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震後宣傳語

震後宣傳語

發布時間:2021-10-09 23:48:46

❶ 關於四川震後的作文、主題:陽光總在風雨後

玉樹地震作文(1):

災難面前的感動,感天動地——之中

青海玉樹地震發生的時候,香港貨櫃司機出身46歲的志願者黃福榮先生到玉樹孤兒園做志願服務才4天。地震的時候他先跑到安全地帶了,看到還有老師孩子沒有出來,就奮不顧身沖進去。這一去再沒有出來。他做志願服務多年,從來不願意宣揚:「做事就行了,有什麼可說的。」不僅自己極為低調,也不願意別人多說他做的事。他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就是死在志願服務的路上,也是值得的。」

雲南大旱,各路兵馬支援抗旱。來自安徽的退休職工陳樹林老人75歲了,吃不習慣,喝不服水土,不光為打井隊伍做技術咨詢,還到處進行地質水文勘探,為災區早日解除人畜飲水困難不懈努力。他放棄舒適條件下各地高薪數十萬元的報酬做志願服務,說這是這輩子最應當做的事。

災難面前,人性的光輝熠熠生輝,人格的高貴閃閃發光。大地震救援刻不容緩,各地支援不惜代價。從四川汶川5.12到這次4.14青海玉樹地震,從冰凍雨雪災害搶險到王家嶺透水事故救援,無不顯現著人類平常不大顯露的大愛。兒子來電話說,他在成都也去為災區傷員獻了400CC鮮血,我連聲說好。我無法做到的事,兒子做了,我發自內心地感到欣慰。雖然兒子比較瘦弱,還在工廠實習做工,但我想他能想著為社會、為他人需要做出犧牲自己的行為,比做更多的工都有益。

人終歸活的是一種社會價值、生存價值。這種價值是說,你活著社會需要不需要你,他人需要不需要你。災難與人類生活相伴而生,無法避免。如此,我們只好坦然面對。對災難的態度,在災難面前的表現,體現著人格的尊嚴,體現出人品的上下,更是對人活著價值的檢驗。當年的「范跑跑」之所以愛到廣泛譴責,不是說他可以超越本能放棄自我求生,而是在他拋下孩子們逃出之後還發自「內心」的自我表白:就是父母,我也不可能去救他們。一個人,無論什麼情況下,如果心裡只有自我,活著是沒有多少意思的,活著的價值也大打折扣。

而黃福榮陳樹林們就大不相同。他們在生與死的關頭,想到的是保護孩子,保護別人,置自己生死於度外;他們在利與義的取捨之間,選擇的是社會公義大眾利益而不是自己的一點點私利。人間有愛,正是這樣一些平時不起眼的人,做著一些看似平淡其實不凡的事,讓世界每個角落都充滿了真愛。

救災在繼續。我為災民而祈禱,我為災區群眾的努力自救而動容,我為各路大軍及時救援而激動,我為黨和國家對災區人民「不放棄、不拋棄」的努力而叫好。我更為那些閃現著人性光芒英雄們的壯舉而感動,無比感動。我痛恨每一個災難,我感動於每一次災難中人格光輝的閃現。災難中的感動,感天動地。老天爺啊,你怎麼忍心一次次地用這樣殘酷的方式來檢驗人類,來考驗國家社會?!衷心祝願玉樹地震災區救援工作順利,災區人民盡快恢復生產,重建新的美好家園!(文:之中)

玉樹地震作文(2):玉樹地震作文:青海玉樹地震的感受

青海玉樹地震的感受

放眼世界, 地震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 唯有團結的民族可以在災難的錘煉中變得更堅強。玉樹地震已經成為一場生命的劫難, 但現在的救援行動都將化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可以告慰死者, 可以提醒後人。

14日早晨, 青海玉樹。7。1級地震突如其來, 寧靜的小城在重創之下一片狼藉。塵土滿面的孩子, 低垂著腦袋被抱出廢墟, 模糊的圖像卻深深地刺痛了我們的眼睛。

災難再次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 軍隊武警公安民政醫療等各個部門迅速行動, 投入到了緊張的救援中。與此同時, 個人、企業、民間組織也開始自發地捐款捐物, 愛心正源源不斷地湧向災區, 和死神進行賽跑。經歷了兩年前汶川大地震的磨煉, 無論是政府, 還是民眾, 都有了更豐富的經驗去應對自然災害。這讓我們在悲傷中感到些許欣慰。

盡管科技日漸發達, 地震仍然不可預知。面對天災, 一個偉大的民族應該堅強挺立, 也應該不斷進步。恩格斯說:"一個聰明的民族, 從災難和錯誤中學到的東西會比平時多得多。"汶川大地震之後, 防震減災法獲得通過, 已經於2009年5月實施, 應急救災被納入了法治軌道。在災後重建的過程中, 公民精神隨之成長, 很多人自發地為災區的規劃出謀劃策, 對應該用於重建的財物進行輿論監督。巨大的社會進步有目共睹, 我們相信這些會在玉樹地震後的救援行動中得到體現。

玉樹地震作文(3):

溫暖, 在寒冷的季節里顯得特別重要。

溫暖, 在孤立無援的時候顯得尤其可貴。

人的內心時時會需要溫暖的感覺, 只是自己平時不能發現, 不能感受, 或者即便發現了, 即便知曉了, 也不會珍惜這種感覺。因為沒有失去, 因為沒有對比。

我們這個世界是否真的缺乏溫暖之心? 我們這個世界是否真的很寒冷?

也許不同的人感受不同, 也許個人的環境不同, 對溫暖的理解與認識也不一樣。

如果你是青海的地震災民, 你現在想的是什麼? 是救援人員能夠及時將自己從廢墟中救出, 重新回到平安的世界裡, 讓自己重新感受生命的存在, 這個時候, 溫暖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 內心的激動不用言語。溫暖, 這個時候, 就很簡單, 就是一個行為。

如果你是一個受了委屈的人, 這個時候, 你最需要的是什麼? 也許就是朋友一句親切的問候, 僅僅這么一句親切的問候, 就能夠將你所有積壓在心頭的內心苦悶統統掃清, 而溫暖的陽光就直接照進心頭。

溫暖, 有時就是一個眼神, 一個不直接表白的眼神, 淺淺的, 淡淡的, 但對於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而言, 就是無窮的力量, 可以讓人可能從深淵中騰空而起, 倍感幸福, 倍感親切, 倍感溫馨。

玉樹地震作文(4):

大喜和大悲為何總要如此巧合地糾結在一起:奧運前,我們痛哉汶川;世博前,我們淚望玉樹。

不是迷信什麼,只是覺得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清醒著:生活會一天比一天更美好,但生活從來也不會完全盡如人意。欣喜往往是預料之中的,而災難和悲傷卻總是突然來襲。

玉樹,和兩年前的汶川一樣,一個原本並不為人所熟悉的地方猛地闖進了所有中國人的視線,然後,聚集起所有的目光和悲傷。這是我們最不願意接受的現實,可必須面對。又因汶川在前,所以這一次,悲傷依然,但已經不那麼慌張。

悲劇總會陸續上演,但沒有一次悲劇是對上一次的重復。所以,玉樹的救援依然面臨著困難,4000米的高海拔,冷如寒冬的氣溫,脆弱的交通,語言的障礙,還有原本就存在的貧困。但畢竟是在汶川之後,我們依然看到了這一次生命大救援的過程中所體現的進步。何為重?何為輕?何為緩?何為急?救援工作的展開多了份理性和從容。比如,當地政府暫時讓一腔熱血的志願停下腳步,因為,有限的交通「生命通道」要為救援者和最需要的救援物資而開。

倒不是急著為救援叫好。如果災難都不足以讓人警醒並成長,那就不是進步而是退化了。更何況,面對所有有希望繼續延續的生命,我們真的希望救援工作能不斷地讓我們叫出好來,盡管這樣的事更應發生在地震救援完成之後。

眼下,拯救生命,是當務之急。也正如xxx的指示所說,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生命無價。

有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想做些什麼,但這中間的不少人可能最後又什麼都沒做,只是在心頭默默地為玉樹祈願。其實這已經挺讓人溫暖的,卻又總讓人覺得還不夠。

有關方面呼籲說災區急需棉被和棉衣等物資。我相信有很多人有這方面的物資並且也願意捐出來,但卻因為不知道往那兒捐,或是知道卻因為覺得麻煩,還或者是實在騰不出時間來送過去。因此,對於有關部門來說,不能只是給出幾個捐款賬號就可以的。是否能把捐贈點擺到街頭巷邊,是否能組織街道居委會等基層部門和志願者弄幾個熱線電話,然後根據捐贈情況能分區域分時段去收取。這對於志願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說一腔熱血沖到最前線才叫志願者。志願精神原本就是一種義務奉獻的精神,更多的是,這種服務往往是在幕後默默完成的。

而這樣的一些有規劃、合理安排的捐贈和志願服務是否應該在經歷了汶川之痛後就應該形成一種機制了呢?至少不應該是每當一次新的災難來襲時,我們在展開救援等各項工作的過程中總在懊喪:我們為什麼沒有準備得更好,而我們原本可以做到。

玉樹遭受重創的時候,其實離汶川之殤兩周年已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這個時候我們真的應該多想想汶川。不是為了去增添感傷,而是通過回望來發現我們哪些方面的工作可以准備得更好,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我們的心理救援可否准備好了,因為在度過生命救援的「黃金24小時」後,心理救援對遭受身心重創的人們來說也同樣重要。再比如後期安置工作是否能更早地進行准備,樣板房和各種生活用品是否都能盡可能地提前到位?

汶川之傷尚未癒合,玉樹又添新的創痛。每逢天災驟降,人心的熱度頓時升溫。大災有大愛,愛心暖人心,這真的是我們這個民族非常可愛的地方。每每這個時候,因災難而生的悲痛和因愛心而生的感動相互交織,一起揪著人的心。也每每在這個時候,我總在想,是否災難能少一點,而愛心和溫暖卻常在。比如能少一些王家嶺的悲劇,多一些我們對於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弱勢群體的關注。

顯然,天災的到來是不大可能會我的這種願望而中止的,但每個人的愛心也不能因此而多一些嗎?而能更常態化一點嗎?其實未必要時常捐款捐物,更多的時候只需要我們不要冷眼相待,只需要多投入一點關注,然後做一些舉手之勞的幫助。而我的這點願望又何嘗不是很多人的所想呢?

淚望玉樹,惟願生命的奇跡能更多地出現,願所有的生者都堅韌,逝者皆安息,不拋棄不放棄。回想汶川,惟願我們能以更好的生活狀態告慰亡者,願人間溫情常在,愛心永駐,不冷漠不黑心。

玉樹地震作文(5):

放眼世界, 地震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 唯有團結的民族可以在災難的錘煉中變得更堅強。玉樹地震已經成為一場生命的劫難, 但現在的救援行動都將化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可以告慰死者, 可以提醒後人。

14日早晨, 青海玉樹。7。1級地震突如其來, 寧靜的小城在重創之下一片狼藉。塵土滿面的孩子, 低垂著腦袋被抱出廢墟, 模糊的圖像卻深深地刺痛了我們的眼睛。

災難再次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 軍隊武警公安民政醫療等各個部門迅速行動, 投入到了緊張的救援中。與此同時, 個人、企業、民間組織也開始自發地捐款捐物, 愛心正源源不斷地湧向災區, 和死神進行賽跑。經歷了兩年前汶川大地震的磨煉, 無論是政府, 還是民眾, 都有了更豐富的經驗去應對自然災害。這讓我們在悲傷中感到些許欣慰。

盡管科技日漸發達, 地震仍然不可預知。面對天災, 一個偉大的民族應該堅強挺立, 也應該不斷進步。恩格斯說:"一個聰明的民族, 從災難和錯誤中學到的東西會比平時多得多。"汶川大地震之後, 防震減災法獲得通過, 已經於2009年5月實施, 應急救災被納入了法治軌道。在災後重建的過程中, 公民精神隨之成長, 很多人自發地為災區的規劃出謀劃策, 對應該用於重建的財物進行輿論監督。巨大的社會進步有目共睹, 我們相信這些會在玉樹地震後的救援行動中得到體現。

放眼世界, 地震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 唯有團結的民族可以在災難的錘煉中變得更堅強。兩年前, 汶川大地震以前所未有的破壞力, 使得橋梁斷裂、樓宇坍塌, 可是中國人沒有被擊倒。三歲的小男孩躺在擔架上向救援者敬禮, 年輕的警察媽媽敞開懷抱為失去母親的嬰兒哺乳, 至今我們還清晰地記得這些細節。更忘不了舉國默哀的三分鍾結束後, 天安門廣場上那經久不息的加油聲, 那一刻13億人的心凝聚在了一起。在齊心協力的救援中, 人與人的隔膜打開了, 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更新的認識, 整個社會煥發出更強大的活力。可以說, 災難之後的記憶強化了國民的憂患意識, 提高了社會的應急能力, 所以今天我們能以最高的效率進行震後救援。

在災難面前, 堅持以人為本, 中國曾經創造了救援的奇跡。我們也期冀另一種奇跡能在將來出現, 那就是大災化為小難或者是有災無難。這需要全體民眾繼續弘揚"汶川精神", 強化憂患意識。

玉樹地震已經成為一場生命的劫難, 但現在的救援行動都將化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可以告慰死者, 可以提醒後人。

回答人的補充 2010-04-23 20:17 地震文章:玉樹別哭,我們是你們的親人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北緯33.1度,東經96.7度)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約33公里。據悉,震中位於縣城附近。

截止目前,地震已造成589人死亡,上萬人受傷。這次地震可以說是「5.12」汶川大地震後發生在中國的又一次強震,玉樹強震,再一次角觸動了中國人的痛楚記憶。現場報道的照片顯示,民房90%倒塌,大量人員被埋,通訊損毀嚴重,電站受到威脅,部分學校小學生被埋,.....家園破碎,同胞罹難,青海在哭泣,救援人員在拚命的搶救著每一個被埋在廢墟里的人......多麼熟悉的場面,恍然又是昨天的「5.12」......

在經歷了汶川大地震後,中國在地震應急,救援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現在各省各部門第一時間已開始救援玉樹:中央財政緊急下撥救災資金2億元;發國家改委緊急下達中央預算內補助5000萬元;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向表海災區調撥5000頂棉帳、5萬件棉大衣、5萬床棉被;公安部調集1630人趕赴災區;國土資源部急調5架航遙飛機馳赴災區;交通運輸部啟動一級響應,調配2架空客A319機往西寧執行救援人員和物資運輸任務;鐵道部全力以赴保證挖掘機械,帳篷,醫療器械,葯品,棉被,棉大衣安全運達;農業部安排應急救災資金100萬元,調撥2000件防護服,200台機械消毒器具;衛生部組建5支287人的救援隊攜帶醫葯物資趕赴災區;武警部隊4000名官兵趕赴災區;蘭州軍區獨立團1002人,解放軍第四醫院醫療隊31人,6輛車隨隊出發;北京,上海,褔建,湖北,廣東,四川,西藏,甘肅,及全國總工會,紅十字會,紅基會等各團體傾情奉獻愛心來支援玉樹。

今天政府機構的快速反應,為解救玉樹地震災難贏得了最寶貴的黃金救援時間。我們相信,行動更快的此次救援會讓更多的被埋者從廢墟中生還,會有更多的生命奇跡發生。

玉樹的不幸和汶川一樣,牽動了我們億萬中國人的心,雖然遠隔千里,但我們感同身受,心頭發沉,看著網上和電視中那些現成的殘垣斷壁,那些埋在瓦礫中奄奄一息等待救援的受難者,我們心痛啊……今天我們身為華夏子民,親人有難我們該怎麼辦?我只想說:

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為了玉樹受難的親人,這個月我們少花點,留下點錢,為玉樹捐點錢,獻上我們微薄的心意,曾幾何時中國人在汶川大地震表現出的全民族團結大愛的同情心,令海內外動容,今天,就讓我們在汶川雄起的吶喊聲中再一次疾呼:玉樹別哭!玉樹雄起!

❷ 口語老師要求以「震後日本與別國外交變化」為主題寫一段看法!哪位兄台能幫幫忙……寫下給我……

每天看看新聞都知道發生了什麼,再加上自己的想法。

身為口口聲聲說為日本的同盟國的美國,雖然為第一時間派航母進行救援,但由於核輻射的緣故,又開溜了,多個救援隊相繼離開,只有中國救援隊還在堅守,其次,日本政府的做法也遭到日本民眾的質疑,自衛隊的撤離,放棄了部分民眾,等等。災難平息後,日本民眾會真正看清楚誰是可信任的朋友,誰只是說空話的朋友。

❸ 描寫地震的成語( )( )( )( )( ) 描寫震後的成語( ) 描寫震後人們心情的成語( )

描寫地震的成語
地動山搖、
房屋坍塌、
地面開裂、
橋梁坍塌
房屋垮塌

描寫震後的成語
滿目瘡痍

描寫震後人們心情的成語
悲痛萬分

❹ 近觀震後山倒龍騰,遠望山旁霧中樹影 (二字詞語一)

捉賊捉臟
發音 zhuō zéi zhuō zāng
釋義 比喻處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實為根據。
出處 宋朝胡太初《晝簾緒論·治獄》:「諺曰:『捉賊捉臟,捉捉雙。』此雖俚言,極為有道。」
示例 無

❺ 玉樹地震安慰語青島玉樹地震3個小女孩在震後幸運被救 但都是失去父母 寫一封鼓勵和安慰的話

您好~只要發自內心的,都可以達到鼓勵和安慰的作用,不信,你發自一下內心!不得不指出你的錯誤,是青海玉樹,不是青島,是青海,所以我說你要發自內心,不發自內心,連地方都打錯,這樣的錯誤,你說?讓3個小女孩兒看見,能安慰的了嗎?能受到你的鼓勵嗎?呵呵~~~~

❻ 看了汶川震後資料,你會想起什麼成語

悲觀失望、悲歡離合、悲觀主義、悲觀論調、悲天憫人、悲憤填膺、悲痛欲絕、痛不欲生、痛哭流涕、哀莫大於心死、哀而不傷、哀鴻遍野,傷心欲絕 悲痛萬分 肝腸寸斷 痛不欲生 痛不欲生,肝膽俱裂

可憐汶川同胞,樓主選我啊

❼ 汶川地震後中國紅十字會的"濟"'字招貼畫,寫一段說明文應怎麼寫

漢字可以傳遞豐富的意味.上圖是汶川地震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一幅招貼畫,請你給這幅招貼畫寫一段說明文字.
參考答案:這幅招貼畫的畫面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中間是一個米字格,格子中心縱向排列著「汶川」二字,而這兩個字又組合成一個「濟」字.下方是紅十字的標識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等字樣.它以巧妙的構思表達了與汶川災區人民同舟共濟、共度難關的主題.
(評分說明:言之成理即可.說明內容2分,特點1分,說明順序1分,語言表達1分,共5分)
1.汶川地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特大災難,我們要迅速行動起來,有錢出錢、有物捐物、有力出力,救濟災民獻愛心 !汶川一定能重現生機!
2.圖上有汶川兩個大字,還有紅十字的標志.這幅圖顯示了紅十字基金會向全國人民的呼籲:關注汶川!

❽ 汶川震後,災民49歲再當媽,你都知道哪些災後的溫暖故事

08年的汶川地震帶來的不只是災難應急機制的成熟,在我看來災後的一件讓人感受溫暖或者說欣慰的事當中,國內的媒體在面對災難時的成熟應該也算一件。汶川地震是每個中國人心中不可磨滅的記憶,一瞬間所有媒體都趕赴災區現場,各種現場災難照片不受限制地在網上傳播,媒體的輿論引導不是純粹地團結堅強,還有大量的渲染悲傷,引導國民情緒更加低谷的新聞報道。而為了搶占獨家,汶川救援現場出現的為了采訪干擾救援工作、對剛被救出的虛弱傷員不停提問的例子也屢見不鮮。

但自從汶川地震之後,主流媒體對災難新聞的報道進行了改進,大型災難發生時,對媒體的到場進行限制,對口徑等方面東西進行統一,於是我們看到了之後的大型災難面前,網上的輿論、國民的思想不再慌亂,不再七嘴八舌地指責,不再舉國悲哀,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對於遇難求生的擴散,對於真實新聞的轉發,對謠言的逐個擊破,對英雄的贊美,在媒體的引導下,不添亂,不傳謠,第一時間去做自己能做到的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的事。



我國人口眾多,網民力量龐大,引導好網民,將會是一股強大力量,輿論的混亂,同樣也會是可怕的影響。溫總理曾說過多難興邦,至少在傳媒領域,汶川地震之後,我們看到了正在變好,正在變得成熟的災難面前的國內媒體。

❾ 用什麼成語形容汶川大地震後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投入重建工作

眾志成城、勠力同心、萬眾一心、同心同德

❿ 災後重建學校宣傳標語

抵勵災難,重建新生。(新生有兩個意思,雙關)
走出地震,跨進新校。
震不倒求學心切,忘不掉建校友人。那個…不好意思…學識有限…祝災區孩子們學習進步

閱讀全文

與震後宣傳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各級各類小學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223
女神節促銷活動策劃 瀏覽:815
安全執法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63
現在做電子商務銷售好嘛 瀏覽:446
日月升微信營銷聯系方式 瀏覽:467
山西太原與電子商務有關的公司有哪些 瀏覽:378
高校座談會策劃方案 瀏覽:381
六一兒童節母嬰店促銷活動 瀏覽:348
年度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547
林果花卉電子商務 瀏覽:973
上海華唯電子商務 瀏覽:985
餃子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15
浙江村村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68
今麥郎掛面促銷活動ppt 瀏覽:523
威爾發電子商務電話 瀏覽:721
網路營銷理論與實務期末試卷 瀏覽:3
道路河道保潔作業技術培訓方案 瀏覽:138
網路營銷中推廣策略 瀏覽:896
市場與市場營銷試題及答案 瀏覽:219
紀錄片美在中國策劃方案 瀏覽:170