檢站》講述河口邊檢站的一些事具體還是要自己看才知道的!呵呵...還有些不記得了!記得加分哦!
④ 河口教練與車田學員搞笑視頻
杜海濤向韓國人下跪,
那是他個人的事,
你們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時,
就請別開口亂罵,更不要以訛傳訛,
你們根本不懂杜海濤,
當你們真正了解他的時候,
就不會去罵他了,
而是去打死他。
⑤ 蘭州河口古鎮600字作文
清晨,走進鳴翠湖,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猶如披上一層青紗。湖裡有大片大片的蘆葦叢,秋天的蘆絮已經變成了銀白色,像仙女穿上了白裙子,在湖面上翩翩起舞。這影像讓我想到了宋代詩人蘇軾的一首詩:《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灧晴方好,
太陽升起來了,湖邊的草地上,開滿了野菊花,有紅色的、粉色的、黃色的、金黃色的,五顏六色,好看極了!還有火紅的爬山虎,使鳴翠湖更加美麗多彩。你看,遠處的樹林已經被秋天染成了金黃色,一陣風吹過,金色的樹葉對我擺著手,彷彿在說:「來吧!快來看看美麗的鳴翠湖。」微風吹過湖面,湖面波光粼粼,陽光撒在湖面上,像撒了一層金子,閃閃發光。岸邊有幾只天鵝在悠閑地踱著步,梳理著自己的羽毛,咦?他們為什麼不去南方呢?哦,原來是被秋天的鳴翠湖迷住了,不捨得離去!
中午的鳴翠湖熱鬧起來了,釣魚的人們紛紛趕來,擺好魚桿,神情專注地看著湖面,他們個個都像木頭人一樣一動不動。湖面的木橋上有一對對新郎新娘在照婚紗照,他們也想把鳴翠湖的美景留住,陪他們度過幸福的時光。你看湖中央,人們悠閑地劃著船,自在地欣賞著鳴翠湖的美景。
該回家了,我戀戀不舍地又看了鳴翠湖一眼,啊!秋天的鳴翠湖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⑥ 河口同性照片有誰
這次是傳播的平台,
不要問這樣沒有營養的問題
多關注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吧!
⑦ 寬甸河口舌尖上的中國
也去過那嗎?
舌尖上的中國是由陳曉卿執導,
中國中央電視台出品的一部美食類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主題圍繞中國人對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
用具體人物故事一個個串聯起講述了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
⑧ 世界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叫什麼名字
恆河三角洲它寬320公里,開始點距海有500公里,面積達7萬多平方公里,分屬孟加拉國和印度。恆河下游分流縱橫,主要水道就有8條,在入孟加拉灣處又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匯合一起,形成了廣闊的恆河三角洲。在三角洲地區,恆河分成許多支叉,是一個頗具特點的三角洲。這里土壤肥沃,農業發達,是南亞次大陸水稻、小麥、玉米、黃麻、甘蔗等作物的重要種植區。河口部分有大片紅樹林和沼澤地。這里地勢低平,海拔僅10米。河網密布,海岸線呈漏斗形,風暴潮不易分散而聚集在恆河口附近,形成強烈的潮水,鋪天蓋地地湧向恆河三角洲平原,很容易引起大面積洪水泛濫。
⑨ 河口瑤族自治縣的民俗風情
菠蘿
河口無眼菠蘿:紅河州種植菠蘿歷史悠久,產量甚豐,素有「頭頂香蕉,腳踩菠蘿」之美名。 無眼菠蘿是菠蘿中的優良品種,因其果眼少而淺,故名。無眼菠蘿又名「沙拉瓦」、「千里花」。
河口香蕉:香蕉是芭蕉科芭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熱帶果樹。1958年從越南引入河口縣(今河口市)栽種。是雲南60年代以來的香蕉栽培品種之一。主要分布在河口、元陽、金平、紅河、新平、景洪等縣(市)。1995年栽培面積1600公頃,產量2.87萬噸,分別佔全省香蕉栽培面積和產量的11.2%和33.5%。河口香蕉喜高溫多濕,適宜在海拔800-1000米的地區栽培,植株高大壯,葉片短寬而厚,葉色濃綠。果形較短而彎曲,先端尖不充實。豐產性好,平均株產15千克。適應性和抗倒伏能力強。果實肉質柔滑,味香甜可口,可鮮食,也可炸食或用做餡餅的布丁等。果皮進入成熟階段有褐色小斑點,故當地俗稱芝麻蕉。
香茅草烤魚:河口的燒烤攤一般就在魚塘不遠,魚是當天的新鮮魚,加上山上現摘的香茅草,野芫荽,蔥姜和醬油腌制30分鍾,上架用櫟碳火烘烤至焦黃上桌。沾著用干小米辣和酸醋做的作料吃。
越南小卷粉:越南小卷粉用老米泡軟打漿做皮,在把蔥花和鮮肉剁細做餡。輔以小米辣和醬油醋、芫荽檸檬做的作料,細細品味,鮮香柔滑。
河口燒豬肉:河口燒豬肉皮脆肉嫩,色澤金黃,香氣誘人,是傳統的地方風味佳餚。由於色香味俱全,不僅登大雅之堂,亦可作一般家人佐餐下酒之品。
河口燒豬肉技術來自兩廣,清中晚期,河口已有燒豬肉面市,經過多年烤制技術、配料的不斷改進,河口烤制的燒豬肉,其香味、品質已在兩廣同類產品之上。
炸春卷:春卷是河口獨有的傳統米制食品,製作精細、風味獨特,凡到河口的人都要品嘗春卷的獨特風味,有到河口不吃春卷不算到河口之說。
炸春卷是河口有名的一道宴菜,用澱粉製成春卷的衣皮包,包入粉絲、豆芽、精肉末、雞蛋、花椒粉、食鹽、味精拌均勻,將春卷澱粉包衣皮片在釋清的醬油水過一下,使之回軟,然後放平在大盤子上將適量的粉絲肉餡放置春卷皮中間,包成條形,放置在油鍋內用溫火油炸,炸至金黃色即可。吃的時候將春卷切成2—3段,用一片生菜葉將芫荽、薄荷,一小節春卷包成團,蘸辣子蒜末酸醋蘸水食用,味道香脆可口,油而不膩。
肉餡菜包:肉餡萊包是河口當地的一道名菜。主要用京白菜一個、肉末、雞蛋、花椒粉等。烹制時,先將整個京白菜洗凈,放入沸水中浸泡變軟,撈出待涼後,將菜葉一片一片剝開,去掉葉硬徑。再把肉末、雞蛋、適量的食鹽、味精一起攪拌均勻,最後,的京白菜葉片鋪平在盤子上把適量肉餡放置在菜葉中間包成團形,放入鍋內加少許清湯,用溫火燉熟即可。
生魚片:生魚片,用新鮮草魚魚肉片成片,檸檬、小米辣、薄荷、香菜、姜絲、花生做成蘸水,把魚肉放進去幾分鍾後就可以吃了,魚肉鮮美,口感酸酸辣辣。 瑤族「盤王節」
盤王節,又叫還盤王願、跳盤王,是瑤族人民祭祀其始祖盤王(盤瓠)的盛大節日,並逐漸發展為盤王節。一般在秋收後至春節前的農閑時間舉行,每逢節日瑤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節日盛裝,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歡度盤王節(跳盤王)。唱以《盤王歌》也稱《盤王大歌》為主的樂神歌,每人手拿長約80厘米的長鼓群舞,一般為雙人或四人對舞。2006年5月20日,盤王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盤王節主要活動內容為:盤王節可以一家一戶進行,也可以聯戶或者同宗同族人集聚進行。但都要殺牲祭祀,設宴款待親友。節日一般為三天兩夜,也有的長達七天七夜。節日期間,瑤族人民殺雞宰鴨,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盛裝,匯集一起,首先祭祀盤王,唱盤王歌,跳起黃泥鼓舞和長鼓舞,追念先祖功德,歌頌先祖英勇奮斗精神。其次,歡慶豐收,酬謝盤王,盡情歡樂。與此同時,男女青年則開展對歌活動,抓住良機擇意中人。有的地方還要打花棍、放花炮及請戲班子唱戲等。
瑤族男子成年禮—度戒
度戒禮是瑤族道教信仰的重要制度和獨特的瑤族男子成年儀式,凡是十三至二十歲的男子都必須通過度戒。度戒有一套由度師主持的嚴格儀式。男子受戒後表示已經成年,取得參與村社活動、戀愛結婚的資格。
河口的藍靛瑤、白線瑤、沙瑤、紅頭瑤等四個支系都有度戒習俗,但度戒年齡、程序、方式都有一定差異。度戒分度師、度道兩種。度師又分上「五台山降生」和「走陰度戒」兩種。
河口白線瑤族婚俗之提親儀式
當地瑤族男女之間自由戀愛並經同居一段時間後,要結婚時,由男方家負責主辦提親或認親、結婚等儀式。
男方家的男主人在其親屬等人的陪同下帶著一些食物到女方家提親或認親,也叫訂婚儀式。此去的目的就是與女方家父母商量或商談子女結婚等相關事宜。按照當地民族婚俗或規矩,女兒嫁到男方家,男方家要給予女方家一定的禮物(由雙方父母訂婚時約定)。此外,男方家必須給女方家至少兩塊銀塊,用意是收取女兒吃母親奶的錢,每塊銀重7兩。若是女兒家裡還有兄長沒有娶媳婦的話,還要另外收取金額不等的現金、一塊毛巾等,主要用意是收取兄長洗臉錢。待女方出嫁當天,男方家還要安排專人帶些食物,如豬肉、酒等到女方家接媳婦,還需另外支付女方家請媒婆、姻姑等人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