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糧食安全宣傳周圖片

糧食安全宣傳周圖片

發布時間:2021-10-21 13:26:00

Ⅰ 2017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是什麼時候

2017年10月16日是第37個世界糧食日,所在周是我國第27個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10月16日,國家糧食局、農業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國婦聯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在北京聯合主辦2017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主會場活動。

活動現場發布並向首屆全國愛糧節糧之星頒獎,舉行了優質糧食工程啟動儀式。機關幹部、糧油企業職工、院校學生、社區居民代表和部分愛糧節糧先進典型人物代表等600多人參加了活動。全國31個省區市同步舉行了宣傳活動。

今年愛糧節糧宣傳周,以「愛糧節糧保安全、優糧優價促增收」為主題,旨在引導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減少糧食浪費、增加有效供給。

目前,全民節約活動深入開展,奢侈浪費現象有效遏制,愛糧節糧蔚然成風,要大力倡導科學文明的消費方式,持續營造「愛惜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濃厚氛圍。

Ⅱ 糧食連年豐收,為何還要有危機意識

因為當前我國的農村人口總數約為5.6億。農業生產集約化程度不高,以小農業經濟為主,收入不是很高。隨著現在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很多適齡勞動力離開農村到城市工作,很多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數量逐年減少隨著人口的增長,食物的浪費,必須要樹立起危機意識,防止糧食供給不足的情況發生。

1.我國人民生活發生了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人民的生活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黨的十八大領導以來,我國糧食產量穩步增長,中國飯碗越來越穩。2010年以來,我國人均糧食佔有率持續高於世界的平均水平。2019年超過470公斤,高於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准線。三大口糧中大米、小麥、玉米國內自給率均在97%以上。

國家糧食儲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要繼續開展“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等活動,大力倡導科學文明的消費模式,把糧油科技推廣送到社區、家庭、學校、軍營,繼續營造“愛惜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濃厚氛圍。

Ⅲ 糧食安全

「當所有人不再為買不起糧食、無法獲得充足、安全而健康的食品而擔憂,滿足自身膳食需求並能夠自主選擇食物,擁有積極的心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才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糧食安全。」28

政府有義務確保所有人具有享有食物的權利。盡管全球糧食產量能夠滿足人類的溫飽所需,但目前的糧食流通體系無法為所有人提供足夠的營養和熱量;超過10億人仍然處於飢餓狀態,上百萬人面臨糧食短缺問題29。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接近90億,糧食生產和供應體系不僅面臨逐漸增加的人口壓力,還將遭受著來自其他方面,包括氣候變化G、災害G及農業補貼、投機、價格波動等問題的負面影響30,31

糧食短缺G不僅危害貧困人群的健康,還會給其謀生手段和生存方式帶來影響,隨著自然資源的日漸枯竭,迫於生計壓力,人們開始變賣財產、舉家搬遷、尋找工作,想方設法維持生計。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膨脹,耕地等自然資源逐漸短缺,糧食生產、流通和分配等問題日益凸現32

建議本節內容與「生計和自然資源管理」部分結合閱讀,以下為這兩部分內容的內在聯系。

關鍵問題

災害和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氣候和極端天氣或氣候事件的變化將導致乾旱、洪水、熱浪、霜凍及其他極端事件的增多。這些將從可用性、可獲取性、穩定性和利用率四個方面威脅糧食安全33

專欄4.1 災害和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的可用性、可獲取性、穩定性和利用率四個方面影響的範例

可用性:嚴重乾旱導致作物減產或牲畜死亡;而種子和牲畜存欄量的不足又會進一步導致作物產量或牲畜數量的減少。

可獲取性:基礎設施的損壞會阻礙食物的正常流通;畜產品價格的降低將減少牧民用於購買糧食的資金。

穩定性:氣候變化將導致作物減產,影響主要糧食作物的分布,引起糧食主產區多年以來的種植制度和種植結構的調整。

利用率:飲用水不安全(引起慢性腹瀉)會阻礙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資料來源:IFRC(2006)How to conct a food security assessment:a stepby-step guide for National Societies inAfrica.Geneva,Switzerland,有修改。

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受此影響,糧食短缺地區可能遭受更加嚴重的威脅34。目前的糧食生產體系十分脆弱,糧食生產所依賴的自然資源也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那些容易發生退化、荒漠化G和遭受乾旱脅迫G的生態系統,脆弱的生態系統會大大削弱人們採取必要的預防和防護措施的能力35,尤其是雨養農業區G和農牧區面臨著高風險。災害可能使一些地區的缺糧局勢變得更為嚴峻。食物缺乏、購買力喪失或食物運輸受阻也有可能成為災害的後果之一36。由於作物大量減產、海洋生物資源減少和不安全飲水引起的腹瀉疾患增加,未來急性和慢性營養不良的人群比例也將上升。世界上最貧窮人口的生存依賴於自然資源,而當地的自然資源對氣候非常敏感,因此,當地民眾的營養狀況受制於氣候變化。此外,營養不良除了給他們的健康帶來影響,還會影響他們的工作狀態和能力,這將進一步削弱他們適應災害和氣候變化的能力。

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工作中加入災害風險管理G與氣候變化適應的技術措施,不但可以提升受危人群抵禦災害與氣候變化風險的能力G,還可以保護和改善當地的生態系統,同時可以提升他們降低脆弱性G的人力資源能力。

綜合災害風險管理與氣候變化適應的10項原則在糧食安全領域的應用指南

專欄4.2 糧食安全措施

在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的影響下,實現人人享有充足糧食的目標,需要協調預防、宣傳、保障和變革等方面,因此,糧食安全措施是一項綜合性的措施。

1.建立糧食短缺地區的預防體系。建立包括信貸和銀行等金融、保險系統參與的社會經濟安全網路體系,建立類似保護農業多樣性和乾旱周期管理等的風險管理措施。

2.構建非強制性的措施體系,通過提高農民收入和加強能力建設,降低糧食短缺地區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例如,建立合理的市場准入機制並鼓勵收入來源的多樣化;及時訂正氣候預測信息;建立氣象、土地利用、農作物和牲畜等相關行業的資料庫;完善銀行、信貸和保險等金融服務。

3.當預防與非強制性措施失效時,需要啟動備用的保障性策略作為補救措施。例如,勞動換取食物或勞動獲取酬勞等措施。

4.尋求解決社會歧視和社會矛盾的變革性措施。例如,保障婦女權益,保證女性在農村合作組織及其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儲蓄計劃向女性傾斜。

變革性措施可以鞏固以上三類措施的效果。

資料來源:Devereux,S.and Sabates-Wheeler,R.(2004)Transformative Social Protection.IDS Working Paper 232.(本書更改了各種措施的排列順序,以重點突出需要關注的預防措施和倡導措施,以及這兩項措施失效時的保障措施。)

案例分析:脆弱河濱社區的替代生計39

項目實施地:迦納

項目實施方:世界宣明會

發源於迦納東北部的白沃爾特河流經該國泰勒納斯·納波丹姆地區的三個社區印都瑞·波注魯谷和三騰,這些地區不斷遭受著乾旱和洪水的侵襲,野火和疾病也時有發生。在這些沿岸社區,人們通過在河岸種植作物來維持生計,這些河灘地是該區域唯一可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其餘都是岩石地和不毛之地。

2009年,暴雨將布科納法所區的一個水力發電大壩沖毀,導致迦納北部出現嚴重的洪澇災害,造成作物和公民家庭財產損失及人員傷亡。蔓延河岸25千米的洪水嚴重打擊了這三個社區的第一產業。農田被沖刷,當地主要農作物——玉米也幾近絕收。

氣候變化也正在影響著迦納,破壞了當地的農業生產,淹沒了沿海城市,沃爾特河三角洲附近的水位出現了下降,而沃爾特河三角洲提供了迦納近80%的電力供應40。預計未來氣候變化對迦納的顯著影響仍將繼續。雖然溫度和降水存在年際波動,但溫度變化趨勢表明,2010—2050年,整個迦納都將變暖。

世界宣明會實施的「區域社區恢復力項目」提升了長期受災地區的風險管理能力,使農村家庭和社區的收入渠道多樣化,提高了作物產量,通過對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管理,避免當地農民的生存受到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或沖擊G

作為世界宣明會災害風險管理和能力建設項目的組成部分,提升恢復力項目讓迦納的農民意識到,可以利用土壤殘留的水分種植作物,降低洪水造成的損失。在洪水消退之後,他們挑選早熟作物種植在曾經被洪水淹沒的土壤中,如西瓜、黃甜瓜和豆類,收獲後可以留作口糧也可以出售彌補家用。在長期發展目標下,該項目具備了靈活性和響應性,所以這種綜合性項目能夠產生多重效益:①通過出售農產品增加家庭收入,提高勞動生產力;②使農民獲得謀生的新知識和新技能;③調整種植方案,減小氣象災害對當地農田的破壞,增強當地農業的恢復力;④通過豐富食物的種類,可以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的營養物質,改善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

經驗和教訓:①能力建設的具體措施應該因地制宜,鼓勵農戶和社區進行技術創新,確保充分利用當地的氣候資源和土地資源,獲取足夠的食物,並保證充足的糧食儲備,在滿足日常開銷的同時,增加人們的收入,能力建設過程中要特別考慮當地的氣候變化;②在選擇謀生策略時,應當考慮未來的經濟和社會情景,包括氣候變化、全球化、移民和環境惡化等影響。備災能力和適應能力是決定有效應對生存環境長期動態變化的關鍵因素。

工具和資源

更多信息和鏈接,請參考工具和資源第129頁。

Ⅳ 我國紀念2012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大力加強農田水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下

A、水是生命之源,在生產生活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是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故選項說法正確.
B、保護植被、涵養水源,能防治水土流失,故選項說法正確.
C、節約用水和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重在節約保護,故選項說法正確.
D、地球水資源總量中淡水佔2.7%,其中可使用淡水占淡水總量的25%,淡水資源有限,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Ⅳ 保障糧食安全

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基本方針是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其中有兩個重要關系和四個重點工作:
兩個重要關系:一是在重視糧食數量的同時,更加註重品質和質量安全;二是在保障當期供給的同時,更加註重農業可持續發展。
四個重點工作:
一是要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進一步完善耕地佔補平衡政策,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不下降。
二是要調動和保護好主產區農民種糧積極性和主產區政府抓糧積極性。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讓主產區抓糧可得實惠。
三是要明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職責。
四是要高度重視節約糧食。浪費驚人的現實要求節約糧食,著重解決收儲、銷售、加工過程中的糧食浪費問題,形成節約糧食的良好風尚。
其具體可措施的方針是:一是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二是增強耕地可持續發展能力。三是要提高耕地質量和水平。 四是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田水利建設管護機制。 五是加強農業科研攻關和技術推廣。 六是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和市場調控體系。 七是強化糧食生產發展支持政策。

Ⅵ 糧食安全的觀點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主題是「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主題是「端牢中國飯碗 共築全球糧安」。最近,全國多地都舉辦了相關宣傳和紀念活動,浙江也不例外。據報道,在浦江,各中小學積極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學生爭做「光碟一族」;在瑞安,舉辦放心糧油產品展銷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

專門設立這個節日和宣傳周,就是為了提醒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我們這么大的國家,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今年,盡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澇、東北乾旱、台風、重大病蟲等嚴重災害,但全國夏糧產量創出歷史新高,秋糧豐收已成定局,糧食安全得到保障。這為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為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成績來之不易,值得每個人認真珍惜。

維護糧食安全,人人可以出一份力。一方面,我們需要繼續努力「開源」,用好科技,抓好耕地保護,繼續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穩住糧食安全這塊壓艙石,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深刻反思和改進在「節流」上的不足。反觀現實,浪費糧食的不良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據統計,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約3500萬噸,這個數字接近我國糧食總產量的6%。如此巨大的浪費令人瞠目。對此,每個人都該守護一顆「糧」心,從節約每一粒糧食做起。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世界糧食日來臨之際,每個人都不妨問問自己:是否有過在飯店點餐時的鋪張?是否有過在家中浪費米面糧油?「否」則加勉,「是」則改之。有句歌唱到,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倘若每個人、每個家庭都躬身入局,踐行勤儉節約的理念,必然能凝聚起14億人的綠色健康生活,把糧食安全的底線護得更好、守得更牢。

Ⅶ 關於節約糧食的手抄報

節糧措施。

我們要開展各種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主題活動,真正達到《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提出的「愛惜糧食」的要求!今天,我們知道了國情,進一步明確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特殊意義。有首古詩說得好「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現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資料:愛惜糧食 為國分憂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我們為自己是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而自豪,我們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但同時,你們有沒有為我們的祖國憂愁呢?
我國人口眾多。世界上平均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中國人。根據1990年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已達十二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呢?僅僅佔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卻養活著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成為我國第一個大問題。你們為我國這一最大的問題憂慮過嗎?
不錯,我們有共產黨的領導,我們有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早已解決了舊中國幾千年沒法解決的人民吃飯問題。我們應該為之自豪!可是,透過下面的數字,我們也應該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僅使吃飯成為一個大問題,而且也影響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
有這么一組數據。1998年我國穀物、棉花,肉類的產量均佔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嗎?可是由於人口猛增,人均佔有糧食竟比唐宋時代還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12億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還要大。這真是一張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萬人就要吃50億公斤的糧食!所以,增產糧食,節約糧食,對我們的國家更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同學們都知道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把世界糧食日的那一周定為節糧周。我們要開展各種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主題活動,真正達到《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得出的"愛惜糧食"的要求!今天,我們知道了國情,進一步明確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特殊意義,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現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

1996年,我國政府首次發表《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以來,我國在維護糧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近10年來,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年均產量較上一個10年增長了10%以上,糧食自給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居民膳食結構顯著改善,以市場化為方向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國家對糧食實施宏觀調控的物質基礎更加鞏固、手段更加靈活,實現了立足國內糧食自給的預定目標。糧食生產的發展消除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糧食問題的擔憂,解決了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我國糧食生產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也必須看到,當前我國糧食安全的現狀: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2006年我國糧食總產實現連續三年增產,達到9949億斤,不僅接近歷史最高水平,也可望提前實現「十一五」末糧食總產達到1萬億斤水平的規劃目標。但在形勢出現轉機之際,更要對目前存在的困難保持清醒認識。

首先,糧食繼續增產面臨諸多制約因素。一是土地和水資源的制約日益突出。2005年,我國耕地面積較糧食產量峰值時的1998年減少了1.2億畝,接近18億畝的底線,而且被占的基本上是優質耕地。同時,糧食播種面積也下降到15.6億畝,與農業「十一五」規劃提出的15.5億畝糧食播種面積基本持平。我國耕地和糧食播種面積近乎到了不能繼續減少的臨界水平。我國還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並且年度間、區域間分布很不平衡。水資源匱乏已經成為制約糧食生產的重要因素。二是人口總量仍將保持慣性增長的勢頭。根據有關報告,未來20年,中國的人口總數還將繼續增加,至2033年前後達到15億的峰值後方可緩慢下降。人口增加直接推動了糧食需求總量的剛性增長,這將使我國本已偏緊的糧食產需形勢在相當一段時期內更趨嚴峻。三是氣候變化加劇影響增大。據統計,我國因災年均損失糧食在1000億斤左右,相當於每年產量的1/10。特別是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所導致的極端天氣趨於頻繁,從而加劇了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四是農民依靠種糧增收的空間有限。近年來國家持續增加了「三農」方面的投入,有效保護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但總體上農民種糧收益仍然偏低,而且受人多地少、分散經營、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等因素的制約,未來提高種糧收益的空間十分有限。特別是在不少糧食主產區,青壯勞力都選擇外出打工,致使投入糧食生產的物力、人力和技術不足。

其次,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2006年,我國糧食在總量基本實現平衡的同時,品種結構的不平衡問題日漸上升為主要矛盾。這主要表現在:一是小麥和稻穀口糧品種基本實現緊平衡目標。綜合國家有關部門的分析報告,2006年我國小麥產銷略有盈餘100億斤左右,稻穀產銷略有缺口,但不超過100億斤,甚至更少。兩大口糧品種處於緊平衡狀態。特別是稻穀,在過去的20年,城市大米消費量增長達83%,以大米為口糧的人口比例已達到60%,且產量波動大、儲存難,是引發市場變化的先導和敏感品種,必須予以高度關注。二是玉米供求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近幾年食品消費結構升級帶動養殖業較快增長,能源消耗增加推動生物質能源產業迅猛擴張,糧食深加工需求保持高速增長勢頭。這個特點在玉米品種上表現最為明顯。2006年,我國玉米出口同比減少60%以上,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我國玉米供求將從寬裕向偏緊轉變。三是大豆對國際市場的依賴進一步加深。據海關統計,2006年我國大豆進口達2827萬噸,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面對跨國企業資本和產業優勢的擠壓,國內大豆播種面積和產量呈下降趨勢,市場出現萎縮,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對國際市場的依賴。

第三,糧食綜合供給能力仍有待提高。考察糧食安全水平,不僅要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還要看糧食的投放和流通效率。按照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我國糧食市場和物流體系仍比較滯後。糧食市場體系方面,一是市場主體發育很不充分。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改制任務尚未完成,還沒有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單戶農民糧食種植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多數個體、民營和股份制等市場主體經營規模和業務量較小,迫切呼喚大型糧食企業集團應運而生。二是各類市場發展不完善。糧食市場網路不健全,市場交易不規范,管理水平較差,硬體設施落後;市場經營方式不適應需要,服務功能不強。以電子商務和期貨為代表的現代交易方式發展緩慢,發現價格、規避風險、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受到制約。

二、節糧的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人們並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會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也許仍然以為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然而事實是:我國人口己超過12.5億,每年的凈增長是 1200萬人;人均耕地面積1.2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積正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遞;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從1981-1995年間,全國共減少了耕地8100萬畝,每年因此而減少糧食生產500億斤。而且現在這個減少速度仍然在不斷加快。亂佔耕地、挖沙、土地質量下降、荒漠化等種種現象在蠶食著耕地。現實絕對不容樂觀!!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

透過下面的數字,我們也應該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僅使吃飯成為一個大問題,而且也影響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

有這么一組數據。1998年我國穀物、棉花,肉類的產量均佔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嗎?可是由於人口猛增,人均佔有糧食竟比唐宋時代還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12億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還要大。這真是一張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萬人就要吃50億公斤的糧食!所以,節約糧食,對我們的國家更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透過下面的數字,我們也應該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僅使吃飯成為一個大問題,而且也影響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

有這么一組數據。1998年我國穀物、棉花,肉類的產量均佔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嗎?可是由於人口猛增,人均佔有糧食竟比唐宋時代還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12億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還要大。這真是一張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萬人就要吃50億公斤的糧食!所以,節約糧食,對我們的國家更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平時有沒有浪費糧食的現象呢?在學校里,早中晚在食堂用餐發現這種現象真的是非常嚴重的,每天總有好多米飯、饅頭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太令人痛心了!浪費可恥,從某種意義上說簡直是「犯罪」。凡事貴在堅持,節約要從點滴做起,尤其需要堅持。一天兩天可以,一年兩年呢?更長的時間呢?不僅僅是對糧食,要讓節約內化為自覺,成為習慣。

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

為了切切實實地把節糧落到實處,我們倡議:

1、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2、盛飯要適量,吃多少盛多少,把碗里的飯吃干凈,做到不隨便剩飯剩菜。在學校食堂就餐的同學更是如此,刷了飯卡,打了飯,就一定要吃完。

3、提倡飲食均衡,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

4、跟隨家長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餘的要打包帶回家。

5、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6、對垃圾進行分類,盡量減少垃圾排放,減少耕地污染。

7、積極參加田間勞動,在家中幫助家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Ⅷ 2012年中國水周,我國的宣傳主題是「大力加強農田水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使用已受

①工業用水重復利用可以節約水資源,故正確;
②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會污染水資源,故錯誤;
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澆花、沖廁所屬於一水多用,可以節約水資源,故正確;
④用噴、淋節水龍頭代替用水較多的舊式龍頭,可以節約用水,故正確;
⑤農葯化肥對農作物的生長有重要作用,嚴禁使用農葯和化肥農作物就不會生長,所以嚴禁施用農葯、化肥不合理,故錯誤.
故選:B.

閱讀全文

與糧食安全宣傳周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語文教師語言文字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743
國內外電子商務立法原則 瀏覽:876
委辦局培訓方案 瀏覽:443
小學教師外出培訓方案 瀏覽:48
執法比賽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88
保教主任跟崗培訓方案 瀏覽:778
中專市場營銷學試題及答案 瀏覽:231
餐飲營銷方案範文 瀏覽:459
海淀區中小學新任培訓方案 瀏覽:512
街道鄉鎮公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28
525中學生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03
網路營銷生產的基礎是 瀏覽:360
銀行五四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155
全軟文推廣方案 瀏覽:844
幼兒園本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613
市場營銷學在職研究生 瀏覽:303
市場營銷調研與預測試題 瀏覽:632
中國旅遊電子商務的現狀與路向 瀏覽:818
編織民族手工藝培訓方案範文 瀏覽:315
全市新聞宣傳培訓方案 瀏覽: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