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博物館陳列設計方案大概怎麼寫
你好! 給你一篇作為參考。。。 《山西博物館陳列藝術方案設計》 山西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千古不息的黃河滋潤著這方北國的黃土地,積淀了博大精深的三晉文明。山西博物館陳列藝術方案圍繞「晉魂」主題,將一幅源遠流長的三晉文化和無數絢麗的歷史長卷奉獻給廣大觀眾。
在總體設計中,我們選用館藏文物的典型,突出營造晉文化的氛圍,體現山西博物館的鮮明地域特點,以文物為主,藉助輔助展品,如場景復原、展櫃、展台、壁龕,陳列展示文物,從不同方面反映出山西史前文化、夏文化、商代方國文化、晉文化、北朝文化、唐宋元明清文化以及各個歷史時期中原文化和北方部落氏族文化相互影響、滲透、融合,在山西區域性上所具備的鮮明的地方特色。設計根據陳列體系與內容構架,從整體到局部,空間均衡、重點突出、富於變化,觀眾參觀路線順暢,安全通道清晰,採用象徵、寓意等手法,運用豐富的陳列語言,建立起內容與展品間的內在聯系,起到升華陳列主題、增強藝術感染力的作用,以世界博物館發展的新趨勢「綠色陳列」與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使陳列設計既具有較高的學術藝術定位,又能以人為本,滿足廣大觀眾的審美心理,寓教於美,寓教於樂,達到雅俗共賞的效果。
序廳以簡約的晉文化印象,為空間加入深層次的文化內涵。門廳柱體設計為青銅紋飾,與天井三晉青銅紋飾交相映襯。大廳以「晉」字為源頭的漢白玉石柱,將各樓層貫通,其最高處「晉」字源頭湧出一汪泉水從頂端溢下,流經雕刻有不同時期文化遺存的柱體,通過柱基匯入中央的「雙龍玉環」池中。龍,象徵著華夏,標志著泱泱中華文化的厚積;環,寓意聚合,體現著中華各民族的交融與團結。廳中央如玉似鏡的池面互映著內廳,與館外環境的疊水遙相呼應。序廳以動靜結合的形式啟發人們從更深層次理解晉文化的源遠流長。一曲雄渾壯偉的交響樂「晉魂」從這里奏起……
二層文明搖籃展廳透過破開不同時期積淀的文化層看到山西地形與地貌的模型,預示著混沌初開、採集漁獵的先民生活。從原始岩畫和場景復原上反映出華夏文明的曙光。文物陳列全部採用背景、模型、文物、輔助展品相結合的方式,使觀眾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文物,再次陳述這里是中華民族的植根和搖籃之地。
二層過廳採用與晉國霸業相呼應的立體造型,中間突出晉文化特有符號,左右牆面分別以石器時代岩畫與夏商龍型觥來寓意過廳所連接的兩個展廳的內容。
二層夏商蹤跡展廳的序取材於象徵夏商時期晉已步入青銅時代的「�」脫出陶范的瞬間。由陶范與背景雙龍浮雕紋飾共同構成此場景,突出了山西青銅工藝的成就,形成亮點,點明主題。以電子顯示和沙盤結合的動態形式表現夏商的文化遺址。陳列櫃以玻璃落地罩的形式陳列青銅器組合,使輔助展品便於與文物結合。
二層晉國霸業展廳序以晉國霸業的確立——城濮之戰為背景,採用了高科技數字化虛擬劇院、幻影成像技術,與沙盤模型相結合,再現了文公稱霸、會盟踐土、悼平復霸、九合諸侯及晉國確立春秋霸主地位的歷史一幕。它既是序的場景,又是第二單元「春秋熱土」中陳展的一部分,該場景起到一景兩用效果。展廳地面以兩塊巨大的地圖再現歷史上晉國霸土的輝煌氣勢。西周晉侯、晉國霸業、三家分晉作為展廳各單元的主題,用晉侯墓復原、趙卿墓原形輿車、烘范窯與展廳的特殊陳列光纖照明為重點,再現了晉國「政平民阜,財用不匱」的太平盛世。
一層臨時展廳的設計重點在於展廳設備能夠按陳展主題的需要調整,展廳內空間可隨意分隔,展牆按頂部軌道縱橫調動拆裝。展台、展櫃及展櫃內的掛鏡線按模數設計,可任意組合。展廳的採光照明設計了人工光和自然光「光泄露」裝置,充分考慮了節能,所有設備設施利用率高,經濟安全。
一層互動天地突出互動和參與,以中國傳統的互動元素——榫鉚為序。展廳內的互動是觀眾參與、普及科學考古知識的一種實踐方式。展廳設計為考古現場,頂部用帳篷頂式的軟性吊頂,地面設置有從石器時期到宋元時期的考古探坑,觀眾可在此發掘出文物復製品,以作留念。參與者動手動腦,增加了知識性、趣味性。
B. 策劃書的必備項目
範文一篇 謹供參考
「我和奉賢校區」系列主題活動策劃書
一、活動背景
2005年下半年奉賢新校區將動工建設,2006年部分將建成並投入使用。2006年後的若干年內,將繼續完成奉賢校區二期工程建設。奉賢校區的建設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努力達到現代化、信息化、園林化。與此同時,要延展學校的科學精神、文化品味和辦學特色,為師生的生活、學習、工作提供一個布局合理、環境優美、格調高雅、學術氛圍濃厚、充滿文化內涵的現代化大學校園。奉賢校區的建設拓展了我校的辦學空間,為學校快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契機。我們要珍惜這一契機,利用這一契機,凝聚人心,激發精神,實現創意,形成共同願景。
二、指導思想
通過發動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參與的「我和奉賢校區」系列主題活動,激發大家做學校主人的責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在以活動為載體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積極關注和投身新校區建設的過程中,使得全體師生員工關注、支持、參與新校區建設的熱情得以表現,使得不同學科在學校建設中有更好的拓展舞台,使得校區的建設過程成為形成共同願景、發展共同事業、與學校一起成長的過程。並在此基礎上,營造優雅、高品位的校園環境,發掘學校的辦學特色,塑造獨特的校園文化氛圍,使我們特有的校園魅力、校園文化不斷升華形成校園精神,成為引領全校師生員工的強大力量。
三、基本原則
在時間維度上,活動貫穿整個奉賢校區的建設過程,並且與學期和校區建設的時間順序相匹配設置相關的活動項目;
在空間維度上,奉賢、梅隴、金山三個校區實現聯動,網上網下實現聯動;
在活動內容上,體現從精神建設到物質建設的各個系列;
在活動方式上,點面結合,有所側重;
在組織形式上,發揮各個職能部門和各個基層組織的積極性,發掘校內、校外的資源,以項目管理的方式組織實施;
在結果呈現上,期待形成有標志意義、有傳世影響的價值表現。
四、活動方案
1、出謀劃策系列
(1)「我為校區規劃獻一計」
發動廣大師生員工踴躍為校區規劃提合理化建議,並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從教學、科研、管理各方面為奉賢校區的建設和三個校區的協調發展出謀劃策。方案要具體化,包括可實施的措施或思路,以及對「我和奉賢校區」系列活動方案本身的設計建議。被學校採納的建議作為「金點子」,予以獎勵。
(2)「新校區建設專題沙龍」
招募志願者,根據新校區建設進程開展懇談和調研,收集「金點子」進行論證和評議,參與宣傳,成為骨幹隊伍。
(3)新校區網頁設計大賽及新校區建設網上論壇活動
舉辦新校區網頁設計大賽,同時在校園網和學校BBS上開設「奉賢校區建設網上論壇」版,可以在網上對新校區的設計、建設、功能和管理等方面進行討論。
2、校區建設的特色展示系列
(1)學科發展史與學科前沿、傳統特色介紹
結合奉賢校區的天然特點和校區的規劃建設,融合學科建設、現代科技,構思並實現
以富有創意的方式展示本學科的發展歷史和學科前沿,展示獨特的傳統文化。諸如校史、化學化工史、乒乓球史、人物展、京劇藝術等。
(2)校園功能開發
校園建設過程中涉及到的學生活動中心、通達通幽的的道路、智能化大樓的現代風貌和節能的完美結合、宿舍的功能和人性化的開發、污水治理和循環使用、路燈博物館、自行車停放、停車場、閱報欄、科普畫廊、電子屏幕、候車亭、商業區等,都可以成為發揮學科優勢進行校園功能開發的創意內容。
還可以舉行新校區交通管理、停車場設計數模大賽。由於新校區相對市中心較遠,如何尋找一條便捷的進出路線,三校區的校區交通校車時間表,校內停車場最大利用率設計等既是新校區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很好的數學建模的題目,通過大賽,為設計新校區交通路線圖和時間表可以提供重要參考。
3、景觀藝術設計系列
(1)校區水景及橋梁概念設計大賽
為充分發揮我校師生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圍繞我校的水系資源,結合我校的橋梁模型設計比賽,開展「校區水景及橋梁概念設計大賽」。通過大賽,涌現出一批高水平的作品,不僅為學校嚴謹的學術氛圍中再添幾分詩情畫意,同時期待能夠從中選用優秀的設計概念。
(2)校園景觀設計大賽
通過舉辦「人文校園、和諧校園主題設計大賽」,為建設優美人文景觀、構建內涵豐富多彩、格調健康高雅、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營造氛圍提供創意。大賽可以針對新校區公共設施和個性休閑場所進行設計,也包括徵集雕塑、園林等景點、景觀等的設計方案。
4、文化建設系列
(1)「我和奉賢校區」主題徵文活動
在全校范圍內分主題、分階段廣泛開展「我和奉賢校區」主題徵文活動,旨在使得全校師生共同關注新校區建設、了解新校區建設、參與新校區建設,促進和諧校園構建。
(2)「我與新校區同成長的日記」活動
啟動「我與新校區同成長的日記」活動,廣大師生可以用文字、照片、DV攝像等方式記錄新校區建設的點點滴滴,記錄自身的成長,記錄學校的壯大。日後可舉辦新校區成長日記展覽。
也可撰寫出版圖文並茂的《碧海拾貝》。首先,在校報上開辟專欄《碧海拾貝》,由建設者、先行進入新校區的師生員工以及更多的關注新校區的人們撰寫自己親身經歷的新校區建設發展中的值得書寫的內容,特別是採用較多的記實的照片資料,在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編成精美的書籍出版。
(3)勤工助學市場拓展研究
新校區周邊市場和交通等因素的影響,新校區的勤工助學工作勢必遇到很大的困難,從學生利益和學校穩定的大局出發,必須對勤工助學市場拓展進行深入研究,建議組織商學院、社會學院等學院的學生為主,相關老師給與指導,前往多校區的其他高校調研,前往新校區周邊廣泛開展社會調研活動,特別針對在新校區環境下如何拓展勤工助學工作的新渠道、新載體、新方式等與學生休戚相關的主題進行深入調研。通過研究,確實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建議。
(4)漕涇化工園區的參觀共建活動
充分發揮我校化工相關專業的學科優勢和毗鄰漕涇化工園區的地理優勢,組織學生到漕涇化工園區參觀和暑期實踐實習、掛職鍛煉,把學術研究、社會實踐和校區氛圍的營造有機的結合。
(5)舉辦或結合大型的體育賽事宣傳我校通過舉辦「校長杯」乒乓球賽或組隊參加攀岩、長跑等大型體育賽事,展現我校師生的精神風貌,展現我校不斷進取的發展勢頭,宣傳新校區,宣傳學校。
(6)新校區師生形象大使選拔賽通過大賽,首先樹立積極向上的校園師生形象,營造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其次,評選出的形象大使可以參與到學校的各項宣傳活動中,向社會展示我校師生的良好形象和風貌。
(7)慶典活動
結合新生入學,舉辦慶賀新校區一期落成的大型綜藝晚會,邀請有影響力的品牌節目進校園,以大型晚會方式共慶新校區的落成。
5、情系奉賢校區系列
(1)徵集校園路名
將學校的詳細地圖掛在網上,並且登載在校報上,發動全校師生員工為學校的道路命名,然後掛在網上由大家投票,最後被選中的路名命名者獲得學校發給的設計精美的證書以作終身的紀念。
(2)「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主題植樹綠化系列活動
學校集體采購樹苗、師生義務種植、後勤服務中心技術指導和後期管理的辦法,使廣大師生進一步了解新校區、熱愛新校區、綠化新校區,大力推動新校區環境綠化工作的開展。特別是可以進行「樹木領養」或種植「班級樹」活動,這樣讓每個學生都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強化對學校的感恩教育和歸屬感教育。也可規劃一塊合適的土地,或者提出各種創意,專門由人們栽種紀念樹木,或者捐贈樹木。樹木要小心呵護,並且設置不俗的標志以作紀念。若干年後將成為學校的一道風景。
(3)校友和社會各界的捐贈活動
2007年是我校建校55周年,通過豐富的校慶活動,向廣大校友和社會各界宣傳學校、宣傳新校區,希望以此為社會各界的捐贈活動打開通道。伴隨新校區的建設進程,可以通過校友會和個人推薦聯絡的方式,實施各種方式的捐助。也可以配合設計規劃,對路名、樓名等進行徵集。對一些合適的場館、設施發動校友和企業資助冠名。命名可以包括道路、建築物、樹木樹林、湖河、綠地、花圃等。
(4)師生校內景觀命名認領活動
通過對校內景觀椅、景觀樹等的捐贈認領,獲得命名權。既對學校建設進行了支持,又使師生對校園更增添了文化和情感的認同,增強歸屬感。
(5)「活動場所建設」及開展各類互動活動
新校區一期工程若來不及建教師活動場所,可在班車等候地點附近建一候車亭,供教職工等車時休息,並備有報刊、棋牌,有條件的話還可置放乒乓桌,權作臨時教工活動室。還可建簡易「咖啡室」(茶室),供中午、晚上教職工交流和休息。利用活動場所,可以組織教職工攜子女參加「親子夏令營」活動等。
五、組織模式
成立「我和奉賢校區」系列活動組委會,由黨委副書記張玉峰任主任,奉賢校區建設工程指揮部陳中興任副主任。
組委會成員有工會、宣傳部、學工部、團委、研究生院負責人。
組委會辦公室設在奉賢校區建設工程指揮部。
每個學期開始之前,根據奉賢校區的建設進度以及本方案的總體規劃,由「我和奉賢校區」系列活動組委會負責組織協調,形成下一個學期的具體實施方案,由相關職能部門發動全體師生員工參與,並負責協調、管理與獎勵。
建立「我和奉賢校區」系列活動專題網站,鏈接於奉賢校區建設工程指揮部網站內,由信息辦負責開發,活動信息的上網發布由相關職能部門負責。
C. 寫一份團隊去湖南省博物館的策劃書。(我是大學生,旅遊協會到要求!!拜託了)
長沙學院社團聯合會參觀省博物館活動策劃書
一. 活動目的:
(1)、加強社團聯聯合會全體成員的情感交流,提高社團聯合會成員的凝聚力,為以後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增強社聯幹部及幹事對歷史的了解,開拓自己的視野,增強民族自豪感與民族自信心;
二.活動時間:12月12日
三.活動地點:湖南省博物館
四.活動對象:社團聯合會全體成員
五.活動流程:
1.活動前期的准備:
(1)由副主席在11月30日之前寫好策劃書,並與省博物館工作人員聯系預訂本周星期日的門票80張,確認有票後,請書記開一張證明(附有團委書記的簽字和團委的公章),發一份傳真給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
(2)秘書部負責在本周星期四之前通知各部門人員在星期日上午8:00在老校門口集合。
(3)宣傳部做好活動相片的採集。
2.活動過程中
(1)各部門部長提前十分鍾到校門口,並負責清查本部門的人數,上報到秘書部
(2)到達博物館後,一切要按工作人員的要求游覽,堅決杜絕做有損長沙學院形象的事情
(3)參觀完後,統一在博物館門口集合,由各部門部長清查人數,上報人數到秘書部。任何人不得利用這次機會再去做其它的事情,必須一起坐車回到學校,如有違反,將嚴肅處理。
3.活動後期
(1)秘書部於兩天內寫好這次活動的新聞稿,並及時交給宣傳部,宣傳部連同圖片一起編輯後上傳。
(2)在主席團例會上副主席進行總結。
六.活動注意事項
(1)各位部長必須要通知到位
(2)在過馬路及坐車途中要注意安全,嚴守交通規則。
(3)在參觀過程中要嚴守博物館的相關規定。
(4)在參觀完後必須要跟著大部隊回到學校
七.活動預算:
車費80*4=320元
傳真5元
合計:大寫:三百二十五元整(325元)
長沙學院社團聯合會
2010年11月29日
你看著改改刪刪 就行了!!
D. 歷史博物館設計說明怎麼寫
一. 目的
1. 熟練建築設計的步驟和方法
2. 進一步掌握建築與環境及已有建築物的關系,把環境及歷史的特殊性做為設計構思的重要因素之一,使新建築成為城市及歷史文脈延續的和諧因素。 3. 了解博覽建築外部形象與功能、室內空間及內部流線組織的關系, 4. 培養調查研究、查閱資料、綜合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5. 提高方案構思表達、圖紙表現的能力 二. 設計內容
1. 在我市大釗公園或南湖公園,地形自選(要求:1. 或靠山或臨水或兼有2.
交通便利3.考慮旅遊需要4.擴建用地)。
2. 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左右,<4000平方米;主體層數最高三層,局部可
突出;綠地率≥30%、建築密度≤40%;充足的室外展示場地、停車場地 3. 房間的設置、功能與面積指標自定 (根據展示內容,可通過調研,查閱資料等獲取) 三. 成果要求
1. 總平面圖 1:300-1:500 2. 設計說明 (仿宋字)
3. 平面圖 1:100 、1:200(包括室內布置) 4. 立面圖 1:100 、1:200(四個立面) 6. 剖面圖 1:100 、1:200 7. 外觀透視或軸側圖 8. 室內局部透視圖、剖視圖 9. 工作模型(材料自定,不上交) 其中外部透視或軸測圖必須用彩色表現
圖紙一律要求用A2圖幅(圖紙尺寸420mm x 594mm) 四. 進度安排(8周)
1. 分組討論及調研,查閱資料,參觀,進行初步方案構思
最遲12周 周四 提交 調研分析報告(500字以上)、概念或初步設計方案 (草圖紙)
2. 修改,完善方案
最遲14周 周四 提交 二次設計方案 (A2 草圖紙,並應設計布置圖面) 3. 深入完成設計,繪制圖紙,製作模型 最遲18周 周四18:00 提交所有設計圖紙 五. 參考書目:
1.《建築設計資料集》二版4,博物館、展覽館部分 2.《建築學報》相關文章;
E. 手工作品展策劃書 怎麼寫
一、活動主題:第三屆大學生DIY——手工製作大賽 二、主辦單位: 石家莊外經貿職業學院院學生會編輯社 三、參與人員: 全院學生 三、活動時間: 2009年4月17日 四、活動地點: 新一階 五、活動內容: DIY——即自己動手,發揮你的想像力,製作一件既有意義又賦有想像力的作品,通過作品的外狀講述其內在的意義,作品既有感染力又有影響力,使其積極向上,豐富校園文化氣息。 六、活動目的: 通過舉辦DIY——手工製作大賽,使同學們在上課之餘鍛煉其想像創作能力,而且還提高了其動手實踐能力,豐富校園的文化氣息,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拓寬文化交流內容,豐富學生們的課余文化生活。 七、活動要求: 各系部各上交9件作品,作品類型包括(一)刺綉類3件 (二)環保類 3件(三)模型類3件,作品要有內涵,有創意,並附上作品的意義,製作過程,也可附上作品照片及簡介,和創作者姓名、班級、照片(半身照),可以以視頻(幻燈片)方式上交,以便更好的宣傳作品。 八、活動流程: 第一項:編輯社內部成員詩朗誦(以過去現在未來為主題)並輔以幻燈片 第二項:主持人開場 第三項:作品展出:刺綉類作品並以圖片播放,主持人介紹作品背景及製作過程。 第四項:互動環節:兩人一組,共四組同學,現場拼圖,拼圖優秀者獎瓷杯兩個,其他選手獎手機掛飾各一個。 第五項:播放視頻短片,引出環保類作品。展示環保類作品,主持人介紹背景以及製作過程 第六項:現場問答,答對者贈送小掛飾(預計十個問題) 第七項:以歌曲引出模型類。模型類作品展出,並賦以背景及製作過程 第八項:評獎環節3個環節作品各選2個優秀作品,頒發獎品。 第九項:尾聲以現代舞結束 九、活動創新點: 首次以幻燈片形式展出作品並給予其內在意義的講述,同時吸引觀眾,既增長了同學們的科學知識,又增加了學院的學習氣氛,演藝與作品製作外觀及內在意義相聯系,增強了作品的展示意義。 參考自:172校園活動網 http://www.172xiaoyuan.com/cehuashu/ 原文地址: http://www.172xiaoyuan.com/cehuashu/shetuan/2010/0328/3022.html
F. 誰能幫我寫模型製作策劃書
衷心祝福你寫作成功
G. 求蘇州博物館新館做模型所需的各種圖!
ydkhkhkhjvknkbhv
H. 我做的博物館模型外牆用什麼做啊有沒有懂的朋友能告訴我啊急急急
看具體情況。如果是學校內的設計,材料只考慮質感就可以(各種紙最好,瓦楞紙、皮紋紙、皺紋紙……其實用紙就看你後期上色技術怎樣,紙容易加工,我用紙做過不少建築模型,你空了可以搜索紙模相關的)。專做模型的公司(各種材料、有機玻璃居多,要用雕刻機)就看實際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