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浙江省委宣傳部陳潔

浙江省委宣傳部陳潔

發布時間:2021-10-21 23:35:17

❶ 陳潔的履歷

2001年9月-2009年6月就讀於甘肅政法學院公安分院,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在學習、文藝方面多次獲獎勵,並多年擔任團支部書記職務,獲法學學士、法學碩士學位。2006年6月自甘肅政法學院公安分院畢業後被評為優秀畢業生並留校至公安分院物證技術實驗中心工作,2007年3月任公安分院分團委書記,2007年4月增補為公安分院黨總支部委員,2007年11月甘肅政法學院第四次團學暨第一次研究生代表大會上被選為校團委常委、研究生會主席,2008年1月至今任甘肅政法學院校團委副書記,校團委常委.2010年3月根據省委組織部《關於做好培養選拔80後優秀年輕幹部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被確定為甘肅政法學院80後優秀年輕幹部。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蘭州市安寧區團委掛職任團委副書記。獎勵情況2006年12月被評為甘肅政法學院「工會積極分子」,2007年7月帶領的社會實踐小分隊在清水縣參加社會實踐,被評為「甘肅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假三下鄉優秀社會實踐小分隊」,2007年11月被評為「甘肅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指導教師」,2008年7月參加完成「制約甘肅緝毒工作發展的幾個重大理論問題研究」榮獲2008年甘肅省高等學校社科成果三等獎,2009年4月、2011年11月被評為「挑戰杯甘肅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2009年5月被評為「優秀團幹部」.

❷ 陳潔的人物履歷

1971.11--1972.10 溫州市機床電器廠職工
1972.10--1985.04 溫州糖果廠人保科辦事員
1985.04--1985.12 鹿城區委組織部秘書
1985.12--1989.06 鹿城區洪殿街道黨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1983.09-1986.07 溫州教育學院中文專業大專脫產學習)
1989.06--1993.04 鹿城區海坦街道黨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1988.09-1992.07)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法律專業本科函授學習)
1993.04--1997.04 鹿城區司法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區政協法制委副主任(1993.09明確為主任科員)
1997.04--1998.07 鹿城區委政法委副書記
1998.07--2001.06 鹿城區委政法委副書記(正科級)
2001.06--2003.03 鹿城區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
2003.03-- 鹿城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2003.04-2005.09 北大法學院函授本科、學士學位、2003.04-2006.04 香港公開大學刑法學碩士學位)

❸ 陳潔的演藝經歷

2000年,陳潔參演話劇《霸王別姬》,在劇中飾演「虞姬」一角 。
2001年,參演根據魯迅的作品改編的話劇《無常女吊》,在劇中飾演「子君」一角 。
2003年描述駐守在小海島上一個部隊宣傳隊里一群年輕人故事的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2》在山東開機,陳潔在劇中飾演「肖清白」一角。
2004年參演客觀反映一段被遺忘歷史的大型歷史電視劇《長河東流》,在劇中飾演「夏良璞」一角 。
2005年1月,真情反映城市工人生活起落沉浮,展現平民喜怒哀樂的情感劇《拒絕成熟》殺青封鏡,在劇中飾演「韓雨蓮」一角 。
2006年參演電視劇《封神榜之鳳鳴岐山》,在劇中飾演「李黃氏」一角。
2007年參演電視劇《熱浪島》,在劇中飾演「雯雯」一角。
2008年3月,籌備近一年的講述一代儒商大家經世濟民的傳奇故事《一代大商孟洛川》在泰山開機,在劇中飾演俠骨柔情、對愛執著的「六姐」這個角色 。
2009年參與拍攝電視劇版《牡丹亭》,在劇中飾演跟柳夢梅(沙溢飾)和韓子才(黃海飾)是結拜兄弟的「吳軼男」 。
2010年參演由文清、焦恩俊、吳辰君領銜主演的古裝神話電視劇《傳說》,在劇中扮演溫柔可人,心地善良,有時甚至善良得有點膽小「六姑娘」 ;10月與何賽飛、林永健、陳紫函等主演家庭情感電視劇《老馬家的幸福往事》,在劇中飾演為了愛情甘願犧牲的「徐麗娜」一角 ;同月還參演由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等單位共同投資製作的長篇革命歷史電視劇《紅軍東征》,在劇中飾演「姜玉涵」一角 ;11月主演紅色主題抗戰電視劇《橋隆飆》,在劇中飾演外剛內柔、惹人憐愛惹人敬的「狄月清」 。
2011年2月,在王平主演的京劇《八仙過海》中飾演「何仙姑」 ;6月,參演根據巴金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話劇《家》,出演「瑞鈺」一角 ;10月,參演以醫院、醫療、醫生為表現對象的家庭情感電視劇《誰是爸爸》在湖北武漢開機,在劇中飾演生了個「洋娃娃」的「趙莘莘」 。
2013年3月1日與范逸臣、徐德亮、林筱筠等人主演的電影《三月情流感》正式上映,在片中飾演了一位對戀愛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戀愛潔癖女」陶然 ;10月由郭靖宇擔任導演兼編劇的紅色年代電視劇《打狗棍》在天津、北京、安徽、重慶四家衛視播出,在劇中飾演一個既嬌貴又有些柔弱的過了氣的滿清格格 ;同年參演由王連平執導的年代電視劇《英烈兒女轉》,在劇中飾演外表柔弱內心剛強的大家閨秀「趙碧蓮」 。
2014年與徐僧聯合主演以尋寶、探險、懸疑、動作等多元素為題材的電視劇《奪寶傳奇》,在劇中飾演留英的考古學博士,四位護寶高僧中二弟子的後世傳人「邵雨萍」 ;7月與徐僧、李思博共同主演電視劇《終極對決》,在劇中飾演「冰冰」一角 。

❹ 廣東流行音樂史的我心依舊

5年。1800多個日子。我痛並快樂著。
這一切,全因為一段抹殺、篡改不了的集體回憶。
這一切,全因為《廣東流行音樂史》的艱難跋涉。
八載心願,五年寒窗,一朝付梓。
如今,夢竟成真,我如釋重負,同時也感慨萬千。

20世紀90年代初,我由一位業余作者成為專業的編輯、記者,采寫了大量文化、娛樂、音樂方面的稿件。進入新世紀,由於工作環境的轉換,我雖然用不著像以往那樣過著沖鋒陷陣的采寫生活,但依然與文字打著交道。閑來我便加入了著書立說的行列,幾年間,也出版過一些無關痛癢的書籍。在這兩三年間,我把我這些年有關流行音樂的稿件整理了一番,打算弄些《廣東流行樂壇風雲錄》或《廣東音樂人》或《廣東歌手寫實》之類的集子,雖然在與一些出版社的接觸中有點兒眉目,但仍不很成熟。
2003年10月15日,於我而言,是一個難忘的日子。
這一天,是航天英雄楊利偉乘神舟五號遨遊太空的日子。
這一天,也是我鐵定要為《廣東流行音樂史》著書立說的日子。
前一天——10月14日,是廣州解放紀念日,也是一位影視界友人的生日,友人少不免「晚飯卡拉OK直落」。第二天下午,我們相約在廣州天河大廈的咖啡廳繼續茶聚,聽其大計。其間,我忽聞得幾個頗為熟悉的聲音,原來是廣東省流行音樂學會的負責人陳小奇、陳潔明、李廣平和李小兵在開小會,相討大計。
這幾位仁兄頗為關心我的近況,李廣平先生還談到在購書中心看到我寫的幾本書籍。他們同時談及學會急需編輯出版有關廣東流行音樂方面的書籍,因為一直沒有對廣東流行音樂進行系統的總結。於是,我自告奮勇,請纓撰寫《廣東流行音樂史》,而李廣平先生則負責《廣東流行音樂作品300首》之類的書籍。當下,我們五人便相議了一下《廣東流行音樂史》的大概內容,並對廣東流行音樂的發展階段進行了初步的劃分。
當時,學會方面的要求是20天拿出初稿,但由於這事實是前無古人的事情,毫無現成可言,難度初現,結果,我在半個月後才列出書稿的提綱,當時,大夥兒對這個提綱沒有提出異議。於是,我便開始采訪、收集及整理資料,投入寫作。

2004年1月初,在廣東省委宣傳部召開的座談會上,學會的負責人談到了《廣東流行音樂史》及《廣東流行音樂作品300首》的寫作問題,這事也就這樣公諸於眾。
起初,我以為這本史稿三五個月就能「搞惦」,無耐廣東流行音樂史的研究一直是空白,可以利用的資料實在是鳳毛麟角。采訪,跑圖書館查資料,由於資料貧乏,加上公務及私務纏身,史稿的寫作都只能是打打停停。
我請纓寫作《廣東流行音樂史》,緣於我與流行音樂有著難分難解的情結,但這著實是一樁苦差事。夜深人靜的時候,每當看著那些熟悉的文字時,我總會想起了與流行音樂有關我的前塵往事。
因為流行音樂,我成了各地電台主持人口中的「羊城名記」、成了各地同行眼中的「一線記者」、成了各地歌手心中的「大腕」。
因為流行音樂,我有幾回幾乎成為「被告」……
這些年間,我與不少廣東歌手成了好朋友。我還是業余作者的時候,便成為追蹤采訪了日後成為國際巨星的朱哲琴的第一人。我先後在《羊城晚報》、《南風》文藝報、《廣州日報》、《廣東電視周報》和《舞台與銀幕》追蹤報道了朱哲琴的成長歷程。有一次,我所在的單位搞聯歡活動,便把把朱哲琴拉來義演,結果,由於音響及伴奏帶出了問題,竟讓她在演唱《微笑在廣州》時出了洋相,最後以清唱完場。此事令我一直內疚了許多年。
我與不少廣東歌手建立了友誼,他們每有猛料,總會第一時間和我通風報信,不少「獨家報道」都是這樣得來的。好幾回,報紙出街的時候,就有記者打來電話:「為什麼這事就你知道?」
我與不少廣東音樂人成了好朋友。那時候,我與一些音樂人和歌手有了較多的接觸,從中獲得一手材料。而我那「顛倒黑白」的「夜貓子」生活,也是那時候開始的。我忘不了當年到上海采訪東方風雲榜年度頒獎的時候,由於我是從杭州參加「杭州公約」輾轉自費到上海采訪,主辦單位沒有安排住宿,於是,廣東音樂人李海鷹好說歹說把他的床讓給我睡,而他卻堅持打地鋪睡在硬地板上。此事讓我一直感動了許多年。
我與不少廣東的記者成了好朋友。我忘不了當年我和紐海津、陳丹苗、龔丹楓四人「同居」的情景。當時,我們集體自費到杭州參加「杭州公約」會議後,輾轉到上海采訪「東方風雲榜」年度頒獎,在紹興,為了省錢,我們四人同居一室,席地而睡。此事讓我們多年後仍不能忘懷。
我忘不了有幾回我幾乎成為被告的情景。當年,我是最早寫廣東歌手毛寧、周艷泓、林依輪、高林生等人跳槽的。某一天,某唱片公司老總打來電話,劈頭一句就說:「伍福生,我要告你!你為什麼要寫我們的幾個歌手跳槽?」又有一天,另一家影音公司的老總把我們的兩位女編輯找去臭罵了一通,什麼難聽的罵句都用上了,原因是我接連寫了他們公司的幾位歌手跳槽。後來,我才知道此事,我為兩位女兒家因我而成為受辱的替罪羔羊而難過了好一段日子。
我忘不了當年因為接連推介「西域刀郎」而被偏激的反對者在網路上把我罵得「狗血淋頭」悲憤落淚的情景。這時候,我本應和同事到美麗的越南湄公河去旅遊,但我卻推卻旅遊,全力推介「西域刀郎」。結果,招來謾罵……
我也忘不了當年因為接連推介《老鼠愛大米》而被偏激的反對者在網路上把我與楊臣剛罵作「蛇鼠一窩」的情景。「老鼠愛大米」在正式出道僅僅3個月,就代表廣東歌手十年之後重現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於我而言,就是最大的安慰。
以上種種,確確實實是五年如一日自甘寂寞完成《廣東流行音樂史》的動力。
我心裡明白,廣東流行音樂史代表著幾代廣東音樂人、廣東歌手及廣東傳媒人的共同努力。而完成一部《廣東流行音樂史》,相信也是他們的共同願望。
2005年1月初,我僅用了8個半天的時便寫出了專著《楊臣剛<老鼠愛大米>紀實》,交由廣州出版社出版,《廣州日報》隨後作了連載。寫這類書稿,倒是不費吹灰之力。相比之下,《楊臣剛<老鼠愛大米>紀實》就像是美式快餐,而《廣東流行音樂史》則是地地道道的滿漢全席,來不得半點馬虎。
5月下旬,我終於交出了《廣東流行音樂史》的初稿,但當中的結構都是以紀事為主,書中有不少章節,都是我當年采訪報道的第一手材料。可能是由於並不太嚴謹的原因,未獲通過,可以說是推倒重來。於是,陳小奇、陳潔明、李廣平和李小兵幾位仁兄又合議制定了一份可操作性較強的提綱,明確了《廣東流行音樂史》的方向,這樣,寫作難度進一步加強,陳潔明先生打趣地說:「這當中的每一條題目,就像每一篇論文。」
此時,離9月在廣州舉行的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只有3個多月的時間,大夥兒希望我能趕一趕。而在此之前,也有廣州的高等音樂學府希望能把《廣東流行音樂史》作為社會音樂系的教材,但結果,我接連錯過了兩次出版的機會。
此後兩年間,大夥兒一直都以為我放棄不寫了,但我清楚地記得,我回復的信息是:「永不放棄!」
如是者,兩年又過去了,2007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我在廣州購書中心遇上了陳潔明先生,他向我談起了廣東流行樂壇三十周年慶典的活動安排情況,並希望我再利用五一黃金周的時間再趕一趕,結果,到6月16日活動舉行的那天中午,我僅僅是趕出了第一章的初稿而已。
隨後,我的小傳收錄在朱明先生所寫的《廣東流行音樂百人傳略》里。到2008年國慶節的時候,我收到廣東流行音樂協會副秘書長林偉強的催交照片的信息,我明顯感到,出版的時機快到來了。
於是,我也加快了《廣東流行音樂史》的進度,結果,我又沒日沒夜地趕了近一個月,終於趕在2012年10月24日(深圳頒獎活動舉行的當天)熬了一個通宵後,完成了《廣東流行音樂史》的整個初稿。時我才虛驚一場!我又險些掉隊了,好在還趕得及「濤聲依舊」廣東流行音樂叢書這一廣東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重中之重的圖片出版計劃。
就在這天,我發覺了有關流行音樂「生於深圳、成於廣州、長於北京」的「妙論」,於是,我在發稿的時候,也把這段「妙論」轉發出去,於是引起了一片嘩然。
我收到的反饋是:「還歷史真相,申天地正氣!」
2012年11月8日,新世紀出版社社長陳銳軍及社長助理王凱波帶領陳小奇先生、陳志紅博士及我到番禺茂德公草堂討論《中國流行音樂與公民文化——草堂對話》時,我們決定把「濤聲依舊」廣東流行音樂風雲30年叢書的出版內容作為《廣東流行音樂史》的壓軸內容,這樣一部廣東流行音樂史,便有力地顯示出廣東流行樂壇由始至終都在爭當中國流行音樂「首善之區」的大氣魄。
接下來的一個月,我幾乎是在「痛苦」中度過。到2013年近5年前,因為寫《廣東流行音樂史》我幾乎成了「苦行僧」;5年間,我幾乎成了「考古學家」;5年後,我幾乎又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劊子手」,親手把自己到2013年近5年來的心血一刀一刀地砍掉。史稿原來的字數接近50萬字,但因為篇幅所限,我必須把篇幅壓縮。在此期間,我本應有機會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旅遊一番,但時間緊,任務重,我又一次放棄了旅遊,把自己「閉關」了一個星期。
12月9日上午,叢書的編委陳小奇、陳潔明、劉志文,新世紀出版社社長陳銳軍,社長助理王凱波,以及我,在新世紀出版社舉行審定會,對《廣東流行音樂史》進行了「五堂會審」,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大家對著投影屏幕逐字逐句地進行審議、校正、刪節。集體記憶,當然是集體審定了。結果,完成最後一個章節的時候,已是12月10日凌晨,大夥兒連續整整奮戰了一天一夜。
這,就是《廣東流行音樂史》的「史記」。

盡管《廣東流行音樂史》並非什麼鴻篇巨制,但也實實在在是我的心血之作。各位看官或許會問:就你這等文字,也范得著耗上5年時間?你是否在磨洋工來著?
是的,我是在「磨洋工」!這些史稿,是我一點一滴「磨」出來的。如果三五月能成事,可能《廣東流行音樂史》就輪不到我等小輩去窮5年時間完成這苦差事了。我知道,前輩金兆鈞先生當年寫《光天化日下的流行——親歷中國流行音樂》還整整用了10年時間。
這5年時間里,我知道天上不會給我掉下一個大餡餅,我唯有老老實實地跑圖書館、查合訂本,采訪、整理、修改、補充,特別是要找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這三部分的資料,就像是大海撈針,那都是我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還必須去偽存真。加上,這些年代互聯網還沒有出現,要尋找歷史資料,實在是談何容易!為了完成《廣東流行音樂史》,我也不知道自己熬過了多少個通宵達旦,也數不清自己迎來了多少回「東方露出魚肚白」。
其實,「這書籍由我來寫,那該有多好啊!」但如果這個時候寫史,頂多是一本「少年史」。後來,我才知道,在2000年舉行「20世紀經典」之前,頂多是一部「青年史」。加上到2013年有近5年來涌現的優異成績,更增添了廣東流行音樂史的厚重感。
各位看官或許會發現,這本《廣東流行音樂史》出現了不少「全國第一」、「全國首創」的字眼。廣東流行樂壇一直都是中國流行音樂的「首善之區」,廣東音樂人、廣東歌手、廣東傳媒人30年來都在默默耕耘,創造了無數個「第一」。這就是對「生於深圳、成於廣州、長於北京」的「妙論」的最好回答。廣東流行音樂史,不是誰人可以抹殺得了,也不是誰可以篡改得了!
如果誰想貪天下之功,沒問題,哪就先請問一問敢為天下先的廣東流行音樂人、廣東歌手和廣東傳媒人吧!因為他們不僅是這段歷史的創造者,而且還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
我總認為,廣東流行樂壇早已就是中國流行樂壇的「首善之區」。首善者,有兩重意思,一是首都,二是最好的地方。我用「搜狗輸入法」鍵入「SSZQ」幾個首寫拼音,便會出現「首善之區」的字眼,巧的是,在「首善之區」之前,排在首位的文字卻是「史上最強」!
好一個「首善之區」、「史上最強」,對廣東流行音樂而言,這是多麼貼切的字眼。
原來,自問我的史稿還是比較詳細的,可謂面面俱到,但從篇幅所限的角度出發,我不得不忍痛刪去了近一半的內容,而且,原來准備好的近兩萬字的「大事記」同樣只能忍痛割愛了,但我相信,這些「剩餘價值」相信會有其新出處的,這里也就權當賣個關子吧!
好在,《廣東流行音樂史》由我的孤軍奮戰,變作了集體出擊,各位看官如果仍意猶未盡,大可通過「濤聲依舊」廣東流行音樂風雲30年叢書的其他書籍,找到更精彩的內容。這套有理論、有史稿、有傳略、有作品的洋洋近百萬字的叢書,才是完整的廣東流行音樂的成果。
叢書的首發式定在2008年12月28日在廣州購書中心舉行。呵呵!多好意頭的日子!這不正預示著廣東流行樂壇「發現、發展、發奮」之意么?祈求廣東音樂人、廣東歌手、廣東傳媒人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在南方星空中劃出彩虹。
衷心感謝新世紀出版社社長陳銳軍及社長助理王凱波為叢書出版作出的貢獻!
衷心感謝為叢書出版提供珍貴材料及珍貴照片的各位仁兄!(在成書過程中,我參考了不少散見於各處的原料材料,略美之處,一並致謝!)
衷心感謝多年來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家人!
謹以《廣東流行音樂史》獻給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
謹以《廣東流行音樂史》獻給為廣東流行音樂嘔心瀝血的人!
熱愛音樂的人們,總是把風雨留給自己;熱愛音樂的人們,總有海闊天空的情懷。當我完成《廣東流行音樂史》的重任之時,我想到了「二十世紀廣東流行經典金曲演唱會」系列活動中的這么一句美文:
春秋變幻,無怨無悔寫輝煌。
光明長存,歲月留聲最動情。

❺ 那圖魯被休的老婆是誰演的

玉格格 陳潔飾演

《打狗棍》是中央電視台、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西安奧金百影視有限公司、雲南廣電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完美建信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上海親仁傳奇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完美世界(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英雄傳奇歷史劇。由郭靖宇編劇並執導,巍子、岳麗娜、黑子、楊志剛、於毅等聯合主演。[1]該劇講述了熱河「戴」、「那」兩個家族半個世紀以來的恩怨情仇,以及以戴天理為首的民間組織「桿子幫」的抗戰傳奇故事。

❻ 陳潔的人物簡介

科室:浙江省兒童醫院消化內科
職稱:主任醫師
擅長:胃鏡/結腸鏡 的臨床應用和兒童腸胃疾病的診治
醫生簡介:
陳潔,女,主任醫師,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1964年1月出生。1985年畢業於浙江醫科大學醫療系,獲醫療學士,1992年獲醫學碩士學位,2004年赴美國Johns Hopkins 大學進修一年,2007年獲醫學博士學位。現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消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消化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青年委員,浙江省醫學會消化分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兒科分會委員,浙江省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委員,浙江省醫學會兒科分會小兒消化學組組長。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中華兒科雜志、中國實用兒科雜志、臨床兒科雜志、PEDIATRICS中文版、國際兒科學雜志(原國外醫學兒科學分冊)、中華中西醫雜志等多家雜志編委。

❼ 《打狗棍》的演員

《打狗棍》演員表:

《打狗棍》是一部由中央電視台、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西安奧金百影視有限公司、雲南廣電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完美建信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上海親仁傳奇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完美世界(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70集英雄傳奇電視劇。由郭靖宇編劇並執導,巍子、岳麗娜、黑子、楊志剛、於毅等聯合主演。

該劇講述了熱河「戴」、「那」兩個家族半個世紀以來的恩怨情仇,以及以戴天理為首的民間組織「桿子幫」的抗戰傳奇故事。

閱讀全文

與浙江省委宣傳部陳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教師外出培訓方案 瀏覽:48
執法比賽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88
保教主任跟崗培訓方案 瀏覽:778
中專市場營銷學試題及答案 瀏覽:231
餐飲營銷方案範文 瀏覽:459
海淀區中小學新任培訓方案 瀏覽:512
街道鄉鎮公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28
525中學生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03
網路營銷生產的基礎是 瀏覽:360
銀行五四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155
全軟文推廣方案 瀏覽:844
幼兒園本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613
市場營銷學在職研究生 瀏覽:303
市場營銷調研與預測試題 瀏覽:632
中國旅遊電子商務的現狀與路向 瀏覽:818
編織民族手工藝培訓方案範文 瀏覽:315
全市新聞宣傳培訓方案 瀏覽:76
對講機使用培訓方案怎麼寫 瀏覽:797
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解決方案 瀏覽:467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怎麼樣 瀏覽: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